0%
肯的坡

肯的坡

「哈羅莎貝娜!」
又過了約莫十來分鐘,40M雙層大巴來了。細心的師姐林淑芬推薦陳肯上二樓。坐在二樓可以看到更好的街景。他們馬上就會進入半山區,半山就是香港人所說的富人區來的。他們的學校港大,地理位置相當優越,正好坐落在半山。在他們研究生宿舍樓後面就有一條上山的路,登山很好,五十分鐘就可以登到山頂來的。
莎貝娜又笑了,被陳肯發現,莎貝娜又是趕緊收藏她的笑,不看陳肯,假裝沒有發現這個靚仔的再次受窘。陳肯委屈,陳肯回頭是有原因的:所謂劉美蘭,地道的中國名字,卻恰恰是一個白種洋女人。她說「哈羅莎貝娜」,就是與師姐林淑芬的發音不一樣,一聽就聽出來了母語感。母語感是什麼感呢?陳肯說不出來。他就回頭要證實一下。極致飢餓的陳肯,就在這一刻,就在這一天,就在異鄉,不知怎麼,忽然就變成了一個非常敏感的男生。此前他對於自己所在環境這些方面是比較遲鈍和憨氣的。現在他忽然明白了:師姐林淑芬預訂的聚餐茶敘的地點,就是這裏——伊記麵館。
眼看公共汽車接踵而至,唯獨不見40M。師姐林淑芬堅持等候40M。陳肯悶著生氣,很想一走了之。可這是香港啊,他人地生疏,他能夠走到哪裡去?陳肯絞盡腦汁,終於轉彎抹角地提出了一個啟髮型問題:「我們一定要乘40M?」
到了日子,這一天,師姐林淑芬在九龍塘地鐵站順利接到了陳肯。陳肯大清早出發,從武漢飛到深圳,從深圳羅湖入關進香港,再坐火車至九龍塘。師姐林淑芬舉牌接站。她高舉陳肯很大的名字,忠實地擠在出閘口最前面,大方臉,出汗了,儘管她本人與照片差距很大,陳肯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她。陳肯朝林淑芬走過來。他們接頭非常順利。同一個導師的學生見面,有一種自家人的感覺。一番熱情,幾句寒暄,陳肯就隨師姐走了。
中國人的飯局,有規矩,是要人請的。如果東道主不主動開宴,客人絕不會開口討飯吃,哪怕賭氣走掉呢,也不會放下自尊去要飯。要飯,要飯,要飯的是乞丐呢——陳肯的祖輩父輩,平常經常會這麼說給陳肯聽。陳肯懶得聽。包括陳肯自己在內,都以為陳肯沒有聽進去大人的話。卻到香港讀碩的第一天,很現實的問題出現了,陳肯頓時有親身體會了,他的確有點窩氣:師姐林淑芬碩士都要畢業了,怎麼自己發出的聚餐茶敘邀請,餓昏了人家還看不出來?她還是中國人嗎?不了解中國文化嗎?不知道陳肯自己開不了這個口嗎?
凱恩?!誰是凱恩?今天太陽照常升起,可是在陳肯身上到底要發生多少新鮮事?凱恩是陳肯的英文名字。港大的學生都會被要求有一個英文名字。陳肯被錄取之後其實就被取名凱恩了,不過此前只是理論上存在,陳肯從來都沒有心理準備自己會被他人喚作「凱恩」。陳肯還是不習慣,不好意思,沒有應答,只是望著師姐林淑芬傻傻一笑,又去埋頭吃麵條,吃相非常生動,充滿對這碗牛腩面的熱愛。莎貝娜不時地笑望陳肯。她端著面碗,穿梭往來,眼睛卻總是笑望陳肯。陳肯當然注意到了。
陳肯記在心裏了:伊記麵館。
哈羅海蒂!
師姐九-九-藏-書林淑芬匠心獨運,特意在般含道下車,不是為了他們最快能夠吃飯,而是可以步行經過高街。步行高街的目的,是為了讓陳肯順便多看看香港美景。高街上有一幢古老的歐式古典建築,巍峨氣派。師姐林淑芬親密地走在陳肯身邊,孜孜不倦地講解它的故事,結語是:「目前這棟樓是西營盤綜合社區大樓,以前是精神病院。」師姐林淑芬已經是碩士畢業的人,她大約就從來沒有認識過「飢餓」兩個字。
師姐林淑芬湊在陳肯耳邊低低告訴他:「凱恩,看來你太靚仔了!」
伊記麵館並不是突然出現,而是師姐林淑芬早就安排好了。
「到學校了?」
「哈羅海蒂!」
陳肯進一步引導:「最好?去哪裡最好?」
有的人,就是會這樣並無深交,但是難忘,將永遠存在於你所有的日子。
「去香港大學呀。去我們學校啊。」
陳肯不犯傻。放棄轉彎抹角的啟發。忍著。懵懂無知的模樣,乖乖點頭。
陳肯本來想說「我來出錢好了」。話已出口,還是被他自己強行咽下。陳肯怎麼可以在師姐林淑芬面前這麼張狂?如果學業剛剛開頭就造成不好印象,肯定會對將來不利。現在競爭多激烈,金融危機影響下將來工作會更難找,人脈關係就顯得更重要。來港之前,爸爸媽媽都再三交代了要他學精一點,心眼要多一點。陳肯可不能犯傻。
陳肯只剩下吐出一個字的力氣了。他視線已經模糊不清,什麼都看不見。
陳肯發自內心地說:「謝謝!謝謝!」
噢,這就叫做聚餐茶敘。在香港,在香港人這裏,中國文字像外語;外語又像中國話。
「哈羅劉美蘭!」
忽然,師姐林淑芬說:「落車!」
最後,實在餓不過來的陳肯,開始有種種大胆想法。比如:如果世界上有後悔葯,他一定要買,他要在最初就謝絕師姐林淑芬接站,他要生猛豪爽不管三七二十一出了金鐘站就直接打的奔港大,到了港大直奔餐廳飽吃一頓。
到香港第一天,陳肯吃了一碗牛腩面。這碗牛腩面香得他目瞪口呆刻骨銘心。離開麵館的時候,他頻頻回頭,一再確認了麵館招牌。這家麵館叫做伊記麵館。
陳肯說:「嗯。」
情勢所迫,陳肯不得不倉促地使用英語:拜拜!
陳肯說:「陳——肯。」
可是到底,這是香港了。香港就是香港。沒有人能夠改變它。陳肯內地人的靦腆與拘謹,在伊記麵館,一下子就被打破了。洋女人劉美蘭吃好了,要走了,她依然笑容可掬,與熟人主動告辭。她說:莎貝娜,拜拜!又對陳肯說:凱恩,拜拜!
行李箱車輪咕咕,高街結束。對過馬路,步入正街。小街小巷家家戶戶小門臉。洗衣,花店,修車,補習,腳邊巴掌大地塊,只要有可能,也供一尊土地菩薩,林林總總皆是日常生活所需的小心思小營生,放眼四周全無酒樓飯店蹤跡,唯有海風從維多利亞灣吹來,在縱橫的小街遊盪,咸腥氣息僅供喚醒人們對於乾貝魚翅的想象力。在陳肯踏上香港土地的第一天,陳肯幾乎絕望。或者說已經絕望。或者說正要絕望。他對香港最重大的第一個發現就是:香港人不餓!或者香港人經得起餓!或者他們少吃多餐,經常在吃以至https://read.99csw.com於想象不到一天三餐的內地人到點就得吃飯!正在絕望的時候,非常突兀地,一陣牛肉湯的濃香撲面而來,抬頭一看,伊記牛肉麵館就在眼前。
莎貝娜在師姐林淑芬的耳邊輕輕說了一句什麼,師姐連忙點頭應允。莎貝娜又朝陳肯輕巧地笑笑,便拖來一把椅子,往他們這個桌子加塞,一邊用英語表示歉意:「克油斯蜜!克油斯蜜!克油斯密!」莎貝娜成功地讓美蘭緊緊收斂了她那龐大身軀的四肢,自我束縛地坐下了,模樣無比乖,生怕碰撞了同桌林淑芬和陳肯。最後主要是看陳肯的身體是否能夠坐進去。陳肯看上去清瘦,實際上還是魁梧,男生骨骼大,比較占空間。莎貝娜用手勢輔佐陳肯安穩坐下。陳肯一坐好,莎貝娜的指尖便在陳肯肩頭輕輕一彈,說:「哇啦。」
靚仔?!指的陳肯?當然!
從此,陳肯就成了伊記麵館的常客。在讀研的日子里,陳肯總是一個人來。莎貝娜總是無須徵詢意見,徑直給陳肯端來牛腩面。她總是笑著說:「肯——哇啦!」陳肯不吃牛什面,也不吃牛肚面,就是最愛牛腩面。一晃幾個學年過去了,陳肯已經拿到碩士學位了,要離開香港了。陳肯還是乘坐40M去的金鐘站,沒有打的。也沒有特意與莎貝娜告辭。但是最後一次吃牛腩面的時候,陳肯叫來莎貝娜,欲說卻為未說,陳肯不知道說什麼才好。莎貝娜感覺出了什麼,她把牛肉湯灑在陳肯身上了。蹲在陳肯身邊揩擦的時候,莎貝娜眼還是有笑,但隱約含有瑩瑩淚花。陳肯不敢看。他一直躲著莎貝娜的眼睛。離開香港的第一個春節,陳肯給莎貝娜郵寄了一張賀年卡。終於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作卡片:莎貝娜,是你給我的香港。落款是:肯的坡。陳肯寄出賀年卡以後一直等著,卻一直沒有收到莎貝娜的回信。一直。一直。陳肯一直覺得總有那麼一天,他會收到莎貝娜的隻言片語:信或者卡片?不知道。但陳肯會等著。
莎貝娜迎接熟客的神態與眾不同,飄逸加恍惚,有一些些親切,有一些些隨意,有一些些討好,有一些些家族親人之間不講理由的袒護。
「打的?為什麼打的?」師姐林淑芬寬闊的短眉毛立刻揚起老高,且高處不勝寒地在那裡抖動,她太不理解陳肯的問題了,她說:「我們又不趕時間。哇,打的好貴來的!」
「不,還沒有。這一站是般含道,下車,我們吃飯的地方就在這附近。」
劉美蘭鄭重地說:「很高興你同意我擠著你們吃麵條。」
莎貝娜在背後彈了陳肯一指頭,陳肯只好硬著頭皮還禮:「我也很高興。」
陳肯的臉,在繼續燃燒。吃飽了,安神了,一切都會有新的認識。陳肯漸漸發現伊記麵館在他眼裡新鮮起來,清晰起來,有許多剛才沒有發現的東西。店堂有後門。後門外有一面高高的坡。絲絲縷縷垂掛著的,是細葉榕的鬚根。高高的坡上,軋軋過車,是山上的另外一條馬路了。陳肯站在這個巴掌大的院落里,驚奇地看到了香港這個山城深處的結構,在山體的皺褶里,坡度一層層疊起,成為香港人的營生。香港啊!莎貝娜來到後門的山坡下,取了一些生薑,放在小筐里,擱在腰肢彎彎處。她在陳肯身後叫道read.99csw•com:「凱恩。」
「我叫陳肯。」
師姐林淑芬老老實實地解釋:「不是一定,還有其他公車也可以,但,40M最好。」
陳肯太激動了,一陣耳鳴,「什麼?」
說話間,莎貝娜便已端來了三碗牛腩面。每在顧客面前安妥地放下一碗麵條,莎貝娜都會心滿意足地說一聲「哇啦——」節拍也掌握得跟音樂一樣,好聽。隨著莎貝娜的一聲「哇啦」,牛腩面的異香陣陣衝進陳肯的肺腑。湯是牛骨頭熬的濃湯,肉是一疊厚實酥軟的大片牛腩,蔥花的辛香可以刺|激出眼睛裡頭的淚花花。當陳肯開始吃這碗牛腩面,這一天所有的絕望委屈壓抑不爽都化為烏有。非常淡漠和遙遠的記憶飄然而至:陳肯小的時候,爺爺多次、多次、多次給陳肯描繪過爺爺年輕吃過的牛肉麵,在漢口,是的,在漢口,在那遙遠的從前,漢口也有非常好吃的牛肉麵。一碗牛腩面,就是這碗牛腩面,在香港,深深攪動了陳肯多少年的記憶與生活,深深的,是的。
不知道是因為40M雙層大巴在半山行使的曲折迂迴,還是飢餓過度,陳肯的眼睛開始暈暈地發綠,緊貼車窗的街景除了使陳肯更暈,絲毫吸引不了他。聚餐茶敘到底在哪裡啊?到底在哪裡!
香港的兩位中國女性非常順口地這麼招呼著。是再順口不過的感覺。莎貝娜,年輕女人,黑油油頭髮,細膩緊繃的黃皮膚,蒙古眼,絕對中國人,魚貫而入的顧客,卻人人都管她叫莎貝娜。
劉美蘭糾正:「拜拜美蘭——我叫劉美蘭。」
陳肯只得再來一次:「拜拜美蘭!」
劉美蘭還端然立在那裡,笑眯眯等待對方應答。
陳肯視線清晰起來,他看到車窗外面的教堂圍牆上掛著橫幅,上面巨大中文寫著:飢餓困頓的人到我這裏歇息。儘管陳肯從來沒有接觸過基督教,但是此時此刻陳肯從內心深處生髮出了強烈的宗教認同感,因他真的是飢餓困頓了,真的需要歇息了。他好想說:感謝上帝!他果然就聽見了自己呻|吟一般的聲氣:「上帝啊!」
師姐林淑芬帶陳肯上了地鐵。地鐵由九龍向港島鏗鏘而行。陳肯已然飢腸轆轆。初次見面,飢腸轆轆也不好意思說出來,何況師姐林淑芬見面就說她要為陳肯接風洗塵。之前電郵頻繁往來,師姐林淑芬也不止一次把陳肯到港的日程安排發給他。日程安排裡頭自然也羅列明晰:陳肯到港當日,即由師姐林淑芬代表全體同門師生與陳肯聚餐茶敘。在地鐵里,師姐林淑芬再次告知陳肯,午飯由她宴請。師姐林淑芬祖輩都是香港人,母語是粵語,普通話怎麼說都很彆扭,費很大力氣掙扎出來的話,都還是有那種翻譯句式的味道。不過足夠,陳肯已經聽懂:師姐林淑芬將請他吃飯。也就是文本意義上的聚餐茶敘。陳肯點頭,說謝謝。師姐林淑芬淑女端儀,溫良恭儉,話語簡短,嗓音輕輕,踮腳對陳肯耳語,且耳語都還以手掩嘴,接聽手機也注意以手掩嘴,時時刻刻生怕自己聲浪過高有失公德。師姐林淑芬的行為舉止端莊得令陳肯肅然起敬,自慚形穢,飢腸轆轆的問題,陳肯再是說不出口了。
在一旁的劉美蘭笑容可掬,一筷子一筷子將麵條先挑起來,用勺子接住,再放進口裡,閉緊嘴唇,慢慢咀嚼。她深凹九九藏書的明凈的灰色眼眸毫不隱諱地欣賞著陳肯。
莎貝娜應聲端來第二碗熱氣騰騰的牛腩面,放在陳肯面前,「靚仔吃好——哇啦!」
莎貝娜說:拜拜美蘭!
「哈羅莎貝娜!」
聚餐茶敘,聽起來很美。寫出來更美。在電郵里,看上去很有飽餐美食的魅力,導致陳肯今天嚴重忽略吃飽。可是在他身邊的師姐林淑芬,說來千言萬語,就是不提及聚餐茶敘。遺憾的公車還遲遲不來。陳肯口袋裡有錢,他父母為他準備了一些港幣以備不時之需,陳肯應該用這個錢打的以最快速度到達學校。陳肯應該用這個錢首先吃頓午飯以免餓得發昏。但是,陳肯就是無法行動。為什麼?他自己也不知道。陳肯活生生忍受著極度飢餓的煎熬。
於是大家把「拜拜」重新來過,儀禮恭敬,好像回到往昔的舊中國。難怪師姐林淑芬使用「聚餐茶敘」這個詞,雖說一個小小麵館,似乎也擔待得起來一種文化分量。
滿大街跑的都是計程車。師姐林淑芬卻看也不看一眼。自然而然帶領陳肯來到了公共汽車站。走哇走,來到公共汽車站。陳肯知道打的肯定最快。打的又是小車,坐著肯定要舒服一些。如果他們香港客人來到武漢,陳肯肯定不由分說就打的,客人嘛,怎麼也要讓人家舒服一點,哪裡會帶他們去擠公共汽車!陳肯肚裏飢腸轆轆,心裏暗作比較,口裡寂然無語,臉上寡然無表情。師姐林淑芬看上去興緻勃勃,一點不猜疑陳肯心事。她帶他一邊等候公車,一邊熱情地充當臨時導遊,為陳肯指點金鐘廊,指點幾幢著名銀行建築,指點大街上跑來跑去的老古董單軌電車,也就是香港人所說的叮叮車,沒有窗戶玻璃,所以票價便宜。師姐林淑芬說:我們香港人呢,一般是只要能乘叮叮車,就不選擇公共汽車;只要能乘公共汽車就不選擇地鐵,只要能乘地鐵,就不選擇計程車。師姐林淑芬的言語之間,洋溢著對香港的喜歡、愛護、驕傲和禮讚。陳肯卻遊離在師姐的感情之外。陳肯不明白當一個長途跋涉的客人到達以後,師姐林淑芬為什麼不問他累不累和餓不餓?一般接待的人好像都應該這麼問問。你不問,誰好意思自己說?陳肯更不明白師姐林淑芬為什麼似乎一點都不餓。也似乎並不察覺時間已經是中午一點鐘了,這是一個應該吃午飯的時間。師姐林淑芬還似乎完全不了解內地吃飯文化。內地人從做幼兒園小朋友到大學生,多年樹立的規矩與習慣就是12點吃午飯。否則飯就容易錯過了,人就容易餓昏。陳肯這一天,大清晨的早點就是機場的一碗康師傅快餐面,中途在飛機上補充了小小一盒缺油少鹽的爛糊糊面。爛糊糊面很難吃,當時陳肯差點放棄,現在他暗自慶幸自己到底還是吃了。
於是陳肯猜想,這個聚餐茶敘可能是在港大舉行了,那麼他應該促成他們儘快到達港大。於是他繼續迂迴提問:「打的是否比公共汽車更快到學校?」
後悔葯的說法也是來自陳肯的家長。陳肯以前只當耳邊風,那時候他覺得家長好無聊好無聊,此時此刻他認為家長的確還是有家長的道理,家長就是比孩子吃的鹽多,就是比較知道世事鹹淡。
陳肯笑了,忽然有了幽默感,這一天至此為止,他才能夠與師姐林淑芬九-九-藏-書輕鬆隨意地說話。他說:「師姐你怎麼如此善解人意?」
陳肯哪裡料到,從港島金鐘站出閘以後,還有漫長的旅途。
還是乖乖點頭吧。不過陳肯絕對沒有興趣和力氣上二樓了。他用下巴指了指自己的拉杆箱。好在師姐林淑芬立刻比他點頭更快。她是那種好願意無條件理解他人的模樣。不管她的推薦付出了多少熱情,她也卻半點不勉強陳肯。
伊記麵館廳堂是這麼狹窄,完全就是一條過道。臨街的門面倒還氣派,進門之後卻只能擺一溜小圓桌,七八張而已。裡頭顧客已滿,沒有多餘的座位。由於師姐林淑芬事先有電話預訂,莎貝娜便一直將流動狀態最迅速的小圓桌優先提供出來。她們打過招呼之後,兩個中學生吃罷起身,莎貝娜便趕緊安排了林淑芬陳肯師姐弟坐下。後面的洋女人劉美蘭沒有位置,卻不急躁,也不放棄,貼身站在收銀台旁邊,雙手捂住背包上,紅指甲,大戒指,手背經絡如風乾的絲瓜瓜瓤,卻有力。
哈羅莎貝娜。
陳肯不敢直視莎貝娜的眼睛,他四下看看,撿了一顆小石頭子,在坡上,一筆一畫,用力刻下了自己的名字:肯。
飢餓到絕望的陳肯,來香港第一天的陳肯,已經害怕了師姐林淑芬的陳肯,被眼前這個一身牛肉香氣的年輕女人莎貝娜毫不猶豫地熱情奔放地喚為靚仔。陳肯太意外了,頓時窘住,一團烈火騰地燒紅了他的臉膛。莎貝娜趕緊把笑含進自己的眼睛深處,去招呼陳肯身後的顧客,
「噢,索瑞索瑞,抱歉我又說粵語來的!是下車。下車。再停車我們就可以下車了。」
來香港的那一天,由同門師姐林淑芬接站。這個安排,半年前就已敲定,隨後一切按部就班進行。
師姐林淑芬一走進麵館,便迎頭就是莎貝娜的招呼:「哈羅海蒂!」陳肯這才想起來,師姐林淑芬曾經告訴過他,她的英文名字叫海蒂。但陳肯從來都沒有覺得生活在中國國土上的中國人會真的需要英文名字。伊記牛肉麵館一旦橫空出世,便打破了陳肯以往對世界的認識。
陳肯終於笑了,這一天,第一次,在香港,只對伊記麵館的莎貝娜,展開了笑容。
陳肯不懂「哇啦」是什麼?再次受窘。莎貝娜卻兀自帶著她含笑的眼睛飄然而去,去忙著端面。
師姐林淑芬倒是愣了,緊接著爆出一聲前所未有的大笑,彷彿被嗆了一口,隨即她捂住嘴,偷偷樂。
師姐林淑芬連忙為陳肯翻譯:「法語,法語。哇啦,意思是妥了。莎貝娜以前一直在巴黎做麵館來的。」
陳肯不由自主回頭看了看,卻又立刻後悔:看什麼看?都是一個讀碩的男生了!瞎看不相干的人算什麼?!
現實畢竟就是現實,經常出人意料,不可思議。
莎貝娜笑著念:「陳肯——」
「什麼?」
莎貝娜笑著上前去,用手指摸了摸這個字,說:「肯!」
「再來一碗?」師姐林淑芬主動發問。
師姐林淑芬依然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地作了一番解釋。大意是:從這裏去港大,也有很多車,香港的公共交通是全世界最方便的,只不過40M雙層大巴線路最直接,到站最方便,價格最便宜,在港大東門落車,幾步路就上了港大的台階。
隨後莎貝娜腰身一側,眼睛一挑,越過師姐林淑芬頭頂,對陳肯說:「哈羅靚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