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四、自我與無我 自我觀念的來源

四、自我與無我

自我觀念的來源

濟:延續性其實是一個感覺,來自潛意識,也就是末那識。因為末那識的作用,使意識源源不斷地產生一種自我感,然後依託不同的載體呈現出來。感覺需要有依託,這種自我的感覺,有時來自身體,有時來自想法,有時來自情緒,有時來自身份。事實上,這些感覺依託的基礎在不斷變化,所以感覺本身有很大的錯覺成分。當我們把感覺依託在某個事情上,就會不斷地強化它。感覺身體代表「我」的時候,會對身體的各種表現格外注重,從內部調理到外在修飾,忙得不亦樂乎。
周:阿賴耶識是無始以來的生命之流,末那識認定它是不變的自我,人出生之時,這個認定就存在於無意識之中了。人不read.99csw.com知不覺地帶著這個認定去看一切,就在意識中也形成了自我中心主義。這個解釋很有意思,它說明了為什麼一切眾生會執著自我,因為這種執著是與生俱來的。
濟:我們感覺有一個「我」,事實上,這個感覺的對象也在不斷變化。你三十歲的想法和現在的想法,三十歲的身體和現在的身體,三十歲的人際關係和現在的人際關係,可能都不一樣。但「我」的感覺具有延續性,所以把它串通起來。就像一個河床,把時刻變化、不舍晝夜的流水匯聚成了河流。
周:這很有道理,但又很費解。情緒和認知,以及外在的地位、利益之類,這些東西都是虛幻的,稍縱即逝https://read.99csw.com的,這很好理解。可是,「我」有一種延續性,這種延續性從何而來?一個人從生到死,他的身體、情緒、行為等等不斷變化,但總有個主體在那裡。什麼東西在變?我們只能說是「我」在變。三十歲的我是「我」,六十歲我也還是「我」,從小到大,不管年齡怎麼變化,仍然是這個「我」,這個始終存在的「我」到底是什麼?我們看重的正是這種延續性,我不會感覺「我」是一個別人,我們因此才會認真對待自己的生命,這個東西怎麼破除?
濟:但究竟什麼代表「我」呢?我們每天都在說到「我」——我想,我要,我高興,我痛苦;無論擁有什麼,都把「我」九*九*藏*書的標籤貼上去。為什麼會這麼執著?因為「我」是虛構的,沒有實際內涵的,所以人們就要不斷地肯定自己,找到存在的真實感。現在有個詞叫作「刷存在感」,這也是一種尋找「我」的方式——通過各種表現讓大家看到「我」,以此證明「我」的重要性。從佛法角度來說,「我」的存在只是一個概念、一種感覺。我們往往會覺得,名字代表「我」的存在,相貌代表「我」的存在,身體代表「我」的存在,身份代表「我」的存在,想法代表「我」的存在。某天很生氣,覺得生氣代表「我」的存在;某天很開心,又覺得開心代表「我」的存在。諸如此類,是不是這樣?
周:我讀你寫的《認識與存在》,感到唯https://read.99csw.com識對我執的根源有深刻的剖析。其中談到,第八阿賴耶識包括「相分」和「見分」,「相分」為宇宙器界根身,「見分」為有情生命主體,後者被第七末那識恆審思量,執以為我,由此形成有情的自我意識及自他區別。簡言之,是末那識把阿賴耶識執以為我。這個分析十分微妙。
周:可是,我不會把另一個人感覺成「我」,其中的界限在什麼地方?為什麼我會把那個明明知道在不斷變化、很可能已經面目全非的自己仍然感覺為「我」,而不會把別的任何一個人感覺為「我」呢?
濟:很多東西是培養起來的。我們從出生以來就執著這個身體,把它當作是「我」,其中有錯誤的認定因素,也有習慣的因素。也就是說,凡read.99csw•com夫因為無明的關係,對身體等對象一旦產生自我的認定之後,就會形成依賴;因為習慣於這種依賴,理所當然地就會把身體等執以為我,而非其他。
濟:第七末那識的特點是向內認識,然後影響意識的活動。向內認識就是以阿賴耶識作為它的所緣對象,把阿賴耶識當作恆常不變的實體。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解,是因為無明、看不清而造成的誤解。世間萬物時時都在生滅變化中,但因為我們看不到這個層面,就誤以為它是恆常而持久的。末那識也是同樣,因為看不清阿賴耶識的相似相續,就將它執以為我,並建立俱生我執。這種潛在的俱生我執時刻都在活動,所以就影響到前六識,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周:這種延續性的來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