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五章 用日本的鏡子照照中國 附:街上有炸彈是一種生活方式——日本「不發彈」處理趣談

第五章 用日本的鏡子照照中國

附:街上有炸彈是一種生活方式
——日本「不發彈」處理趣談

就像其他國家的軍隊中有火箭兵防化兵這些兵種一樣,為了應付這些隱藏在地下的無形殺手,日本自衛隊專門建立了一個該國獨有的兵種,稱為「不發彈處理兵」。這個兵種有其獨特的徽章標誌,其主力部隊,包括駐南方的第101不發彈處理部隊,駐關西的第103不發彈處理部隊等,在自衛隊中地位和待遇都很高。之所以地位高,是因為這個部隊在被稱做「不會打仗的民兵」的自衛隊中,是真正需要面對危險的高風險部門。按照日本政府的規定,每個「不發彈處理部隊」都要安排3名以上排彈專家24小時值班,隨時準備投入排彈。
3.這小丫頭,太可愛了。希望將來能嫁回來,留日本的話,咳!怎麼說都讓人捨不得啊。
1.小魔女沒嚇著吧,孩子的世界就是好。
有記者曾經採訪過第101不發彈處理部隊,卻發現這些每日與危險打交道的自衛隊員,所談也不全是危險和恐懼,在他們的形容裏面,排除未爆炸彈這個活計,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比如,前面提到的每有施工就要去探雷,結果呢?敏感的探雷器經常發出警報,結果卻絕大部分是廢銅爛鐵,比如倒扣的舊鐵鍋、廢棄的保險柜https://read.99csw.com等,讓排彈專家們虛驚不斷;比如,排除出來的炸彈五花八門,從火箭彈到黃磷燃燒彈,從炮彈到地雷,排彈專家們說,開個軍事博物館展品都不用租借了;又比如,有人報告發現了未爆炸彈,而且現場鑒別的確發現了幾百發炮彈,讓專家們汗毛直豎。經過十幾天的精心準備,專家們終於大著膽子開始對這些炮彈進行排除,卻發現這些炮彈原來是當年日本兵丟掉的炮彈殼,裏面既沒有炸藥,也沒有引信……再比如,大部分的未爆炸彈都是在工地上發現的,因為美軍的轟炸當時讓日本一片廢墟,很多沒有爆炸的炸彈就深埋在廢墟之下。然而,偶爾也有特殊的例子,比如日本人中多有收藏家,有人興趣怪異竟收藏這種炸彈作為戰爭紀念品,帶回家瞧瞧外觀太差,於是想用鑿子將其外表的鐵鏽除去,一鑿子下去就……
這樣的場面,很容易讓人想起《地雷戰》裏面偷地雷的鬼子工兵渡邊。考慮到事情畢竟發生在60年前的戰爭時代,我們或許可以對此發出會心的微笑。
其實,這些事件大多還是日本沒還完的老賬,這就是日本著名的第二次世界九_九_藏_書大戰「不發彈」。這些爆炸物品,多半是二戰中盟軍轟炸日本留下的未爆炸彈和炮彈,也有若干日軍儲存的彈藥。
不幸的是,這種事情在今天的日本並非天方夜譚。日本很多地方有嚴格規定,如果您想蓋樓或者挖個下水道什麼的,必須首先探雷排雷。費用由政府承擔。僅沖繩一縣,今年用於這項事務的預算就有一億七千多萬日元。只有經過了這個程序以後,才能夠動工。這個程序就像中國香港人搬家要舉著燒豬拜拜或者美國軍艦下水要砸香檳酒瓶一樣不可或缺。
阿彌陀佛。
朋友評論
2.說到毒氣彈,我身邊可有不少人能提供頭幾手的材料呢。為什麼?我出生在吉林省敦化市啊,關鍵字「哈爾巴嶺」、「遺棄毒彈」,搜搜去,等回老家採訪一番,回來給薩兄的軍史文章奉上點兒料。
然而,如果告訴您這樣的驚險場面今天在街上還可以見到,這又是怎樣一種感覺呢?

到了機場,發現氣氛驟然緊張◎——◎關西機場哪兒來的這麼多人啊?!
九九藏書
說起來,有人會感到奇怪,我國當年亦曾歷經戰亂,如今也不時傳出某地發現過去炸彈的新聞,卻遠不像日本這樣熱鬧。日本人對未爆炸彈如此下工夫,是否有小題大做之嫌?
在空無一人的大地上,頭戴鋼盔,手舉探雷器,小心翼翼地摸索著前進,邊走邊探。忽然,探雷器發出嘟嘟的叫聲,有情況!日本工兵趕緊緊張地卧倒下來……
「街上有炸彈」是日本人生活方式的一個組成部分,儘管也有人稱其為一個社會問題,但大多數日本人對此安之若素。
說起來,今天日本這地方治安不錯,二戰中的武士道徒早已是電影中的人物,亡命之徒已經多半限於口頭。現在新聞上更多看到的是某地警察被持刀歹徒如同追兔子一樣趕得亂竄,害日本首相緊急開會討論如何不讓他們這樣丟人現眼。既然如此,怎麼還有如此高頻率的炸彈事件呢?難道是恐怖分子把日本當了炸彈的製造工廠?
一些日本有識之士是這樣看「不發彈」問題的:「街上有炸彈這件事情,是在不斷地提醒日本人不要忘記戰爭的災難和痛苦吧。」
誠如是說read.99csw.com,善哉善哉。
索嘎,這麼大個兒?!今兒咱們恐怕是不成功則成仁了。
而日本各地政府也針對炸彈處理設有常設和不常設的相關部門,並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應付起這樣的事件有條不紊。以大阪為例,去年5月3日,在中央區南本町發現一顆美軍在1945年投擲的殺傷炸彈,當即成立由中央區區長深掘為首的「不發彈對應對策本部」和以中央消防署長平島為首的「不發彈處理現地對應本部」,調動近千人員,疏散了炸彈周圍300米內的所有居民,實施交通管制並開通熱線電話,派出廣告車進行宣傳,幾個小時以後即將炸彈拆除。
假如您到日本旅遊,聽到出租司機恭敬地表達歉意:「今天街上在排除炸彈,可能會堵車,請您原諒。」這種事情可不算出格。月初,筆者開車去神戶,即因為前面在處理炸彈足足被堵車兩個小時。僅僅去年一年,沖繩一地,就先後排除了9顆炸彈,重量從5公斤~250公斤不等。2003年5月23日,靜岡縣御殿場市一名市民家中發生炸彈爆炸,炸死事主,這次損失還算小,就在該市,早些時候還發生過另一起類似的爆炸,傷亡5人……
我想您看到這裡九-九-藏-書會懷疑自己不是到了日本,而是到了巴格達或者阿富汗。
日本倒沒有回到石器時代,但當時的風景宛若環形山,無數的未爆炸彈也就從那時起深藏在了日本的大地上,至今不斷地被發現出來。在人口密度極高的日本,「不發彈」也就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了。
其實,這是因為日本與中國經歷的戰爭情況遠遠不同。中國雖然也久經戰爭,但當時中國的工業水平落後,武器裝備多依靠進口,數量、威力都有限,其殘留武器的危害也相對較低,甚至日軍在侵華戰爭中丟下的未爆炸彈,竟是八路軍兵工廠的重要物資來源。近年來發現的危害最大的殘存武器,還是日軍儲存在東北的化學炸彈。題外話,對比日本在本國清除一顆炸彈投入的力量,對處理其殘存在中國的這批化學武器,就堪稱漫不經心了。中國軍隊在抗戰中普遍對日軍絕對優勢的火力和重武器又恨又妒。但二戰後期,美國為首的盟軍曾經大舉攻擊轟炸日本本土。日軍遇到美軍的轟炸,就要感嘆小巫見大巫了。日軍轟炸重慶,通常一次投下的炸彈不過一二十噸,而美軍轟炸日本的時候,一次對神戶就投下兩千多噸燃燒彈。美國轟炸機部隊指揮官李梅叫喊著要把日本炸回石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