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輯 隔海煙雲——台灣所藏秘檔解讀 傅斯年攻倒孔祥熙

第二輯 隔海煙雲——台灣所藏秘檔解讀

傅斯年攻倒孔祥熙

民主和法治是治理腐敗的必要條件。孔祥熙的倒台,國庫局貪污案的曝光,和抗戰時期國民參政會這一特定的民主形式的存在有關;但是,當時參政會的民主權利是極為有限的,司法又不能獨立,蔣介石控制著包括黨權、政權、軍權在內的各種最高權力,為了護衛豪門利益,自然不可能按傅斯年等人的要求徹查。

窮打猛追,揭發貪污大案

說孔祥熙「一切措施不副內外之望」,言辭之激烈,否定之徹底,可以說無以復加了。
孔祥熙是民國政壇上著名的不倒翁。他於1928年任南京國民政府工商部長,1933年任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1938年,升任行政院長。一直官運亨通,步步青雲。但是,以1939年11月改任行政院副院長為轉機,開始走下坡路。至1945年,遂轟然倒下。
傅斯年等人的提案經參政會通過後,其經歷是:國防最高委員會決定「密送國民政府核辦」;國民政府轉發行政院;行政院「密交財政部核辦」。1946年2月,財政部報告稱:「各行局人員如發現,或據報有貪污瀆職等情事,本部均經派員嚴查,分別懲辦;如有觸犯刑章並移送法院辦理。」至於傅斯年提案中的派員徹查要求,則稱「似無必要」。幾句官話,將蓋子嚴嚴實實地捂起來 。後來據說有關人員退還了贓款,但其內情就無法得知,也無從查證了。
民怨沸騰,群倫失望。似此情形,未知何以策將來?何以定人心?何以固抗戰之根本?
蔣介石終於不能不考慮傅斯年等人的意見,但因時值桂南戰役開始,日軍圖謀進攻廣西南寧,蔣介石不願意政局變動過大。1939年11月,國民黨召開五屆六中第七次全會,孔祥熙改任行政院副院長,開始從權力高峰上跌落下來,威信大損。關於此,傅斯年次年致胡適函曾說:「若說有無效力,誠然可慚,然非絕無影響,去年几几幹掉了,因南寧一役而停頓耳,故維持之者實倭寇耳!至少可以說,他以前是個taboo(禁忌),無人敢指名,今則成一溺尿桶,人人加以觸物耳!」  往日聲勢煊赫的孔祥熙竟成了人人得而溺之的「溺尿桶」,真是威風掃地了!
10月31日,傅斯年等將函件密封后,送國民參政會秘書處轉呈蔣介石,但幾天後就被退回。當時,蔣介石因主持軍務,不在重慶,傅斯年等便托馬君武持函返桂,轉赴湖南衡山面呈,同時又抄了一份副本,通過有關渠道送呈蔣介石。

第三次上書,52人聯名,向孔祥熙發動猛烈進攻

函末,傅斯年保證:「其中絕無虛語,皆有人證、物證,斯年負其一切之責任。」
孔氏無權不攬,無事不自負,再積以時日,恐各部皆成備位之官,不只外交失其作用而已。
欲矯下層之弊,仍必先澄上層之源。上層之弊,未可直言其貪污,然失官箴之處,則甚矣!以影響論,直接性之貪污,為害固遠不逮間接性之失官箴。
傅斯年上書之後,孔祥熙曾於4月25日上書蔣介石,要求辭職,但為蔣介石慰留 。
再如,當時財政部在香港等地有不少冗員,虛靡國帑,傅斯年九-九-藏-書提出:「未知是否皆有任務?」
函中,傅斯年要求「裁併一切駢枝機關」,特彆強烈要求「徹底禁止官吏及其家屬兼營商業」。函末,傅斯年提出:人事改革為事業改革之本,要求蔣介石抓緊時機,「以人事之改革一新中外之耳目,而以事務之徹革隨之」。
傅斯年舉例說:孔氏家族開辦的「祥記公司」的招牌已高掛重慶林森路多年。又如中國農民銀行掛牌出售黃金,一般人買不到,而孔氏家族經營的裕華銀行卻得以大量購進,高價售出,「此一波折,國家失去不少黃金,裕華得數萬萬元之凈益」。傅斯年由此不點名地批評孔祥熙包庇下屬,竭力掩護。他說:「往事不待論,今財政部正有若干重大地方機關舞弊事件,一本其『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之原則處理之。」
在參政會上,傅斯年就此案作了口頭質詢,另一參政員陳賡雅即以準備好的一份提案相示,其中數目、證據俱在,要求大會討論,送請政府嚴辦。傅斯年遂立即簽名,領銜提出。
傅斯年此函分兩部分。第一部分陳述孔祥熙1937年出使英國,祝賀英皇加冕時的情況,歷舉英國外相艾登、財政專家李滋羅斯等人對孔祥熙的批評,以及孔本人「舉止傲慢,言語無禮」的事例,說明孔祥熙擔任行政院長,不利於爭取英美的財政援助。次述孔祥熙聽任小兒子指揮財政部大員,小女兒管理機要電報,以致物議蜂起的情況,說明「似此公私不分,未有近代國家可以如此立國者」。

傅斯年聯名上書,多方面說明孔祥熙不能擔任行政院長

1940年8月14日,傅斯年致函胡適,說明不能不攻孔的理由:1.孔之為私損公,毫無忌憚。2.孔之行為,惰人心,損介公(指蔣介石——筆者)之譽,給抗戰力量一個大打擊。3.貪贓枉法,有錢愈要錢,縱容其親黨無惡不作,有此人當局,政府決無希望。4.孔一向主張投降,比汪(精衛)在漢、渝時尤甚。5.一旦國家到了更危急的階段,不定會出何岔子。6.為愛惜介公,不容不反對他。傅稱:「我一讀書人,既不能上陣,則讀聖賢書所學何事哉!」
函件一開頭就指出,抗戰以來,全國將士、官民「正在為民族生存作空前之奮鬥」,「國步艱難」,但是,外交、行政卻未能發揮效能。傅斯年分析其原因,認為關鍵是「負責之人另是一格」,「作來一切若不相似」。
第一次上書無效,傅斯年不肯罷休,醞釀再次上書。不過,這一次不是個人行動,而是與人聯署了。
8月1日,傅斯年致函夫人俞大彩:「老孔這次弄得真狼狽。鬧老孔鬧了八年,不大生效,這次算被我擊中了。國家已如此了。可嘆可嘆!」他決心把這場官司打到底,對夫人說:「這一件官司(國庫局),我不能作為密告,只能在參政會辦。此事我大有斟酌,人證物證齊全:你千萬不要擔心。把老孔鬧掉,我至為滿意。」  次日,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長鄭烈致函傅斯年,要傅提供幫助,信中說:「滿腔熱血,不知灑向何地?此事如得公助,巨憝就擒,國法獲伸,為公為私,當泥首雷門以謝也。」  8月8日,國庫局的幾位職員致函傅斯年稱,據聞,「委座已與先生說情,國庫局https://read.99csw•com貪污案已了,不知可確否?」函件希望傅斯年「繼續努力,為民眾宣達任命,務使此案在法院中水落石出」。  當日,傅斯年向參政會提交了一份說明書,同時錄呈國庫局幾位青年的密告信。他表示,所有各節,均經詳核,確信其為真,待法院辦理此案時,當偕同幾位青年出庭做證。
二是中央銀行問題。傅斯年稱:「中央銀行是一謎」,「山西同鄉多」;梁子美、郭景昆,是孔祥熙的「義子」;「私人用款,予取予求」。
時值抗戰艱難時期,傅斯年等考慮到蔣介石的心理,在函中特別說明,為避免滋生「誤會」,故「密陳左右」,不在參政會上討論,也未向外人泄漏。函稿宣讀完畢,眾人紛紛簽名。
1938年10月28日,國民參政會第一屆第二次會議在重慶召開。
同年9月5日,國民參政會三屆三次會議開幕。第二天,財政部次長俞鴻鈞代表孔祥熙作財政報告。傅斯年帶頭開炮,要求「辦貪污首先從最大的開刀」 。他提出四大問題:
函件最後,傅斯年等要求蔣介石為抗戰前途計,「審察事實,當機立斷」,免去孔祥熙的職務,以慰四海之望。
四是黃金買賣問題。傅斯年稱:「裕華(銀行)在今春發了大財。」
參政會是具有代議性質的民意機關,參政員有權對政府各級官員提出質詢。現存傅斯年檔案中,保存有好幾件在參政會時的質詢稿,可見傅斯年對於孔祥熙的不妥協的戰鬥精神。其中,傅斯年抨擊尤烈的是財政人員的風紀。如,財政部次長徐堪夫人使用外交護照,攜帶行李數十件經過美國舊金山時,因發現若干過於貴重的物件,和海關發生爭執。傅斯年據此提出:「查高級官員之妻,似不當用外交或官員護照;又此時捆載赴美,未知與節約運動有無不合?」
傅函的第二部分批評當時的外交部長王寵惠,說他「絕不努力,絕不用心」,「毫無精神,鮮談正事」。但是,傅斯年批評王寵惠,還是為了批評孔祥熙。傅斯年認為,王寵惠之所以表現如此,乃在於孔祥熙「指揮自決」,過於專權,使外長等於秘書、跟班。函件說:
第二條陳述,孔祥熙縱容夫人、兒子聚斂金錢,奢侈、豪華,「實為國人所痛惡」。
第三條陳述,孔祥熙用人唯親,凡山西同鄉及舊時同僚,都優為安插。
第一條陳述,就中國官場應付技巧言,孔祥熙可稱超群的上等人才,然而,對建設近代國家、主持大政的良規大義,卻毫無所知 。
1941年春,傅斯年因病住院,后在重慶歌樂山休養。當時,孔祥熙曾問人說:「聽說傅斯年病的要不行了!」為了證明自己未死,傅斯年抱病出席參政會。同年12月,日軍進攻香港,重慶國民政府派飛機去營救社會名流和學者,但許崇智、陳濟棠等要人均未接到,卻接到了孔祥熙「一大家」,以及累累箱籠,還有幾隻狗。消息于次年1月爆出,昆明學生組織倒孔運動委員會,數千人大遊行,高喊「打倒孔祥熙」。傅斯年得知,極為興奮,致函胡適說:「『人心之所同然者,義也。』這次不能說是三千里遠養病之病夫鼓動的罷!」  同函並指責財政管理者:「泄泄沓沓,毫無覺悟」,自前年冬,到去年夏,不到一年,中央銀行,中央信https://read.99csw.com託局,業務減了甚多,而人員加了三倍!
1943年,財政部將「1942年同盟勝利美金公債」交中央銀行國庫局分發各地銀行發行,總額美金1億元,摺合國幣20億元。1943年10月15日,財政部函知國庫局停售該項債票,所有未售出的債票約5000萬元,悉數由中央銀行業務局購進,但國庫局局長呂咸及熊國清等人卻在孔祥熙的支持下,利用職權,以低價套購,謀取暴利。據估計,貪污數達國幣二十六億四千七百余萬元 。1944年春,國庫局的幾個青年人多次向重慶國民政府某機關密告,某機關雖然派人調查,但卻查而不辦。在此情況下,幾個年輕人便向參政員求助。
1944年末,傅斯年致函蔣介石,于外交、內政多所建議,在內政部分,傅斯年再次提出高級官員經營商業,利用政治力量為自己謀利等嚴重問題,認為其危害遠過於直接性的貪污。他把這種情況,稱之為「失官箴」。函件說:
1938年7月6日,國民參政會第一屆大會在武漢召開。會前,傅斯年即以參政員資格積極活動,製造輿論 。孔祥熙聽到風聲,因此在參政會報告時特別賣力,企圖討好參政員 。但是,傅斯年等仍於7月12日致函蔣介石,從才能、信望、用人、友邦觀感等各個方面論證,孔祥熙不足以擔任行政院長一職,共五條:
孔祥熙的倒台,當然是他自己及其家族多行不義以及失寵於美國人的結果,但是,也和傅斯年等人的一再抨擊、反對有關。其具體經過,過去由於資料較少,不得其詳。今據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藏傅斯年檔案,作一探索。
傅斯年檔案中,有一通致蔣介石的函件,未署年月,但據王世傑日記,知為1938年2月末或3月初之作,距孔祥熙出任行政院長不過兩個月 。在現存傅斯年攻孔各函中,時間最早。

1938年,傅斯年首次上書蔣介石,抨擊孔祥熙

孔祥熙丟掉行政院副院長一職,猶如冰山崩塌。1945年7月,傅斯年出席國民參政會第四屆第一次大會,進一步提出國庫局貪污案,導致孔祥熙最後失勢。
參政會上多次開炮,孔祥熙失去行政院長職務,改任副院長,成為人人可得溺之的「溺尿桶」
會前4天,在國民參政會談話會上,傅斯年等發表激烈的抨擊孔祥熙的談話,得到許多人同情,於是,決定再次聯名上書蔣介石,繼續討孔。會議推7人起草。同月27日談話會定稿。函件要求嚴格考核掌握國家要政的大員們的功過與聲名,分別晉陞或罷退。函件特別嚴厲地批評了抗戰以來的外交和財政,認為所有「遲緩、疏忽、懈怠,以及人事糾紛」等等問題及其損失,都在於有關官員的不稱職。函件最後畫龍點睛地將責任歸結到孔祥熙身上:
——讀台灣所藏傅斯年檔案
1947年3月23日,胡適致函傅斯年,認為蔣介石有「決心改革政府之誠意」。28日,傅斯年復函胡適,對此表示懷疑,函雲:「現在改革政治之起碼誠意,是沒收孔宋家產,然蔣公在全會罵人仍言孔宋不貪污也。孔宋是不能辦的,CC是不能不靠的,軍人是不能上軌道的。」  一個九-九-藏-書腐敗的政權自然不可能徹底反腐敗。應該承認,傅斯年此時的頭腦要比胡適清醒,不過,他仍然和蔣介石站在一條船上,不願意也不曾想到要走開。這是傅斯年的悲劇。
胡適不贊成倒孔,但傅斯年的上述文章,仍被胡適稱為「打孔家店妙文」 。
提案要求蔣介石及國防最高委員會仔細考慮行政院長、財政部長的人選,「務求官得良才,政致清明」 。
儘管傅斯年等人的提案受到歡迎,但參政會主席團主席王世傑卻以「恐被人借為口實,攻擊政府,影響抗戰前途」為理由,要求陳、傅等人自動撤銷此案,另行設法處理。陳布雷也出面表示:「一經大會討論,公諸社會,恐使友邦更認為我們真是一個貪污舞弊的國家,對抗戰不繼續予以支持,那末,影響之大,將不堪設想。」  在此情況下,傅斯年等被迫同意不向大會正式提出此案。7月17日,傅斯年會見揭發此案的兩位青年,拿到了全部證據。傅勉勵揭發者說:「諸君愛國熱誠,極可佩。我雖前已同意不在大會提,但此事總當使其發生效力。」
這回,傅斯年等人的意見起作用了。1945年5月,蔣介石決定另覓行政院副院長人選。5月31日,國民黨六屆一中全會根據蔣介石提議,選舉宋子文、翁文灝為行政院正副院長。
孔祥熙改任行政院副院長后,仍然兼任財政部長及中央銀行總裁,因此,傅斯年照舊攻孔不止。
同年11月,孔祥熙免兼財政部長,由俞鴻鈞接任,但是,他的行政院副院長一職則仍然未變。22日,傅斯年致函蔣介石稱:「昨讀報紙,知政府局部改組」,「聞此消息,如聞打一大勝仗,兩夜為之不眠,友朋中有為之泣涕者」。但是,傅斯年也指出:「以目下最低之需要論,似尚有一著,留而未下。若下,則此次改革之效至為彰明;不下,恐此次改革之分量減少甚多矣。」  傅斯年明確表示,此著,就是孔祥熙還當著副院長。函中,他竭力說明,當時整理財政的急務是:整理稅收、懲治貪污、增加效能、更易首長、清理大事件,孔祥熙副院長一職不變,俞鴻鈞有職無權,將無法工作。
1944年,重慶國民政府為了加強戰時物資管制,計劃設立物資統監本部,有任用孔祥熙出任該部長官的可能。6月5日,傅斯年致函蔣介石稱:就經濟局勢言,此事如同孤注一擲,不得不求其必成,但如人事不變,其結果很可能僅是「孔副院長更加一官」 。函上,該部終於沒有成立。
重慶國民政府雖然想竭力捂蓋子,但是,也有人竭力想把案子捅開。重慶地方法院向中央銀行函詢此事,最高法院也準備立案偵辦,要傅斯年提供證據和材料。7月25日,重慶國民政府免去孔祥熙中央銀行總裁和四行聯合辦事處兩項職務。30日,行政院改組。這一切使傅斯年高興之至。
第四條陳述,孔祥熙國際輿論不佳,難以得到援助。
傅斯年此次提案共有21人聯署,題為《徹查中央銀行、中央信託局歷年積弊,嚴加整頓,懲罰罪人,以重國家之要務而肅官常案》,案稱:「歷年以來,以主持者特具權勢,道路雖嘖嘖煩言,政府並無人查問。」「其中層層黑幕,正不知幾許。」傅斯年等提出:1.徹查。由政府派定大員,會同專家、監察院委員、參政會公推代https://read.99csw.com表(必為參政員)徹查中央銀行、中央信託局積年賬目與事項,有涉及犯罪嫌疑者,分別輕重,一律移送法院或文官懲戒委員會。同時,此項徹查人員,得接受人民呈訴。2.改組。傅斯年等提出,使中央銀行改隸財政部或行政院,取消中央信託局,將其業務移交戰時生產局。在取消以前,仍須徹查有關賬目。兩機構的歷年主持者,應對其主持下產生的「眾多觸犯刑章之事」負責,一齊罷免;有牽涉刑事者,應一併送交法院 。傅斯年等人的提案經參政會審查,作了局部修改後通過。在會上,傅斯年慷慨激昂地聲稱:「似此呂咸、熊國清之輩,如不盡法懲治,國法安在!」  發言最後,傅斯年表示:這番話不僅在會場以內負責,而且在會場以外也負責。願親到法庭對簿。傅斯年的這番話使全場振奮,掌聲雷動。
一是孔祥熙及其家族經營商業問題。他說:「『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官之失德,竊賄彰也』,所以應自上層起。」他一一列舉孔氏家族所設祥記公司、廣茂新商號、裕華銀行等企業后指出:所有孔氏之各項營業,已成立聯合辦事處,設於林森路裕華銀行三樓,並以其家人為總經理。他要求調查:1.祥記公司、廣茂新商號等等機構是否合法?2.這些公司借款囤積操縱之事。3.徹查並公布裕華與國家銀行歷年往來賬目。4.政府要員私用其地位經營商業之影響。
即如行政院長之大任,在平時已略如外國之首相,在此時尤關於戰事之前途。若其人一切措施不副內外之望,則國家之力量,因以減少者多矣!
30日,孔祥熙出席參政會作財政報告,受到嚴重質詢。會後舉行茶會,孔祥熙故作姿態,「專說笑話」,眾人更加不滿 。當日簽名者迅速增加,計胡景伊、張君勱、左舜生、傅斯年、褚輔成、張瀾、羅文干、錢端升、羅隆基、梁漱溟、梅光迪、張申府、王造時、馬君武、許德珩、梁實秋等52人。
同年,因物價暴漲,通貨貶值,傅斯年再次提出《慎選行政院長、財政部長案》,要求蔣介石撤去孔祥熙的職務。提案指出:近兩三月之間,財政部每次公布一項辦法,必然繼之以法幣的暴跌,提案尖銳地提出:
傅斯年的討孔,涉及對貪污、腐敗現象的治理問題,總結有關歷史經驗,當不無意義。
傅斯年的這些責問,尖銳激烈,以致王世傑在日記中寫道,「參政員傅斯年等責問孔部長極厲,並涉及許多私人問題(私人經商,以及濫用公款等問題)」 。

傅斯年繼續抨擊,孔祥熙失去財政部長職務

主張沒收孔祥熙家產

蔣介石事前就知道傅斯年在醞釀聯名上書,很不高興。書上,自然沒有結果 。
又如,財政部所屬鹽務總署總辦朱廷祺崇拜「老祖」,每日請壇扶乩,且在署中提倡。傅斯年據此提出:「未知孔部長是否注意及此?」
三是美金儲蓄券舞弊問題。傅斯年稱:市場忽有忽無,但中央信託局局員、中央銀行屬員卻可以提前買到;孔家某氏竟「自分五萬」!
孔祥熙雖然倒台了,繼起的宋子文也沒有好多少。看來看去,傅斯年逐漸對國民黨和蔣介石絕望起來。
第五條陳述,孔祥熙以孔子後裔自負,而「持身治家」,每多「失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