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十五章 英國革命

第四十五章 英國革命

接下來,就該是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的多事時期。起初,英國並不發達,沒有充足的財力資助海外探險。但在伊麗莎白統治時期,國泰民安,瑪麗也被留在了監獄里,水手們終於安心地出海遠航。早在伊麗莎白尚幼之年,英國人威洛比就已經到過了北角。後來,他手下的理查·昌瑟勒船長繼續向東,試圖尋找通往印度群島的航線,結果卻到達了俄國的阿爾漢格爾斯克港口,並與遙遠而神秘的莫斯科帝國建立了貿易往來關係。在伊麗莎白執政初期,還有許多人沿著這條航線前行。商人探險家們建立起了「聯合股份公司」,並奠定了後來強大的貿易公司的基礎。伊麗莎白時代的船員一半是海盜,一半是外交家,敢於把全部賭注壓在一次前途未卜的航行上,也敢於為了金錢而不顧一切,只要是能塞進船艙的東西他們都會走私,甚至販賣人口。那些水手們還將英格蘭的國旗以及女王的威名,散布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國內,偉大的威廉·莎士比亞為女王提供了娛樂消遣,英格蘭最傑出的智慧也都在力輔女王。亨利八世留下的封建遺產發展成了一個現代民族國家。
1547年,亨利逝世,王位由年僅十歲的幼子繼任。這位幼小國王的監護人非常讚賞路德教,決定全力支持發展新教。然而不幸的是,小國王在不滿十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接任王位的是他的姐姐瑪麗,也就是當時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妻子。瑪麗是天主教的忠實信徒,於是下令燒死了新任的「國家教會」主教。除了信仰之外,她幾乎處處與丈夫夫唱婦隨。
1587年,瑪麗被殺,並成為英國與西班牙戰爭的導火線。但是我們已經知道,在英國與荷蘭海上聯軍的攻擊下,菲利普的「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西班牙本想藉機徹底消滅反對天主教的兩大強國,結果卻一敗塗地。
戰爭的勝利,讓早已猶豫多年的荷蘭和英國,找到了入侵印度和美洲的借口——為那些被西班牙迫害的新教徒報仇。英國人還曾經是哥倫布事業的最早繼承者之一。早在1496年,英國的船隊就在威尼斯人喬萬尼·卡波特的指引下,首次發現並考察了北美大陸。作為未來的殖民地,拉布拉多和紐芬蘭並不是顯得特別重要,但紐芬蘭沿岸的海域卻使英國的捕魚業收穫頗豐。一年後,也就是1497年,卡波特又踏上了佛羅里達海岸。
1688年11月15日,威廉登陸托爾比。為了避免岳父遭遇不幸,威廉幫助詹姆斯安全逃往法國。1689年1月22日。威廉召開議會。同年2月13日,威廉與瑪麗一起登上了英國王位。英國的新教得救了。
但是這一局面並沒有維持多久。島國舒適的氣候、富饒的物產,很快就吸引了北日耳曼的撒克遜部落。他們渡海而來,並在此安了家,後來還建立起獨立的盎格魯-撒克遜王國——因最初的入侵者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而得名。但是,能夠統一英格蘭的國王還未出現,島國依然四分五裂,小國之間爭吵不休。此後,島國的麥西亞、諾森布里亞、威塞克斯、蘇塞克斯、肯特、東盎格里亞,或者還有其他什麼地方,不斷遭遇各種北歐海盜的侵襲。就這樣默默忍受了漫長的五百年,時間進入了11世紀。這時,丹麥的克努特帝國強大起來,將英格蘭、挪威、北德意志都納入了自己的版圖。英格蘭徹底喪失了獨立。
喬治一世和喬治二世統治期間,許多優秀的輝格黨人相繼組建了內閣,其中羅伯特·瓦爾浦把持政務長達二十一年之久。輝格黨領袖的地位日益上升,他們不僅是內閣首腦,還是掌權的多數黨首領。後來,喬治三世繼位。他曾經試圖重掌權力,將內閣閑置,奪回政府重要事務的管理權。但結果卻是災難性的,並使後人再也不敢重蹈覆轍。就這樣,早在18世紀初期,英國就擁有了代議制政府,由責任內閣真正管理國家事務。
又過了很久,英格蘭終於趕走了丹麥人。可是,獨立的喜悅還沒來得及細享,它又被北歐部落的一支後裔再次征服。早在1read•99csw•com0世紀的時候,這個部落就入侵法國,建立了諾曼底公國。諾曼底大公威廉早已垂涎這個只有一海之隔的富饒島嶼。1066年10月,威廉率軍渡過海峽,並在10月14日的黑斯廷斯戰役中,一舉消滅最後一位盎格魯-撒克遜國王——威塞克斯的哈羅德,自立為英格蘭國王。但是,不管是在威廉本人還是在安茹王朝(也稱金雀花王朝)的繼任者眼中,島國並不是他們真正的家,而只是他們陸地上廣大領土的附屬部分,是一塊居住著落後民族的殖民地。但是,他們又不得不強迫島國居民學習他們的語言和文化。時過境遷,「殖民地」英格蘭如今已逐漸超過了它的「諾曼底祖國」。與此同時,法國國王正為擺脫強大的諾曼底-英格蘭鄰居而竭盡全力,因為在他看來,諾曼底王公們都有些不夠順從。後來聖女貞德帶領著法國人民經過近一個世紀的奮戰,終於將這些「外國人」趕出了自己的國土。然而在1430年,不幸的貞德在貢比埃涅戰役中被俘,俘獲她的勃艮第人又將她轉賣給了英國士兵。在英國,人們將她視為女巫,把她活活燒死在火刑柱上。
為了實現這樣的安排,整整兩代人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斯圖亞特王室似乎並沒有認清時務,依然舊習未改。1660年,查理二世回國繼位。他性情懶散,喜歡投機取巧,還善於撒謊,這使他沒有與人民馬上發生衝突。1662年,《統一法案》通過,他趁機驅逐了一些與他政見相左的神職人員,打擊了清教徒勢力。1664年,通過所謂的《秘密集會法案》,他下令禁止異己力量進行宗教集會,否則就把他們流放到西印度群島。這種做法似乎又回到了「君權神授」的老路。於是,一度讓人熟悉的不耐煩的表情又再次浮現在人們的臉上,議會也不再輕易為國王提供資金。
緊接著,蘇格蘭長老會與英格蘭清教徒之間又起紛爭。1648年8月,普萊頓荒原上持續三天的激戰,終於為第二場內戰畫上了句號。克倫威爾攻下了愛丁堡凱旋。此時,對於空談與無意義的宗教論爭早已忍無可忍的士兵們,終於採取了行動。他們衝進議會,趕走了所有對清教徒持反對意見的議員。留下的議員們組建了「殘餘議會」,指控國王犯了叛國罪。對於國王的進一步審判,遭到了上議院的拒絕,於是特別法庭組建起來,並將國王處以死刑。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從白廳的一扇窗戶邊平靜地邁向了斷頭台。查理大概至死都沒有弄清,一個身處現代社會的國王應該處於怎樣的地位。那一天,獨立自主的人民通過自己選出的代表,處決了一位國王。
英格蘭人民首先被激怒了,因為斯圖亞特王室竟然宣稱,自己可以任意妄為,而不必考慮任何責任。於是不列顛島國的中產階級行動了,他們以議會為第一道防線,試圖阻止王室濫用權力。國王非但拒絕這一請求,甚至還解散了議會。此後的十一年裡,查理一世獨攬大權。他毫不顧忌人民的意見,非法徵稅,把國家管理成他的私人農莊。但是,我們必須承認,他用人非常得力,而且在堅守信念方面勇氣可嘉。
最早對西北歐進行探索的人是愷撒,公元前55年,他率軍橫渡英吉利海峽,征服了英格蘭。此後的四百年裡,英國一直是羅馬的行省。後來,羅馬遭到了蠻族入侵,原來駐守英國的羅馬軍隊只好被緊急召回。從此,不列顛成了一個沒有政府、缺乏保護的孤島。
此時,議會的權力慾望上升,他們已經無法滿足於做國王的諮詢機構。因而,他們希望能充分把握時機。他們先從檔案室的某個被遺忘的角落找出了1628年的《權利請願書》,接著起草了更為激進的《權利法案》,對國王的權力作了種種限制。國王被要求必須信奉聖公會信仰,沒有廢除法律的權力,也無權允許某些特權階層違背法律。法案甚至還強調:「未經議會許可,國王不得自行徵稅和維持軍隊。」就這樣,這些其他歐洲國家連想都不九*九*藏*書敢想的權力,英國議會在1689年成功獲得了。
查理本來打算爭取蘇格蘭的支持,可遺憾的是,他不僅沒有如願以償,反而與蘇格蘭長老會教派起了爭執。後來,資金的匱乏迫使查理極不情願地再次召開議會。1640年4月議會召開,可是議員們個個怒不可遏,爭相表達自己的不滿。於是,議會於幾周后再度被解散。11月,新議會組成,結果卻比前議會更為強勢。議員們終於明白,武力將是解決「神授君權治國」還是「議會治國」問題的有效途徑。於是,他們採取了行動,處決了國王主要顧問中的其中六個。而且,他們還強硬地宣布,未獲得議會許可,國王無權解散議會。最後,(4)641年12月1日,議會向國王遞交了《大抗議書》,詳細列舉了人民對國王的種種不滿。
英王失去了立足於歐洲大陸的機會,此後只得全身心地管理不列顛領土。在島上,封建貴族們長期混戰(在中世紀,混戰就彷彿天花和麻疹一樣流行),最後紛紛喪命于所謂的「玫瑰戰爭」
。於是,國王沒費什麼周折,就順利地鞏固了王權。到了15世紀末,英格蘭已經成為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國家,由都鐸王朝的亨利七世統治。一些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貴族試圖重獲對國家的影響力,亨利七世就以著名法庭,即令人聞風喪膽的星法院,將他們極其嚴厲地鎮壓了。
亨利對宗教並不熱衷。他曾因多次離婚而與教皇不和,並藉此機會脫離了羅馬教廷。這樣,英格蘭聖公會就成為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教會」,而國王除了是世俗的統治者外,還擔任著臣民的精神領袖。這一變革發生於1534年,它不僅使王朝得到了英國牧師的擁護(他們一直遭受路德派新教徒的攻擊),還通過沒收修道院財產而進一步加強了王權。同時,亨利還贏得了商人和手工匠們的支持。這些居民自幼生活在海島,寬闊的海峽將他們與大陸遙遙相隔,他們不喜歡一切「外國」東西,也不願意讓一位義大利人來統治他們正直的靈魂。
1642年1月,查理離開倫敦來到鄉村,希望能夠在那裡找到支援者。戰爭在所難免。國王和議會各自組建了軍隊,準備為了絕對權力的歸屬而一決生死。在這場戰鬥中,英格蘭最大的宗教派別,即清教徒(英國聖公會的成員,致力於最大限度地凈化自己的教義)很快顯露鋒芒。奧利佛·克倫威爾率領的「聖潔兵團」,憑藉鋼鐵般的紀律和對神聖目標的執著信念,迅速成為軍隊效仿的楷模。查理率領的軍隊曾經兩次遭受重創,最終在1645年的納斯比戰役之後,狼狽逃往蘇格蘭。可是不幸的查理,旋即又被蘇格蘭人出賣給了英格蘭人。
作為君主,威廉也不例外。顧問被從各個黨派中選出。後來議會勢力日益強大,威廉意識到輝格黨逐步佔據了議會多數,即便會有托利黨的幫助,他也無法順利推行政策。於是他乾脆清除了托利黨,把內閣完全交給輝格黨。幾年後,輝格黨失勢,國王又只好依賴佔據優勢的托利黨。威廉於1702年去世,他的一生都在為和法王路易的戰爭而忙碌,常常無暇顧及英國政府的管理,事實上,他把所有重要的事務都交給了內閣。威廉死後,他的小姨子安娜繼位,局面同樣如此。1714年安娜去世,她的十七個子女沒有一個活得比她長,於是王位傳給了詹姆斯一世的孫女蘇菲的兒子,漢諾威王室的喬治一世。

英國民族
read•99csw•com
百年戰爭之後,英國各地貴族紛紛參与爭奪對國家的最高統治權。經過一番分化后,這些貴族分為兩個集團,分別以紅、白玫瑰為各自的徽記,故稱「紅白玫瑰戰爭」。
所幸的是瑪麗在位的時間並不長,她在1558年就死了。接任王位的是伊麗莎白,亨利八世與安娜·波琳(亨利八世六任妻子中的第二任,失寵后被亨利斬首)之女。在瑪麗執政期間,伊麗莎白曾經下獄,後來經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親自請求才得以釋放。從此,伊麗莎白仇視一切有關天主教與西班牙的東西。伊麗莎白與她的父親十分相像,同樣不熱衷於宗教問題,同樣對他人性格有著驚人的判斷力。伊麗莎白在位四十五年,始終致力於強化王朝實權,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而且,她還得到了一批傑出人士的有力支持,使伊麗莎白時代成為英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如果你有興趣了解當時的詳細情形,讀一本有關伊麗莎白時代的專著吧。
後來,路德宗教改革逐步深入,教皇喪失了曾經享有的特權。許多信仰新教的世俗君主趁機取而代之,身為「國家教會」的領袖,他們宣稱自己是領土內的「基督的代理人」。對此,人們也絲毫沒有懷疑。他們不假思索地接受它,就像如今我們不假思索地認為議會制合理正當。但是,當詹姆斯整天把「君權神授」掛在嘴上時,民眾卻開始不滿了。為什麼呢?是因為路德或加爾文的新教思想的影響?這顯然不夠公正。所以,誠實的英格蘭臣民突然對「君權神授」的王權產生了懷疑,肯定還有別的原因。
矛盾很快又來了。詹姆斯國王和1625年繼任的查理一世都堅信「君權神授」。他們認為自己擁有特權,可以隨心所欲地治理國家,而全然不顧臣民的意見。「君權神授」並不新鮮。教皇——某種意義上羅馬帝國皇帝的繼承者(或者說繼承了將整個世界統一于羅馬帝國的古代理想),就總是視自己為「基督在塵世的代理人」,並被廣泛接受。上帝有權任意統治世界,這是毋庸置疑的,因而人們自然也很少去懷疑神聖「代理人」的權力。在人們看來,教皇直接代表宇宙的絕對主宰,是直接對上帝負責之人。於是,教皇擁有一切特權,可以要求民眾絕對臣服於他。
查理之後通常被稱為克倫威爾時期。起初,克倫威爾雖然統治著英格蘭,但卻是以非正式的獨裁者身份,直到1653年才成為正式的護國公。在克倫威爾統治的五年間,伊麗莎白的政策得以延續。西班牙再次成為英格蘭最主要的敵人,全國都在談論向西班牙人開戰的問題。
由於經濟上可以不再受牽制,查理二世突然信心倍增。他幼年時曾長期流亡在外,寄居在信奉天主教的親戚家中,因而暗地裡對天主教也頗有好感。他想,或許自己能使誤入迷途的英格蘭重新回歸羅馬教會!他頒布《免罪宣言》,廢除了一切曾經壓制天主教徒和異見者的法律。而正在此時,流言四起,說查理的弟弟詹姆斯皈依了天主教。人們開始疑慮不安,擔心這或許與教皇有關,是一個可怕的陰謀。這種情緒四處蔓延,籠罩了整個英國。大多數人還是不希望再度陷入內戰,對他們而言,國王專制也好,天主教信仰也罷,甚至是「君權神授」,都比戰爭更能讓人忍受。但不是人人都那麼寬容,有些不願意信仰國教的人,態度堅定且勇敢無畏,他們在幾個大貴族的帶領下,堅決阻止絕對王權的復歸。
最先反對「君權神授」的是尼德蘭。1581年,尼德蘭三級會議召開,最終決定廢黜他們的合法君主,即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會議宣稱:「國王一旦違背了契約,就應該像那些不忠誠的僕人一樣被解僱。」從此,國王應該對其子民負責的觀念,就開始在北海沿岸盛傳。這其中的原因大概也與那裡的人民經濟實力較強,地位得以提升有關。至於中歐地read•99csw•com區的貧苦人民是絕對不敢談論這些話題的,他們時刻處於衛隊的監控下,稍有閃失就有可能被關進漆黑的地牢。而在荷蘭和英國,則根本不需有此顧慮,富商們實力雄厚,足以維持國家的陸軍與海軍,而且他們知道利用「銀行信貸」這一有力武器。他們會以金錢的「神聖權利」,同哈布斯堡王室、波旁王室或斯圖亞特王室的「神授君權」相抗衡。他們還知道,自己兜里的金幣有著無窮的力量,完全可以戰勝國王那些差勁的封建軍隊。他們敢做敢言,不必擔心有任何危險,而在其他國家,人們只能默默忍受。
然而,伊麗莎白的王位也並不是高枕無憂的,斯圖亞特王室的瑪麗就對她構成了威脅。瑪麗的母親是位法國公爵夫人,父親是蘇格蘭貴族。她自己則是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二世的遺孀,美弟奇家族的凱瑟琳的兒媳——聖巴托羅繆之夜的大屠殺計劃就是由這個凱瑟琳一手策劃的。瑪麗的兒子就是後來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第一任國王。瑪麗是天主教的虔誠信徒,願意幫助伊麗莎白的所有敵人。但是,她缺乏政治才能,鎮壓加爾文教的手段又過於殘忍,最終引發了蘇格蘭的暴亂。被迫逃到英格蘭境內的瑪麗,在避難的十八年間,每時每刻都在盤算著如何顛覆伊麗莎白的王位,對伊麗莎白的慷慨收留毫無感激之言。最後,伊麗莎白不得不聽從她心腹顧問的建議,「砍掉那個蘇格蘭女王的頭」。
當然,這個政府並不代表社會所有階層的利益,真正享有選舉權的人口不足全國人口的十二分之一。然而無論如何,它還是奠定了現代代議制政府的基礎。它採用了一種和平的手段,成功地剝奪了國王的權力,使越來越多的國民代表能夠自主地管理國家。雖然這一做法沒有給英國帶來黃金盛世,卻成功地使英國避免了一場流血衝突。可是,激烈的革命卻給17、18世紀的歐洲大陸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1658年,克倫威爾逝世,斯圖亞特王朝輕鬆復辟。此時,英國人發現,他們已經不能再忍受清教徒了,就像當年無法忍受查理一樣。於是,人們熱情歡迎斯圖亞特王室,就像是在迎接「救世主」。斯圖亞特王室如果能夠忘記所謂的「君權神授」,承認議會的至高權力,那麼他們將依然是子民最愛戴的國王。
從表面上看,詹姆斯國王延續了相同的政策。然而在他身上,人們找不到伊麗莎白那特有的熱情。儘管他也繼續鼓勵海外貿易,沒有給天主教徒任何新的自由,但當西班牙對英國露出討好的笑臉,試圖建交之時,詹姆斯卻欣然接受了。這讓多數英國人很不喜歡,但詹姆斯畢竟是國王,所以人們只好沉默。
議會的不合作態度,使得查理二世喪失了經濟來源,他只好偷偷地從他的鄰居兼表親——法國路易國王那兒借錢。為了每年二十萬英鎊的錢財,查理二世背叛了他的新教盟友,還暗自嘲笑議會那幫可憐的傻瓜。
在克倫威爾統治時期,海外貿易和商人利益被置於最重要的地位,宗教上則嚴格實行新教教義。克倫威爾成功地維護了英格蘭的國際地位,可是在社會改革方面,卻遭受了失敗。要知道,這個世界上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每個人又都有著自己的想法,很難將其統一。根據長遠的眼光,這似乎也非常明智。政府如果只為部分成員謀利,那肯定不會長久。在反對國王濫用王權時,清教徒是進步的,但作為英格蘭的統治者,他們就有點讓人無法忍受了。
國王堅持「君權神授」,「議會」認為自己雖然並不那麼神聖,但卻是合乎情理的。於是,它們彼此爭鬥起來,最後以國王的毀滅而告終。
在英國人眼裡,斯圖亞特王朝是「外國人」。可是對於這一點,他們沒能意識到,也沒能理解。都鐸王室的成員可以明目張胆地偷竊馬匹,但「外來」的斯圖亞特王朝的成員即便是對馬鞍看上一眼,都會招致非議。老女王貝絲統治之時,基本上可以https://read•99csw•com為所欲為,毫無顧忌,但她始終奉行使誠實的(或不誠實的)英國商人財源廣進的政策。因而,她備受愛戴。有時,女王會僭越國會的一些小權力,但人們都情願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女王強硬而成功的外交政策,最終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利益。
喬治一世非常粗俗,從未學過英語,至於迷宮般錯綜複雜的政治制度更讓他手足無措。於是,他把所有的事務全部交給內閣處理,也不出席任何會議——他不懂英語,即使參加也形同虛設。這樣,內閣便逐漸養成了自行治理英格蘭與蘇格蘭(1707年,蘇格蘭議會與英格蘭議會合併)的習慣,不需要再去麻煩國王。對此,喬治也非常樂意,他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用在回歐洲大陸的享樂上。
1603年,伊麗莎白女王去世,享年七十歲,詹姆斯一世繼任為英國國王。他是亨利七世的曾孫,伊麗莎白的侄子,蘇格蘭女王瑪麗之子。詹姆斯繼任后發現,他統治的國家逃脫了歐洲大陸上的厄運,為此他是多麼感謝上帝。當時的歐洲一片混亂,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們完全喪失了理智,整日彼此廝殺,試圖徹底摧毀對手,確立自己信仰的絕對統治。而在英格蘭卻天下太平,「宗教改革」以不流血的方式順利解決,沒有走上路德或者羅耀拉的極端道路。正是因為這一點,英國在後來的許多事務中都佔據了極大的優勢,無論是殖民地爭奪戰還是國際事務的領導地位。這種優勢一直延續到世界大戰的結束,即便是斯圖亞特王朝遭遇的災難性|事件,也沒能阻止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1509年,亨利八世繼任英格蘭國王,為英格蘭的歷史掀開了重要的篇章。從此以後,英格蘭逐步從落後的中世紀島國發展壯大為一個現代帝國。
在此後的近十年間,這兩撥人始終互相對峙,並逐步形成了各自的黨派。一派是輝格黨,代表中產階級的權益。這個名字聽起來非常滑稽,這是由於他們堅決反對國王,就好像在1640年的時候,蘇格蘭長老會率領馬夫(輝格莫人)進攻王宮一樣。另一派叫托利黨。「托利」原來是稱呼保皇的愛爾蘭人,現在用來指國王的支持者。兩大黨派彼此對抗,但誰都不願意最先引發危機,而只是耐心地等待著。查理二世壽終正寢了,1685年天主教徒詹姆斯二世繼任王位。詹姆斯繼任后的第一步就是效仿外國,設立了一支「常備軍」,由法國的天主教徒指揮。然後在1688年頒布了第二個《免罪宣言》,並強令所有聖公會教堂宣讀。他的行為有些越界了,這是條嚴禁跨越的界限,只有最受愛戴的國王才被允許例外。七位主教拒絕宣讀,但馬上被指控犯了「叛國誹謗罪」。法庭審判了他們,卻被陪審團宣布「無罪」,民眾為此而歡呼雀躍。
然而不湊巧的是,詹姆斯(他的第二任妻子是毛德奈斯特家族的瑪麗亞,信奉天主教)偏偏在此時生了一個兒子。這就意味著王位今後將由一個天主教徒繼承,而不是他信奉新教的姐姐瑪麗或安娜。而且,此事讓人頗為懷疑。因為瑪麗亞的年紀已大,按理說是不可能再生育的。這肯定是個陰謀!說不定是某個耶穌會教士乾的,他將來歷不明的嬰兒偷偷帶進王宮,以便將來統治英國的是位天主教徒。一時間流言四起,內戰似乎一觸即發。此時,輝格黨和托利黨聯合起來,兩黨的七位知名人士聯名寫信,邀請荷蘭的護國主威廉三世,即詹姆斯大女兒瑪麗的丈夫前來英格蘭,趕走那位合法但卻不受歡迎的小王儲。
不過,威廉時期被英國人牢記至今,並不僅僅是由於這些開明的措施,而是因為那時,首次出現了「責任」內閣的政府管理體制。不難想象,國王不可能獨自一人管理國家,他們都需要一些值得信任的顧問。都鐸王朝就有一個「大顧問團」,由貴族和神職人員組成。但是這個機構後來變得過於龐大,只好被精簡成「樞密院」。慢慢地,這些樞密院顧問形成了一個慣例,就是在王宮的一間內室覲見國王,因此他們又被稱為「內閣成員」。不久,「內閣」一詞就流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