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其他作品 《黑石南毒殺案》

其他作品

《黑石南毒殺案》

另一方面,推理小說會從本格解謎走向犯罪寫實風格,西蒙斯絕對是推波助瀾的首要先驅。他不但在著作中大力鼓吹論述主張,並且也身體力行,用自己寫的小說來論證可行性。以詹店長挑選的另一部西蒙斯作品《二月三十一日》(The Thirty-First of Feburary,1950)為例,故事情節的確精準呈現出「可敬面貌背後的暴力」。西蒙斯同時也是擅寫福爾摩斯仿作的高手,一九七五年他寫了一本《三支煙斗的難題》(A Three Pipe Problem),故事中的男主角是飾演福爾摩斯的電視演員,因入戲過深而仿照名探的辦案手法來解開當時的懸案。一九八一那年,西蒙斯再度完成一本仿作《大偵探:七種辦案手法的原型》(The Great Detectives: Seven Original Investigations),這一回他的野心更大,並以自身豐富的閱讀經驗和高度模仿才華,書寫出七位名探的辦案故事,維妙維肖令人絕倒。
撰寫導讀者,務必遵守某項職業道德:不可透露太多劇情和線索給讀者。所以最後我們只能再提示一點:佛洛伊德在世時若有幸讀到本書,絕對會興緻勃勃啊!
在介紹《黑石南毒殺案》這本小說之前,容我們先對「維多利亞時代」的背景做一番概略性的導覽。西元一八三七年,英格蘭維多利亞女王即位,當時還不滿十九九九藏書歲,在位統治時間長達六十四年,西洋史上把十九世紀號稱為「維多利亞時代」,因此「十九世紀」與「維多利亞時代」成了可以互換的名詞。近年流行的「維多利亞風」,即是指十九世紀英國華麗、浪漫、高貴的風格。當時的英國流行一種悠哉卻又不乏優雅的生活步驟,而喝下午茶便是盛大晚宴的前戲。那時候光喝個下午茶都有著維多利亞時代的繁複特色,食具、茶具、點心盤,甚至茶桌的擺飾皆十分講究,桌巾要有刺繡或蕾絲花邊,而且現場還得播放優美音樂。在如此裝飾繁複的生活藝術下,「維多利亞時代」卻是黑暗殘酷工廠、帝國主義,以及假道學的代名詞,大部分人似乎都把維多利亞時代等同於「骯髒肅穆」,或者用來暗指反對科學未來的保守派和反動勢力。在性意識方面,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特別注重「純潔」和「貞操」,因而予人「維多利亞時代的男人虛矯、女人性冷感」的印象,結果在過度性壓抑之下,本能的反撲卻形成緊張的父子關係、性偏執(例如扮異性癖)、一籮筐情史、近乎精神官能症的人格等種種社會問題……
西蒙斯寫的小說長短篇加起來共有三十七部,風格不但多變且充滿實驗性,有些著重於布局巧思,有的卻強調犯罪心理感受。其實要挑出西蒙斯最棒的兩部小說並不容易,因為有太多傑作可任君選擇,許多史家的觀點確實不一,像英籍評論家基亭(H· R·九-九-藏-書 F· Keating,1926~)在《犯罪與謎題:最佳推理100選》一書中挑了《殺死自己的人》(The Man Who Killed Himself,1967)和《棋手和棋局》(The Players and the Game,1972),蘇珊·歐雷克修(Susan Oleksiw)在《古典英式推理評鑒》中選了《老婆跑掉的男人》(The Man Who Lost His Wife,1970)和《黑石南毒殺案》(The Blackheath Poisonings,1978),而羅賓·溫克(Robin W· Wink)看中的卻是《二月三十一日》和《知足伴侶的犯罪喜劇》(The Criminal Comedy of the Contented Couple,1986),至於我們的詹店長呢,他和蘇珊·歐雷克修有志「半」同,和這位美籍女作家同挑了一本《黑石南毒殺案》。
集詩人、編輯、傳記作者、歷史學家、評論家和推理作家暨學者於一身的西蒙斯,可以說是多才多藝,但世人大概很難想像這樣的全才居然是自學苦讀出身,十四歲就輟學到工程公司上班,做過速記員、秘書、廣告文案等工作。西蒙斯之所以是大師中的大師,不僅因為他拿過英美兩大作家協會的年度最佳小說獎(《謀殺的顏色》〈The Colour of https://read.99csw.comMurder〉得到一九五七年的金匕首獎,《命案的形成》〈The Progress of a Crime〉則勇奪一九六零年的愛倫坡獎),而且在評論和編輯方面的成績更是無人能及。一九七四至一九七七期間,他主編了三年企鵝推理系列(Penguin Mystery Series);從一九五八年開始在《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撰寫書評;他是推理史的研究專家,著作有《犯罪與偵查測驗》(Crime and Detection Quiz,1983)、《戴許·哈梅特作品論》(Dashiell Hammett,1985);他寫過的傳記作品有《告秘者之心:愛倫坡的一生和著作》(The Tell-Tale Heart:The Life and Works of Edgar Allan Poe,1978)、《柯南·道爾:一位藝術家的畫像》(Conan Doyle:Portrait of an Artist,1979),這兩位十九世紀的大師皆被西蒙斯研究透了;此外,他對這個文體所懷抱的歷史觀與創作宣言全訴諸于文字,寫成一本咱們詹店長几乎三步一頌的重要作品《血腥謀殺》(Bloody Murder,初版1972,修訂版1985)。洋洋洒洒的著作一字排開,任人見了都不敢在他面前自誇大師九_九_藏_書

推理大師的豐功偉業

以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為例,「推理大師賞」是設立於一九五五年,至今正好五十個年頭——對了,當年第一位得此殊榮的作家是「謀殺天後」阿嘉莎·克莉絲蒂,自此奠定了這個獎項的高門檻標準,所以偶而在某一年會「從缺」——加總起來,大師賞得主絕對沒超過五十位。綜觀推理文學的發展也有一百多年歷史,在這個類型領域中努力過的寫手,不管是日復一日耕耘不輟的全職作家、還是三天打魚五天曬網的玩票者,保守估計應該也有成千上萬個,而能被稱之為大師者卻只有這麼幾十個人,可見此獎何其珍貴。若再把「鑽石匕首獎」考慮進來,能囊括兩大無上獎項的推理作家更是寥寥無幾,而英國文壇的「文藝復興人」朱利安·西蒙斯(Julian Symons,1912~1994)正是其中之一。更誇張的是,一九七七年他還拿到瑞典偵探學院所頒發的大師獎狀,這樣萬般榮耀在一身、如此前無古人的超級終身成就,也難怪朱利安·西蒙斯是「大師中的大師」。
好啦,有的初步的認知后,《黑石南毒殺案》這本小說的基本架構就很清楚了:大而無當的陰森古宅、大宅門內的繁雜姻親關係、隱晦不明的情感糾紛、勞資兩造的階級衝突……當所有的禁忌和抑制一再積壓到瀕臨飽和點時,最後引爆的正是一樁又一樁的謀殺。小說一開場就開宗明義指出幾個月內會死三個人;哪些人要死?他們read•99csw.com又是為何而死?西蒙斯把《黑石南毒殺案》寫成一則預知死亡紀事,書中的大宅門誠如整個社會的縮影,終究難逃分崩離析的下場,也彷如預告了維多利亞時代的未來命運。
相隔著大西洋的美國推理作家協會和英國犯罪作家協會兩大組織,推展推理文學已行之多年。為了獎勵前輩作家開疆闢土的功德,兩協會各設有肯定得獎者終生成就的最高榮譽獎項,前者是「推理大師賞」(the Grand Master),後者則是「鑽石匕首獎」(the Cartier Diamond Dagger)。
西蒙斯不愧是歷史學家,他對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化研究下過一番功夫,對那個時期風光表層下的陰暗面有著傳神的捕捉。某種程度上,《黑石南毒殺案》可歸類于「歷史推理」(The Historical Mystery)範疇。何謂「歷史推理」呢?簡單來說,故事在某一時代為歷史背景的前提下,小說中有真人實事並專事破解歷史既存謎團,例如「謀殺專門店」曾選入的《時間之女》(The Daughter of Time,1951),試圖為傳聞謀殺姪兒的英王理查三世翻案;另一種寫法則是人物或真或假,作者以某個時代氛圍為藍圖杜撰出一段當代傳奇,《黑石南毒殺案》正符合此例。
The Blackheath Poisonings

維多利亞式的預知死亡紀事

●Julian Symons/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