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本體與空性 潛意識的力量

三、本體與空性

潛意識的力量

周:所以我就想問一個問題:阿賴耶識和靈魂有什麼區別?為何佛教否定靈魂的存在?
濟:每個生命都有它的阿賴耶識,而第七末那識是潛在的自我意識。我們之所以會有自我意識,根源就在於第七末那識執阿賴耶識為「我」。這種執著又來自根本無明,因為無明,使它把阿賴耶識當作永恆,始終不渝地執著這個自我。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屬於潛意識的範疇,而我們能感受到的所有心理活動都屬於意識層面。那麼意識和read•99csw.com潛意識是什麼關係呢?一方面,意識活動的所有資料都是由阿賴耶識提供的;另一方面,前六識在活動過程中又受到末那識的影響。這是一種潛在的俱生我執,使意識在活動過程中,時時都以自我為中心。但真正在生命舞台上產生作用的,主要還是前六識,尤其是第六意識。所以,修行也要從六根門頭下手,從第六意識下手。
濟:阿賴耶識有幾個作用,一是種子,即作為各種心理活動生起的基礎。二是作為輪迴的載體,即貫穿生命延續的紐帶。比如你這一生和來世是什麼關係?其中有一個連接的紐帶。生命形式會改變,但紐帶貫穿始終。關於這個問題,經常有人會說:「前世的read.99csw•com那個人和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怎麼知道來生會成為什麼?為什麼要為他負責?」輪迴中,我們的生命形式在不斷改變,在這些改變中,是否有一個相對不變的東西?如果沒有這個相對不變的,我現在乾的壞事誰來買單?就存在這個問題。
周:在佛教中,唯識宗對認識問題有最詳盡深刻的闡述,我是讀了你的著作《認識與存在》才有所了解。唯識學講到八識,前五識是五種感官,第六識是意識即概念思維,最有意思的是第七識末那識和第八識阿賴耶識,深入了潛意識領域,是唯識學特有的。
周:意識是前五識與七八二識的結合點,一方面通過感官接受外部世界的印象,形成read.99csw.com觀念,另一方面受無意識中無始以來積累的心理力量的支配。關鍵好像是後者,要把這種在無意識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在意識的層面上加以認識和破除。
濟:靈魂是固定不變的實體,而佛教對生命的認識是緣起論。也就是說,一切現象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存在。我們所做的一切會形成業力,這是推動生命流轉的力量,也是決定未來去向的力量。但這種力量會隨著行為、語言和心念不斷發生改變。佛經中,經常以流水來比喻我們的生命。《唯識三十論》中,形容生命是「恆轉如瀑流」。恆,說明它是相續不斷的;轉,說明它不是恆常不變的。也就是說,生命延續是相似相續,不常不斷的。這也是佛經經常用到的概念。九-九-藏-書相似相續,說明之前和之後有一貫性。雖然你看不出什麼變化,但這一貫不是完全一致,而是時時都在變化。就像河流,剎那都在流動,每時每刻都不是剛才的河流,但在我們看來,它又似乎沒有任何變化。正因為生命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我們才能通過修行不斷改變它的內涵,從而完成生命的轉依,那就是——轉迷為悟,轉染成凈,轉識成智。
周:不過,在一定意義上,基督教也相信靈魂是可以改變的,通過在人世間的修鍊,它的去向是不一樣的。在這一點上,它和種子有些相似,就是受到現行的轉化,你現在的行為會改變靈魂的品質。如果不是這樣,信仰和修身就沒有意義。
周:阿賴耶識是生命的海洋,那麼,對於每個個體https://read.99csw.com來說,互相之間是有一個共同的阿賴耶識,還是每一個個體有特定的阿賴耶識?
濟:唯識經論詳細闡述了意識和潛意識,以及認識和存在的關係。要去探討認識是怎麼產生的,它的源頭在哪裡,自然離不開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像生命的海洋,儲藏著我們無始以來的生命經驗,包括各種各樣的心理力量。這些經驗和力量又稱種子。當種子產生作用時,就構成了我們的認識和所認識的世界。同時,阿賴耶識也是生命的載體,是不常不斷,相似相續的。前六識的活動,無論眼、耳、鼻、舌、身還是意識,都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在某些時候是不產生活動的,但我們的生命還在延續,就是因為阿賴耶識在執持,從無限的過去,一直延續到無盡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