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物換星移 傢具的貼面

物換星移

傢具的貼面

15世紀時,法國貴族圈樣樣都愛學富裕的義大利人。當時歐洲五大城市,巴黎算一個,義大利那邊羅馬、佛羅倫薩、威尼斯、米蘭,獨佔了四個,潮流所在,人人都愛學。法國人學義大利人用胡桃木製傢具,偶爾也用杉木。法國人學義大利人到處雕刻,大到柱子,小到桌腿兒。那時義大利人正文藝復興,創造力漫溢,看什麼都想雕一雕,法國人依樣畫葫蘆,也把傢具表面上刻出美女、獅子、海豚、葉子、藤蘿,導致家裡傢具連起來可以開個動物園。當然,免不了還要雕刻人物,又偏都是英雄人物,看上去相貌堂堂,滿家裡都是亞歷山大,但晚上睡覺時不免嚇人。實際上,當時法國熱衷於四面布傢具填牆壁,到了以下地步:早年歐洲人睡覺,床基本都嵌在牆上,法國貴族是破天荒第一個,把床擱在卧室中心,任四面傢具包圍的。荷蘭的惠更斯先生就開過玩笑,說法國人真覺得自己是宇宙中心,睡個覺還得居中俯瞰周圍——其實就是俯瞰周圍的傢具貼面而已。
然而住在城堡里,實際生活,實在不算有趣,倒不是會有吸血鬼和蝙蝠,只是住在一個石頭砌成的筒子里,任誰都氣悶。中世紀時沒有洗手間系統,城樓守將慣常在十幾米高的大縫隙上解決排便問題,久而久之,領主與下人共聞其臭,鼻子一定很痛苦,但中世紀大家都挺臟,也不是問題。真問題乃是一個字:寒。畢竟https://read.99csw.com歐洲大陸,除了義大利和西班牙這樣偏南緯度,其餘大多偏北,冬天寒冷,石頭牆尤其雪上加霜。英國人是到文藝復興前才琢磨出壁爐家用的,歐洲大陸石頭房可怎麼辦呢?答:掛毯。
鑲嵌品,包括銅、象牙、銀、黃銅、骨質、貝殼、天青石、黑曜岩、大理石、犀牛角。那時恰好歐洲各國往外殖民。
材質,除了杉木、橡木、胡桃木和黑檀木這四大金剛,還包括黃楊、冬青、紅木、檸檬木、黃檀木,隨時待命。
路易十四上台,不用問,全歐洲時尚業都被他攪和了。這位無與倫比的敗家子,建起了偉大的凡爾賽,造了一條鏡廳長廊,到處閃金光,就因為他覺得自己是太陽王。他老人家在1662年,直接造了個皇家傢具廠,一切都要特供。當時的藝術總監夏爾·勒布倫投十四爺所好,想出了許多招,比如製造大量捲曲扭動螺旋造型,也就是後世稱為巴洛克風格的典型;比如想盡法子在採光好的房間里鑲金著銀,以顯得金碧輝煌。最後,他老人家想明白了:還是要對傢具表面動手——這才是房間里最璀璨的部分啊。
那時歐洲人跟新大陸已經混熟,也懂得從美洲往歐洲捎東西。當時弗蘭德斯——今日比利時和荷蘭那一帶——和德國工匠,不知怎麼發現了中南美洲產的黑檀木(ébène),立時眼珠彈出眼眶:這簡直是上https://read.99csw.com帝專門用來做傢具的好材料啊!刨掉葉子,本身就是傢具啊!
當然,傢具嵌面加工並沒到此為止。拿破崙這個隨時自比古典英雄的皇帝,又偏是個埃及愛好者,所以喜歡在一切椅子腿、傢具面上,折騰獅身人面像、酒神、三叉戟這些希臘加埃及式造型,但他老人家1815年倒台之後,這一脈也就斷了。自那之後,世界普及開了牆紙和畫框,等達蓋爾發明攝影之後,就掛全家福,再也用不著高聳入雲直抵天花板的大衣櫃,以及赫然正面的華麗雕刻和奢靡嵌片了。世界鬆了一口氣,開始享受更輕盈的室內環境,但偶爾也會覺得有點失落。偉大的拉法耶先生——也就是為巴黎老佛爺商場命名的那位侯爵大革命家拉法耶——在晚年說了些話,大略意思是:跟18世紀的堂皇比起來,19世紀的貴族們都像小資產階級一樣清寒。雖然他老人家一向厭惡腐朽的帝制和貴族生活,但在不知不覺間,還是挺懷念那些奢靡的、富麗的、滿房間都是黑檀木浮雕的傢具表情呢……
中世紀歐洲貴族住城堡,看上去威風凜凜,情調綿綿,其實大有苦處。蓋歐洲城堡和日本領主們的城相似,非為保護人民,只是貴族私宅。戰亂年代,匪徒叢生,領主躲在城堡里,就能刀槍不入,說起來,無非地主怕土匪,於是深宅大院,高築牆廣積糧罷了。
據說這主意,最初是尼https://read.99csw.com德蘭人想出來的:用大型實木傢具,填塞牆面,以資裝飾。北方人很實在,傢具是夯實的木頭,外加樹木、白菜、藤蘿等雕塑;對南歐義大利和法國人而言,尼德蘭人和德國人都屬於土鱉的北方人,蠻族後裔,這法子也很窮酸且農民氣,但到了文藝復興前後,細想來卻不無道理。中世紀時,法國人制傢具,多是攜帶型:因為常搬家,方便到處帶,除了大鍾和大床,其他都是信手可拿。但文藝復興前後,大家打算住下來了,傢具也多了,可不得做點兒表面文章么?
黑檀木這時都已被擠出貼面專業戶的地步,被當作日常用品了——好有一比,黑檀木剛登陸時,其他杉木、橡木和胡桃木是白飯,黑檀木是魚翅,用來拌飯;但在路易十四爺手下,黑檀木魚翅就直接拿來當飯吃了。
於是,傢具鑲片的花樣增多了:非洲運來的象牙,西亞倒來的琺琅,德國開採的黃銅,都被放到貼面上。青銅鑲金,大理石鍍金,虧他想得出。大體上,看一份17世紀晚期路易十四皇家傢具廠的列表,就能看花眼。但見:
花紋也日益妖異了:平常的英雄、花卉、藤蘿、獅子,到這時變成了鴕鳥、巫婆、塞壬,一切都在往邪性的、誇張的、富麗的、刺|激感官的方向走。一個典型的17世紀末18世紀初路易十四房間,四面牆傢具就像哥特式恐怖片,正在朝你璀璨地獰笑。
好在路易十四爺過世了,路易九_九_藏_書十五登了場。他老人家開了洛可可一脈風,傢具嵌片上也改用岩石、貝殼、花朵和葉子這些小清新風骨,之前的大紅大金、大黑大褐,至此成了淺黃色、青綠色和米色。法國人那時迷中國風,於是青銅這些太笨重,也用得少了,開始打造全木傢具,偶加纖細的金屬花式鑲邊。到路易十六,更是用簡單的紅木配以鍍金青銅飾品。大概那時候法國國王也想通了,精力主要花在更軟的靠墊、更精細的花紋上,玳瑁和象牙成了傢具鑲嵌面的主要成分,黑檀木成了貴金屬一般的存在:依然奢華,但日常家居不太用了。
但時候久了,大家也開始膩了。橡木當然好,但硬且重;胡桃木好,但西歐不太容易弄到好質地的;杉木用來造船極佳,做傢具還是缺點兒貴氣;法國的有錢人頗覺得花錢買不到真享受,頗為鬱悶。可是到17世紀初,劃時代的巨變來了。
所以,後人怎麼說歐洲掛毯藝術美輪美奐,根梢其實還是人之大欲上:領導怕冷!
最大的一個改革,乃是18世紀法國人開始在牆紙上做文章。他們終於想明白了:與其用傢具貼面大搞室內裝潢,還不如讓傢具就負責傢具的功能,另用牆紙來補滿牆壁——花紋隨意,還不用特意雕刻呢!
可是黑檀木也不太易於加工,習慣了大手大腳的法國傳統木匠,做這玩意有些吃力,沒奈何,只好敦請德國和比利時的黑檀木匠人,來法國教咱如何做工吧。以至於從黑檀木(éb九-九-藏-書ène),發展出了黑檀木匠(ébèniste),又引申成為細木匠;而其他木匠則淪為(charpentier),跟黑檀木匠有了階級區分。當然,德國人會當家,還諄諄教誨法國人:可別把整塊兒黑檀木拿來做傢具啊,太貴啦,還是做貼面placage吧。這是歐洲傢具史上的一次革新,在此之前,傢具多是實木,要貼點什麼,也是俗氣的黃金白銀,到法王路易十三這年景,改用木頭鑲木頭了!
黑檀木好在哪兒呢?其一是邊中分明,邊白色,心黑色;其二是沒怪味,不會讓人懷疑「閣下您是吃了不該吃的東西么?」;其三是紋理黑白相間,彷彿木頭界的大理石;其四就是勻稱結實,不易壞,同時又細膩大氣;其五就是自帶光澤,圓潤明亮,雍容華貴;最後,最重要的當然還有一點,它實在是太昂貴了!對17世紀初的法國人而言,這是完美的擺譜利器啊。
後來中世紀也過了,戰亂也少了,城堡也荒廢了,領主們雖然還是大窗大門高圍牆高拱擺闊氣,好歹不用造城門樓子了,有取暖方法了,掛毯也慢慢過時了——畢竟這玩意兒太貴了。但掛毯一揭,牆壁裸|露,領主們就心情抑鬱。蓋掛毯是個好東西:描繪景物、織就人情,哪怕城堡里陰森幽暗,領主也覺得自己不寂寞;沒了掛毯,空餘光禿禿的石頭牆,領主們可不得寂寞瘋了?
當然有生漆,以及花緞、錦緞、塔夫綢、東方絲綢,用來當傢具的覆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