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上篇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程歷史紀實 第十四章 改變戰爭天平的砝碼——美國的介入

上篇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程歷史紀實

第十四章 改變戰爭天平的砝碼
——美國的介入

魯登道夫認為,只有通過一次沉重的打擊,才能夠徹底改變戰局,當他把在東線脫身的德軍全部調到西線之後,就開始在英法聯軍的陣地上選擇突破口。魯登道夫準備在佛蘭德斯發起打擊。但那個地區的英法聯合部隊非常強大,足以擊退德軍在那裡的任何進攻,為此魯登道夫設計了一個方案,設法把一部分法國兵力吸引到別的地方去,從而使佛蘭德斯地區的戰場形勢能夠對德國人有利。在這場攻擊的正面,是法國著名的埃訥河,埃訥河發源於馬恩省聖梅內烏爾德附近的森林,先向北然後向西流去,最後在貢比涅注入瓦茲河,全長約300多公里,埃訥省因此而得名。魯登道夫所選擇的戰場,就在埃訥河的北岸24公里長的山脊上那條聯繫法國北部埃訥河和埃萊特河之間的「貴婦之路」。魯登道夫仔細周到地制訂他的作戰計劃,要攻佔這座高達90多米的山脊之前,他的部隊首先得要渡過埃萊特河,並穿越其周圍到處都是積水彈坑的沼澤地帶。在攻佔山脊后,德軍下一步的目標就是渡過60多米寬的埃訥河,並在協約國的援軍到達之前奪取南岸。這次戰役要想取勝,關鍵是要靠突襲。為了達成突襲之目的,德國人精心避開了協約國天天飛行在頭頂上的偵察飛機,開向前線的部隊都在夜間行進,白天都隱藏在路邊的叢林中。
儘管1915年英國的遠洋客輪「盧西塔尼亞」號被德國潛艇擊沉,死了100多個美國人,但那場風波很快就過去了,只要德國此後對其潛艇的攻擊行為加以限制,美國仍將一直保持中立。至1917年以來,協約國和同盟國都已陷入了艱苦的陣地戰中,任何一方都沒可能取得決定性的進展。英國人企圖實行海上封鎖困死德國人,而德國人的潛艇也在努力切斷英國人的供給線,雙方都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此時的英國希望能借這封電報促使美國早日加入到這場戰爭中來。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奧匈帝國陷入了內亂和民族矛盾激化之中,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提出了十四點協議,倡導奧匈帝國各民族獨立。

四、協約國的救星——在法國登陸的美軍

這時的美國真的是非常重要,當世界上幾乎所有發達國家都被戰火摧殘的時候,它卻沒受到任何影響,在經濟上甚至由此獲益。它借給協約國的貸款,當時看來恐怕其幾輩子也還不清。而更讓威爾遜名揚四海的,則是他那閃耀著人類理想主義光芒的「十四條」。人們都相信他的演講,相信靠著他的個人努力,就能建立一個人人都拋棄仇恨、人人都共同努力以永遠避免戰爭的世界。陪同威爾遜總統前往歐洲的是比他小17歲的新夫人伊迪絲·伯林,這是總統夫人的特權。伊迪絲·伯林熱情、活潑、愛笑,喜歡高爾夫球、購物、蘭花,並熱衷於各種聚會。她的眼睛非常漂亮,不過有人認為她略過豐|滿,嘴巴太大而衣服稍顯太緊,領口太低而裙子太短,但威爾遜覺得她很漂亮。
當然,法軍參謀部對這個地方也不是沒考慮的,法軍總參謀長貝當也曾一度擔心德國人可能會攻佔那些陡峭的山脊,但德軍成功的偽裝,最終打消了貝當的擔心,於是防守這一地區的法軍大多被調往其他戰場,只有幾個受過重創的英國師在那裡進行休整。就在這次戰役爆發的前兩周,潘興手下的戰地情報官哈伯德少校曾提出過警告,德軍的下一目標將會是埃訥河防區。但福煦和貝當都把哈伯德看作一個未經戰鬥考驗的新手,一個新手竟敢在複雜的情報專業方面進言,這本身就使法軍統帥部很感到不快,更何況當時的法軍統帥對美軍心中還存在著雜念,所以哈伯德少校的告誡未能引起統帥部的重視。
英國海軍諜報機構截獲並破譯了該密電后,電報的內容讓英國人高興萬分,就像「二戰」時收到日本偷襲珍珠港消息時的心情一樣,因為這是一份足以給美國參戰心情火上澆油的電報。原本就注重輿論宣傳的英國人馬上將這封電報的複印件交給美國駐英國的大使W·H·佩奇,而佩奇立即將它轉交給美國國務院,不過英國人和美國人約定好了,不說這封電報是英國人送來的,而說該電報是美國自己截獲並破譯的,不然的話世人一定會質疑這封電報的真偽。很快美國就通過新聞機構將它公諸於世。
1918年12月4日,「喬治·華盛頓」號輪船載著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平會議的美國代表團駛離紐約港,碼頭上,人群涌動,鳴槍致禮。在所有艦船汽笛齊鳴中,「喬治·華盛頓」號輪船緩緩地駛過自由女神像,開往亞特蘭大。在那裡,一隊由驅逐艦和戰艦組成的護航艦隊將護送滿載人們希望的它駛往歐洲。威爾遜本人也作為美國總統破天荒第一次出國。此次出席巴黎和會,不僅僅是為了締結對德和約,還要解決戰後國際布局問題,而且威爾遜此行還帶去了他的得意之作——成立國際聯盟。這名信仰和平的美國總統,此時已是全世界矚目的英雄和正義的化身,這當然與他領導美國改變了「一戰」進程有關。用法國總理克里孟梭的話來說,他們既感謝美國派兵幫助協約國對付德國,也想分享威爾遜有關建立一個和平世界的願望。對於威爾遜的巴黎之行,他的反對者們指責他違背了憲法,甚至連他的支持者也認為此番可能不是明智之舉,不知是否會因為涉足這種無休止的談判紛爭而喪失威爾遜的威信。威爾遜對此的態度十分明確,在他看來,贏得和平和打贏戰爭同等重要,也是他對渴望美好世界的歐洲人民和美國人民的義務。對此,一位憤世嫉俗的英國外交官的評論比較刻薄,在他看來,威爾遜前往巴黎就像一個初入社交圈的女生為第一次舞會而著迷一樣。
對於撤退中的奧軍來說,雖然意軍的追擊暫時擺脫了,但來自協約國空軍的打擊卻如影隨形,疲憊不堪的敗軍塞滿了道路,他們成了英國飛機肆無忌憚攻擊的最好目標,受到無情的轟炸和掃射。英國空軍不過只有幾個中隊,可這時的奧軍已無還手之力,只好任憑英國飛機攻擊,在短短的兩天中,超低空飛行的英國飛機向奧軍發射了數不清的槍彈和近4噸的炸彈,使得大道的兩旁到處都是死人、死馬和放棄了的炮車,呈現出一派悲慘凄涼的景象。10月31日,意軍在利文扎河上的橋已經架成,在迪亞茲的命令下,意軍對奧軍的追擊開始了,此時的奧軍只是忙於逃命,所以意軍的追擊沒有遭到抵抗。
6月17日,波羅耶維奇沿著皮亞韋河下游再次實施進攻,他強渡該河,並突破了意軍第三軍團約5公里的防禦陣地,但當意料不到的洪水和意軍的空中轟炸摧毀了奧軍的供應線時,他成功的美夢破滅了。到18日,奧軍的進攻完全停頓。從6月19日起,意軍開始發動反攻,一直對奧軍進擊到7月6日為止,此時在派夫河西岸已經不再留有一個奧軍士兵了。總的來說,奧軍此次戰役攻擊是完全失敗了,一共損失了15萬人——包括死傷及被俘者在內。而這時迪亞茲還保留有一個完整的義大利預備隊軍團——第九軍團,他立即通過橫向集結,阻止了兩支奧軍之間的聯繫。由於波羅耶維奇不能從康拉德那裡獲得增援兵力,只好在6月22日夜間退出了戰場。但令福煦氣惱的是,迪亞茲竟然沒有實施追擊。
1917年很可能是歷史將永誌不忘的一年。美國背棄了喬治·華盛頓關於不捲入聯盟的忠告而參加了一場「結束戰爭的戰爭」。自1915年以來,美國緩慢的參戰趨勢已經明顯,這一點從華盛頓對柏林之間的外交函件日益尖銳的措辭就可以明顯看得出來。1914年大戰剛爆發時美國的中立無疑受到絕大多數美國人民的支持。但是,在三年的戰爭中,各種因素的組合慢慢地改變了公眾輿論。而英國控制著全球電報網,在宣傳領域中德國人的愚蠢和英國人的老練也對改變美國公眾輿論起了一定的作用。德國潛艇的威脅加上持續損失慘重的地面戰僵局使得英法兩國在1917年年初的日子都很不好過,1917年4月2日,德國沒有絲毫停止潛艇戰的跡象,威爾遜總統同時向美國參眾兩院發表演講,認為美國不能繼續袖手旁觀了,兩院都以絕對多數通過了總統的倡議。大戰打到這個分上,交戰各方都已是精疲力盡,美國打算出場了,只要美國正式對德宣戰,美國海軍就可以幫助英法消除德國潛艇的威脅了。
在奧匈帝國瓦解前夕,卡爾一世曾公開表示:「只要保留皇位,可以放棄一切政治活動。」但建立了共和國的奧地利不眷戀皇帝,卡爾一世全家被驅逐出境,而匈牙利也不接納他,從此,奧匈帝國的末代皇帝攜全家開始了國外流亡生涯。第二年4月,奧地利正式廢黜了卡爾一世的皇位。

伍德羅·威爾遜總統在國會講演,呼籲軍方支持對德宣戰,現場反對者寥寥。
29日這一天,義大利軍的總參謀長迪亞茲從來自空中偵察的報告中得知,奧軍已在派夫河正面戰場上作全面撤退,於是他調動了他4個騎兵師配合意軍的第三、第八和第十這三個軍團向沙西里以北的利文扎河岸推進。就在這一天黃昏來臨時,奧匈帝國皇帝卡爾一世從奧地利東北部城市巴登維也納向正在維尼提亞與協約國軍隊對壘的波羅耶維奇元帥發出了指令,要他撤出維尼提亞,並且指明,只對追兵作必要的抵抗即可。不過這道命令還是來晚了,因為當這個命令到波羅耶維奇元帥的指揮部時,奧匈帝國的第六軍團和伊松佐軍團的北翼早已經在全面敗退之中了。
大戰爆發后,美國沒有馬上參戰,而是靜觀事態變化,以坐收漁人之利。美國政府認為,這次戰爭的結果將是「沒有勝利的和平」,雙方實力都會受到很大損失,任何一方都不會得到決定性勝利,「那時整個世界的前途就會決定於我們手中」。直到1917年,威爾遜總統還使美國置身於戰爭之外,並且他沒有讓美國軍隊做好為全面歐洲戰爭作戰的準備,美國所擁有的只是錢、勞動力和武器的生產能力。在大概一周內,國會授權政府向協約國提供一筆30億美元的貸款,一份財政部公告解釋說,這筆貸款用於支持協約國作戰,否則,美國軍隊將付出更大的代價,不僅僅是人員上的,而且是金錢上的。美國不希望它投入到協約國的金錢打水漂,已決心把自己綁到協約國的戰車之上。大戰開始時,美國尚未做好戰爭準備,陸軍只有25萬,此時參戰力不從心,同時,美國人民反戰情緒普遍,威爾遜又面臨1916年的總統競選,便以「威爾遜使國家免於戰爭」為口號,迷惑選民撈取選票。1916年威爾遜已在總統競選中獲勝連任,美國這才開始招募、訓練軍隊,準備踏入歐洲戰場。近一年後,美國做好了戰爭準備。
1917年,法軍總司令貝當和英軍總司令黑格聽說美國派來的遠征軍司令是潘興時,不禁一驚:「恐怖的傑克」?怎麼會是他?這可是個很難打交道的傢伙!正如他們所預料的那樣,潘興堅持美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基於「合作」的原則,美國不屬於法定的協約國,美國遠征軍是「協約國軍中單獨和獨立的組成部分,這一身份必須加以保留」。在這一點上,潘興的指令與協約國的願望相反,協約國試圖迫使潘興將美國遠征軍拆成連級單位分派到英法聯軍中去,從而使美軍變為法軍和英軍兵力的蓄水池。6月下旬,美國陸軍抵達法國聖納澤爾,潘興預見到西線戰場將會變得更加危急,美國只有派出大批部隊參戰,才能有進攻的優勢。當時,美軍在各國之中的實力較弱,英法等協約國完全不信任美軍能有多大的作戰能力,決定把美軍編入英、法等軍隊中充任後勤。從國家尊嚴角度考慮,潘興對這種布置極為不滿,極力堅持保持美軍的獨立性和完整性,并力主美國增加兵力于歐洲戰場,他的主張得到總統威爾遜的支持。
失敗后的卡爾一世被放逐到遙遠的葡萄牙殖民地馬德拉群島。馬德拉群島有「大西洋明珠」的美譽,位於非洲西海岸外,距里斯本西南約1000公里,離摩洛哥的海岸線約600公里。一年後,卡爾一世因患肺炎而死,時年34歲。
歷史學家普遍認為威爾遜沒能使美國加入國際聯盟是他任內所犯的最大失誤,甚至可能是美國歷史上所有總統任期內的最大失敗之一。《凡爾賽條約》中的種種苛刻條款招致了德國民眾對條約的極大怨恨,最終導致了希特勒的上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威爾遜對戰後美國老兵複員的問題未給予足夠重視,導致複員過程進行得異常混亂,400萬士兵在身無分文、沒有任何安頓計劃和救濟的情況下就被送回了美國,最終埋下了1932年鎮壓「一戰」老兵悲劇事件的種子。

儘管德軍整體士氣低迷,儘管他們在戰爭中以失敗告終,但其像圖中機槍部隊這樣的作戰單位還是堅持到了最後。
在個人性格上,威爾遜也與他在巴黎的親密同僚勞合·喬治和克里孟梭不同,在他們看來威爾遜始終有點令人費解。他究竟是位什麼樣的領袖呢?一方面引用《聖經》中最高貴的語言,但同時卻對異己冷酷無情;一方面熱愛民主,但卻鄙視大多數同行;一方面力求服務於人,卻朋友寥寥。他到底是泰迪·羅斯福所認為的那種「前所未有的虛偽冷血的總統」還是貝克所認為的那種如克倫威爾之類少見的理想主義者?沒人說得清楚。這個看上去美譽遍及世界的老人周圍豎立著高聳的圍牆,他那自由主義的、樂觀的性格,在陰鬱的、習慣了鉤心鬥角的歐洲政客面前實在不堪一擊。人們對他客套而寬容,像看著一個天真的孩子四處演講,然後在私下裡卻一點一點地把他的原則吞蝕掉。

九、瀕臨崩潰的奧軍——義大利戰線

三、美國參戰的導火索——齊默爾曼電報

美國遠征軍總司令潘興是個完美主義者,他總是以一個正規軍人的姿態出現在公眾面前,他認為,軍人和民兵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有嚴整的軍容。「嚴以律已」的潘興並不「寬以待人」,他要求他的部下也得和他一個樣,因為其對軍容風紀的要求幾乎嚴格到令人忍無可忍的地步,於是他的部屬私下裡送給他「恐怖的傑克」這個外號。潘興得到了「美國的法律、條令、制度和習俗所能給予一位戰時在戰場指揮陸軍的司令官的一切權力和職責,並享有相當於部局長們平時和戰時的權力和職責」,「總而言之,他擁有根據本指示精神積極進行戰爭直至取得最終勝利所需的一切權力」,一貫非常自信的潘興很快就把這份被稱做「格蘭特之後無人比擬」的權力運用得十分嫻熟,並且發揮得淋漓盡致。美國於1917年4月所做的準備九_九_藏_書很差,只有20萬人,用馬刀劈砍的騎兵是陸軍中的精銳,陸軍內外沒有一個人曾受過塹壕戰的訓練,且主要是按照美國內戰時期的作戰經驗進行訓練。而歐洲戰場上固定戰線的戰術,根本不同於以前的戰爭,它是輔之以機槍、手榴彈和白刃戰的使人喪魂落魄的可怕的炮戰。美國加入協約國后不久,數百名英法軍官橫渡大西洋,去訓練新兵的攻守方法,但美國人到達法國,才是真正訓練的開始。
德國宣布對英國進行無限制的潛艇戰的同時,為了抗衡美國日漸增長的敵意,德國外交官開始為結成德國與墨西哥的同盟而進行秘密談判。如果德國與美國爆發戰爭,德國將與墨西哥結成防禦同盟,條件是「墨西哥將重新獲得失去的領土——新墨西哥州、得克薩斯州和亞利桑那州」。英國既而出招反制,而這一招卻是致命的,比起無限制潛艇戰要成功很多,智慧很多。英國的這一妙計便是利用間諜戰,通過諜報挑撥離間,最終誘使美國這頭雄獅走上戰場。如果說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是美國介入「一戰」的火藥的話,那麼齊默爾曼電報可以說就是那根點燃了火藥的導火索。
1918年6月,對奧匈帝國的軍隊而言,是個不幸的開始,因為它的靠山德軍將要它自己作戰了,魯登道夫決定將在義大利戰線上的德軍轉移到西線,並堅決主張由奧軍獨自打敗意軍,他的理由是明擺著的,因為俄國已退出了戰爭,現在奧匈帝國的對手只有一個,那就是義大利。此時奧匈軍隊在義大利方面共有兩條戰線,一條是特倫提諾戰線,另一條是皮亞韋河戰線。

阿芒多·迪亞茲將軍從1917年11月開始擔任意軍總司令。
美國的國務卿蘭辛對貸款的問題解釋道:「先生們,如果不同意貸款,貿易就無法形成,生產就會受到限制,工業就會蕭條,勞動力和資本就會閑滯,金融就會混亂,勞工階級就會不安定,民主國家就會受到損害……」自此,美國投資客的錢通過摩根財團的手,變成源源不斷的貸款進入美國軍火商的賬戶,再變成一船船軍火駛往戰火紛飛的歐洲戰場。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由於英國對德國實行嚴密的海上封鎖,美國同協約國的貿易從1914年的8億美元激增到1916年的32億美元,而與同盟國的貿易則從1914年的1·7億美元猛跌到1916年的區區100多萬美元,幾近於無。戰爭期間,美國還供給協約國各種物資100多億美元,貸款100億美元。因此,美國同協約國在經濟利益上已經緊密地聯結在一起了。軍火一船又一船地給英國人送過去了,但英國人的錢卻沒能及時返回來,英國人說數目龐大的黃金漂洋過海太危險了,搞不好會被德國人擄去,所以讓美國人不必著急,好在英國在美國人眼中還有些信譽——而且沒有也沒辦法,已經上道了就只能走下去。英國人此時付賬的方式也就變得簡單起來了,直接由美國貸款,這就使得在財政和軍需方面,美國成了協約國的支柱和主要基地,協約國終於為自己搞到了一個輸血基地。
儘管黑格表示反對,高夫還是被英國政府撤職,他潰散的第五軍團被羅林森的第四軍團司令部接管。英國第五集團軍在戰場上的失敗,迫使協約國作出了建立一個統一指揮部的決定,以便能夠迅速地調配部隊。福煦被任命為在法國的所有協約國軍的總司令。而此時的德軍雖然取得了幾場勝利,但魯登道夫也損失了25萬受過高度訓練的部隊,德國的人力嚴重不足,而美國部隊卻源源而來,魯登道夫第一次開始失望了,他發現「敵軍抵抗的力量超過了我們的力量,我們決不能被拖進一場消耗戰中去」。6月,德軍又向協約國軍隊陣線發動兩次襲擊,結果卻被法國和美國軍隊所牽制。當時的協約國軍隊用戰機和大炮猛烈轟擊德軍佔領的橋樑,摧毀其補給線。魯登道夫氣數已盡,他的士兵已經沒有再繼續奮戰的勇氣和意願。而在協約國軍隊方面,每個月卻還將有30萬美軍持續增援。7月,潘興以8個美軍師編成了一個軍,由他指揮獨立作戰,當7月18日協約國的埃訥-馬恩河反攻開始時,美國遠征軍首次以主力部隊的姿態出現。到了8月,美國遠征軍已發展成為由16個師組成的第一集團軍。8月8日,在薄霧的遮蔽下,約500輛坦克和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的步兵在炮火掩護下前進,等待著穿過亞眠的索姆河南面。防守薄弱的德軍陣線很快便土崩瓦解,退後了13公里。由於士氣低落,德軍頭一天便被俘虜了1·2萬人,他們只是象徵性地抵抗了一下,接著便扔掉武器,處於守勢的德軍開始全線崩潰。人力和財力均感疲乏的德國統帥部,在國內動員了青少年和年紀較大者加入戰鬥也無濟於事,德軍意識到,不要說勝利,就是爭取到比較有利於德國的停戰談判也是不可能了。8月21日,英國第三軍團繼續強行往北推進,第四軍團也重新恢復了前進。協約國軍隊同時進行的連續進攻看來是打垮德軍的關鍵,英軍把滲透戰術運用得跟德軍一樣卓有成效,確保了戰場上一往無前的挺進。
在派夫河會戰之後不久,許多人都認為奧軍的士氣已經到了即將崩潰的階段,所以只要大舉進攻,即可以使這個二元制帝國自動崩潰。但是迪亞茲卻不肯冒這個險,他是一個十分謹慎的軍人。自從7月1日起,福煦元帥已經獲得了授權,可以協調整個協約國的軍事行動,於是力勸迪亞茲進攻,但他還是堅決拒絕。直到9月26日,聯軍在法國發動了最後一個偉大攻勢之後,他和義大利的首相奧蘭多才開始勉強接受了福煦的意見。

五、「恐怖的傑克」——潘興

隨著國力日益增強,以歐洲為重心的國際舊秩序逐漸瓦解,美國決策者們體認到了美國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威爾遜堅信美國式的民主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制度,因此要將這一制度向全世界推廣。在這一觀念的驅使下,他領導的美國政府要更廣泛、更深入地插手世界事務,他不想成為戰後歐洲的看客,他必須要成為國際事務的主導。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此時若不參戰,美國在此之前援助協約國用於戰爭的那些貸款將要打水漂了。1917年,兩大軍事集團已打得精疲力盡之時,威爾遜認為該到出場的時候到了,便以「使世界安全並確保民主」為名,促使美國參加戰爭,威爾遜宣告,將進行一場「結束一切戰爭的戰爭」。在兩大集團廝殺了2年零9個月之後,美軍踏上了歐洲的戰場,直接投入了戰鬥。威爾遜動員了大量人力物力,為戰爭的勝利作了很大努力,由於美國這支強大生力軍的加入,戰爭迅速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威爾遜於1918年1月提出《公正與和平》十四點方案,此方案成為與戰敗國和談方案的基礎。1918年11月11日,德國與協約國簽訂了停戰協定,但威爾遜所提出的十四點方案被當成廢紙扔到了一邊,協約國需要的是要德國永世不得翻身。
威爾遜下令把駛往交戰地帶的美國船隻武裝起來,美國第一艘武裝商船啟航,威爾遜還在希望德國人不要走到擊沉美國商船這一步,由於沒有公開的法令,他不準備採取進一步的行動。在「盧西塔尼亞」號和「蘇塞克斯」號事件中,威爾遜一本正經地要求作為中立國的美國有權進入戰區並且要受到保護,而德國的潛艇在攻擊敵人前則必須要先露出頭來打個招呼。有那麼些歷史學家,熱衷於幫助威爾遜回憶,他們試圖聲稱這位總統熱愛和平,不遺餘力地試圖阻止美國捲入戰爭,而這就很難解釋威爾遜下一步的舉措了。這位總統,打破了美國此前的全部傳統,號召為商船配備美國海軍的大炮和海軍士兵,指示他們:凡是遇到冒頭的德國潛艇,即行開火!得了這樣的指示,美國商船一頭駛往了戰爭區域。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遇刺身亡,此事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索」,這根「導火索」不但改變了世界,同時也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卡爾一世因此成為了奧匈帝國的新任皇儲,並在兩年後成為了奧匈帝國的新國君。不過,這位奧匈帝國的末代皇帝很短命,在位才3年,在世也僅34年。
美國是在事先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進入戰爭的,從而必須面對組織、裝備、訓練、運輸以及供給一支在歐洲的遠征軍的任務,少得可憐的正規軍部隊成為連續兩批運抵歐洲軍隊的核心力量。潘興選擇凡爾登以東的洛林地區作為美軍的作戰地帶,來自美國的供應線將直達法國西南部的港口,除輕武器之外,火炮等軍械由美國的盟友提供。潘興到達歐洲時,正值協約國軍處境狼狽,由於俄國的退出,德軍得以把軍隊集中到西線戰場,協約國的軍隊處在節節敗退之中。1918年上半年,德國計劃並實施了幾次進攻,協約國損失非常慘重。協約國傷亡和被俘總人數達到80萬,同時他們幾乎失去了所有在1916~1917年間漫長、血腥的進攻中所拿下的土地。不過協約國還沒有潰不成軍。
在1917年初,美國越來越接近戰爭的邊緣,威爾遜斷絕了與德國的外交關係,把商船武裝起來,4月2日更在國會裡發表演說:「世界必須安全民主,權利比和平更可貴,我們將為自己最珍惜的東西而戰鬥,我們樂於為世界的最後和平,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為大小各國的利益作戰,我們沒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可追求,我們不想征服別人,我們不為自己索取賠款,我們不為自願的犧牲尋求物質上的補償。」1917年4月6日,以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使許多美國人喪生和美國與協約國的貿易受到極大影響等為借口,威爾遜召開了國會特別會議,認可美德之間的戰爭狀態,兩天後,參議院通過了參戰的決議,同德國打仗現在已是正式的了,剛剛5個月之前以「他使我們處於戰爭之外」為綱領勉強贏得大選勝利的這位總統,如今變成「武力,最大限度的武力,沒有吝嗇和限制的武力」的倡導者。
1919年9月,戰勝國同戰敗國奧地利在巴黎附近的聖日耳曼宮簽訂《聖日耳曼條約》。主要內容是:奧地利承認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的獨立;奧地利將克賴納和卡林西亞兩省的部分地區以及古斯滕蘭和南提羅爾割讓給義大利;布科維納、特蘭西瓦尼亞劃歸羅馬尼亞。到此,奧地利不僅驅逐了它的皇帝,連它的國土基本上也被瓜分完畢了。
潘興開始意識到,美軍的戰鬥力並不比英法聯軍差,他擔心被法軍「暫時借用」的幾個美軍師會變為永久性安排。為了加強對美國參戰各師的統一指揮,潘興成立了美國駐歐洲遠征軍司令部。進入7月後,抵達西線的美軍已越來越多,德軍在7月15日再次試圖強渡馬恩河,並希望通過此役決定最後勝負。但協約國的軍隊不僅以密集的炮火擋住了德軍的攻勢,而且還從7月18日起對德軍發起了反擊,在協約國7月18日的埃訥-馬恩河反攻開始后,美國遠征軍終於以一支獨立自主的主力部隊出現在歐洲的戰場上。
1917年3月,當一場具有空前規模的世界戰爭正在激烈進行時,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統治俄國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了,但是,新成立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不顧人民反對,一意孤行地繼續戰爭,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在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俄國人民進行了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為了鞏固新生政權,並滿足俄國人民對「和平、土地和麵包」的渴望,蘇維埃政權決定退出帝國主義戰爭。俄國的退出,使戰爭的天平開始出現了傾斜,這就迫使一直觀戰的美國不得不表態了。
在巴黎和會上,威爾遜極力想使美國登上第一大國的寶座,稱霸世界,但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畢竟根基不深,它的海軍不如英國,陸軍不如法國,美妙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講求實際的強硬主張和「狐狸」斤斤計較的商人政策,「百靈鳥」頓時章法大亂,變成了「一個十足的傻瓜」、「又聾又啞的唐·吉訶德」。可以說威爾遜充滿信心地帶到巴黎和會上的東西全都打了水漂,而當年正是他拍了胸脯保證之後,德國人才下定決心以十四點方案為和談基礎投降。但法國人使威爾遜的保證落了空,他的十四點原則在巴黎和會中成為了一紙空文。在巴黎和會中聲稱要讓世界找回正義的威爾遜,又在中國青島問題上自打耳光。可以說,巴黎和會是威爾遜個人理想主義的慘敗之地。克里孟梭對威爾遜的評價是:「他讓人捉摸不透,我認為他不是壞人,但不清楚他有多好。」他還覺得威爾遜清高、傲慢。「他對歐洲一無所知,而且想理解他簡直太難了。他以為按照公式和十四點原則,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上帝也只提出十誡而已,威爾遜卻謙遜地要把十四點強加于我們,最空洞的十四條戒律!」
「一戰」初期,人類間諜活動被公認為交戰雙方的主要威脅。但是後來事實證明信號情報更具有決定性意義,其重要性確實比在以往任何一場戰爭中都要突出。1917年1月17日,英軍截獲了一份以德國最高外交密碼加密的電報。這是一份由德意志帝國外交秘書阿瑟·齊默爾曼於1月16日向德國駐華盛頓大使發出的加密電報。這個電報是德國人用新的密碼系統發出來的,傳送給德國駐華盛頓大使,然後繼續傳給德國駐墨西哥大使,電文將在那裡解密,最後要交給墨西哥總統。

一支協約國護航艦隊中的一部分抵達一個不知名的港口。注意艦身上斑斕的偽裝圖案。
1918年7月後,意軍對奧匈的反攻一直是裹足不前,直到確信協約國軍在其他戰線上即將取得最後勝利以後,迪亞茲才準備發動兩路進攻。意軍第四軍團將突破奧軍防線的中部,意軍第八軍團在新組建的第十軍團和第二十軍團的支援下,準備在維托利奧-威尼托強渡皮亞韋河。作出這樣的部署,是因為奧匈軍隊士氣低落並陷入混亂,其國內政府則已分崩離析,正向協約國請求停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美國在列強中並不突出,是個負債纍纍的債務國,可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一下子富起來了,如列寧所說,「它從負債纍纍一躍而為各國的債主」,全世界有20個國家欠美國的債,連本來最富有的英國也欠下了美國44億美元的債款。美國地處北美,與戰區遠隔重洋,戰爭為美國提供了發財的機會。不過,戰時美國與同盟國和協約國的貿九_九_藏_書易是不等的。由於英國封鎖,美國與同盟國的貿易猛跌,幾至於無,與協約國的貿易量卻增加了三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美國對英國人的封鎖措施比對德國人的活動更擔心,美國堅持海上自由,向交戰雙方提供戰爭物資,船主因為英國對同盟國特別是對德國的封鎖而感到十分憤怒,不過美國船主漸漸發現,派越來越多的船隻裝載著戰爭物資駛往英國、法國非常有利可圖,這種商船因受到德國潛艇的襲擊,加上英國人的巧妙宣傳,導致了美國輿論轉而傾向協約國。
1918年5月27日午夜,德軍的攻擊開始了,4000門德國大炮同時開火,整個埃訥河防區被炸成了一片火海,空氣中瀰漫的毒氣使人窒息。由於法軍把主要的部隊都部署在了第一線上,所以在德軍最初的炮火打擊下損失慘重,僅一天,德軍就向前挺進了近18公里。在隨後在三天中,德軍勢如破竹,突破了「貴婦之路」上的英軍防線,一舉攻到了離巴黎只有約60公里的馬恩河地區,巴黎又一次受到直接的威脅。在這關鍵時刻,法國總理克里孟梭為激勵國人而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德國人或許會攻佔巴黎,但這並不能阻止我們繼續進行這場戰爭。我們將在盧瓦爾河岸邊作戰,我們將在加龍河岸邊作戰,我們甚至將在比利牛斯山區作戰。如果最後我們被趕出比利牛斯山區,我們將在海上繼續這場戰爭。」
為了讓手頭上那些貸款數字有效,除了繼續發放債券,摩根集團以及所有協約國的投資者們只能拚命祈盼德國人儘快投降——徹徹底底地高舉雙手投降。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從德國人的口袋裡掏回投資與紅利,而摩根們則可收回債券發行費,而不是無窮無盡的官司。隨著戰爭的深入,中立使美國大發橫財的同時,也將美國一步步拖入戰爭。與協約國一邊龐大的貿易額使美國與協約國聯在一起,如果協約國戰敗,美國的貸款即將付諸東流。尤其重要的是,美國金融家與工業家的命運同協約國也緊密聯繫在一起。戰後共和党參議員傑拉爾德·奈所成立的國會調查表明,美國1917年的參戰很大一個原因是金融家和軍火巨頭的操縱。這些人幾乎只與協約國做生意,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希望協約國取勝,這樣才能大賺其利。
斐迪南大公的妻子索菲亞,是出生於沒落的捷克貴族家庭的女伯爵。由於經濟條件不好,她不得不降低身份在一位奧地利大公爵夫人家做侍女。因為沒有皇家血統,根據哈布斯堡皇室的嚴格規矩,索菲亞根本沒有條件成為皇帝的妻子,也無法成為未來皇帝的母親。在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娶她時,奧匈帝國的皇帝弗朗茨·約瑟夫就和他有言在先,由於索菲亞的身份低賤,她的子女因此沒有皇位繼承權。當斐迪南大公遇剌后,奧匈帝國皇諸的位子就落到了卡爾的身上。
從奧地利官方編輯的戰史中顯示,1918年10月29日對於奧匈帝國來說是具有決定意義的一天,由於奧匈帝國內部的混亂和其陸海軍的加速解體,奧匈帝國的當局者已經得出了一個一致的結論,那就是他們承認已經沒有能力再把戰爭繼續打下去了。
奧斯卡·馮·胡蒂爾,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德軍陸軍上將,在人類的戰爭史上,他主要是以「胡蒂爾戰術」而廣為人知。「胡蒂爾戰術」也叫「突擊群戰術」,更通俗點說,又叫「滲透戰術」,可以說,這種戰術就是後來德軍機械化作戰學說的前身。胡蒂爾是一位有能力而且堅定的指揮官,也是第一位成功使用該戰術的集團軍司令官,他以突破塹壕戰方面的成就在「一戰」中成為一名非常出眾的德軍將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執行所謂的中立政策,實際上是「坐山觀虎鬥」。美國開始向交戰國大賣軍火,到處發戰爭橫財,軍事實力得到空前的提高。當歐洲對決的雙方廝殺得兩敗俱傷的時候,美國開始蠢蠢欲動。美國看到歐洲戰場上英、法同德國都打得差不多了,為了戰後在談判桌上爭取更大的發言權,決定向歐洲派遣遠征軍,並任命陸軍上將潘興為美國遠征軍的司令。1906年時,約翰·J·潘興還只是名上尉,並且對如此之低的軍銜來說,他的年齡也偏大。當時,西奧多·羅斯福越過862名比他軍階高的軍官,戲劇般地把他提升為陸軍中最年輕的准將。
前奧匈帝國的陸軍參謀總長康納德元帥,現在正在特倫提諾戰線上指揮著奧軍第十和第十一兩個軍團,他強烈主張攻擊的重點應放在阿賽果高原上,而在皮亞韋河戰線指揮第六軍團和伊松佐軍團的波羅耶維奇將軍,則應向派夫河下游進行佯攻。可是波羅耶維奇卻不願意擔任康納德的助手,所以他提出了一個完全相反的要求,現在他們兩個都要求增援兵力以實施自己決定性的行動。然而奧匈帝國的兵力是有限的,現任的奧匈帝國的參謀總長是艾爾茲將軍,與其說他是一位參謀總長,還不如說他是卡爾一世皇帝的副官。這個毫無決斷力的人決心做和事老,結果是兩個計劃都被採用,而不分所謂主攻和佯攻。奧匈帝國可使用的預備隊被分為兩部分,一人一半。卡爾一世選這樣的人做參謀總長豈能不敗?由於特倫提諾戰線和皮亞韋河戰線之間的山區地形沒有橫向的交通公路,康拉德和波羅耶維奇這兩個人之間難以互相支援,這就造成這兩支力量要各自為戰的局面,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了兩方面都沒有充足的力量以擴大他們剛開始所取得的勝利。
英國和法國部隊駐紮在舊的索姆河戰場阿拉斯和拉菲爾之間的地區,魯登道夫將選擇此地作為進攻點,決定採取突襲的進攻方式。英軍接受了保衛法軍邊境陣線的任務。3月21日,持續5小時的炮轟拉開了進攻序幕。在薄霧、毒氣和煙幕彈掩護下,進攻如火如荼地展開。從3月10日開始,德軍炮轟香巴尼的法國防禦工事,並對凡爾登和蘭斯兩地發動牽制性突擊。那天英國的空中觀察員報告,有大批敵軍乘火車或經公路向與英國第三和第五集團軍對峙的防區運動。德軍發起的代號「米夏埃爾行動」的進攻,旨在打擊作為協約國防禦柱石的英軍,在接近100公里長的前線,英軍和德軍的65個師展開了生死較量。在這次戰役中,德國再次使用了毒氣。在第一天的進攻中,滲透戰術發揮了作用,經過特別訓練的德軍突擊部隊運用「胡蒂爾戰術」,穿過濃霧向前湧進。德軍以炮火壓制英軍的炮兵陣地和觀察哨陣地,步兵緊隨移動彈幕實施滲透前進,繞過強點,這些陣地將留給後續部隊予以清除。德軍迅速突破了英軍的第一道防線,英第四軍團慘敗,在戰線上形成了一個缺口,迫使英軍退到索姆河一線。同時,德軍另派出一個師,徑取法國首都巴黎,由於德軍缺乏足夠的後備力量中途而返。但這次代號為「米夏埃爾行動」的戰役,還是被譽為步兵作戰技術的典範。
當1916年底在歐洲戰場上佔據了上風的德國人提出了足以讓摩根財團跌進地獄的要求——為了和平停戰——時,美國人傻眼了:和平當然美好,可誰來為那100多億的戰爭貸款買單?是英國人還是德國人?德國人沒戰敗,當然不可能替敵人掏錢,而英國人早已是窮得沒有一個先令了。再說英國人也不願付啊,只要打下去,這筆錢早晚得由德國人掏。務實的法國總理在法國眾議院暴風驟雨般的咒罵聲中,依舊嘹亮地宣稱與德國進行談判的任何念頭都是「卑鄙和可恥的」。而勞合·喬治首相在英國下議院也再次重複了偉大盟友的決心——我們必須把對德國的戰爭進行到底。在俄國已發生「十月革命」后,新建立的蘇維埃政權與德國單獨議和並退出了戰爭,德國人從蘇俄那裡獲得了巨額的賠款,除了糧食以外,還有大批從東線解脫出來的軍隊,戰爭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向德國人傾斜,這時候著急的已經不只是協約國和摩根財團了,美國的金融家與工業家甚至美國政府的命運都已與協約國緊密聯繫在一起了。「先生們,我們不是花錢來欣賞敗仗的!」1917年的春天,眼高手低的協約國終於聽到了美國人的警告聲,而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聽到的良言相勸是:「總統先生,我們都知道,如果這筆借到歐洲去的錢最終變成壞賬,就是上帝,他也得從這兒走人。」
在勝利是必然的這一點上,德國高級人物中,很少有人例外,馮·霍爾岑多夫海軍上將向帝國軍事委員會保證德國潛艇不會讓一個美國士兵在西歐登陸。但是,即使一長列一長列的火車運來俄國穀物,也不能抵消協約國封鎖對德國人民所造成的影響。關鍵性的食物短缺煩擾著德國,許多德國人獃獃地面對著他們戰時的第四個冬天,在物資匱乏的情況下,有些人的耐心已逐漸喪失。然而德國所面臨的形勢也潛藏著重大的不利因素,除了精銳的強擊部隊,德軍中的其他部隊普遍缺少裝備、給養和進行新式戰爭所必需的訓練。再者,其優秀的軍士和軍官都集中在強擊部隊,勢必造成其他部隊戰鬥潛力的明顯削弱。這樣,魯登道夫將不得不搶在美國人到來之前,主要依靠他少量的強擊部隊取勝,否則德軍中的其他部隊將不能支撐長期戰爭。美國遠征軍司令潘興是一位雄心勃勃、為人嚴厲、政治上十分老練的軍官,他無意使自己的部隊接受協約國的調遣。在首批遠征軍到達巴黎后,他決定將部隊集結在凡爾登和摩塞爾河之間的洛林地區。潘興的參謀部推斷,對這些目標發動一次進攻,就可以攔腰斬斷橫貫法國的德軍防線,並迫使德國接受協約國的和平條約。

六、「滲透戰術」的創始人——胡蒂爾

按照陸軍部的規定,步兵在美國本土訓練4個月之後,就可以派到法國去。許多參加過墨西哥戰役的老兵們想得更簡單,在他們看來,這次戰爭不過是一次快速清剿行動的翻版,德國人只要一交手就會四散逃命,然後便可舒舒服服地凱旋而歸。當潘興到戰場上走了一趟后,他不僅被雙方在這場可怕的消耗戰中進行的大屠殺嚇了一大跳,而且對美國部隊完全沒有經過這種戰鬥訓練感到震驚。身材高大的潘興是位一絲不苟的鐵腕指揮員,他不願意讓遠征的士兵們倉促上陣,去充當協約國的炮灰。美國由於戰爭而急速擴軍,派到歐洲戰場上去的大都是沒有作戰經驗的人,許多新入伍的士兵連武器都不會用,因此潘興要求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訓練。他們先是在美國國內的營地和法國的後方接受軍事知識的灌輸和訓練,然後以師、團為單位去沒有戰爭的地方進行實戰鍛煉,直到具備了獨立作戰的能力,再開到真正的戰場上去。
1912年,在美國總統大選中,被視作溫和改革者的威爾遜在幾乎每一輪投票中都落後于克拉克,只是由於克拉克沒有達到三分之二的法定選票而不得不繼續進行新一輪投票。就在威爾遜決定放棄,馬上就要發表承認失敗的聲明時,情況發生了一場戲劇性的變化:紐約市有一個很腐敗的坦慕尼協會決定支持克拉克而一舉壓倒威爾遜。這導致三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威廉·布萊安轉而反對克拉克,稱他是「華爾街的代表」,並改為支持威爾遜。他的改變引來許多代表的效仿,威爾遜與克拉克的力量對比開始逆轉,威爾遜最終在第46輪投票中勝出。1912年,民主黨派的威爾遜當選為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此後他推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新自由」改革。「一戰」爆發后,美國在威爾遜「中立」的旗幟下,一邊搖晃著橄欖枝,一邊加緊軍火生產,大肆擴充軍備,同歐洲的兩大集團做軍火生意,大發戰爭橫財,由債務國搖身一變,成為了最大的債權國。

潘興(右一)和協約國最高司令福煦及黑格、裴坦在一起。

1918年5月下旬,美國軍隊陸續抵達戰場前線。
在協約國軍隊空軍和陸軍的猛烈攻勢下,此時的奧匈帝國軍隊已經失去了抵抗的意志,在10月29日夜間,奧軍全部撤到了維托利奧以北的地方,南面的奧軍則一直退過了布魯格尼拉。義大利軍隊的追擊是從10月30日開始的,儘管敗退中的奧軍很少抵抗,可意軍的追擊還是緩慢的,迪亞茲似乎並不急於讓他的軍隊趕上奧軍。當意軍推進到利文扎河時,發現河上的橋樑都已經被奧軍炸毀了,而這條河沒有橋樑是過不去的,所以義大利軍隊只好停下來等待後方架橋人員的到來。

一、「我不能,但摩根先生可以」——被綁架的美國

十一、風雨飄搖中繼位的奧匈末代皇帝——卡爾一世

奧匈帝國末代皇帝卡爾一世的全名叫卡爾·弗朗茨·約瑟夫·路德維希·胡伯特·格奧爾格·瑪利亞·馮·哈布斯堡-洛林,是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之弟卡爾·路德維希大公之孫,奧托·弗朗茨和薩克森公主約瑟芬之子。他所面對的奧匈帝國是一個古老王朝統治下的年輕帝國,它的主人屬於歐洲最古老王朝之一的哈布斯堡王朝,而這個年輕的帝國只經歷了兩任皇帝。第一任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於1848年加冕奧地利帝國皇帝,年僅18歲,他在這個寶座上坐了68個春秋。在他執政期間,維也納變成了世界一流名城。
胡蒂爾在「一戰」中對這種突擊群戰術的成功應用,使得英國人稱之為「胡蒂爾戰術」——這一稱呼保留至今。1917年9月3日,胡蒂爾的軍隊佔領了里加。到三天後戰役結束,第八集團軍以4000多人的損失造成俄第十二集團軍近3萬人的損失,並一直推進到里加灣海岸,胡蒂爾也因為傑出的戰績榮獲了德國的「藍馬克斯」勳章。在「一戰」中,成功應用了「突擊群戰術」的還有年輕的隆美爾,1917年10月,作為山地步兵營下屬的分隊指揮官,隆美爾率領著兩個連的兵力,在夜間大胆地向義大利軍隊防線的後方穿插|進去,當天拂曉,這支部隊就已經佔領了義大利防禦後方的一個制高點,並升起了德國軍旗,義大利軍隊見後方被德軍佔領了,頓時防線開始崩潰。這次戰役隆美爾俘獲了40名義大利軍官和1500名士兵。不過,這種突擊群戰術登峰造極的應用要數德軍在1918年在西線發動的春季攻勢,西方軍史學者稱為「和平攻勢」,在這次戰役中,胡蒂爾指揮新編第十八集團軍,充當由魯登道夫發動的德國大規模春季攻勢的先鋒部隊。在第一天的進攻中,滲透戰術發揮了作用,德軍突破了英軍的第一道防線,英第四軍團慘敗,迫使英軍退到索姆河一線。同時,德軍另派出一個師,徑取法國首都巴黎,只是由於德軍缺乏足夠的後備力量不得不中途而返。這次戰役九-九-藏-書被譽為步兵作戰技術的典範,一直作為歐美國家軍事院校戰術教學的典型材料。
當然,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對德宣戰演說中說到參戰的目的時卻是絕對大義凜然的:「我們樂於為世界的最後和平,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為大小各國的利益作戰,我們沒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可追求,我們不想征服別人,我們不為自己索取賠款,我們不為自願的犧牲尋求物質上的補償。」威爾遜總統那番激|情的演說,讓許多議員都流下了眼淚,他們覺得總統的請求是極其嚴肅認真的。但議員們當真會那樣天真么?有人會相信么?當威爾遜總統離開國會大廈返回白宮時,國會大廈外面街道兩旁的人群向他歡呼。威爾遜坐在車中,悲傷地搖搖頭說:「好好想一想,他們所歡呼的是什麼,我今天所發表的演說,帶給我們年輕人的是死亡的信息,而他們卻如此地歡呼。」
16月中旬,兩路奧軍同時發起了攻勢,康納德的攻擊目標是要越過布侖塔河,迅速通過山地,包圍在派夫河後面的意軍。波羅耶維奇的攻擊是指向特瑞維索-米斯特里,而以巴齊格里昂河為第一目標。當決定了這個攻勢之後,由於奧軍方面不斷有流亡者逃到意軍戰線里去,他們給意軍指揮部帶去了許多情報,此外英軍的電話竊聽也獲得了許多詳細情報。迪亞茲從奧軍逃兵那裡事先得到奧軍的計劃后,早已是嚴陣以待。戰役一開始,在皮亞韋河方面,奧軍在托納萊山口的牽制性進攻就被擊退,隨後康拉德的第十一軍團進攻意軍的第六和第四軍團,在取得微小的進展后,很快即被意軍的反擊阻止並打退。
威爾遜有著強烈的擴張主義傾向,為了建立和鞏固美國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以及對巴拿馬運河的絕對控制權,美國對墨西哥、尼加拉瓜、海地、古巴、多明尼加等進行過威脅、干涉、控制甚至戰爭;威爾遜堅決反對用革命的手段清除資本主義的各種弊病,反對婦女獲得選舉權,對黑人有強烈的種族主義傾向。還在1918年夏天時,威爾遜接受了呼吸道方面疾病的治療,這一沒有公開的插曲預示了更嚴重的健康問題即將到來。

圖為國際聯盟一次會議中的集會場面。
就在這個時候,這封電報出現了,這豈不是英國的福音?這封電報果然如那些政治家們所預料的那樣,迅速地挑起了美國大眾的憤怒情緒,原先美國人以為自己只是遠離戰場的看客,而現在德國人卻想把戰火從美國後院點著,這實在是讓美國人無法容忍了。整個美國都開始擔心墨西哥的舉動。威爾遜總統決定,凡在交戰地帶航行的商船將予以武裝。電文破譯后6個星期,也就是在俄國因「十月革命」退出了「一戰」之後,美國總統威爾遜宣布美國對德宣戰,這時正是關鍵時刻,美國如果這時不加入戰局中,協約國極有可能就招架不住德軍的打擊了,因為德軍已經沒有後顧之憂了。此時,站在美國總統身後的是一個團結起來的憤怒的國家,齊默爾曼的電文使所有美國大眾都相信德國是美國的敵人,整個國家都充滿了對德國的怒氣。隨著美國加入戰場,德軍立刻陷入劣勢,最終走向全面失敗。一封小小的電報,扭轉幾個國家與無數人,乃至整個世界的命運和發展,這次破譯由此也被稱為密碼學歷史上最偉大的密碼破譯。
10月14日,卡爾一世召開皇家會議,接受了十四點協議,同意建立由各民族自治政府組成的聯邦制國家,但改革很快失去控制,各民族自治政府紛紛宣稱完全獨立,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奧地利國內的共和派最終又否定了君主制。
1917年,他秘密地通過內弟帕爾馬王子與法國進行和談,沒想到走漏了風聲,卡爾一世只好作罷。隨著戰爭進程的加速,奧匈帝國軍隊傷亡慘重,士氣極端低落。而後來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的十四點協議,更使奧匈帝國的處境雪上加霜。

前往歐洲的美國運兵船。由於護航系統相當成功,所以搭載著美國士兵的運兵船,在前往法國的途中沒有一艘被德軍潛艇擊中的。

1918年6月,奧軍穿越皮亞韋河的行動失敗了。圖為行動中喪生的奧軍士兵。
魯登道夫在1918年的第一次攻勢,是作戰技術的傑出範例,他的軍隊在8天中前行了64公里,這在長期的靜態防禦戰爭中是創紀錄的。在戰鬥中首當其衝的英軍,約有17萬人傷亡,法國方面是8萬。英法的被俘人員共計7萬人,被奪去的野炮在1100門以上。當迅速前進的德軍繳獲了他們的200萬瓶威士忌酒時,通常沉默寡言的英國人也震驚了!德國依然幻想著早些取得戰爭的勝利,決定不給協約國部隊以喘息之機,隨即於5月27日在佛蘭德斯發動了攻勢,並在另一個叫作謝曼德達姆的地方採取佯攻。佯攻開始不到一個小時,德軍就突破了守軍的防線,朝法軍的後方挺進。沒想到擔任佯攻的部隊進展如此順利,魯登道夫更改了原計劃,命令德軍在謝曼德達姆的進攻由虛轉實,繼續挺進。勢如破竹的德軍又推進到幾年前他們敗走的地方——離巴黎只有60公里的馬恩河畔,但他們的攻勢最終還是被趕到戰場的美軍給擋住了。
1838年1月8日,艾菲爾德·維爾展示了一種使用點和划的電報碼,這是摩爾斯電碼的前身。作為一種信息編碼標準,摩爾斯電碼擁有其他編碼方案無法超越的長久的生命力。摩爾斯電碼在海事通訊中被作為國際標準一直使用到1999年。1997年當法國海軍停止使用摩爾斯電碼時,發送的最後一條消息是:「所有人注意,這是我們在永遠沉寂之前最後的一聲吶喊!」

二、政界「百靈鳥」——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

面對德國人即將發動的強大攻勢,協約國首腦迫切希望美國增派大批士兵。但直到1918年初,他們眼睜睜地看著37個師還在美國本土組建和訓練,因此對眼前的狀況頗感不快。協約國擔心美國是否有能力裝備和運送一支獨立的野戰軍隊,還懷疑美軍指揮官和參謀人員是否有能力組織和指揮這樣一支部隊去抗擊身經百戰的德國人。實質上,協約國是想把美國部隊分別編入法國和英國的現有軍隊編製之中。1918年3月西部戰線看上去很平靜,但是英軍司令官黑格認為這是德國一場大規模進攻之前的暫時平靜,懇求增加兵力,但是首相勞合·喬治和他的戰時內閣卻無意將更多的部隊投入一條已經白白消耗了英國許多精銳部隊的戰線。勞合·喬治希望在巴勒斯坦撈取收穫,至於歐洲的西部戰線嘛,只要能守住就行了。削弱黑格的兵力會迫使他保持守勢,從而可以保全許多人的生命。再說了,在西線戰場上,少去幾個英國人,自有別國人去頂上,英國人是會算這筆賬的。
當然,如果只是單純從軍事角度來看,貝萊奧森林之戰的成果並不大,或者可以說它是一場得不償失的戰鬥,但打敗經驗豐富的德第十八軍團的部隊,仍然鼓舞了協約國軍的士氣。此戰對德軍心理上的打擊是巨大的,它意味美軍將作為一隻強有力的對手出現的戰場上。在這次戰役之後,德軍在協約國軍隊的聯合打擊下,一步步走向了失敗。「一戰」結束后,為了表彰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貝萊奧森林的英勇表現,法國政府把這座當時被炮火打成了禿山的森林命名為「海軍陸戰隊森林」,並在名義上歸美國政府所有。現在這片森林又重新長起,成為了紀念在「一戰」中美軍在歐洲大陸陣亡將士的紀念地。英法兩國原本以為剛組成的美軍沒有戰鬥經驗,在這之前還一直要求將美軍分散到英法的軍隊中去,但美軍的初戰告捷,令英法從此對美國軍人改變了看法。在這次戰役以後,潘興激動不已,他致電美國國防部:「我堅信,我們的軍隊在歐洲首屈一指,我們的參謀人員不比任何軍隊遜色。」他甚至拍案怒斥:「誰膽敢再問我美國人會不會打仗,我就對他不客氣!」
由於英國對德國的經濟封鎖,1917年時的德國已處在十分困難的的境遇中,英國人的意圖是困死德國人,當然其中包括德國平民。在主力艦隊無法突破英國封鎖的情況下,德國企圖用潛水艇來打破英國的海上優勢。1915年2月,德國就宣布實行無限制潛艇戰,對環繞大不列顛和愛爾蘭領海以及英吉利海峽中的敵國商船一律擊毀,事先不加警告,中立國的船隻也不例外。由於美國的強烈抗議,德國於1916年5月暫時停止無限制潛艇戰。但到了1917年2月,德國對在陸上贏得戰爭已越來越不抱希望,又恢復了無限制潛艇戰,企圖通過潛艇封鎖迫使英國在「6個月以後投降」。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不僅為美國支持協約國的輿論提供了材料,也為美國參戰提供了很好的借口。1917年,掌握了德國軍政大權的魯登道夫繼續推行無限制潛艇戰的冒險,似乎產生了稱心的戰果,在1917年的頭三個月中,130萬噸以上的協約國和中立國船舶被擊沉,4月的損失近90萬噸,這種成就多數是出自英國海軍部頑固地反對採取護航制的緣故,只剩下僅夠6周食糧的英國,迫切需要美國支援,以與德國潛艇的威脅搏鬥。
與此同時,由英國將軍蘭伯特指揮的第十軍團中的英軍部隊在右翼奪取了一個大型橋頭堡,並打退了奧軍第五軍團的一部,分割了奧軍防線。第二天,意軍的增援部隊利用不斷擴大的缺口發動進攻,奧軍的抵抗崩潰了。從11月起,意軍進至貝盧諾並進抵塔利亞門托河。隨後在西線作戰的第六軍團中的英法部隊突至特倫特,約30萬名奧軍士兵被俘,此時的奧匈軍隊,早已是到了最後崩潰的邊緣了。

德國的猛攻最終被協約國遏制。
在作戰中,突擊群戰術的核心是利用小股的作戰部隊,利用對方防禦上的間隙和接合部,滲透到對方的防禦體系當中,打擊敵人重要目標。根據這個思想,在進攻發起前,先經過密集的炮火覆蓋,接著在彈幕徐進的掩護下,派出數支精良的小分隊,即所謂「突擊部隊」,切斷交通線,割裂防禦部署之間的關係,為正面的攻擊創造條件。在里加戰役中,胡蒂爾面對的是俄國帕爾斯基指揮的第十二集團軍,編有16萬人,而德軍的第八集團軍下屬三個軍,約6萬人,胡蒂爾的軍隊在這次戰役中展示了德國軍隊新的滲透戰術。該戰術是德國總參謀部基於英國人和法國人的戰術發展而來的,在短時間的密集炮火準備后,以小的戰鬥單位繞過敵人的強點滲透到對方前線。這些部隊在突破無人區的時候可以交替掩護,並繞過敵軍火力支撐點,迅速通過敵軍防禦部隊的間歇突破到敵軍縱深,切斷敵軍通訊,而後大部隊才發起攻擊。由於在這種戰術中,強擊部隊要突破敵軍防線並在缺乏支援的情況下作戰,因此他們的裝備和戰術都與之前的德軍步兵有很大不同。
在這個時期,儘管奉行無限制潛艇戰的德國潛艇在大西洋上對美國船隻展開攻擊並造成人員損失,威爾遜也只是威脅德國停止其行為,而繼續將美國置於戰爭之外。英國宣布對德封鎖,嚴禁一切裝載戰爭禁運物資的中立船隻駛往德國,雖然威爾遜對於英國侵害中立方權利的做法表示了溫和的抗議,但如英國所預料的,他並未採取任何行動。公正地說,他這個時間的「中立」其實是有偏向的,只不過是時機尚未成熟。美國當時的國務卿威廉·詹寧斯·布萊安就對這個問題提出了明確的質疑,後來卻因此而辭職。1916年,威爾遜再次獲得總統競選重新提名后,在競選中打出了「他讓我們遠離了戰爭」的口號,提示選民他任期內既維持了堅定的國策,又避免了與德國或墨西哥的公開衝突的業績,在這個不參戰的口號下,威爾遜獲得連任。在獲得總統連任后,威爾遜為確保一個更寬泛的外交政策,警告美國公民不要在交戰陣營中選擇他們的所屬方,儘管載有大量美國公民的英國客輪「盧西塔尼亞」號被德國潛艇擊沉的事件給威爾遜增加了參戰壓力,但美國的中立原則還是得到了維持。由於德國發起無限制潛艇戰,威脅到美國的商業海運,這種中立性開始傾斜。針對德國所實行的無限制潛艇戰,威爾遜的口氣也日趨強硬起來,他警告德國他不會容忍給美國人造成生命損失的潛艇戰。
當最後的大型攻勢紛紛擱淺時,德軍離最後的戰敗已經不遠了。突擊隊戰術沒能衝破協約國軍隊的反抗,其坦克讓德軍感覺壓力沉重,士兵軍心渙散——這是德軍行將覆滅的徵兆。
在這些前往增援的美軍中,美國第二師的第四海軍陸戰旅被派往貝萊奧森林戰區援助那裡的法軍。6月3日,他們遇到正從戰場上潰退下來的法國部隊,一位法軍少校好心地告訴威廉斯上尉前方的形勢,並勸他要趕緊撤退,威廉斯上尉聽到法國人要他撤退的建議后,脫口說了一句:「退卻?他媽的!我們剛到這裏!」據說這句話很快就傳遍了整個美軍部隊。這個頗具美國西部牛仔風度的美軍海軍陸戰隊的指揮官一邊罵著粗話,一邊率領著他的弟兄們沖向已被德國人佔領了的貝萊奧森林。樹木茂密的貝萊奧森林,遍布岩塊和大礫石,德軍用三重塹壕把這座森林布防起來,到處都是可以互相支援的機槍掩體和一排又一排的鐵絲網。一份錯誤的法國情報,使海軍陸戰旅指揮官哈伯德錯誤地以為貝萊奧森林除東北角外是沒有德軍的,從而忽視了對這個地區的搜索。6月6日拂曉,美國海軍陸戰隊開始了進攻,他們遭到了德軍機槍和狙擊手的兇狠攻擊,成片成片地倒下,然而美國軍人拚死向前,一塊一塊地與德軍爭奪森林中的每一個角落,經過20多天的苦戰,海軍陸戰隊以傷亡近1萬人的重大代價,終於奪取了這片森林。對美軍英勇頑強的作戰風格,就連與他們作戰的德國士兵,都不得不感到佩服,把美軍稱為「魔犬」。

十、奧匈帝國的結束——維托利奧-威尼托之戰

當阿芒多·迪亞茲將軍被任命為義大利參謀總長之後,他最先的意圖是要對奧匈的軍隊發動一個攻勢,但是快到1918年5月中旬的時候,當他知道奧軍也正在著手準備進攻之後,決定不再先發制人,而是要等候讓敵人先動手。
這是一封建議與https://read.99csw.com墨西哥結成對抗美國的軍事聯盟的電報,它的內容為:「我們計劃於2月1日開始實施無限制潛艇戰。與此同時,我們將竭力使美國保持中立。如計劃失敗,我們建議在下列基礎上同墨西哥結盟並協同作戰,我們將會向貴國提供大量資金援助,墨西哥也會重新收復在新墨西哥州、得克薩斯州和亞利桑那州失去的國土。」雖然後來墨西哥總統卡蘭薩正式拒絕了德國的這個提案,但它在發送過程中已經掀起了滔天巨浪。
情急下的貝當只好向正在160公里以外的美軍求援,雖然在這之前他還力主將這些「缺乏戰場經驗」的美軍分散到英法的各部隊中去。美國遠征軍總司令潘興接到貝當的求援電報后,馬上派正在接受基本軍訓的3個美國師趕往馬恩河地區。這些美軍是剛成立的隊伍,毫無戰鬥經驗,他們所面對的是久經沙場的德軍,但士氣旺盛的美軍楞是把德軍阻止在了馬恩河的對岸。
綽號「政界校長」的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出生於弗吉尼亞州,小時候他被認為是一個遲鈍的初學者,9歲時還不識字,但17歲以後通過努力學習,成績進步很快,1886年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曾獲霍普金斯大學政治博士學位,他本人也因博學多才、善於辭令而享有「百靈鳥」之稱。1912年,威爾遜當選美國總統,連任兩屆,是美國歷史上「學術地位最高」的一位總統,也是一位傑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1962年美國歷史學家把威爾遜排在34位美國總統的第四位——位於林肯、華盛頓、富蘭克林·羅斯福之後。
人們都知道,密碼是秘密情報戰中的秘密武器,離開了密碼就談不上情報的秘密。破譯是通過破解偵察對象的密碼,從中獲取情報的手段。想方設法保住自己的密碼不被破譯,千方百計破譯別人的密碼,是各國情報機構最基本、最經常也是最重要的一項業務工作。在「一戰」中,英國人早就掌握了德國人所用的電報密碼,在多格爾沙洲海戰中,英國人就曾靠破譯德國人的電報而取得了勝利。這次英國人雖然意識到了這封電報的重要性,但因為德國人使用的是一種新的密碼,英國人一時破譯不出來,正在他們一籌莫展之際,卻突然發現德國人犯了一個錯誤,原來接到密件的德國駐華盛頓大使在他的華盛頓辦公室里將電報用新的密件本譯出后,卻又用老的密件本將電報加密後傳送給了德國駐墨西哥大使馮·伯恩托夫,英國密碼破譯專家們在得到新老兩個版本的電報后,經過努力終於破譯了這封電報。
來到法國后的潘興不僅要借鑒英、法、德軍的經驗,要求部隊必須進行塹壕戰的戰術訓練,還要求參戰美軍克服英法軍隊困守塹壕戰線的消極思想,加強「火力與機動」的突破戰術訓練。如此長時間的訓練,實在是急煞了性情急躁的法國人,為早日減輕壓力,擺脫困境,法國人恨不得一腳把美國兵踢到戰壕里去。伴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不僅法國人和英國人越來越不耐煩,而且連有的美國軍官也認為潘興的訓練計劃搞得太過分了。在組織美軍師方面,法國人建議1·7萬人為適當的規模,大了則不靈活,作戰時無法有效組織,並且受火力壓制時難於機動,對計劃的改變不能迅速作出反應。但播興沒有聽這些建議,他要求組織2·8萬人的師。他認為,大兵團利於持久作戰,並能集中成密集隊形突破德軍防線。

圖中的美軍正在用法制75毫米口徑野戰炮進行炮擊。當時美國遠征軍使用的大炮基本都不是本國產的。
由於德國的無限制潛艇作戰,使美國找到了加入歐洲戰事的借口,美國的參戰,使得本已精疲力盡的英法等協約國像被注射了一針強心劑,美國的雄厚工業實力,不久就把戰爭勝利的天平壓向了協約國一方。此時魯登道夫已入主德國總參謀部多時,作為一個優秀的戰略家,魯登道夫完全知道美國參戰對德國意味著什麼,因此,力爭在美國運夠充足的兵力之前,結束在歐洲的戰事。
11月初,根據卡爾一世的命令,奧匈帝國開始與義大利進行談判,在無條件地接受了義大利所提出的停戰條件后,奧匈帝國的皇帝卡爾一世已經不再有任何權力了,11月12日,卡爾一世被迫退位。他曾表示只要保留皇位,可以放棄一切政治活動,但新建立的奧地利共和國不再需要這個皇帝,他和全家被驅逐出境,舉家逃亡到了瑞士。奧匈帝國從此變成了歷史上的遺迹,哈布斯堡王朝600多年的統治到此壽終正寢了。
此時的奧匈帝國曾經多次做出努力,希望能夠從戰爭中退出。自從奧匈帝國的新皇帝卡爾一世繼位之後,他所接手的是一個搖搖欲墜的帝國,由於協約國的封鎖,奧匈帝國的經濟已處於崩潰狀態之中,食物缺乏,人們已經得不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罷工現象接連不斷,前線又是敗仗連連,奧匈這個二元帝國已經無法維持下去了。在整個歐洲戰場,同盟國的敗局已定,所以卡爾一世最大的目的,就是怎樣能夠儘可能有利地退出這場戰爭。
1919年,作為巴黎和會的三巨頭之一,威爾遜帶著他宣揚已久的、被稱為「世界和平綱領」的十四點原則參加了巴黎和會,締結了《凡爾賽和約》。威爾遜極力倡導國際聯盟方案,旨在確立美國領導下的戰後世界秩序,他為此東奔西走竭盡全力。成立國際聯盟的方案在巴黎和會上終於通過了,但可笑的是倡導並竭力為之奔走的美國卻開始反對這個方案了:這時,美國國內政治形勢出現了逆轉,被共和黨人控制的國會拒絕批准威爾遜方案,后付諸公民表決,結果這一方案未完全被通過,由於國內孤立主義思潮等種種原因,最終也未被美國國會通過。提出國際聯盟的美國,卻未能參加國際聯盟。威爾遜一手促成了「國聯」,最終反被他自己的人民拋棄,這一巴掌打在了威爾遜的臉上。雖然美國沒有加入國際聯盟,但威爾遜還是因此獲得了191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他是繼西奧多·羅斯福之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美國總統。
奧地利和匈牙利成為共和國,哈布斯堡王朝被永久驅逐。在匈牙利首先成立了一個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但1919年羅馬尼亞入侵后保皇勢力又開始抬頭,1920年匈牙利恢復為一個王國,但沒有國王。奧匈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卡爾一世企圖佔據這個王位沒有成功,米克羅斯·霍爾蒂成為了執政者。
還在10月初時,同盟國就曾聯名向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了關於停戰談判的要求,但威爾遜總統的答覆是除非同盟國從它們所佔領的土地上全部撤出才算是有停戰的誠意,否則就不能考慮談判的問題。卡爾一世得知了威爾遜的這個觀點后,馬上就命令在前方的弗朗茨·康拉德元帥和波羅耶維奇元帥從義大利的北部撤出。當協約國的勝利顯而易見時,接受協約國所宣揚的民族主義是必走之路了。為了討好威爾遜,又根據威爾遜所提出的十四點原則中關於民族自決的要求,卡爾一世輕率地向其臣民們發布了一個宣言。在這個宣言中,他給了奧地利的每個民族組織自治政府的權力,他以為這樣做可以在確保每個民族獨立的基礎上使他們共同維護奧匈的共同利益。可是他把問題看得太簡單了,要知道民族獨立的口子一開,緊跟著的必然是國家的分裂。威爾遜給卡爾一世的是一顆政治性的炸彈,它不僅不能使奧匈帝國的人民團結一致,反把這個二元帝國炸得粉碎。此時的奧匈帝國已經是四分五裂了,再也無法將眾多民族聯合在一起,各民族都成立了自己的自治政府,中央政權的權威已然是蕩然無存了。
1918年6月9日,胡蒂爾在馬茲實施了成功的努瓦永-蒙迪迪埃攻勢,但他很快被法國非常有效的防禦和德軍的資源不足所遏止。隨後他的部隊在這場戰爭的其他時間里只能保持防禦態勢,不過胡蒂爾的巧妙指揮成功地防禦住了英法聯軍的多次進攻。胡蒂爾進攻的停止暴露了突擊群戰術的一大弱點,就是對後勤補給要求比較嚴格,由於強擊部隊實質上是小規模合成部隊,它對於後勤的物資也不是單一的步兵為主的傳統部隊所能比擬的。而此時的德國,已不可能繼續維持攻勢所必須的後勤補給。1918年11月,德國爆發了革命,德皇被迫退位,德國也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籤了字,德國的許多將領在戰後不承認自己的失敗,稱是被人「在背後捅了一刀」。停戰後,胡蒂爾帶領他的軍隊穿過萊茵河回到德國,他在11月10日對軍隊發表的告別演說中提出德國軍隊並沒有在戰場上被打敗,而是被後方的政客「在背後捅了一刀」,「我們不是被敵人擊敗的,而是因為受制於外部環境才被迫如此,我們不得不放棄了我們經過激戰才佔領的土地,我們仍然高昂著頭回到我們深愛的祖國」。

圖為美國招募志願兵的廣告牌之一。
在強烈的反對聲中,威爾遜總統說服國會對每一個21~31歲的體格健全者實行徵兵制,後來年齡改為18~45歲。將有400多萬人在陸軍服役,80萬人在海軍服役。潘興重建他的部隊,決定每一個美國師應包含2·8萬人,約兩倍于相應的英法部隊。他的命令證實了一個普遍的歐洲人的觀念,即美國人做什麼事情都是大手大腳的。1917年5月26日,陸軍部長貝克簽署了授權潘興指揮美國遠征軍的命令,據說這位部長私下裡曾對人說,他對擔任美國遠征軍司令的潘興只準備下達兩個命令:「一個命令是去,另一個命令是回來。」由此可見他對潘興是多麼信任。威爾遜在對待潘興的態度上竟和貝克部長極其相似,他對軍事工作不感興趣,最希望由將軍們自己去管打仗的事。
美國同奧匈帝國的外交關係於4月8日斷絕,但直到12月7日方才宣戰。美國對德宣戰後,政府立即在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愛國主義宣傳熱潮。「武裝起來,最大限度地武裝起來,毫無限制地武裝起來!」這是威爾遜總統向全國發出的戰鬥號召。當德國決心開展無限制潛艇戰時,它就有意地接受了各種風險,但它認為美國的武裝力量將為數很少——當時美國的正規陸軍總共不到30萬人,空軍只有微不足道的150人。但在短短几個月之內,美國陸軍和國民警衛隊就招到了近70萬名志願者,另有300萬人被徵召入伍,到1918年11月,美國軍隊男女軍人已有了480萬人。1917年,持續了三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了關鍵時期,巨大的戰爭消耗使協約國和同盟國都精疲力竭。為了響應協約國關於在歐洲儘快出現一支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美國部隊也會有助於鼓舞士氣的建議,美國抽調分散的正規陸軍部隊拼湊成第一師,該師主力加上海軍陸戰隊的一個團於1917年6月抵達法國。此前先期到達的是陸軍花名冊上年輕的少將約翰·潘興。4月,美國正式加入協約國一方與同盟國作戰,這對於德國來說不啻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因為它極大地改變了作戰雙方的力量對比,戰爭的天平迅速向協約國一方傾斜。從6月開始,新銳的美國部隊源源不斷地開向歐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長距離傳送信息的技術有了大幅度發展,用摩爾斯電碼發送的電報和無線電報不久便在戰爭中顯示了其勝負攸關的作用,各個國家都馬上把它應用到了戰爭之中。自從無線電和摩爾斯電碼問世后,軍事通訊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但是無線電通訊完全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在己方接受電文的同時,對方也可「一覽無遺」,因此人類歷史上早就伴隨戰爭出現的密碼也就立即與無線電結合,出現了無線電密碼。而電報的加密和破譯也就登上了舞台。1914年8月,德國無線電台發出了「兒子誕生」(即戰爭爆發的隱語)的消息后,德國對法國正式宣戰,由此拉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序幕。從這個時候起,各交戰國的情報機構開始的一系列的情報活動首先是圍繞著密碼破譯來進行的。

這是行進中的塞族部隊。11月1日,他們光榮地解放了祖國的首都貝爾格萊德。
德國駐奧軍總部的總代表克拉蒙對6月間發生的意奧之戰評價說:「6月間的這場會戰對於奧國的國內局勢,具有最嚴重的後果,不僅是這個失敗本身,而且還有奧軍所受到的嚴重損失。在匈牙利的國會中,已經引發了一片遣責聲,他們要求撤回匈牙利的軍隊,不讓他們受毫無良心的奧國將領的指揮。奧國人民也公開指責皇帝和皇后通敵賣國。」一言以蔽之,這就是奧匈帝國崩潰的開始。
1918年5月28日,第三次埃訥河會戰中,魯登道夫沿「貴婦大道」實施進攻,一舉突破了法軍的防禦。潘興急調邦迪少將指揮的美軍第二師和迪克曼少將指揮的美軍第三師增援法軍。與此同時,在西南約8公里的坎蒂格尼,美軍實施了大戰中的第一次進攻。美軍第一師奪取了德軍嚴密設防的坎蒂格尼村並多次擊退德軍的反衝擊,儘管該戰僅是一次局部的作戰行動,但打敗經驗豐富的德第18軍團的部隊,仍然鼓舞了協約國軍的士氣。美軍在坎蒂格尼戰鬥中的大獲全勝,使潘興激動不已,他致電美國國防部:「我堅信,我們的軍隊在歐洲首屈一指,我們的參謀人員不比任何軍隊遜色。」他甚至拍案怒斥:「誰膽敢再問我美國人會不會打仗,我就對他不客氣!」至1918年7月,戰略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協約國手中。協約國司令官貝當、海格和潘興在博蒙召開會議,對今後的作戰作了深入的討論和準備。協約國採納潘興建議,變戰略防禦為主動進攻,不久即發動了亞眠戰役和聖米耶爾戰役。
其實不管怎麼看,這都是美國人對自己要參戰在找個正義的理由,對齊默爾曼電文的破譯並不見得有那麼巨大的作用,美國的參戰是其利益所在,這封電報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參戰的借口,該參戰的時候有沒有它其實都是一樣的,甚至有人分析,這封電報原本就是造出來以供宣傳之用的。但不管怎麼說,通過這個事例我們得知,諜戰在戰爭中對局勢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在「一戰」中,諜戰這一場無硝煙的戰爭也表現出強大的戰鬥力。

1918年,義大利戰場上為數不多的美軍部隊正在朝奧軍陣地投擲手榴彈。
https://read.99csw.com

八、美軍初試身手——貝萊奧森林爭奪戰

美國參戰後,它的海軍也加入了反潛護航戰鬥,消除潛艇威脅的主要方案就是將商船集中起來組成編隊,進行武裝護航。在以前的戰爭中護航行動被證明非常有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卻一度被認為過於保守,難於組織。不過這種方法的效果很快又被證明了,從5月開始,協約國和中立國的商船損失逐漸減少。到1918年初,美英新下水的船隻數超過了損失的船隻數,而它們擊沉的德國潛艇,不久就比德國所能建造的更多,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失敗了。1918年,英美使用更先進、更有威力的水雷,共同布置了一個巨大的雷區,從蘇格蘭以北的奧克尼群島一直延續到挪威的領海,一共布了7萬多枚水雷,使得德國潛艇要進入大西洋更為困難,英美海軍基本解除了德國潛艇的威脅。這不僅對英國的存亡有著重大意義,而且使得美國部隊能夠跨越大西洋登陸法國作戰,最終挽救了協約國的命運。
1916年11月卡爾一世即位時,奧匈帝國在「一戰」中正陷於四面楚歌的處境,為了扭轉頹勢,他親自擔任了帝國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據說他還曾下令使用過毒氣。雖然有了一點起色,但奧匈帝國大勢已去,卡爾一世不得不向協約國求和。
美國參戰前的「中立」,只不過是為了發戰爭財和等待參戰的最好時機。1917年,戰爭已近尾聲,兩大軍事集團都已精疲力竭,美國此時參戰,既可輕易獲勝、撈取戰利品,又有利於戰後奪取世界霸權。更何況對美國來說,不參加歐洲戰爭,不去扭轉德國在歐洲專橫稱霸的局面,將意味著不僅僅失去貿易,而且相對地降低美國在世界國家之林中的地位,利害攸關,不得不參戰。威爾遜總統等待德國政府重新考慮它的海上威脅是徒勞的,將近2月底時,載有美國國民的英國班輪「拉科尼亞」號沒有接到警告就被魚雷擊沉。3月中,美國船舶「孟菲斯城」號和「伊利諾伊」號也被擊沉,又死了幾個美國人。以此為由的威爾遜說潛艇戰是「與全人類作對的戰爭」,在呼籲戰爭的演講中,威爾遜爭辯說:「美國將為偉大的道德原則而戰,這場鬥爭不單為反對德國,而且為反對全部的專制政治。」為了保住美國的利益和在和平會議上弄到個席位,威爾遜就必得成為一個參戰國的領袖。
1918年初,對於德國來說,戰爭進入了更為艱難的一年,雖然俄國的「十月革命」使俄國退出了戰爭,使東線的德軍得以解脫,但美軍的介入,對德國所構成的威協,卻要比俄軍對德國造成的威協要大得多。為了趕在美軍主力參与歐戰前打垮法、英軍隊,1918年3月,德軍在西線傾其全力對協約國發起了猛烈進攻,並試圖在夏季勝利結束戰爭。
1918年10月23日,蒙特格拉帕之戰中,防守中部戰線要點的奧軍貝盧諾集團顯示出了出人意料的頑強性,經殊死奮戰終於打退了意軍第四軍團的瘋狂進攻,並使之遭受重大損失。11月初,維托利奧-威尼托之戰,奧軍第六軍團將意軍第八軍團阻止在皮亞韋河防線。但由法國將軍格拉齊亞尼指揮的第二十軍團中的法軍部隊於10月末時,在皮亞韋河的左岸奪取了一個立足點。
1915年,華爾街的摩根財團成為協約國在美國採購軍需品的代理人。摩根財團收到一筆價值5億美元的軍火訂單,這在當時可是一筆驚人的款項。這筆生意的傭金是5億美元的2%——整整1000萬美元。條件是,這批5億美元的軍火資金由摩根財團負責利用華爾街籌集,也就是說,要暫借美國人的錢來為英國人解燃眉之急,先墊付軍火費用。戰爭初期,美國並沒有希望從戰爭得到更多的經濟好處。戰爭的第一年,即1914年,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布賴恩,就明確建議美國金融家不要對協約國貸款。1914年8月布賴恩在與總統商量后,再次通知金融家,向交戰國貸款違背了「真正的中立精神」。長期在「門羅宣言」的滋養下,幾乎所有美國人都希望摩根財團能夠遠離這份禮物,因為它顯然破壞了中立的行為,但是摩根卻不想放棄這筆百年難遇的生意,他開始行動了,在摩根的支持者們的反覆宣傳下,沐浴在和平陽光下的美國人漸漸修正了對於「無為即和平」的偏執理解,畢竟財富唾手可得,而鮮血卻遠在地球的另一面。
約翰·潘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歐洲戰場上統率200多萬美國遠征軍的最高司令長官,是美國唯一在生前獲得特級上將稱號的美國將軍,1860年生於密蘇里州林恩縣拉克利德。1886年西點軍校畢業後去騎兵部隊服役,是一位勇敢、嚴厲、極富獻身精神的指揮員,素有「鐵鎚」之稱。他曾參加過剿滅印第安人的血腥戰爭,擔任過西點軍校戰術教官,在校期間獲得「黑傑克」的綽號。1898年參加美西戰爭,後來又幾度供職于駐菲美軍,在棉蘭老島上屢建戰功,備受前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喜愛,以至於當他看到法律不允許他將潘興從上尉提升為少校或上校時,乾脆直接將潘興擢升為準將。美國參戰後慷慨地支援協約國,到1918年夏,運往海外的食物和補給,增加到每月近100萬噸,但是,望眼欲穿的部隊運輸船隻直到1918年春才開始到達。即使在那個時候,協約國軍事領導人仍低估美國的作戰能力和工業潛力。當福煦預言大戰將持續到1919年秋時,很少有人持不同的意見。
若不是在10月5日,德國和奧匈帝國已經向美國威爾遜總統提出了休戰的要求,義大利軍隊可能還只是在遲疑不前呢。他們為什麼會突然不再遲疑,而決定進攻呢?其原因是害怕戰爭馬上就會結束,若是義大利沒有一次值得稱道的勝利記錄,則它在和會中的地位將大受影響。
現在形勢逐漸變化了,協約國因為戰爭,從美國購買農產品、工業品和軍用物資,進口量逐步增加。這對美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很大幫助。不僅僅是銀行家和軍火商,大多數美國人也從中得到了好處。財政部長麥卡杜強烈要求改變不向交戰國貸款的政策,他的理由是為了保持美國的對外貿易和經濟繁榮,繼任國務卿蘭辛也認為有必要改變政策。摩根財團以美國國債的方式向美國定購了5億美元的軍火,在這批軍火生產的帶動下,美國經濟也隨之開始繁榮起來。激動人心的工業收益帶動整個華爾街證券市場欣欣向榮,鑼鼓聲中,由摩根財團承銷的5億美元戰爭債券銷售一空。美國政府為此向協約國提供了30億美元的貸款,用來幫助協約國購買美國軍火與其他補給品,英國這個垂死的老牌帝國終於從瀕臨崩潰的邊緣緩過氣來。美國擔心協約國減少進口會引起美國「生產縮減,工業蕭條,資本閑置,金融混亂和勞工階級的普遍騷亂」,為了自己的經濟繁榮,只得貸款給協約國,讓協約國拿美國的錢來買美國的貨。摩根公司實際上成為協約國在美國的金融代理人。美國公司與同盟國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戰爭頭幾年,關於對德國實施水面封鎖的問題曾在英美兩國之間引起摩擦。美國不滿英國在公海上干涉它的航運。但是,德國的潛艇戰的實施卻是以美國人的生命為代價,1917年德國在英倫三島和歐陸協約國周圍特定海域對各國航運開展無限制潛艇戰,此時已成破釜沉舟之勢。
卡爾一世死後,他的妻子齊塔一直生活在瑞士,終生身穿黑衣為卡爾一世守孝。直到1981年,在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的斡旋下,她才得以重返維也納。1989年,年近百歲的齊塔在瑞士逝世,她的遺體被運回維也納,並被安葬在奧匈帝國的皇家墓穴里。
1911年10月21日,卡爾與帕爾馬公主齊塔結婚。1914年,在斐迪南大公遇刺身亡后,卡爾成為了奧匈帝國皇位的繼承人,兩年以後,奧匈帝國的老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逝世,卡爾繼承了皇位,成為了奧匈帝國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作為奧地利皇帝,稱卡爾一世;作為匈牙利國王,稱卡洛伊四世;作為波希米亞國王,稱卡萊爾五世。
到了1918年2月,魯登道夫在西線擺開了178個師,但比協約國的173個師在數量上並不佔多大優勢。而協約國的空軍力量比德國將近強三倍,好在德國戰術家在他們需要的地方集中使用他們的飛機,因而抵消了這種優勢。在1917年的整個冬季,德國士兵接受了滲透戰術的訓練,該戰術曾被設計出來用於奪取里加的戰鬥,魯登道夫向威廉皇子解釋說:「我們打開一個缺口,其餘部隊跟蹤而進,我們在俄國就用這種方法。」英國遠征軍司令黑格曾提出了一種縱深防禦的策略,這種策略是對付魯登道夫的「突擊群戰術」比較有效的方法,但是他的指揮部提供的情況證明,要將他的那種系統連貫的理論傳達到整個英國遠征軍是不可能的。在大部分英軍的防禦陣地,步兵一直處於敵人炮火轟擊下的前沿陣地上,炮兵與步兵之間缺乏協調配合,黑格和他的參謀人員明顯缺乏實際指揮能力。而德軍這些部隊均由一些戰鬥經驗豐富、年輕力壯的精幹人員參加,按預定計劃,在戰鬥開始前就利用協約國防禦部隊的間隙和薄弱部分,突入到協約國防禦縱深之處,戰鬥打響后,由大部隊向正面之敵發起攻擊,而滲透部隊則從後面割斷其防禦體系,再夾擊已成孤立據點的前線防禦陣地。
威爾遜總統決定參戰,可是始終找不到好的借口。因為自己曾經是個「和平總統」,現在突然要食言,所以借口一定要完美。就在威爾遜絞盡腦汁的時候,德國人給了威爾遜機會。1917年4月6日,被「民意」劫持的威爾遜總統在白宮正式簽署了對德宣戰文件:「鑒於1915年的5月7日,德國潛艇在西南愛爾蘭的外海擊沉了一艘英國運輸船『盧西塔尼亞』號,隨船死亡的2000名旅客中有124名是美國公民,美國特此決定放棄中立立場,正式對德宣戰。」護財之情與愛國之心讓美國的每一條街道、每一扇窗戶、每一張桌子都燃燒著反德參戰的狂熱情緒。由於美國同交戰雙方糾纏不清的利害關係,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不可避免的了。不管美國領導人的主觀意圖如何,不管美國在名義上是否還保持「中立」,美國必然會不同程度地捲入戰爭。在英法聯軍瀕臨破產,在協約國即將分崩離析的1917年,100億美元貸款面臨著一筆勾銷,利害攸關,美國不得不參戰。歷史以宏大的敘事方式,闡述了一個古老的猶太法則——當你欠下了一百元,你是債務人;當你欠下了一百億,情況恰恰相反。
第一次世界大戰最終使風雨飄搖的奧匈帝國解體,11月11日,也就是德國被迫在停戰協議上簽字的那一天,卡爾一世也被迫退位。

七、「中心開花」——破產的米夏埃爾行動

1917年11月,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退出了戰爭,德國從兩面作戰的窘境中解脫出來。德軍的實際統帥魯登道夫上將看見了扭轉戰局的一線曙光。魯登道夫決意使1918年成為決定性的一年,他打算在西線集中他所能用的全部兵力,在美國的干預能決定結果之前,粉碎協約國或贏得有利的和平。由於俄國永久退出大戰,整個冬季運兵列車滾滾向西,東線只留下幾個師以保證把穀物運往德國,同時密切注意尚無足輕重的蘇俄赤衛隊。在1917年秋季,魯登道夫的戰術專家們提出了一種新的進攻理論——「突擊群戰術」,在緊跟著的整個冬季,德國一直在圍繞這種新的戰術,緊張地組織和訓練一支由若干精銳師組成的規模不大的集團軍。大約有40個師的「強擊部隊」得到了新式裝備,補充進最優秀的軍士和軍官,接受了新的理論指導下的嚴格訓練。魯登道夫也對局勢信心百倍,他的部隊現在對新式進攻形式已經很有經驗,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還有人數優勢。此時,捲入革命的俄國已宣布退出戰爭,東部戰場的士兵也可以轉移至西部,魯登道夫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進攻機會,並在1918年春天發起了攻勢。
在整個「一戰」過程中,只有德軍在不斷改進它的步兵進攻戰術,而機動性就是這種變革的核心。因此不難想象,在「一戰」后各國都有了自己的機械化戰爭先驅出現的時候,唯獨德軍在「二戰」初期成功地在戰爭中應用了機械化戰爭的理論。在以坦克為主的機械化戰爭裝備的推動下,戰場上的突擊行動的機動性能被大大提高,機械化的裝甲部隊不僅具有強大的火力,而且還能夠實施快速深遠的縱深機動作戰,這就使得胡蒂爾的突擊群戰術得到了極大發展,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最重要的戰術指導理論。
為了戰勝同盟國,法國人將徵兵條款的年限一再拖延,這讓法蘭西流光了它的鮮血,而大英帝國則通過歇斯底里的發債,花光了從諾曼王朝到溫莎王朝之間用各種手段辛苦積攢下的全部黃金儲備。協約國的命運變得岌岌可危,有能力挽救其命運的,只有坐大洋彼岸悠閑觀戰的中立國美國。不過美國可不是輕易為協約國所動的,錢可以賺,但參戰則另論。在這千鈞一髮當口,英國人想出了一條妙計,用1000萬美元的傭金,粉碎了美國曆時百年的門羅主義,也就是它的中立政策,從而把美國拖到了協約國漏洞百出的戰船上。
奧軍的這一次失敗,可以算是「世界上決定性會戰」中之一個,下面發生的維托利奧-威尼托會戰就是以此為基礎出現的。當時德國人在西線正希望能獲得奧軍的增援,這一戰果使他們的希望徹底斷絕了。興登堡只要求奧匈調6個師到西線去增援,但艾爾茲首先是拒絕,接著又表示同意,最後說要向奧匈皇帝請示,末了卻告訴魯登道夫說,他要先和他的妻子商量一下。
大戰進行到了第三個年頭,精疲力竭的德國人手中只剩下一張可用之牌了,那就是它的潛艇,1917年初,德軍經過仔細分析和計算后得出的結論是,無限制的潛艇戰將在5個月內迫使英國求和。雖然也估計到了美國介入的危險,但德國認為,美國在海上和陸上的潛在影響在兩年內是微不足道的。德國期望在這段時間,通過潛艇戰以及陸上的作戰給同盟國帶來勝利。這一計劃實施后不久,英國船隻的損失猛增至每月90萬噸,由於風險太大,英國和中立國的商船水手們開始拒絕出海,協約國估計,英國的糧食和必需的原材料貯備最多只能堅持到7月份。
威爾遜在1919年底中風,這使他的身體狀況變得很糟,而此前他的健康狀況就已經很差,曾有過幾次中風的前兆。這次中風發作,令他幾乎完全喪失了工作能力,左半邊身子完全癱瘓,左眼也失明。至少幾個月的時間內他都要使用輪椅,而在這之後他也要靠拐杖走路。威爾遜的殘疾情況直到1924年2月他去世前始終沒有對外公開。1920年總統選舉,民主黨人失敗。當年,下野的威爾遜獲諾貝爾和平獎,4年後病逝于華盛頓,享年67歲。綜合來看,儘管威爾遜有許多局限性,但仍不失為白宮有史以來為數不多的對歷史有重大影響的總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