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輯 西來風雨——美國所藏秘檔解讀 孔祥熙所藏西安事變期間未刊電報

第三輯 西來風雨——美國所藏秘檔解讀

孔祥熙所藏西安事變期間未刊電報

廣州宋廳長子良弟鑒:
本電起草於12月19日。張群可能懷疑張學良有其他目的,所以張學良在本電中明確聲明:「目的惟在積極抗日。」當時,南京討伐派們意氣激昂,擺出一副關心蔣介石和國家民族命運的架勢,本電尖銳地指出,這些人「危詞聳聽,有意內戰」,是真正「置國運及介公于不顧」的人。
保定萬軍長壽山兄勛鑒:
統密。陝變突生,中央決議,軍事由煥章兄及軍事委員會常委負責主持。觀在中央同人盼兄早臨,協商大計。桂省軍務有德鄰兄負責,想兄可以分身北來。即盼早日命駕,共圖匡濟。如行期已定,仍希先復,俾便歡迎為禱。弟孔祥熙叩。號秘。印。
張學良發動事變的當日,曾與楊虎城等19人聯名致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各院部會等,提出八項要求;另有張氏以個人名義致孔祥熙電,說明發動事變的苦衷。此外,還有一電致宋美齡,全文雲:
閻錫山派趙戴文、徐永昌赴陝,需要飛機。孔祥熙與何應欽商量,何答以無機可派,孔祥熙不得不要求西安方面派機。22日,孔祥熙電閻錫山雲:
大概是何應欽代電的後半部引起了關注,杜月笙從吳鐵城處得知消息后,即向孔令侃進言,孔令侃隨即致電孔祥熙。電雲:

三、《宋美齡復張學良電》(1936年12月13日)

宋子文於20日上午飛抵西安,會見張學良、蔣介石,並通過郭增愷了解到周恩來和中共方面的態度,21日,回南京報告:「介公在陝,確屬安全,漢卿態度,尚可理解,前途頗有開展之望。」當日,孔祥熙致電宋子良雲:
梯密。晨電奉悉。關於軍事方面,已由敬之兄電復,想達。日前漢兄曾言,子文弟如能赴陝,當即能偕同介公回京,想現已至實現時機。介公回京之後,不僅漢兄保衛介公之苦心可大白于天下,而彼等主張自亦不難商討,容納實施。否則,介公留陝,國人皆認其已失自由,即有容納彼等主張之切實表示,亦認為出自脅迫,中央多數主張,決不容接受,即希轉告為盼!弟孔祥熙叩。漾亥。
宋子文歸來,宋美齡進一步獲悉蔣介石與西安方面的情況,致電張學良雲:
衛密。極機密。本日端納顧問由西安回洛,據云:委員長住張學良之旁樓甚安。張要求接受主張,委員長初甚反抗,以後雲,無論如何,須回南京方能辦。但對方認無保障,有請求孔部長赴西安之意。總之,內幕情形,似有轉機。謹密陳。職錢宗澤叩。刪酉。
西安事變期間,孔祥熙任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代院長,負責處理有關事務。他藏有大量關於事變的電報和文件,其間頗多外間少見或從未見過的,現從哥倫比亞大學珍本和手稿圖書館所藏縮微膠捲中擇其未刊而重要者介紹如下:
財政部總座鈞鑒:
南京行政院孔院長:
孔祥熙在12日致張學良電中曾說:「必須舉國一致,方足以救亡圖存」,本電中張學良明確表示:「弟等此舉,正所以要求一致。」他並特別說明,發動兵諫,並非初心,只是由於蔣介石態度固執,才不得已而有此舉。當時,南京的討伐派們正大肆活動,內戰有一觸即發之勢,對此,張學良嚴正申明:「弟等抗日主張,敢信萬分純潔,決不願引起內爭。如有違反民意,發動內戰者,自當獨負其責。」這就給了某些不顧民族大義,企圖渾水摸魚的人以警告。
連日日方宣傳中國統一假面具完全揭穿,西安事變足以說明日德協定之必要,打破英美迷信云云。已隨時設法駁斥。此間僑民及學生,以綏事正在進展,張學良突有此叛國之舉,予敵人以機會,均極憤懣,紛請代電中央,迅予戡亂並營救院長出險,以息謠諑而定人心。除將連日部電情形宣示,加以安慰外,特奉聞。朱鶴翔。

三十、《孔祥熙致張學良電》(1936年12月17日)

元秘電奉悉。密。西安事變,至為痛心。刻第25軍尚固守咸陽,職決率大軍西進,現先頭樊軍正進抵華陰,其餘各師均賡續輸送中。中央大計,仍祈賜示,俾便進行為禱!職劉峙印。寒巳。印。
閻主任百公勛鑒:

六十六、《孔祥熙致閻錫山電》(1936年12月22日)

宋子良曾經要求代替宋子文赴陝,本電中,宋美齡告以蔣鼎文回京后所述情況,並告以宋子文已飛陝。

五十七、《閻錫山致何應欽、孔祥熙電》(1936年12月20日)

南京孔部長庸之兄勛鑒:
南京何部長敬之兄、孔院長庸之兄:零密。頃接漢卿、虎城皓申電:李君金洲返,具述尊意及經過情形,敬悉。洞察愚情,指示周摯,感佩何可言喻。良等願再為公告者,不﹝除﹞抗日之外,絕無他圖;為抗日而受任何犧牲,在所不惜。予決不造成內戰。茲事體大,動關安危,惟望我公不棄,切實指教。李君定明日返並。並聞。特先電聞。弟山。號午。機。印。
傅主席宜生兄勛鑒:

八十八、《孔祥熙致蔣介石電》(1937年2月4日)

斗密。委座留陝,兄等侍從,瞻企賢勞,無任馳系,專電奉候起居。弟孔祥熙叩。咸秘。印。
西安張副司令漢卿兄請飭譯轉蔣雨岩、蔣銘三、邵翼如、陳辭修、陳武鳴、陳雪暄、錢慕尹、朱一鳴、萬耀煌、衛煜如諸兄同鑒:
本電原稿也通過端納帶往西安。它起草的時間與實際拍發的時間均與上電同。它是給蔣介石看的,但又是請張學良轉的,所以必須雙方都能接受,兩不得罪。因此,它既為蔣介石的對日政策辯解,又為張學良的兵諫說情,結論是雙方「殊途而同歸,並非有何異趣」。末雲:「弟意任何主張,苟利國家,皆無不可從長計議」,雖然與致張學良電詞句相近,但由於是打給蔣介石的,因此,其意味也就很不相同了。
邵力子時任陝西省主席,12月12日曾列名于張學良、楊虎城等人的聯名通電中。13日,孔祥熙致電邵力子,望其代為剖白蔣介石的「胸懷」,並關心其起居。電雲:
張學良的原警備旅長劉多荃與河南省主席商震關係深切。12月13日,孔祥熙致電商震,建議「選派妥員」,前往西安,通過劉多荃勸說張學良,14日,商震複電孔祥熙,聲稱已派劉多荃之弟劉多麟前往。電雲:
杜月笙雖然不當權,但積極為營救蔣介石出謀劃策,下列電文即反映出這種情況:
急。洛陽樊師長崧甫弟勛鑒:松密。西安事變,吾弟率旅前進,警護偵察,進行神速,足證愛護委座、愛護國家,至佩至慰。兄已密囑敬之兄妥為布置,星速應援,請安心應付。洛陽治安,尤盼加意維護為要。兄即晚赴京,並以奉聞。文亥。滬寓。
漢密。請轉介兄賜鑒:日昨據報,西安兵變,深用懸系,急於晚車回京。今晨抵京,獲讀漢兄公私兩電,始悉詳情。查抗敵禦侮,國人皆同此心。中樞同人,初無二致。吾兄以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言行開國際之視聽,自不能不周詳審慎而輕有所主張。在諸袍澤,痛鄉邦之淪亡,激一時之情感,主張或近操切,當亦由於愛國之熱忱,衡之事勢,當殊途而同歸,並非有何異趣。兄與漢兄,患難相依,久要契好。中樞之措施,漢兄盡所稔知,此次之事,當出迫不得已,別有苦衷。弟意任何主張,苟利國家,皆無不可從長計議。當此大敵當前,倘使別生枝節,既損前方之士氣,轉授敵人以乘我之機。瞻念前途,實深憂懼,望即洽商漢兄,早弭變亂,以紓國難。弟孔祥熙叩。寒。秘二。印。

五十六、《孔祥熙致閻錫山電》(1936年12月20日)

南京財政部長孔鈞鑒:
奮密。漢卿兄及兄等公電均奉悉。此次之變,殊出意外,聞者咸駭。介公自九一八以還,無日不作抗敵準備,在準備未完,自不敢輕言啟釁,且以地位關係,一言一動輒為中外所注意,更不得不沉著以將事。我兄追隨介公有年,相知素深,當喻乎此。今與漢卿、虎城諸兄共事一方,相處既久,當能將介公胸懷代為剖白,自不難共見以誠,轉移變患,諒在藎籌。介公起居情形,尤望時加愛護,俾釋懸念,並盼見復是禱。弟孔祥熙。元秘。印。
度密。頃接劉大使一電,文曰:密。汪意謂委座未出前,只能兵圍,不能開火。懇堅持。齊亞諾亦電勸張。島。號。等語,謹轉陳。黃濤叩。馬。
良密。巧電悉。介兄被困,迭派端納、黃仁霖二君前往探視。日昨銘三總指揮回京,得悉介兄安適如常,略以為慰。昨日大哥飛洛,今晨八時飛陝,俟得詳情,再為轉告。粵省財政重要,吾弟暫時不必北來,尤望安心處理為盼。美齡。號。
漢密。文亥滬寓電諒達。弟今晨抵京,始獲讀吾兄震電,深以為慰。惟查抗日禦侮,舉國同心,中央同人,初無二致,惟慮倘無充分之準備,徒速國家之滅亡。介公主政中樞,赤忱報國,凡所施設,罔不博採周詢。六中全會決議,非至和平絕望時期,決不輕棄和平;非至最後關頭,決不輕言決裂,實圖存之國策,為整個之主張,然軍事方面,則準備整理,積極進行。蓋必審慎周詳,庶收最後之勝利。衡之民眾袍澤,激於憤慨,發為激烈之主張,僅有時間之不同,決非宗旨之異趣。我兄弼主軍事,夙贊戎機,對此情形,當所洞悉。弟與我兄,幸託交親,十有餘載,歷共患難,誼若弟昆。此次之事,當必因所部之痛切鄉邦,環詞籲請,激一時之情感,為急切之主張。然介公之於我兄,夙共艱危,久要契好,對於貴部,精誠愛護,亦邁尋常。兄等有何匡時至計,苟屬有利國家,當無不可從長計議,遽加兵諫,似越恆情。倘竟引起糾紛,國家前途必致不堪設想,將使仇者快意,親者痛心,瞻念前途,不寒而慄。尚冀持以審慎,藉挽狂瀾,言公言私,同深感幸。另致介公一電,即煩譯交。弟孔祥熙叩。寒秘。印。
當宋子文、宋美齡抵達西安,雙方正進行談判之際,北平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宋哲元和山東省主席韓復榘突然聯名發出電報,提出三項原則:1.如何維持國家命脈;2.如何避免人民塗炭;3.如何保護領袖安全。宋、韓建議:「由中央召集在職人員,在野名流,妥商辦法,合謀萬全無遺之策。」當時,孔祥熙急於解救蔣介石,召開這樣一個會議,將使解救一事推延並複雜化,因此,他命李世軍致電北平市長秦德純,要求秦與宋哲元商量,重新考慮所提建議。電雲:
斗密。昨電及端諾顧問攜去電稿計達。細繹兄通電所列八項,其中多條,中央決議早已實行,即有尚待商榷之部分,亦不難開誠商洽,由中央決定。至我兄對於介公個人,昨承電示,保證安全,具見愛友至忱,無任佩慰。惟留陝過久,複雜分子,乘機羼入,必陷兄于易發難收之境。萬一危及安全,兄將何以自白?此間及各界人心,均形憤激,愈久則愈難諒解,一旦決裂,則函關以內固糜爛不堪,而國力損失慘重,尤非兄所忍聞。故為兄計,惟有請兄陪伴介公,即日南下,兄等意見即可提出中央,于公于私,莫此為善。至兄個人安全,弟敢以全家身命擔保,決無任何問題。萬一有為難之處,或先派負責人員二人南來,共謀解決方策,或由留陝諸公中一二人,如雨岩、翼如等先隨端顧問返京,以求解決之途徑。如此則兄之主張,既可昭示國人,一切誤解,亦可早日冰釋。此與吾兄一生成敗及國家安危,關係至重。夙承厚愛,敢布誠悃,務乞三思而圖利之,並盼電復為禱。弟孔祥熙叩。寒。
衣密。電悉。夫人于養晨偕宋委員飛陝,省視委座。吾兄率師靖亂,迭奏膚功,誦電極深欣慰,務盼督勵忠勇,迅掃逆氛,早迎委座回京,以慰四海蒼生之望。孔祥熙。有秘。印。
——讀孔祥熙檔案之一
巧、巧秘兩電誦悉。△密。維宙、柳忱、庭功﹝午﹞三兄蒞晉,極所歡迎。次隴、次宸本擬今日飛陝,因季寬來晉,擬俟晤談后再行。知注並聞。弟閻錫山。皓午二。機。印。
篠秘電悉。斗密。庭午、維宙兩兄來陝,至所企盼。其來電迄未收見。弟前致維宙、柳忱一電,未審得達否?該電大意,略謂文日之舉,純為積極實現抗日救國主張,如中央確能改變政策,積極領導抗日,行動實現后,用我則願作先鋒,罪我亦願束身歸罪。否則,救亡無方,空言商洽,非弟本意云云。恐前電有失,請兄再將此意轉達庭午、維宙兩兄為盼。再,兄之「寒」、「寒秘三」、「咸秘二」三電均奉悉,倍承關注,尤深銘感。日內子文、墨三兩兄即將來陝,似無庸再由雨岩、翼如兩兄傳達意旨矣。並聞。弟張學良叩。巧亥。機。印。

二十、《樊崧甫致馮玉祥、孔祥熙、何應欽電》(1936年12月15日)

南京方面通過端納得知蔣介石的確切情況后,態度轉趨強硬。16日,南京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決議,任命何應欽為「討逆軍」總司令,討伐張學良。同日,南京空軍轟炸渭南等地,向張學良施加軍事壓力。17日,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委員們紛紛發言,「語殊激昂」,決議貫徹討伐方針。會後,孔祥熙再電張學良:
孔副院長鈞鑒:

六、《孔祥熙致邵力子電》(1936年12月13日)

太原閻主任百公勛鑒:
張學良的來電是善意的、友好的,宋美齡此電也不得不報以同一態度,除對張發動事變表示諒解外,特彆強調張、蔣之間的友誼,希望二人「開誠協商」,「只要大多數認以為可,介兄個人,當亦從同」,已經暗示了接受條件,轉變國內外政策的可能。後來宋美齡回憶西安事變時曾說:「余復以長函致張學良,告以彼等此舉將使國家前途受嚴重之打擊,余深信其魯莽滅裂之舉動,初無斷送國脈、陷害領袖之惡意,應及時自拔,勿貽噬臍之禍。」宋美齡此電同時以書信的形式交端納帶去,所以宋美齡回憶時稱為「長函」。將宋美齡的回憶和原電相較,可以發現,兩者的口吻、語氣有很大的不同。
孔部長庸公:
事變發生時,宋美齡正在上海。當夜,她和孔祥熙及蔣介石的澳籍顧問端納匆匆返回南京。此前,南京國民黨中央已決定褫奪張學良本兼各職,交軍委會嚴辦,國民政府並下令拿辦張學良。13日晨,宋美齡讀到張學良來電,力排眾議,主張對事變不採取「急劇之步驟」,隨即決定派端納及黃仁霖赴陝,查明情況。同日,宋美齡複電張學良。電雲:
蔣夫人賜鑒:
張學良發動兵諫,目的在迫使蔣介石抗日,當然不希望擴大事態,孔祥熙既已多次來電錶示和平解決的願望,因此,張學良複電雲:
除致電閻錫山外,孔祥熙又致電傅作義,加以鼓勵。電雲:

十、《孔祥熙致張學良電》(1936年12月14日)

孔祥熙當時最擔心的是蔣介石的安全,也擔心發生內戰,因此以全家身命為擔保,要求張學良立即送蔣介石返回南京。當然,他懂得這不是輕易可以做到的,因此,又提出第二方案,即由陝西方面派代表,或允許蔣的隨行人員蔣作賓、邵元沖等隨端納返京協商。他當然還不知道,事變當日,邵元沖因企圖越牆逃走,被士兵開槍擊傷,正好這一天在醫院中去世。

八十九、《樊崧甫致孔祥熙電》(1937年2月9日)

自密。頃接蘭州于主席孝侯真電,文曰:「西安事變,實有不得已之苦衷,所提主張,意在停止內戰,一致對外,並非走入偏鋒;外傳赤化之說,尤與事實不符,其為故意捏造,不言而喻。自張副司令恭送蔣委員長返京后,已現和平商討之景象。方期集思廣益,共定國是,孰料張副司令留京未返,潼關東撤之中央軍轉而增兵西進,甚至陝甘駐軍亦嚴令限期調動。袍澤聞之,憤慨異常。老子有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東北軍亡省破家,現所存者只此生命,若並此生命而不許其存在,則死有何懼!中央如欲息事寧人,則下列三事實有提前解決之必要:(一)即日恢復張副司令之自由,可促其返陝;(二)潼關、華縣一帶之中央軍即日東撤;(三)陝甘駐軍照現在位置,暫時不動。至其他問題,或關國家大計,或難即時解決,不妨邀集各方,從長計議,求一全國公正之辦法。現在中央軍明言和平,而暗調大軍壓迫,似此辦法,無異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遷延日久,更恐無以善其後。此間共同主張,對政治途徑不拒絕,對武力壓迫不屈服,內部團結堅實,所有一切,已有相當布置。惟目擊國勢阽危,實不願再見鬩牆之爭,吾兄愛護國家,愛護東北袍澤,倍逾尋常,尚乞鼎力斡旋,指示周行,無任盼感。再蘭垣上月文晚稍有軍事,次日即複原狀,現已安謐如恆」等語,弟未便置復,特電以聞。弟韓復榘叩。寒。印。九-九-藏-書
本電透露了一個重要訊息:「此間要求,惟在抗日,委座已表示容納。」電中,張學良特別說了一段話:「弟等發動此種驚人大事,豈能視同兒戲!一條生命,早已置諸度外。為自衛計,為保存抗日力量計,絕不憚起與周旋。」這是說給南京的討伐派們聽的,字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充分表現了張學良的魄力和大無畏精神。此前,宋美齡曾通過端納轉告張學良,孔祥熙因系行政院代院長,不能離職赴陝,建議以宋子文或顧祝同代,因此,電末,張學良對二人表示歡迎。
事變發生時,汪精衛正在歐洲。22日,他複電孔祥熙,肯定救蔣「雙管齊下辦法」。電雲:
張學良離陝后,面對蔣介石的軍事壓力,西安內部出現了和戰兩派。以王以哲為代表的東北軍老一代將領支持中共的和平方針,主張通過談判營救張學良,以應德田、孫銘九為代表的少壯派主張為營救張學良,不惜對中央軍作戰。1月31日,楊虎城、于學忠、王以哲、何柱國、周恩來等會議,決定促進和談成功。2月2日,應德田、孫銘九等集會,認為王以哲、何柱國等準備投靠南京政府,決定派人捕殺。同日,王以哲被害。4日,孔祥熙致電蔣介石雲:

七十九、《桂永清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25日收)

八、《孔祥熙致張學良電》(1936年12月13日)

此電原稿通過端納帶往西安,后又通過電台拍發。從電報內容看,本電起草時間為13日,但實際拍發時間為14日,所以電尾署明為「寒」。長期以來,蔣介石採取「攘外必先安內」方針,對日本侵略,一再忍讓妥協,委曲求全,引起國人的強烈不滿。西安事變的發生,即基於這一情緒。孔祥熙懂得,要和平解決事變,必須先消弭這一情緒,因此,他在電報中努力為蔣介石對日政策辯解,說明他和群眾的要求,「僅有時間之不同,決非宗旨之異趣」。電報對張學良的兵諫有婉轉的批評,但同時又表示體諒,要求張持之以冷靜,從長計議匡時救國各種問題。電報末稱,「倘竟引起糾紛,國家前途必致不堪設想」,這是很有見識的觀點。後來西安事變之所以能和平解決,正是各派都取同一認識的結果。
薛岳時任貴州省主席,他曾於12月14日以川黔將領及全體官兵名義發表通電,激烈攻擊張學良,要求中央「明令討伐」,「共剪凶頑」。同日,又單獨致電孔祥熙,表示「誓以頭顱熱血擁護中央,救護領袖」,但是,他的這封電報卻透露了一個秘密,是「遵令致電詰責」的,電雲:
南京馮副委員長煥公賜鑒:
桂林白委員健生兄勛鑒:

七十五、《孔祥熙復閻錫山電》(1936年12月24日)

萬急。北平秦市長紹文兄勛鑒:密。漾亥電甫發出,孔部長在電話語弟雲:宋、韓兩公漾電,謀國深厚,用意至嘉,雖有人認為于目前局勢及兩公原意不無相左之處,但在伊個人,認為並不受若何不良影響,不過電已發出,甚盼委座能立即鄭重發表談話,說明漾電系完全本中央應付事變之既定政策,闡明反共救國以及迅速恢復介公安全之至意,以故目前急要之事,為介公早日回京主持大計,至於主張召集在職、在野名流,共議大計,系在介公回京后應有此集思廣益之舉。如能發表如此談話,一則抑制張、楊之氣焰,一則免為日本所藉口,發生種種外交之壓迫。良以張、楊放棄甘肅,與共匪合作,已成事實。此刻唯有在中央一致政策之下,始能應付一切危困之環境云云。孔公殷殷囑咐,謹以陳聞,祈轉呈委座為禱。弟李世軍叩。敬子。
特急。南京孔院長鈞鑒:元秘電敬悉。△密。漢卿劫持委座,躬冒不韙,乖謬之行,令人髮指。弟因此事之重要,昨已與經扶兄細加商討,首步辦法竟與鈞座所見相同,並已由弟密派劉多荃之弟劉多麟馳往西安,妥為接洽。情形如何,容再奉達。待復。弟商震叩。寒巳。省機。印。
養電奉悉。密。(1)百川對營救事願負責進行,現改派傅宜生前往,以抗日將領之立場,說詞較為有力。傅今到並,明可飛往。(2)昨電百川,以子文、銘三到陝,談改組政府問題,詢百川意見。百川極感答覆困難,不審子文兄等在京有無談及在陝商談情形如何,頗為懸系。(3)近接桂方來電,態度仍冷靜沉默,尚無惡化。(4)鄂主席職務,竑自維實難肩任,懇早日明令發表准辭職。竑叩。敬午。印。

二十六、《陳儀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16日)

此電起草時間為15日,但實際拍發時間為16日。由於電訊不通,孔祥熙不能及時與張學良對話、交流,因此產生了種種疑惑,如懷疑張學良被人劫持,不能自主,又懷疑張學良「將挾介公一人以居奇」等等,因此,情緒不免激動起來。電報中,孔祥熙表示:「必不能久任吾兄空挾介公一人之質」,「中央為保持民族生存計,勢不得不棄私情而取公義」,這就是說,南京國民政府準備不考慮蔣介石的個人安全而採取自認為正確的行動了。事實上,這也確是南京討伐派們的主張。然而,孔祥熙畢竟懂得,那樣做的結果必然是:「兵連禍結,徒損國家民族之元氣」,「立招分崩離析之慘禍」,因此,他又冷靜下來,提出了一項新的解決方案:張學良將蔣介石送到太原,孔祥熙親率中央負責同人前住協商。這一方案後來雖因情況變化並未實施,但是,卻表現了孔祥熙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而做出的新的努力。
杭州蔣院長鈞鑒:

六十八、《蔣鼎文致孔祥熙、何應欽電》(1936年12月22日20時收)

要和平解決事變,只勸張學良是不行的,還必須同時勸說蔣介石,因此,在拍發上電的同時,孔祥熙又請張學良轉交蔣介石一電,電文雲:
漢密。昨據端納自洛陽電話報告在陝訪晤情形,茲得接誦刪申電,俱悉一切。陝變起后,全國各地公私法團、全軍袍澤,無不憤慨。昨日全國報界宣言,尤足表示各地輿情。尊論要求一致云云,可謂適得其反。且歐美各國輿論,無不一致斥責。英文《泰晤士報》,想兄處當經閱悉。日前蘇俄輿論,亦稱陝變以反日運動為投機,實際為敵作倀。可見無論中外,對兄此舉,皆持反對。至言抗日,則陝變適足以搖動綏邊前線之軍心。統帥既被劫持,而徒空言抗戰,天下寧有此理!兄等任何意見,中央採納與否,必先集議討論,然後始可決定。介公個人,並非中央全體。最好兄能伴同介公回京,或至太原,共同計議。且自事變發生以來,弟因與兄素日交好,相知最深,以為此事動機,或出於一時衝動,稍假時日,兄必幡然憬悟。不意函電信使,至再至三,而反有集中軍隊,準備攻豫情事,幾至令人無詞以對。蓋劫持領袖愈久,吾兄所負責任愈重,且激起民憤愈深。兄縱不為本身計,寧獨不為國家民族計,不為子孫計耶?國家民族之存亡,繫於兄之一念。懸崖勒馬,及此不遲。誼若弟昆,再進忠告,專復布意,願聞明教。弟孔祥熙叩。洽秘。印。
學良對國事主張,當在洞鑒之中。不意介公為姦邪所誤,違背全國公意,一意孤行,致全國之人力、財力,盡消耗于對內戰爭,置國家民族生存於不顧。學良以戴罪之身,海外歸來,屢盡諫諍,率東北流亡子弟含淚剿共者,原冀以血誠促其覺悟。此次綏東戰起,舉國振奮,介公以國家最高領袖,當有以慰全國殷殷之望,乃自到西北以來,對於抗日隻字不提,而對青年救國運動,反橫加摧殘,伏思為國家、為民族生存計,不帽﹝忍以﹞一人而斷送整個國家于萬劫不復。大義當前,學良不忍以私害公,暫請介公留住西安,妥為保護,促其反省,決不妄加危害。學良平生從不負人,耿耿此心,可質天日。敬請夫人放心,如欲來陝,尤所歡迎。此間一切主張,元已文電奉聞。揮淚陳詞,佇候明教。張學良叩。文。
南京孔部長譯轉何部長:
張學良12日致孔祥熙電是打到南京的,他在上海從電話中得悉張電內容后,曾立即複電張學良,肯定其「愛友愛國」,發動事變事出有因,「或兄痛心於失地之久未收復,及袍澤之環詞籲請,愛國之切,必有不得已之苦衷」。他當時最迫切的是要和張學良建立無線電聯繫,以便談判。電雲:
密。宥電奉悉。委座今午由洛抵京,漢卿亦偕來。此間一切,自可在委座指導之下迎刃而解。知注復聞。弟孔祥熙叩。宥亥。秘。印。
孔代院長鈞鑒:
18日下午4時,蔣鼎文回到南京。19日,孔祥熙、何應欽、宋美齡等會議,作出兩項決定。同日,何應欽將會議結果電告「討逆軍」東路集團軍總司令劉峙及各將領。電雲:
奮密。介公留陝未歸,全國至為觖望。現在百公設法斡旋,請兄與次隴先生同赴西安接洽。以兄與漢卿多年袍澤,相知甚深,此次不辭辛勞,前往一行,當可面晤介公,商承一切,並對漢卿婉加勸解,令其感動,幡然悔悟。如獲隨同介公先赴太原,復與百公詳加商討,自可得圓滿之解決。此行於國家安危關係綦切,舉國上下,屬望甚殷。特電馳候,並祝成功。弟孔祥熙叩。號秘。印。
元電敬悉。辱承愛護,感洽肌髓。介公力圖自強,誠人所共知,亦良所深信。惟國事日非,不容自諱。統一僅坐形式,外交不妄﹝忘﹞妥協。出兵援綏,尤未能傾注全力。在國家未至存亡關頭,尚可從容處理,而今則河山半壁,幾盡淪亡,國勢之危,已如累卵。若猶諱疾忌醫,始終隱忍,則民族立國精神淪喪殆盡,何以為國?何以為人?良等以為國難至斯,事事須求徹底,空談團結,決不能搔著癢處。我公素抱抗日決心,為海內青年志士所共仰,一切言行,尤異凡庸,還乞進一步開誠賜教,俾救國之策得早施行。總之,良等此舉,對事而非對人,介公果能積極實行抗日,則良等束身歸罪,亦為﹝所﹞樂為。純潔無私,可質天日。他人或有不知,而堅決抗日如公者,應能見諒。至先送介公回京一節,抗日主張及行動未能實現以前,勢難遵辦。我公關懷良等困難,並願為之擔保,具佩隆情。惟良等苦悶,惟在抗日未能及早實施,致國本日危,復興無望,此外私人方面,固無困難可言。擔保一層,尤無必要,蓋良固不憚以七尺之軀,換得主張之實現也。公愛良至厚,良望于公者亦至殷痛切陳詞,敬希鑒察。張學良叩。諫午。印。
上海公館孔令侃兄鑒:

四十六、《閻錫山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19日)

孔祥熙此電,目的在於獻策並表功,但他清晰地道出了事變初起時南京政府內部的分歧,是一份很有價值的歷史文獻。

五、《孔祥熙致楊虎城電》(1936年12月13日)

孔祥熙利用東北軍的故舊對張學良做工作,張學良也藉此對故舊說明發動事變原因,爭取同情和支持。18日,張學良致電孔祥熙,複述致王樹翰、莫德惠(柳忱)電大意。該電至19日才發出。電雲:

三十七、《朱鶴翔致南京外交部電》(172號,1936年12月18日發,19日17時收)

二十五、《張學良復馮玉祥電》(1936年12月16日)

六十五、《汪精衛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22日)

傅作義1933年參加長城抗戰,1936年又在綏遠抗擊日偽軍,深得人心。閻錫山派傅作義前往陝西調解,孔祥熙自然同意,複電閻錫山雲:

三十九、《閻錫山致李鴻文電》(1936年12月19日)

度密。尊致部座電奉悉。關於樊部軍費,已奉諭先匯一萬元,以供臨時支應。嗣後當每月酌予補助,請轉知震初,即電告崧甫,並勖以努力奮鬥。給養補助方面,部座自可協助維護。弟光叩。效。
宋子文、宋美齡到達西安后,形勢急轉直下。12月24日,蔣介石答覆張學良:1.下令東路軍退出潼關以東,中央軍撤離西北;2.委託孔祥熙、宋子文為行政院正副院長,責成孔、宋與張學良商組府名單,命何應欽出洋;3.釋放愛國七領袖;4.聯紅容共;5.召開國民大會;6.聯俄聯英美。同日,蔣介石又當面答覆周恩來:「停止剿共,聯紅抗日,統一中國。」25日,張學良伴送蔣介石等飛洛陽,次日,抵南京。同日,孔祥熙致電趙戴文,告以此項消息。電雲:
廣東長期是反蔣基地,因此,宋子良極為重視當地實力派余漢謀、黃慕松的態度,專門做了工作。22日,電告孔祥熙雲:
力密。宋委員長致楊虎城陽電,曾經電陳在案,頃接楊複電文曰:「宋委員長明軒兄勛鑒:陽電敬悉,承注至感。此間唯一主張,始終在積極抗日。漢公前此之不辭鹵莽而留委座于陝者在抗日,繼之不避罪刑而送委座入都者亦在抗日。委座在陝,確曾容納積極抗日主張,事關國信,不容虛構。中央所訂陝甘軍事之善後辦法,遠非委座在陝容納抗日主張之本意,具有陷委座于不信不義之嫌,以言抗日,實不啻南轅北轍。弟與漢公,因主張相同而結合,今漢公被扣,軍隊西迫,弟如放棄主張,即僅就道義論斷,人將謂弟為何如人!兄等熱腸照人,想必不欲竟有友如此。國家艱危至此,精誠團結的如尊論。特我以誠往,人以兵來,人我相形,使兄等處弟地位,能不痛心!兄長城抗戰,增光國家,弟心印嚮往,追塵恨晚,務望以聲應氣求之義,作提攜策應之圖。東望燕雲,實深翹企。弟楊虎城庚戌」等語。敬以奉聞,祈將最近中央對陝甘辦法略示一二為禱。戈定遠叩。文。印。
重慶中央銀行,乾密,即刻譯送南渝中學張校長伯芩兄道鑒:
此電值得特別注意。電中,閻錫山表示了儘力營救蔣介石的決心,同時,堅決反對「其他說法」。這「其他說法」的內容,大有可研究、玩味之處。
南京孔代院長鈞鑒:

八十二、《駐日大使館致南京外交部電》(744號,1936年12月28日2時50分發,同日18時55分收)

南京中央黨部、國民政府、各省市黨部、各省市政府、各民眾團體、各報館公鑒:

四十七、《閻錫山致趙丕廉電》(1936年12月19日)

南京方面認為,派人入陝是個重大問題,因此,意見歧異,顧慮重重。孔祥熙收到宋子良的電報后,旋即複電,肯定他的意見,但表示須待自陝釋回的蔣read•99csw•com鼎文(福州綏靖公署主任,隨蔣介石赴陝被拘)報告后再定,電雲:
趙主席次隴先生勛鑒:
事變初起,孔祥熙給張學良的電報,口氣都比較婉轉,本電則不同,「劫持領袖愈久,吾兄所負責任愈重」,「懸崖勒馬,及此不遲」等等,都是以前電報中不曾出現過的。
連日報載,中央大軍續向西安壓迫,西北軍民亦嚴陣以待,戰雲密布,大有一觸即發之勢。消息傳來,不勝憂懼。竊前次西安事變,舉世震驚,卒賴我委座及西北諸將領咸以國家為重,互相諒解、化險為夷。乃旬日以來,中央對於西安抗戰之主張,未能見諸實行,竟復派大兵入陝,重相煎迫,萬一激成變亂,人將謂中央勇於對內,怯於對外,而亡國滅種之慘禍亦不旋踵而至矣!心所謂危,不敢緘默,用特電懇中央,迅行制止入陝部隊,採取政治解決方法,以弭內戰而培國力,並懇委座立即領導全國軍民,發動民族抗戰。尤盼全國同胞,一致主張,以挽危機。黨國幸甚!臨電惶悚,無任盼禱!廣西各界抗日救國聯合會。霰。印。

二十七、《孔祥熙致閻錫山電》(1936年12月16日)

14日,端納到達西安,見到蔣介石,並偕蔣遷居高桂滋公館。15日,端納自西安飛洛,以長途電話向宋美齡報告:蔣介石在飲食起居上受到優禮;張、蔣開始談話;張學良盼望宋美齡及孔祥熙入陝。下面的電報系錢宗澤據端納在洛陽所述向外交部部長張群的報告:
度密。頃由杜月笙來電報告,謂據吳鐵城由何部長處得來消息,大約委座可無生命之虞。彼以為中央一方面不遺餘力威脅叛逆,一方面妥為張學良設法,使張于釋放委座后對其安全問題無所顧慮,是為當前要題。
西安張副司令漢卿兄勛鑒:
本電所稱「沙公」,當亦代指蔣介石。
南京孔院長庸之兄勛鑒:
馮玉祥當時任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在南京國民政府的要員中,馮是堅決主張抗日的。但是,在12月13日復張學良電中,馮玉祥卻說了一些言不由衷的話,如歌頌蔣介石「力圖自強」,「政治軍事逐漸進步」,「國事已真正統一,外交已真正不屈」云云。本電中,張學良反駁了馮的這些說法,強調指出,「國事日非,不容自諱」,要求馮能「進一步開誠賜教」。電中,張學良堅決拒絕了先送蔣介石回京的要求,對馮表示願到陝作為擔保事,張學良表示全無必要。「不憚以七尺之軀,換得主張之實現」等語,充分表現了張學良為國家、民族利益不惜犧牲個人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
關於院長事,迭電均奉悉。此次消息傳播后,德輿論均責備張學良而表同情于中央政府,深以中國正在統一進步之中而發生意外為遺憾。各大報尤多著論頌揚院長功績。前數日雖屢載院長噩耗,經使館一再闢謠,知系某方惡意宣傳,已不置信。僑民對此極憤慨,均告以靜候中央解決。惟因事出非常,放對一切交際應酬,均暫託故謝絕。又放奉汪主席電召,定18日赴義,館務由譚參事處理,謹聞。旅費容后報。程天放。
孔祥熙在這裏又提出了一個原則:「共見以誠」,這是正確的。但是,在政治鬥爭中,又是很難做到的。

六十九、《張天樞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22日22時發,23日8時收)

養密。報載吾兄對記者談話,于西安事變表示服從領袖,聽命中央,憂國之忱,溢於言表,循誦之餘,不勝傾佩。介公赤誠為國,數十年如一日。此次綏中之戰,中央抗敵之心,亦足表示于天下。蓋禦侮圖存,中樞同人及介公固已無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漢卿兄身居中委,對於國家大計如有意見,盡可從容建議中央,何至出以兵諫,徒召糾紛。當此內憂外患交迫之時,詎容更起蕭牆之變。吾兄與漢卿兄相處有年,交誼素篤,尚祈責以大義,動以私情,或漢卿兄別有困難,亦盡可開誠相告。倘能因兄一言,幡然悔悟,護送介公,重返國都,則一切誤會,悉可渙然冰釋,廉、藺之交復見於今日矣。專電奉達,佇盼惠復。弟孔祥熙。寒秘。印。
南京外交部張部長岳軍兄勛鑒:
分送南京孔部長庸之兄、何部長敬之兄勛鑒:
斗密。寒電諒達。兄為保衛介公,留居西安,至為感慰。惟雨岩、翼如二兄,俱系文職,與軍事無關,留陝過久,延誤堪虞。且京陝電訊接洽,輾轉須時,而真意所在,仍難盡悉。似不妨先送雨岩諸兄回京,俾將尊意宣達此間,則一切問題,當不難迎刃而解。如何?仍候明教。弟孔祥熙叩。咸秘。印。
宋哲元、韓復榘的聯名通電給了孔祥熙以極大煩惱,除命李世軍通過秦德純做工作外,孔祥熙又直接致電韓、宋二人,電雲:
13日,孔祥熙曾請張學良轉致蔣介石一電。15日,張學良複電,已轉呈。電文雲:
1935年1月,汪精衛在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上被刺。次年2月,赴歐洲治傷,事變發生,他正在義大利。20日,駐義大利大使劉文島致電孔祥熙,報告汪精衛的態度。該電由上海黃濤轉,電雲:
西安楊主任虎城兄勛鑒:
于學忠既是甘肅省主席,又是第51軍軍長。他積極支持「兵諫」;張學良離陝時,命于負責指揮東北軍。1月11日,他致電韓復榘,宣布恢復張學良自由,中央軍撤出潼關等三項要求,希望韓支持。14日,韓復榘將於電轉報孔祥熙與何應欽,電雲:
南京財政部孔部長庸之兄勛鑒:
密。陝變起后,迭接尊電,極佩藎籌。聞兄將偕次隴、次宸、季寬諸兄赴陝,想以吾兄赤誠,導以大義,責以私情,漢卿等必將有所憬悟。現在國事危急,存亡繫於介公一身。能早日回京,大局庶可安定,否則,國家前途實不忍言,漢卿諸人寧能倖免?兄等啟行有期,仍盼先電;續有所聞,尤盼示知。弟孔祥熙叩。敬。京寓。
為了制止南京討伐派的軍事行動,17日,張學良通過蔣百里與蔣介石商定,派蔣鼎文攜帶蔣介石致何應欽的親筆信返回南京。張學良對蔣鼎文的東返寄以深切希望,他知道,南京的討伐派們不會善罷甘休,因此,致電蔣鼎文,請其勿因「眾口呶呶遂不盡言」。電雲:
旗密。(1)按張、楊平日互相猜忌,楊向為取巧、尚詐、重利害、無定謀之人,如能商于欽哉,運用得宜,似可使其內部發生變化。知意先派人到西安,表示服從楊虎城,說明中央對楊尚能原諒其苦衷,然後派委員向楊商議,以整個十七路軍生死存亡關係,請楊設法拘捕張,歡送沙公回京,再通電全國,表明此次事變,十七路軍完全為被挾持,同時密與中央軍聯絡,解決東北軍。(2)密派妥人分赴西安附近各縣,散布東北軍將不利於十七路之流言。(3)由鈞座密囑留京東北要員,密電漢卿,勸其捕楊釋沙,以保全東北軍而作回頭之計。因楊在西安特設有無線電台,將﹝接﹞收各方往來密電,各種密本均能譯。(4)楊先誤欽哉之言,暗得勸張之電,聞不利之謠,或能囑其部下,斷然捕張釋沙。詳細辦法,火車中已有函陳,惟以事關重大,未便輕率,尚祈遵裁示遵。如蒙俯准,祈電匯款若干,以資相機運用。款交中國旅行社高茂卿即妥。恐函遲緩,謹再電陳。知叩。效。
特急。太原閻主任百川先生勛鑒:一密。芷青兄出示兄皓電敬悉。詢敬之兄,據云,此間將領並無反對尊處派員赴長安之事,並已有電致兄,想邀鑒及。至該電是否有人具名,請兄查明電告,俾便查究為幸!季寬兄本擬乘機直飛太原,因機至汴發生故障,改乘專車赴晉,明日恐未必能到。同人所致兄函,現以電拍去,想已達覽。中央同人現以全權托兄,請即負責進行,弟等願為後盾。如有見教之處,仍祈隨時電示為荷。弟孔祥熙叩。哿秘。印。
蔣主任銘三兄勛鑒:
少壯派的魯莽行動造成了東北軍的分裂。2月3日,扼守東線的劉多荃師自動撤退,中央軍進駐渭南。劉多荃並召集會議,宣布接受南京方案,全軍東開。8日,中央軍進入西安,楊虎城及17路軍撤到三原。9日,樊崧甫致電孔祥熙雲:

二十八、《程天放致南京外交部電》(366號,1936年12月16日,17日5時15分收)

事變中,蔣介石的隨行人員同時被扣,孔祥熙在與張學良的頻繁聯繫中,不忘致電被扣人員,表示慰問,這是他的細心之點。電文雲:
何應欽就任「討逆軍」總司令后,立即開始行動。17日,中央軍第28、36、57等師進入潼關,空軍轟炸三原、富平。面對討伐派們的洶洶氣焰,張學良毫不示弱,19日電孔祥熙雲:
592號電敬悉。院長安旋,日本除極少數方面或不無嫉忌之意外,均為摯誠,普編〔遍〕為東亞大局及我政府鞏固、秩序安寧,表示真摯慶慰之情緒,尤以金融之安定,更為驚佩。今後看法,仍重在有無妥協條件,妥協內容有無容共備戰。一如724號電有田所云及,是否繼續剿共。至對中央,不論是否改組,均信其仍必鞏固,而不脫院長之領導。大使館。
商震除派劉多麟入陝活動外,又致電孔祥熙,建議調兵遮斷西安方面與中共的聯繫。電雲:

八十五、《廣西各界抗日救國會霰電》(1937年1月17日)

良密。馬電悉。文弟四時回京,漢卿已有悔悟意,前途頗可樂觀。知注特復。兄零箇秘。印。

四十二、《樊光致孔令侃電》(1936年12月19日)

七十七、《孔祥熙致韓復榘、宋哲元電》(1936年12月24日)

五十三、《孔祥熙致白崇禧電》(1936年12月20日)

事變發生后,張學良曾致電閻錫山,請其響應,閻當即召開高級幕僚及重要將領會議。13日,閻錫山複電張學良等,提出四個問題:第一,兄等將何以善其後?第二,兄等此舉,增加抗戰力量乎?減少抗戰力量乎?第三,移內戰為對外戰爭乎?抑移對外戰爭為內戰乎?第四,兄等能保不演成國內極端殘殺乎?閻並通過其駐南京代表趙丕廉(芷青)將該電出示孔祥熙。16日,孔祥熙複電閻錫山,肯定他所提出的四個問題,告以端納赴陝情況,要求閻電商張學良,先行護送蔣介石至太原。電雲:
朱鶴翔時為駐比利時公使,他向南京外交部報告了日方宣傳及當地部分華僑的反應。電雲:
孔祥熙發出上電的同時,又打電話給李世軍,要求李通過秦德純,轉商宋哲元,重新發表談話,說明「漾電」(23日電)和中央既定政策的關係,實際上要求宋撤回原電中立即召開國是會議的主張。電雲:

八十一、《孔祥熙致趙戴文電》(1936年12月26日)

二十二、《孔祥熙致張學良電》(1936年12月15日)

急。南京財政部孔部長庸兄賜鑒:良密。西北分子複雜,漢卿為人利用包圍,跋扈橫行,決非情感所能激動。聞中央將派大哥前往調解。此間中央地方軍政當局,僉謂不可,弟意亦然。大哥負國家經濟重任,去而再被挾持,則事態更形嚴重,應付更感困難,必致影響整個國策。如必須派人前往,無寧弟去,此間財政已布置妥善,金融有季高兄負責,無慮其他。如何?乞電示為盼。弟子良叩。銑。印。
事變當日,張學良、楊虎城曾聯名致電馮玉祥、李烈鈞,說明發動原因,請馮、李「或遠賜教言,或躬親來陝」。次日,張、楊又聯名電馮,再次請其命駕來陝,共決大計。同日,馮玉祥複電張學良,要求張學良先放蔣介石回南京,馮本人可以約同知交多人,留居陝西作為擔保。本電是對馮電的答覆,電雲:
樊崧甫一面積極主張向西安施加軍事壓力,一面向孔祥熙要官,並通過在財政部工作的弟弟樊光(震初)要錢。但他又不直接找孔祥熙而是向孔令侃提出。19日,孔令侃致電孔祥熙雲:
西安張副司令漢卿勛鑒:
梯密。夫人暨宋部長等已於5時安抵此間,即將部長手書停戰條件交張、楊兩位,轉告前線知照。惟此間同人尚望雙方警戒線均稍向後移,免無知士兵誤會衝突,中央方面最好能將主力撤至華陰附近,華縣仍歸中央軍前線。乞尊裁轉令遵辦。鼎文。養。印。
一密。于青兄轉示各電,均悉。弟咸電請公電勸漢卿陪同介公飛晉,一切問題,在太原開會集議。次隴、次宸兩兄飛陝,弟意最好能由兩兄在陝約同漢卿等伴同介公同回太原,尊意想亦謂然。即請轉知兩兄,並電商漢卿照辦為荷。余情已囑子范代陳矣。弟孔祥熙叩。巧。
劉峙屬於討伐派。15日,他複電孔祥熙,報告軍事布置情況。電雲:
張副司令漢卿先生勛鑒:

三十三、《中行秘書處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17日11時30分發,同日14時30分收)

西安張副司令漢卿我兄勛鑒:
宋子文、宋美齡等抵達西安,孔祥熙認為張學良釋放蔣介石的時機已到,致電蔣鼎文,要求張學良履行諾言。電雲:
事變初起,孔祥熙不明底細,因此,單獨致楊虎城一電,企圖說服楊,由楊出面說服張學良及諸將領,電雲:

六十、《宋美齡致張學良電》(1936年12月21日)

樊崧甫除要官、要錢外,又為兒子走後門。電雲:
孔副院長庸之兄勛鑒:
行政院代院長孔:
密。日內閣因對華交涉,現可暫事靜觀,樞院不致窮究,年內可以安渡﹝度﹞。其中央各方對華根本方針,因此時若加激動,恐陷中國於大混亂,在日亦不利,確實放棄武力政策,即關東軍亦決無大舉。華北方面,少數浪人僅藉冀東財力活動,圖造成自治,更難有效。其分別向冀、察、晉、魯進行局部防共協定,同屬投機性質,非中央固定計劃。至內閣本身,因責任,對庶政一新、增稅、電力等案極端不滿,議會開議后1月10日至未定日之旬日間(本句疑有脫誤——筆者),必遭強烈攻擊,對華任何問題,同時仍為論難之焦點。軍部不甘屈服,裂痕頗深,勢必力爭。但繼任人選,近衛以養望而成西園寺第二自命,必不輕試。宇垣本以寺內為台柱,寺內因久原真崎事已為少壯軍人所不滿,宇垣本身亦與少壯派有舊隙,然其活動甚力。此時我方要務,在能鞏固中樞,使對中國有對象可與款洽。如能設法使日本各方深知中國對調整確有誠意,失敗系因日深切誅求無厭,軍人在綏,又處處侵略之故,庶幾正其視聽,俾將來可為我國有益之展開。英。
本電是打給楊虎城的,因此,對西安事變的譴責用詞較重,例如「劫持主帥」,「不義不智」云云,但是,孔祥熙提出,「不妨開誠協商」,這倒是為解決事變指出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急。大荔馮軍長欽哉兄勛鑒:嘯密。篠戌電奉悉。陝變發生,舉世震駭,吾兄力持正義,至佩忠忱。十七路各官長事前概未與聞此變,尤見愛國人同此心。虎城兄素重義氣,且夙愛戴介公,當事變初起,弟即意其或為環境所迫,決無其他。今承電示,果如所料。吾兄與虎城兄相知最深,仍希就近設法,俾獲介公一同出險為禱!現在匪氛待靖,中央已任命兄為渭北剿匪司令,並以貴軍給養。此後或有問題,已托于院長將月餉攜致。嗣後公私方面如有需弟協助之處,即盼電知。弟孔祥熙叩。效秘。印。
哿電敬悉。介兄蒙難,諸兄憂勞倍加,弟在遠道,惟有愧憤。急臨之以兵,以奪其氣;居間調停,謀自由之恢復。雙管齊下,辦法至□(此處當缺一字——筆者)。弟今日啟程。汪精衛。養。九-九-藏-書

六十七、《宋子良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22日14時2分發,同日22時4分收)

廣州宋特派員勛鑒:
漢密。兄上委員長寒、秘二電,業經轉呈矣。特復。弟張學良。刪酉。印。
趙丕廉接到閻錫山19日電后,出示何應欽,何即於20日複電閻錫山,聲稱「此間將領並無反對尊處派員赴長安者」。電中,何應欽並告以黃紹竑赴晉及飛機發生故障等情,聲稱趙戴文、徐永昌「先赴西安一行亦佳」。電雲:

九、《孔祥熙致蔣介石電》(1936年12月13日)

孔祥熙請出了王樹翰、莫德惠、王樹常,三人準備在赴陝之前,先行飛晉。19日,閻錫山複電孔祥熙,對三人表示歡迎。電雲:
蔣介石的安全牽繫著宋氏家族每一個人的心,遠在廣東的宋子良聽說南京方面將派宋子文去陝西,表示「如必須派人前往,無寧弟去」。電雲:

十七、《孔祥熙致張學良電》(1936年12月15日)

急。南京財政部總座鈞鑒:旗密。(一)確悉張、楊一方在西安與子文、銘三諸公談判條件,一方嚴令部隊漏夜集中,共軍亦積極向西安推進。就事實觀察,其談判是否誠意,抑或為緩兵之計,大有可慮。(二)西安共黨分子近日愈集愈多,萬一張楊被其包圍,且夜長夢多,愈醞釀,愈棘手。頃與當局密議,請鈞座速與何部長密商,用快刀斬亂麻之策略,一方積極進攻,以隔離張、楊部隊與西安之聯絡,一方派員與其談判條件,同時用空軍至西安城內,稍作示威,方不至受其誇計耳。前一二日,楊尚有慌亂氣象,自宋到陝,反又堅決。近日沙公每日易地而居,甚可慮也。(三)昨楊電欽,說明其軍事計劃,今早又電約欽哉,擇地晤面,詳談一切,欽均未復。(四)頃欽哉對知堅決表示,此次事變,如能照我們計劃,和平解決,固為國家人民之福,萬一決裂啟戰,第七軍與楊部作戰,情勢均感困難。若攻擊張部,我軍可有絕大效力。擬祈鈞座向何部長確切密示。總之,欽哉決意不與張、楊公﹝共﹞事,敬請鈞座早為之謀。謹聞。知叩。漾印。
(1)頃晤樊軍長,雲:我軍已進佔華州。昨渭南有奉軍二團,被我炸散,死傷千余。(2)西安城內奉軍,只劉多荃一師,余為楊之警衛一二旅暨孫蔚如部。劉為商啟予從小養大者,已派劉之胞弟到西安運用反正。(3)頃已與欽哉通電話,悉奉軍一營昨日渡河,為馮軍擊退,並定明日派汽車來潼,迎知赴同。(4)崧甫雲:某等乘毅公留陝,將圖攫得軍隊,業在前方已有相當準備,並謂以後電呈部座,不可對外宣布,以防陰謀派之注意。謹聞。知(張天樞)叩。效。
蔣主任銘三兄勛鑒:
孔祥熙委託閻錫山出面斡旋一事得到居正、孫科等人的同意。19日,黃紹竑攜帶居正等公函飛太原,因飛機故障中途改乘火車,所攜公函改由孔祥熙以電報拍出:
元電奉悉。密。語長心重,無任欽佩。委座既被劫持,院務由公負責,舉國上下,誓竭擁戴之誠。張逆喪心病狂,用心莫測。愚見似應一面設法曉以利害,一面調集師旅,遮斷叛軍、共匪聯絡之路線,促其恢﹝悔﹞悟。國事至斯,義無反顧。復陳微悃,敬祈垂察。商震叩。寒。印。

八十三、《戈定遠致孔祥熙電》(1937年1月12日14時30分收)

一密。昨上寒電,諒邀尊覽。芷青兄出示復漢卿電城寒電,語意沉痛,指示國家利害,至扼切要。所質四個問題,尤深欽佩,漢卿等見之,當亦有所感動。昨派端納飛陝,頃據其由洛電稱,介公在彼安全,並謂漢卿自稱,此次舉動,激於一時情感。頗露〔自〕悔孟浪之意,似此情形,我公如能出任斡旋,或易尋出解決途徑。弟意請我公電商漢卿,先將介公護送至太原,弟當邀同中央負責人前往,一切問題,即在太原開會討論,由公負責保證。鄙見如是,可否?敬候酌奪。我公經驗甚深,此外尚有較好解決途徑,並望統籌見示為感。致漢卿電,倘有需弟聯名之處,即請系銜拍發。弟孔祥熙叩。刪秘。印。
急。太原主任百公賜鑒:密。季寬兄等抵晉,此間一切情形,想已面達。頃由敬之兄轉示季寬兄來電,亦已祗悉,敬之已有複電。現中央切盼陝事早獲適當解決,既已託付我公,仍祈大力斡旋,繼續進行為禱。宜生兄如能同行,極所讚佩。進行情形如何,並盼隨時電示為感。弟叩。敬。京寓。

四、《孔祥熙致張學良電》(1936年12月13日)

三十六、《駐日大使館致南京外交部電》(719號,1936年12月18日發,19日3時收)

七十一、《李世軍致秦德純電》(1936年12月23日)

孔祥熙於1933年出任中央銀行總裁。該行總行設於上海。它是一個金融機關,但同時也收集情報。下面的電文向孔祥熙報告了端納赴陝情況及四川劉湘的態度與措施,即是證明。
斗密。昨據報,西安事變,無任驚駭。頃據黃總團長來電,藉悉我兄已率軍西進,迎衛委座,忠義勇為,至深感佩。現在中央對內對外,業已決定整個辦法,絕不因一時事變稍〔涉〕張皇。務望我兄就近設法,俾委座得早離險境,是所盼禱,並將現在情形,隨時電示為荷。弟孔祥熙。元秘。印。
華縣桂總隊長鑒:

四十一、《孔令侃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19日)

事變期間,日本政府決定繼續支持南京政府。18日,有田根據駐華大使川越茂的電報向內閣做了報告。同日,駐日大使館電告南京外交部雲:
奮密。昨在滬上,驚悉西安兵變,即晚來京,接奉文電,深以為慰。吾兄肝膽照人,素所深佩,與介兄歷共艱危,誼同手足。在滬未接電前,已知其必承吾兄維護,當決無他;來京獲讀尊電,具見愛友之赤誠,極為感慰。惟精誠團結,始足以禦侮抗敵;沉著準備,乃足以制勝機先。介兄自九一八以來,居處不寧,全在於此。吾兄久共軍機,夙所深悉。凡吾兄有所建議,苟利國家,無不樂於採納。介兄以地位關係,不得不加以慎重,藉避敵人耳目。吾兄賢明,當必深諒此意。我國為民主制,一切救國抗敵主張,當取公意。只要大多數認以為可,介兄個人,當亦從同。昨日之事,吾兄及所部將領,或激於一時之情感,別具苦衷,不妨與介兄開誠協商,彼此相愛既深,當可無話不說。否則別生枝節,引起中外疑懼,不免為仇者所快,親者所痛,想吾兄亦必計及於此。至如何安慰部曲,消弭事端,極賴藎籌。介兄一切起居,諸祈照拂,容當面謝,並盼隨時電示一切為荷。蔣宋美齡叩。元。
劉峙時任開封行營主任,事變后,即率軍西進。13日,孔祥熙致電劉峙,囑其「就近設法」,營救蔣介石。電雲:
孔院長庸之兄勛鑒:
萬福麟為奉系舊人,長期在東北陸軍任職。1929年任黑龍江省主席,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任第53軍軍長,駐防保定。14日,孔祥熙致電萬福麟,勸其利用和張學良的關係進行疏解,電雲:

五十八、《孔祥熙致徐永昌電》(1936年12月21日1時20分發)

在國民黨將領中,樊崧甫是堅決的主戰派,他曾多次向孔祥熙建議,採取軍事行動。1月19日,孔祥熙致電樊崧甫,詢問:「張、楊、於三人部隊及共軍是否團結一致,政治方式能否解決,或非用兵力不可?」23日,樊電復孔祥熙,促孔「用兵」。電雲:
限即到。南京軍委會副委員長馮、行政院代院長孔、軍政部部長何:密。(1)馮軍長欽哉派郭副師長景唐、少校參謀徐恩賢來潼,表示不受偽命真意。現商定對匪軍及奉軍絕對打,對陝軍任收容;不為中央後患。(2)69師楊澄原飭派上尉副官劉安平來潼聯絡,已將進展情形告知。(3)105師師長劉多荃及第1旅旅長唐君堯派該旅參謀長高志恆來潼,使中央設法調解,免除戰事。恐其泄漏軍情,暫行留部,轉送開封,一面函慰劉、唐。(4)現以28師集中華陰,進佔華縣。職樊崧甫。刪巳。參戰印。

七十二、《黃紹竑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23日)

事變初起,廣西駐西安代表劉仲容曾致電李宗仁、白崇禧,勸其響應。電稱:「此間兵諫事,想已見諸張、楊兩公通電。今後實際救國大計,正待共商,尤盼副座(指白崇禧——筆者)能乘機來此,共商一切。盼復。仲容。誕。文。印。」此電為南京當局截獲。20日,孔祥熙致電白崇禧,邀請他來南京「協商大計」,反映出南京當局對廣西方面的戒心。電雲:
巧亥電敬悉。斗密。此間要求,惟在抗日,委座已表示容納。此種情形,兄已徹底明暸,請兄返京,確是誠心誠意,力謀解決此事。若大家能仰體委座之意,為國家著想,使抗日實現,則國際地位立時提高,委座得享千秋萬世之令名,豈不善哉!文日之舉,純為愛國家,愛介公,絕無金錢慾望,但求國家不亡,絕不顧任何犧牲。此情兄已盡知,想到京以後,應不至因眾口呶呶遂不盡言。總之,抗日主張如不能實現,難送委座返京。南京同人如能平一時之忿氣,為整個事體打算,則一切一切,〈不〉難辦〈到〉。否則,不顧大局,必欲用武力以對內,須知弟等發動此種驚人大事,豈能視同兒戲!一條生命,早已置諸度外。為自衛計,為保存抗日力量計,絕不憚起與周旋。誰造內亂,誰誤國家,自有天下後世之公論也。弟部並未前進,而中央軍已闖入潼關。是中央早已敵視此間,不惜國家與民命。中央既已不惜,弟等雖惜,亦復何用!國家安危,繫於一念。請兄轉達南京黨政諸公,共審慮之!如尚欲求解決,仍請子文、墨三兩兄即來此間,極為歡迎。否則只好各行其事,咎不在我矣!弟張學良。皓至。

八十、《孔祥熙復桂永清電》(1936年12月25日)

孔祥熙批准先匯一萬元,樊光立即致電孔令侃報告。電雲:
閻錫山素以圓滑謹慎著稱。決定派徐永昌、趙戴文前往陝西調解,但不久又改變主意,決定派傅作義前往。當時,張學良、楊虎城、周恩來已經達成一致意見,準備在與宋子文談判時提出,要求「改組南京政府,排逐親日派,加入抗日分子」,張、楊並致電閻錫山,徵詢意見,但閻不知如何回答,通過黃紹竑向孔祥熙請示。電雲:
孔祥熙急於要知道事變的真實情況,建立和張學良的對話渠道,因此於14日電中要求張學良允許蔣作賓、邵元沖先回南京。15日,再電張學良,重申此意。電雲:

二十一、《張學良復孔祥熙電》(1936年12月15日21時50分發,1936年12月16日8時30分收)

令密。頃由杜月笙面告:吳鐵城得南京確息,謂政府忽又有準備轟炸西安及逆軍之決議。若為安定日人心理之宣傳,則可任其播揚,否則營救委座之企望必將全功盡棄等語。謹轉呈。侃叩。效。
樊崧甫為孔祥熙的「及門弟子」,時任南京中央軍洛陽前線指揮。西安事變后,樊即調集兵力集中潼關,對西警戒偵察,並電孔祥熙、何應欽報告。同日,孔祥熙複電嘉勉。電雲:

十四、《商震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14日發,15日收)

西安邵主席仲輝兄勛鑒:
特急。太原閻主任百川先生勛鑒:奮密。屢在敬之兄處得讀尊電,于中央執行紀律之嚴整,介公迅速脫險之計劃,兼籌並顧,至佩藎謀。弟等固兢兢守中央之立場,不敢稍離,而於營救介公脫險之心,寤寐未釋。環顧國中,能深識此事之癥結,熟權公私之兩宜者,莫如先生。乞即向漢卿愷切勸導,即日送介公到太原,並敢以弟等一切為先生全權處理之擔保。茲特請季寬兄晉謁面陳。不盡縷,並候隨時指示。弟居正、孫科、孔祥熙、戴傳賢、張繼、王寵惠、何應欽、葉楚傖(下缺,應為馮玉祥、李烈鈞、朱培德、程潛、唐生智——筆者)。
金融穩定、市場穩定於經濟穩定、社會穩定至關重要。事變發生后,孔祥熙、張學良等都曾密切注意這一問題,並採取了相應的措施,本電所述四川情況反映出劉湘在這一問題上做出的努力。
趙芷青兄。密。次隴、次宸本定今晨飛陝,因中央派黃季寬兄來晉,已令稍待,與季寬兄面談,藉知京中近情,俾資到陝后之應付。並囑漢卿之代表先行返陝,與漢卿切實說明,必須次隴、次宸能與介公單獨談話,方可前往,以免徒勞往返。山。號﹝皓﹞。
張天樞到潼關后,迅速設計了一套在西安內部製造矛盾利用楊捕張的計劃,貌似聰明,實則顢頇,完全不了解楊的性格與為人。電雲:
孔祥熙除致電張學良、楊虎城進行疏導勸解外,又力圖分化東北軍及楊虎城的第17路軍,楊部馮欽哉師駐大荔,事變后奉命接防潼關,但馮拒不奉命,派人與樊崧甫聯繫,聲稱「決不盲從作亂」。此外,第69師師長楊澄原,第105師師長劉多荃也均派人與樊接洽。15日,樊崧甫致電孔祥熙等,報告有關情況。電雲:
急。廣州宋廳長子良弟勛鑒:良密。銑電悉。弟見甚是。現蔣聘三君今抵洛,明晨到京報告,俟得確息續聞。熙。篠秘。印。
許世英時任駐日大使。事變發生后,日本方面產生了重新檢討對華政策的要求,一部分人主張改變方針,改用柔軟手段,誘使中國政府防共排俄。24日,許世英致電南京外交部,就中日關係有所建議。電雲:
太原徐督辦次宸兄勛鑒:
急。西安張副司令漢卿兄勛鑒:斗密。先後奉上各電,迄未得復,豈其均未入覽,抑吾兄被人劫持,不得自主,無任馳系。自吾兄劫持介公以來,中央同人,憤激萬端。然猶以吾兄平日為人,素重信義,不虞其有他故,一再去電勸解,尚冀仍本愛國初衷,送回介公,俾得將尊見提付公議解決,以奠國本,而明心跡。不意時已數日,迄無表示,其將挾介公一人以居奇耶?殊不知國為民主,事決多數,介公現雖為軍政之長官,究屬中央分子之一,在中央固屬愛護介公,而當此外患重重之際,究亦不能置整個民族及國際地位於不顧,將必不能久任吾兄空挾介公一人之質,以貽全民以無窮之禍。此理甚明,寧待贅述。倘吾兄不此之圖,則中央為保持民族生存計,勢不得不棄私情而取公義。萬一不幸,結果所至,不惟兵連禍結,徒損國家民族之元氣,亦恐同歸於盡,立招分崩離析之慘禍。在吾兄以救亡抗敵始,豈不以速亡資敵終乎?以吾兄之明智,縱不為國家民族計,獨不為自身子孫計乎?現在禍機迫切,間不容髮,系鈴解鈴,惟在吾兄,弟意為今之計,最好吾兄一面嚴飭所部各隊,仍駐原防,聽候商決;一面親送介公至並,弟即邀中央負責同人,前往會商,則任何問題,當不難當面解決。否則,不聽忠告,調隊備戰,一任共黨滋大,則中央斷無坐致滅亡之理。弟與吾兄,相與有年,情感至厚,為公為私,不得不再進忠言,尚希吾兄熟計而慎圖之。如何?仍盼明教為幸!弟孔祥熙叩。咸。
閻錫山派趙戴文、徐永昌赴陝。21日,孔祥熙致電徐永昌,加以鼓勵。電雲:
張學良希望孔祥熙將此電大意轉告王樹常與王樹翰,「救亡無方,空言商洽,非弟本意云云」,實際上是說給孔祥熙等人聽的,意思是要南京政府拿出實際行動來。
急。南京孔代院長鈞鑒:頃致前方劉總司令及各將領一電文曰:皓日下午一時半,孔院長祥熙、居院長正、孫院長科、葉秘書長楚傖、宋委員子文、王委員寵惠、蔣夫人宋美齡、何部長應欽等,在孔院長私邸,會談營救委座之最後辦法,決定如左:(1)准宋委員子文用私人資格名義赴西安營救委座。(2)准許至十二月養日止,暫行停止轟炸。但張、楊所屬各部,在此期間不得向南移動。各該逆部如仍向西安、渭南前進,我空軍即向行動部隊轟炸。以上二項,為最後之容忍。但我軍之集中偵察與攻擊準備,仍須積極進行。不得延誤,希即轉飭遵照等語,特此奉聞。何應欽叩。皓未、鎮二。印。九九藏書
孔祥熙一直希望張學良能將蔣介石送至太原,因此對閻錫山的斡旋寄以希望,決定付以全權處理之任,並決定派黃紹竑赴晉面商。閻錫山本已決定派趙戴文、徐永昌赴陝,得知黃紹竑即將來晉的消息后,命趙、戴暫緩成行。19日,閻錫山致電趙丕廉,告以有關情況,電雲:
南京孔部長鈞鑒:

三十四、《有田致天津領事密電》(293號,1936年12月17日)

緯密。皓午及未二電均悉。次隴、次宸本日未赴西安,業于皓電告知。漢卿代表到晉,窺其言詞之間,頗有悔禍之意,但尚不能認為確有轉危為安之方。惟中央將領有電我反對派員赴長安者。我認今日介公之安危即國家之安危,轉危為安,非救出介公不可。救介公非攻下長安所能做到。今日營救介公,並非無隙可乘,而難處在無擔當此責任之人,恐難一直進行,不生障礙,希密商庸之兄為盼。再乘(?)元首而言新主,為有效解決之方,歷史上此例很多,但今則不然。黨國初建,介公統馭,非名分問題,乃人的問題也。山。皓酉。
本電末尾批示雲:「所見甚是,應照此進行。」
芷青兄鑒:

三十一、《宋子良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17日9時25分發,同日16時10分收)

五十四、《何應欽致閻錫山電》(1936年12月20日)

衣密。並轉呈夫人鈞鑒:箇電敬悉,感奮莫名。張逆狡獪密謀,我以誠求彼以詐,借和為釀成其奸心,想非至其實力相當消滅時,恐不易就範。逆軍到處劫掠,人民怨恨,我軍士氣旺盛,樂受歡迎。該張逆不敢危害領袖,軍事進展正所以利談判也。現奉令停進在赤水,準備進攻中。桂永清謹呈。印。

五十五、《居正等致閻錫山電》(1936年12月20日)

為了對張學良進行疏導,拯救蔣介石,孔祥熙幾乎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關係,下列電報即是一例。
孔祥熙當時有三怕:一怕張、楊與共產黨合作;二怕日本外交上的壓迫;三怕地方實力派獨出主張,與「中央」不合作。他和李世軍的電話談話惟妙惟肖地透露了這種心理狀態。

五十九、《孔祥熙致宋子良電》(1936年12月21日)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日本政府急於了解談判內情及南京政府的今後方針,「有無容共備戰」,「是否繼續剿共」,等等。27日,駐日使館電雲:
上電之後,孔祥熙又有一電:

五十一、《張學良致張群電》(1936年12月20日1時35分發,同日9時30分收)

有田本日在閣議報告,除提及英、德,談要點外,雲:根據川越電,略謂:張學良勢孤,除陝甘外,均一致擁護中央。張學良起事原因,仍在促院長抗日,未被採納。又謂,我國對日本靜觀態度咸表好感云云。東日載國民黨政權有安定性,應承應(此字疑衍——筆者)認,國府在政治、經濟上有統制力。初時有主張對華重新檢討,另樹政策者,至是已漸消滅之。有田對英、德訪,印象似尚良好。此間各報對我政府處置事變迅速穩妥,均表好意。敬陳。駐日大使館。
李子范兄鑒:

十六、《張學良復孔祥熙電》(1936年12月15日)

二十四、《孔祥熙致張伯苓電》(1936年12月16日)

南京行政院孔院長鈞鑒:
本電當時曾發表過,但「曉以利害」以下至「促其恢〔悔〕悟」一段被刪去,當系南京方面不願暴露其軍事策略之故。
急。太原閻主任百公勛鑒:迫密。芷青兄函告:漢卿飛機未到晉,次隴、次宸兩兄需機飛陝。當詢敬之兄,據云:此間無機可派。現已逕電西安,商派一機飛晉備用,特此電達。弟孔祥熙叩。養秘。印。

三十二、《孔祥熙復宋子良電》(1936年12月17日)

西安張副司令勛鑒:
南京財政部孔部長鈞鑒:
勸了張學良,也勸了蔣介石,還必須提出解決事變的方案來。當時,張學良駐南京辦事處的電台已和西安恢複電訊聯繫,因此,孔祥熙又致張學良電雲:
萬急。北平秦市長紹文兄勛鑒:密。此間今日下午接宋公與韓主席自濟南發出聯銜漾電后,中央負責諸公,咸認為在此時期,中央表面上雖聲張討伐,而實際則仍積極求政治途徑之解決,在雙管齊下政策下,庶可以斷絕張、楊與共黨之聯合,而救介公之安全,亦以求事變之和平妥善解決也。中央諸公面囑世軍,以此意轉陳宋公,情詞之間頗呈憂色,並謂共匪已派代表周恩來等三人與張、楊切實合作,而彼等尤以抗日號召,似此情形,如不採取軍事與政治兼顧解決之方式,則不但無以救領袖,而對內對外,均無以應付,此至危難之關頭,中央諸公認為漾電發出,將使愛護營救介公之至意,或受延長支離之影響,良以今日之事,危急萬狀,在側面盡可謀政治解決之途徑,而表面上應仍一致擁護中央既定之方式,庶能迅速解決。此當前之大難也。特囑轉陳委座,對於漾電後段之主張,詳審考慮,並盼見示云云,究應如何說明,祈鈞示為禱。弟李世軍叩。漾亥。

二十九、《孔祥熙致張學良電》(1936年12月17日)

斗密。頃晤廷五、維宙兩兄,謂日前擬相約來陝,曾電兄請示行止,迄未奉復。未審該電已達覽否?如何?盼即電示。弟孔祥熙叩。篠秘。印。
勛密。據報,西安叛部內變,孫銘九等竟戕害王以哲等四人。回憶去冬駕留陝時,京中同志激於義憤,當時有一部分主張脅以軍威,用機轟炸,弟等因知叛部分子複雜,誠恐惹起變動,鋌而走險,危及我兄安全,關係黨國前途太鉅,堅主對彼等責以大義,曉以利害,動以感情,俾能早日和平解決。復幸天佑中國,吾兄安然脫險,證以西安現狀,回思往事,至今慄慄。陝局善後,想正統籌。竊以為叛部內容複雜,處理稍一不慎,恐致枝節橫生,更難收拾,幸祈垂察。弟。孔。豪。京秘。印。
齊亞諾,義大利外交部長,曾任駐中國代辦,與張學良相識,事變后致電張稱:「汝系吾友,茲若與共產黨聯盟,即成吾敵。中國苟無蔣介石將軍,即不見重於人。」云云。
為了利用馮欽哉,分化張學良與楊虎城、東北軍與第十七路軍之間的關係,孔祥熙特派與馮有舊的張天樞赴陝。18日,張天樞抵達潼關,即與樊崧甫聯繫。21日,張以「知」為化名致電孔祥熙,報告軍事進展及在西安內部策反情況。電雲:

五十、《孔令侃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19日19時15分發,同日21時30分收)

十八、《孔祥熙致蔣作賓等電》(1936年12月15日)

特急。南京財政部孔部長庸之兄:皓京秘電奉悉。松密。張、楊、於三部原系同床異夢,近以統馭關係,猜忌頗深,兼之赤匪參入,益呈紛亂狀態。聞現在張、楊各部,分將西安重要輜重移置蒲城、鳳翔,可想見各自為謀之意態矣。擬請迅速用兵,促其分化,一面仍可用政治手腕應付,軍事、政治同時進展,或較易結束。謹復。樊崧甫。號午。秘。印。

十一、《商震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14日)

馮欽哉17日致電孔祥熙,聲稱楊虎城派代表許海仙來,據云:此次事變,除楊一人外,十七路軍各官長事前概未與聞。又稱,楊虎城「擁護委座」,「絕對負責保護」。馮並要求孔祥熙「速籌善策,營救委座及虎城」。馮電給了孔祥熙以幻想,19日,孔電馮,命其與楊設法營救蔣介石。電雲:
22日,宋子文、宋美齡、蔣鼎文飛西安。同日,蔣鼎文致電孔祥熙、何應欽,要求將雙方警戒線后移,電雲:
宋子良時任廣東財政特派員兼省財政廳長,事變后他努力穩定財政金融。14日,致電孔祥熙,報告有關情況,並表示,願去西北探視蔣介石。電雲:

六十四、《孔令侃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21日22時發,同日23時收)

開封劉主任經扶兄勛鑒:

七十、《孔祥熙致蔣鼎文電》(1936年12月23日)

西安張副司令漢卿我兄勛鑒:
閻錫山在即將派人赴陝斡旋之際,突然接到了「中央將領」的來電,反對派人,這使閻頓生疑慮,致電趙丕廉雲:
本電中,孔祥熙和盤托出了他的解決事變的方案:通過政治途徑,和平解決,頒布討伐令,調遣軍隊等等,都不過是一種輔助手段;當前急務是,勸說張學良,護送蔣介石回南京,然後才能考慮召集國民代表大會、臨時救國會議等問題。
18日,山西省駐南京代表李鴻文致電閻錫山。次日,閻錫山複電雲:

十三、《薛岳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14日15時收)

急。南京財政部孔副院長:咸秘。京電奉悉。奮密。委座安適,至慰。此時最要者:(一)須以極速極大的軍事力量,克服西安,並截斷赤匪與逆軍聯絡路線,庶可救出委座。倘遷延時日,正式赤匪一入西安,張逆必被摒沒落,則危險極矣。(二)指揮必須統一,步伐必須整齊。以上兩項,業已電陳何部長,當荷同意也。陳儀。銑巳。印。

二、《孔祥熙致樊崧甫電》(1936年12月12日)

中央軍校教導總隊隊長桂永清是討伐派中的積極分子,還在12月17日,他即率隊由華縣向赤水西岸進攻;25日,他又致電孔祥熙,陳述「軍事進展」和談判的關係。電雲:
松密。本軍先頭部隊昨已到達西安,後繼部隊正在陸續推進,顧主任佳日過此西上,主持行營。本部擬於明後日前往。逆部除城內尚留一小部外,主力已向三原、富平、高陵一帶撤退。楊本人尚在新城,現軍勢已操|我手,諒頑強者必能俯首就範,建設西北計劃即可按步實施矣。知注謹聞。樊崧甫叩。佳午。印。
奮密。返上各電,未知得達否?現弟對於國事,尚有種種意見,亟待奉商。尚希指定電台一處,以便隨時通訊,而免延誤。佇盼電復為荷。弟孔祥熙叩。元秘。印。
元秘、文亥、漢密、寒晨先後奉到。端納來,獲誦尊函,並聆所述,殷殷籌國,至佩藎懷。介公委員長安全無恙,起居如常,特盼釋念。弟等此舉,絕純為實現救國主張,絕無一毫對人私見,尊論救亡須舉國一致,極佩卓見。弟等此舉,正所以要求一致。至對委座,已再四涕泣陳詞,匪惟不蒙採納,且屢被斥責。弟受委座知遇,絕無負氣之理。但委座主張,堅決莫移,已絕對不能否認,故不得已而出此。弟等抗日主張,敢信萬分純潔,決不願引起內爭。如有違反民意,發動內戰者,自當獨負其責。弟等絕不敢多所顧慮,只圖自全,坐視國家民族危亡而不救。瀝膽直陳,詳由端納函達。承詢通電一節,弟于京滬原設兩台,皆可隨時應用,並祈賜以維護,俾資便利。又為各方徹底明了真相計,歐亞飛機之京陝航程,請飭即日恢復,此間必負責保護。救國之願,彼此所同,開誠指示,至所祈禱。弟張學良。刪申。印。
部長張鈞鑒:

四十四、《張學良致蔣鼎文電》(1936年12月19日發,同日22時40分收)

孔祥熙接到閻錫山19日電后,即向何應欽查詢,何否認其事。20日,孔祥熙致電閻錫山,進一步詢問有關情況。電中,孔祥熙並告以黃紹竑行程改變等情。電雲:

四十八、《何應欽代電》(1936年12月19日)

十九、《劉峙復孔祥熙電》(1936年12月15日)

有田,時任日本外相。12月16日,日本首相、海相、外相、陸相等會議,決定對西安事變,「暫時靜觀形勢」。同日,外、陸、海各局長會議,認為「此時對華經濟機構,決有積極援助合作之必要」。本電即發於會後。
巧酉電悉。我對營救介公出險,應儘力設法,公義私情,均當如是。其他說法,絕對不可有,亦絕對不可談,恐有害於事之成也。山。效申。機。
閻錫山接受孔祥熙的調停委託后,決定先行派趙戴文(次隴)、徐永昌(次宸)二人赴陝。18日,孔祥熙電閻錫山雲:

七十三、《張天樞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24日0時4分收)

咸、洽兩電均敬悉,密。前電拍發稍遲,致勞切念,復承拳拳故舊,再三見教,至感。銘三兄到京,想已悉此間真況。中央同人果愛國家、愛介公,自當推人來陝商洽。抗日實現以外,別無所求,更無金錢與地盤思想。區區志願,蘊之已久,決非一時衝動。中央對弟主張如無辦法,勢難送介公返京。弟之部隊,初未前進,而中央軍進入潼關,佔據華陰一帶,反誣此間準備攻豫,抑何顛倒事實之甚耶?如中央必欲造成內戰,弟等亦惟有起而自衛,誰負其責,自有公論也。特復。弟張學良。效戌。
根據周恩來的建議,楊虎城、于學忠於16日(銑日)發表通電,表示接受南京政府的「革職留任處分」,要求准許張學良回陝,同日,鮑文樾、李志剛、米春霖等攜帶楊虎城的方案飛南京商談,要求以張學良為陝甘綏靖主任,楊虎城為副;陝甘地區由東北軍、第17路軍、紅軍分駐。17日,孔祥熙複電楊虎城,對楊「遵令奉職」,表示「至深佩慰」。19日,孔祥熙再電楊虎城,認為米春霖等所提要求「似有擬使陝甘特殊化模樣。勢難完全採納」。22日,楊虎城複電孔祥熙聲明並無「使陝甘特殊化之意」,同時反駁南京廣播中的「誣衊」。嚴正聲明:「在抗日聯合陣線下聯共則有之。」電雲:
張學良離陝后,楊虎城力擔重任。1月5日,他會同東北軍、17路軍將領通電,抗議南京政府扣押張學良並兵壓西安,從戈定遠所報楊電中也可以看出他的這一態度與立場。電報中,楊虎城明確表示,陝甘軍事善後辦法與蔣介石所承諾的抗日主張不合,「有陷委座于不信不義之嫌」。由於宋哲元是1933年長城抗戰的將領之一,因此,楊希望宋能夠「提攜策應」,支持西安方面的正當要求。
子文兄本午後四時安抵京,知注特聞。蔣宋美齡。箇。

八十七、《樊崧甫致孔祥熙電》(1937年1月23日發,24日9時收)

八十六、《楊虎城致孔祥熙電》(1937年1月22日0時5分發,同日8時40分收)

自密。頃讀兄及明軒兄漾電,仁言利溥,語重心長,承示三大原則,中央亦早具此心,我輩為愛護國家、愛護人民、愛護領袖,自應本此原則,一致努力。尊見謂各地方長官有何意見,皆應陳請中央,統籌公決,尤為破的之論。漢卿計不出此,西安事變所以為舉國所驚痛也。現欲維持國家命脈,避免人民塗炭,非健強政府之力量不可;健強政府之力量,非先整飭國家之紀綱不可;整飭國家之紀綱,尤非先恢復領袖之自由不可。介公為全國公認之領袖,介公一日不出,則紀綱一日不振,人心亦即一日不安。所謂召集會議一節,更將群龍無首,力量分散。兄等現殷殷以領袖安全為念,即祈迅為共同設法,勸促漢卿,早將介公護送回京。對於黨國大計,盡可從長計議,或提前召集國民代表大會,或先開臨時救國會議,不第漢卿主張可以提付討論,請求公決,即任何方面,亦可各抒所見,供備採擇,然後始可集中意志,集中力量,在介公領導之下,整齊步驟,共赴國難。救亡圖存,庶乎有豸。否則西安情勢惡劣,分子複雜,設因夜長夢多,再生變化,即漢卿本人安全亦未必自保,又何能必保介公之安全乎?至於討伐明令,原為明是非,別順逆,平軍民之公憤,示脅從以坦途,而軍隊調遣,尤在促漢卿之覺悟,防共匪之猖獗,使政治之途徑順利進行,和平之解決早日實現,其維持國家命脈,避免人民塗炭之苦心,與兄等並無二致。兄等公忠體國,主持正義,漾電所述,自當候由中央討論公決。因系知交,特先奉布腹心。尤有進者,漢卿既以聯俄容共為標榜。(下缺)九*九*藏*書
張天樞一面力圖分化張楊,一面積極收集西安方面的情報。24日,電孔祥熙獻策雲:

六十二、《黃濤轉劉文島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21日15時收)

孔祥熙雖然態度轉趨強硬,但仍然儘力爭取和平解決,其方法之一是動員東北軍的故舊及張學良的親人出面勸說。15日,孔祥熙邀前吉林省省長王樹翰(維宙)由北平來南京,與前東北軍將領王樹常(庭午)聯名致電張學良,表示願入陝晤商。同時又致二王電于鳳至夫人,請其率子女由英國電西安,勸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17日,孔祥熙為二王入陝事致電張學良。電雲:
李金洲受張學良、楊虎城派遣與閻錫山商談后返回西安。19日,張、楊致電閻錫山,再次陳述除抗日外,絕無他圖以及決不造成內戰等意。20日,閻錫山將張、楊電文轉告何應欽與孔祥熙。電雲:
此電電尾有字跡雲:「奉批,先匯一萬元。原電送國庫司歸卷。」當系承辦人字跡。

三十八、《張學良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19日5時5分發,同日18時40分收)

李宗仁、白崇禧和蔣介石有矛盾,主張抗日,和張學良等早有聯繫。1月16日,李、白二人與劉湘聯名通電,要求制止中央軍入陝,消弭內亂,團結對外。17日,廣西各界抗日救國會再次通電,要求「採取政治方法」解決善後問題,同時要求蔣介石立即領導全國軍民,發動民族抗戰。電雲:
部密。(1)據樊光報告,謂本來中央命令,派徐庭瑤為潼關前敵總指揮,崧甫當呈商指揮之困難情形,現已委徐為總指揮,樊副之。惟因此次時事緊張,當初委座批該軍部經常費為七千余元,軍需署縮減為三千余元,致一切均感困難。希鈞座設法補助若干,以便指揮。(2)副總裁雲:今晨公債市場已到上星期之市價,外匯並無賣出一文。人心尚佳,靜待時局轉好。特謹聞。侃叩。皓。
由於通訊堵塞,孔祥熙未能及時收到張學良的複電,因此,他著急起來了。15日電張學良雲:
刪電承示各節,至感關懷。弟之恆率,兄應早知,文電既已揭櫫八項主張,則八項以外,自無餘事,口是心非,弟不為也。進一步言之,目的惟在積極抗日,八項主張,不過發動抗日必備之條件,果能立時發動全國抗日,則一切自不成問題。弟既發動此舉,一切犧牲,尚何所惜。非至抗日主張實現,殊難送委座南歸。聞中樞諸公多為私人意氣之爭,危詞聳聽,有意內戰,此匪特與弟主張背道而馳,且置國運及介公于不顧,甚非所敢聞也。掬誠奉復,並請將此意酌向中樞諸公說明為盼。弟張學良。皓亥。機。

七十四、《許世英致南京外交部電》(733號,1936年12月24日)

南京方面決定派宋子文赴陝經歷了一個曲折過程。19日,宋美齡電告端納,宋子文決定入陝,但其後就「阻力橫生」,於是,宋美齡又去電取消前訊。其後,宋子文力爭以「私人資格」前往,才作出決定。其間,宋美齡有電致張學良雲:
程天放時任駐德大使,此電報告德對事變的反映及汪精衛的活動,電雲:
急。南京譚處長轉呈部長鈞鑒:乾密。頃據洛處銑電稱:寒電計達。端納昨晚電,據云:委座與張比鄰而居。委座表示張等要求應提請政府核辦,故張來見委座,更無可言。張談,舉動系部下意思,現僅就前次要求,提出重要者四條,並請部座或宋部長赴陝,再行恢復委座自由等語。又據渝行銑電稱:昨公安局何局長召集中、中、交三行會議,謂奉劉主席電諭,渝市金融,應請三行切實維持,銀幣暫勿他運,撥款萬勿緊縮,以安人心而維金融等語。渝市表面現尚安謐,惟人心不免惶恐。銅元因奸商居奇囤積,價格稍漲。日僑大部分離渝。職等鎮靜服務,一切相機應付,祈釋注等語。又據蓉行銑電稱:本日劉督辦召集各軍將領會議,一致擁護中央對內對外政策,並設法營救委座,態度極為鮮明。省政府並決定竭力維持法幣。又本日省府出示,維持金融,並召集各機關首長及商會宣布省府切實維持法幣宗旨,討論安定市面金融辦法:(一)令軍警取締投機操縱;(二)由中央、中國、農民三行盡量供應角票及輔幣;(三)又以川洋價漲,影響法幣信用,令領鈔各行,暫停購買硬洋,共維市面等語。又據鄭行銑電稱:鄭陝間明碼電報,今日已通,惟電話尚未通,傳聞委座甚安全,端納顧問前日已返京復命矣,各等語。謹電轉陳。中行秘書處叩。篠。

三十五、《孔祥熙致閻錫山電》(1936年12月18日)

15日,張群致電張學良,為解決事變斡旋。20日,張學良複電雲:
陳儀時任福建省主席,他堅決主張以軍事力量進攻西安,並切斷中共與西安方面的聯繫。電雲:

二十三、《錢宗澤致張群電》(1936年12月15日)

張副司令漢卿我兄勛鑒:
南京部長孔鈞鑒:
皓秘電奉悉。松密。鈞鑒﹝座﹞托于院長攜帶軍餉接濟馮欽哉部,均遵命轉告。小兒元彰,蒙推愛提攜,感極。遵即飭其詣府聆訓。此間奉令停止三日進展,惟華縣駐軍,號晨突圍圖竄,當將全部包圍繳械,華縣已佔領。樊崧甫。號。參秘。印。
西安事變的歷史意義在於,迫使蔣介石和南京國民政府轉變政策,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從而出現了全民抗日救亡的熱潮。從本電可以看出,這正是日本侵略者所最害怕的。
西安事變初起,南京國民黨內部出現討伐與政治解決兩派,經過辯論,逐漸形成了所謂「雙管齊下」政策,即表面上「聲張討伐」,而實際上「積極求政治途徑之解決」。由於周恩來、羅瑞卿、許建國等人已於12月17日抵達西安,與張學良、楊虎城達成協議,紅軍加入由東北軍、第十七路軍成立的抗日聯軍臨時西北軍事委員會,更使孔祥熙確認,必須採取「軍事與政治兼顧解決之方式」。此電對了解南京政府在事變期間的對策有重要意義。
蔣介石回南京后,態度大變。1936年12月31日,審判張學良。次年1月4日,決定將張「交軍事委員會嚴加管束」。5日,行政院通過「陝甘軍事善後方案」,任命顧祝同為西安行營主任,楊虎城與甘肅省主席于學忠撤職留任。同時,以五個集團軍的兵力進逼西安。1月7日,宋哲元致電楊虎城、于學忠,聲稱「在今日而言救國,只有精誠團結一途」,勸二人「遵照中央命令辦理善後」。8日,楊虎城複電宋哲元,說明態度與立場。12日,冀察政務委員會秘書長戈定遠將楊電轉報孔祥熙。

六十三、《樊崧甫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21日20時30分發,22日13時10分收)

五十二、《宋美齡致宋子良電》(1936年12月20日)

本電主旨也在於說明發動事變的苦衷,希望得到宋美齡的理解,其中對蔣介石有激烈的批評,但也有某種回護,例如「不意介公為姦邪所誤」等句,目的在保留轉圜餘地。電報特別表示,保證蔣介石的安全,歡迎宋美齡來陝,對促使宋美齡下決心以和平手段解決事變,顯然有重要作用。
中國為防止西安事變勃發后所引起的法幣制度及匯兌的動搖,刻正努力是維。因該件對日亦有最大密切之關係,視市場之推移如何,我方應采之方策,現正慎重交涉中。尚希在華日本銀行,除必要政策以外,積極的助長中國經濟之發展,切勿使之惡化,而加以嚴密的指導是幸(該件已與財政部協商)。

七十八、《李世軍致秦德純電》(1936年12月24日)

特急。南京財政部孔部長庸兄鈞鑒:良密。西安事變之後,此間各界,對於委座安全,深為關切。晨晤余、黃兩公商及,以為國家綱紀,固應整飭;委座安全,切宜顧及。深願中央通權應付,于可能範圍內求解決途徑。已由兩公會電吾兄表示各界竭望營救委座之意。特電奉聞。弟子良叩。養。
孔祥熙並無指揮軍隊權力,接到桂永清電報后,即告以宋美齡已偕宋子文飛陝並說了幾句空泛的鼓勵話。電雲:
張副司令漢卿我兄勛鑒:
孔部長庸之兄鑒:

七十六、《孔祥熙致傅作義電》(1936年12月24日)

八十四、《韓復榘致孔祥熙、何應欽電》(1937年1月14日11時10分發,同日15時30分收)

一、《張學良致宋美齡電》(1936年12月12日)

南京財政部孔部長庸兄賜鑒:
事變期間,孔祥熙擔心日本如加緊侵華,將使張、楊兵諫之舉,獲得國內外同情,並促成中共與張、楊的聯絡;又擔心日本擾亂中國金融,造成物價波動。因此,他極注意日本方面的動態,本電即為其收集的情報之一,電雲:
本電錶明,南京領導人終於在營救蔣介石問題上取得了部分共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何應欽在電報後半部拖了個尾巴,據此,南京空軍隨時可對張學良、楊虎城的軍隊進行轟炸。
特急。太原閻主任百川兄勛鑒:密。芷青兄出示皓酉電敬悉。此間將領並無反對尊處派員赴長安者。季寬兄赴晉,未攜有何種具體方案,乃持孫、孔、居、葉、馮、李、朱、程、唐及弟聯名函,請兄全權負責調處,因飛機在汴發生故障,改乘專車赴晉,明日未必能達。為應付事機起見,次隴、次宸兩兄如能先赴西安一行亦佳。如何?請兄卓裁。弟應欽。哿申。秘。
西安事變,舉世震駭。國家命脈所系至巨。吾兄與漢卿相知甚久,此時一言九鼎,當有旋轉之效。可否即請尊駕逕飛西安,力為勸導,抑先飛京,面商進行之處,敬乞迅賜電復,無任禱荷!弟孔祥熙叩。銑秘。京。印。
空言無益,一個實際行動比一百句漂亮話有力得多。「中央同人果愛國家、愛介公,自當推人來陝商洽。」張學良的這一要求是合理的,也是無法拒絕的。電中,張學良再次聲明,行動出於抗日,並無其他目的,同時,威武不屈地表示:「中央如必欲造成內戰,弟等亦惟有起而自衛,誰負其責,自有公論也。」充分表現出對正義和力量和信心。
良密。此間金融,經弟昨日召集銀錢業會商,儘力維持法幣與毫券比價。今日市面平穩,省行方面終日只售出法幣90萬元,港紙經滬方盡量賣出,外匯亦已回跌,堪請釋注。西北事變,群情憤慨。此間財政金融,均已布置妥當,前途不致發生恐慌。如須派弟至西北探視介兄,亟願前往,任何犧牲,在所不惜。嶺南消息遲滯,尚乞隨時電示一切為禱。弟子良叩。寒。印。

六十一、《張天樞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21日)

七、《孔祥熙致劉峙電》(1936年12月13日)

十二、《孔祥熙致萬福麟電》(1936年12月14日)

四十五、《閻錫山致趙丕廉電》(1936年12月19日收)

閻錫山曾是1930年中原大戰時反蔣的主帥,而且也認為歷史上另立「新主」的例子很多,但又認為,當時必須營救蔣介石,「今日介公之安危即國家之安危」,「救介公非攻下長安所能做到」,因此,力主和平解決,指示趙丕廉與孔祥熙密商。

四十三、《張學良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19日發,20日收)

十五、《宋子良致孔祥熙電》(1936年12月14日23時50分發,15日9時30分收)

濟南韓主席向方兄、北平宋委員長明軒兄勛鑒:
財政部總座鈞鑒:
限即刻到。南京行政院代院長孔:元秘電奉悉。委座一身系國家民族存亡,年來領導群倫,致力安內攘外事業,凡有血氣,莫不愛戴!而張學良竟敢稱兵劫持,為外寇張目,直欲亡我國家民族,痛恨曷極!岳誓以頭顱熱血擁護中央,救護領袖,不與張逆共戴一天。除遵令致電詰責外,謹此奉復。職薛岳。寒巳秘。築。印。
本電亦存於國民黨「總統府」機要室檔案中,台灣所出《革命文獻》第94輯曾加以收入,但文字及標點均有誤,關鍵文字「現商定對匪軍及奉軍絕對打」,脫落「絕對打」三字,故在此重新刊布。
奮密。皓電奉悉,承注,無任感激。此間前由米代表等攜呈之解決方案,純就事實著想,用供中央採擇,弟愛戴領袖終始不渝,如委座俯察此間之實際困難情形,凡有訓示,弟必竭誠遵辦,努力運用,只求事實上於國家有利,弟個人得失,在所不計。近日京中廣播,語多誣衊。弟始終忠於本黨,在抗日聯合陣線下聯共則有之,但絕非容共,絕非赤化,弟無論何時,絕不拋棄本黨之立場也。肝膽之言,想荷洞察,仍乞隨時指示,藉資遵循,實深感禱。弟楊虎城叩。馬戌。印。
張副司令漢卿我兄勛鑒:
本電有兩點值得特別注意,一是劉多麟至西安對劉多荃進行策反,一是樊崧甫所述「某等」乘蔣介石西安被拘之機,「將圖攫得軍隊,業在前方已有相當準備」等語,反映了南京政府內部,確有「陰謀派」存在。電中所稱「毅公」,當代指蔣介石。
南京孔院長庸之兄勛鑒:

四十、《孔祥熙致馮欽哉電》(1936年12月19日)

上海市場平穩如常,特聞。侃。馬戌。

四十九、《宋美齡致張學良電》(1936年12月19日)

一密。漢卿兄及兄等公電均奉悉。當此危疑震撼之秋,舍精誠團結無以救亡抗敵。介公自九一八以後,居處不寧,全在於此。蓋抗敵準備,無時不縈腦際。吾兄與介公久同袍澤,夙共患難,其一言一動早為吾兄所洞悉,亦為國人所共見。此次西安將領主張,與介公意見,僅有時間之不同,而衷心策劃,初無二致。其所以不願騰諸口說者,當系地位關係,不得不出諸審慎,藉避敵人耳目。吾兄諒必同此見解。漢卿兄及所部將領怵於國難,意或激於情感。惟當此風雨飄搖之際,為共支危局計,不妨開誠協商,以介公之虛懷若谷,當無不盡量容納。倘託名抗敵救亡,而劫持主帥,自起糾紛,則不惟足招棟折梁摧之禍,亦且反為仇者所快,親者所痛,是以救亡始者適以速亡,以抗敵倡者轉以資敵。不義不智,徒貽中外之譏。諸將領素具愛國赤誠,寧能見不及此。吾兄光明磊落,風義夙敦,務乞轉達漢卿兄暨諸將領,動以情感,曉以大義,俾非常事態立予消弭,則功在國家,豈有涯誒。弟今晨蒞京,正與中央協商,俾內外主張共趨一致,仍祈吾兄益勵初衷,多方疏解,如荷見教,幸隨時電示為禱。弟孔祥熙叩。元秘。印。
限即刻到。西安張副司令漢卿兄勛鑒:漢密。子文兄于本年乘容克機飛陝,到希賜洽。蔣宋美齡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