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卷五 戰城南 A22戰城南

卷五 戰城南

A22戰城南

如此一來,西域得來的戰利品,還不夠皇上軍費開支和封賞所用的十分之一。
即使是李廣利這麼個軟弱不成器的東西,皇上也沒有食言。他寧可耗盡國帑、傾盡國力,也要顯耀自己心愛|女|人的家族,哪怕在李家全都成了他一時震怒的犧牲品之後。
由於這次漢軍聲勢浩大、軍容整齊,沿路西域小國無人敢於抗拒,紛紛開城出迎,儘其所有,供給糧食與淡水,唯有一個叫輪台的小國,緊閉城門,以抗遠征大軍。
在皇上眼裡,那些戰西域死去的漢兵,他們不過是數字,不過是隨時可以從百姓家裡用徵兵令調出來的健兒,不過是為了讓李家立功而奮不顧身的替死鬼。
皇上多年開疆拓土,常常徵兵,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戰死塞外的男兒,朝行出攻,暮不夜歸,是每個士兵出征都懷有的悲涼預感。
大宛貴族們聲稱,若是李廣利許和,他們就將所有大宛馬都獻出來,讓漢軍盡情挑選,如果不許和,他們就殺盡良馬,血戰到底,李廣利求功心切,又垂涎于大宛貴族們獻出的貴重禮物,趕緊許和,一口氣從大宛挑走了三千多匹寶馬,撤兵東歸。
願為忠臣安可得?
烏孫王終read.99csw.com於勉強答應在漢軍兵臨大宛國城下時,也出些騎兵幫幫忙,皇上這才正式發兵,攻打大宛。
可這逃不出皇上的算計,他聽說大宛都城貴山城的水源在城外,所以早就從全國選出了大批水工,跟著李廣利出征,好切斷貴山城的水源。
梁築室,何以南?何以北?
萬戶侯,這是當年皇上給李夫人的承諾,事隔數年,他到底還是完成了給自己心愛|女|人的承諾。
十八歲的「解憂公主」哭泣得比當年的細君公主還要凄慘,她們同樣都是犯罪親王的後代,對和親的使命,她們根本沒有拒絕的權利。
此番擊潰大宛,漢軍威震西域,三十六國紛紛派遣子弟入漢貢獻為質,願意服膺王化。
在去敦煌的路上,運送糧草弓弩的民夫和士兵、馬車幾乎連成了一條長線,絡繹不絕,一直指向了西域。
只是,這一次,皇上不準軍中仔細記錄戰亡的人數。
這勝利真的很亮麗,很煊赫。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
對此,皇上只淡淡地說道,萬里征伐艱難,非常人能勝任,此番朕絕不接受訟狀和上書,絕不錄貳師將軍的過九九藏書錯,李廣利有任何過失,都可以用他的軍功掩蓋。
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戰。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李廣利的部下不少人是為了到西域發財而來,出征前都給李廣利送過禮、拉過交情,一路上,那些校尉和長官們剋扣糧餉、虐待士兵、搶奪戰利品,李廣利全都不聞不問,極其縱容,結果征西歸來,戰亡者不過數千,活活餓死、累死的士卒卻有幾萬。
李廣利當然不能放過這個小國,數日後,大軍攻破了輪台的城池,屠城而過,此後,漢軍便一路勢如破竹,未再遇到任何抵抗。
李廣利依計而行,四十多天後,貴山城水源枯竭,無力再守。大宛的王公貴族們深感害怕,他們派使者來跟李廣利談判,將當年匿寶馬、殺漢使的罪過都推卸到大宛王毋寡身上,他們殺了毋寡,將他的首級獻給李廣利。
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
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皇上特地為封賞李廣利下詔:「貳師將軍廣利征討厥罪,伐勝大宛。賴天之靈,從溯九-九-藏-書河山,涉流沙,通西海,山雪不積,士大夫徑度,獲王首虜,珍怪之物畢陳于闕。其封廣利為海西侯,食邑八千戶。」
而今天,他們又為什麼而戰?偶爾的,我也暗暗問過自己,萬里之遙的大宛當真非征服不可嗎?即使是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
皇上見漢烏聯盟即將破裂,趕緊又許諾與烏孫和親,將「七國之亂」罪首楚王劉戊的孫女加封為「解憂公主」,匆匆忙忙出塞嫁往烏孫。
這天威莫測的深情厚誼,恐怕李夫人就是活著,也無法消受吧。
漢軍一路遠征,死在戰場上的人很少,餓死、累死在路上的人卻很多,李廣利為了雪恥,更為了立功,行軍時毫不愛惜士卒,令大量將士因病疫、水土不服、疲倦和指揮不當而在路途中死去。
六萬精兵很快跟隨著李廣利出了玉門關,各諸侯國調來的十八萬大軍也都入駐了玉門關外,隨軍的馬匹駱駝無數,每家每戶都加了西徵稅,每個郡縣都必須進獻西征捐和軍中糧草,皇上這還不放心,又命人出使烏孫,給烏孫王岑陬軍須靡送去重禮,邀請烏孫國夾擊大宛。
為我謂烏:且為客豪!
臨行前,「解憂公主」要皇上答應她九_九_藏_書,若有一天她死了,不管多遠,都要把她的遺骨運送回漢家安葬。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
禾黍不獲君何食?
皇上沒有誕妄,誕妄的都是我們,我們這班見識不遠、心懷婦人之仁的凡夫俗子。
這傾國之戰終於以勝利告終,皇上極是喜悅,他封李廣利為海西侯,從征各將也都大加升遷賞賜,升任九卿的將軍有三位,升任諸侯相、郡守、二千石的一百餘人,一千石以下的一千餘人。
烏孫王岑陬軍須靡,本是細君公主的丈夫,兩個人年齡相當,很是恩愛,可惜細君公主不耐塞外的苦寒和寂寞,三個月前鬱鬱而終,正處在喪妻之痛的岑陬軍須靡,對皇上邀他出戰的要求毫無興趣。
到處都是戰爭,年年都是攻伐,父子兄弟同時出征,卻只能形隻影單地回還。無法為野戰而死的親人安葬,甚至只能親眼看著烏鴉在眼前啄食完同袍的屍體。戰士們倒在野地里、深水裡、菖蒲深處,只有戰馬仍在身邊徘徊。他們沒有時間去種植收穫莊稼,沒有機會去做一個孝敬父母、疼愛妻子的淳樸農人,註定了只能做刀下之鬼、河邊枯骨。
在數十萬民夫、數十萬牛馬九_九_藏_書的助力下,李廣利率領著五十多位能征慣戰的校尉、六萬南北征伐的大軍,終於成功地圍住了大宛國。皇上增去的那十八萬名戍甲卒,則駐紮在張掖城之北,以為後援。
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
為了讓三十六國真的永遠臣服,皇上在敦煌以西至鹽澤的沿途修築烽燧亭障,發兵往輪台一帶開墾田地,每年輪戍屯田。
衛伉也被任命為糧草官,我私下乘著安車去衛家看他時,聽得不少茶肆、酒館里都在彈唱著一首憂傷的歌《戰城南》:
身披戰甲、手執戈矛的騎兵們在大宛如入無人之境,他們到處縱火、砍殺、劫掠,大宛那些微不足道的軍隊很快就戰亡被俘,全軍潰敗。剩下的零星軍隊退居郁成城,企圖閉門堅守,讓李廣利再次無功而返。
由於連年征伐,壯丁越來越少,皇上甚至將徵兵的年齡由十六歲至六十歲改為了十二至七十,這就意味著,連剛滿十二歲的童子和七十歲的白髮老翁,也有可能執戟出征,或者遠赴萬裡外的五原或西域屯田戍邊。
當年,是為了趕走匈奴人。匈奴人已經將戰火燃燒到長安城外,他們的馬蹄踏碎了我們的山河和農田,再不回擊,大漢子民們會淪為異族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