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篇 探尋規律,成竹在胸 第九章 辯論的過程

第二篇 探尋規律,成竹在胸

第九章 辯論的過程

1.分出勝負
北京走向2000年電視辯論競賽中關於「物價上漲的總趨勢是可以抑制的」這一辯題的辯論,正方中國人民大學隊的主辯發言時,開宗明義就說:「……最近,人們紛紛為物價上漲而擔心,想知道這種上漲的勢頭是不是可以被抑制,我方的回答是完全肯定的。」這種方法直截了當,旗幟鮮明,既便於辯論者集中論證,也利於受眾分清陣線。
孫中山先生在某次講演中曾說過一個真實的故事:
就辯題終結的種種情況分析,最理想的終結方式,是解決了辯題,辨明了真理。但這畢竟受主客觀多種因素的影響。只有客觀上存在解決辯題的可能,辯者主觀上也具備解決辯題的條件,這種理想的終結方式才有可能出現。但就辯論行為實施的實際情況而言,辯者參辯的直接目標,是獲取勝利(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辯論的勝利是與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的利益聯繫在一起的),而獲取勝利並不等於就代表了正確認識,代表了真理,所以就存在上述分析的種種情況。但是,我們的辯論,從社會角度而言,從辯論的目的而言,畢竟是要求解決辯題,探求真理的。所以部分解決辯題,或沒有解決辯題的辯論,用社會發展的觀點去分析,這種辯論的終結,僅僅是一次辯論行為的結束,這類辯題勢必在條件具備時還會引起辯論,直至這一辯題得到徹底解決為止。從人類發展史的視角來分析,作為人類認識的重要途徑之一的辯論,它的最終目的還是發現和發展真理,並不僅僅是哪一辯方獲得勝利。而某一辯方在辯論中獲得勝利與否,這僅僅是標誌人類在通過辯論這一途徑去認識真理的長途跋涉中某一個階段的終止,而這勝利倘若確實代表真理,說明在掌握真理的道路上前進了一步;倘若這勝利不代表真理,表明在掌握真理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可資參考的教訓。
典型的:論據能否有力地論證論點,關鍵在於是否典型。所謂典型的論據,是具有代表性的反映事物本質的論據。這樣的論據說服力很強。
辯題的對立雙方(或多方)最後並未分出誰勝誰負,但是辯題已得到解決。這往往是,雖然各個辯方的論點各持一端,但就辯題所含的內容而言,分別處在事理的不同側面,都是正確的。通過辯論,將各方的認識集中起來,大體可以從不同的側面來解決辯題。這種情況在學術爭鳴、談判、辯論比賽及日常辯論中並不少見。答辯或法庭辯論有時亦見這類情況。
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安排攻守策略。所謂「攻」,就是確定論證己方論點、反駁對方論點的方法與途徑。所謂「守」,就是確定抵禦對立方批駁的方法與途徑。
這種read.99csw•com正反對照確立論點的方法,確實可以針鋒相對地展開攻勢,受眾在尖銳鮮明的對立中,很容易分辨是非,判明正誤。
◎形成論點的重要步驟
辯駁則主要是反駁對立方的論點,駁倒其論點,即可證明己方論點的正確可信。如果能夠直接反駁對立方的論點,指出其虛假荒謬,這是直截了當的辯駁途徑。事實上,辯駁也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有時無法或不便於直接反駁對立方的論點,就必須去反駁其論據,證實其論據虛假錯誤;或反駁其論證方法,證明其論證不合邏輯,無法用其論據推出論點,從而達到反駁對立方論點的目的。其實,在反駁對方的同時,也要不斷地論證自己的論點,因為己方的論點正是反駁對立方的基本立足點;或者說就是用己方的論點去批駁對立方的錯誤。所以,在辯駁中既有駁論也有立論。
3.求同存異
這其中的同,恰好不是正確的認識,不能真正解決辯題。各辯方已求之同是錯誤的認識,所以不能解決辯題,各辯方只是互相妥協,彼此讓步。這種情況在辯論中,雖然比較少見,但亦是會發生的。
在辯論中辯者單刀直入,開門見山地擺出自己的論點,然後直接進行論證。
辨清題意就是把握住辯題的含義,搞清楚辯題中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了解辯題提出的背景,因為辯題提出的背景正是其所使用的概念的語境,它直接影響這些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比如「貿易保護主義可以抑制」這個辯題,貿易保護主義的產生、發展、變化及抑制的可能性,就有種種歷史背景和社會背景,不了解這些背景情況,也就不可能準確全面地把握「貿易保護主義」這一概念的含義,也就無法確定對「可以抑制」是持肯定態度還是否定態度。因而,了解背景有助於更好地理解題意,辨清了題意才能分析它的共識點和爭論點,然後才能準確地找到分歧點。
辯論的終結階段同樣不容忽視。從理論上講,某一方的論點可以使辯題得以解決,辯論也就終止了。我們所說的辯題得以解決,是指辯題所涉及的內容取得了正確的認識,判明了是非、優劣,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真理。
對立辯方的辯論曠日持久,終無結論,最後只能求同存異。這種情況在學術爭鳴、談判、日常辯論中是屢見不鮮的。求同的部分倘若屬正確認識,當然也只是部分地解決了辯題。
孫中山先生講演的宗旨是喚醒民眾覺悟,號召大家起來推翻反動政府,拯救祖國。他以一個真實的故事為例,故事中華僑富翁與日本妓|女的地位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讓人心情抑鬱難平;緊接著孫中山先生那飽含悲憤的一番話,九*九*藏*書如電閃雷鳴般震動了大家的心弦,激發了大家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搜集論據
三、辯題得到解決
★辯論的準備階段
二、開門見山,直接擺出
南洋爪哇有一個財產超過千萬元的華僑富翁,某日,他外出訪友,卻因未帶夜間通行證和夜燈而無法返回,因為當地法令規定,華人夜出如無通行證和夜燈,一旦為荷蘭巡捕查獲,輕則罰款,重則坐牢。出於無奈,他只得花一元錢,請一個日本妓|女送自己回家。因為荷蘭巡捕不會問日本妓|女的客人。
一方勝,另一方負。負方有被動與主動之分。負方被動者,確是被勝方所擊敗;負方主動者,則是負方主動服從勝方的論點,放棄自己的觀點,自行承認失敗。
新穎的:新穎的論據能吸引人,它令人耳目一新,能收到出奇制勝之功效。因而選用新穎的論據,在論證時就會增強力量。
一、分析辯題
勝者並非論點正確,負者也並非論點錯誤。辯論各方以其辯論方法與技巧的優劣而分出勝負。技巧高明者獲得勝利,技巧欠缺者敗下陣來。故此,這種結局並未涉及到解決辯題。這種情況在辯論比賽中是經常發生的。
辯論展開階段就是對辯題全面展開辯論。這一階段是決定辯論勝負的關鍵,因此對立雙方(或多方)都要竭盡全力地比知識、比智慧、比意志、比辯才,這是整個辯論過程中最激烈、最富於變化、最精彩、最具攻擊力的階段。
一、舉例引論,亮明論點
要形成辯論的論點,有兩個工作不容忽視——分析辯題和搜集論據。
3.求同存異
真實的:真實是論據的生命,只有真實可靠的論據才能證實己方論點的正確。無論是事實論據還是理論論據,都要鑒別真偽,核實無誤;比喻或類比的論據都必須可靠、可信,並與己方論點有著緊密的邏輯關係。
2.未分勝負
1.未分勝負
但事實上,終止辯論並非如此簡單。我們將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歸納起來,並加以簡化,可以看出終止辯論大約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辯題得到解決;第二種是辯題部分得到解決;第三種是辯題沒有得到解決。這三種情況的具體表現形式又是多種多樣的。
毛澤東同志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糟得很』和『好得很』」一節中,這樣寫道:「農民在鄉里造反,攪動了紳士們的酣夢。鄉里消息傳到城裡來,城裡的紳士們立刻大嘩……從中層以上社會至國民黨右派,無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實在呢,如前所說,乃是廣大的農民群眾起來完成他們的歷史使命,乃是鄉村的民主勢力起來打翻鄉村的封建勢力。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紳,不法地主階級,是幾千年九_九_藏_書專制政治的基礎,帝國主義、軍閥、貪官污吏的牆腳。打翻這個封建勢力,乃是國民革命的真正目標。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沒有做到的事,農民在幾個月內做到了。這是四十年乃至幾千年未曾成就過的奇勛。這是好得很。完全沒有什麼『糟』,完全不是什麼『糟得很』。」
馮將軍運用嚴密的邏輯推理對兩個私自行獵的外國人進行批駁,先駁其論點「打無主野牛」,再駁「護照上准許攜帶獵槍,就是准許行獵」的推理,后駁「中國的法律沒有不准許外國人在境內打獵的條文」的論斷,致使那兩個外國人不得不認錯。
必需的:是指論證己方論點或反駁對方論點必不可少的論據材料。它是與己方論點相關的論據,即由此必然能推導出己方論點的論據,或由此必然能推倒對方論點的論據。
在辯論的展開階段,主要是己方和對立方相互交替進行辯護和辯駁,但是辯護與辯駁有時其分界並不清晰,二者往往糅合在一起,辯護中有辯駁,辯駁中有辯護。這就該實事求是,根據辯論形勢發展的實際需要,該辯護時則辯護,該辯駁時則辯駁,不要將其機械地截然分開。
1.未分勝負
★辯論終結階段
辯護,就是要掩護己方的論點。這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要以充分確鑿的論據和邏輯嚴密的論證去證明己方論點的正確可信;另一方面還要用充足的理由去反擊和否定對立方對己方的駁論。雖然維護己方論點,使之能夠建立,並最終獲取勝利,是辯護的最主要的目的,但在辯護過程中,由於論據的真偽以及是否有力會直接影響論點能否成立,也由於論證方式是否邏輯嚴密同樣會影響論點能否成立,因而在辯護過程中,必須充分證明論據的真實可靠和論證方法的嚴謹細密,充分表現出使用論據推出論點的必然性;同時,還要駁斥對立方對己方的論據和論證的駁論。所以,在辯護中既有立論也有駁論。
二、辯題部分得到解決
四、直接批駁
辯論中,用列舉例證引發出己方的論點。這種說理方法由實入虛,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順理成章,自然易懂,道理透徹,說服力強。
勝者的論點並未完全解決辯題,它僅僅在辯題範圍內部分地尋求到正確認識。
孫中山說:「日本妓|女雖然很窮,但是她的祖國很強盛,所以她的地位高,行動也就自由。這個中國人雖然很富,但他的祖國卻不強盛,所以他連走路也沒有自由,地位不如日本的一個娼妓。如果國家滅亡了,我們到處都要受氣,不但自己受氣,子子孫孫都要受氣啊!」
辯論的準備階段是辯論過程中的重要階段,它是辯者論點的醞釀、read.99csw.com形成階段。這是對辯題的辯論尚未展開前必要的準備工作,是保證辯論質量和效果的重要條件。在辯論準備階段,有兩個工作不容忽視:一是形成論點,二是確立表述論點的謀略。
一、辯題沒有解決
分析辯題,確定對辯題的見解,形成自己的論點。當然在形成論點時,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論據,但為了能更好地論證己方的論點,在辯論中得心應手,應付自如,勢必還須搜集充分的論據,如可以作為論據的事實、理論材料或是比喻、類比材料等。
◎確定提出辯題的謀略
要確定攻守策略,必須做到知己知彼。一方面要充分估計己方:論點是否正確,論據是否充實可靠,論證是否充分嚴密,防守與進攻的方法是否得當,整體配合是否緊密,與辯題有關的資料準備是否充分,運用這些材料時能否做到隨機應變等,這是「知己」。另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對方,不僅了解他們的辯論觀點與策略,甚至對方的個人條件,諸如心理素質、知識素養、興趣愛好、生活經歷、優缺點,以及他們整體配合中的強弱環節等,都應了如指掌,這是「知彼」。做到知己知彼,方可以己之長,攻人之短。這樣確定謀略,才有可能百戰不殆。
★辯論的展開階段
辯護和辯駁的對象都是己方和對立方的論點、論據、論證,當然其關鍵是論點。辯護是證明己方正確,從而抵制和否定對立方駁論的錯誤;辯駁則是反駁對立方的錯誤,從而說明和肯定己方立論的正確。
辯論各方的論點都屬錯誤的,都不能解決辯題。各方又都不能戰勝對方,最後不了了之,實際上是將辯題擱置起來。此種情況的出現,大抵是由於辯題所涉及的內容,尚未能被人們充分認識;或是客觀上尚不存在解決此問題的可能;在極特殊的情況下,或許因為各辯方並無真正解決辯題的誠意,缺乏追求真理的責任心。在學術爭鳴和日常辯論中這種情況時有發生。
搜集論據的基本要求是:必需的、真實的、典型的、新穎的。
辯論時,將己論與他論正反兩方面同時擺出,這樣對照,正誤分明。
2.分出勝負
2.分出勝負
在辯論開始階段要正式對辯題提出見解,建立各自的論點,引發辯論。在辯論中,辯者亮明論點的方法多種多樣,這裏介紹幾種常見的方法。
這是一種極特殊的不分勝負的形式。一般的不分勝負只是不了了之,兩敗俱傷則是參辯的雙方(或多方)都敗陣受損。這可能是由於各辯方的論點都錯誤,或是各辯方的辯論的戰略戰術出現錯誤,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比如在外交談判、經濟談判中,這種情況是時有發生的。談判雙方(或多方)由於存在上述的某種失誤,被人利用九-九-藏-書,進行攻擊,結果造成鷸蚌相爭,兩敗俱傷,使漁人得利,這當然無法解決辯題了。
雖然辯論的對立雙方都各自在辯題範圍內,處於各個不同側面,取得了正確認識,但將這些正確的觀點集中起來,並未完全徹底地解決辯題,而僅僅是部分地解決了辯題。
4.兩敗俱傷
三、正反對照
辯駁時先擺出對方論點,有了放矢之的,以便集中火力,直攻要害;也有在核准事實后,層層緊逼,直取要害的。
★辯論的開始階段
需要補充的是,辯論過程的這四個階段,在各種具體形式的辯論中,其分界並不十分清楚,有時,某些階段可能是糅合在一起的。比如在學術爭鳴中,提出論點與展開辯論往往一起進行,我們分成四個階段來分析辯論過程,只是為了論述的清晰而已。
這一階段對辯題全面展開辯論,就是辯方圍繞各自的論點,全面鋪開,進行辯護與辯駁。
愛國將領馮玉祥任陝西督軍時,有兩個外國人私自到終南山打獵,打死了兩頭珍貴的野牛。馮將軍把他們召到西安責問:「你們到終南山行獵,和誰打過招呼,領到許可證沒有?」對方答道:「我們打的是無主野牛,用不著通知任何人。」馮將軍聽了,非常氣憤,說:「終南山是陝西的轄地,野牛是中國領土的東西,怎麼會是無主的呢?你們不經批准私自行獵,就是犯法行為,你們還不知罪嗎?」兩個外國人狡辯說:「這次到陝西,貴國外交部發給的護照上,不是准許帶槍嗎?可見我們行獵已得到貴國政府的准許,怎麼是私自行獵呢?」馮將軍反駁說:「准許你們攜帶獵槍,就是准許你們行獵嗎?若准許你們攜帶手槍,難道就可以在中國境內隨意殺人嗎?」其中一個外國人還不服氣,繼續狡辯說:「我在中國15年,所到的地方從來沒有不許打獵的;再說,中國的法律也沒有不准許外國人在中國境內打獵的條文。」馮將軍冷笑道:「沒有不准許外國人打獵的條文,不錯。但難道有準許外國人打獵的條文嗎?你15年沒有遇到官府的禁止,那是他們睡著了。現在我身為陝西的地方官,我卻沒有睡著。我負有國家交託的保土衛權的責任,就非禁止不可。」至此,兩個外國人只好承認了錯誤。
一般說來,分出勝負對解決辯題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辯題得到解決,另一種是辯題沒有得到解決,后一種情況我們將在下文進行分析。我們先來談談前一種情況。我們說辯題得到解決是指勝方確實代表正確認識,負方確實屬於認識錯誤,這是對的戰勝錯的。通過辯論,對其辯題所含內容,判明了是非正誤,擴大了視野,提高了對真理的認識程度。各種形式的辯論都會出現這種分出勝負、解決辯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