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八、道德與修行 成佛不是評職稱

八、道德與修行

成佛不是評職稱

濟:是的,痴是由於對生命不了解,從而產生各種錯誤認知。又因為錯誤認知而看不清,所以向外尋求依賴。既然你把自己丟了,自然會把外在的身份、地位、身體作為支撐,想要牢牢抓住。事實上,這些都是抓不住的,所以導致焦慮、恐懼,缺乏安全感。一旦貪著對象受到衝擊,就會引發對立和嗔恨,這是最具破壞性的情緒。
周:在做人的問題上,佛法強調生命智慧的開啟,而不是道德原理的探討和道德規範的遵守,這一點是很特別的。
周:說起來容易,對於一般人來說,其實很難達到。我覺得一般人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就可以了。
濟:生命有迷惑和覺悟兩個系統。迷惑系統中有種種心理活動,佛教將之歸納為貪嗔痴,其中又以痴為根本。痴就是迷惑,由此引發貪嗔之心,對喜歡的想要佔有,對不喜歡的加以排斥。在佛教心理學中,煩惱主要是以貪嗔痴為根本。佛陀真是有大智慧,用三個字就概括了凡夫的整個生命狀態。
周:根源還是在「我」,沒有「我」就沒有「我所」。這裏就會有分岐。一種觀點是,對「我」是肯定的,就像莊子說的,不能「喪己於物」,把「我」喪失在「物」裏面,迷戀外物才是貪。佛教的觀九九藏書點是「無我」,不存在所謂「自我」,把「我」也否定了,執著于自我也是貪。
濟:人因為無明,看不清自己,看不清世界。雖然看不清,但並不自知,總以為自己所見是正確的,真實的,從而產生錯誤認定並執著於此,帶來種種煩惱。當人陷入煩惱時,又會帶著煩惱看世界,繼續強化錯誤觀念和不良情緒。這也是輪迴的過程。
濟:佛法修行的核心,也是要我們如實認識世界。
周:怎麼才能走出?
周:佛教認為智慧是建立道德的基礎,那麼,反過來說,智慧的缺失就是道德墮落的主要原因。佛教中有貪嗔痴的說法,這三者是不是智慧缺失的具體表現,因而也是對道德墮落原因的一個具體分析?
濟: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有貪嗔痴是正常的,只是當它們過度時,才會引發心理疾病。但佛教認為,只要還有貪嗔痴,就是輪迴中的病人。這也是佛教和心理學最大的不同之處——心理學是解決貪嗔痴引發的異常心理,而佛教是要從根本上剷除貪嗔痴。
周:那麼,貪嗔痴主要是指心理活動,煩惱的三種形態,而根源是迷惑,也就是智慧的缺失。
濟:這種相續是連綿不絕的。在相續過程中,又會形成各種心理read.99csw.com現象,造就新的生命相續,輪迴即由此而來。眾生在這種延續中往往身不由己,所以會伴隨焦慮、痛苦、煩惱。修行,就是要從這種不自覺的生命相續中走出,擺脫慣性。從隨波逐流到把握方向,從不能自主到當家作主。
周:作為有情,人不可能沒有情緒,包括一些負面情緒,諸如煩惱、憤怒之類。
周:《楞伽經》里說:「正覺本身亦無本質,故實無所悟。」所以,執著于有悟仍是迷惑,悟到煩惱即菩提方是悟的境界。這麼來看,要把煩惱剷除乾淨豈不也是迷惑?
周:但佛教就不認為有正常的貪嗔痴?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能不能說,貪嗔痴概括了三種不同的負面心理現象,貪是慾望,嗔是情緒,痴是心態?
濟:從佛法角度來看,每個生命都遵循著相應的軌道。軌道的源頭,就是各種情緒和需求形成的心念相續。這種相續像瀑流一樣,從心念的相續導致生命現象的相續。
周:如果把貪定義為執著于外物,把外物當作自我,因此喪失自我,那麼中西哲學家基本也都是否定的。
濟: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執著有悟」,認為成就佛果就像我們評職稱一樣,或是認為證得菩提就像比賽得獎盃一樣,那的read.99csw.com確是一種迷惑。在我們一般的認識上,是說有煩惱有菩提,說修行過程就是斷除煩惱、成就菩提。但從究竟的層面而言,煩惱的本質就是菩提。修行就是以般若智慧觀照,體認到煩惱的虛幻,當下就能證得菩提。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才有「煩惱即菩提」之說。同時,體證菩提不僅超越能所,也超越有所得的心,所以《心經》說:「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相反,如果我們執著于煩惱的實在性,執著于煩惱的斷除,生起對立之心,認為有正覺可成,依然是迷惑的認識。
濟:如果有一些貪嗔痴,不太過分,在大家眼中,還是一個正常的人。
濟:戒定慧是剷除貪嗔痴的途徑,但不是一一對應的。當然,貪嗔痴的重點在於「痴」,而戒定慧的核心在於「慧」。以慧劍斷愚痴,就在根本上解決問題了。那為什麼還要說貪嗔痴呢?因為貪和嗔就是「痴」發展出來的,也是我們最容易感知到的煩惱,可以作為具體的對治目標。至於戒和定,則是開啟智慧的基本途徑。戒律讓我們奉行簡單清凈的生活,為修定打好基礎。修定則是將聞思正見轉化為九*九*藏*書觀照力的必要途徑。佛法修行提倡「聞思修」,聞和思都是在理性層面的,而空性慧是證得的,不是以思維可以抵達的。在思維法義和證得空性之間,要有一個轉化,一個質的飛躍,這就離不開修定。戒定慧在佛法中稱為三無漏學,基本理路是由戒生定,由定發慧。但這不是說,有了戒就必然有定,有了定就必然有慧。而是說,得定離不開持戒,而開發智慧離不開定力。
周:不光在這一世延續,而是在一世又一世延續。
濟:首先要聽聞正法,接受智慧的教育,這樣才能確立目標,在內心形成正向力量。進而強化這種力量,完成生命的轉依。唯識宗提倡多聞熏習,就是要不斷接受智慧熏陶。這也說明了教育的重要性。現代人之所以會有很多錯誤認知,就和從小所受的教育有關。這種先入為主的認知,形成了難以改變的錯誤模式。
周:心理過程和能量的輪迴,這是佛教最特別的學說,也是常人最難理解的。
濟:內心的每一種不良習性,都是製造輪迴的力量。當你沒有正確方法時,要擺脫這些習性確實很難。當你找到生命內在本有的智慧時,就沒什麼難的了。從佛法角度來說,所有情緒和煩惱其實是沒有根的。
周:心理治療是解決已經表現出來的九_九_藏_書心理疾病,這個疾病已經嚴重得使人不能正常生活了。
周:在正確認知的基礎上還要修行吧?
濟:佛法認為,貪著的對象包括「我」和「我所」,這是作為自我存在的兩種依託。我們認定身體為「我」,會對身體產生強烈貪著。此外,「我」在世間的生存需要支撐,如財富、地位、名譽等,讓我活得更好,所以會對這些產生貪著,即「我所」。
周:總得有具體的路徑和方法吧?
周:準確地說,貪嗔痴是三種主要的煩惱,是世間悲與苦的主要根源。佛教中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戒定慧。可不可以說,戒定慧是斷絕這三種煩惱的對應方法,戒可除貪慾,定可除嗔恚,慧可除愚痴?
濟:當然,迷惑的生命也不是一無是處。在它的發展過程中,也會產生善的心理,善的力量。但不論善或不善,都沒有離開迷惑的系統。即使我們在做善事,還是在一種迷惑的狀態下去做——這是我們需要正視的現實。雖然我們有佛性,但在修行沒有達到一定程度時,這種覺醒的力量是雖有若無的。
濟:是三種現象,但不能用慾望或情緒去概括,不太準確。
濟:佛法特彆強調正見,即如實見。如實,就是符合事實真相。生命真相到底怎麼回事?你只有看清以後,才能擺脫錯誤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