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輯 如果有人想自殺,就放他去菜市場 煙斗

第四輯 如果有人想自殺,就放他去菜市場

煙斗

煙斗雖小,部分卻多。正經可以分十來處:斗窩、斗缽、通風口、斗桿、榫眼、榫頭、閥桿、送氣口、鬥嘴、斗孔,斗窩大小深淺,風口的寬窄,鬥嘴的舒適度,送氣口的大小,處處得見功夫。煙斗本身得晶瑩圓潤,讓人握著舒服,能隨意把玩。當然,最麻煩也最有樂趣的,還是對付這煙斗本身。
世上木頭浩如煙海,要試出哪種最佳實是困難,但煙民熱情過於高漲,在試過了櫻木、杜松、楓木、櫸木、花櫚、櫻樹諸般種種之後,大家終於有了個結論:石楠樹根最好。一來石楠樹根天生抗燃,點不著;二來石楠樹根本身為了吸水分供樹生長,有極好的吸附性能。地中海地區的石楠樹根,因為要在岩石沙地里取水,所以格外茁壯。懂行的專家,看見棵好石楠樹,就會刻意修剪枝幹,讓樹根特別發育,又不會過於堅硬。到了時節,伐將下來。先把木頭削成煙斗雛胚,擱著風乾,等水分干透,動手製造。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之後,丹麥仗著林木多產、匠手如雲,成了世界石楠樹根煙斗的霸主,一如葡萄牙壟斷歐洲酒瓶軟木塞市場似的。
抽煙斗最重要的,是得有自知之明。直截了當說,許多煙民嘗試雪茄和煙斗,是衝著范兒去的——煙斗老成睿智,雪茄指點江山,看上去很美。但如果衝著范兒去,很是因小失大。巴爾扎克說過一句話,頗為刻薄:「許多上等人會選擇煙斗,但煙斗不會造就上等人。」慣抽雪茄和煙斗的人最後一總結,無非就是那幾句:挑九*九*藏*書自己最喜歡的,然後平平靜靜地享受。如果時刻擺著「我在抽煙斗,你們快看我多帥氣」的模樣,最容易招不痛快。還是麥克阿瑟的例子:他老人家日常抽玉米芯子煙斗,坦然大方,是因為自知甚明,完全不用靠名牌煙斗來彰身份顯貴氣。當然也有英國溫莎公爵這樣,專愛收藏新煙斗的人物,但那是衝著收藏去的,也不為了擺譜兒使。蕭伯納常年叼箇舊煙斗,有位暴發戶看不過去,想贈他個名貴新煙斗,蕭伯納婉言謝絕,順嘴抖了句「我的靈感都來自這舊煙斗,所以它已經給我創造了難以計數的價值」,四兩撥千斤,輕輕就把人家給損了一道。
當然也不是說,世界人民只能任著丹麥人壟斷,在石楠樹根煙斗之路上一去不返——土耳其人有話說。眾所周知,土耳其人抽阿拉伯水煙,也酷愛長煙桿——《基督山伯爵》里,大仲馬為了誇飾基督山的豪富,擺了以下的譜兒:其女奴海蒂抽的長煙筒,煙管是珊瑚所制;眾人喝咖啡時,也搭配抽長煙筒,配上好的土耳其煙絲。但土耳其人對煙斗的貢獻,依然不朽,普遍認為,是他們發掘了海泡石煙斗。話說海泡石這礦石,在煙民眼中著實美妙:其質輕,方便持握;多孔,便於透氣;質地柔軟細膩又呈白色,可以任藝術家雕琢描繪,可塑性、觀賞性還在石楠樹根之上。最後被煙油熏染,年深月久,色澤會變成深邃的棕金色,愈玩愈美,好比老北京人揉文玩核桃。海泡石做煙斗,與九_九_藏_書木煙斗又不同:按原石大小,確定煙斗造型,然後打磨雕刻,烘乾拋光,這才算完。
也有下里巴人的材料,比如,印第安人早年做煙斗,就地取材,用的是玉米芯。休看此物粗賤,仔細想想:玉米芯多孔易散熱,輕便易握,還口感清甜。缺點是容易燒焦,不耐久用。但這玩意兒太便宜啦,隨用隨拋。麥克阿瑟元帥愛舊煙斗,收藏甚多,但自己行軍打仗,叼根二十五美分的玉米煙斗,絲毫不以為忤。一如斯大林老愛抽棗木煙斗似的,不在貴賤,在於自己喜歡罷了。
正經的煙斗,主要是歐洲人使。最早歐洲人抽煙斗,是用瓷的。荷蘭與英國那時航海業發達,率先跟東南亞聯繫好了茶葉瓷器貿易,也學會了燒瓷,所以燒制瓷煙斗的產業甚為發達。玩了百來年瓷斗,大家轉了頭,開始發現木製煙斗的好處:一不易碎,二輕便,三便宜。只要能解決以下問題——木頭耐燃不裂,沒怪味,乾燥、堅韌、透氣,那就遠勝於瓷斗。於是瓷斗遂成古董,歸收藏家玩了,大家一窩蜂,開始造木煙斗。
廣義來看,阿拉伯水煙袋、中國煙袋鍋子、英國煙斗,都算是煙具,供人燒煙草,以吸其煙。但細看的話,大有區別。阿拉伯水煙袋顧名思義,煙經水過濾,裝置更複雜,燒的煙絲也更華麗多樣。煙袋鍋子在中國極有名,電視劇里紀曉嵐捏著不放。「姑娘叼個大煙袋」還算是東北三大怪之一。但煙袋子與煙斗不大同:中國煙袋鍋子多使白銅,耐高溫,經燒,相九*九*藏*書聲評書里說煙鍋華麗,就說「白銅的鍋,翡翠的嘴」。煙袋長的,能伸出幾尺去。長煙鍋能用來擺譜兒:自己叼著煙嘴,另一頭讓晚輩給伺候煙。也有短的,叫作「騷鬍子煙袋」,公公抽煙,讓兒媳點火,趁人不備,摸一下媳婦的手。「山藥蛋派」作家趙樹理先生,抽煙很了得,嫌煙袋鍋子抽了不過癮,將一個山藥蛋挖空了,插一根小竹管,裝了一「蛋」煙,狠抽。煙袋鍋子抽的是旱煙,南方多切成絲,北方人揉碎了,放煙鍋里抽。日本江戶時期,好擺譜兒的登徒子,或是冶艷的藝伎舞姬,都使白銀或純金做煙桿。當然日本人趣味怪異,會在煙桿上雕繪蜘蛛、蛤蟆一類動物,另求別緻還是為啥,那就天曉得了。
要抽煙斗,須得先有煙。眾所周知,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煙草才進入歐洲人民視野。新大陸人民抽煙,源遠流長,而且範圍寬廣:東到西印度群島,北到墨西哥,南至瑪雅,抽起煙來花樣翻新:煙葉子卷了抽(今日雪茄之雛形),制了管子抽(今日煙斗之雛形),甚至摘煙葉嚼著玩(這個切勿模仿)。1498年哥倫布第三次訪問新大陸,已經看見過印第安人抽煙;1535年奧威圖先生出版《印第安通史》,說印第安人使用一種狀如Y的管子,將Y的兩端插入鼻孔,另一端裝燃燒的煙草——這煙具一步到位,煞是乾脆利落,但未免過於兇猛,所以大多數人,還是使煙斗抽。有些部落,人人抽煙,跟外族打架,立了功勛,酋長來給煙九九藏書斗刻個花紋,死後煙斗殉葬;有些部落,還做個大煙斗,當作國旗,包獸皮,纏絲帶,插珍禽羽毛,布置得五顏六色。十六世紀中期,煙草種子被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傳遍世界,到處找適合的水土。於是菲律賓的呂宋島、美國的康涅狄格、古巴的哈瓦那這些地氣合適、天生煙罐的所在,終於找到了歷史使命。而各色煙具,也隨之生於世上。
蘇聯人苦中作樂開玩笑,說斯大林一輩子對付了無數同僚,「唯一不離不棄的伴侶,就是他那撮鬍子和那桿煙斗」。一如丘吉爾雪茄不離嘴,煙斗也算是斯大林logo(標誌)的一部分了。擴展去想,倘說雪茄表現出丘吉爾的豪邁堅定睿智精明,那煙斗就是斯大林指點江山盡在掌握的體現——當然這實在不是斯領袖的專利。海明威、魯迅、毛姆、凡·高,都跟煙斗有過瓜葛。往早一點兒,十九世紀的英國紳士早都明白了:你坐那裡發獃,總有些手腳嘴眼無處安置的意思,如果是叼個煙斗,微笑點頭,就顯得莫測高深;想發言了,手拿煙斗說兩句,都不用你話說得如何睿智,光手裡的煙斗,都能給你的話加分量長氣派,平添幾分領袖風采。福爾摩斯每次探案思索時,都叼著他那個著名煙斗,還不忘說:「除了表和鞋帶,沒什麼東西比煙斗更能表達個性了。」不信么?「黃面人」一案,福爾摩斯在現場撿起個煙斗,立刻就判斷:這傢伙身強力壯,慣用左手,牙口好,粗心,富裕。
首先你得想法子,把煙斗抽起來。古龍《多情九_九_藏_書劍客無情劍》里,兵器譜第一的天機棍孫老人在長亭抽煙,兵器譜第二的上官金虹在對面給他點煙,其過程不啻一場決鬥:孫先生左手三指托煙桿,伸倆手指。上官金虹右手兩指拈紙煤,伸三個手指,彼此比畫對方脈門,一觸即發——當然孫先生抽的是旱煙,而平時玩煙斗的諸位,也不會這麼高手對決、箭在弦上。但對付煙斗,確實有講究。給煙斗裝煙草,不能用塞,一塞就壞。最常見又安全的法子,是分三層。先把煙草揉鬆了,裝進斗缽到滿,略按,所謂「孩子的手力」,壓至半滿;再裝第二層,用「女子的手力」,壓到三分之二處;最後添滿,壓住。點煙一如雪茄,最好使火柴,旋轉,燎出一個燃燒層,等煙都站起來,開始泛香了,再行點透,這就能抽了。
好煙斗不能叼著狠抽,而是如呼吸般,吹兩口,吸一口。抽太快了,舌頭髮苦,煙斗燙手,苦差事。抽到半途想休息,不必特意熄。雪茄不想抽了,擱著就是,還能靠煙灰冷卻;煙斗亦然:不想抽了,擱一會兒,就熄火涼了。
煙斗抽完了,瑣碎細節才剛開始。煙斗和雪茄一樣,不能忙著清積灰。雪茄的積灰可以保持溫度,煙斗的積灰能養護斗窩,以免傳熱燙手。當然,煙灰積多了,斗窩會裂,得趁松時磕磕,但力度得掌握好,不能磕硬物,不然煙斗就折了。抽久了,斗窩裡自然有煙油雜質,得使絨芯子來清理。至於日常養護,更是得小心翼翼。所以抽煙斗抽雪茄,買來容易,之後一整套活計,那就等著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