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民俗世風 古代鄰裡間的互救互濟

民俗世風

古代鄰裡間的互救互濟

元代德州齊河人訾汝道,在家講孝道,兄弟和睦,在社會上善待鄰里。同鄉劉顯等人貧困無法維生,訾汝道一一分給他們一點田地,讓他們收地租維持生活,直到他們終老把田地收回去。有一年瘟疫流行,據說吃一種能使人發汗的瓜病就好了,訾汝道買了很多瓜,帶上糧食,一戶戶親自送去。有人告訴他瘟疫傳染,不能到患者家去,他不顧被傳染的危險,還是一家一家地跑。有亡故的,他就施贈棺材。他曾經在春天把麥子、高粱借給人,到了秋天,因蝗災沒有收成,借債人無糧償還,訾汝道把借券焚燒了,不要他們歸還(《元史·孝友傳》)

荒年放糧圖
明代浙江嘉善人袁參坡,近鄰沈姓生病,前往探視,並送去藥物,袁妻派家裡人分頭往四鄰相告:有了疾病,大家互相幫助,這是鄰里應盡的義務,現在沈某病倒了,家裡又很窮,每家出五分銀子幫幫他。眾鄉鄰響應,湊了一兩三錢五分的銀子送去,袁參坡另外饋送一石米(袁衷等輯《庭闈雜錄》)
在以商品生產和商品經濟為主體的社會,人們可以自由遷徙,可以或者必須離開家鄉。隨著工業的發展,人們又從農村向城市集中,為了就業又可能或必須遷徙不定。這樣https://read.99csw.com鄰里關係就在不斷地變化,人們之間不僅不是世代鄰居,而且一生之內不知道要在多少地區碰到多少鄰人,這樣就很難像古代那樣互相了解,互相關心了。在這種情況下,血緣集團的成員也分散各地,各自謀生,人們對血緣集團的依賴程度大大降低了,親族觀念也隨之淡薄。因此像古代親戚、鄰里之間那種發自內心的互救互濟要求大大減少了,親鄰之間互不關心,視同路人,也就成為自然現象了,並不足怪。
南朝劉宋初年會稽永興縣有位姓丁的婦女,青年時死了丈夫,守著兒子吳翼之。她為人富有同情心,平素肯于幫助遇到困難的人,不管與自家有無特殊關係,只要對方有急難的事情,知道了就主動伸出援助之手。有個鄉鄰叫陳攘,父母雙亡,成了孤兒,丁氏將陳收留在家中,撫養成年,給他娶了親,這才讓他另過,恢復門戶。又一個裡鄰王禮的妻子徐氏,因逃荒到山陰縣亡故,沒有人收屍,丁氏知道了,親身到山陰,買棺材把徐氏埋葬了。同鄉左僑家裡有幾具親屍,貧窮安葬不了,丁氏給他家找墳地,買棺槨,殯葬完畢。元徽末年(476)冬天,大雪封路,商人不能販運,丁氏鄰里飢餓,她拿出家裡的鹽米,按人口分給鄰居。有一年天災欠收,丁氏分衣食給饑寒交迫的鄉鄰。平時鄰居來借錢物,她沒有不答應的(《南史·孝義傳》)。丁氏幫助鄉里之人,不一定九九藏書是左右鄰居,範圍較廣。
我們在古籍中經常讀到「人心不古」的感嘆,也見到城鄉人情對比的資料,讚美鄉人的純樸,描繪互助互濟的美景,接待親人乃至路人的高誼,指斥市鎮居民的狡獪奸詐。現代人們對於人際關係的狀況也頗多感慨,不齒于某些大城市人的精明和錙銖必較,對孤獨老人死去數月數年不為人知的凄慘三致嘆息。怎樣看待人們間互相關心形式、程度的變化,我們願通過考察古代社會問題的某些事實,和讀者共同認識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代有一些人是這種觀念的實踐者。他們主動地關心親戚、鄰居的生活,尤其是當人家有困難時,儘可能解囊相助,缺糧的賑糧,缺醫的給葯,缺棺的助安葬,缺錢的予財物,不僅是物質上的幫助,精神上也加以慰藉。鄉里之中有這種人,人們之間真是有無相恤,急難相助,互送溫暖,人與人之間溫情脈脈,雍雍穆穆,真像田園詩般那樣美好。人們間的互助互救,當然是人們美好品德的表現,確有值得讚揚的地方。
王薦,元代福建福寧人,兄長王孟早逝,孀婦林氏改嫁劉仲山,劉窮苦,將田賣給王薦。劉仲山死,無錢不能安葬,又沒有兒子,劉的同族因他窮,不肯給他立后。王薦為幫助林氏,把田還給劉姓,因而劉族給劉仲山找了後人,並把他埋葬了。福寧州有許多貧民,家中死了人不能下葬,州政府下令,不許民人不葬親屍。百姓害怕受法令處分,把屍首燒了,拋棄骨骸于荒野,以省葬事。王薦認為暴露骨骸不好,也知道這是窮人葬不起,於是捐義地供窮人埋葬。有死了人備辦不起棺材的,他就買了送去。至大四年(1311)大旱,鄉民買不到糧食,王薦把家中的存糧拿出來救濟眾人。這時有施福等11家,因斷頓要餓死,王薦聽說了很難過,要賑濟,可是家裡已經沒有什麼糧食了,於是用田地換了100石穀子給施福等家送去,使得他們渡過難關(《元史·孝友傳》)九-九-藏-書
唐代陝州夏縣人陽城,世族出身,但家境貧乏,有一年飢荒,他家以榆樹皮度日,可是對待親屬、鄰人卻很樂於相幫。他的妹婿客死遠方,陽城同弟弟出行千里,把妹夫屍體運回安葬,又把寡妹接回家中共同生活。妹妹有個白痴的兒子,陽城對他百般照顧,以至背著他進出家門。山東節度使仰慕陽城的義行和為人,特派人贈送他500匹縑,怕他不接受,告訴使者無論如何也不能把禮物帶回來。派的人到陽城家,陽城果然不收,使者把縑放下走了,陽城沒有辦法退,就把禮物放在一邊。鄰居鄭俶要埋葬老人,向人借貸沒有成功,陽城知道了,把節度使的縑轉送給他。鄭發送了老人,對陽城感恩不盡,自願投到門下為奴。陽城不接受,願意教他學習,鄭俶感激從學,但學不下去,陽城為給他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離開家鄉,和他共同學習。但鄭俶還是沒有養成讀書習慣,自怨自艾,上吊自殺。陽城看到自家好心辦了壞事,非常後悔,責備自身,於是把他當作緦麻服親那樣發喪(《新唐書·陽城傳》)九-九-藏-書
自從人類社會進入階級社會之後,在一個地域,必然有貧富的分化,等級的對抗。在居民住宅分佈上,雖然有過閭左閭右、主姓村世仆村、貴族區賤民區的分別,但在全部歷史上、在整個社會來講,它不是普遍的現象,在農村尤其如此。大體上說,貧人富人、社會上層與下層人士是插花居住的,貧富貴賤可以是鄰居。因此鄰里的互助,除了經濟狀況相當的人之間的幫助,大多都是有錢的人資助窮人,其中極少數人具有善心,真誠地幫助窮人,但是大多數的人是出自本身利害的考慮。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貧民富民,多不相得,富者欺貧,貧者忌富。一遇饑饉,初猶搶米,再之劫富,再之公然哨聚為盜」(《皇朝經世文編》卷四十一)。清初文人魏禧在《救荒策》中所說的這些話,反映了社會上的貧富對立的嚴重性,以及窮人抗爭的實況。富人有鑒於此,在荒年,在瘟疫流行的時候,拿出財產的一部分賑濟饑民、病人,減輕貧民的痛苦,從而消彌貧民對剝削者富人的仇恨,緩和對立情緒,富人因而得以維持其固有的地位,還可以落一個善人的美名。這種為自身利益而進行的鄰里救濟,固然有其客觀效果,但其消彌貧富對立的實質也不能不看到。「田園詩般」的互救互濟中,有這麼一種情形,人們在讚美那種互助時,就不能不有所保留,不能把它看得那麼美好!
看來,鄉里互助九*九*藏*書是一種美德,但它是一定社會的產物,在一定範圍內是合理的,是道德的標準,但隨著社會的變化,它也在變化。在現代社會,人們間的互助,主要不是靠親戚和鄰居,而是靠社會福利那些東西。縱觀古今,從事物的演變的條件和必然性來看,不必總迷戀于古代的親鄰互助,更不必用那個標準衡量現代的人際關係。當然我們並不反對親鄰相助,相反我們讚揚這種現象,只是不把它作為理想要求今人普遍奉行,需知,世道變化了,那是不可能普遍實現的了。
在古代商品經濟不發達的社會,人們間的互相幫助,是地域觀念和血緣觀念的產物。親戚關係,有的是血緣關係,有的是血緣關係的擴張,是在血緣網路之中。血緣關係是自原始社會起人們就極其重視的,階級社會後的分封制是這種重視的基本表現。人們崇拜祖先,血緣關係也給人以好處,人們離不開它,就要從各方面維護它,血緣網路內部人們間的互助就成為理所當然的事,並形成社會道德。從地域上說,在商品經濟不發達、交通不便利的社會條件下,在農業為主體的社會裡,農民世代從事不變的職業,居住在固定的地方,封建政府的法令又不允許人民隨意遷徙,所以大多數人世世代代住在一個鄉里,一個村莊,多少代是鄰居。因為生活在一地,就有共同的利害,也必須交往。人們在生活中總會碰到一些困難,鄰居就在身邊,可以首先給予所需要的幫助,「遠親不如近鄰」,就是從實踐中得出來的結論。地域的某種共同利害與鄰里的形勢決定鄉鄰之間會有所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