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世界:不止一副面孔——演講集 我只感到世界撲面而來——在渤海大學的演講

世界:不止一副面孔
——演講集

我只感到世界撲面而來
——在渤海大學的演講

當世界撲面而來,才發現外面的世界不是一個簡單的板塊,而是很絢麗複雜的拼盤。我的發現就是在這個文學的版圖中,好些不同的世界也曾像我的世界一樣喑啞無聲。但是,他們終於向著整個世界發出了自己洪亮的聲音。聶魯達們操著西班牙語,而這種語言是幾百年前他們的祖先從另一個大陸帶過來的。但是,他們在美洲已經很多很多年了。即便是從血統上講,他們也不再全部來自歐洲。拉美還有大量的土著印第安人以及來自非洲的黑人。在幾百年的時間里,不同膚色的血統與文化都在彼此交融。從而產生出新的人群與新的文化。但在文學上,他們還模仿著歐洲老家的方式的與腔調。從而造成了文學表達與現實、與心靈的嚴重脫節。拉丁美洲越來越急切地要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並向世界發言。告訴世界,自己也是這個世界中一個莊嚴的成員。如今我們所知道的那些造成了拉美文學「爆炸」的作家群中的好些人,比如卡彭鐵爾,親身參与了彼時風靡歐洲大陸的超現實主義文學運動,還能夠身在巴黎直接用法語像艾呂雅們一樣嫻熟地寫作。但就是這個卡彭鐵爾,在很多年後回顧這個過程時,這樣表達為什麼他們重新回到拉美,並從此開始重新出發。拉丁美洲作家,「他本人只能在本大陸印第安編年史家這個位置上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為本大陸的現在和過去而工作,同時展示與全世界的關係。」他們大多不是印第安人,但認同拉丁美洲的歷史有歐洲文化之外的另一個源頭。這句話還有一層意思,我本人也是非常認同的,那就是認為作家表達一種文化,不是為了向世界展覽某種文化元素,不是急於向世界呈現某種人無我有的獨特性,而是探究這個文化「與全世界的關係」,以使世界的文化圖像更臻完整。用聶魯達的詩句來說,世界失去這樣的表達,「就是熄滅大地上的一蓋燈。」
好在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與納蘭容若和薩都拉們完全不同的時代,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有條件通過漢語溝通整個世界。這其中自然包括了遙遠的美洲大陸。講拉丁語的美洲大陸,也包括講英語的美洲大陸。
先說我的困境是什麼。我的困境就是用漢語來寫漢語尚未獲得經驗來表達的青藏高原的藏人的生活。漢語寫過異域生活,比如唐詩里的邊塞詩,「西出陽關無故人」,因為就是離開漢語覆蓋的文化區,進入異族地帶了。但是,在高適、王昌齡們的筆下,另外那個陌生的文化並沒有出現,那個疆域只是供他們抒髮帶著蒼涼意味的英雄情懷,還是征服者的立場,原住民沒有出現。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過:「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我依此指引,讀過很多納蘭容若,卻感覺並不解決問題,因為所謂「未染漢人風氣」,也是從局部的審美而言,大的思想文化背景,納蘭容若還是很徹底地被當時的漢語和漢語背後的文化「化」過來了的。
談到這裏,我就想起了薩義德的一段話:所有文化都能延伸出關於自己和他人的辯證關係,主語「我」是本土的,真實的,熟悉的,而賓語「它」或「你」則是外來的或許危險的,不同的,陌生的。
那時,我就想起年輕時就給我和聶魯達一樣巨大影響的惠特曼。他用舊大陸的英語,首先全面地表現了新大陸生機勃勃的氣象。在某些時候,他比聶魯達更舒展,更寬廣。那時我時常溫習他的詩句:「大地和人的粗趟所包含的意義和大地和人的精微所包含的一樣多/除了個人品質什麼都不能持久!」
差不多相同意味的,我可以舉元代薩都拉的一首詩:「祭天馬酒灑平野,沙際風來草亦九-九-藏-書香。白馬如雲向西北,紫駝銀瓮賜諸王。」
他還常常發出歡呼形象出現了!/任何使用斧頭的形象,使用者的形象,和一切鄰近於他們的人的形象。/形象出現了!/出入頻繁的門戶的形象。/好消息與壞消息進進出出的門戶的形象!
這就是拉美文學給我帶來的最深刻的啟發。不是對某一部作品的簡單的模仿,而是通過對他們創作之路的深刻體會後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之所以提起一段本該自己不斷深味的旅行,是因為在那樣的旅途上自己確實想了很多。而所思所想,大多與林建法先生給我指定的有關民族與世界的題目有著相當直接的關係。對我來說,在拉美大地上重溫拉美文學,就是重溫自己的80年代,那時,一直被禁閉的精神之門訇然開啟,不是我們走向世界,而是世界向著我們撲面而來。外部世界精神領域中的那些偉大而又新奇的成果像洶湧的浪頭,像洶湧的光向著我們迎面撲來,使我們熱情激蕩,又使我們頭暈目眩。
去年10月到11月間,有機會去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作了一次不太長的旅行。我要說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旅行,一方面是與過去只在文字中神會過的地理與人文遭逢,一方面,也是對自己初上文學之路時最初旅程的一次回顧。在這次旅行中,我攜帶的機上讀物,都是20世紀80年代閱讀過的拉美作家的作品。同行的人,除了作家,還有導演、演員、造型藝術家。長途飛行中,大家也傳看這幾本書,並在不同的國度,不同的地理環境中交換對這些書的看法,至少都認為這樣的書,對直接體會拉丁美洲的文化特質與精神氣韻,是最便捷、最有力的入門書。我說的是同行者的印象,而對我來說,意義顯然遠不止於此。我是在胡安·魯爾弗的高原上行走,我是在若熱·亞馬多的叢林中行走,我是在博爾赫斯的複雜街巷中行走!穿行在如此廣闊的大地之上,我穿越的現實是雙重的,一個實際的情形在眼前展開,一個由那些作家的文字所塑造。我沒有機會去尋訪印加文化的舊址,但在瑪雅文化的那些輝煌的廢墟之上,我想,會不會在拐過某一座金字塔和仙人掌交織的陰影下與巴勃羅·聶魯達猝然相逢。其實也就是與自己文學的青春時代猝然相逢。
最後,我想照應一下演講的題目,那是半句話。整句話是:我只是打開了心門,我沒有走向世界,而是整個世界向我撲面而來!
需要申明一點,小說名叫《空山》與王維那兩句閑適的著名詩句沒有任何關聯。如果說,這本書與拉美文學還有什麼聯繫,那就是寫作過程中,我常常想起一本拉美人寫的政論性著作《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因為我們的報章上還開始披露,這本書所寫的那個五十年,中國的鄉村如何向城市,中國的農業如何向工業——輸血。是的,就是這個醫學名詞,同樣由外國人擁有發明權。
作家表達一種文化,不是為了向世界展覽某種文化元素,不是急於向世界呈現某種人無我有的獨特性,而是探究這個文化「與全世界的關係」,以使世界的文化圖像更臻完整。
這句話有一個重點,首先是認識,然後才是表現,然後才談得上表現,但我們今天,常常在未有認識之前,就急於表現。為了表現而表現,為了獨特而表現。為什麼要獨特?因為需要另外世界的承認與發現。
是的,民間傳說總是更多訴諸情感而不是理性。有了這些傳說作為依託,我來講述末世土司故事的時候,就不再刻意去區分哪些是曾經真實的歷史,哪些地方留下了超越現實的傳奇飄逸的影子。在我的小說中,只有不可能的情感,而沒有不可能的事情。於是,我在寫作這個故事的時候,便獲得了空前的自由。我知九_九_藏_書道,很多作家同行會因為所謂的「真實」這個文學命題的不斷困擾,而在寫作過程中感到舉步維艱,感到想象力的束縛。我也曾經受到過同樣的困擾,是民間傳說那種在現實世界與幻想世界之間自由穿越的方式,給了我啟發,給了我自由,給了我無限的表達空間。
接下來,他乾脆直接宣稱:「我,泥土的印加的後裔!」而他尋找的那個「混沌的青銅的年輕武士」,不是堂吉訶德那樣的騎士,而是一個相貌堂堂的古代印加勇士。
不是因為我們握有民族文化的資源就自動地走向了世界,而是我們打開國門,打開心門,讓世界向我們走來。
我很為自己慶幸,剛剛走上文學道路不久,並沒有迷茫徘徊多久,就遭逢了這樣偉大的詩人,我更慶幸自己沒有曲解他們的意思,更沒有隻從他們的偉大的作品中取來一些炫技性的技法來障人耳目。我找到他們,是知道了自己將從什麼樣的地方,以什麼樣的方式重新上路出發,破除了捜羅奇風異俗就是發揮民族性,把獨特性直接等同於世界性的沉重迷思。
80年代,我們的鄉村似乎恢復了一些生氣,生產秩序短暫回復到過去的狀態,但人心卻回不去了。而且,因為制度安排的缺陷,剛剛恢復生機的鄉村又被由城市主導的現代經濟衝擊得七零八落。鄉村已經不可能回到自給自足的時代了,但在參与更大的經濟循環中去的時候,鄉村的利益卻完全被忘記了。於是,鄉村在整整半個世紀中失去了機會。而這五十年恰恰是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五十年,也是經濟發展給數以億計的人們物質與文化生活都得到最快提升的五十年。所以,我寫的是一個村莊,但不止是一個村莊。我寫的是一個藏族的村莊,但絕不只是為了某種獨特性,為了可以挖掘也可以生造的文化符號使小說顯得光怪陸離而來寫這個異族的村莊。再說一次,我所寫的是一個中國的村莊。在故事里,這個村莊最終已然消亡。它會有機會再生嗎?也許。我不忍心抹殺了最後希望的亮光。
「沙際風來草亦香」,「白馬如雲向西北」,與邊塞詩相比,這北地荒漠中的歌唱,除了一樣的雄渾壯闊,自有非漢文化觀察感受同一自然界的洒脫與歡快。這自然是非漢語作家對於豐富漢語審美經驗的貢獻。但也只是限於一種個人經驗的抒發,並未上升到文化的高度。而且,這樣的作品在整個浩如煙海的中國文學中並不多見。
文學所起的功用不是闡釋一種文化,而是幫助建設與豐富一種文化。
正因為如此,我剛開始寫作就有些裹足不前,看到了可能不該怎麼做,但又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剛剛上路,就在岔路口徘徊,選不到一個讓人感到信心的前行方向。你從理性上有一個基本判斷,再到把這些認識融入具體的寫作實踐中還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具體說來就是,這樣的認識只是否定了什麼,那麼你又相信什麼?又如何把你所相信的觀念形態的東西融入具體的文體?從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應該說,我就這樣左右彷徨徘徊了差不多十年時間。最後,是大量的閱讀幫助我解決了問題。
我從2005年開始寫作六卷本的長篇小說《空山》,直到今年春節前,才終於完成了第六卷的寫作。這是一次非常費力的遠征。這是一次自我設置了相當難度的寫作。我所要寫的這個機村的故事,是有一定獨特性的,那就是它描述了一種文化在半個世紀中的衰落,同時,我也希望它是具有普遍性的,因為這個村莊首先是一個中國的農耕的村莊,然後才是一個藏族人的村莊,和中國很多很多的農耕的村莊一模一樣。這些本來自給自足的村莊從20世紀50年代起就經受了各種政治運動的激蕩,一種生產組織方式,一種九-九-藏-書社會剛剛建立,人們甚至還來不及適應這種方式,一種新的方式又在強行推行了。經過這些不間斷的運動,舊有秩序、倫理、生產組織方式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維繫社會的舊道德被摧毀,而新的道德並未像新制度的推行者想象的那樣建立起來。我正在寫作《空山》第三卷的時候,曾得到一個機會去美國作一個較長時期的考察,我和翻譯開著車在美國中西部的農業區走過了好些地方。那裡的鄉村的確安詳而又富足,就是在那樣的地方,我常常想起斯坦培克的巨著《憤怒的葡萄》。那些美國鄉鎮給人的感覺絕不只是物質的富足,那些鄉鎮上的人們看上去,比在紐約和芝加哥街頭那些匆匆奔忙的人更顯得自尊與安閑。但在斯坦培克描述的那個時期,這些地區確實也曾被人禍與天災所摧殘,但無論世事如何艱難,命運如何悲慘,他們最後的道德防線沒有失守,當制度的錯誤得到糾正,當上天不再降下頻仍的災難,大地很快就恢復了生機,才以這樣一種平和富足的面貌呈現在一個旅人眼前。
所謂民族性與世界性,在我看來,在中國文學界,是一個頗讓人感到困擾,卻又長談不已的話題。從我剛剛踏上文壇開始,就有很多人圍繞著這個話題發表了很多的看法,直到今天,如果我們願意平心靜氣地把這些議論作一個冷靜客觀的估量,結果可能令人失望。因為,迄今為止,與二十多年前剛開始討論這些問題時相比,在認知的廣度與深度上並未有多大的進展。而且,與那時相比較,今天,我們的很多議論可能是為了議論而議論,是思維與言說的慣性使然,而缺乏當年討論這些話題時的緊迫與真誠。一些基本原理已經被強調了一遍又一遍,可是具體到小說領域,民族化與世界性這樣的決定性因素在每一個作家身上,在每一部成功抑或失敗的作品中究竟起到怎樣的作用,尤其是如何起到作用,還是缺少有說服力的探討。
的確,卡彭鐵爾不是一個孤證,巴勃羅·聶魯達在他的偉大的詩歌《亞美利加的愛》中就直接宣稱,他要歌唱的是「我的沒有名字不叫亞美利加的大地」。如果我的理解沒有太大的偏差,那麼他要說的就是要直接呈現那個沒有被歐洲語言完全覆蓋的美洲。在這首長詩的一開始,他就直接宣稱:
但這不是我的國度,我的家園。
正是從惠特曼開始,我開始進入英語北美的文學世界,相比南方的拉美作家,應該說,更大群、更多樣化的美國作家的作品,特別是美國猶太作家和黑人作家給了我更持久的影響與啟發。
我來到這裏,是為了歌唱歷史從野牛的寧靜,直到大地盡頭被衝擊的沙灘在南極光下聚集的泡沫里從委內瑞拉陰涼安詳的峭壁洞窟,我尋找你,我的父親混沌的青銅的年輕武士
林建法先生的命題作業正好與上述感觸重合糾纏在一起,所以我只好索性就從拉美文學說起,其間想必會有一些關涉到與民族性與世界性這個話題相關的地方。
就我自己來說,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寫作,那時正是漢語小說的寫作掀起了文化尋根熱潮的時期。作為一個初試啼聲的文學青年,行步未穩之時,很容易就被裹挾到這樣一個潮流中去了。尤其是考慮到我的藏人身份,考慮到我依存著那樣一種到目前為止還被大多數人看得相當神秘奇特的西藏文化背景,很容易為自己加入這樣的文化大合唱找到合乎情理的依據。首先是正在學習的歷史幫助了,我。有些時候,歷史的教訓往往比文學的告訴更為有力而直接。歷史告訴了我什麼呢?歷史告訴我說,如果我們剛剛走出了意識形態決定論的陰影,又立即相信文化是一種無往不勝的利器,像相信咒語一樣相信「越是民https://read.99csw.com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這樣的斬釘截鐵的話,那我們可能還是沒有擺脫把文學看成一種工具的舊思維。歷史還告訴我們,文學,從其產生的第一天起,就作用於我們的靈魂與情感,無論古今中外,都自有其獨立的價值。它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可以豐富一種文化,但絕對不是用於展示某種文化的一個工具。
這個題目很大,如果正面突破,我思辨能力的缺乏馬上就會暴露無遺。那麼,作為一個有些寫作經驗的寫作者,結合自己的創作實踐,結合自己的作品,來談一談自己在創作道路上如何遭逢到這些巨大的命題,它們怎麼樣在給我啟示的同時,也給我更多的困擾,同時,在排除了部分困擾的過程中,又得到怎樣的經驗。把這個過程貢獻出來:也許真會是個值得探求一番的個案。
那麼,這個故事是民族的還是世界的?這本書的內容,是獨特的還是普遍的?在整個寫作過程中,我最大的努力就是不讓這樣的問題來困擾我。
更明確地說,這樣零星的經驗並不足以讓我這樣的非漢語作家在漢語寫作中建立起足以支持漫長寫作生涯的充分自信。
所以,我準備寫作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的時候,就從馬爾克斯、阿斯圖裡亞斯們那裡學到了一個非常寶貴的東西。不是模仿《百年孤獨》和《總統先生》那些喧鬧奇異的文體,而是研究他們為什麼會寫出這樣的作品。我自己得出的感受就是一方面不拒絕世界上最新文學思潮的洗禮,另一方面卻深深地潸入民間,把藏族民間依然生動、依然流傳不已的口傳文學的因素融入小說世界的構建與營造中。在我的故鄉,人們要傳承需要傳承的記憶,大多時候不是通過書寫,而是通過講述。在高大堅固的家屋裡,在火塘旁,老一代人向這個家族的新一代傳遞著這些故事。每一個人都在傳遞,更重要的是,口頭傳說的一個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每一個人在傳遞這個文本的時候,都會進行一些有意無意的加工。增加一個細節,修改一句對話,特別是其中一些近乎奇迹的東西,被不斷地放大。最後,現實的面目一點點地模糊,奇迹的成分一點點地增多,故事本身一天比一天具有了更多的浪漫,更強的美感,更加具有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於是,歷史變成了傳奇。
也許無論是地理還是文化都豐富多彩的拉丁美洲就具有這樣的魅力,連寫出了宏傳嚴謹的理論巨著《文化人類學》的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當他考察的筆觸神向這片大陸的時候,也採用了非常文學化的結構與語言,寫下了(憂鬱的熱帶》這樣感性而不乏深邃的考察筆記。
寫作《塵埃落定》的時候,我吃驚小說怎麼這麼快速地完成了。而在寫作《空山》這部小說的時候,我卻一直盼望著它早一點結束。現在,它終於完成了,我終於把過於沉重的擔子從肩上卸下來,心中卻不免有些茫然。很久,我都不讓這部小說出現在我的腦海中。直到要來參加這次活動,覺得該談一談。才讓它重新進入我的意識中。如果需要回應一下開始時的話題,也就是說,這部小說是民族的還是世界的?或者因為它是民族的,因此自動就是世界的。我想,有些小說非常適合作這樣的文本分析。但我會更高興地看到,《空山》不會那麼容易地被人裝入這樣的理論筐子裡邊。不是被撿入裝山藥的筐子,就是被撿到裝西紅柿的筐子。我想有些驕傲地說,可能不大容易。直到現在,我還是只感到人物命運的起伏——那也是小說敘事的內在節律,我感到人物的形象逐一呈現——這也關乎小說的結構,然後,是那個村莊的形象最初的顯現與最後的消失。民族、世界這些概念,我在寫作時已經全然忘記,現在也不想用這些彼此相斥又相吸,https://read.99csw.com像把玩著一對電磁體正負極不同接觸方式一樣把玩著這樣的概念,我只想讓自己被命運之感所充滿。
在我看來,一個小說家在寫作過程中,感受更多的還是形式的問題:語言、節奏、結構。任何一個環節處理不好,都會讓你失掉一部真正的小說。—個好的小說家,就是在碰到可能寫出一部好小說的素材的時候,沒有錯過這樣的機會。要想不錯過這樣的機會,光有寫好小說的雄心壯志是不夠的,光有某些方面的天賦也是不夠的。這時,就有新的問題產生出來了:什麼樣的形式是好的形式?好的形式除了很好表達內容之外,會不會對內容產生提升的作用?好的形式從哪裡來?這些都是小說家應該花大量的時間——在寫作中,在閱讀中——去嘗試,去思考的。
這次受《當代作家評論》雜誌林建法先生的邀請,來渤海大學參加交流活動,他預先布置任務,一個是要與何言宏先生作一個對話,一個是要我準備一個單獨的演講,無論是何先生預先傳給我的對話要點,還是林建法主編的意思,都是要我側重談談民族文學與世界文學,或者說是民族性與世界性之關係這樣一個話題。這是文學藝術界經常談及的話題,同時也是一個越談越歧見百出,難以定論的話題。
從此我知道,一個作家應該盡量用整個世界已經結晶出來的文化思想成果盡量地裝備自己。哲學、歷史學、地理學、人類學……不是把這些二手知識匆忙地塞入作品,而是用由此獲得的全新眼光,來觀察在自己身邊因為失語而日漸沉淪的歷史與人生。很多的人生,沒有被表現不是沒有表現的價值,而是沒有找到表現的方法。很多現實沒有得到的觀察,是因為缺乏思想資源而無從觀察。
這也是我對文藝之神的最多的企求:讓我腦海中出現形象,人的形象,命運事先就在他們臉龐與腰身上打下了烙印的鄉村同胞的形象。生命剛剛展開就顯得異常艱難的形象。曾經抗爭過命運,最後卻不得不逆來順受者的形象。與惠特曼不同的是,我無從發出那樣的歡呼,我只是為了不要輕易遺忘而默默書寫,也是為了對未來抱有不滅的希望。
以我的理解,薩義德這段話,正好關涉到了所謂民族與世界這樣一個看似尋常,但其中卻暗含了許多陷阱的話題。「我」是民族的,內部的,「它」或「你」是外部的,也就是世界的。如果「它」和「你」,不是全部的外部世界,那也是外部世界的一個部分,「我」通過「它」和「你」,瑞度「它」和「你」,最後是要達到整個世界。這是一個作家的野心,也是任何一種文化在當今世界的生存、發展,甚至是消亡之道。
在這個時期,美洲大陸兩個偉大的詩人成為我文學上的導師:西班牙語的聶魯達和英語的惠特曼。
二十多歲的時候,我常常背著聶魯達的詩集,在我故鄉四周數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四處漫遊。走過那些高山大川、村莊、城鎮、人群、果園,包括那些已經被叢林吞噬的人類生存過的遺迹。各種感受綿密而結實,更在草原與群山間的村落中,聆聽到很多本土的口傳文學。那些村莊史、部落史、民族史,也有很多英雄人物的歷史。而拉美爆炸文學中的一些代表性的作家,比如阿斯圖裡亞斯、馬爾克斯、卡彭鐵爾等作家的成功最重要的一個實踐,就是把風行世界的超現實主義文學的東西與拉丁美洲的印第安土著的口傳神話傳統嫁接到了一起。從而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只能屬於西班牙語美洲的文學語言系統。卡彭鐵爾給這種語言系統的命名是「巴羅克語言」。他說:「這是拉丁美洲人的敏感之所在。」是不是為了標新立異才需要這樣一種語言,不是,他說:「為了認識和表現這個新世界,人們需要新的詞彙,而一種新的詞彙將意味著一種新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