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四、自我與無我 自我像一個皮包公司

四、自我與無我

自我像一個皮包公司

濟:精神活動是不是由內在的、統一的自我決定?其實不見得。比如有些人人格分裂,嚴重的可能同時展現十種甚至二十多種人格。他可能一會兒進入這個狀態,一會兒進入那個狀態,自己是不知道的。心理治療的時候,會把這些不同人格狀態整理出來,讓患者了解,這種了解有助於他進行心理整合。常人雖然稱不上人格分裂,但在不同狀態下,也會產生不同的心理狀態,展現不同的人格特徵。高興或生氣的時候,面對朋友或仇敵的時候,往往是截然不同的。而且,每種心理都會遵循自身的活動慣性,基本不在我們的控制之下。生氣的時候,想讓自己馬上不要生氣,多數人做不到。你很在乎某個東西,想讓自己馬上read.99csw.com放下,也同樣做不到。所以,我們認為的那個具有主宰作用的「我」,其實是不存在的。
周:我覺得我的疑問還沒有解決,把對「我」的錯覺排除之後,還剩下什麼?
濟:其他宗派沒有做這麼細的分析。
濟:「我」的存在由三種感覺造成。第一是重要感,凡是我的東西都特別重要;第二是優越感,凡是和我有關的都要超過別人;第三是主宰欲,希望別人都能聽從於我。這三種感覺也需要依託基礎,然後通過不斷強化而形成。當你覺得自己很重要,到底因為什麼重要?是相貌很重要,還是身份很重要,還是學歷很重要?總要有一個依託點。優越感也是同樣,或是因為能力很優https://read.99csw.com越,或是因為出身很優越,或是因為身份很優越,或是因為相貌很優越……總之,需要有一個依託基礎。但我們通過審視會發現,所有這些只是短暫的存在,都在不斷變化中。可以說,沒有一樣東西能真正抓得住。而作為自我本質性的存在,必須是永久的。正因為沒有一種本質性的存在,所以這個自我就像皮包公司那樣,只是一個沒有實際內容的概念。現代人為什麼沒有安全感?因為我們越來越發現,自我所依託的東西是靠不住的。如果自我本身是一個獨立不變的存在,我們不可能沒有安全感,也不需要依賴外界支撐,更不需要刷什麼存在感。正因為我們現在賴以支撐的一切是變https://read•99csw.com化的,不穩定的,才會讓我們患得患失,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
周:我們實際上談了兩個問題。一是假我,身體、情緒、身份等等都是假我,這個容易理解。二是無我,把這些假我都排除掉以後,有沒有一個真我?也沒有。按照唯識的分析,自我觀念本身就是因第七識對第八識的執著造成的,也應該破除。這很深刻,但比較費解。這兩個問題有聯繫,後者揭示了前者的根源,自我觀念需要依託,假我由此產生。除了唯識,佛教中對自我觀念的形成還有沒有別的說法?
濟:作為生命個體的承載者,阿賴耶識就扮演著類似「自我」或「靈魂」的角色,而五蘊構成的生命現象,有著相對的獨立性和特質性,以此作為九*九*藏*書個體生命延續的基礎,同時也是區別於其他生命之所在。
周:「我」不是心理活動的主宰,尼采也談到了,弗洛伊德還把這個觀點發展成了一個系統的理論。
周:把這些社會的和外在的東西去掉后,就一個心理個體來說,我所有的心理活動,包括我的感覺、記憶和思想等,都在我這個個體中發生。至於別人發生什麼心理活動,我只能去觀察和判斷,不能直接感知。作為心理活動的主體,人和人之間截然分開,我不能代替你成為你心理活動的主體,你也不能代替我成為我心理活動的主體,這在哲學上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我想說的是,能不能把作為一個個體的所有心理活動的承載者稱為自我?如果沒有載體,心理活動怎麼辦?
周:很多迷惑是九*九*藏*書出於自我的存在。別人的自我不能代替我的自我,只有我的自我才能成為我的一切精神活動的載體。我死了,這個自我就沒有了。
濟:如果說「我」是生命系統,或是一種綜合的作用,那這隻是一種緣起的假我。這種假我的思想,佛教也是承認的。問題是,我們對於「自我」的認定蘊藏著自性見,並將這種自性見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高興,覺得「我」在高興;不高興,覺得「我」在不高興;幹壞事,是「我」在幹壞事;干好事,是「我」在干好事。這種強烈的自我感,是潛意識進入意識后形成的一種感覺,使我們的任何言行乃至起心動念都會帶著這種感覺,貼上「我」的標籤。因為有了「我」的標籤,我們就看不清事物真相,進而帶來種種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