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輯 談哲學 哲學的世界與企業家的世界

第四輯 談哲學

哲學的世界與企業家的世界

言歸正傳,回到今天的講座。我是很樂意和企業家交流的,為什麼呢?因為我覺得中國的面貌和命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們,取決於以你們為中堅的市場經濟能夠健康地向前發展,也取決於你們的人文素質的提升。在這方面,楊會長也是「為天下先」,給會員辦人文講座。楊會長的名字起得好,名如其人,一介書生,不但外表斯文,而且真愛文化。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哲學的世界與企業家的世界》,其實這個題目不是我自己定的。三年前,國家經貿委、也就是現在的國資委辦中外名家講壇,讓我去講一場,創辦這個講壇的經貿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是我的朋友,他給我出了這個題目。可是,當時我對企業家可以說一無所知,所以那時我實際上只講了「哲學的世界」這一半,「企業家的世界」那一半基本上是交了白卷。在那以後,我又到中外名家講壇在各地的分會場講了幾次,一方面通過這些講座與一些企業家交了朋友,有所了解,另一方面逐步修改我的講稿。那麼,今天我講的時候,多少可以把這兩個世界聯繫起來了。
其實,早在一百年前就有人提出中國人最缺少誠信,這個人就是嚴復。他說,中國人在互相打交道的時候,往往是鬥心眼、玩伎倆、佔便宜,沒有規則,或者訂了規則也不遵守。凡是約定的事情,只要違背了能夠獲得利益,就會有人盤算讓別人去遵守,自己偷偷違背從而可以獨佔利益。比如說,書生去考試,對考官有意見,決定罷考,這時候就會有人想,他們都不去考,我一個人去考,肯定百發百中。可是,實際上誰都這麼想,第二天到考場一看,沒有一個不來的。又比如說,商人們約定,不打價格戰,大家遵守一個統一價格,這時又會有人想,讓別人遵守,自己不遵守,結果又是大家都想得一樣。官場上也這樣,都是以偽對偽,可是大家都習慣了,如果有人想改變這個局面,就必定成為眾矢之的,而局面還是改變不了。當時辦洋務運動,引進了很多國外的東西,比如公司,嚴復說公司是一個好東西,可是一到中國就變味,即使只有兩個人辦一個公司,也是互相欺騙。還有一個對撒謊的態度,嚴復說,西方人是把撒謊、不誠實看作最大恥辱的,只有我們「以誑為能,以信為拙」,就是把撒謊當作能耐,把誠實當作低能。這不是嚴復一個人的看法,西方好幾位大學者都提到過這一點。比如法國大哲學家孟德斯鳩說,中國人在貿易上是公認的不誠實,是地球上最會騙人的民族。他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在中國,用暴力奪取是禁止的,但一切靠狡詐騙取的都許可。德國大社會學家韋伯也曾談道:中國人是世上絕無僅有的不誠實,中國人彼此之間的不信任為所有的觀察者所證實,在中國,一切信任都建立在親戚式的關係上。我認為他這最後一句點到了要害,中國也有誠信和信任,但一個是限於熟人社會,一個是服從宗法關係。下面我就來分析這兩個方面。
英國經濟學家哈耶克是自由主義哲學在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曾經指出,哲學的影響是最大的,它通過一般觀念影響社會科學家,再通過社會科學家影響大眾。他還說,在社會科學中不存在單科可以解答的問題,所有的問題都涉及哲學。他所說的社會科學,當然包括經濟學。他明確地說,一個只是經濟學家的人決不可能是好的經濟學家,英國的傳統是大經濟學家都身兼大哲學家,比如洛克、休謨、斯密、邊沁、穆勒父子、傑文斯、西季威克、凱恩斯,只有李嘉圖、馬歇爾兩個人是例外。我想,聯繫到我們企業家,我們可以說,一個優秀的企業家,一個好的領導者,在一定意義上也應該是哲學家。所謂哲學家,倒不是要你去研究哲學的學問,而是說要有哲學的素質。什麼是哲學的素質呢?就是能夠跳出局部看全局,想根本問題,想大道理。哈佛商學院教授、領導學權威科特說:領導者也許在釣魚的時候思考公司的未來,只有愚蠢的領導人才迷戀于開會和官僚系統的運轉。一個優秀企業家肯定不是一個僅僅有許多經驗的人,他比一般企業家高明的地方不是經驗,而是智慧,所謂智慧就是能夠超越經驗,不光想具體問題,還想抽象問題。我相信,企業家之間最後就是比有沒有這個哲學素質,也可以說是整體的精神素質。其實各行各業都是這樣,最後都是整體精神素質好的人才有大成就。比如說我們學者、作家,我們寫的書是我們的作品,這個作品必定會體現出每個人的整體精神素質,素質好的人也可能寫出不太好的作品,但總體上會是好作品,而素質差的人必定一部好作品也寫九-九-藏-書不出。對於企業家來說,你的企業就是你的作品,這個作品肯定也會反映出你這個作者的整體精神素質。所以我覺得,人和人之間,包括企業家和企業家之間,最根本的區別是在整體精神素質,一個有作為的企業家一定是一個眼光、胸懷、智慧、人格都出色的人。
從卡耐基開始,美國已經形成了這樣一個傳統,基本上都是前半生聚財,後半生散財。現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比爾.蓋茨,他是全球首富,資產430個億,他的遺囑已經公布,就是給三個孩子每人一千萬美元的遺產,一棟一億美元的住宅,剩下98%的錢用來成立以他和他的夫人命名的基金會,在這之前他已經捐出了260個億。他的主要贊助目標是全球的疾病治療,尤其是亞非地區,尤其是艾滋病,他的口號是要讓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生活在一個沒有艾滋病的世界上。前一段時間,他和夫人非常辛勤地在非洲各地考察,捐建醫院,做得非常認真。

一、經濟與哲學

哲學對世界的思考有兩個角度。一個角度是問世界是怎樣的,要知道世界的本來面貌。但是,按照現代哲學的觀點,世界並沒有一個本來面貌,不存在絕對客觀的事實,一切對世界的認識都是解釋,都受認識者看世界的視角的影響。對於同一個對象,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釋,得出的是不同面貌的世界。那麼,用什麼樣的思想方式去認識世界,在這裏面就起了特別大的作用。人們一般是不自覺地採用某種思想方式去看世界的,哲學家或科學家不是這樣,他們往往是自覺地採用一種思想方式去解釋世界,去解釋他們要研究的對象,這樣一種自覺採用的思想方式就叫做理論模式。哲學對世界的思考還有另一個角度,就是問世界應該是怎樣的,比如說社會,或者經濟活動,哲學要思考它應該朝什麼方向發展,怎樣的狀態是最好的,這就是價值觀念。
楊介生會長讓我來和諸位老總講一講哲學,我感到很榮幸。我一向敬佩溫州人,因為我知道,新時期中國的私人經濟是在溫州率先突破的,你們是中國改革的先鋒。溫州人有兩大特點,一方面敢闖,「敢為天下先」,富於進取冒險精神,溫州靠海,這是海的精神。另一方面,溫州多山,溫州人又秉承了山的特徵,腳踏實地,勤勞務實。這兩個優點結合起來,使你們勢不可擋,向中國各地進軍,向世界各地進軍。在世界許多地方,包括在巴黎這樣的大都會,都有「溫州街」,溫州人在那裡做生意,頑強地生存和發展,特別有生命力。我認識溫州人,就是從一個在巴黎長大的溫州女子開始的。若干年前,她自己來找我,因為讀了我寫的《妞妞》,很喜歡,想跟我聊聊。我見了她,有三個驚奇,第一驚奇她的漂亮,真是美女,第二驚奇她的見識,跟我談《妞妞》,談別的事,都非常到位,第三驚奇她的富有,當然沒有你們富有,但比我富有得多,一個年輕女子,都是自己掙的。現在她是我們一家人的好朋友,我太太把她封為我的「干老婆」,我說你真狡猾,一開始就定性為「干」,沒有發展前途了。不過,雖然是「干」,好歹是「老婆」,所以我和你們溫州人還有點親戚關係呢。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一個社會,如果允許和保護每個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同時又禁止和懲罰任何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這樣一個社會是不是既有活力又有秩序?那麼,在自由主義哲學家看來,市場經濟就應該是這樣的。市場經濟不是無序狀態,而是一種秩序,是規則下的自由。規則分兩類。一類是管私人領域的,就是保護個人自由,任何人不得侵犯他人的自由。這方面最重要的規則就是保護私有財產。為什麼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都把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寫在憲法里呢?其實道理很清楚,你允許人們追求個人的經濟利益,這個追求的成果就體現在私有財產上,如果私有財產可以侵犯,經濟自由不就是一句空話嗎?現在我們也把保護私有財產寫進了法律,這是我們民營經濟的重大勝利,當然離真正落實還要走很長的路。另外還有公平競爭,制止和懲罰不正當競爭,因為不正當競爭無異是侵犯了他人的經濟自由和經濟利益。還有一類規則是管公共領域的,就是人人要對公共利益負起相應的責任,包括稅收、國防,還有環境、生態、資源、文化遺產的保護等等,該負的責任不負,比如逃稅,破壞環境,就要予以懲罰。從我們現在的情況來看,這兩個領域的規則都還很不健全。實際上我們的傳統是既沒有一個受法律保護的私人領域,又沒有一個人人需要負責的公共領域,關於https://read.99csw.com這一點,梁漱溟先生早就指出過,他說西方人是公眾的事都參与做主,個人的事大家都無權過問,中國人恰好相反,公眾的事大家都不管,個人的事人人都有權過問。現在這方面的情況稍有好轉,起碼個人的私事別人干預得少了,我認為這是市場經濟的功勞。

二、企業家與財富觀

從我們中國的情況看,從秦朝開始,中央集權,政府管一切,老百姓沒有經濟自由,當然不可能自發形成市場經濟秩序。解放后,公有化又導致了市場經濟進程的中斷,現在重新開始,秩序還遠沒有形成,表現在規則還很不完善,已經有的規則得不到遵守,還有許多現行的法規、條文實際上構成了對經濟自由的壓制,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規則,恰恰是規則的反面。最大的問題是政府干涉經濟活動的權力太大,秩序形成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政府逐步放鬆管制、退出經濟領域的過程。事實上,哪裡政府干涉得越少,那裡市場經濟的秩序就越好,溫州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我最近看了一些資料,覺得很有意思。溫州老百姓有這樣一句話:「改革往往是從違法開始的。」可是,溫州老百姓違法為什麼能夠成功呢?就因為政府不追究。溫州政府也有一句話,叫做:「睜隻眼閉隻眼,必要時把兩隻眼都閉起來。」溫州不但是最早出現私人經濟的地方,也是最早讓私人經濟合法化的地方,全國率先給個體老闆發放工商執照。最近又提出「非禁即入,有需則讓」,放手讓非公經濟進入壟斷行業、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金融服務領域。所以,溫州市場經濟如此成熟,在全國領先,那裡的政府有很大功勞。
從文化層面上分析,誠信缺失的根源是人的尊嚴觀念的缺失。一個人把自己看作一個有尊嚴的人,他就會誠實和守信用;如果和他打交道的人也是這樣,他就會覺得對方是可以信任的。所以,誠信、信任是以雙方共有的人的尊嚴的意識為基礎的。有人曾經問我:如果和你打交道的那個人沒有這個意識,是一個沒有尊嚴的人,你還對他誠信嗎?我說,仍然要對他誠信,而對他誠信的最好方式就是告訴他:你是一個沒有尊嚴的人,我不和你打交道!我認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人的尊嚴這個觀念不說缺乏,至少是很薄弱的。那次做《對話》節目時,有的嘉賓不同意我這個說法,舉出了儒家倫理中的仁、義、禮、智、信,不是把「信」也列為很重要的價值嗎?的確,我查了一下,《論語》中講到守信用意義上的「信」就有十多處,但是,往往是放在「忠」後面,有時還並稱為「忠信」,可見是從屬於「忠」的。從整個儒家倫理體系來看,「忠」和「孝」是核心,其餘的美德,包括「信」,都必須服從權力尊卑的等級秩序和血緣親疏的宗法關係,我認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在實踐中,「信」往往表現為仗義,所謂哥們義氣,這在《三國演義》中表現得非常典型。仗義和信任有根本的區別,信任是獨立的個人在合作做事時講規則,義氣正相反,個人沒有獨立的人格,一起共事又不講規則。事實上,在我們這裏,朋友合夥做生意,一開始講所謂義氣,實際上是講面子,利益不分,規則不明,你好我好,最後打得不可開交,終成仇人,這種事例太多了。萬通董事長馮侖曾經指出這個問題,就是中國民營企業組織的江湖化、家族化趨向,沒有規則,不是真正的公司,我認為很有道理。
從我們中國的情況來說,應該說我們的民辦企業起步不久,總體上還處在創業階段,可能時機還不夠成熟。我們的法律也還很不健全,基金會真的成立以後,可能各個方面都會來找你的麻煩。但是,這個問題遲早會提到日程上來的。從中國的情況來看,也很有必要,中國的窮困人口太多了,貧富差別也太大了,現在已經突破國際規定的警戒線。我們畢竟已經有了相當數量的成功企業家,相當數量的富豪,他們無法迴避一個問題,就是錢多了怎麼辦,在財富的使用上如何體現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社會使命。我們從卡耐基、比爾.蓋茨這些人身上可以看到,一個人在獲取財富時可以是一個資本家,在使用財富時則應該是一個哲學家、慈善家、理想主義者,前者體現了頭腦的聰明,後者體現了靈魂的高貴。我的期望是,在你們中間,不久的將來也會出我們自己的卡耐基和比爾.蓋茨。
哲學向經濟提供的第二個東西是價值觀念。經濟學不是單純解釋事實的學科,經濟活動也不是單純創造財富的活動,它們都有一個價值定向的問題,即到底怎樣的社會狀態是可欲的,九九藏書經濟發展應該貫徹怎樣的價值原則。在為市場經濟奠定理論基礎的思想家中,亞當.斯密是最重要的一個人,他的《國富論》實際上為解釋市場經濟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論模式。但是,斯密不只是寫了《國富論》,他一生有兩大著作,另一本是《道德情操論》,這本書實際上主要就是談市場經濟的價值觀念的。在怎樣的社會狀態是可欲的這個問題上,哲學家、經濟學家們一直是有分歧的。根據我的理解,基本的分歧有兩個。其一是在人類幸福的問題上,人類究竟達成怎樣的狀態才算是幸福的,主要的標準是富裕還是和諧。其二是在社會正義的問題上,社會究竟達成怎樣的狀態才算是正義的,主要的標準是個人自由還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當然,多數思想家都不是走極端的,在富裕和和諧之間,自由和平等之間,基本上都認為應該盡量兼顧兩者,區別在於把哪一種擺在首位。
在使用財富方面,資本主義精神其實是繼承了歷來哲學家和宗教家的看法的,認為應該節儉,反對物質享受上的縱慾。這意味著把財富與個人生活脫鉤,個人的幸福和生活質量與財富的佔有沒有直接關係。我想你們對這一點一定都有體會,就是在沒有錢的時候,錢對於個人生活很重要,隨著錢的增多,錢對個人生活的作用就越來越小了,錢達到了一定的很大的數字,它對個人生活就不起什麼作用了。你有幾千萬還是幾個億,所謂身價有所不同,但是你的個人生活不會因此有任何不同,它們只是一個數字罷了。另外一點,我想你們可能也有體會,就是花錢越多,排場越大,你得到的快樂不一定越大。我聽一位很大的企業家談他的感受,他說,凡是能夠用錢買到的東西都是不值錢的。我相信他說的是真心話,因為人生的一切最美好的享受確實是用錢買不來的。
另一個方面,就是想人生的大道理,思考人生的根本問題,這個方面和每個人都有關,當然包括我們企業家,因為企業家也是人,首先是人。沒有人生下來就是企業家,或者像我這樣是學者,職業都是後來附加的東西,而且一個人最後走上哪一條職業道路多少是偶然的。但是,不管從事什麼職業,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做事歸根到底是做人,都體現了做人的境界和品位。人和人之間的最大區別不是職業,也不是有沒有錢,而是這個做人的境界和品位。無論在什麼職業中,無論錢多錢少,都有品位高的人,也都有品位低的人,這就涉及人生哲學的問題了。人生哲學的內容很多,包括生死觀、幸福觀、信仰等,我今天只談幸福觀中的一個問題,就是財富觀,因為這個問題與企業家的關係最密切。所以,我主要講兩個問題,一個是經濟與哲學,一個是企業家與財富觀。
那麼,具體到經濟領域,哲學就可以提供兩個東西。第一個東西是分析經濟現象的理論模式。比如說市場經濟,英國哲學家就提供了一種分析它的理論模式,就是自由主義哲學,市場經濟實際上以英國古典自由主義理論為哲學基礎的。西方資本主義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到現在只有一百五十年左右,而古典自由主義理論的誕生,如果以洛克《政府論》的發表為標誌,到現在已經有三百多年了,自由主義理論對市場經濟的成熟發展起了指導的作用。對於同一個市場經濟,如果我們用不同的理論模式來解釋,會得出很不同的結論。用自由主義理論來解釋,市場經濟是最合理的經濟秩序,而計劃經濟就是最糟糕的經濟秩序。相反,按照馬克思的分析,市場經濟發展到了資本主義階段,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所以必須用計劃經濟來取代市場經濟。
在一個熟人社會中,也就是在一個封閉的小社會裡,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你坑了人,下回再見面就很尷尬,而且消息很快會傳開,很丟面子,大家也不會再買你的東西。所以,在這樣的社會裡,誠信實際上建立在熟人關係的基礎上,也就是韋伯說的那種親戚式關係的基礎上。但是,在開放社會中,也就是市場經濟發達的社會裡,誠信就不能靠這個了,只能靠秩序和規則。這就又回到了我上面說到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市場經濟秩序還遠遠沒有形成,這是誠信缺失在制度層面上的根源。最大的誠信是守規則,而從我們現在的情況看,可以說腐敗就是最大的不誠信,腐敗、權力尋租的實質就是用權力破壞規則,製造不公平競爭,獲取暴利。只要是權力而不是規則支配市場,市場處在無序狀態,就必然是講誠信、守規則的人倒霉,耍手段、搞賄賂、不守規則的人得到好處,在這種情況下,誠信怎麼可能普及https://read.99csw.com?據我所知,中國民營企業的處境是相當艱難的,有的企業家就對我說,你不行賄就辦不成事,行賄又于良心不安,而且有東窗事發的危險,真是左右為難。所以,要真正普及誠信,最根本的還是要限制權力對市場的干涉,遏制腐敗。
如果說資本主義精神提倡獲取財富時要勤勞,使用財富時要節儉,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成功的企業家就會積累起大量財富。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在有生之年怎麼處理這個財富。使用財富時節儉,就是不把大量財富用在自己和家庭的消費上,但是財富總是要使用的,究竟怎樣使用,這實際上是對那些成功企業家的素質的最大考驗。從西方的例子來看,尤其像美國,他們已經形成了一個傳統,就是發財光榮,錢越多越受人尊敬,與此同時,在使用財富上也形成了一個傳統,就是民辦公益事業。這個傳統是從十九世紀的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開始的,他在1889年寫過一篇文章叫《財富的福音》,這篇文章已經成為美國民間公益事業的經典。文章的主要意思是說:上帝給了我們富人以機會,使我們得到了大量的財富,這應該看作是上帝給我們的一個責任,我們應該把這些財富看成是社會上的窮苦兄弟委託我們管理的基金。我們應該趁我們活著的時候好好地做出安排,使這些財富有利於社會,回報社會。他還說了一句名言:擁巨資而死是可恥的。就是說,一個人擁有了巨大的財產,就有責任按照社會正義的理想對這筆財產的使用做出最好的安排,如果他在有生之年沒有這樣做,那是可恥的。卡耐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在企業最興旺的時候把企業賣了,用他的股份所得建立了一個基金會,開始贊助社會,尤其是贊助教育事業,據說他當年給教育事業的贊助超過政府的撥款。
人的需要是有層次高低之分的。肉體需要是最低的層次,這個層次的需要當然必須得到滿足,生存是一個前提,但是,在這個需要得到較好的滿足之後,就應該把滿足較高層次的需要也就是精神的需要作為主要目標了。如果你仍然把滿足肉體的需要作為主要目標甚至惟一目標,那就只能說你的素質太差。資本主義精神強調在使用財富上節儉,這裏面確實有一個道德的考慮,一個耽於物質享樂的人是一個不道德的人,所謂不道德,就是沒有靈魂,他身上人之為人的那個方面太弱。所以,財富的確是對人的素質的考驗,這個考驗在擁有巨大財富的企業家身上尤其嚴峻。在獲取財富的過程中,這個考驗主要在於看你的手段是否正當,是否遵守市場規則,對不義之財能否做到不動心。更大的考驗是在獲取了財富之後,就是看你對已得之財能否保持超脫的心情,富裕了以後是否仍然樂於過簡樸的生活。也就是說,你是否真正體現了資本主義精神,在獲取財富上敬業,在使用財富上節儉。一個擁有巨大財富的人仍然樂於過簡樸的生活,就最雄辯地證明了他有一個高貴的靈魂,能夠從精神生活中獲得更大的快樂。西方有不少富豪就是這樣的,以儉樸生活為榮,也許其中有做秀的成分,但是我不認為完全是做秀,而且至少他們很重視自己在這方面的社會形象,這不是壞事。
從西方尤其英國市場經濟發展的歷史看,秩序是自發形成的,用斯密的話說,在人人追求自己利益的過程中,就好像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那裡指揮,形成了一種秩序,一些基本的規則。所以,自由主義哲學家一般都強調,規則是生長出來的,不是政府製造出來的。政府的職責不是制定規則,而是通過立法來確認已經自發形成的規則,並保證它們得到遵守,懲罰違反者,也就是為個人和企業從事經濟活動、展開公平競爭提供良好的制度框架,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他們強調,政府的職責不是向人們提供幸福,而是保護人們追求幸福的自由。西方國家尤其英國的長期傳統是,政府不參与、不干涉經濟活動,只管按照法律裁決糾紛和收稅。對於一個法治社會來說,政府的權力是必要的,但一旦存在,又最容易侵犯個人自由,所以西方思想家對這一點十分警惕,認為法治的關鍵在於從制度上防止這種侵犯。
簡單地說,自由主義哲學就是兩條原則,一條是個人自由,一條是法治。個人自由原則是說,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利益的權利,只要他沒有損害別人,別人包括政府就不能干涉他。法治原則是說,他必須尊重別人的同等權利,不能損害別人,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就要對他進行懲罰。我對這兩條原則有一個通俗的表述,就是保護利己,懲罰損人。
我們可以看出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read.99csw.com上的巨大變化實際上是哲學觀念的變化。在理論模式上,不能說我們放棄了馬克思的觀點,但是,至少在我們所說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當我們實行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的時候,對於市場經濟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還是要藉助自由主義哲學。在價值觀念上,過去我們搞窮社會主義,不要富裕,只要和諧,準確地說,只要穩定,我們還搞大鍋飯,個人完全沒有經濟自由,只講平等,現在不說翻了一個個兒,至少側重點大大改變了。中國還是那個中國,但是,中國大地上的景象完全不一樣了,你看哲學的影響多大。
企業家是專門與財富打交道的,企業家的人生觀往往集中體現在財富觀上,因此在人生哲學方面,我就談一談財富觀。在我們這個時代,財富是一個響噹噹的詞,是許多人心目中人生追求的第一目標。企業家作為擁有巨大財富的人,也就成了一種榜樣,被稱為成功人士。但是,我相信,你們心裏最清楚,擁有了財富並不輕鬆。往往在沒有財富的時候,目標很明確,就是追求財富,以為在有了很多錢以後,人生的一切問題就都好解決了。可是,真正有了財富,往往發現人生的問題更多、更麻煩,而且往下怎麼走的目標也模糊了。事實上,正是在有了財富之後,人生的大考驗開始了,人生觀的問題更加尖銳了。
哲學的世界與企業家的世界之間有些什麼關聯呢?我們先要了解什麼是哲學,今天我不能詳細說,說起來話長。簡單地說,哲學就是對世界和人生的根本問題的思考,一個是世界,一個是人生,對這兩方面的根本問題的思考。哲學就是讓你去想那些根本問題,想大道理,然後用大道理來管小道理。從世界來說,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會,我們是從事經濟活動的,經濟領域是社會的一個重要部分,所以和我們有直接關係的,就是對經濟領域的根本問題的思考,這是哲學和我們有關的一個方面。
談到市場經濟的秩序,我想談一個與此有關的問題,就是人們都很關注的誠信問題。誠信是最重要的商業道德,現在這方面的問題相當嚴重,你們一定有切身體會。前幾年,中央電視台《對話》欄目做過一期特別節目,向全國知名企業家發了一百份問卷,問的一個主要問題是你認為現在中國最缺失的是什麼,大部分企業家都回答是誠信和信任。欄目組邀請了一些人討論這個問題,我也被邀請當嘉賓,我談了一些看法。我說,其實誠信的缺失是一個老問題,由來已久,中國文化里就缺這個東西。當時其他嘉賓都不同意我的看法,但我現在仍認為我是有道理的。
我剛才說了,市場經濟是以自由主義哲學為基礎。我們企業家天天和市場經濟打交道,很有必要了解一點自由主義哲學,我接下來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關於應該怎樣對待財富,我重點講一講資本主義精神。歷來的宗教家和哲學家基本上對財富都是否定和貶低的,認為財富對於人生很不重要,甚至認為財富會導致人的貪慾和墮落,而資本主義精神的特點在於對財富做出了肯定的評價。我們現在搞市場經濟,實際上遵循的是資本主義精神。上面提到的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寫過一本《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裏面提出一個觀點很值得我們思考。他說,資本主義精神的特點在什麼地方呢?就在於把財富的獲得和使用分開來。它對獲得財富是肯定的,認為獲得財富是對的,每個人都應該憑你的本事去得到財富,得到越多越好。在獲得財富這一點上,應該敬業,應該勤勞,要憑自己的本事得到財富,這是光榮的,這是在完成上帝給你的使命。但是,在使用財富上,要節慾,節制自己的慾望,要節儉,要簡樸。我們可以看到,在對獲取財富的評價上,資本主義精神與歷來的宗教和哲學正好相反,它不認為財富必然地會導致人的貪慾和墮落。應該把財富的獲得和使用分開來,只要你分開了,你獲取財富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慾,不是為了自己的物質享受,你仍然過儉樸的生活,財富就沒有什麼壞處。所以,韋伯說:獲取財富不再是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的手段,這是資本主義的一條原則。只有當你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慾去爭取財富,或者得到了財富以後耽於享樂,這樣才是不道德的。如果不是這樣,獲得財富本身完全是道德的。這一點對資本主義的發展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你獲取財富的時候很勤勞,使用的時候又很節儉,社會上的可用資本就必然越來越多,導致了資本的積累和整個生產的發展。所以,我覺得資本主義精神在財富觀上是一個進步,沒有這樣一個進步的話,我們可能還會停留在中世紀,還會停留在那種貧窮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