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本體與空性 佛教的認識論

三、本體與空性

佛教的認識論

濟:唯識是解決認識和存在的關係,告訴我們:心靈世界是怎麼回事?心和世界是什麼關係?唯識是立足於妄心來闡述各種心理現象和修行原理,更接近常人的認知模式,和心理學也有相通之處。總之,三個系統各有側重,也可以是互補的。我有時把這三方面串通起來說,這樣有延伸的空間。
周:佛教的認識論是最博大精深的,沒有一種哲學比得上。在認識論方面,好像又是唯識最為完備,是不是這樣?
周:整體上說,佛教的認識論是怎樣的?
濟:佛法不是這樣的。它先是拋出一個論點,接著提出論證。比如論點(宗):聲是無常。然後提出成立的理由(因):所作性故。再舉例(喻):若是所作見彼無常,猶如桌子;若非所作,見彼是常,猶如虛空。「宗因喻」為三支比量,通過正確的推理,嚴謹的規則九-九-藏-書,保證論點的成立。不存在不可論證的大前提。
周:中觀的重點是什麼?
周:佛教的邏輯是因明嗎?
周:怎麼破除這種執著呢?
濟:中觀講緣起性空、無自性空。通過對現象的分析和解構,幫助我們認識存在的本質,認識到一切都是條件的假相。除了條件和變化,根本找不到獨存不變的自性(本體),從而瓦解我們對各種現象產生的自性見。從中觀思想來看,任何自性見都會讓我們陷入二元對立的世界,成為輪迴的基礎。唯有擺脫自性見,才能超越二元對立的束縛,通達空性。
周:中觀的主要經典是什麼?
濟:如來藏的思想則說明,每個眾生都有覺悟本性,又稱佛性。在佛性層面,眾生和諸佛都是本來具足的,沒有差別。禪宗即立足於如來藏的見地,直接告訴學人:你就九-九-藏-書是佛,只要當下承擔,把佛性開顯出來,就能在根本上解決一切人生問題。而要認識覺性,必須擺脫對現象世界的錯誤認知和執著,否則就會卡在二元對立的世界,不得自在。不同人有不同的障礙,哲學家卡在各種思想里,凡夫卡在名利、地位、身份、觀念、情感等種種執著中。
濟:我們熟悉的《心經》《金剛經》《般若經》等,都屬於中觀的重要經典,也是漢傳佛教地區流傳最廣的典籍。另外還有龍樹菩薩的《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提婆菩薩的《百論》等,針對當時思想界流行的各種自性見,從緣起無自性的角度逐一擊破,所向披靡,建立了般若中觀的修學體系。後來傳到中國,形成了中國的三論宗。
以佛法智慧來看,我們的感覺和推理都沒有離開迷惑的妄識,但佛法也告訴我們,https://read.99csw.com每個人都具有覺悟的潛質、無限的智慧,是有能力認識世界真相的,關鍵要接受智慧文化的傳承。佛教各宗派的思想,首要任務都是樹立正見。如聲聞經論講有漏皆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大乘經論講緣起無自性、諸法唯識,乃至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是幫助我們建立對世界和人生的正確認識。同時,佛法還重視止觀禪修,通過禪修,將通過理性、推理獲得的正見轉化成觀智,從而平息妄識,超越認識的有限性,通達空性,成就解脫。
濟:大乘佛教有三個體系,即如來藏、唯識和中觀。每個體系和宗派都有不同的重點。
周:如來藏系統的重點呢?
濟:唯識學非常重視認識論,認為我們對世界的認識程度,就取決於我們有什麼樣的認識。佛教把認識稱為「量」,有現量、比量和非量之分。現量,https://read.99csw.com在時間上指現在,空間上指眼前,而且這種認識尚未介入思維和概念,是對境界的如實呈現。一旦介入思維或概念,就屬於比量、非量而非現量的範疇。在唯識學中,前五識和第八識是現量緣境,第六意識也有現量的成分,體認空性也是現量。比量,指正確的推理,唯識學是通過宗、因、喻三支比量來完成。其中,宗的建立要離九過,因要離十四過,喻要離十過。通過嚴謹的推理和思辨,建立正確認識並教化他人。非量屬於錯誤的感覺或推理。人雖然活在共同的世界,但其實是活在各自的認知模式和需求模式中。如果這兩個模式有問題,生命就會在延續過程中不斷製造問題。所以,改造生命要從改造認識模式下手。
周:對,三段論,如果要證明大前提,就要往前推,又有一個新的三段論。推到最初,上帝是第一個大前提,只九_九_藏_書能相信,無法論證。
濟:印度佛教特別重視思辨,用因明層層闡述。西方邏輯是從大前提、小前提到結論,但大前提往往屬於假設,是不可論證的。上帝創造萬物,但上帝不可論證。如果否定這個大前提,別的內容就無法進行了。
濟:中觀的對治方法是,你卡在哪裡,它就從哪個地方入手,告訴你不是那麼回事,是你自己製造的障礙把自己卡住了,此外沒有什麼在束縛你,進而各個擊破。只有把卡住你的東西解開,你才可能回歸覺性,回歸無限的狀態。所以,中觀的主要手段是破,甚至破而不立。立足於如來藏見地的禪宗法門,有時會用機鋒棒喝,破除學人的執著;有時會直指人心,讓人直下承擔,體認覺性。
濟:因明屬於古印度的尼迦耶學派,佛教繼承這一思辨方式,以此作為認識論。
周:那麼唯識在覺悟的過程中,又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