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輯 西來風雨——美國所藏秘檔解讀 海峽兩岸爭取張發奎

第三輯 西來風雨——美國所藏秘檔解讀

海峽兩岸爭取張發奎

大陸方面最初爭取張發奎回歸的是葉劍英。當時,葉任廣東省主席。他通過原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副黨代表李朗如及李章達二人轉告張發奎,希望張到廣州作一次旅行。其後,何香凝給張發奎寫過一封信。由於言辭比較激烈,效果不好,於是,再由李濟深出面轉圜。李信原件今存張發奎檔案中,全文如下:
七·一九
在蔡廷鍇之後,受命繼續做張發奎工作的是程思遠。程轉達了周恩來的問候,並說,周希望張能想起一張照片;抗戰期間在漢口,合影者為郭沫若、陳銘樞、葉挺、黃琪翔、張發奎——周稱之為「五虎將」——五個人站得很靠近,手互相搭在肩上,看上去非常親密。周稱,除了葉挺故去,張發奎在香港外,其他三人都在大陸。
顯然,蔡廷鍇總結了此前的經驗,信中不談政治,他還通過其子給張發奎帶去了口訊:儘管彼此的政治觀點不同,但私人關係不應該改變。此外,蔡紹昌還帶著李朗如的一封信:
向兄:
周恩來的記憶力是驚人https://read.99csw.com的,他所提到的這張照片攝於1938年春,今天我們還可以見到。但是,張發奎已經完全想不起這張照片,他也不願意改變多年來形成的立場和觀點。在程思遠之後,似乎就沒有人繼續動員張發奎回歸了。
向公賜鑒:
張發奎,字向華,廣東始興人,民國史上的重要軍事將領。武昌起義后當兵,參加過討袁、討桂、兩次東征諸役。北伐時任第十二師師長,在進攻汀泗橋、賀勝橋、克複武昌等戰鬥中屢建功勛,被任命為第四軍軍長,該軍被譽為「鐵軍」。抗戰期間,張發奎任第四戰區司令,在廣東、廣西等地指揮部隊與日軍苦戰,多次獲勝。1949年李宗仁任代總統后,他曾出任陸軍總長,但不久即辭職寓居香港。
以一個生性革命的人,從小就有革命歷史,大革命時代更有光榮歷史,且為革命同人所共知共諒,而當此真正大革命時代,而仍如小孩子意氣用事,客氣好勝,埋沒了一生,我想這是不該的,可惜的,不革命的。若真這樣下去,即以前所謂革命,恐怕尚有問題也。邵力子兄、張治中兄亦常以兄為念,兄前所領導之琪翔、其偉,及四戰區之同事,大半都在今日革命戰線之內,兄何又獨個人固執如是。此我又所不解。他們昔日追隨你,可知認你是可以革命的,同情革命的,何以到了今日,真真實在的翻天覆地大革命時,你又退縮不前,這恐你也無以自解罷!至盼你毅然決然,表明是不贊成蔣介石反革命,贊成今日毛主席領導的革命,即孫總理所主張的革命,至所盼禱者耳。一切托其偉夫人面及。連夜書此,即頌康健!九*九*藏*書
1956年11月,蔡廷鍇受周恩來委託,繼續做張發奎的工作。蔡托其子紹昌帶了一封信給張發奎,函雲:
久不通候,至念。其偉自穗來及許多友人前後自港穗來,得知二、三年來,吾兄革命之意志,以機緣未許,至埋沒苦心,未嘗不時以為痛惜也。在儕輩中,童年即兵,革命精神,屈指有幾人哉!不幸中國革命大業,多所頓挫,除頑固自私如袁世凱、蔣介石及其死黨外,或左或右,或前或后,而時有錯誤,或為環境所束,而陷於反革命之途者,比比皆是。我在清黨時,自己做了反革命,一時尚不知,即是一例也。此蓋因我們都是出身小資產階級,而失卻正確領導之人如我總理者所易有也。此間同人均能諒兄之心,知兄之苦,故常以兄為念。前者廖夫人以老賣老,致函吾兄,不善屬辭,雲要兄認罪,要兄認錯,兄性情好勝,當然不能接受。然而嚴格言之,其言不能說是無理耳,我意吾人應服理,聞兄說:「我是國民黨,不能向共產黨投降。」我想兄此言仍有意氣用事,門戶之見,宗派觀點,你能說弟向共產黨投降乎?你若這樣說,我也不服。其實我們向革命投降,向真理投降,向總理革命主張投降耳。向革命、真理、總理革命主張,或今日所謂向人民等等投降,我想是應該的、光榮的、革命的。禹聞善則拜,子路聞過則喜,這也叫做投降嗎?因此我希望吾兄再三長思也。九_九_藏_書
十一月二十一日
晚蔡廷鍇
弟李朗如敬啟九九藏書
由於張發奎的歷史地位重要,因此他寓居香港后,海峽兩岸都做了不少工作競相爭取他。
其偉,當指吳奇偉,張發奎的戰友和老部下,曾參加北伐、抗日諸役。1949年2月在香港通電起義,后回到大陸。李濟深的這封信,由奇偉夫人面交張發奎。信中,李濟深現身說法,情詞懇切,但對張發奎仍然沒有發生作用。
向華吾兄有道:
弟濟深上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六日
——讀張發奎檔案札記
賢初、賢公,均指蔡廷鍇。李信轉達了周恩來的邀請「回祖國觀察一下」,講究策略,委婉而不強人所難,恰是周恩來風格的表現。
久不致候,殊多渴念。小兒紹昌來京,得悉我公佳況,至以為慰。茲藉小兒南歸回港之便,特囑其前往問好,並祝起居。https://read.99csw•com
蔡賢初先生此次由京到粵,系承周恩來總理囑託,對兄傳送周總理意見,請兄回祖國觀察一下,並請兄有所指教。弟對於周總理此舉,十分贊成,敬希兄回國一行,茲特托賢公令郎紹昌世兄致函,對兄表達弟意,並致敬禮!
1950年,台灣國民黨當局舉行黨員重新登記,張發奎接到通知,和孫科商量后,將通知扔進字紙簍里。1954年2月,國民黨在台召開所謂國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陳濟棠、余漢謀、陳誠利用老關係連續致電張發奎,邀請張赴台與會,陳誠並表示:「此間無事不可相商」,均為張拒絕。1月14日,陳誠寫了一封長信給張發奎,聲稱「中央遷台後,檢討大陸之失,其主要原因在於黨內派系之私與黨員之日趨腐化,故僉主改造本黨,一切從頭做起」;又稱:「今日在台,上自總統,均具贖罪補過之決心」。此信的主旨仍在動員張發奎赴台,「共圖匡複大業」,但張仍然不為所動。其後,張發奎一度準備離港遠行,需要護照,台灣當局通知張,必須赴台並與「蔣先生」進行一次談話,張發奎再次加以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