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典推理的拘謹魅力

古典推理的拘謹魅力

《玫瑰山莊》有請哈納得探長來辦案

——談梅遜的《玫瑰山莊》和《箭屋》
1910年,梅遜開始對推理小說產生興趣,寫了生涯第一本推理小說《玫瑰山莊》。故事發生在法國南邊的某溫泉度假勝地,許多貴族都會來這裏度假,順便到附近的玫瑰山莊住宿。有一天,住在山莊的夫人慘遭勒斃,服侍夫人的女僕則被迷昏,山莊內的保險箱里的財物不翼而飛,另外還有一名女子下落不明,大家都相信這個莫名失蹤的英國女子就是兇手。
梅遜對推理小說有幾個看法,第一:每個角色的行動都必須要有理由,像是兇手要有犯罪的理由,偵探破案也要有想破案的動機,這樣角色看起來才會有真實性。第二:推理小說的步調不要太緊湊,一點一點的布局,結構複雜,結局時呈現出的真相才會更有衝擊性。這樣的寫作概念讓梅遜的作品和其他短篇推理小說徹底的分出高下來,短篇小說很難有過於複雜的案件,偵探也很難有誤入險境或是推理陷入瓶頸的情形,因為沒有那麼多篇幅可以鋪陳。

文武雙全的《四羽毛》作者

梅遜的《玫瑰山莊》和《箭屋》都是有著近百年歷史的小說,但以今日的眼光來看這兩部作品,它們仍然是結構布局嚴謹、角色刻畫紮實、謎團複九*九*藏*書雜,充滿閱讀樂趣的小說。
此外,短篇小說很難建構出完整的起承轉合結構,也很難將每一個登場角色的個性給刻畫出來。就像福爾摩斯系列里,只有福爾摩斯和華生的形象比較鮮明,至於那些兇手,就只是福爾摩斯口中「冷血的殺人犯」,至於兇手到底有多冷血,到底兇手過去人生中發生了什麼事影響了他的心靈,才會讓他們願意走上殺人這條路,這些事情讀者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這些兇手就是福爾摩斯的「標的」,他們像是作家筆下的傀儡,單純用來和福爾摩斯周旋用的。最後,短篇小說的案件的結構大概都只有一層,但長篇小說卻能把案子的結構寫成更多層,增加案件的複雜性。
梅遜在小說中創造出一名叫哈納得的探長來進行辦案,這位探長和福爾摩斯不同的地方是,福爾摩斯是一名業餘偵探,他並不是一個主動出擊辦案的偵探,通常等都是別人來請他辦案,因為他沒有公權力;哈納得就不一樣了,他是法國巴黎保安局的探長,是一位擁有主動辦案公權力的偵探。另外,梅遜的作品中,雖然登場角色大多是英國人,但事件卻發生在法國,案子也是由法國人來處理的。我個人猜想,這和梅遜重視小說的真實性有關,他想塑造出一個擁有公權力,又能秉持著鍥而不捨的精神辦案的探長,但這樣認真的警探人物似乎和梅遜熟悉的英國read.99csw.com警方形象大不同,所以把這名警探的身份設定成外國人,可能就會比較有說服力了。
在梅遜及傅里曼的影響下,1920年後,推理小說界風起雲湧,S·S·范達因、阿嘉莎·克莉絲蒂、約翰·狄克森·卡爾、還有艾勒里·昆恩等名作家陸續嶄露頭角,開啟了長篇推理小說的黃金時期,這股推理創作熱潮一路延續到年代美國革命前,可說是古典推理小說最美好的時光。
除了梅遜以外,嘗試長篇推理小說創作的重要人物還有奧斯汀傅里曼。傅里曼筆下的偵探叫宋戴克醫師,他辦案靠的是當時前所未有的概念:「微物證據」,像是根據犯罪現場遺留的一點點的碎片、死者鞋底的沙子、或是指紋等線索來進行精密的推理。這樣的推理小說對當時的警察造成重大的影響,使得警方也開始成立警用化驗室,將小說里微物辦案的概念正式導入真實世界中。1907年,傅里曼寫了「紅拇指印」,1910年,梅遜的「玫瑰山莊」問世,這兩部小說讓全世界見識到,當推理小說寫成長篇后,其實也是能寫的比短篇更好看的。
梅遜早在還待在軍隊時,就開始小說的創作。1895年,他寫了生涯第一本長篇小說《威士特岱爾傳奇》。他一生最有名的小說則是《四羽毛》,幾年前曾被翻拍成電影,主演《斷背山》的希斯萊傑就是該片的演員之九九藏書一。《四羽毛》是一本綜合了戰爭與歷史元素的冒險小說,故事發生在1890年,非洲的蘇丹發生一場歷史上有名的戰爭「奧德曼戰役」。主角是一名英國軍官,他在戰爭開打的前夕因為個人因素而辭職,軍隊的同僚都認為他是個臨陣退縮的懦夫。隊里有三個和主角最要好的弟兄在他離開部隊前,合送給他一個盒子,裡頭裝的是三根羽毛,藉此嘲笑主角是沒膽的弱雞。主角回到家鄉,得不到親友的諒解,未婚妻也送給他一根羽毛表達不滿,離他而去。
之後主角聽到三位送他羽毛的弟兄在戰場被敵人俘虜的消息,他就毅然決定回到非洲親手拯救自己的好友。經歷了無數的危機和苦難后,主角終於成功救出朋友,也向大家證明了自己是個真正有勇氣的人。當初別人以為他離開軍隊是貪生怕死,最後才知道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故事告訴我們,勇氣和道德這些特質,是屬於內在的美德,單從外表的表像是看不出這些特質的。1902年,《四羽毛》在英國狂賣一百多萬本,是梅遜創作生涯的高峰。
哈納得探長身材矮胖,個性有點像過動兒,常常跳來跳去的,講話速度也很快。書中有種我個人稱之為「哈納得式」的問句,哈納得問案時,總是會問一些看起來和案情完全不相干的問題,兇手聽了這些問題后也是一頭霧水,搞不清楚該怎麼回答才能避開嫌疑,一個不九_九_藏_書注意,就在回答中露出破綻。哈納得在書中也常會說出一些有趣的話,像是「偵探其實就是機會女神的僕人」,因為破案的契機其實常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機會來臨時就一定要掌握住才行。哈納得也說過「線索是混亂的路標,如果解讀錯誤的話,就會走上完全錯誤的道路」,是個性格風趣的偵探角色。
梅遜全名Alfred Edward Woodley Mason,由於英國人稱姓不稱名,所以大家習慣稱他A·E·W· Mason。梅遜出生於1866年,1948年逝世。他在1888年從牛津大學三靈學院(Trinity)畢業。梅遜大學畢業后的人生,一直都和軍隊有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他在英國軍隊中是相當活躍的人物。一次大戰後,他轉到海軍的情報部工作。雖從文獻上查不出來,不過就他有替英國政府潛入西班牙和墨西哥,打造出英國在國外的「反間諜情報網」經歷來看,梅遜的外語能力一定也相當優秀。自軍隊退伍后,他改行從政,成為國會議員,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
《玫瑰山莊》是推理小說從短篇轉為長篇的轉捩點,不過它和現代常見的長篇推理形式還是有一點不同,「玫瑰山莊」的故事進行到一半左右,讀者便可得知兇手是誰,而故事後面又花了兩個章節來交代剩餘的真相。而梅遜的第二部小說「箭屋」,就真正確立了後代九*九*藏*書長篇推理小說的完整架構,也就是直到最後一個章節,所有的謎團才一口氣全部解決。這樣的概念一路發展下來,也有人嘗試讓謎團到全書最後一句話才得以破解,可說是推理小說純粹理性型式的極致。
以福爾摩斯為首的短篇推理小說之所以能在二十世紀初興盛起來,和當時中產階級的崛起,人們生活形態和閱讀風氣的轉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20年代后,以短篇小說為主要內容的雜誌也開始慢慢的沒落了。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雜誌這種刊物出現了「分工」的現象,女性雜誌就專心介紹有關女性的事、體育雜誌就專心介紹有關體育的情報,雜誌里雖然還是看的到小說,但小說至此已不再是雜誌的主要賣點。閱讀小說這件事已經逐漸脫離了「必須要和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樣的形象。短篇小說寄託的園地消失,讀者想要讀書的話,會自己去找書來看,而不是看雜誌。
短篇小說會式微,除了和雜誌的設計觀念轉變之外,當然也和創作者的觀念改變有關。有些作家發現,不少故事劇情是只有長篇小說才辦得到的。某些作家是基於清晰的概念,希望自己能成功推動長篇的推理小說;當然也有人是無意間,意外的在這個時刻成為長篇小說的推動者。我今天要說的這位英國作家A·E·W·梅遜,正是當時推動長篇推理小說的關鍵人物。

作品結構複雜結局具衝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