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文化 一個以吃為價值取向的民族的讀書生活

文化

一個以吃為價值取向的民族的讀書生活

無可諱言,我們這個據說是唯一延續下來的文明古國,現在的國民不喜歡讀書了。原因是什麼呢?有人說,現在沒有好書,也有人說,現在書價太高。市面上有價值的書還是一年年地多了起來,斷不至於到了讓人無書可看的地步。至於后一種解釋,其實並不成立。出版雖然也可以說是「壟斷」行業,但由於這個行業的特殊性,並不可能真的維持高額的壟斷價格,因為消費周期過長,而且書籍畢竟不能像電信、石油,甚至藥品一樣,強制人們消費。書的價格,比起計劃經濟時代是高了許多,但出版者其實並沒有暴利可言,無論是書商還是出版社,真正做大的其實沒有。在市面上,50~60元一本的書已經屬於高價了,面對這樣的價read.99csw.com格,大多數讀書人都會掂量掂量,如果不是特別需要或者特別的喜愛,估計多半是要掩面而去的。但是同樣是這些人,請朋友吃頓飯,或者是幾個人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就是相聚一下,吃飯或者K歌的錢,一般都要超過此數。
我們就是這樣,吃飯花上百元,只要感覺還可以,會覺得很便宜,但買書花50元,會覺得很肉疼。飯是必須吃的,而書則能省則省。我們的大學生,說起來也算是讀書人,但每年花在下飯店吃飯上的錢,絕對要比買書不知多上多少倍,大學內外的飯店,開一個火一個,即使價格比其他地方的貴上許多(尤其是大學裏面的飯店),但一樣天天爆滿,可是誰見過大學書店https://read.99csw.com有如此的人氣?在大學生活的人們,除了那些特別貧困,又無力打工掙錢的人外,好像有無數的理由聚會吃飯,什麼生日啦、老鄉會啦、師生會啦,等等,等等,即便什麼借口沒有,也有可能出來撮一頓。現在這種聚會,據說時髦的已經改K歌和泡茶樓了,但這些地方大多也是連吃帶玩,所以依然離不開一個吃字。
古語道,民以食為天。這在吃不飽的情況下是對的,但如果已經吃飽了,還要以食為天,那就有點兒問題了。
國人有福,吃頓餃子都要攢肉票的時代總算過去了。雖然農民還很苦,但解決了溫飽並進入小康的人家畢竟很多了。有多少呢,保守估計,一億上下總是有的,從冰箱、彩電、空調、https://read•99csw.com電腦的消費上就可見一斑,如果擱在20世紀的70年代,這些東西就是拿到了中國也是沒有人買的。按道理,衣食足,就該知禮義了,對書的需求應該大一點兒了。可是,情況很不妙,在我們這個禮儀之邦,造紙和印刷術的發明地,有過歐洲人還滿足於少數教士傳閱可憐的幾本羊皮紙書的時候,我們的書坊已經把書鋪到了窮鄉僻壤的光輝歷史,可是,現在我們出版的圖書,居然60%以上是教材,如果再加上無孔不入的教輔,那麼一般性閱讀圖書的比例小得可憐(在發達國家,這個比例是倒過來的)。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我們現在的國民所看的書,絕大多數屬於強迫性閱讀,因為上學要考試,或者學校硬性規定必read.99csw.com須買(比如大量的教輔),不得不購買或者閱讀。無論中央還是地方,凡是具有傳統教材資源的出版社,比如教育社,一律財大氣粗,日子過得滋潤。像美國那樣,鼓勵學生用二手教材的建議,對出版界來說,等於是災難。
當然,大學里應該提供給學生所需閱讀的圖書,可是,我們的大學原本圖書資料就不足,在目前大學瘋狂擴招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可能了。的確,我們應該痛責那些主其事的肉食者,他們應該負主要責任,但是反過來,難道我們已經進入大學的人,就只能在怨天尤人並吃喝玩樂中等待嗎?沒有這個經濟實力者另當別論,而有這個能力的人,對於可花可不花的吃喝錢,可以捨得,對於關係到自己學業前途、實際上必須花的買書費https://read.99csw•com用,可以省掉。捫心自問,難道不覺得我們有點兒奇怪嗎?
也許可以這麼說,一個「吃」字和一個「家」字,體現了中國人基本的價值取向。什麼都可以丟開,就是這兩個東西丟不得,實在被逼到牆角了,高尚一點兒的人可以為了家而犧牲吃,而品性差一點兒的則往往為了吃而犧牲家。 「吃」作為價值取向,主要表現在多數人活著是為了吃,而不是看起來更為合理的吃是為了活著。食不果腹的時候當然談不上價值觀,但是只要國人有了余錢剩米,吃頓好的,或者頓頓吃好的,就成了人們每日的不懈追求。用老北京的話來說,就是「奔」,到底是奔窩頭加鹹菜呢,還是奔燒餅夾肉。戰國時孟嘗君門下客馮諼感慨懷才不遇,彈鋏而歌提抗議,首先要求的就是「食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