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十章 龍陵

第二十章 龍陵

這次攻擊,就是日軍寧可犧牲密支那守軍,也要集中兵力實施的「斷作戰」。
平戞(yè)——日軍這個據點算是前線最平靜的了。今岡第146聯隊在這裏留有一個大隊的步兵,一個中隊的炮兵,基本沒有戰鬥。但是,這裏只是松山和騰越的側翼陣地,如果那兩個主陣地被攻克了,這裏的守軍也只有自求多福。

被中國軍隊攻佔的日軍松山陣地一角-拍攝於9月2日,日軍仍在附近進行最後的抵抗。
日軍在總結「斷作戰」的失利時,雖然提出了很多諸如兵力對比、裝備、制空權等方面的客觀因素,但也不得不承認兩個重要原因:一個是中國軍隊對松山和騰越的攻勢,如同波浪般無休無止,在「斷作戰」開始不久便將兩地的日軍守備隊消滅,改變了雙方的戰略態勢;另一個是日軍部隊在前期與中國遠征軍的作戰中被打得損失慘重,造成戰役準備時間過長,發起過晚。
砍掉「雙頭龍」的兩個腦袋,頓時讓整個「斷作戰」失去了方向。打通到龍陵通道的中國軍隊,源源不斷將兵員和物資運抵前線。終於得到充分後勤供給的中國遠征軍氣勢如虹,日軍的反擊頓遭重挫,龍陵守軍和援軍之間的聯絡被切斷。

騰越守備隊隊長藏重康美大佐
這一系列地名可能會讓大家眼花繚亂,幸好日軍第33軍主任會計石川颱一留下了一段說明,總算讓我們能夠把這些地點的情況搞清。按照石川的說法,這都是滇西邊境周圍日軍的據點。由於日軍攻陷滇西后,一直是第56師團在這裏駐守,所以,這些據點串在一起,就形成了第56師團的防禦布局。
龍陵光復后,有華僑記載,當地重開學校,教員就是第71軍的軍官,第一節課就是——「人,中國人,我們都是中國人。」
這一戰敗北,日軍在緬北基本打光了翻盤的本錢,現在滇緬日軍的命運,已經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第三,密支那和八莫守軍全力死守這兩處緬北重鎮,吸引中國遠征軍的兵力,遮斷其聯絡,並爭取在兩部部隊「玉碎」前派增援部隊將其救出。
第四,進攻開始前盡量隱匿企圖,新增援到緬北的第2師團悄悄在南坎集中,與退下來的第18師團會合,秘密轉移到第56師團正面實施作戰。
松山打了120天,騰越巷戰就打了40天,中國軍隊一直在忍受著不斷的傷亡,但一直也沒有停止進攻。

9月11日,拿下松山後一名中國兵和一名美軍顧問共同欣賞繳獲的日本軍刀。
9月3日,「斷作戰」正式展開,日軍以第2師團(代號勇)和第49師團吉田支隊(代號狼)為先鋒,向龍陵方向中國遠征軍部隊發動了全面反攻,反擊的直接目標,則是救助和增強岌岌可危的松山和騰越兩地守軍。只要保住這兩地,龍陵的中國遠征軍再能打,沒有充足的補給和援軍,也如同縛住一隻手的拳擊手,難以取得勝利。為了掩護進攻,日軍罕見地以重炮與中國遠征軍打起了對攻。這不能不說是一招妙棋。雖然雲南方面的遠征軍裝備了美式重炮,但每發炮彈都要一匹騾子走山路數百里才能送到前線。拼消耗,這還真是龍陵前線中國軍隊的軟肋。

中國軍隊在騰越俘虜的敵軍,不但有日本人,還有印度和緬甸偽軍。日本《五期主計雲南始末記》中記錄印緬偽軍共有三千多人在騰越被殲,大部被日軍當作工兵和運輸兵使用。
密支那——確切地說,這裏已經沒有日軍的蹤跡了。8月2日,水上少將發出訣別電后,33軍與密支那的通信就再沒恢復過。那裡所有活著的日軍都成了俘虜。如果從空中偵察,會發現孫立人正帶著他的新一軍在那裡休整,看演劇九團從國內帶來的新節目《李二嫂read.99csw.com送魚》和《放下你的鞭子》。直到三個星期以後,丸山房安率領逃脫的數百名官兵才走到南坎。
好了,有這一條,一切代價都已經足夠。
當滇西血戰正在騰越、龍陵城下激烈進行的時候,堅守了47天的衡陽城終於陷落。1944年春夏之交,日軍集中兵力,發動一號作戰,從河南直趨兩廣,全力打通「大陸交通線」,以便維持與被切斷了海上聯繫的南洋部隊的聯繫。這次戰役,日軍動用了新編製的坦克師團和大量從東北調來的關東軍,是抗戰開始以來日軍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戰役。此戰,中方稱為豫湘桂戰役,也成為史迪威與蔣介石矛盾的另一個戰場。
然而,中國遠征軍在滇西的勝利依然是十分難得的。如果把視野放得更廣大一些,就會更加理解這次勝利的來之不易。

遠征軍收復的騰越已經彈痕累累
「斷作戰」的主要策劃人員,是人稱「豺狼」的日軍第33軍作戰參謀辻政信大佐。他輔佐第33軍司令官本多政材中將,手握重兵,卻坐視密支那失守,水上少將自殺,使緬北失去了據守的最重要據點,導致戰局急轉直下。在很多相關文獻中,這位連本多政材都惹不起的日軍少壯派軍官,無疑是滇緬戰場失利中的「奸賊」。然而,如果細看當時的戰局,又不得不承認,辻政信的作戰計劃,並不是無的放矢。
而蔣介石,一方面不願意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力;另一方面,也以捍衛中國主權,不允許美國干涉中國軍隊指揮權為由,與史迪威展開明裡暗裡的爭鬥。在蔣介石的日記中,也從最初把史迪威視作友人,逐漸將其改稱「帝國主義者」。蔣介石更欣賞另一名美國將領陳納德,而陳納德偏偏在美軍中也是史迪威的死對頭。

日軍在騰越失守前殺死了隨軍的朝鮮慰安婦,這是中國遠征軍在城內找到的慰安婦的葬身之地。

圖為騰越—龍陵之間的運輸隊。打下騰越,這條道路便成為龍陵之戰的輸血路線。
當然,辻政信也明白,失去了密支那,緬北日軍就失去了立足之本。但是,這在辻政信眼裡並不是大問題。他深知日軍在防守中的頑強,雖然密支那的死守可能最終以「玉碎」結局,但必然也會給從印度殺來的中國軍隊帶來極大消耗。密支那丟了不要緊,如果能夠擊潰雲南的遠征軍部隊,回過頭來,以戰勝之軍凌疲憊之旅,再拿回來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松山守備隊隊長金光惠次郎少佐

雲南前線的遠征軍部隊。他們與駐印軍較明顯的區別有兩個——第一,戴布帽子而不是美式鋼盔;第二,汽油要當寶貝一樣帶在車上,而不能在路邊隨時找到加油站補充燃料。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遠征軍仍然拿下了這場戰爭。在史書中,他們的英勇將永遠令後人敬仰,而那些比他們地位高得多的要人們的權爭,恐怕也將永遠要承受後人責難的目光。
中國軍隊付出的代價更為沉重,從此,騰越增加了一座國殤墓園。
第二,駐緬甸部隊務必節節抵抗,將新一軍為首的遠征軍駐印軍放到南坎一線,昆集團主力於10月中旬調轉進攻方向,將其擊破。
辻政信為「斷作戰」制定的發動時間,就在這個此消彼長的時候。而為了執行「斷作戰」,在第56師團控制的這片不大的區域里,于兩線夾擊之下聚集了五個師團級番號的重兵,確有破釜沉舟的勇氣。戰鬥前,辻政信反覆到各部鼓舞士氣,充分九*九*藏*書讓參戰日軍理解,如果此戰不勝,日軍在滇西狹小的地域中將全無迴旋餘地,只有如桶狹間之戰日本一樣猛撲過去,打垮當面中國軍隊,才能保證一條生路。日軍的作戰勇氣在滅亡的威脅面前空前高漲起來。
在重重內鬥中,中國遠征軍的前線官兵,處在極端的矛盾之中。戰場上的敵人固然頑強,但自己身後的目光更令人無所適從。無論勝敗,總會有一部分「自己人」會不高興。
實際上,在日軍的下級軍官中,辻政信的名望頗高,這主要是因為他雖然有著狂妄自大的一面,但作戰中注重實際,和大多數只有血氣之勇的日本陸軍軍官相比,視野遠為開闊。原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57期畢業生山村新一少尉回憶,辻政信接替患猩紅熱的片岡衷執掌第33軍參謀大權后,並沒有急於發言,而是帶著這些缺乏實戰經驗的補充軍官,花了一周的時間巡視各處陣地,有時深入到雙方交戰的前線,並不斷根據實地情況作戰術講解和模擬。結果,一方面讓這些軍官增強了對實戰地域的了解,增長了作戰經驗,在此後的作戰中減少了紙上談兵的危險;另一方面,辻政信也藉機對各部日軍的情況進行了視察。山村回憶,當時辻政信教給他們最重要的三條經驗是:第一,現在的戰爭早已不是依靠精神就可以決定勝負的時代,戰場上炮火的猛烈程度超出各位的想象。因此,每到一地,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挖一個狐洞,以避免不必要的傷亡。如果是打防禦戰,那麼,敵人不到自己的面前,千萬不要跳出來逞血氣之勇;第二,一旦戰鬥打響,最先扔掉的應該是軍官們的行李,而一直要咬牙攜帶的是口糧和防瘧疾的奎寧藥物。

遠征軍緬北反攻全圖
從史迪威而言,這位駐印遠征軍的最高指揮官,也是為中國爭取到最實際、最多軍事援助的美軍將領,他正直剛烈的脾性,和力求打通與中國戰區的交通,武裝中國軍隊反攻在華日軍的作戰思路,使他與腐敗無能的國民黨政府難以共事。在雲南遠征軍中,竟然能發生下發的軍服到士兵手中,變成需要自己裁剪製作的布料這種事情,其中的貪腐不公,達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為此,史迪威想盡一切辦法,試圖逼蔣下台,以更換更為有魄力和朝氣的中國領導人指揮中國戰區的抗戰。為此,史迪威甚至試圖在國民黨軍中尋找代理人,密謀對蔣介石的兵變,也試圖和共產黨步步接近。
現在,這種持續不斷的努力終於得到回報。如果這兩地被攻克的時間晚上一個星期,辻政信的「斷作戰」或許就是一個未知的結果。
兩天以後,又一封訣別電報到達,這一回,是騰越。東北軍第53軍浴血苦戰,與第54軍會合於騰越城中。9月12日,日軍城防指揮部發出訣別電,又經過兩天掙扎,日軍第148聯隊三千餘人終於全軍覆沒于這座古城之中。
被打斷了脊梁骨的第18師團無論如何補充也無法恢復戰力,儘管辻政信等做了很大的努力,到「斷作戰」開始時,這個師團也只能勉強湊出一個聯隊的兵力來。這讓期待它成為進攻主力之一的日軍指揮部大失所望。
其實,不僅是第18師團,連第2師團也是在瓜達爾卡納爾島血戰中被美軍打殘了,重新組建的,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前。所以,辻參謀的計劃雖好,其失敗卻是無法避免的。整個太平洋都在退潮了,豈是人力可以挽回?
松山的失守,打亂了日軍在滇西緬北的全盤作戰計劃。

滇西前線,美軍顧問在向民眾展示繳獲的日軍迫擊炮。
梅苗——日軍第33軍軍部的官兵正在打點行裝,被炸怕了的日軍擔心指揮部遭到盟軍飛機襲擊,把司令部放在遠離前線的梅苗,卻發現在作戰指揮時十分不便,經常貽誤戰機。儘管如此,已經享受慣了的日軍指揮機關人員卻賴在這裏不走,直到辻政信到了33軍,軍部才終於被推動向前移動到臘戍和畹町之間的興威。這一動,就是230英里,可見原來這幫傢伙躲得有多遠。
因為史迪威的作梗,儘管衡陽等地中國守軍頑強抵抗,但得到美式裝備換裝的遠征軍各部,無論雲南方面還是緬甸方面,都沒有抽出兵員到read•99csw.com豫湘桂戰場參戰。中國軍隊兵力不足,面對日軍的瘋狂進攻全線敗退,日軍最終達到了打通大陸交通線的目的。儘管由於中國遭受了重大傷亡依然奮戰不休,加上國際形勢的變化,日軍無力維持這一走廊,不久就將其放棄,但此戰中國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同時,因為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使史迪威期待的蔣介石政府垮台沒有出現,反而是蔣介石的強硬回擊,迫使羅斯福下達了撤換史迪威的命令。10月18日,史迪威,這個中國話流利到能帶方言味道的美國將軍,終於不得不離開了中國,此時,離龍陵的最後勝利還有15天。
騰越——這個未來專門設了一座「倭冢」,留存至今的古城,如今正一片硝煙戰火。日軍第148聯隊長藏重康美大佐在戰鬥中被炸死,他手下的主要軍官也在那顆炸彈爆炸時非死即傷。僅存的護旗副官太田大尉接替了指揮,正在和突入市區的中國遠征軍展開巷戰。儘管局勢岌岌可危,但中日兩軍在城中的戰鬥依然激烈。不過,太田在戰鬥中深深領教了遠征軍的戰鬥力,在他的電文中特別提醒:「請軍和師團不要為了營救我軍,發動不合情理的攻勢。」
應該說,中國軍隊的作戰計劃頗有針鋒相對之意。雲南遠征軍主力一開戰就強渡怒江,突破齋公房一線日軍阻擊,從北、東、南三路,走小路直插龍陵,試圖一劍斬斷這條「雙頭龍」的咽喉,如此,日軍在騰越、松山等地的布防就失去了意義。不料,龍陵奇襲功敗垂成,緩過勁兒來的日軍拚死扼守,加上雨季開始,進攻變得極為艱難。沒有打開後勤公路,給養不足的遠征軍部隊在龍陵很快顯出後勁不足的缺點,以至於打成了對峙。拿不下龍陵,騰越和松山不但不會成為「砍斷藤條上枯死的瓜」,反而成為抵在中國遠征軍肋部的兩柄利劍,使其動轉不靈。中國遠征軍被迫回頭,改變原有設想,先和兩個龜縮在工事里的「龍頭」交戰。騰越和松山日軍都修築了堅固的防禦陣地,遠征軍缺乏攻堅經驗,在攻擊這兩處日軍據點的時候損失慘重。

一名雲南前線的美軍顧問在檢查遠征軍繳獲的日軍輕機槍。注意其袖標,代表的是滇緬戰區。
根據日軍籌劃,「斷作戰」的作戰計劃如下:
根據第33軍司令部參謀黍野弘在《昆司令部戰記——第33軍的戰鬥》中記載,日軍總部收到了發自松山,署名金光惠次郎少佐的訣別電,就在這一天,松山被中國軍隊拿下,守軍全部「玉碎」。時間黍野可能記錯了,這條電報發於9月5日,松山敵軍最後被殲是在9月8日。9月9日,推測是日軍確認松山失守的時間。
1944年8月,離日本投降還有一年的時間。如果這時能夠用衛星對緬北滇西地區進行掃描,就會發現雙方的陣地正處於犬牙交錯的狀態,日軍佔據的各個據點,呈現出不同的狀況。
儘管密支那的勝利,使中國遠征軍完全掌握了緬北戰場的主動權,但假如不是打下松山,在滇西的日軍仍有牌可出。按照日軍的作戰計劃,滇西日軍在9月3日發動了對中國遠征軍的全面反攻,兵鋒直指龍陵。參加作戰的日軍除了原來駐防在滇西的第56師團本部,還包括了以嗜殺成性著稱的仙台第2師團,原來主要防禦緬北方面的第18師團,共計三個師團的主力。此外,獨混第21旅團的炮兵部隊也投入戰鬥,其獨立野戰重炮兵第21大隊(大隊長田中中佐)的大口徑榴彈炮是滇西日軍一直夢寐以求,可與美械中國軍對抗的重武器。

日軍龍兵團會計主任石川颱一描畫的「第56師團雙頭龍陣」。
畹町——因為這座小城有溫泉,這裡是第56師團一度享樂的地方,不但建立了慰安所,而且把野戰醫院也設在這裏。不過,打到8月,這裏的傷員已經人滿為患。
援軍掉頭而去。9月15日,龍陵日軍守備司令小室大佐突不出重圍,又得到第33軍指揮部「不許獨斷轉進」的命令,自知無力回天,在龍陵日軍野戰倉庫旁的工兵聯隊宿舍院內,由其副官土生中尉擔任介錯(筆者注:日本協助別人自殺者稱為介錯),切腹自殺。
日軍充分的準備果然頗九_九_藏_書有成效。「斷作戰」開始后,龍陵方向的中國遠征軍迎面與敵交戰,一度戰敗。在敵人炮火的猛烈攻擊下,已經打到龍陵城下的新39師損失慘重,被敵沖潰,不得不突圍而出,陣地重新陷落敵手。新37師也遭受重創,幸好其所屬第117團第三營奮勇斷後,才避免了全師覆沒的命運。但這一個營的將士全部殉國。打到9月9日,遠征軍各部已經退回到龍陵城北近十公里的豹場一帶。
臘戍——這裡是日軍的後勤基地。為了滿足「斷作戰」的需要,這裏建立了車輛修理工廠和燃料倉庫。日軍的野戰炮兵為每門重炮儲存了250發炮彈,這已經是一個很不容易的數字。
松山……
第一,9月上旬開始,集中昆集團(即第33軍)主力,首先向正全力進攻龍兵團(即第56師團)正面的中國遠征軍發動反攻,將其擊破于雲南方向。
以日軍內部而言,從當時的情況看,「斷作戰」的計劃頗有成功的希望。
令人意料不到的是,由於日軍在龍陵單位龐雜,撤退又極為倉促,小室大佐自殺后,日軍才發現還有大量兵員在龍陵沒有撤出。混亂中第113聯隊的副官石田少佐被任命為指揮官,收容部隊繼續作戰。令人驚訝的是,這支倉促組成的日軍部隊竟然一直打到了11月3日,又足足地頂了39天。不過這39天的抵抗對中國軍隊來說收穫更大。龍陵之戰,先後共殲滅日軍13200人(石田指揮的部隊除數百名殘敵,分成三人一組突圍后潰逃芒市外,其餘被全殲),而中國遠征軍為此付出的傷亡代價則為29803人。龍陵戰役是滇西反攻作戰中,耗時最長,犧牲最大的攻堅戰,但也是殲滅日軍最多的戰役。
八莫——是日軍阻擊從密支那南下的中國遠征軍駐印部隊最重要的據點。日軍將新增援上來的第2師團搜索聯隊,協同一個步兵大隊、一個炮兵中隊、一個工兵中隊,以及兵站部隊集結於此,城防司令原為一大佐。守軍獲得的命令是,「至少堅守兩個月」。
以第18師團(代號菊)為例,這支一度被稱為「叢林作戰之王」的兇悍部隊,撤退到滇西已經潰不成軍,很多官兵已經變成了完全喪失戰鬥力的行屍走肉。第18師團的總部孟拱被新一軍攻克,殘軍只能在田中師團長帶領下穿越叢林逃生,一路退到第56師團的轄區才站住腳步。不但重武器損失殆盡,而且中間大批人員因為病餓而死。黍野弘少佐奉命前去接應該部撤退到南坎,記錄途中所見:「林中開闢的小路左右瀰漫著屍體的臭味,仔細看來,屍體都是菊兵團的士兵。他們因為痢疾和營養失調而在途中倒下……緬甸,瘴癘之地,住民稀少,食物奇缺,在林中被餓死是不奇怪的。記得日本軍隊進攻的時候,我也曾在這附近的山谷中見到大量英軍和中國兵的屍體,有的人在汽車中還握著方向盤就已經氣絕。如今,輪到日本人承受這樣的苦難了。只有合掌而已。」
芒市——第56師團是滇西正面和遠征軍交手的主力,師團長松山佑三在芒市建立指揮所,忙於調動兵力,拆東牆補西牆地穩定一線陣地。這裏的指揮機關忙亂不堪,正在把當年切斷滇緬公路時,截獲的大批薄鋼板下發到前線陣地。中國軍隊的迫擊炮讓日軍十分頭痛,但迫擊炮的炮彈穿透力較弱,日軍總結出經驗,只要將薄鋼板蓋在戰壕上,就可以多少阻擋這種致命的武器。
南坎——前來增援的日軍第2師團的部隊已經海運到達,正在這裏進行集結。但是,隨著第18師團夾雜著第53師團的殘兵凌亂地從孟拱方面撤退下來,南坎小鎮已經容不下如此多的部隊,第2師團的部隊向芒市移動,那裡是第56師團的師團部所在地。
其實,無論蔣介石還是史迪威,對豫湘桂戰役的爆發都缺乏預判,沒有料到處於劣勢的階段的日軍,會發動如此大規模對中國的進攻作戰。日軍這一次戰役和以往在中國戰場追求戰果的作戰不同,是為了給南洋日軍打開一條生路,因此作戰特別殘暴兇狠。已經經過七年苦戰的正面戰場的國民黨軍隊,士氣都有所下降,所以戰鬥爆發后中國軍隊節節敗退,這讓蔣介石和史迪威的鬥法愈發激烈。
辻政信選擇的第一個目標,是他認為戰鬥力較弱的雲南方面第二期遠征軍衛立煌部。儘管衛部兵力較多,但後勤和訓練與駐印軍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為此,他必須保證在攻擊衛立煌的時候,孫立人和廖耀湘,這一鷹一虎不會從背後撲上來給日軍致命一擊。於是,日軍在緬北必守的戰略要地密支那,就成為阻擊遠征軍駐印部隊的核心要點。然而,辻政信的「斷作戰」是一個袖珍的施里芬計劃,九-九-藏-書其左右兩翼部隊部署完全不平衡。德國總參謀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制定的施里芬計劃,要點在於集中兵力先解決西線的法軍,東線只放置極少的部隊對俄軍進行阻擊。這種攻其一翼的戰法極合集中優勢兵力的戰爭原則。密支那,就是辻政信的東線,所以,水上源藏的死守,註定得不到增援,哪怕換成任何一名其他將領也是一樣,辻政信必須集中全部可以集中的兵力,首先打垮衛立煌。中國軍隊儘管兵力比日軍多,但不得不說辻政信各個擊破的戰術頗為毒辣。中國戰略家蔣百里曾在授課時給學生出過一道題:一個人打十個人怎樣打?答案是,打完一個再打一個。從這個角度說,辻政信和蔣百里的思路異曲同工。
攻打密支那是一場艱苦的戰鬥,駐印軍此時也需要一段休整時間。
日軍偷雞不成蝕把米,直把那位一副智多星模樣的辻參謀變成了敢死隊員。為了挽回戰局,辻政信親自在前線指揮,左衝右突,試圖殺入龍陵,援救還沒有撤出的日軍守備部隊。激戰中,一架盟軍飛機從空中支持中國軍隊作戰,一串子彈打下來,正中身先士卒的辻政信。部下把這位神通廣大的辻參謀扶起來,發現他的運氣好得超出預料——機槍的子彈正打在他衣兜中的打火機上,打火機被打成了曲尺狀,人卻毫髮無傷。
但是,戰鬥開始后,第一個死於炮火之下的,卻是一個日軍軍官,這就是第2師團聯絡參謀,平松淳一少佐。這位少佐在炮兵陣地督促作戰,他身邊的一門火炮卻恰好炸膛。滾燙的日本造炮彈彈片撕開了平松參謀的身體。這名辻政信的得意門生和忠實助手,枕在老師的膝蓋上咽下了最後一口氣。平松是向第2師團傳達辻政信作戰意圖的重要渠道,卻在戰鬥還沒有開始的時候死於自己人手中,彷彿給「斷作戰」的前景做出了一個不祥的預兆。
和已經能用大炮轟擊巴黎的德軍一樣,辻政信也幾乎要成功了。然而,「斷作戰」卻在戰鬥打響之後,如同風中的蠟燭一樣熄滅了……
這場內鬥的結果,令人欷歔不已。
不過,並不是所有日本兵都有這樣的好運氣,面對直線上升的傷亡數字,第33軍總司令本多政材明白此戰已討不到便宜,下令全軍後撤,中止了被賦予極大希望的這次反攻。
辻政信和密支那守將水上源藏屬於日軍中的不同派別,有很深的矛盾,但這並不是辻政信置水上于死地的原因。他不肯分兵救援密支那,卻強令水上死守的原因,還是戰略上的。在緬北和滇西的日軍總兵力不足,原有第18、第56兩師團,中途增加了第53師團,再算上陸續增援上來的第2師團、第49師團,也不過五個師團又一個混成旅團,指揮系統龐雜,分屬第33軍、第28軍和緬甸方面軍直轄(反攻開始后,確定均由第33軍指揮)。面對佔優勢的中國軍隊從印度和緬甸兩線的反攻,唯一的取勝可能就是利用中國遠征軍東西兩線隔絕的地利,先擊破其中一軍,再利用時間差掉頭擊破另一軍。

松山日軍設置的坦克掩體被推土機拆毀
石川認為,第56師團在滇西,是擺開了一個面對中國的「雙頭龍」陣。兩個龍頭,分別是松山和騰越,扼住中國軍隊渡怒江收復滇西的東、北兩條幹路,平戞為其側翼。龍的喉頸是龍陵,為松山和騰越的後方。龍腹為掩護在龍陵背後的芒市,以下畹町、興威一串城鎮構成跨越國境的龍的脊骨,臘戍是龍尾,再向南的曼德勒和梅苗已經屬於緬甸中部地區了。而畹町側翼伸出一隻龍爪,以南坎為關節,以八莫為指爪,迎向西北方向的密支那。
龍陵——日軍和雲南遠征軍主力混戰的地方。始終打不通主要補給線的遠征軍部隊打得極為艱苦,但仍然步步緊逼。鑒於龍陵周圍戰鬥激烈,守軍漸漸招架不住,日軍第33軍司令官本多政材中將被迫將後勤人員1400餘名集中起來,交給作戰經驗豐富的第56工兵聯隊聯隊長小室昌德大佐,由其帶隊重整陣地。小室被任命為龍陵守備司令,率部在瓢潑大雨中,和疲憊不堪的遠征軍部隊苦鬥于龍陵城下。
以蔣介石之意,力圖將國民黨軍中最精銳的遠征軍調回正面戰場,阻擊日軍南下。當然,也不乏利用這一時機,剝奪史迪威對這支中國軍隊的控制和影響的目的;以史迪威之意,則是一兵不調,並且希望把更多的兵力投入到滇緬戰場,使蔣介石在中原遭到更大的挫敗,從而引發蔣的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