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上篇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程歷史紀實 第六章 三方角力的戰場——加利西亞

上篇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程歷史紀實

第六章 三方角力的戰場
——加利西亞

羅茲戰役結束了,25萬德軍與60萬俄軍相對抗,戰鬥中,德軍幾乎包圍了一個俄集團軍,然後他們自己被敵人完全包圍了。俄軍雖一度包圍了6萬名德軍,但最後未能將他們捉住,雙方都儘力使自己擺脫了可怕的遭遇,在精疲力盡的情況下,俄軍固守羅茲到12月6日,然後他們在華沙以南重新部署了防線。羅茲戰役后,傷亡慘重的俄軍不得不進入休整,這使俄軍進入西里西亞的希望徹底破滅了。至此,從西線抽調的和新動員的部隊開始源源不斷地加強興登堡的實力,到1914年底的嚴冬,東線局勢平靜下來。奧匈帝國在當年秋的一場極具諷刺意義的失敗甚至將其軍隊作為戰爭殘餘物從東線的主要角色中清除出去,但俄國人也徹底衰弱下來——他們已耗盡了兵力。更為危急的是,他們的後勤供應系統已經崩潰。
——奧匈帝國陸軍大元帥弗朗茨·康拉德。
俄國大公非常滿意地看到德軍的自投羅網,隨著德軍向前挺進,興登堡發現自己遭到了不斷集結的大軍的抵抗,這批軍隊人數越來越多,馬肯森軍的4個師離華沙已不到30公里,佔領了幾乎就在城市邊緣的一個重要鐵路樞紐站,華沙已經在望。但是,如同巴黎一樣,華沙城那朦朧的塔尖卻可望而不可即。鑒於俄軍人數上的優勢和防線的漫長,德軍向康拉德提出要奧軍給予支援的緊急請求,但得到的是不肯定的回答。興登堡再也不敢堅持下去了,於是下達了撤退令,將馬肯森所率軍隊集群從華沙附近撤走,在俄軍優勢兵力進攻下,馬肯森軍隊集群被迫於19日從華沙附近撤退,德軍放棄了他們的全部佔領區,秩序井然地退到他們的邊境,同時炸毀橋樑,實施焦土政策和大規模的破壞,阻止敵人的追擊部隊,從而結束了波蘭西南部戰役。10月21日,奧匈第一集團軍企圖增援德軍,向伊萬哥羅德發動進攻,但在遭遇戰中被擊潰。10月27日,德奧軍隊開始向原出發陣地全面撤退,從19日起,俄軍從姆拉瓦河到桑河的整個戰線不遺餘力地滾滾向西進軍,以便佔領向德國內地進軍的有利地形。

四、君主制的堅決擁護者——馬肯森

光榮的土地上種的是哥薩克的頭顱,
我們的父親,靜靜的頓河上到處是孤兒,
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和蘇聯國內戰爭以後,哥薩克軍事力量遭受重創,內戰結束以後,蘇聯採取「非哥薩克化」,對不服從者就從肉體上消滅,特別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斯大林更是對他們採取高壓政策,加上隨著現代武器的發展,作為一支軍事力量,哥薩克騎兵早已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最終使這個存在了幾百年的特殊群體融化到普通百姓當中,結束了哥薩克的歷史。
「在1908年和1909年,我們一直處於有利地位,在1912年和1913年,我們仍然有好機會,而現在,我們必須取得徹底勝利,否則什麼都沒有了。」
康拉德是一個堅定不移的民族主義分子,狂熱的推行軍隊現代化運動,他認為日耳曼文明與斯拉夫文明之戰不可避免,他反對匈牙利貴族在帝國中的特殊地位,認為這會削弱帝國的根基,不過他最大的願望,就是主張對塞爾維亞王國發動預防性戰爭。塞爾維亞是巴爾幹地區的一個小國,但在俄國的支持下,總是在不斷地給奧匈帝國製造麻煩,從康拉德出任奧匈帝國的總參謀長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這八年間,他提出了不下25套對塞爾維亞的作戰方案。他不斷地草擬和頒布新的命令及作戰計劃,因為他痛苦地感到奧匈帝國軟弱的軍隊已無法維持帝國在歐洲大國間的地位,他堅信能拯救帝國的唯一辦法就是在巴爾幹問題上堅持己見,其中最重要的是阻止塞爾維亞人無休止的顛覆活動,如果有機會,就應該消滅塞爾維亞。他不斷地向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請求進攻塞爾維亞,這使得無心與塞爾維亞開戰的約瑟夫皇帝很討厭他。
靜靜的頓河的滾滾波濤是爹娘的眼淚。
俄第四集團軍和奧匈第一集團軍首先遭遇,23日起,雙方在克拉希尼克地區進行了兩天的激戰,俄第四集團軍退守盧布林以南,在隨後的五天中,俄第五集團軍遭到奧匈第四集團軍攻擊,退至海烏姆西南弗拉基米爾-沃倫斯基一線,但向利沃夫進攻的俄第三集團軍,在第八集團軍配合下,以30個師的優勢兵力挫敗奧匈第三集團軍的14個師,強渡格尼拉亞利帕河,9月3日佔領利沃夫,奧匈軍退至戈羅多克地區。此時,康拉德直接向東線德軍指揮官普里特維茨說話了:「總的形勢表明,德國東線軍隊朝錫德萊茨方向發動進攻十分重要,儘速抵達錫德萊茨十分重要,懇請回電告知東線德軍司令部的意圖。」普里特維茨回電說:「此刻敵人正在從科夫諾、奧科塔及以南一帶進攻東普魯士,德軍只有在獲勝后才能開始朝錫德萊茨的軍事行動。德國東線軍隊已吸引了大量敵軍到它那裡去,我們相信,此舉可以為奧匈帝國的攻勢掃清道路。」

加利西亞某個小鎮的毀滅向人們展示了戰爭的殘酷。
伊萬諾夫在加利西亞的勝利,把德國的西里西亞暴露在俄國的入侵面前,因為西里西亞平原直接通向德國心臟,德軍新上任的總參謀長法金漢於是命令興登堡立即援助在加利西亞被打敗的奧軍,並阻止俄軍侵入西里西亞。9月28日,一支由四個軍組成的、由馬肯森將軍領導的德國第九集團軍,乘火車前去增援奧軍。這支德國援軍迅速抵達奧軍北翼的克拉科夫附近,9月28日,奧德聯軍開始對俄軍展開了全面反攻。
靜靜的頓河到處裝點著年輕的寡婦,
在發起進攻的當天九_九_藏_書,德軍在格魯耶茨附近的一具俄軍屍體上發現的一份命令泄露了俄國的計劃,興登堡已經知道在通往華沙的路上俄軍有60個滿員的師正對著他18個減員幾乎過半的師,但興登堡還是決定大踏步前進,不過他們採取了一切預防措施,以備一旦遭到失敗就逃之夭夭。但德國第九集團軍還拖著奧匈帝國第一集團軍一起從正面向維斯瓦河防線進攻。10月11日,雙方的軍隊在華沙和伊萬哥羅德附近遭遇,德軍對華沙的進攻被擊退,俄軍在伊萬哥羅德地區橫渡維斯瓦河,並在左岸科傑尼采附近建立登陸場,德軍的攻擊逐漸減弱,俄軍的西北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的各集團軍由新格奧爾吉耶夫斯克、華沙、伊萬哥羅德和桑多梅日一線地區相繼轉入進攻。
「一戰」爆發時馬肯森在東線的第八集團軍第十七軍任軍長,初戰不利,在優勢的俄軍面前德軍全線敗退,但第八集團軍馬上更換了最高指揮官,在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的領導下,馬肯森在東普魯士戰役中大勝俄軍,立下了赫赫戰功,隨後升任第九集團軍司令。馬肯森率所部在加利西亞大敗俄軍,屢立戰功。9月在波蘭參加了圍攻華沙和進攻羅茲的戰役,馬肯森指揮第九集團軍進行對華沙的圍攻和對羅茲的進攻,其中後者尤為令人稱道,樹立和鞏固了他在德軍中最優秀戰場指揮官的名望,隨後因此獲得了德國最高榮譽獎章藍馬克斯勳章,並贏得了「突破戰術大師」的聲望。1915年4月,馬肯森被調任第十一集團軍司令並參加了戈爾利采戰役。1915年夏秋兩季,俄軍不得不面對德軍近40個師和幾乎全部奧軍幾乎無休止的進攻,沙皇的軍隊在1000多公里的防線上遭到德軍時而在這裏時而在那裡的連續攻擊,防線一再被突破,被迫做迅速的縱深退卻。
康拉德出生於維也納郊區一個世襲貴族的家庭中,他的父親是一名退休騎兵上校,他的母親是著名的維也納藝術家庫伯勒的女兒。從11歲起康拉德就接受了軍事訓練,青年時代就因為聰明才智而在軍中青雲直上。1906年,在他54歲的時候,在皇儲斐迪南大公的推薦下出任奧匈帝國總參謀長。在19世紀的奧德戰爭之後,奧匈帝國就已是個衰敗之中的二流帝國,卻拚命想維持自己在歐洲各強國之間的傳統大國地位。儘管在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統治下有些起色,可它仍然是個多民族的鬆散的集合體,而且還是個二元制的國家,有奧地利和匈牙利兩套政府機構,這就使它應付戰爭的能力大大受到影響。在薩拉熱窩刺殺發生前的半個世紀中,奧匈帝國喪失了領導德意志諸邦國的地位,接著又喪失了包括托斯卡納、倫巴第在內的大片領土,掠奪者是新成立的義大利王國,此時的義大利國勢並不強,主要是因為有法國的幫助。

圖為德國在戈爾利采-塔諾攻勢中的總司令奧古斯特·馮·馬肯森將軍的畫像。
弗朗茨·康拉德·馮·赫岑多夫,奧匈帝國的陸軍元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任奧匈帝國軍隊總參謀長,比起他所指揮的奧匈帝國的軍隊來說,康拉德要更出色一些,他是一個比較傑出的戰略家,他的許多想法都是很好的,但是他手中的劍是脆弱的。康拉德有著軍人的錚錚鐵骨,他身材結實魁梧,灰白的頭髮被修剪成矮樹叢狀,鬍鬚在嘴角處向上翹起,看上去令人生畏。作為一個軍人來說,他有時甚至過於狂熱,他是個工作狂,專註于把大雜燴式的奧匈帝國軍隊轉變成一支現代化的高效戰爭機器。

圖為奔赴前線的俄國軍隊。
1915年,康拉德所設計的德奧聯合對戈爾利採的突破被認為是成功的,這次戰役給俄國軍隊造成了重大損失,一舉收復了在之前所丟失的全部地方,但是從那時起,奧匈帝國總參謀部就越來越從屬於德國總參謀部了。1916年,康拉德在義大利發起的攻擊特倫蒂諾的戰役也是成功的,但俄軍的勃魯西洛夫攻勢使這一切都化為烏有,東線奧軍兩個月就損失了60萬人,奧匈部隊這一年的總損失超過了150萬人,奧匈軍隊已經不能在沒有德國幫助的情況下單獨發起攻擊了。1916年,弗朗茨·約瑟夫去世,將風雨飄搖中的帝國留給了卡爾一世,卡爾一世是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之弟路德維希大公的後人,他在四面楚歌中繼承了奧匈帝國的皇位,為了扭轉頹勢,卡爾一世親自擔任帝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而剛愎自用的康拉德被繼任的卡爾皇帝解除了職務,被派到特倫蒂諾前線擔任野戰司令官。據稱卡爾一世還曾下令使用過毒氣,但此時奧匈帝國大勢已去,隨著戰爭進程的加速,奧匈帝國軍隊傷亡慘重,士氣極端低落。1917年,俄國因為爆發了「十月革命」而退出戰爭,奧匈最偉大的戰士康拉德終於交了好運,他把部隊集中起來,在卡波雷托戰役中衝破了義大利軍隊的防線,贏得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勝利,把他心中最鄙視的「背信棄義的義大利」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剛被任命為奧德東部戰線司令的興登堡被告知,雖然面對俄軍將重新實施推進的行動,但不要指望能得到增援兵力,眼下德軍唯一可用的機動集團只有第九軍團。德軍眼前最迫切的需要是粉碎俄軍對西里西亞迫在眉睫的入侵,德第九集團軍在對華沙的進攻中損失了4萬人,它必須毫不拖延地再次出擊,對華沙作正面衝擊。若不能恢復奧匈的活力,現在從左側進擊,則可以保全德國自身免遭入侵。從波蘭南部撤退還不到兩個星期,第九集團軍已經作好準備向前推進,以完全不同的面貌read.99csw.com、目的和方向發動了新的進攻。
我們光榮的土地不是用犁來翻耕,
俄國在第一次衝擊中經歷了大規模盛衰無常的命運,在南方,125萬俄軍取得了巨大勝利,在北方,將近100萬人的軍隊被打得七零八落,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又退回到他們的邊境。法國政府要求俄軍開赴維斯瓦河左岸集結,並直接入侵西里西亞,毫無疑問,此舉是進入德國心髒的最短途徑。

也許圖片里的人只是在做個樣子,但這張照片卻展示了在加利西亞的戰鬥中俄軍是怎樣包圍普里奇米斯爾的。
1918年夏,戰事對同盟國越來越不利。雖然當時奧匈帝國國內的少數民族領導人一直對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他們不得不考慮他們自己的利益了。1918年9月和10月,奧匈帝國的許多地區宣布獨立。1918年11月3日,奧匈帝國與協約國達成了停火協議。戰爭的結束也是奧匈帝國的終結。戰後,奧匈帝國四分五裂而不復存在了。戰爭結束后,康拉德退休歸隱,晚年著有回憶錄《我的開端,1878~1882》和《我的服役,1906~1918》。在回憶錄中康拉德宣稱,他只是一個軍事專家,只有發言權,沒有關鍵的決策權。崇拜他的人認為他是一個軍事天才,只是奧匈帝國的軍隊不足以展示他的才華。
9月4日,俄軍三個集團軍全部轉入反攻,迫使奧匈軍隊開始退卻,俄第五集團軍向拉瓦的進攻,開始威脅到奧匈第四集團軍向後的退路,奧匈軍隊指揮部被迫中斷在戈羅多克的交戰,9月11日夜間,康拉德將軍被迫發出極不情願的撤退信號的時候,他們幾乎已經沒有戰鬥力了。恐怖的叫聲「哥薩克來了」引發許多人的驚恐和慌亂。奧軍退過了桑河之後,俄軍的追擊放鬆了,由於對奧匈軍隊的追擊遲緩和組織不善,致使其得以擺脫俄軍,免遭全殲。六個星期以前在加利西亞投入戰場的90萬奧匈軍隊,現在只有一多半重新渡過桑河。21日俄軍停止追擊,至此,俄軍控制了加利西亞大片地區,東普魯士的德軍並沒有南下接應,總計俄方損失約23萬人,奧匈損失40餘萬人,此役雙方都沒有實現圍殲對方主力的計劃,但俄軍打進了戰略要地加利西亞。
哥薩克人是俄羅斯和烏克蘭民族內部具有獨特歷史和文化的一個地方性集團,現多分佈在頓河、捷列克河和庫班河流域等地,哥薩克並不是一個民族,只不過是一群生活在東歐大草原上的遊牧社群,在突厥語中,「哥薩克」就是「自由人」的意思。它們的組織形式是軍民合一的部落形式的自治體,他們建築一種特殊的營地叫「塞契」,由土圍子、塹壕、原木圍牆和帶有射擊孔的塔樓組成,營地定期舉行全體成員大會,其中以烏克蘭的札波羅什哥薩克最為有名。在歷史上,哥薩克人以驍勇善戰著稱。在18世紀初以前,俄國統治者為了利用哥薩克的力量保衛邊疆,向他們提供戰鬥裝備、給養以至軍餉,哥薩克兵不僅拿著御賜俸祿,免交土地稅,而且擁有相當大的行政、司法和外交自治權,成為俄國歷史上享有最多特權的群體。但是這種特權是以哥薩克為沙皇效力為前提,以生命及和平生活為代價的。哥薩克軍團曾一度成為沙皇俄國向中亞、西伯利亞和中國東北進行侵略擴張的急先鋒。
德軍統帥部計劃以新編第九集團軍和奧匈第一集團軍,對俄軍西南方面軍北翼和後方迂迴突擊,阻止俄軍進攻並支援奧軍。1914年9月28日,興登堡將軍指揮德軍第九集團軍從克拉科夫和琴斯托霍瓦一帶向維斯瓦河挺進,於10月8日進至維斯瓦河和桑河河口,直逼伊萬哥羅德,在此遇到俄軍第四、第九集團軍所屬兵團的頑強抵抗,奧德聯軍多次企圖強渡維斯瓦河和桑河均未成功。從9月底到10月,俄國大公著手大規模調動此前用於對付奧匈的部隊,集合了四個集團軍共計125萬人充實了從桑河與維斯瓦河匯合處向北至華沙的防線,這樣,大公既有利於向德國進軍,又可以迎擊德軍即將發動的針對俄軍防線如今最薄弱部分的進攻,然而就在俄軍尚在調動之時,德奧聯軍就發起了進攻。10月9日,德軍在科傑尼采和拉多姆一帶組建馬肯森軍隊集群,並由南向北進攻華沙,德第九集團軍的其餘部隊繼續在伊萬哥羅德至桑多梅日地段發動攻勢,以掩護對華沙方向的進攻。

二、揮舞的馬刀——「哥薩克來了」

三、康拉德的悲哀——奧匈兵敗加利西亞

一、「他手中的劍是脆弱的」——弗朗茨·康拉德

六、獵人變獵物——羅茲戰役


戰爭伊始,東線戰場上一台作戰中的俄國M1902型76·2毫米口徑野戰炮。
由於俄國在東普魯士的失敗,使它在別處的勝利也失去了光彩。事實上,1914年俄國人主要的精力並非針對東普魯士,而是針對加利西亞的奧匈帝國軍隊。在南部,奧匈首先發起進攻。他們的總參謀長康拉德從互相背離的幾條線上派遣三支軍隊進入波蘭,在那裡他們很快陷入了困境,幾乎完全是跌跌撞撞地退回到自己的領土。奧匈陸軍是模仿德國的,但其總參謀部水平低劣,並存在語言障礙,大約四分之三以上的軍官出身於日耳曼民族,僅有四分之一的土兵能聽懂他們的語言,這是一個缺陷。而影響其戰鬥力最大的障礙是許多不滿的斯拉夫人集團,導致士氣低落,他們不忠於或很少忠於哈布斯堡君王,有許多https://read•99csw.com人還同情俄國。
不知疲憊的德軍於11月10日展開了向波蘭北部的進攻,馬肯森率第九集團軍沿維斯瓦河挺進,俄軍第二和第五集團軍在向西里西亞湧進時,突然發現自己的右肩遭到了來自托倫方向的猛烈攻擊。在三天里,馬肯森抓獲俘虜1·2萬餘人,擊退俄軍右翼,使其陷入一片混亂,俄軍各師甚至各旅分別遭遇了從意想不到的方向襲來的德軍,所有的潰敗部隊都向羅茲後退。俄軍總司令尼古拉大公行動果斷,當即把第五集團軍從南線調來,俄軍第二集團軍司令依據當前情況將部分兵力北調,並在羅茲以北地域設防,而西北方面軍司令魯茲斯基令第二和第五集團軍向北方變更部署。德軍為從東、南兩面包圍羅茲,馬肯森派出謝費爾將軍的突擊集群,該集群不顧重大傷亡迂迴到俄第二集團軍右翼,進至該集團軍後方的羅茲至彼得羅庫夫路段,現在德軍已經包圍了羅茲。大概有15萬俄軍在三面防守該城。德軍滿懷希望地準備收網,至少有俄國4個軍被圍在一長約25公里寬約13公里的區域內,他們的徹底失敗似乎就在眼前。
奧古斯特·馮·馬肯森出生於符滕堡附近的豪斯-萊比錫,他被認為是「一戰」中德軍最傑出的戰場指揮官之一。馬肯森的祖父曾經在拿破崙戰爭期間擔任過漢諾威的騎兵指揮官,在馬上一直活躍到90歲,不過他的父親路易斯·馬肯森這時只是一個土地經紀人,到1887年才靠其財富成為一名貴族。馬肯森從小就想像他的祖父那樣當一名軍人,在他19歲那年終於如願以償,加入了普魯士精銳的「死亡輕騎兵」部隊。「死亡輕騎兵」隸屬於普魯士第四騎兵師,該師屬於威廉王儲率領的第三集團軍。在隨後的普法戰爭中初臨戰場的他作戰十分勇敢,被提升為軍士長。奧爾良戰役后,他晉陞為少尉。1880年馬肯森進入總參謀部,獲得了總參謀長毛奇的賞識,並於1901年被威廉二世提升為將軍,派往指揮死亡輕騎兵旅。1903年,他被調去指揮位於但澤的第36師,同時兼任皇帝的將級副官。同年9月被晉陞為中將,1908年1月,馬肯森又被晉陞為騎兵上將,負責指揮第十七軍。
如果康拉德要他的部隊掘壕固守,俄國的衝擊是闖不過這些障礙的,但他誤信人言,以為俄國人尚未充分動員兵力,易受攻擊,他計劃從加利西亞發動迅速的攻勢,以攻佔華沙和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之間的鐵路線,他深信,在他的軍隊抵達布格河時,德軍一定會採取行動。小毛奇曾對康拉德說過:「奧軍在進攻俄國的戰鬥中,絕對可以指望在東線集結的整個德軍的戰術支持,向俄國進軍越早,延續的時間越長,德、奧聯合取得的勝利就越大。」
德軍自華沙被擊退只能是俄軍發動最大規模猛攻的前奏,奧軍士氣極度低落,組織渙散,康拉德又不斷地指責盟友不提供援助,法金漢於是派亨奇上校前往奧匈軍司令部,將一封重要信件交給康拉德,表示眼下只能派遣3個騎兵師和4萬名步兵增援東線,希望在大約兩周內使東線得到五六個軍的援兵。俄軍結束華沙-伊萬哥羅德戰役后,俄軍大本營制定了以西北方面軍第二、第五集團軍及西南方面軍第四、第九集團軍繼續進攻的計劃,目的在於深入德國境內,進攻開始日期定為1914年11月14日,德軍指揮部從截獲的無線電報中獲悉這一計劃,遂決定先發制敵,奪取戰略主動權。
馬肯森指揮的德軍第十一集團軍和奧匈的第四集團軍負責實施這次戰役,由馬肯森統一指揮。在此戰中,馬肯森的第十一集團軍一舉突破俄軍防線,馬肯森充分利用騎兵的機動力,接連發動了三撥攻勢,其先頭部隊俘虜了15萬俄軍,消滅了俄國第三集團軍。這次勝利使他在6月20日被提升為陸軍元帥。1915年9月,馬肯森被調往巴爾幹半島,指揮了對塞爾維亞的新攻勢。10月,他指揮德軍十一集團軍、德奧第三集團軍對數量處於劣勢和厭戰的塞軍實施心理攻勢,10月9日,即順利拿下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並在兩個月內橫掃了整個塞爾維亞。
德軍所下的賭注之高,是戰爭史上聞所未聞的,他們沒有獲得成功,而當11月21日的黑夜降臨時,看來他們悲慘的失敗是確定無疑的了。但因萊寧坎普夫錯誤地把沃維奇突擊集群大部兵力調往其他方向,僅留西伯利亞第六師扼守被圍德軍的退路,而該師又無力完成阻擊任務,致使在羅茲的德軍第二十五後備軍進行了一場混亂而又可歌可泣的會戰,最後於11月24日突圍成功,戰俘和繳獲的火炮均全部帶出。
俄軍在加利西亞會戰中擊潰奧匈軍隊之後,實際上已具備進襲德國東南部的條件,但是德軍對東普魯士北部設防區的勝利控制仍然表明,俄軍渴望採取的軍事行動會面臨來自北方的致命危險。俄軍指揮部在擬訂進攻加利西亞作戰計劃時,開始變更部署,把西北方面軍的第二集團軍從納雷夫河和涅曼河一線調到華沙一帶,而把西南方面軍從桑河調往華沙至桑多梅日地段,上述集團軍再加上華沙築壘地域的部隊共有50餘萬人和2500門大炮。此時大敗后的奧匈帝國的軍隊在桑河後面遠處重新集結,他們的軍隊支離破碎、組織渙散、士氣低落,呈現出一片令人悲哀的凄慘景象。此時德軍的總參謀長法金漢所面對的,不只是奧匈帝國的求援申請,而且還有康拉德的嚴厲指責,因為他所保證的支援未能及時到達,奧軍狀況凄慘,存在著單獨媾和的危險。好在這時坦能堡大戰結束,俄軍被趕出了東普魯士,這使得法金漢得以從興登堡的第八集團軍抽調出4個軍組建了第九集團軍,南下部署在克拉科夫以北的地區。
在大戰爆發之際,俄軍被它的盟國法國要求立即同時對德國和奧匈帝國實施進攻,而不顧其緩慢的動員在三個月內不能完成的事實。沙皇新任命的俄軍司令尼古拉大公受到來自法軍最高統帥層的壓力與哄誘,加速其動員並實施倉猝的進攻,結果導致了俄軍https://read.99csw•com在東普魯士的慘敗,但俄國對加利西亞倉猝的進攻由於奧匈軍隊的愚蠢和無能而僥倖取得部分的勝利。
對於在東方可能發生的戰爭,康拉德設計了兩種作戰方案:如果俄國保持中立,他就把主要兵力投向塞爾維亞;如果俄國捲入戰爭,就把軍隊集中到加利西亞戰線上去。義大利王國是奧匈帝國的官方盟友,已經從奧匈帝國攫取了不少領土,還覺得不夠,康拉德因此多次要求進攻新成立的義大利王國。1911年,康拉德由於過於好戰而被斐迪南大公免去了總參謀長的職務,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才官複原職。在斐迪南大公遇刺48個小時后,康拉德以他一貫的好戰作風,呼籲給予塞爾維亞一個「決定性的最後清算」。
——古老的哥薩克民歌
1914年8月中旬,正當德軍大舉進攻法國之際,俄國大本營應協約國的要求,在發動東普魯士戰役的同時,發動加利西亞戰役,從戰略上配合英法軍隊的行動,俄國本身也企圖奪取加利西亞。俄軍西南方面軍總司令伊萬諾夫將軍受命圍殲奧匈軍隊在加利西亞的基本兵力。在戰役展開前,俄國西南方面軍兵力為60多萬人,但有些師、團尚在開往集結地途中,故而這個方面軍的總數未超過45萬人。俄國這兩個方面軍之間約有200公里的空隙,後來組建了第九集團軍來加以充實。西南方面軍的總目標是在德涅斯特河東岸圍殲奧匈部隊主力,阻止奧軍撤向德涅斯特河西岸。由於伊萬諾夫誤判奧匈軍主力會在利沃夫地區集結,故計劃以該地區為主攻方向,以第三、第四、第五、第八集團軍形成大包圍態勢,殲滅奧匈軍主力。在巴爾幹方面,奧匈帝國總參謀長康拉德手裡可供使用的兵力共8個集團軍,他準備用第五集團軍和第六集團軍進攻塞爾維亞,佔領其首都貝爾格萊德。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共4個集團軍部署在加利西亞方面,以對抗俄國的西南方面軍,準備在東普魯士德軍的協助下,攻佔華沙。在制定對俄作戰方案中,康拉德決定先發制人地發起進攻,在這種情況下,在大約一個月之內其對俄國人的優勢會是相當大的。
「哥薩克人來了!」沒想到這樣的喊聲到了「一戰」的戰場上還能出現,可見奧匈帝國軍隊的處境是多麼狼狽了,如果它的軍隊能在陣地上架起機槍狠狠地打,那麼哥薩克人也沒什麼可怕的,但如果你在慌亂的敗退中,那「哥薩克人來了」將是可怕的災難,因為他們將如同旋風一樣地衝進來,飛舞的戰刀令敵人身首異處。在加利西亞戰場上,敗退中的奧匈軍隊就陷入了這種可怕的處境。早在數百年前,哥薩克騎兵就已經成名了,俄羅斯征服中亞、遠東的時候,無時不閃現著他們的身影,剽悍,野蠻,甚至是死神,都可以用在他們身上。哥薩克人騎著他們特有的頓河馬,舉著閃亮的馬刀,如同一股旋風般地衝進敵軍陣營,長刀揮舞處,敵人一個個身首異處,不多時這些騎兵便又呼嘯而去,這恐怖的場景曾出現在拿破崙遠征俄羅斯的戰場上,現在又出現在加利西亞戰場上了。世界上各式各樣的戰刀很多,但是稱得上「鷹之利爪」的只有哥薩克騎兵刀,它是屬於勇士的戰刀!在俄羅斯歷史上,穿著黑色披風、揮舞哥薩克騎兵刀衝鋒的哥薩克騎士被稱為「頓河流域的雄鷹」。曾經在空中俯瞰過哥薩克騎兵的美國飛行員有這樣的描述:「騎兵每行八人八騎,有的頭戴圓筒捲毛高帽,有的身披黑色大氅,他們背上斜挎步槍,腰間懸挂馬刀,在塵土中浩浩蕩蕩前進,數萬匹馬縱橫馳騁,數萬把刀交錯揮舞,這場景極其令人震撼,是騎兵戰史上最壯烈的一幕。」
我們的土地用馬蹄來翻耕,

五、自投羅網——伊萬哥羅德戰役

1916年8月,羅馬尼亞向奧匈宣戰,9月1日,馬肯森指揮的德軍攻入多布羅加。9月6日,他率領保加利亞軍隊和德國榴彈炮隊摧毀了圖爾卡伊的多瑙河要塞,俘虜2·5萬名羅馬尼亞人,並繳獲100門大炮。10月中旬攻克康斯坦察,橫渡多瑙河,離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只有65公里,對羅馬尼亞的首都形成了巨大的威脅。12月6日,德軍進駐布加勒斯特,同年秋,馬肯森出任多瑙河集團軍司令。
哥薩克人是世界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群體之一,如果說吉卜賽人是大篷車上的民族,那麼哥薩克就是戰馬上的族群。哥薩克人正是憑著一匹戰馬、一柄軍刀在橫跨歐亞大陸的廣闊疆場上,馳騁數百年,縱橫千萬里,以英勇善戰著稱。在俄國歷史上,哥薩克人組成的騎兵,是沙俄的重要武裝量力。說哥薩克是一個群體,是因為哥薩克人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只是一個源流成分複雜的「族群」,其成員主要是斯拉夫人,此外還有少數韃靼人、高加索人、喬治亞人、卡爾梅茨克人和土耳其人等。從14世紀開始形成的哥薩克人主要由不堪忍受農奴生活的逃亡者組成,「哥薩克人」意為「因逃亡而獲自由的農奴」,最初生活在連成一片的東歐草原和南俄草原上的各大河流域。他們在肥沃的頓河草原安家后,開始形成了哥薩克。哥薩克從來沒有過自己的國家,雖然沙皇為了表彰他們的戰功也曾賜給了他們許多的封地和自治權。哥薩克人一般充當沙皇的禁衛軍和騎兵野戰部隊,由於一般家庭比較富裕,因此裝備比別的部隊好,戰鬥力也比較強。
因為皇儲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被暗殺,康拉德終於找到了與塞爾維亞開戰的借口,可事實證明他的兩線作戰計劃不是一個成功的作戰計劃。康拉德低估了敵人的力量,塞爾維亞軍隊明顯比他預計的要強,而他自己那支由多民族組成的軍隊的戰鬥凝聚力明顯不夠,致使他在沒有擊破塞爾維亞軍隊的情況下被迫轉兵北上展開對俄軍的加利西亞戰役,結果兩個戰場都沒有取勝,在戰爭的第一年中,就大大削弱了奧匈帝國的軍事力量。在加利西亞會戰過程中,奧https://read.99csw.com匈軍隊損失約40萬人和400門火炮,俄軍損失約23萬人和90多門火炮。實施加利西亞會戰的結果,使加利西亞和奧匈帝國佔領的波蘭部分領土,落到了俄國人的手中,匈牙利和西里西亞已面臨入侵的威脅,奧匈帝國的軍事實力則受到嚴重削弱,奧匈軍隊如果沒有德軍的支援已經不能單獨作戰。
德軍在6天之內退卻近百公里,中途不止一次停下來作頑強抵抗,大致上說,到10月底他們都回到了出發點。失敗引起了相互之間的責備,德軍指責奧第一集團軍不該在關鍵時刻作不必要的撤退,從而暴露他們的右翼,但光是找奧匈帝國的過錯有什麼用?不論好歹它也在作戰。雖然德軍敵得過兩三倍人數的俄軍,但是很顯然,奧軍沒有能力與俄軍一對一地作戰。俄軍由於指揮上的失誤及後勤工作缺乏準備,各集團軍進展緩慢,德奧軍隊雖損失慘重,但終免於全軍覆沒,至11月8日,俄軍各集團軍推進到烏涅尤夫、瓦斯克、普熱德布日、梅胡夫和塔爾努夫以西地區,但在此受阻而暫時停止了進攻,德國擁有戰爭必需的工業和礦產的富饒的西里西亞再次處於危險之中。

宏圖在胸的康拉德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哥薩克人是最具有草莽風格的經典騎兵,他們的騎兵馬蹄是與沙俄向外擴張的步伐同步飛揚的,多次為俄國開拓疆土立下赫赫戰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大約組建了30萬人的11支哥薩克軍團,但是由於現代化武器機槍、排炮、坦克等的投入,騎兵註定將成為被淘汰的兵種,所以他們在加利西亞把奧匈軍隊教訓了幾次以後,也就沒有什麼驚人的戰績了。
馬肯森在戰爭的最後幾年一直擔任駐羅馬尼亞德軍總司令。1918年11月德國戰敗前夕,他率部撤軍回國。戰敗后被法國扣押,1920年退役,戰後積极參加社會活動。他在政治上是納粹主義的支持者,並於1933年加入了納粹黨,還加入了希特勒的政府。1934年6月馬肯森曾和興登堡聯繫,以阻止在長刀之夜的屠殺,但沒有成功。馬肯森雖然支持希特勒,但他依然是一名君主制的堅決擁護者,並試圖在德國恢復君主制。已退位的威廉二世於1941年在荷蘭去世時,馬肯森作為那個時代的唯一倖存者出席了葬禮。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實際上處於退休狀態的馬肯森沒有再扮演任何活躍的角色,1945年,他在施密德堡去世,享年95歲。
哈布斯堡皇室有一個易受襲擊的省份加利西亞,它的富饒土地被喀爾巴阡山脈同奧匈帝國的其餘地方隔了開來,奧匈帝國的對俄作戰計劃是把部隊集結在桑河和德涅斯特河後面以及喀爾巴阡山脈前面的加利西亞平原,在這裏集結軍隊對於直接攻入俄國領土十分合適,萬一失敗的話,奧軍可通過普熱梅希爾進入波希米亞,或者通過波蘭與西喀爾巴阡山脈之間稱為「摩拉維亞之門」的狹窄走廊進入德國西里西亞。按照奧匈帝國的戰爭動員計劃,奧匈將20個師大約30萬人部署在離貝爾格萊德幾公里遠的地方。加利西亞以北地區只剩下18個師的兵力。這表明康拉德內心裡有一個盲目的信念,他相信俄國將置身事外,因而他可以給予塞爾維亞一次沉重的打擊。當德軍總參謀長小毛奇將軍聽說康拉德為了追求自己入侵塞爾維亞的夢想而向南線派遣大量多餘的軍隊,他感到一陣恐慌,因為以當時的局勢看,如果俄國加入戰爭,靠近俄國邊境的加利西亞奧軍將嚴重不足,小毛奇發了一份電報給康拉德,要求他把主要兵力轉移到北線來與俄軍對壘。
由於英法聯軍請求加速進攻,俄國各集團軍尚未全部集結完畢,即於8月18日至23日期間先後發起進攻,奧匈軍隊指揮部計劃以第一、第四集團軍的兵力,在庫默爾將軍的集團軍級集群和沃伊爾施將軍的德國後備軍的支援下,向盧布林、海烏姆實施主要突擊,粉碎俄西南方面軍的右翼。康拉德指望毛奇在戰前會談中許下的諾言,即在他北進的同時,德國將以大軍從東普魯士向南方和東南方的華沙和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之間的地區猛攻,與他兩面夾擊。康拉德要求德國第八集團軍從東普魯士發動攻勢,這位哈布斯堡的統帥需要德軍橫掃涅曼河之東,然後打擊俄國的右側翼。他渴望把奧軍首戰的勝利歸功於他的皇帝,因此他繼續深信,在他的軍隊抵達布格河時,德軍一定會採取行動。他以想入非非的心情建議,德軍至少動用兩個或三個師推進100多公里,進入擠滿實力不詳的俄國部隊的敵人領土。但此時小毛奇判斷要遭到來自兩個方面的人數約為自己兩倍半的敵人進攻東普魯士,因而既不願也沒有力量去冒這個風險,他下的命令是:「除非俄軍取防守姿態,否則不應進入俄國。」但這點他沒有告訴他的盟友。
11月17日夜間,正當戰事高潮行將到來時,俄國大公命令駐守西南防線的整個第五集團軍轉過身來反方向進軍,擊退前來包圍的德軍的左翼,以拯救第二集團軍,德軍突擊集群在此被由南方趕來的普列韋將軍的第五集團軍所阻。從11月18日起的三天戰鬥中,德國的「波森」和「布雷斯勞」兩軍從西南方和南方迂迴到羅茲以便與謝費爾突擊集群會合的企圖被粉碎了,俄軍第一集團軍在沃維奇一帶組建的突擊集群由北方實施進攻,協同第二集團軍封閉了羅茲以東布列茲納城附近的一段戰線。結果使迂迴到俄第二集團軍後方的德軍謝費爾突擊集群自己陷入重圍,謝費爾突擊集群被擊斃和被俘多達4萬餘人。德軍不但未能圍困羅茲城的俄國大軍,反而遭到包圍,四面受敵,德軍的大胆迂迴運動,不但使它的正面遭到擁有優勢的俄軍的攻擊,而且使它和第九集團軍余部的聯繫被切斷,且使其後方遭到四個俄軍師的攻擊。俄軍封鎖了德軍的每一條退路,局面就這樣完全倒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