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06計 唯才是用——讓人才得到發揮的機會 精彩案例

第06計 唯才是用——讓人才得到發揮的機會

精彩案例

貞觀二年,唐太宗對右僕射封德彝說:「要想使國家從根本上達到安定,唯有得到賢才。最近我命你舉薦賢才,卻沒見你推薦一個。治理天下,政務繁重,你應當分擔我的憂慮和辛勞,你不推薦人才,我將託付給誰呢?」
唐太宗作為一代明君,一生對人才有著特殊的偏愛和執著的追求。在起事之前,他就曾禮賢下士,散財結客,並且親臨牢房去求訪有識之士劉文靜;他親身經歷了隋朝末年的風雲變幻,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提出了「為政之要,唯在得人」的人才觀,認為得賢是「天下大端」。他形象地說道:「車子如果沒有輪子,就無法行走;舟船如果沒有船槳,就無法航行。國家如果缺乏人才,就無法治理。」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唐太宗求賢若渴,多方求才。所下的求賢詔就達五次之多。為了廣泛求賢,他還責成臣下選賢;要求中央官員,特別是宰相,要把發現和推薦人才作為自己最重要的職責之一。
辨識人才,不能僵化地遵循書本上所規定的一些標準。關於人才的特徵和標準,儘管在理論上進行各種研究和規定,以供各級領導者參考,但人才畢竟是活生生的現實中的人,理論上所給定的那些規定和標準是很難準確把read•99csw•com握的。如果硬要把活生生的人予以僵化、呆板地看待,並用事先準備好的「人才框架」去套,其結果要麼找不出人才,要麼找到的只是個「庸才」,還會鬧出類似於「按圖索驥」的笑話。
唐太宗時常責令宰輔大臣「廣開耳目,求訪賢哲」,不要只知道埋頭于政事。這足以看出唐太宗當時對舉賢薦能的決心是何等的堅定。
●五張羊皮換名相——秦穆公任用囚徒
百里奚看秦穆公禮賢下士,就對他說:「您能夠賞識我,我很榮幸。可我的才能遠遠不及我的朋友蹇叔。蹇叔非常賢能,只是不為人知罷了。回想當年,我逃亡到齊國的時候,窮困潦倒,不得不向別人乞討,是蹇叔收留了我。後來,我想到齊君無知那裡去做事,被蹇叔阻止了,否則,我有可能會被卷進齊國的內亂,遭遇到不測;我來到周地,發現穨喜歡牛,就藉著養牛的機會去接近他、可是蹇叔又阻止了我,讓我離開。後來王子穨被殺,我卻因聽從了蹇叔的勸說保住了一條老命。我想去虞君手下做事,蹇叔又阻止我。其實我也知道虞君不會賞識我、重用我,只是為了那一份爵位和俸祿,才暫時留了下來,想不到就成了俘虜。我兩次聽從蹇叔的https://read•99csw•com意見,都能幸免於難,只有一次沒聽他的,就遭遇了虞君亡國的大難。從這三件事上,就能看出蹇叔有非凡的才能和遠見卓識。」秦穆公聽了,立即派人將蹇叔請來,任命他為上大夫。
唐太宗有一個重要的用人思想,就是取當世之才治理天下。在現實生活中,有的領導者總是埋怨身邊沒有人才,認為不是自己沒本事,而是身邊的人沒本事,只把人才與歷史的名哲聖賢相比,而不善於從身邊、從現實生活中去發現,因此犯了與封德彝同樣的錯誤。
穆公查知百里奚在楚國,就想用重金向楚國贖回他。又一想,用重金相求,就暴露了百里奚是個有才之士,楚國必不放行。
於是,就派使者向楚國說,我國一個陪嫁奴僕百里奚,逃在貴國,我們想用五張羊皮贖回去治罪。楚國一看這個人如此不值錢,毫不懷疑地就把百里奚交給了秦國。
70多歲的百里奚被押解回秦國,秦穆公親自為他打開了手銬和腳鐐,把他從牢房裡放出來,並向他虛心求教國家大事。百里奚說:「我是亡國之臣,哪裡有資格和您談論這些呢!」穆公說:「虞君正是因為不重用你,國家才會導致滅亡,亡國又不是你的過錯。」穆公堅持向九*九*藏*書百里奚請教,百里奚很感動,與穆公談了起來。他們一連談了三天三夜,言無不合,秦穆公覺得很投緣,也看出百里奚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高興地說:「我得到您,就像齊桓公有了管仲一樣。」當即封百里奚為國相,掌管國家大政。因為百里奚是用五張黑羊皮贖回來的,所以人們又稱他為「五牂大夫」。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人才難得,古往今來都是如此。只要是有智慧、有才能的人,心胸開闊的智者往往能慧眼識珠,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
唐太宗的批評十分中肯,使封德彝無地自容,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秦穆公,姓嬴,名任好。他即位的當年就開始擴張疆土。秦穆公親自帶領軍隊討伐茅津的戎人,並取得了勝利。秦穆公四年,(公元前656年),秦穆公到晉國迎娶晉國太子申生的姐姐穆姬為妻。在晉國陪嫁的奴隸中,有一個叫百里奚的人。穆公在清點人數時,卻沒有這個人。晉國的使臣說:「這人不過是70多歲的老奴,沒有什麼用處,跑了算了。」
公元628年,唐太宗對房玄齡、杜如晦說:「你們身居相位,應當替我分憂,廣開耳目,求訪賢才。我聽說你們每天斷案數百,光是讀公文都來不及,怎能幫我求賢九-九-藏-書呢?」他要求房玄齡、杜如晦二人把瑣碎事務都交給左右丞,從一般行政事務中解脫出來,幫助自己求訪賢哲。唐太宗多次對大臣們說:「你們公務繁忙是肯定的,但是不能只忙公務而忘記舉薦賢才。」
秦穆公即位時,秦國地處偏僻的西方邊境,最初只是周朝王室的一個附庸小國。後來因為秦襄公被周平王封為侯,並賜給他岐山以西的大片土地,秦國才有了一定的勢力,便定都在雍城。後來的穆公是一個很有抱負的君主,決定廣泛地招攬賢才,使秦國強盛起來。
在防邊禦敵上,唐太宗認為得一良將勝過修築萬里長城。特別是他給太子李治的《帝范》一書中,廣徵博引,從治理國家、皇帝為政等不同角度,論述了選賢任能的重要性,並著重指出:「商湯不以伊尹是個廚子為羞,周文王不以姜太公殺豬、釣魚為恥,終於成就了大業。」鮮明而又富有遠見地闡述了他的用人思想。
百里奚原來是虞國人。他有經世之才,卻家貧如洗,空有報國之心,得不到重用。後來,經虞國大夫宮之奇的推薦,當了大夫。虞國國君不聽他的勸諫,借道給晉國,反而被晉國滅亡,百里奚也成為晉國俘虜。晉國國君想任他為官,他卻寧願做囚犯,也不肯為敵國做官。晉獻公非九-九-藏-書常生氣,就把他做了陪嫁奴,送到秦國。百里奚感到受了奇恥大辱,便偷偷跑到楚國,當了一個放牛倌。
●不惜才于異代,皆取才于當時——唐太宗求賢若渴
秦穆公胸懷大志,懂得重用人才的道理。他聽人說百里奚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就連忙馬上派人,四處打聽,一定要把他找回來。
封德彝回答說:「臣雖然愚昧,但是怎敢不盡心儘力辦這件皇上交給的事呢。只是至今所見,天下的賢才都已經被舉薦完了。」
秦穆公求賢若渴、識賢如鏡的名聲傳揚開來,很多賢士都彙集其麾下,形成了「謀臣如雲,猛將如雨」的局面,使秦國一躍成為「廣地益國,東服強晉,西霸戎夷」的強國。
對於這種推卸責任的託詞,太宗十分生氣,駁斥他說:「前代聖明君王,使用人才就像使用器物一樣,不惜才于異代,皆取才于當時。難道我們能等著去夢見傅說、呂尚這樣的賢才,然後再去治理國家不成?況且,哪一個朝代沒有賢才,恐怕只是我們遺漏而不知道罷了。」
我們在對待一個人,評價一個人的是非功過時,也應當觀大節,看主流,而不應斤斤計較於細枝末節,更不能抓住一點不放,以小節之過否定大節,把人一棍子打死,把事情全盤否定,對人不必求全責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