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八、道德與修行 尊嚴感和慚愧心

八、道德與修行

尊嚴感和慚愧心

濟:所謂魔性,就是無明引發的貪嗔痴,屬於心靈塵垢。至於佛性,是從形而上的層面來說。從形而下的層面,從具體實踐來說,是通過慚愧心來建立道德。
濟:佛教是從不同層面來談道德問題。比如慈悲,就是作為菩薩的道德基礎。但你剛才講的,單純以同情作為道德基礎,恐怕是不完整的。因為即使不強調同情心,一樣可以做有道德的人。道德不僅有利他的層面,同時有自利的層面。從究竟意義上說,每個眾生都有九九藏書佛性,這才是道德開展的基礎。反之則是魔性,是犯罪及一切不良行為的基礎。這是從生命的根源來說。
周:這是哪個宗派說的?
周:慚愧心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為什麼會慚愧?是因為佛性起了作用,意識到自己做了有悖於它的事情?
周:佛教強調智慧是道德的基礎,這一點是很特別的。在道德學說上,西方哲學主要有兩派。一派由英國哲學家為代表,比如亞當·斯密、約翰·穆勒,強調同九九藏書情是道德的基礎。作為生命,人對別的生命會發生同感,能夠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就此而言,和大乘的慈悲比較接近,如果說智慧是生命的覺悟,慈悲就可以理解為對別的生命的同情。西方還有一派哲學家主張,人是有靈魂的,人身上是有神性的,所以做人是有尊嚴的,這種因為身上有神性而產生的尊嚴感是道德的基礎。實際上這也是基督教的觀點。佛教沒有靈魂的概念,如何看待人的尊嚴這個觀念呢?或者read.99csw.com是不是說,有智慧做基礎就足夠了?
周:實際上就是一種尊嚴感。因為有尊嚴感,所以做了有悖于尊嚴感的事情就會產生慚愧。儒家也有這個思想,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之端也」,羞惡之心就是羞恥心、慚愧心,是道德的開端。
濟:儒家認為良知是道德的基礎,宋明理學也講到「良知良能」,這和佛性的思想有一定相似之處。其中包括兩個因素,一是先天因素,每個生命積累的善業不同,所以對道德、九九藏書良知的反應程度也不同。二是後天教育建立的標準。基督教講人有靈魂,所以要有尊嚴,這也是教育的結果。如果沒有教育,他不會覺得自己有靈魂或神性,也不覺得要重視尊嚴。這是通過教育形成的標準。
周:魔性是什麼?是不是蒙在佛性上的塵垢?或者還有另一個源頭?
濟: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慚愧」二字在經論中經常出現,僅《大正藏》就有七千多處。「慚」和「愧」分別出現的話,各有一萬多處。慚愧是什麼呢?慚是覺得九_九_藏_書自己德行不夠,常懷慚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惡受人譏評,常生愧心而止惡。簡單地說,就是羞恥之心。
濟:慚愧的基礎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很多人內心都會有善的力量,因此就會不斷提醒自己,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另一方面是與教育有關,比如我們接受佛教的教育,或是儒家、基督教的教育之後,會對自己的身份有一種期許,並建立相應標準。當我們做了有違這個身份和標準的事,自然會心生慚愧。如果沒有標準,可能就覺得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