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上篇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程歷史紀實 第十六章 尾聲

上篇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程歷史紀實

第十六章 尾聲

戰爭結束了,如何分享這些勝利果實呢?戰勝了的協約國開始籌劃分贓了。1919年1月,由英、美、法控制的和會在巴黎凡爾賽宮開幕,締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的和約,被稱為《巴黎凡爾賽和約》,蘇俄沒有受到邀請,德國作為戰敗國也被拒之門外。如同一切用鮮血達成的妥協歷史一樣,《巴黎凡爾賽和約》鼓勵在德國建立民主政府即魏瑪共和國,但是把罪責、賠款和一大堆麻煩加在它的頭上。和約對德國的軍事工業作了諸多限制,直到1933年1月30日,一名穿褐色襯衣的獨裁者阿道夫·希特勒,一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作戰勇敢的奧地利軍下士,僭取了比德皇曾經享有的權力更大的個人權力,徹底撕毀了這個條約。

1918年11月,帶著武器走在柏林市中心的水兵。
1919年1月18日下午3時,巴黎和會在法國外交部大廳宣告開幕,在巴黎和會的開幕式上,身為東道國的總統,普恩加萊在主持開幕式時宣稱德意志帝國「生於不義,自當死於恥辱」。借東道主之利,法國在和會上不僅扮演了主要角色之一,其總理克里孟梭還坐上了大會主席的交椅。參加巴黎和會的和談者都是舉足輕重的國際要人,實際上是由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里孟梭在主導和會的進行。他們天天會晤,談判時辯論不休、爭吵不斷,但最終總能言歸於好。他們互做交易、制訂條約、創建新國家和組織,甚至一起吃飯,一起去劇院看戲。從1月到6月的半年中,巴黎一躍成為世界的政府、上訴法庭和國會,同時也是人們恐懼和希望的所在。
10月6日,當德軍在戰線上開始崩潰之時,德國的新首相巴登親王向威爾遜總統發出照會,要求在威爾遜《十四點和平綱領》的基礎上達成停戰協議。10月23日,美國在與德國交換的照會中表明了威爾遜總統堅定的立場,即美國不會和現存的軍事獨裁政府就停戰協議進行談判。10月27日,魯登道夫辭職,10月28日,基爾的德國艦隊發生兵變,打了幾年了,很多將士疑惑為什麼而戰,戰爭的目的是什麼,得出結果是:我們的戰爭毫無意義,只是殺戮人民而已。將士們拒絕執行海軍上將舍爾的一系列巡洋艦襲擊計劃,兵變迅速蔓延到漢堡、不來梅,很快蔓延到德國西北全境。其實當將士問「為什麼要打仗」時,戰爭實際上就已經結束。
在巴黎和會上籤訂了處置德國的《凡爾賽和約》,同時還分別同奧、匈、土等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它們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一戰」後由美、英、法等主要戰勝國主導的國際政治格局。和會持續了半年之久,美英法日意等戰勝國都想多分到一些贓物,削弱戰後與自己爭霸的對手,所以彼此間矛盾重重,鉤心鬥角,經常鬧得不可開交。法國為了稱霸歐洲大陸,力圖徹底削弱德國,而美英想讓德國繼續保持一定的實力來牽製法國稱霸,就竭力加以反對,並且迫使法國在德國問題上對美英作出讓步。三個主要的協約國的目的是不相同甚至存在矛盾的,雖然三國都做出了讓步最終達成了一致,但結果是各方都做出了妥協,沒有任何一方完全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而德國沒有被徹底削弱也沒有得到安撫,這個結果預示著無論是對戰勝國還是戰敗國,以至於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都是一個不安定的因素。
和談人員在巴黎的幾個月中「碩果累累」:簽訂了對德和約,確立對奧地利、匈牙利及保加利亞和平條約的基礎,在中歐和中東重新劃定國界。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的許多工作成果並不公正,也並不持久。有關1919年的和平方案非常失敗並直接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說法非常普遍。4月30日,德國代表團被叫到巴黎,先被「晾」了一個禮拜之後,才於5月7日被召到凡爾賽。克里孟梭在交付和約草案時先羞辱了德國人一番,他說:「現在清算的時間終於到了。你們不是向我們請求和平嗎?這就是我們同意給你們的和平。」並表明,德國對該草案不許做任何爭辯,只允許在15天內提出書面意見。德方曾試圖對和約的條件做有利於德國的修改,但被協約國方斷然拒絕,在協約國的脅迫下,德國統治集團經過激烈鬥爭,最後於6月27日決定接受這個最後通牒。6月28日,德國外長米勒和司法部長貝爾在凡爾賽宮鏡廳簽署和約,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正式結束。

這是戰列巡洋艦「興登堡」號被其船員鑿沉之後的情景。

法國儀仗隊迎接前來的代表,這些代表將就對匈《特里亞農協議》進行最後的商討。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德軍在前線不斷潰敗,經濟陷入危機,政治動蕩。為了防止革命爆發,1918年9月30日,德國皇帝宣布實行國會制政府,答應在普魯士改革三級選舉制。10月4日成立了議會制民主政府,自由派巴登親王馬克西米利安被任命為帝國首相,並邀請社會民主黨的謝德曼參加政府。但這些措施並未能阻止革命的爆發。
6月28日是巴黎和會的最後一天,也是全體戰勝國在和約上簽字的一天。經過5個月的激烈爭吵,德國代表終於被迫在440條的《凡爾賽和約》上簽字。但作為戰勝國的中國代表拒絕簽字,原來和約里有三條是關於中國的,中國在「一戰」中參加了協約國一方,曾支援協約國大量糧食,還派出18萬名勞工,犧牲了2000多人。作為戰勝國的中國,索回德國強佔的山東半島的主權,這是順理成章的事。但英美法卻做主把德國在中國的殖民地轉送給日本,這是拿中國的利益做他們之間的交易,實在叫中國人民忍無可忍,終於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在這之前,美國總統威爾遜發表了著名的「公理戰勝強權」的演說,說什麼「對殖民地之處置,須推心置腹,以絕對的公道為判斷,國無大小,一律享同等之利權」,人們幾乎不假思索就掉進了威爾遜「公理戰勝強權」的迷霧中,並對美國產生極大的幻想。但事實讓人們清醒了,什麼「公理戰勝強權」?有的只是分贓,外帶上強盜的邏輯。
1918年,福煦代表法國在貢比涅森林他的專用車廂上籤訂了對德停戰協定,后又在巴黎和會上發揮重要作用,與德國簽下了歷史上有名的、「埋下了仇恨種子」的《凡爾賽和約》。作為一名軍事家,福煦生平有不少著作,他曾提出勝利在於意志的觀點,後來認識到軍隊新裝備和機械化程度具有決定性作用,強調殲滅思想和集中優勢兵力原則。著有《戰爭原理》、《戰爭指南》等軍事著作。
不過,威爾遜在勸說協約國各國政府接受他提出的「十四點」方面還是遇到了困難,法國人要求德國保證支付戰爭賠款;英國人否決了公海自由,他們作戰就是為保持其對海上的控制。德國人請求停戰,他們認為,和約將會在「十四點」的基礎上擬訂出來,戰勝國將會以較溫和的態度來對待他們,一個新的民主德國一定會重新出現在世界上,獲得應有的地位。可是真當德國提出要在「十四點」的基礎上籤訂停戰協定時,自認為勝券在握的威爾遜突然變臉了,他巧妙地使用拖延的手法,宣布「為維持美國及其盟國目前的軍事優勢,必須有絕對令人滿意的保護和保證措施」,否則就不可能停戰。停戰條件必須由協約國軍司令官決定,在德國自行解除其全部能再次發動戰爭的力量以前絕不能討論和平,德國人是否完全解除了防禦能力要由戰勝國來辨別和判斷。與敵方進行的這些談判佔用了一個月,這使得整個戰線又大規模連續戰鬥了一個月。但威爾遜的第一條原則「杜絕秘密外交九九藏書」在巴黎和會上就無法做到。從1919年3月的最後一周開始,巴黎和會的主要問題就在四個人之間進行解決,那就是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里孟梭、義大利總理奧蘭多。且不要說其他參与國的代表們,連巴黎的新聞媒體都抱怨和會透明度太低,簡直就像「一個用黑漆包裹的大篷車」。所謂的「杜絕秘密外交」成了一句諷刺語。
戰火緩慢地熄滅了,上午11時,整個西線吹起了停戰喇叭,與此同時,巴黎上空響起了101響禮炮聲,它表明,經過4年3個月零8天的艱苦奮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法國所屬的協約國的最終勝利而宣告結束。在高地上、斜坡上、塹壕里,德國士兵三三兩兩地走了出來,伸出雙手,微笑著,交頭接耳著,向法國人、英國人和美國人走來。協約國的士兵們,也終於認識到,戰爭真的結束了,他們也走出陰暗潮濕的塹壕,像朋友一樣與德國士兵相見,彷彿忘了幾分鐘前他們還是敵人。他們握手,交換紀念品、照片和香煙,一起歡呼,不是為了勝利,而是為了他們還活著。德國的全部潛艇都已經投降、被禁錮或者被鑿沉了。德國公海艦隊無可奈何地處於停泊在斯卡帕灣的英國大艦隊的大炮監視下,直至1919年6月被德國水兵鑿沉。數以千計的火炮和機關槍已經交給協約國軍隊,德國人的倔強是徒勞無益的,進一步向德國本土進軍的威脅足以迫使他們屈服。
1871年5月10日法國與德國為結束普法戰爭而簽訂了《法蘭克福條約》,條約主要內容為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給德國,賠款50億法郎,分三年付清,賠款付清前德軍留駐巴黎和法國北部諸省。由於《法蘭克福條約》條件苛刻,令戰敗的法國與德國從此結怨,引起了法國的復讎主義,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最早的起因。現在的《凡爾賽條約》與當年的《法蘭克福條約》何其相似,它埋下的是「二戰」的種子。巴黎和會並沒有解決帝國主義之間爭奪殖民地的矛盾,《凡爾賽和約》是在美、英、法、意、日等國操縱下締結的,是帝國主義列強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劃分勢力範圍的掠奪性條約。歷史無情地嘲笑著巴黎和會。1939年9月,希特勒再次在歐洲掀起大戰,距巴黎和會正好是20年零2個月!從此,世界人民再次陷入災難和痛苦中。
1918年12月4日,一艘郵輪滿載著參加巴黎和會的美國代表團從紐約港起航,他們將橫越大西洋前往戰火剛熄滅的歐洲。帶領美國代表團的是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這是美國總統歷史上第一次親自帶領美國外交代表團前往歐洲參加一個曠日持久的國際會議。在巴黎和會前夕,威爾遜提出了他那著名的「十四點原則」。
斯卡帕灣,蘇格蘭東北海岸不遠處奧克尼群島中的一個天然海港,是英國海軍艦隊的基地,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皇家海軍遏制德國艦隊衝擊北大西洋的軸心,在大戰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然而,相對於其在海軍史上留下的閃耀印記而言,斯卡帕灣這個名字更多的卻是代表著一段極具悲劇色彩的回憶——這裏見證了一支強大艦隊的毀滅和一個時代的終止。在世界海戰史上,因迫於種種困境,而將自己的軍艦全部沉入海底的歷史悲劇屢見不鮮,在國家面臨覆亡的危機時,真正的海軍軍人們往往會選擇這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慘烈方式來進行最後的抗爭。「一戰」戰敗后,德國的大洋艦隊用自沉的方式終結了自己,也終結了德國人的海洋之夢。
「大洋艦隊」擁有戰列艦40艘、超級戰列艦4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及魚雷艇144艘、潛艇28艘,它們是德國海軍的主力,儘管這支「大洋艦隊」已完全被英國皇家海軍圍困在海港中,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它依然還是一支具有強大打擊力量的大艦隊。1916年,英國本土艦隊傾巢而出,和德國的大洋艦隊在日德蘭半島附近海域展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絕後的海戰,德國的大洋艦隊不僅全身而退,而且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擊沉了英國海軍3艘戰列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噸位達12萬噸。1918年11月11日,德國政府在停戰書上籤了字,歐洲大陸享受到了4年零3個月以來的第一次平靜。德國龐大的艦隊離開威廉港踏上最後的航程。
在斯卡帕自沉行動后不久,英國皇家海軍便對公海艦隊的沉船進行了打撈,由於自沉及打撈時往往會導致龍骨受損、艦體扭曲,而將其校正又極費時間和金錢,所以打撈上來的德國戰艦大多拆卸回爐,變成了廢鋼鐵。從「一戰」結束以來,經過多次打撈,公海艦隊如今只有7艘大型軍艦留在灣底,因為有著眾多有名的沉船,斯卡帕灣現在成為潛水愛好者的天堂。20年後,經過卧薪嘗膽,重新崛起的德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失敗后,又一次上演了自沉戰艦的歷史悲劇。當德國海軍元帥鄧尼茨在投降書上簽字的同時,由他一手創建的德國潛艇部隊的官兵沒人肯聽從交出戰艦的命令,就在正式受降的那一天,全部德國潛艇先以上浮形式表示投降,隨即一聲令下,220艘潛艇一齊自沉于深海之中——這也成為了德國海軍的傳統衣缽。
1873年,福煦從巴黎綜合工科學校畢業后參軍,調陸軍總參謀部三局任職,晉陞少校。不久,又入高等軍事學院攻讀研究生,畢業后留校任教,主要講授戰略課。這個階段對他本人的事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他強調心理因素在戰爭中的特殊重要性,並提出了一些在當時十分驚人的論點:「有較大意志力和智力的人經常能夠獲勝。」「勝利在於意志。」其實對他那個時期的軍事思想簡單的概括就是一句話「拚命進攻」。然而他的主張在當時卻成了那個時代最有創見的軍事觀點,「進攻、進攻、再進攻」的思想在歐洲許多的軍事家中曾風行一時。1907年,福煦晉陞准將並調回總參謀部。1908年,福煦重新回到軍事學院,不過這次他的身份已不再是教授了,他被任命為軍事學院院長,在該學院的三年中,他一直在研究和教授他的軍事理論,他給學生們授課的講義被編為兩本書出版了,一本叫《戰爭指南》,另一本叫《戰爭原理》。這兩本書成了法國陸軍的「新約全書」,不僅為法國培養了整整一代軍官,而且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軍事理論。他的理論的核心是進攻學說:進攻是作戰的最高原則,是獲得勝利的唯一途徑,即使瀕於失敗也不要放棄進攻。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這種軍事思想在法國軍事界一直占統治地位。
1919年威爾遜來到巴黎參加巴黎和會。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實力最強國家的元首,威爾遜滿懷信心,希望能夠建立國際新秩序,避免下一次戰爭。但威爾遜這位當時世界上最有影響的人在和會期間的舉止自相矛盾,他所帶來的「十四點和平方案」成為了一紙空文,最後制定的《凡爾賽和約》一方面對德國大肆勒索,一方面沒有徹底防止德國重新武裝,同時在各戰勝國中製造了新的矛盾。在這次巴黎和會上,以法國首席代表的身份當選為大會主席的克里孟梭對德國懷有強烈的復讎情緒,他的主要目標是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國,以建立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為此,他提出法國不僅要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還要將法國的邊界東移到萊茵河,並主張將萊茵河左岸的德國各省合併成一個獨立國家,並向德國索取高達2000多億金法郎的戰爭賠款。但法國的要求與立場卻在巴黎和會上遭到昔日的同盟者英美兩國的聯手抵制,英美兩國之所以反對過分削弱和肢解德國,主要是因為它們向來在歐洲大陸奉行「均衡」政策,英美兩國既想保持德法之間的力量平衡,又想利用德國對抗蘇俄,因而都反對這種過分削弱德國的建議。雖然以「老虎」總理為首的法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使出了渾身解數,但面對美英兩國的共同抵制,仍未能實現法國的全部意圖。
福煦於1851年10月2日出生於上比利牛斯的塔貝斯,他父親拿破崙·福煦是個文職官員,是拿破崙一世的旁系。1869年,福煦考入著名的麥茨地區的聖克里門耶穌會學院,為報考工藝專科學校做準備。在麥茨,他親身經歷和目睹了巴贊的被圍與投降。九*九*藏*書法國在普法戰爭中的失敗,給他留下了永難磨滅的印象。像許多愛國的熱血青年一樣,他報名入伍,要去為國家而獻身,可是他並沒趕上參加戰鬥,戰爭已然結束,停戰以後,他回到聖克里門,這時麥茨已經成為德國的城市了,戰敗的悲痛與恥辱使他立下誓願:入伍當兵,收復阿爾薩斯和洛林!
福煦是一個有才幹的軍人,作為法國元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也可算是少數幾個傑出的軍隊首腦之一。但是,他作繭自縛,陷落在自己提出的理論中難以自拔。他認為,只有「拚命攻擊」才是取得勝利的唯一途徑,而對這種理論的自身矛盾卻視而不見。當時西線的戰局已形成塹壕戰,先進的武器和優勢的火力,已使他所主張的那種「拚命攻勢」變成了屠殺。武器決定了戰術,可是福煦卻忽視了這些。1915年福煦升任北方集團軍群司令,並負責協調聯軍作戰。這時運動戰已經過去,作戰被迫轉入陣地戰。福煦的戰法遇到了問題,雖然他也努力尋找過打贏塹壕戰的方法。在索姆河會戰中,福煦指揮不利,所部損失慘重。因為這次失利他被貶到了軍事研究中心任主任,負責協調協約國的協作問題。不過這次貶官對於法國來說卻是一件幸事,因為它使福煦贏得了所有協約國的信任。這時的福煦已經認識到軍隊的新裝備和機械化程度具有決定作用了,不再堅持他那種拚命的打法,而是強調殲滅戰思想和集中優勢兵力原則。
1918年8月,德國在戰敗前夕向美國提出願在「十四點」基礎上和談,10月,英、法同意以「十四點」為和談基礎。但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英、法操縱會議進程,所議定的和約條款大多不符合「十四點」的初衷,法國總理克里孟梭就以嘲諷的口吻說道:「他對歐洲一無所知,他以為按照公式和十四點原則,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上帝也只提出十誡而已,威爾遜卻謙遜地要把十四點強加于我們,最空洞的十四條戒律!」而在巴黎和會上所新創立的國際聯盟也成為推行英、法兩國政策的工具。美國國會因而拒絕批准《凡爾賽和約》,不參加國際聯盟,這標志著「十四點」的失敗。就這樣,在列強的利益面前,美好的「十四點原則」就像一個陽光底下的肥皂泡,很快就幻滅了。

這是前來參加巴黎和會的協約國領導人。從左起:大衛·勞合·喬治,維托里奧·奧蘭多,喬治·克里孟梭,伍德羅·威爾遜。
1919年的巴黎是世界的首都,舉世矚目的巴黎和會正在這裏召開,來自世界各地的調停人員齊聚一堂。戰後的巴黎悲傷而美麗,剛剛結束的大戰的跡象無處不在,比如來自北部廢墟的難民、繳獲的德國大炮、德軍炸彈所到之處成堆的瓦礫和用木板遮擋的窗戶。一個巨大的彈坑印在杜拉瑞宮玫瑰園。由於人們把樹砍了當柴火,林蔭大道兩旁成排的板栗樹不時出現空缺。人們情緒低沉,神情悲哀,但婦女依然顯得格外優雅。「一戰」結束后,勝利的協約國集團為解決戰爭所造成的問題以及確立戰後由美、英、法等主要戰勝國主導的國際政治格局,在巴黎舉行討論戰後問題的國際會議。參加的有英、法、美、日、意等27國,蘇俄未參加。會議名義上是擬定對德和約,建立戰後世界和平,實際上是帝國主義宰割戰敗國、重新瓜分勢力範圍。巴黎和會上籤訂了處置德國的《凡爾賽和約》,同時還分別同奧、匈、土等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它們構成了凡爾賽體系。
大戰正式結束后,居功至偉的福煦以「大戰終結者」的身份被載入了史冊,並接受了英國和波蘭授予的元帥稱號,隨後出任了法國國家高級軍事委員會主席和巴黎和會法國代表團首席軍事顧問,他主張以萊茵河為法、德邊界,並支持武裝干涉蘇俄。晚年的福煦不再介入政治生活,一心撰寫戰爭回憶錄,曾當選法國科學院院士。1929年3月20日,福煦在巴黎病逝,安葬在聖路易教堂拿破崙一世的墓旁。
1918年下半年,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敗局已定,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德皇威廉二世陷入絕境。人們到處高喊著:「打倒戰爭!打倒威廉!」德國已經處於風雨飄蕩之中,革命已是不可避免的了。1918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德國敗局已定,但德國統治集團仍想孤注一擲進行抗爭,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隻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10月25日,德國海軍司令部下令基爾港的德國遠洋艦隊出海同英軍作戰,若失敗就「光榮地沉沒」。然而已經經歷四年野蠻殺戮,飽嘗惡劣待遇和粗劣食品之苦的士兵不願再為帝國海軍的榮譽去送死,基爾港的8萬名水兵拒絕起錨,並把軍艦熄了火。水兵的抵制雖然迫使德國海軍當局收回了命令,但水兵們卻遭到迫害,被逮捕了幾百人嘗惡劣待遇和粗劣食品之苦的士兵不願再為帝國海軍的榮譽去送死,基爾港的8萬名水兵拒絕起錨,並把軍艦熄了火。水兵的抵制雖然迫使德國海軍當局收回了命令,但水兵們卻遭到迫害,被逮捕了幾百人。
1918年3月,德國垂死掙扎,魯登道夫竭盡全國之力,發動了最後的突襲。他們迅速突破了英法聯軍的數道防線,兵鋒直指巴黎。英、法、美聯軍由於意見分歧,導致了指揮上的混亂,聯軍的防線出現了漏洞,面臨崩潰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眾人推舉福煦出來協同指揮,而這種戰況對於福煦來說實在很簡單,正好適應了他的打法——「迎面進攻,勇者勝」。此時的聯軍在各方面的實力上顯然已大大地超過了德軍,穩住陣腳的聯軍拚命進攻,終於止住了德軍的攻勢,福煦那種拚命戰術在有些情況下也的確是實用的,於是感激不盡的法國總統把一把金光閃閃的元帥權杖交到了福煦手中。

這是1918年的協約國軍隊首腦——斐迪南·福煦元帥。
除了承認戰敗,德國政府別無選擇。在戰爭的最後幾個月,德國損失了50多萬人,11月9日,興登堡在比利時斯帕的德皇總部告誡他的君主,德國軍隊現在已經沒有力量保護他,並說:「我必須勸告陛下退位,並前往荷蘭。」在不到48小時內,震驚的威廉接受了勸告,這位利用智慧與勇氣從俾斯麥手中奪回所有權力的德國皇帝突然間失去了意志,他以一紙下野詔書宣布退位后,隨即逃亡到了荷蘭。在興高采烈的協約國軍能夠集結起來侵入德國之前,一個共和國宣告誕生。
為了便於操縱會議,英、法、美、意、日等主要戰勝國對會議的開法做了許多不平等的規定。首先,是把出席會議的國家分為幾等,最高會議由美、法、英、意、日五強首腦和外長組成,一切重大問題都由其討論決定。後來十人會議又演變成美、英、法三國首腦組成的三人會議。專門會議由有關國家代表和專家組成,只審議最高會議指定的專門問題。全體大會由所有與會國代表組成,但整個會議期間只舉行了7次全體大會,而且都是只准舉手通過決議,根本不想讓其發揮作用。從一開始,巴黎和會就因組織、目標及運作混亂而受人詬病,英、法、意、美舉行了前期會議,就和會即將提出的條約達成共識,然後召開全體會議與戰敗國談判。這時問題就出現了,其他協約國何時能發表意見?最終四強妥協了,加進了一個全體會議,但這個全體會議僅是徒有虛名,會議的真正結果竟是在四強和日本私下舉行的非正式會議上產生的。幾個月過去了,原本是預備的前期會議卻成為了真正的主體。
1871年,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就在這個鏡廳舉行加冕典禮,並迫使法國締結德法條約,讓法國把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德國,並向德國交納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法國一直把此條約視為恥辱,現在德國戰敗了,並將被迫簽訂屈辱的投降條約。為了發泄鬱積多年的對德國的九_九_藏_書憤懣,法國特意選擇凡爾賽宮和1月18日作為和會的開幕地點和時間。
德國戰敗了,簽下了極其恥辱的條約,福煦並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1919年,他在認真看了戰勝國與德國簽訂的《凡爾賽和約》后,說出了一句極其經典的話——「這不是和平,這隻是20年的休戰」。福煦還是很有遠見的,20年後,在同一個地點、同一個車廂中,法國與德國再次簽下了停戰協定,只不過這次投降的一方是法國。
《凡爾賽條約》對於到最後一刻鐘還沉溺在幻想中的德國人民來說是個驚人的打擊,憤怒的群眾紛紛舉行集會,對和約表示抗議,要求德國政府拒絕簽字。德國臨時政府也公開聲稱,和約條款是「不能實現和不能負擔的」,謝德曼總理更是指責《凡爾賽和約》是「可怕的、謀殺性的魔錘」,並高聲詛咒道:誰簽這個條約,他的手就會爛掉。但現實擺明了協約國是想打下去的,而此時的德國根本無力再戰,面對著協約國擁有110個後備師,德國卻只有18個後備師的客觀事實,在距協約國最後通牒的限期只差19分鐘時,德國終於通過了簽訂和約的決議,4天後,在凡爾賽宮的鏡廳簽了字。次日,德國右翼報紙不約而同地在第一版加上了刺目的黑框,以暗示所有的德國人要為復讎做準備。
德國公海艦隊創始於19世紀末,從其創建那天起,就帶上了悲壯的色彩。1889年8月,剛剛登基的威廉二世接受英國邀請,以海軍名譽元帥身份率領一支德國艦艇分隊,出席了盛大的英國皇家閱艦式。英格蘭南部懷特島外洋麵上浩大壯觀的皇家海軍戰艦群,令威廉二世所挑選的「德國海軍最好的」戰艦相形見絀,盛大的典禮強烈刺|激了威廉二世的自尊心,皇家海軍的霸主氣勢使其羡慕不已,他下了決心,要建立一支能與英國皇家海軍相媲美的德國艦隊。對海洋的熱衷讓他對傳統海上霸主英國發起了挑戰,而德國可怕的工業實力讓他幾乎在瞬間就擁有了一支龐大的艦隊。實際上,德國海軍當時在世界上已經成為僅次於英國皇家海軍的強大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海軍競賽中,德意志第二帝國以傾國之力,在最短的時間內打造出了一支世界上規模第二的遠洋海軍——「大洋艦隊」,憑藉著強大的工業實力和嚴謹的作風,德國人不但擁有了一流的戰艦,更訓練出了素質一流的水兵!
1919年6月21日,隨著旗艦「埃姆登」號巡洋艦上發出的信號,每一艘戰艦上都升起了被禁止懸挂的艦隊旗和戰旗,這表示這支艦隊進入了戰鬥狀態,所有軍艦上的德國水兵同時打開水密門,隨著閥門和水密艙門的開啟,「腓特烈大帝」號戰列艦首先沉沒,其餘軍艦也一艘艘相繼沒入水中,最後沉沒的是戰列巡洋艦「興登堡」號。英國艦隊想盡各種辦法試圖補救,但是根本無法阻止如此大規模的集體自沉行動。包括10艘戰列艦和5艘戰列巡洋艦在內的51艘德國軍艦全部沉入了蘇格蘭斯卡帕灣冰冷的海底,噸位為被扣押艦隊總噸位的95%,曾進水5000噸而不沉的「不沉之艦」「塞德利茨」號戰列巡洋艦,在斯卡帕灣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在英國人阻止德艦自沉的過程中,有9名德國水兵被打死,他們成為了大戰中最後犧牲的士兵,被埋葬在奧克尼郡的海軍基地附近的一個海軍公墓中。
與此同時,德國的同盟國都垮了,協約國在西線的前進,使希臘人、義大利人、羅馬尼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又有了希望,他們在自己的不同戰線上出擊。土耳其這時也是岌岌可危,英軍在巴勒斯坦擊潰了土軍,土軍完全喪失了戰鬥力,士兵自動放棄陣地,拒絕作戰。土耳其蘇丹投降,10月,土耳其同協約國簽署了停戰協定,退出了與協約國之間的戰爭。協約國通過與土耳其簽署的《色佛爾條約》,徹底瓜分奧斯曼土耳其的領土,後來的土耳其共和國只剩下伊斯坦布爾、其附近小部分領土及小亞細亞的部分。得到協約國部隊增援的意軍進擊皮亞韋河,迫使奧軍退出義大利。奧匈帝國在協約國的打擊下土崩瓦解,不滿情緒蔓延在整個哈布斯堡帝國,國內民族解放運動高漲,非德意志民族紛紛宣布獨立,處於革命動亂中的奧地利,於11月3日同協約國簽訂了《聖日耳曼條約》,無條件投降,奧匈帝國被劃分為多個民族國家。
戰爭期間,協約國聯軍一度由於缺乏統一指揮,互不協調,而被德軍各個擊破。血的教訓使協約國的首腦們認識到了福煦所主張的建立統一的聯軍統帥部的重要性,1918年4月,福照被指定為協約國聯軍總司令,統一指揮英、法、美等國軍隊對德軍發起總攻。在英、法、美聯軍的強大攻勢下,德軍防線土崩瓦解,全面崩潰,這時德國內部也爆發了革命,內外交困的德國被迫於11月7日與協約國開始了停戰和談,福煦可謂功不可沒。
1918年11月11日凌晨5時,在巴黎東北貢比涅森林的雷通車站,德國以外交大臣為首的代表團走上聯軍總司令、法國元帥福煦乘坐的火車,簽訂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的條約。歷經四年的戰爭終於結束了,下面各列強要考慮的是要如何分享勝利果實了。儘管飽受戰爭創傷,但法國畢竟處在了獲得勝利的一方,更由於法國朝野上下還普遍把法國視為最為主要的戰勝國,在法國統治集團看來,最終清算德國這一宿敵以及獨霸歐陸的時刻已經來到了。在法國的極力爭取下,1919年1月18日,在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召開了分贓的醜劇——巴黎和會。

在德荷邊境上等候的德皇威廉二世(左三)此時不過是一個難民,他的餘生都將在流亡中度過。
由於德國無產階級缺乏獨立的革命政黨的領導,革命勝利果實落入德國社會民主黨右翼領導集團手中,這個集團的領導人艾伯特和謝德曼組成政府——人民全權蘇維埃。它沒有觸動舊的國家機構和軍隊,留任大批原來帝國的官員和將軍,竭力設法把群眾運動平息下去。在革命的關鍵時刻,李卜克內西等社會民主黨左派成立了德國共產黨並創辦了《紅旗報》,同艾伯特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德國共產黨發出了戰鬥號召:「必須全部政權歸蘇維埃!」而艾伯特則提出了「必須由國民議會決定一切」的口號。1918年12月,全德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大會在社會民主黨的操縱下,決定召開國民議會,並於次年1月舉行選舉,在國民議會召開之前把立法權、行政權交給艾伯特政府,這樣,蘇維埃實際被取消。1919年2月,國民議會在魏瑪召開,組成了以艾伯特為首的資產階級共和國,制定了「魏瑪憲法」。
1918年9月,德軍領導人興登堡發表聲明,要求籤訂停戰協定。11月5日,協約國同意在威爾遜提出的「十四點」的基礎上同德國開始會談。但談判開始后,美國人卻突然變了口氣,想使德國就此徹底垮下去,不再給它翻身的機會,於是宣布不再以「十四點」為和談基礎了,而是提出了萬分苛刻的條件,對德國來說,這已不再是「體面的和談」了,而是投降談判。11月8日,福煦代表協約國在貢比涅森林接見了德國代表團。他下令宣讀了協約國提出的停戰條件,並要求德國必須在72小時之內答覆。經過幾天的談判,德國只從協約國方面得到了微小的讓步。11月11日,法國時間凌晨5時,福煦代表協約國與德國代表在法國東北部貢比涅森林雷通車站的自己的車廂里簽訂了停戰協定。
11月21日,74艘德國戰艦在由協約國海軍組成的超過250艘艦船的龐大艦隊的押解下,緩緩駛入斯卡帕灣。這是輝煌的公海艦隊的絕唱,也許是海軍史上絕無僅有的華麗集合。這些德國軍艦由艦隊司令馮·魯伊特指揮。德國人被迫將那支「大洋艦隊」的精華集結到英國的斯卡帕灣海軍基地,等待正式簽署和約之日,向英國海軍移交。由於德國海軍上將弗朗茨·馮·希佩爾拒絕率領艦隊前去投降,負責這次行動的就落在了德國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的肩上,據說他並不是接到命令而是接到要求https://read.99csw.com來負責這一勉為其難的任務的,他當時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是啊,率領艦隊去投降,這是何等的國恥!可他是個軍人,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
11月3日,基爾港水兵集會要求釋放被捕者,提出「打倒軍國主義」及要「和平、麵包」的口號,會後舉行了遊行示威,但遭到鎮壓,死傷數十人。基爾港水兵的行動立即得到了德國廣大工人和士兵的響應和支持,11月4日,基爾水兵蘇維埃和工人蘇維埃相繼成立,前來鎮壓的軍隊或加入起義隊伍,或被解除武裝。5日,全城舉行總罷工,工人、士兵蘇維埃掌握了該城政權。起義得到全國各地的響應,揭開了德國十一月革命的序幕,遊行示威很快發展成了武裝起義。11月4日,基爾革命的水兵和工人組成了工兵代表蘇維埃,奪取了基爾的全部政權,漢堡、不來梅、萊比錫、慕尼黑等地也紛紛起來響應這次起義,組成了工兵蘇維埃,奪取了各地的政權。

六、勝利者的分贓——播種戰爭的「巴黎和會」

威爾遜為了反對英、法、俄撇開美國秘密分割世界,提出反對秘密外交;為了取代英國的海上霸權,主張海上自由;為了確立美國的商業霸權,要求廢除經濟壁壘;在歡迎俄國進入「自由」國家社會的招牌下,反對蘇維埃政權;以同等重視殖民地人民與帝國主義的要求來否認被壓迫民族的獨立;以「自治」為名反對前奧斯曼帝國內的阿拉伯民族的獨立;把美國的戰爭目標說成是「維護世界生活中的和平與正義」。
斐迪南·福煦,「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終結者」,1918年被任命為協約國最高司令,公認是協約國獲勝的最主要的領導人。綜觀古今中外,沒有哪個軍事家能像法國的福煦將軍那樣擁有如此輝煌的榮耀——英國、波蘭、法國都授予他元帥軍銜或者元帥稱號,使他成為世界戰爭史上絕無僅有的三國元帥。作為少數從戰爭中脫穎而出的高級將軍之一,福煦喜歡自稱為普通士兵。他矮小、一頭金髮、謙遜、不修邊幅。某美國專家認為,「5米之外,沒人會把他當作大元帥」。
本來英美都不希望和會在巴黎召開,他們認為在交戰國首都的氛圍中「公正的和平」很難達到,法國人易激動,由於遭受的苦難太多,對德國深惡痛絕,所以很難營造和會需要的冷靜的氛圍。威爾遜一直希望在日內瓦舉行,而法國總理克里孟梭堅決要求和會在巴黎召開,這使得前來開會的英國首相勞合·喬治非常惱火,他說:「我從來不想在他的首都舉行和會,我們都認為在中立國舉行會更好,但這個老傢伙哭哭啼啼,反覆抗議,使我們不得不讓步。」
19世紀末,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大國,強大的經濟實力促使從此之後的美國總統開始重新審視與世界的關係,要求美國領導世界的願望日益強烈,美國參戰的最大目的便是企圖取得對世界的領導地位。美國試圖利用沙皇俄國的崩潰、英法協約國集團和德奧同盟國集團在戰場上兩敗俱傷的形勢,迫使其在戰後按照美國的意願重建世界秩序,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十四點計劃」應運而生。十四點和平原則由威爾遜於1918年1月提出,內容包括:廢止秘密外交,海洋自由航行,廢除關稅壁壘,裁減軍備,設立國際和平機構,民族自決,公正解決殖民地問題,允許奧匈帝國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各民族獨立,建立一個有出海口的獨立波蘭,共同保證大小國家政治獨立與領土完整,等等。

四、一百零一響禮炮——漸漸熄滅的戰火

一年前,當時尚處在勝利中的德國最高統帥部在布列斯特強迫戰敗的俄國接受一個和約,這個和約剝奪的俄國領土幾乎有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加起來一般大,此外,俄國還得付給德國60億馬克的賠款。德國人高興得太早了,第二年,即1919年,德國受報應的日子終於來到了,協約國逼它簽訂的條約更甚於《布列斯特條約》。協約國未經與德國協商,就將《凡爾賽和約》的條件於5月7日在柏林發表。《凡爾賽和約》共15部分,440條。除第一部分是《國際聯盟盟約》外,其餘全是處置德國的條款。處置德國的條款十分苛刻,內容主要涉及疆界、賠償、殖民地和限制軍備四個方面。根據條約規定,德國要喪失掉原有領土的1/8和人口的1/10,以及16%的煤產地、半數的鋼鐵工業和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在軍事工業以及軍隊組成上也對德國做了嚴格的限制,以防止德國的東山再起。在關於德國的賠償問題上,確定德國總共應賠款1320億金馬克,在此之前應先交付200億金馬克等,並且德國要負擔其境內外國佔領軍的維持費用。

1918年11月,慶祝和平的倫敦群眾不過是歐洲成千上萬歡樂城鎮的一個縮影。
戰勝國與其他戰敗國亦分別簽署了條件苛刻的和約。戰勝國與奧匈帝國的奧地利簽署《聖日耳曼條約》,奧匈帝國被劃分為多個民族國家;與保加利亞簽署《納依條約》,保加利亞失去愛琴海出海口,並須賠款4·5億美元;與匈牙利簽署《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領土大幅減小;與土耳其簽署《色佛爾條約》,徹底瓜分奧斯曼土耳其的領土,後來的土耳其共和國只剩下伊斯坦布爾其附近小部分領土及小亞細亞部分。
兩天後,以德國外交大臣為首的代表團揣著白旗越過前沿陣地,來到位於巴黎東北50公里處的貢比涅森林——協約國聯軍總司令福煦元帥的司令部所在地。法國元帥福煦在他自己的專用火車車廂里,接見了以埃爾茨貝格為首的德國停戰委員會。獲悉德國人的來意后,法國人立即用他的傲慢來享受著這份來之不易的勝利:「可是我們沒有提過任何停戰建議,先生們,我們很願意繼續打下去。」協約國提出的條件是要使德國徹底垮掉,並保證接受協約國和平條款,條件苛刻,但德國只得接受。1918年11月11日,德國與協約國簽訂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的條約。停戰的條約是十分苛刻的,總的來說,德國失去了1/3的領土、1/10的人口還有數額巨大的戰爭賠款。
英國大艦隊和配屬的美國「無畏」級戰艦在福斯灣灘頭外的海面上排成閱兵隊列,德國艦隊中的最好的軍艦慢慢駛進、拋錨,並降旗表示投降——這是一支沒有戰敗的海軍,但卻是一個戰敗國的海軍。在這個恥辱的時刻,對於德國海軍的官兵來說,不僅意味著一個事業的完結,也表明他們為之獻身的一種傳統的完結。按照英國皇家海軍將領貝蒂的命令,德國公海艦隊以一字形單列隊形,魚貫駛入預定的海域,在此待命押運的戰勝國龐大的艦隊如臨大敵,雖然知道德國艦隻武裝已被解除,但協約國的艦隻依然荷槍實彈嚴陣以待,以防萬一出現的突發事件。這是一支戰時令人生畏、降時令人感嘆的艦隊!英國海軍將領貝蒂寫道:「此情此景令人傷感,實際上,我應該說這是可悲的一幕。」
1918年11月11日,德國政府在停戰書上籤了字,宣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響徹歐洲大陸長達四年之久的槍炮聲終於止息了。按照停戰協議的第十三款規定,德國的艦隊必須留滯在德國港內,置於協約國的嚴密監視之下,聽候發落;同時德國必須將最先進的艦隻拱手交由戰勝國拘留處置,其中包括10艘戰列艦、6艘戰列巡洋艦、8艘巡洋艦、50艘驅逐艦以及整個潛水艇艦隊。原本決定解除武裝的水面艦隻在中立國就地扣留,可沒有一個中立國願意自己的港口成為德國艦隊的拘留所,日後成為是非之地。最後,戰勝國選擇了英國的斯卡帕灣,認為那裡是拘留德國艦隊最安全的地方。
這對德國人來講是一個失敗中的勝利,用德國海軍將領希爾的話來說:「它洗刷了投降的恥辱,向世界表明艦隊的精神永存,這場最後的戰鬥是德國海軍光榮傳統的最好體現!」而對英國人來講,這卻是一種恥辱,這一行動引起英法公眾輿論的極大憤怒,因為在他們的眼中,這些寶貴的戰艦早已是他們的財產了。作為應得的懲罰,德國被迫又交出它剩下的5艘九九藏書輕型巡洋艦、30萬噸的浮船塢和4·2萬噸的挖泥船、拖船和起重船——這實際上是它寂靜的港口中所有的船隻。

圖為在凡爾賽宮鏡廳簽署《凡爾賽和約》的景象。
在緊接下來的馬恩河會戰中,福煦與德軍真正的進攻狹路相逢了,他在給霞飛的電報中說,我的左翼在撤退,我的右翼在撤退,我的正面受到敵軍的猛攻,好極了,我正在進攻。在當時的戰況中,福煦真的實踐了他的戰術——不顧一切地進攻!好在戰局的發展和變化配合了他,英法聯軍的大反攻開始了,而福煦的力排眾議、率軍反擊也就顯得格外耀眼。由於他成功地阻止了氣勢洶洶的德軍進攻,守住了陣地,使危在旦夕的巴黎轉危為安,故在這一戰鬥中名聲大振,成為法軍的中流砥柱,被法國輿論界譽為「歐洲第一軍事家」。其實當時的巴黎守將加利埃尼才是從全局考慮而發起反攻的,至於福煦這種在友軍都在撤退的情況下不顧死活地進攻的打法實在值得質疑。不過戰爭是以成敗論英雄的,幸好他贏了。
新政府進行部分資產階級民主改革,宣布保證言論、集會、結社自由,實行大赦政治犯、八小時工作制和普選制等,繼續保護資本主義私有制,保留舊的國家機器和容克資產階級政治經濟特權,陰謀解除無產階級的武裝,打擊蘇維埃,因而引起人民群眾的不滿。為了把革命推向社會主義革命階段,1919年3月,德國共產黨人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領導柏林工人再次舉行總罷工,但是起義準備工作不夠充分,社會民主黨右派諾斯克擔任臨時政府國防部長,他調來大批軍隊進行鎮壓,工人們經過英勇抵抗,但由於力量過於懸殊而失敗,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被捕后被殺害。「十一月革命」被鎮壓以後,艾伯特宣布德國為聯邦共和國並擔任總統。艾伯特死後,德國「一戰」英雄興登堡繼任總統。
整個柏林沸騰起來了,成千上萬的武裝群眾高呼口號,湧向皇宮廣場,在一片歡騰中,皇宮陽台上升起了一面紅旗,起義工人的領導人卡爾·李卜克內西在皇宮宣布:「從今天開始,德國已經是自由的社會主義共和國了!我們強烈譴責德國現政府的戰爭政策,德國人民要以『十月革命』為榜樣!德國必須由人民自己來管理!」在德國各地,皇室紛紛垮台,巴伐利亞國王路易三世逃之夭夭,不倫瑞克公爵和五位其他國王、王子和大公們均被趕出了城堡,首相巴登親王將政權交予社會民主黨右派首領艾伯特,企圖限製革命的發展。艾伯特拒絕斯巴達克團關於全部政權歸蘇維埃、建立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建議,組成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人民全權委員會,並得到柏林工兵蘇維埃批准。新成立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宣布退出戰爭,並開始與協約國進行關於停戰的和談。11月11日,在巴黎東北貢比涅森林的雷通車站,德國以外交大臣為首的代表團走上聯軍總司令、法國元帥福煦乘坐的火車,簽訂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的條約,到此,德國退出了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

二、「背後一刀」——德國的「十一月革命」

五、代號「彩虹行動」——德國大洋艦隊的歸宿

1919年,擬定凡爾賽和約的談判十分不順利,原本雙方和談的基礎是美國總統提出的「十四點」和平主張,但當德國人真的解除了武裝以後,協約國的態度也就變了,不再是和平談判了,而是無條件投降。德國人認為並沒有輸掉戰爭,把和談看成爭取權利的最後機會,然而英國卻不這樣認為,英國政府向德國政府下達最後通牒——要麼全盤接受,要麼再次面臨戰爭。此時的德國人也只能屈服了。雖然德國已經戰敗,但在這些曾於日德蘭重創英軍的德國海軍軍官的心目中,他們並不是失敗者!隨著談判的進行,協約國方面對德國的盤剝讓這些年輕的軍官們憤懣不已,面對協約國方面「不簽字,就戰爭」的最後通牒,為了不讓協約國將這些德國軍艦用於對德國的戰爭,德軍官兵決定鑿沉戰艦!他們這時已沒有大炮用來戰鬥,也沒有燃料用來逃脫,為了防止艦隊落入敵人手中,挽救德國海軍榮譽的唯一機會,只有在敵人行動之前自行將其鑿沉。
當春季攻勢的收穫到9月喪失時,魯登道夫的權威消逝了,1918年9月26日,正當默茲-阿爾貢進攻發動的時候,保加利亞退出了大戰,這對他是一個雙重的打擊。兩天後,魯登道夫在精神上垮掉了。本來開始時是例行的參謀人員檢討軍事形勢的會議,卻變成了一場場悲嘆會議,魯登道夫在會上為德國的困境,責備除他自己以外的每一個人。9月29日,魯登道夫要求政府趕緊在軍隊尚能堅持的情況下,主動倡議停戰與媾和,9月30日,赫特林伯爵及其內閣辭職。10月4日,德國自由黨的巴登親王被任命為首相兼外相,取得了中央黨、進步黨、社會黨的支持,同日,德、奧兩國向美國總統威爾遜呼籲停戰,接受「十四點」作為和平基礎。
戰爭時期各個協約國時時宣布它們的戰爭目標,在1918年嚴峻的1月,英國和美國都找機會以最合理的詞語重申其觀點。特別是在1月8日威爾遜總統向國會發表了演講,其中提到了十四點,他認為這十四點可以指引美國人走向他們渴望達到的目的,並把這個計劃作為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綱領及戰後世界的藍圖。「十四點」表面上標榜「民族自決」,反對「秘密外交」,倡導建立「公正而持久的和平」,實際上是美國企圖利用戰爭中增長的實力,削弱競爭對手英、法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也反映其敵視蘇俄、反對被壓迫民族爭取獨立解放的立場。「十四點原則」出台以後,曾受到了世界上許多進步人士的歡迎,對於當時的世界來說,「民族自決」、「公道處理殖民地問題」、「建立國際組織維護世界和平」等主張確實具有針砭時弊的作用,所以,威爾遜那套美麗動人的聲明一度吸引了不少人。在中國,威爾遜的聲明也引起了較大的反響,許多進步人士對此深表贊同並持歡迎的態度,連陳獨秀都表示威爾遜的主張「都算光明正大,可算得現在世界上第一個好人」。
11月9日,在斯巴達克團等組織號召下,首都柏林的工人和士兵發動武裝起義,參加遊行示威的社會黨人擠滿了德國大街,水兵嘩變,陸軍佔領了指揮部。革命熱情支配著德國人民,德皇威廉二世調集軍隊鎮壓未遂,被迫退位逃往荷蘭,霍亨索倫王朝統治被推翻。11月9日上午11點30分,德軍司令給總理官邸發電報通知說,威廉將立即退位。中午,德國總理、巴登親王馬克西米利安宣布皇帝正式退位,12點30分,柏林報紙號外大肆報道德皇退位的消息,德國總理在辦公室接見了社會民主黨領導人並把權力移交給社會民主黨主席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下午2點,社會民主黨人菲利普-謝德曼站在總理官邸前,向人群宣布成立德國共和國。

一、美麗的童話——十四點原則

福煦讓他的學生注意進攻的重要性是對的,但是他應該記住,他正在教育的,是法國軍隊中未來的領導者和參謀軍官。他要是把這種思想發展成為一種宗教狂熱,那就是最不幸的錯誤,因為不管攻擊者的精神多麼堅強,這種精神並沒有避彈的功效。這一點在隨後發生的塹壕戰中得到了證實,主張防禦戰的貝當的主張也理所當然成了實用的戰法。1911年,福煦離開軍事學院,升任第十三師師長,1913年8月,又出任第二十軍軍長,坐鎮南錫,守衛著洛林前線。戰爭爆發初期,福煦率領他的二十軍成功阻止了德軍的進攻,拯救了南錫。這次戰鬥中,他第一次實踐了他「勝利在於意志」這一理論——在處境極為不利的情況下堅決發起反攻,並獲得成功,福煦因功升任第九集團軍司令。其實內情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按照德軍的進軍計劃,洛林戰線本就是採取守勢,甚至要誘敵深入,但內情不重要,重要的是福煦「擋住了德軍的進攻」。

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終結者」——三國元帥福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