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怎樣愛孩子 施教者要理清觀念摒棄偏見

第六章 怎樣愛孩子

施教者要理清觀念摒棄偏見

因此,在孩子的人格構築途中設立障礙,便會妨礙孩子的行動。思想是獨立於行動產生的,而動作卻並非只是對某個精神做出反應,還可以聽從他人的命令,如果這樣的話,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脆弱,行動的效果也會因內心的失調而減弱。對人類的未來來說,這是家庭和學校教育的首選課題,需要加以高度重視。孩子的精神比一般人所認為的更加高尚。繁重的功課並不會讓孩子覺得痛苦,那些對他來說毫無意義、卻又不得不做的事,才真正讓他頭痛。
孩子感興趣而且願意付出心力的,是那些能和他的智力程度及他作為一個人的尊嚴相符的事情。我在世界上千個學校里,看見很多孩子做出人們以為孩子不可能做到的事。孩子工作時的表現,證明他們能夠長時間的做某一件事而不覺得疲累,甚至專心到不聞世事,這些都是孩子人格發展過程中的一環。孩子在文化方面也顯得特別早慧,才4歲半的孩子就已經學會如何寫字,而且非常熱衷於享受其中的樂趣,我們因此將孩子這一時期熱衷於畫寫定義為「畫寫爆發」。
由此可知,孩子天生就是一種二元性的動物,一元在於他內心的發展,另一元則是身體的成長。但這並不同於其他動物的發展,人類的獨特優勢在於,必須自我啟動身體用來動作的複雜器官,這些動作最終又會顯示出個體的獨特性。作為一個連續發展變化的個體,人必須創建自我,擁有自我,最終還要能控制自我。所以我們的孩子,在行動和精神活動中,必須循序漸進以求得平衡的發展。成人的行為通常是後於思索而產生,而孩子則思想和行為必須取得一致。思想和行動能否臻於一致,關係著孩子一生的發展。
當其他科學領域早已湧現出許多有利於人類生命且激動人心的發明時,我們的教育科學卻仍然是裹足不前,最多只針對外在現象進行研究罷了,借用醫學術語說,就是治標不治https://read.99csw.com本。
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下,孩子們很小就學會了繪畫和寫字,他們並不覺得寫字累人,因為這是他們自發的活動。
現代教育理念包含兩項主要原則,第一是了解和培養孩子的個人特質,即了解每個孩子的本性,並透過孩子特有的性格來引導他;第二是解放孩子。
我們所說的教育問題,跟以上例子里的外在病症很像,都是由一個隱藏著的主要因素所引發。當然,這個主要因素和人類的潛意識無關。我們堅持的蒙台梭利教學法,就是要遠離當今教育體制的「病態程序」,朝著揭示並治愈教育痼疾的道路前行。
大人們在孩子發展道路上,設下了難以計數的關卡,嚴重地傷害了孩子。在設置這些困難時,大人總是藉著道德和科學的名義,操縱孩子的意志來滿足自己的意願。所以,在孩子人格的形成過程中,母親或是教師這些最接近孩子的人,反倒成了最可能帶來危害的人。教育是兒童與成人之間的矛盾衝突的導火索,也是造成兒童成年後精神錯亂、性情異常以及情緒不穩定的主要因素。這些問題從大人傳給孩子,又從孩子傳給大人,一代一代,成為一種惡性循環。
不管怎樣,對當前存在的教育問題,絕不能有絲毫的讓步和妥協。面對目前一條路走到底、死胡同似的教學,我們一定要進行真正的改革,開拓出一條嶄新的教育之路。
現在,很多人認為,兒童教育的關鍵在於教具的使用,因此,他們往往無計劃、無限制地大量供給兒童教具,以為這樣會比較好。這些看法與前人的「只要吃得多,身體自然就健康」的想法如出一轍。兩者之所以能相提並論,是因為它們都涉及到「餵養」,前者關係到心智,後者則關係到身體。但現今對教具的研究表明,限制教具的使用,更能夠激發兒童的自覺性活動和全面發展。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孩子的內心https://read.99csw.com有兩種不同的心理狀態:一是自然而富有創造力,顯示出其正常、善良的一面;二是因受到成人的壓制而產生的自卑心理。這一發現,使我們能夠重新認識孩子的形象,為我們昏暗的教育之路點亮一盞明燈,指引我們走向新式教育的康庄大道。
對於那些被壓制的孩子來說,成人就是各種混亂的開端。但在那些自由成長的孩子眼裡,成人則扮演著一個能自覺認識自己的錯誤,和他們能平等相處、共享溫馨且充滿愛意的新世界的角色。
每一個從活動中獲得自由的孩子,都能夠發揮自己的最佳創造力,使自己的學習不斷進步。所以,個體的發展也有助於文化的傳承。孩子的個性循自己的規則展現,從而具有演繹行為的各項能力,教師作為指導者,只需在必要時出現就可。
孩子們自從轉入了這個適宜的環境以後,在活動中流露出自然無比的創造力,在工作中也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沉穩。在過去,因為和成人之間的一再抗爭,孩子們不得不武裝自己,表現出壓抑的精神狀態;現在,只是一個與他們的精神需求基本匹配的環境,就能讓他們長時間潛藏著的態度浮現出來。
孩子的活動必須通過和物質的接觸才能產生,因此,我們可以把一些經過科學論證而挑選出來的教具,放在孩子面前,讓他們隨意取用。對於文化的傳承,也可以使用這種辦法,不但減少了大人的介入和干預,還能夠保持較為傳統的教學形式,讓孩子依據自己的發展所需,摸索著學習。
作為社會科學領域中最重要的一個研究門類,現在的教育不再僅僅被看作是一門技藝。人類的進步和發展,除了依靠改善外在的科學技術之外,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藉助針對兒童的教育科學。不止是科學家和教育家,家長和公眾也對教育科學研究有著濃厚的興趣。
作為道德的力量,孩子所表現出來的純真、勇氣和自信,正說明他九*九*藏*書們開始融入社會;而孩子的缺點如行為缺陷、破壞性、說謊、害羞、恐懼以及那些出人意料的對抗,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現在,站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完全改變了的孩子,教師應該以全新的態度,謙和地對待他,而不應該再把威嚴和權力集於一身。
既然有此發現,在開始討論教育方針時,我們就必須先理清討論的基本對象,是受到成人壓制的孩子呢?還是在良好環境下自由成長,潛能得以充分發揮的孩子為?
現在我們終於知道,所謂的教育問題,特別是關係到孩子的個性、性格發展和智能發展的問題,事實上全都起源於孩子和大人之間的衝突和對立。
雖然教育科學已經解開了無數兒童教育上的難題,但是要領會現代教育的宗旨,還面臨著不少難以克服的困難。現代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確實不少,以至於人們常常把「問題」這個詞當作研究的主題,例如,人們常提到的學校問題、性格問題、興趣問題和能力問題等。但在其他學科,卻是「原理」兩個字用得比較多,例如,光輻射原理、地心引力原理等。
社會上有一股無形的壓力,迫使人們不得不去適應那些禮教的束縛,因此,每個人多多少少總會犧牲一些自我。我們的孩子也一樣,儘管我們更多的是希望他們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但迫於學習的義務,他們不得不有所犧牲。我們既希望孩子自由自在,又要求孩子服從自己,徘徊在理想和現實之間,自然會引發很多教育上的問題。而所謂的教學改革,到頭來只成了大人對孩子未來命運的聲聲嘆息。改革的本意是為了緩和沉重的教學負擔所造成的傷害,例如,重新修改教學課程和教育制度,強調體能運動和休息的必要等。但這些補救方案,並未真正起到使孩子自由發展的效果。
有些人以為,心理因素只能靠心智和語言來表達,這種觀點很明顯是對嬰幼兒的忽略,因為即便是出生才幾個月的孩子,也已九-九-藏-書經顯現出他的獨特性。但是,當成人放下架子試圖去理解孩子的心理的時,卻清楚地發現,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如此的豐富和成熟,遠遠超過了大家的認知。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更勝於他的肌肉的發育能力,事實上,即使是很小的嬰兒,也能做到和環境的水乳|交融。
所以,教育問題的根本在於教育工作者,而不是兒童。教育工作者必須理清觀念、摒棄偏見,並且還必須改變自己的態度;接著就是準備一個有利於孩子生活的環境,一個無障礙的學習空間。環境的設計,一定要符合孩子的需求,使他們得到心靈上的解放,以便克服一切困難,從而顯露出自己的非凡品性。以上兩個步驟將成為成人和兒童新道德觀的奠基石。
一般說來,在科學領域,研究的多半是那些不明確的地方和外圍部分,其核心也包括髮現和解決問題。但具有實驗性的現代教育,卻偏離了科學的正軌,從不去正視重要的問題。即使有人說:「我已經解決了教育的全部問題,並且在人類精神方面有了許多新的發現,我已將教育置於明確、單純的境地。」對於這樣的論調,是沒有學者們會相信的。
孩子的成長,除了各種活動之外,還需要與物質的接觸。在孩子的發展道路上,學習上的指導和對萬物的了解這兩方面的需求,都不可或缺,都需要成人供給。成人必須儘可能地幫助孩子,給他們必要的東西,實現他們的需求。如果大人做得不好,孩子就沒有辦法順利地發展。但是如果大人做得太多,也會阻礙孩子的發展,使他們的創造力無法發揮。這就需要保持兩者之間的平衡,找到我們稱為的「介入門檻」。隨著教育經驗的不斷累積,我們就會逐漸找到介入的恰當時機,而孩子和施教者之間的了解也就能更為透徹。
同樣的病因可能會引發不同的癥狀,想要解除病痛,如果只對症治療,而不找出病根的話,很可能就會徒勞無功。比方說,心臟活動的異read•99csw•com常可能會引起身體所有器官功能的紊亂,如果我們只是治療其中一個器官的病症,而不去恢復心髒的正常功能,那麼所有的癥狀還是會出現的。再比如,有一位心理分析師發現,患者因為情緒和思想錯綜複雜的相互影響,使得神經超負荷而產生了病症,那麼他就必須找到該症的根源,挖掘出潛藏在意識之中的病因。只要查到發病的主要原因,並據此擬出的治療方案,才會使所有的癥狀逐漸消失或者減弱。
教育科學也應該在與孩子平等相待的體制下施行。實際上,真理總是先提出假設,然後才能有一個向前發展的基礎,進而發展出一套確實可行的辦法,以減少錯誤的產生。孩子本身就能引導我們求得真理,孩子希望大人能夠給予他們有用的幫助,對成人來說,這也是在幫助自己。
從實踐中,我們領會出許多對教學有益的心得,必將對我們已經開始起草的科學教育綱領產生很大的助益。其中的一項綱領是:成人對兒童的干預、教具的使用和學習環境都必須有所限制。教具提供得太多或太少,都可能對兒童產生不好的影響。教具少了,會導致兒童學習上的停頓;教具過多,則容易使孩子心有旁騖、精力渙散。
看著這些孩子,他們是那麼的健康、安靜、純真,他們感情細膩、充滿愛心和歡樂,隨時都願意幫助別人,我不禁想到,人們在過去對孩子所施加的錯誤管教上,浪費了多少精力啊。因為成人,孩子變得無能、多疑和叛逆;因為成人,孩子旺盛的精力被奪走,獨特的個性被破壞。對於孩子心理上的缺損、性格上的缺陷,成人是那麼急切地想要糾正、彌補,殊不知這一切都出於自己之手。當成人發現自己闖入了一個沒有出口的迷陣,陷於一個毫無希望的挫敗里時,應該怎麼辦?唯有等到自己能夠勇於面對錯誤並加以改正,問題才會消失。否則,孩子長大以後,也會成為這些錯誤的繼承人,若不改正,這個錯誤只會世代相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