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前言

百年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相當久遠的時間區限,諱言說死,而稱「百年之後」,祝願婚姻久長說「百年好合」。百年是絕大多數中國人活不到的年限,所謂「人生不滿百」,「人生七十古來稀」,所以百年也就成了時間久遠的代名詞。一件事情過了一百年,即使在節奏很慢的古代,也算是有歷史的了,而一個事件過了一百年還會讓人想起它,僅僅這年限就足以證明這個事件意義不同尋常。
戊戌維新是一次不成功的自上而下的制度變革。雖然人們嘴上說不以成敗論英雄,但畢竟更偏愛成功者的read•99csw•com輝煌和欣賞凱歌行進的飛揚。不過對於想從歷史中尋求教益者,失敗者的足跡也許更有研究的價值。戊戌維新的魅力,從某種意義上說恰在於它的失敗。
史學界關於戊戌的著述已經很多了,在此,我不想再次描述戊戌變法的過程,重申已經讓人說得絮煩的老調,只是想從政治制度、現象和軌跡中,尋出几絲新意,如果尋完之後大家仍然覺得還值得一讀,那麼吾願足矣。
戊戌維新是中國人,尤其是中國讀書人很難忘懷的歷史事件。沒有打打殺殺的喧囂,也沒有read•99csw.com應者雲集的聲勢,但是戊戌維新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卻是居於前列的。近代化(或者說現代化)是從1840年以來中國所面臨最嚴峻也最迫切的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中國就沒有出路,中華民族就沒有出路,就談不上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戊戌維新恰恰是中國近代化進程中,非常關鍵的一步。
從表面上看,戊戌維新只是少數先進的士人倉促登台又倉促被攆下台的政治表演。但就是這短短一百零三天的變法,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國家的旗幟上寫下了向西方學習,全面九九藏書變革的口號。從1840年以來,中國有識之士的學說與見解,從來只是漢學、宋學的異音雜說,西學只有拾遺補缺的位置,經過維新運動一干人的奔走呼號,原來的潛流變成了浪花四濺的大|波,從此以後,中國的學術大變,學風大變,思潮也大變。不僅抱殘守缺的舊學黯然失色,就是「中學西源」這樣的託詞也沒有了市場,雖然戊戌政變后的短暫的黑暗一時似乎像是要使河水倒流,但潮流畢竟還是向前湧進了。
戊戌維新給人們留下的不僅僅是惋惜和傷感,由於它是中國近代史上唯一的一次自上https://read.99csw.com而下的自體性變革,這種變革對近代化進程而言,代價最小,震動最小,落後國家如果能通過這種方式走向近代化,儘管有「不徹底」和「改良主義」之誚,還是很合算的。然而,中國沒有這樣的幸運,變法很悲壯地失敗了。但是,它的種種舉措,它的過程細節,都給後人留下了不盡的思索。畢竟,我們中國人並沒有在現代化的路上走完全程,當我們舉目四望的時候,也許會發現我們走過的路程並不太長,不僅沒有值得誇耀的資本,反而需要更高明的策略和更大的勇氣,好讓我們能走得更快一點。
https://read.99csw.com間巳經過去了一百年,我們今天的改革的性質與當年的戊戌維新已毫無共同之處,但是,在當年改革者的足跡中,我們仍然可以得到不少教益。比較起來,近代史上任何一個重大事件都沒有像戊戌事件那樣離我們今天的事業那樣近。
記得中國現代作家柳青曾經說過,人生的路雖然很漫長,但要緊處就是那麼幾步。其實,國家和民族也類似之。人走錯關鍵的幾步要受到自己歷史的懲罰,民族與國家也是一樣,只不過民族與國家的歷史要遠比個人歷史長,所以還有機會在未來的歲月中加以彌補,當然,這得花費幾倍的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