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外一篇 御虎:中國遠征軍裝甲部隊作戰紀實

外一篇 御虎:中國遠征軍裝甲部隊作戰紀實

卡爾·伯克回憶這次戰鬥的時候,用了「我永遠不會忘記」的詞句。他說,「那一仗我們打得並不好,因為大多數的官兵沒有使用戰車進行戰鬥的經驗。美軍顧問在炮彈爆炸的間隙,還在教授中國坦克兵怎樣使用火炮。我們挨了不少炮彈,還有車輛觸發了地雷。情況曾一度十分危急,布朗上校幾乎決定暫時後撤,幸好這時,新22師友軍的步兵投入了戰鬥,穩定了戰線。但他們的到來也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問題——在犬牙交錯的戰線上,我們很難分清中國友軍和日軍,他們長得太相似了。戰鬥中,我所在的戰車被日軍火箭彈擊穿,無線電通訊官和一名准尉陣亡,我們在日軍的陣地中強突了足有四英里。」伯克可能有一點搞錯了,日軍在二戰中開發反坦克火箭彈時間較晚,還沒能裝備部隊,戰爭就結束了。擊中他坦克的,可能是一發日軍47毫米戰防炮的炮彈。
出發的時候,理查德森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被放在了隊列最前面的戰車裡,而且成了該車的主力機槍手!布朗上校太缺乏有戰鬥經驗的部下了,而且顯然不知道理查德森的名氣,剛巧第一輛戰車的機槍手得了痢疾……糊裡糊塗上路的理查德森想不到,此戰之後,美國《生活》雜誌是這樣報道他的,「中美聯軍鬥志昂揚,著名戰地記者理查德森殺氣騰騰地擎起一挺機槍,坐進了突擊部隊的先鋒車裡,惡狠狠地殺向日軍陣地,要爭取第一個打回緬甸的榮譽……」
這是一次奇襲,他們從太白家出發,用兩台裝甲推土機開路,在無人的叢林中開出一條20英里的道路,從海拔6100英尺的納拉西肯特山口翻越險峻的庫芒山,穿過日軍防線的薄弱之處,向縱深猛插。第一次有了這樣出色的武器,中國坦克兵紛紛要求投入戰鬥,其中有的駕駛員的駕駛經驗還不到24小時。不過,也有遠征軍老坦克兵回憶,那一次他們最初都以為是演習,戰鬥打響的時候如在夢中,直到天亮看到履帶上日軍步兵的碎骨爛肉,才相信自己真的是參加了戰鬥。
第18師團在日軍中號稱「叢林戰之王」,打遍馬來亞、新加坡罕逢對手,1942年把史迪威和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部隊打得北走印度的日軍中,這個師團是絕對主力。因此,孟關戰役對中國軍隊來說,不但是找回自信的一戰,而且是復讎和雪恥的一戰。
在蘭多伊訓練期間,值得一提的是,美軍在這裏將裝甲兵團的維護工作全部轉給了中國工程技術人員進行,這大大提高了中方部隊的獨立作戰能力。根據美軍記載,中方組建的技術支持部隊,指揮官為Chao Shin和Hunag Te Hsin,可惜的是,因為沒有中文姓名,我在中方資料中無法找到這兩名負責人的名字。若是有了解這段歷史的朋友,不妨幫忙找一找。
武漢會戰中,白崇禧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原本布置了一個一個口袋陣,讓日軍一個一個地按照他的設想來鑽,可惜部隊戰鬥力太差,每一個口袋都被鑽破了口袋底。這回,白長官的痛苦,日本陸軍第18師團長田中新一中將也終於體會到了。
另一名美軍顧問斯蒂威(Stevie)也參加了這次戰鬥,他回憶參戰的日軍坦克太小了,炮彈打上去就像穿透紙板一樣。他的感受是正確的,日軍大多數戰車的設計只考慮抵禦步兵輕武器的攻擊,在謝爾曼坦克75毫米大炮的面前,確實跟硬紙板差不多。
遠征軍總指揮史迪威和布朗上校,嚴格說來布朗上校有些違反軍紀,裝甲部隊不允許留大鬍子或長發,據說是為了避免被絞進機械裏面意外受傷。
英開塘,是潘玉河東岸一片寬闊的台地,也是日軍在胡康河谷東段中心孟拱的前哨陣地。由於這裏水淺流緩,可以徒涉,雙方都認識到,這是遠征軍進攻孟拱日軍的必經之路。
曾和一位當過兵的記者朋友談起志願軍在鐵原的血戰,那位朋友沉默半晌,末了嘆息一聲,道:「保家衛國,當兵,就要當這樣的兵!」
說來也是可以理解的,這些中國步兵在瓦魯班的英勇,來自於打回故鄉的勇氣;這些中國步兵在孟拱的消極,又何嘗不是珍惜能活著回家的機會呢?對這些純樸的農家子弟來說,能這樣消極一次,實在是戰場上的奢侈,大多數時間他們的犧牲只有一句話可以形容,那就是「一寸河山一寸血」。
謝爾曼坦克後來也裝備遠征軍其他部隊,這張照片上的M4A4坦克側面有一個白色三角標誌,表示它是遠征軍戰車第一營第二連的車輛,至於車身上裝飾性女郎圖案嘛……那可就沒法判斷是美國佬的作品,還是中國兵效仿的了。

南面,英軍唯一積極配合遠征軍作戰的部隊溫蓋特旅空降溫藻,節斷緬北鐵路,迫使日軍用英帕爾戰役的總預備隊第53師團回援。
這時,印度方面的中國遠征軍已經拿下了日軍重兵死守的密支那,這一仗打斷了緬北日軍的脊梁骨,守將水上源藏少將在請求突圍不獲批准的情況下自殺身亡。雲南方面的遠征軍也終於粉碎了日軍在松山、騰越一線的頑強抵抗,奪取龍陵,收復滇西全部失地指日可待。此時的日軍雖然在北緬投入的兵力大大增加,師團級番號從兩個加到了六個,但鬥志早已和胡康河谷戰鬥不可同日而語。面對裝備訓練都在自己之上的中國遠征軍,日軍作戰日趨消極,裝甲兵團再沒有遇到如英開塘那樣的硬仗,作戰較為順利。
在裝甲部隊的有力支持下,新22師以其出色的戰績改寫了這種消極的印象。它是當時中國軍隊最優秀的幾個師之一,其骨幹為第一次入緬遠征軍部隊中隨同杜聿明轉戰野人山的倖存官兵,對日軍恨之入骨。美軍注意到,在作戰中,兩個中國最能打的師新38師和新22師作戰風格迥然不同。新38師師長孫立人精通中國傳統兵學,又是美國弗吉尼亞軍校畢業生,善於大範圍的穿插迂迴,但陣地進攻時完全是美國陸軍的標準打法——步伐穩健,不求速度,用猛烈的炮火把對方陣地打得雞犬不留,然後才出動步兵進佔;而廖耀湘指揮的新22師總是強攻開路,善於攻堅,充滿法國聖西爾軍校提倡的主動進攻精神。廖本人是這所軍校畢業的高材生。裝甲兵團經常被安排與新22師配合,也正因為坦克在進攻中最能發揮作用。新22師在緬北戰場雖然經常付出高昂代價,但堪稱攻無不克,為自己贏得了「虎師」的威名,也洗雪了中國軍隊的名聲。
從廣域而言,整個緬北戰局都是中國遠征軍和盟軍在進攻。北面,「梅支隊」和新30師空降密支那,對這個日軍在緬北的中心發動奇襲,第18師團的總預備隊第114聯隊被包圍在城中;南面,英軍唯一積極配合遠征軍作戰的部隊溫蓋特旅空降溫藻,切斷緬北鐵路,迫使日軍動用英帕爾戰役的總預備隊第53師團回援;東面,雲南方面衛立煌的遠征軍Y部隊強渡怒江,反攻滇西,在滇西的日軍第56師團據險死守,雙方打成膠著。
清醒過來的中國坦克部隊拉開與日軍的距離,利用戰車的機動性調整攻擊方向,蘭姆伽的艱苦訓練產生了成果,在中國裝甲部隊準確的炮火面前,只有步兵和炮兵的日軍漸漸招架不住。天亮的時候,日軍的防線被徹底撕裂,丟下陣亡人員的屍體和傷兵開始潰退。
遠征軍總指揮史迪威,一個在高級將領圈子裡綽號「醋性子喬」的暴脾氣老軍人,卻因為嫉惡如仇和平易近人深為普通中國士兵所愛戴。
幾乎與此同時,日軍坦克對準中國遠征軍的戰車開火了。
在中美官兵鎮定下來以後,這場戰鬥馬上就打成了一邊倒。美軍坦克手擊毀了日軍一輛九五式輕型坦克,這輛坦克爆炸燃燒起來。另外兩輛日軍坦克被擊傷,在夜色的掩護下逃出戰場。中國坦克擊毀日軍一輛九七改式中型坦克和數輛九五式戰車,但自己也有一輛斯圖亞特式M3A3輕型坦克被擊毀。
戰鬥在夜間展開。根據偵察員帶回的情報,日軍在這一帶只有少量巡邏部隊。但中國裝甲部隊顯然直接撞入了日軍的即設陣地,一輛裝甲推土機被敵軍擊毀,兩輛中國坦克兵駕駛的M-3戰車,倉促間中彈翻落到旁邊的伊迪河中。
不過,中國人的聰明可算沒得說,很快就找到了對策。李九齡回憶,第一營曾被日軍的磁性雷摧毀了兩輛坦克,幾天沒敢出擊。但他們最終想出了辦法,專門趕製了一種鐵絲網,離坦克鋼板十厘米架空焊接在裝甲表面。日軍的磁性雷和「肉彈攻擊」因此無法直接貼在鋼板上爆炸,威力銳減,就此失去作用。
儘管如此,由於時逢雨季,橋樑隧洞常被洪水摧毀,裝甲兵團在開進中不得不時時越野行軍。遠征軍給他們派來一名中國軍官作嚮導。美軍顧問理查德回憶,這名軍官從不使用尺子,只用自己的拳頭和手指作量具,總是能在地圖上準確地估算出行進間部隊的位置,這份本領令美國人大開眼界,難以忘記。
對了,值得一提的是,這位鄧中華有個兒子,後來寫了本關於遠征軍的書,叫《大國之魂》
這個命令讓大多數美軍顧問措手不及,因為他們還根本來不及向這些中國學員教授坦克戰術。而且,從印度後方到當時中日兩軍的前線胡康—孟拱河谷,要翻越險峻的野人山,途中山高路險,溪流縱橫,在雨季讓剛剛掌握坦克駕駛技術的中國官兵把坦克開上去,未免拔苗助長。結果,駕駛坦克到前方的任務,就落在了豪斯等一班美軍教官的身上。1944年1月,在中美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批中國裝甲部隊出現在了胡康河谷前線。
那年頭哪個教授有這樣一個學生,大概感覺跟教出一個劉翔來差不多吧?

失去招架之力的日軍丟下一百多具屍體四散奔逃,師團長田中新一僅以身免,逃入叢林后,靠侍從在密林中用斧頭和鋸子打開一條「伐開路」才僥倖逃生。遠征軍坦克兵回憶:「當我們衝進日軍司令部的時候,他們伙房鍋里的飯菜還是熱的」,潰敗的日軍不但拋棄了大量輜重和重武器,連田中的戰馬和第18師團的關防大印都沒來得及帶走,成為遠征軍裝甲兵團的戰利品。當時的裝甲兵團第一連連長韓德明至今記得繳獲這枚大印的情景:通訊組士兵小劉一邊揮舞著關防大印一邊找韓德明時,總指揮兼第一營營長趙振宇一把攔住查看,而他也衝上去,營長和連長竟然為誰來上報這個大印爭了起來。「繳獲的是師團關防大印,這以前是沒有的事,我當時高興得管不了對方是營長還是誰了。」韓老笑著說。營長畢竟是營長,韓德明不得不把大https://read.99csw.com印交給營長。但是在上交之前,他找了一堆白紙,狠狠地蓋了幾十個印章留念。至此,孟關戰役勝利結束,半個胡康—孟拱河谷已經落入中國軍隊的掌握之中。
3月5日,田中新一中將留下少量阻擊部隊,自己率領司令部成員撤離孟關。6日,裝甲兵團第一營攻佔孟關。
和九七式原型車相比,九七改式戰車保留了炮塔不在車體中線(使敵方在瞄準時容易射偏)等特點,但主炮從57毫米短管步兵炮更換為47毫米反坦克炮,增強了反坦克能力。
為了更好地教學,豪斯給每個學員起了英文名字,因為他實在無法記住對美國人來說要命的中國姓名。令豪斯吃驚的是,教學僅僅進行了兩個月,史迪威將軍就傳來了命令,要求中國遠征軍的坦克部隊投入戰鬥!
在八莫戰鬥中被俘的日軍坦克,上面帶有「旋風」字樣。整個八莫都被遠征軍包圍了,哪怕是寫上「梅超風」呢,也跑不出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當日軍意識到自己被包圍之後,曾拚死反攻,試圖奪回西通。除了包圍圈內的敵軍向外打以外,日軍集中在英軍空降溫藻前,剛剛趕到孟拱增援的第2師團第4聯隊、第53師團第128聯隊和第151聯隊一部,從外向內全力猛攻。為了奪回西通,日軍甚至在山地作戰中罕見地動用了150毫米重炮。
在參戰的中美官兵裏面,有一個人是十分獨特的,那就是美軍戰地記者戴維德·理查德森(David B. Richardson),他當時正奉命在緬甸採訪「梅支隊」的美軍官兵,此時正坐在裝甲兵團的第一輛戰車裡。
從孟拱戰場而言,新22師從正面強攻潘玉河的同時,新38師第112團迂迴攻佔了孟拱以西的西通,一舉切斷日軍第18師團主力與孟拱後方之間的聯繫。第18師團的師團直屬部隊,兩個步兵聯隊,一個炮兵聯隊和一個工兵聯隊,被中國遠征軍壓縮包圍在英開塘和西通之間的狹長谷地,處境十分危險。
3月1日,經過周密計劃,完成探路計劃的遠征軍裝甲兵團第一營和新22師第66團第一營組成戰步特遣隊,由趙振宇和布朗親自指揮,發動了第一次對日軍的攻擊。當時,三個步兵連的戰士都乘坐在戰車上前進,重武器、補給物資和彈藥,則由裝甲兵團提供24輛大卡車運送。
裝甲兵團的指揮機構跟上了第一營的步伐,把後方基地設在日軍放棄的昆印。他們試圖更加有效地協調新22師與裝甲兵團的行動,但是最終發現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遠征軍的步兵與裝甲兵協同作戰,由於叢林的惡劣環境而更加艱難。

一些文獻認為此戰發生在胡康河谷南路要隘打洛(Daro)。但從地圖上看,打洛此時早已落入中國軍隊手中,日軍第18師團也從未將司令部放置於此。所以說,此戰發生在孟關周圍,似更為準確。
代號「東京有限公司」的坦克車長是克勞福德,他的坦克參加了第一次英開塘之戰並且中了12發炮彈,日軍的47毫米反坦克炮無法擊穿謝爾曼坦克的裝甲。他始終認為,第一次攻擊的失敗和當時天氣不好,空軍無法提供有力支援有關。第二次進攻,遠征軍部隊終於在河對岸站住了腳。「從坦克裏面就可以聞到日軍燒焦屍體的味道,我們衝過一片稻田,那裡原來是日軍的陣地。幾輛M3A3停在那裡,美軍顧問在大喊大叫地教導中國坦克兵戰術要領,其中一輛中彈被毀,被燒得面目全非。我和彈藥手搶救了一名重傷的坦克兵,並把他送到後面的戰地醫院……第二天天亮的時候才發現,我們的戰車裡還殘存著這個士兵的碎肉和斷骨。」

說來這也符合邏輯,在前面的戰鬥中,日軍裝甲部隊一直迴避和優勢的遠征軍裝甲部隊正面交手,但隨著中國軍隊的節節進逼,日軍迴旋的餘地越來越小,至此雙方終於迎面碰撞。

裝甲部隊人員在中印公路與滇緬公路打通的路標處合影
等克勞福德清醒過來,他才發現自己的運氣很好,紛飛的彈片並沒有將他擊傷,而他的謝爾曼坦克呢?僅僅是在炮塔下方被打了一個小洞,戰鬥力一切如常。

東面,雲南方面衛立煌的遠征軍Y部隊強渡怒江,反攻滇西,在滇西的日軍第56師團據險死守,雙方打成膠著。
根據當時在第三連擔任射手的遠征軍老兵吳弼中回憶,當時日軍出動了九七式裝甲車試圖阻擊,但中方指揮官趙振宇親率一連戰車前導,沖向敵陣,在美軍飛機的轟炸掩護下,終將阻擊的日軍裝甲部隊打垮。據當時在裝甲兵團第一營的岳天(后升至台灣國民黨軍裝甲兵中將司令)記錄,攔路日軍戰車除被擊毀數輛,尚存較完整的兩輛被俘。日軍的九七式裝甲車被稱作「豆戰車」,自重只有4.5噸,裝備37毫米炮一門,機槍一挺,高度只有1.79米,在姚明面前是真正的侏儒,用它阻擊M3或者M4坦克未免有點兒天真。
謝爾曼坦克中唯一情況不太好的正是克勞福德的坦克,他的坦克一直有發動機的問題,經常在上坡時熄火,這時又出了故障,發動不起來了,頓時成為日軍射擊的死靶。另一輛謝爾曼坦克上的官兵發現他的處境危險,匆匆趕來拖帶,但因為地形原因,拖索拉斷也無法將其拉到安全地段。克勞福德冒著日軍的炮彈跳下車來,試圖排除故障,正在這時一顆炮彈擊中了他的坦克……
在這樣的阻擊下,堅布山山口一戰中,裝甲兵團先後有八輛戰車被毀,大部分受創于磁性手雷和地雷。日軍此戰也付出重大代價,第55聯隊第二大隊大隊長管尾少佐陣亡,被迫放棄陣地後撤。
有什麼好奇怪的呢?前面提到的遠征軍裝甲兵團老兵李九齡,就是朝鮮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中的一員。在捍衛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時刻,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軍人。

遠征軍M3A3戰車渡河前進
在美軍顧問和中國軍人的共同努力下,裝甲兵團在1943年12月23日從蘭姆伽訓練基地出發,一周以後到達中印公路的起點雷多。經過短暫的機械檢修和補給,他們隨即踏上翻越野人山的艱難征程。當時,中日兩軍正在新平洋以東的于邦一帶膠著對峙,緬甸雨季的瓢潑大雨和日軍第18師團的頑強抵抗,讓遠征軍進展遲緩。1944年1月11日,經過96個小時的長途跋涉,裝甲兵團第一營穿越鬼門關山口,到達胡康河穀穀口的新平洋前線。開進途中,美軍顧問抓緊一切時間向遠征軍官兵灌輸戰車部隊的戰術,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國官兵在戰場上的作戰能力。史迪威把裝甲兵團到達前線的消息迅速公布出去,作為提升士氣的興奮劑,果然軍心大振。
儘管如此,當時美軍中對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普遍持懷疑態度,「中國人到底會不會打仗」是他們經常爭論的一個問題。曾在這支部隊中服役的老兵克勞福德(Joe Crawford)下士回憶他第一次見到布朗上校時,上校談起未來的中國戰友是這樣評價的:「他們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不過,天知道是什麼人把他們精挑細選出來的!」
從印度反攻的中國遠征軍代號「X部隊」,主力為新編第一軍和新編第六軍,總指揮為美國陸軍中將史迪威,其所屬的裝甲部隊直屬總部指揮,番號為「中美聯軍坦克暫編第一支隊」(Joint Chinese-American 1st Provisional Tank Group),中方則多稱其為「遠征軍裝甲兵團」。
中國遠征軍曾兩攻英開塘。4月29日,第一次戰鬥中,裝甲兵團和新22師第65團一個營發動攻擊,由於渡河兵力不足,寡不敵眾的中國士兵敗回西岸,這時,韓德明已經提升為副營長,剛剛擔任裝甲兵團第一連連長的李紀元指揮車輛拚死力戰,試圖在日軍陣地上殺出一條血路,結果他乘坐的戰車被日軍戰防炮擊中,本人當場陣亡,第一連的多輛坦克受損。5月3日晚,為了打開通道,布朗上校親自指揮了第二次進攻,他調動了57輛M3和M4戰車,地面由理查德·多蘭中尉指揮進攻,自己則乘坐一架L-5炮兵校射飛機,直接飛在戰場上方協調裝甲兵和步兵的配合。L-5步哨式炮兵校射飛機,解放軍早期也曾使用過。
這也足夠寫一部《我的團長我的團》了吧!這次戰鬥,讓我產生了熟悉的感覺。搜索記憶,那是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中描述的松骨峰之戰。同樣奪路而逃的敵軍,同樣內外夾攻的血戰,同樣英勇頑強的中國步兵。那一戰,中國陸軍第112師團長范天恩同樣打出了一生的驕傲。包圍圈內外的美軍同樣雞犬相聞,但就是無法會合。

這是遠征軍野戰醫院中的緬甸護士在和中國士兵談天
堅布山戰鬥中,中國步兵乘車前進,一方面可以獲得戰車的掩護,一方面也可以幫助視野不良的戰車提前發現來襲的日軍。
隨著《我的團長我的團》的熱播,中國遠征軍反攻緬甸的戰鬥在75年後再次吸引了觀眾的目光。在追尋遠征軍戰士血戰異域足跡的同時,這支部隊獨特的裝備也成為軍迷們矚目的焦點。頭上有飛機掩護,地面有坦克開路,一個排長能呼叫榴彈炮群的火力……讓人忍不住質疑:當時的中國軍隊,可能有這樣精良的裝備么?
1943年10月,依靠這批車輛,為中國遠征軍建立的戰車學校在蘭姆伽正式成立。克勞福德等則成了軍校的教官。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坎坷也好,星散也好,歷史的汗青上,這些曾為一個國家和民族而奮戰的老兵們,早已用自己的鮮血留下了不朽的足跡。

史迪威、布朗上校和孫立人。也可以看到布朗上校的大鬍子。
https://read.99csw•com
1945年1月27日,遠征軍X部隊和Y部隊在芒友會師,中印公路正式開通。
不過,這種坦克也有致命的弱點,那就是裝甲還不夠厚。卡爾·伯克士官長評價,「日軍的47毫米反坦克炮炮彈可以從炮塔的一面鑽進來,又從另一面飛出去,如果被它打中了車裡的彈藥,會給所有乘員帶來滅頂之災。」直到1944年4月,遠征軍開始裝備M4A4謝爾曼式中型坦克。謝爾曼坦克在歐洲戰場面對德軍56噸的虎式坦克幾乎沒有還手之力,但在亞洲戰場根本找不到對手,其最厚178毫米的正面防禦裝甲讓日軍所有的反戰車武器無能為力,其75毫米的重炮卻可以擊穿任何日軍戰車的裝甲。這種「變態」的戰車成了遠征軍裝甲部隊在緬甸戰場的殺手鐧。
果然,隱藏在草堆中的,正是日軍第14坦克聯隊所屬的一隊九七改式和九五式戰車。這個坦克聯隊在英帕爾之戰中損失慘重,撤退到曼德勒後於12月調往緬北,此時剛剛隸屬於第18師團。由於在前面的戰鬥中損失過大,只剩了不多的幾輛戰車,這支日軍裝甲部隊東躲西藏,始終不敢和遠征軍正面交手。由於當時中美聯合空軍已經掌握了緬北上空的制空權,日軍戰車部隊在空襲中受損嚴重,眼看無法全身而退,這一次索性在山坡上設伏,試圖利用近戰和遠征軍的坦克部隊拼一個魚死網破。
與我們想象中美軍多怕死不同,在這次進攻中,幾輛美軍駕駛的謝爾曼坦克沖在最前面,因為他們是最熟悉這些車輛的人員,戰鬥力最強,對多蘭中尉的命令理解得也最準確。中國軍人駕駛的坦克緊隨其後。
不過,由於謝爾曼坦克的重量,使它在緬北叢林作戰中略顯笨重。而且,1944年10月史迪威與蔣介石失和被解職回國,美軍對國民黨軍的軍援自此轉入消極。因此,在緬北戰場上的謝爾曼坦克數量不多,在遠征軍裝甲部隊中,最好的情況下,每個營也只有一個連能裝備這種戰車。
在英開塘死死阻擊遠征軍的,是日軍第6聯隊的芋生大隊(大隊長芋生少佐后陣亡,中國資料稱為「宇生」)。此時,日軍的局面十分嚴峻。被中國將軍孫立人幾次精彩的迂迴作戰所吸引,史迪威指揮中美聯合部隊對日軍背後連續進行大規模的迂迴攻擊,使日軍的戰線支離破碎。

緬北戰場上的中國戰車隊

97改式中型坦克,是日軍坦克師團的主力戰車。和97式原型車相比,它保留了炮塔不在車體中線(使敵方在瞄準時容易射偏)等特點,但主炮從57毫米短管步兵炮更換為47毫米反坦克炮,增強了其反坦克能力。
日軍的戰術十分明確,就是堅決貫徹近戰的原則,把中國軍隊放進自己的陣地再開火。這大概是因為戰車的機動能力太強,日軍很難在中國軍隊突擊的重點目標前預先部署足夠的部隊。
不過,坦克部隊的勢如破竹也帶來一些副作用,那就是和他們配合作戰的步兵多少產生了一些依賴和消極的情緒。一名美軍顧問回憶孟拱之戰,「在一次協同作戰中,中型坦克突擊隊率先攻破日軍陣線,美軍打頭的謝爾曼戰車部隊一直把日軍追趕了三英里之遠,當我們返回的時候,卻看到那些配合作戰的中國步兵根本就沒動窩,只是舉起他們的手,比出V字型手勢向我們歡呼,實在把我們氣得夠嗆。」
不過,惡劣的道路使裝甲兵團不得不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維護車輛並加強裝備的防水。緬甸的雨季平均降水量100英寸,大大超過原來的預計。道路艱險的緬北公路,翻車是家常便飯。
不過,令很多裝甲部隊官兵遺憾的是,他們一直想與曾在中國戰場驕橫一時的日軍戰車部隊當面打一仗,卻始終未能找到機會。在八莫戰場日軍曾投入裝甲部隊,但由於日軍城防司令原好三大佐不懂裝甲作戰,參戰的日軍車輛一部分被半埋在工事中充當支撐點,多半被遠征軍密集的炮火摧毀,一部分因油料不足無法突圍,被遠征軍俘獲。雙方並沒發生坦克之間的對戰。
遠征軍裝甲兵團的戰鬥歷程已經遠去,對他們最好的紀念,或許就是史迪威在聽說中國政府將中印公路命名為「史迪威公路」后的話。
對裝甲兵最嚴峻的考驗堪稱英開塘之戰。
與此同時,遠征軍屢屢派出偵察人員,從剛剛攻佔的日軍據點太白家(Taipha Ga,Ga是緬語「村莊」的意思)深入敵後,試圖找出一條繞過日軍正面防線的道路。結果證明,即便是坦克部隊,也可以迂迴到敵後,雖然困難很大。
理查德森是美國最著名的記者之一,他長達50年的職業生涯精彩萬分,從聖雄甘地到以色列總理貝京,從卡扎菲上校到謀殺托洛茨基的蘇聯特工,無一不是他的採訪對象。理查德森無疑屬於那種上帝特別青睞的人物,因為在隨軍記者中,他獨一無二的特點是不但採訪,而且每每親自參戰卻毫髮無傷。理查德森因為戰功曾兩次榮獲美國國會勳章。這位記者以走到哪裡都帶著一台打字機,一台照相機和一支步槍而聞名遐邇。
3月8日,遠征軍攻佔臘戍,裝甲兵團奉命攻擊臘戍新城和火車站,由孫學明連長指揮的部隊順利完成任務。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參戰的坦克中,也有一位中國的理查德森。這就是後來《中國大歷史》《萬曆十五年》的作者黃仁宇,當時是遠征軍一名年輕的軍官。他回憶裝甲兵團的時候這樣寫道:「蘆草叢裡,縱橫擺著幾十部輕戰車和中戰車,炮塔上用紅白漆料塗著猙獰面目,裝甲車上楷字大書『先鋒』、『掃蕩』和許多耀武揚威的字句,頂上天線桿掛著戰旗。挑戰的色彩多麼濃厚!這幾個月來,他們的戰鬥技術大有進步,而戰鬥精神,越來越近乎『猖獗』了」。
孟拱是胡康—孟拱河谷的出口,日軍第18師團的補給基地,緬北鐵路由此經過,地位重要。若能攻佔孟拱,日軍在緬北的第33軍將被攔腰斬成兩段。

L-5步哨式炮兵校射飛機,解放軍早期也曾使用。

遠征軍車隊到達昆明,車上的是工程兵英雄皮克准將。
和遠征軍裝甲部隊並肩作戰最多的是新22師,雙方相互派遣了聯絡軍官。正是這支部隊的英勇善戰,改變了美國軍官中對中國士兵作戰能力的普遍懷疑。
其實,一個「孫立人兵變」的冤案,讓很多遠征軍出身的將領就此斷送了前程。前面提到的「攔路虎」陳鳴人將軍,在孫立人出事後隨即被捕,一直被監禁到1975年。

謝爾曼坦克組成的突擊部隊,使裝甲兵團如虎添翼。此後的攻擊過程中,儘管日軍在沿潘玉河的英開塘(Inkawngatawng)、索卡道(Hwelonghka)、馬拉高(Malakadwng)等據點層層設防,並配置了大量反坦克武器,但在中國遠征軍日益精練的炮兵、步兵、裝甲兵立體攻擊面前,最終敗下陣來。在攻佔這三個據點的戰鬥中,美軍顧問中僅僅兩名陣亡,四人負傷,數輛輕型坦克和一輛中型坦克被擊毀。理查德回憶,在索卡道,日軍曾派出坦克部隊迎戰,但面對氣勢如虹的我軍裝甲兵團自知不敵,未及交手就倉皇退逸,讓遠征軍的官兵們有些遺憾。

遠征軍配備的謝爾曼坦克
不過,日軍的損失更為慘重。和裝甲兵團交手的,實際是日軍步兵第55聯隊的岡田第三大隊,這個大隊一個月前在打洛遭到新38師的重創,放棄胡康河谷南段入口敗退下來,剛剛補充完新兵,就接到命令在師團司令部側後方布防,因為日軍發現有中國偵察兵在這一側的叢林中出沒。日軍的本意是以逸待勞打中國軍隊的伏擊,但做夢也沒想到,等來的竟是一支裝甲部隊,這在亞洲的叢林戰中就跟發現了外星人差不多。
擊潰日軍第18師團主力以後,遠征軍曾幾次試圖調動裝甲部隊支援在密支那的攻城部隊,但由於雨季河水暴漲,緬北的簡易公路多被衝垮而無法成功。因為連續戰鬥車輛損壞嚴重,人員也極為疲憊,裝甲兵團參戰部隊後撤到印度境內的蘭多伊(Rangdoi)進行休整。裝甲兵團的第二營在6月到達前線,但很快發現在雨季中難以施展,同樣開到蘭多伊繼續訓練。由於雨季的影響,直到11月上旬,裝甲兵團的部隊才再次大規模投入戰鬥。
3月3日,裝甲兵團突然出現在日軍第18師團司令部孟關背後的瓦魯班,就在這一天,裝甲兵團與日軍發生了第一次戰鬥。

遠征軍坦克部隊指揮官布朗上校留著大鬍子,嚴格來說算是違紀。
在這種情況下,田中新一中將一面組織對西通的攻擊,一面仍然緊急搜集師團總部和各部隊還能作戰的人員,組成「森田部隊」前往英開塘一線增援芋生大隊,試圖堵住孟拱河谷的西口,以便爭取時間等待援軍。日軍一度發動反攻。但是,在這場硬碰硬的戰鬥中,英開塘最終還是被遠征軍裝甲部隊和新22師聯合攻佔。中國軍隊順勢攻佔索卡道和馬拉高,被圍日軍險要盡失,補給中斷,無力繼續抵抗,殘軍向公路兩側叢林中奔逃,試圖覓路撤回孟拱。但緬甸險惡的叢林,讓田中新一重蹈兩九_九_藏_書年前杜聿明所部翻越野人山撤退的覆轍。那一次,遠征軍的上萬將士埋骨荒山。這一次,日軍也嘗到了滋味,大量傷病員和體弱的日軍死在撤退途中,能夠走出叢林的日軍不過1500餘人。根據日軍統計,第18師團在緬甸陣亡人員共計兩萬多名(含歷次補充人員),有一半死在了胡康—孟拱河谷的戰鬥中。
所謂緬北戰役,是中國遠征軍在美軍和英軍的配合下,為打通中印公路,1943年開始從印度和雲南兩個方向,對緬甸北部日軍發動的攻擊。由於地形的限制,在此戰中只有從印度反攻的戰線上中國軍隊使用了裝甲部隊。
卡爾·伯克在2008年,這位美國老兵在緬甸和遠征軍並肩作戰,又在朝鮮和志願軍惡鬥,在接受NBC的採訪中他表示對中國感情複雜,但承認中國士兵是優秀的戰士。

1944年11月,裝甲兵團再次從印度出發,殺入緬甸戰場,參加了八莫周圍的戰鬥,一路勢如破竹。
相對來說,在史迪威的努力之下,中國遠征軍的醫療保障要好得多,中美雙方的重傷員都能用飛機後送搶救。
布朗是一個雷厲風行的高級軍官,在他和中方軍官的合作努力下,一支全新的部隊誕生了。1944年4月19日,12輛M4A4謝爾曼坦克到達前線,劃歸第一營指揮。布朗和趙振宇挑選戰士用這12輛戰車組成了一個「中型戰車突擊隊」,專門作為衝擊日軍陣線的拳頭部隊。這些戰車中五輛由美軍駕駛,七輛由中國軍人駕駛,指揮官是理查德·多蘭中尉(Richard F. Doran)。美軍官兵大多數也對這種車輛不熟悉,只好一面自己學習,一面教授中國戰友謝爾曼坦克的使用方法,其六缸克萊斯勒引擎的同步工作尤其是一個難點。4月下旬,雨季再次來臨,部件和彈藥補給有些困難,但理查德中尉回憶,坦克部隊的油料從來沒有短缺過,同時供應充足的還有75毫米和37毫米炮彈,這大大加快了中國戰車兵的訓練速度。
日軍的火力兇猛,包括75毫米山炮、47毫米反戰車炮和大口徑迫擊炮在內的炮彈,不斷在中國裝甲部隊的隊列中爆炸。吃驚的布朗上校判斷日軍兵力至少有一個大隊(一千名),他推測這支日軍和自己的企圖一樣,也是試圖通過這片叢林繞襲對手後方,目的是切斷正在施工的中印公路。布朗立即向遠征軍總部報告這一信息,在日軍的彈雨中,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布朗戰車上的天線先後被日軍的神槍手打斷四次,直到第五次更換天線才終於把電報發完。

八莫戰場被摧毀的日軍戰車,炮塔都被炸掉了。
提到遠征軍的裝備,最吸引人的大約就是它的裝甲部隊。中國遠征軍的戰車部隊,無論裝備還是訓練,都是整個抗日戰爭中我國裝甲部隊的巔峰,在整個緬北戰場縱橫馳騁,戰績輝煌。它使用的謝爾曼式中型坦克全重30噸,主炮口徑75毫米,超過所有日軍在二戰中使用過的制式坦克。日本陸軍同樣水準的四式中型坦克直到戰敗還在試驗階段。
遺憾的是,這支精銳的裝甲部隊,由於美軍戰後收回戰車和其成員不願打內戰而大量流失,以及眾所周知的歷史問題,其詳細的戰鬥過程至今鮮為人知,隨著老兵們漸漸逝去,中國戰車部隊在緬北戰役中的英勇戰鬥很有隨著時間而消逝的危險。好在當時這支部隊是由中美官兵共同組建的,一部分參戰的美軍人員在戰後留下的回憶,還能夠讓我們從他們的眼中,重現當時的戰場。
裝甲兵團能夠這樣快速進入戰場,應當歸功於皮克准將指揮的工兵部隊。他們在戰鬥部隊後方以最快的速度建設起一條四車道的等級公路,無論山勢如何險惡,公路和前線部隊的距離從來沒有多於一天的路程。

日軍的97式裝甲車被稱作「豆戰車」,自重只有4.5噸,裝備37毫米炮一門,機槍一挺,高度只有1.79米,在姚明面前是真正的侏儒,用它阻擊M3或者M4坦克未免有點兒天真。
這位桀驁不馴的將軍對此沒有絲毫感激,他表示自己一點兒也不喜歡這個命名。他認為,用一個人的名字命名這條公路,實際上忽視了為了開通這條公路英勇奮戰的普通遠征軍戰士們的貢獻,只有他們,才是這場戰爭中真正的英雄。
由美軍少尉帕西駕駛,代號「安」的謝爾曼坦克率先壓響了一顆反坦克地雷,一條履帶被炸斷,一名日軍跳上他的坦克,試圖把一顆磁性雷固定在上面。就在此時,另一輛代號「東京有限公司」的謝爾曼坦克及時趕到,用機槍準確地把這名日軍從車上打了下來。一名姓葉(音譯)的中士射擊極為準確,把炮彈直接打進了一門日軍47毫米戰防炮的炮膛里,贏得耳機里的一片喝彩。
戰鬥的結果是日軍第三大隊幾乎全軍覆沒,大隊長岡田公中佐當場陣亡,如果不是大隊副官井上咸大尉冒死把他的屍體背回來,就可能被中國兵給埋在烈士陵園門口守門了。騰越的遠征軍烈士陵園,至今還埋著三個日本佐官的「倭冢」給看門呢。
撤出戰鬥的日軍也未能逃脫覆滅的命運,遠征軍追擊這支日軍直到臘戍郊外,在那裡和殘存的日軍裝甲車輛再次交手。此時日軍殘存車輛主要是裝甲運輸車,戰鬥力極差。此戰日軍14輛車被擊毀了13輛。日軍裝甲部隊就此從緬北戰場消失。
一些老兵對這一夜的戰鬥記憶猶新。豪斯回憶,「當時我在先導車中擔任炮手。我的這輛M3A3,代號是『阿拉丁』,我把這個代號刷在了坦克的正面裝甲上。這次戰鬥我打得比較窩囊。日軍第18師團的部隊隱藏在高大的大象草草叢中,因此我們未能先敵發現目標。18點30分,日軍的大炮開火了,我所在的部隊被日軍包圍,我們連有兩名美國顧問和數名中國官兵戰死,還有數人負傷。我們停止前進,除了車長炮手以外所有人員下車向前,在彈雨中掘開了一條戰壕,車輛擺開夜間防禦陣勢與日軍對射。第二天天亮的時候,P-51野馬式戰鬥機投入攻擊,日軍敗退了下去。」豪斯自己在戰鬥中腿、臂、手多處被彈片擊傷,直到第二天早晨才被送到幾公里后的戰地醫院,在那裡他接受了手術,並被送到印度阿薩姆的美國陸軍第二十軍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我開始對著那些閃光的地方開火。這可不是個容易的活兒,因為我們在高速移動,而我的視野在潛望鏡中極窄。現在我明白別的坦克手為何都戴著口罩和手套了,因為這該死的坦克設計有問題,向後拋出的彈殼接二連三地打在我的身上,而且燙得嚇人。公平地說,我當時已經被射擊的火焰晃花了眼,根本不能確認目標。
田中新一中將率領的第18師團總部與所屬第56聯隊會合,很快就發現有兩支盟軍部隊已經插到了自己身後,一支是東側的美軍「搶劫者」特種部隊(直屬史迪威的美軍突擊部隊,代號5307,因為指揮官為梅里爾准將,被中國遠征軍稱為「梅支隊」),另一支就是西側的裝甲兵團。意識到自己可能腹背受敵的田中,下令第56聯隊向裝備相對單薄的「梅支隊」發動攻擊,但攻勢並未奏效。日軍一度打到瓦魯班附近的昆印,並把師團總部設在這裏,但「梅支隊」遭到打擊後向中國軍隊求援,新38師第113團人手一口砍刀從密林中開路,及時趕到戰場,使戰局轉危為安。「梅支隊」指揮官梅里爾准將,他身邊有兩名黃皮膚的親信,這兩個可不是中國兵,而是美軍中的日本「二世」,這些日裔美國兵在「梅支隊」主要從事翻譯和情報工作,打起自己的老鄉來兇猛異常,讓人頗想起一句中國話叫「翻臉不認人」。
臘戍戰鬥之後,遠征軍裝甲兵團在緬北進入休整,等待惠通橋工程完畢后歸國(怒江上的惠通橋當時的承重能力,不足以承受謝爾曼坦克的重量)。1945年6月,得到中印公路物資補充的中國軍隊,在湘西雪峰山對日軍進犯部隊發動反攻,遠征軍中的新六軍空運參戰,當時也有將裝甲兵團調運參戰的考慮,但終未成行。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裝甲兵團按照「租借法案」將戰車歸還美方后返回祖國,遠征軍戰車部隊的歷史就此告一段落。

日軍炸毀河上的橋樑試圖阻擋追兵,中國坦克兵駕駛戰車徒涉溪河繼續追擊。
這一戰是緬北戰場罕見的戰車之間的作戰。遠征軍裝甲兵團參加這次戰鬥的,包括中型戰車突擊隊和戰車第一營的第三連。令人遺憾的是,參戰的美軍官兵回憶這一戰時,多著墨于自己所駕駛坦克的戰績,對中方的戰績描述不多。根據雙方記載,這一戰還原后大約是這樣的。
日軍使用這種戰車與遠征軍交手本來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雖然比M4坦克依然要差一點。但英帕爾一戰,第14坦克聯隊的九七改式坦克大部分未能撤回緬甸,僅有少數幾輛,打起來勢單力孤,未能發揮作用。
日軍炸毀河上的橋樑試圖阻擋追兵,中國坦克兵駕駛戰車徒涉溪河繼續追擊。
遠征軍,的確是當時中國軍隊中的異類,甚至是亞洲軍隊中的異類。
在謝爾曼坦克上的克勞福德回憶,貴街鎮周圍,環繞著片片稻田,山上則長滿了比人還高的蒿草。此時,還無法判斷鎮子里有無日軍,坦克兵們都把腦袋和肩膀伸出坦克的頂蓋朝外看。就在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鎮子上時,克勞福德忽然發現,山上有幾個草堆動了起來,他在最初的驚訝后立即醒悟過來:那是隱藏在草叢中的日本坦克!
估計所謂被俘的日軍坦克,是日軍第14坦克聯隊使用的九五式輕型坦克。日軍在堅布山曾將這種坦克放置在兩堵土牆之間組織防禦作戰,但面對中國軍隊兇猛的炮火,這種做法全然無濟於事。實際上,由於日軍的戰術思想是用戰車伴隨步兵提供火力支援,一般不進行戰車之間的對戰,因此其參戰的裝甲車輛多毀於遠征軍的炮火和步兵火力,雙方戰車之間的戰鬥不多。法利承認,「在這條戰線上,我們沒有多少像其他戰場上那樣,進行大規九*九*藏*書模坦克戰的機會。」

在八莫戰鬥中被俘的日軍坦克,上面帶有「旋風」字樣——整個八莫都被遠征軍包圍了,哪怕是寫上「梅超風」,也跑不出去了。
日軍的一式47毫米反戰車炮,是為了對抗蘇聯BT戰車開發的,也是緬甸戰場日軍的主力反坦克武器之一。
這支突擊部隊火力和防禦都堪稱一流。原美軍顧問法利回憶,他覺得自己被挑選到謝爾曼坦克部隊是一種運氣。因為謝爾曼厚實的裝甲讓人有足夠的安全感。法利曾檢查了一輛被俘的日軍坦克,得出結論,日軍戰車的防禦根本無法和謝爾曼相比。
史迪威有一個習慣是親自上前線,這有助於他更加有效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克勞福德曾在前線見到深入一線的史迪威。當時日軍一部攜帶火炮正在轉移,史迪威發現后命令一支中國部隊前去截擊。不幸的是,還不夠熟悉坦克作戰特點的中國裝甲部隊與步兵配合遲緩,讓日軍脫網而逃。為此,史迪威與布朗談話,要求他建立一支美式純裝甲突擊部隊。
裝甲兵團在臘戍火車站殲滅日軍一百餘人。這次不大的戰鬥,也是遠征軍裝甲部隊的最後一戰。
看日軍統計,在緬甸戰場,第18師團加上補充兵員一共33000餘人,戰死的就達到兩萬多人;活下來的人員,無論負傷還是沒負傷的,一共不到11000人。這與其他戰場負傷、戰死的人員約三比一的比例完全不符,其根本原因就是緬北惡劣的自然環境,無糧無葯,加上瘧疾和水蛭的攻擊,使大量日軍傷員迅速變成一攤白骨。在緬甸,日軍負傷后不能救治死亡的人員,比直接戰鬥陣亡的還要多。
中國軍人很快就以吃苦耐勞和勤勉聰明,獲得了美國教官的信任。當時在蘭姆伽擔任教官的林尼·豪斯(Linnie House)回憶:「我的班裡有18名中國官兵,最年輕的只有14歲。從維修到駕駛都屬於我們要教授的課程。這些中國人入伍前都是普通的農民和手工工人,大多從未見過卡車,更不要說坦克了,但他們中的軍官可以講英語。他們對我們講授的內容學得十分認真,令人欽佩,最終我和他們中的很多人變成了朋友。」
克勞福德等人在卡拉奇接收了145輛美製M3A3斯圖亞特式輕型坦克,200輛六輪大卡車和50輛吉普車,它們成為遠征軍裝甲部隊最早的裝備。說起來,M3A3坦克雖然在美軍中被划入輕型坦克,但其全重14.7噸,與全重15噸的日軍主力九七式中型坦克屬於同一級別,也是中國裝甲部隊從來沒有裝備過的「大傢伙」。M3A3斯圖亞特式戰車,這種美製輕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最廣泛的戰車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除裝備美國陸軍外,還提供給中國、英國等同盟國軍隊使用。
一個多少有點兒二百五的美國憤青形象,就這樣被塑造出來了。理查德森回憶:「我們撲向目標,可以聽到日軍還擊的炮火呼嘯而來,彈片打在坦克的前裝甲上噹噹作響。每一分鐘日軍拋到我們頭上的炮彈都在增加,我乘坐的戰車被擊中,一度失去了動力。戰友試圖重新啟動戰車的時候,我扣動扳機,帶著無法控制的顫抖對準日軍陣地猛烈掃射。『打短點射,短點射』,有人對我大聲喊,是車裡的戰友,『順著敵人打來的彈道還擊。如果你看到一片桔紅的閃光,那肯定是日本人的戰防炮,這個威脅最大,先打它!』
對於理查德森動輒又扔手榴彈又開槍放炮的「赤膊上陣」,行內人始終評價不一,多少有些人覺得他有戰爭狂和出風頭的傾向。理查德森對此坦然面對,「我的看法是,當你充滿恐懼時,克服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讓自己忙得顧不上多想。」他後來寫道,「而在前線還有什麼比端著槍開火更忙的事情呢?這樣,每次到前線採訪,我都給自己找個戰鬥位置。」
歸國后的遠征軍裝甲部隊人員去向十分複雜。國民政府將該部人員分編入國內的裝甲部隊。但是,裝甲兵團一部分人員,如李九齡等不願意參加內戰,紛紛退伍或開了小差,一部分人通過被俘和起義等途徑加入了解放軍,為解放軍裝甲部隊的早期建設作出了貢獻;還有一部分人員始終在國民黨軍中任職,後來撤退到台灣。不過,由於「孫立人兵變」案和原裝甲兵團第一營營長趙志華「湖口兵變」的影響,這批官兵在台灣多境遇坎坷。

第三大隊的潰敗讓日軍面臨一個更大的災難:由於根本沒想到一個大隊在這樣短的時間就被消滅,第18師團司令部孟關已經完全暴露在中國軍隊的面前,而且根本無兵可守。

行進在中印公路上的M3A3戰車
這一戰的一個插曲是日軍飛行師團也來湊過一次熱鬧,美軍顧問萊昂納多·法利(Leonard Farley)回憶:「一隊日軍轟炸機突然出現,並在戰場上空搜索我們的蹤跡。我軍的戰車都偽裝了起來,並且開到了隱蔽位置,本來並無危險。但是,剛剛打了勝仗的中國坦克兵對著日本飛機就開起火來,目標當即暴露,日機立即開始攻擊我們。雖然雙方的這次交手並沒給任何一方帶來損失,但中國友軍的這種打法,讓我們覺得餘悸難消。」
這些美國大兵接收這份工作的時候,認為自己的任務無非是訓練中國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的人員,他們大多沒有預料到,自己會和這些中國軍人一起在緬北前線經歷血與火的考驗,其中很多人就此長眠在了這片亞洲最蠻荒的土地上。直到今天已到耄耋之年,這些老兵中的倖存者依然對中國抱有深厚的感情。
在北緬戰役的前期戰鬥中,遠征軍裝甲部隊的主要車輛就是前面提到的M3A3輕型坦克,這種坦克是焊接車體,裝備一門37毫米炮,三挺機槍,車上有無線電通信設備,是M3系列坦克最完善的型號,其出色的越野能力在地形複雜的緬北戰場發揮得淋漓盡致。在緬北前線,儘管隨時有戰鬥損耗,中國遠征軍通常保持有100至125輛M3A3坦克,是對日軍作戰的鐵拳。
蓋有第18師團關防大印的明信片,後來成了遠征軍給來訪客人最好的禮物之一。趙振宇上校早年是北京大學的學生,他給自己原來在北大,現在西南聯大工作的老師們,每人都寄送了一份這種禮物表示師恩難忘,恐怕也不乏炫耀戰功之意。
3月14日,遠征軍發動孟拱戰役,試圖打通整個胡康—孟拱河谷。裝甲兵團奉命配合新22師正面進攻日軍堅守的堅布山要隘。日軍在這裏花費一年時間,修築了堅固的永久或半永久的防禦工事,將其稱為「三角山要塞」。雙方在這裏的戰鬥十分激烈。崎嶇的道路迫使中國遠征軍的戰車,經常不得不在泥濘小道上蹣跚行駛,而無法如操典上要求的那樣組成相互掩護的戰鬥隊形。注意到這一點的日軍常常集中火力在開闊路段攻擊中國裝甲部隊,因為在這裏的中國戰車如果遭到打擊很難向前後的羊腸小道疏散。除此之外,日軍不斷設置詭雷,在路面上伐倒大樹試圖卡住坦克的履帶,甚至焚燒坦克即將經過的叢林。其最惡毒的招數,是使用能夠貼在戰車鋼板上爆炸的磁性手雷和自殺式的「肉彈攻擊」。
這支部隊中的美軍人員,主要來自美國陸軍第527炮兵團,其兵員中有很多北卡羅來納州高速公路的維修工人。中美雙方都認識到緬北戰場環境惡劣,戰車的維護和作戰一樣重要,因此從這個部隊大量抽調人員進入遠征軍裝甲部隊。克勞福德回憶,1942年11月,他正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拉克爾營地接受訓練,忽然接到調令,通知他和第527團其他44名官兵立即啟程前往印度卡拉奇,在那裡組建一個訓練基地,他們55人統歸士官長卡爾·伯克(Carl Beck)指揮。

標誌顯示這是一輛遠征軍戰車,上面的裝飾卻極富美軍的文化風格。
當時已近傍晚,裝甲兵團的部隊奉命支援步兵攻佔貴街,他們並沒有直衝鎮子,而是沿著鎮子旁邊丘陵上的公路搜索攻擊,以佔領攻擊陣地。這條山腰上的公路旁有一個小的衝擊扇平原。在這裏,遠征軍中型戰車突擊隊的謝爾曼戰車和第三連的斯圖亞特式輕型戰車在這裏分開,輕戰車部隊在山麓展開,準備對貴街鎮進行攻擊,中戰車則在上方擔任警戒並提供炮火支援。

北面,梅支隊和新30師空降密支那,對這個日軍在緬北的中心發動奇襲,第18師團的總預備隊114聯隊被包圍在城中。

然而,第18師團不愧是日軍的一個王牌師團,儘管遭到重大損失,但一路撤退,仍然節節抵抗,哪怕是負傷的殘兵也各自為戰,拚命阻滯遠征軍前進的步伐。而日軍緬甸方面軍也很理解這個師團的重要性,先後為它補充官兵達15次之多,以至於日本投降的時候,第18師團很多部隊里已經一個原來的軍官都沒有了。日軍的這種拖延戰術,是為了讓其師團主力在得到補充后,能夠集中兵力固守瓦魯班以東的堅布山,以保持河谷東半部,特別是孟拱和加邁兩大要點。
不過,這次在英開塘的戰鬥,理查德森自嘲是在「半夢半醒」中加入了戰團。「我當時是Yank(譯揚基,又譯美國佬)雜誌的記者,對於即將爆發的戰鬥一無所知。戰車部隊總是很有魅力,我碰上了布朗上校的時候,對他說我是個記者,想採訪他的部隊拿點兒一手材料。趕巧的是他們正要出發,於是上校說他們有更重要的事兒要干。我想他肯定把我當成了個添麻煩的,於是對他說,我當過B-24轟炸機的機槍手,也許跟著部隊出發不會是累贅。為了說服他,我稍微吹了點兒牛,談起我在B-24飛機的腰部槍塔曾經奮勇打退來襲的四架零式戰鬥機。我想我說服了他,而且估摸著他會把我放在指揮車https://read•99csw•com裡,給我一挺機槍。」
當時在緬甸採訪的中國著名攝影記者王小亭,在傑布山口也親身遇險。當時,他正在採訪美軍「梅支隊」的Q.戴維德,忽然看到幾名日軍從路邊樹叢中鑽了出來,不顧一切地撲向正在路中間的一輛M3A3戰車。這些日軍每人身上綁著六塊苦味酸炸藥,貼上中國坦克就拉響炸藥,把自己炸成碎片,也炸穿坦克的裝甲。王小亭曾以拍攝《上海南站日軍空襲下的兒童》而著稱,但在堅布山口沒有拍下哪怕一張照片,可見當時戰事之緊張,間不容髮。

八莫戰鬥中被遠征軍俘虜的日軍戰車隊
這支裝甲部隊,是1943年10月1日在印度蘭姆伽成立的。作為一支中美聯合部隊,它的編製和軍銜都獨樹一幟。其中方總指揮為黃埔八期生趙振宇上校,美方總指揮為羅斯韋爾·H.布朗(Rothwell H.Brown)上校,全支隊下轄六個營,其中第一營和第二營為主力戰鬥部隊(第一營營長由趙振宇兼,後由趙志華升任;第二營營長湛志立),第三營至第六營為訓練部隊(各營長分別為沈文、譚寶霖、王先沂、鍾民達等)。布朗上校於1930年至1934年曾在中國軍隊中擔任顧問,是典型的「中國通」,甚至可以說一些中國方言。他本來是步兵軍官,在中國任職期間,親眼目睹日軍裝甲部隊的橫行,深感戰車在東方戰場的價值,回國后即改修裝甲兵戰術,以優異成績為軍界所重視,也因此受到史迪威的青睞。史迪威親自出面,調動布朗到中印緬戰區,以在戰術和管理方面指導年輕的中國裝甲部隊。布朗上校和性情暴躁的史迪威不同,性格比較活潑,與大多數中國軍官相處融洽。
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道理。那個時候大多數國民黨軍的部隊訓練不足,人員缺編嚴重,而且上層腐敗嚴重,軍隊士氣低落。日軍1944年發動豫湘桂戰役的時候,前鋒打到了貴州的獨山,對陪都重慶威脅很大。倉促間,國民黨方面緊急調動首都警衛軍——第97軍迎頭阻擊,卻在日軍一個聯隊面前一觸即潰。這個令人難堪的戰績並非不合理。按照國民黨軍的編製,正常情況下一個軍應該有三萬人,這個97軍參戰的時候有多少人呢?據統計是9800餘人,其中有槍的,不到三千,算起來,實際上也就一個團的兵力。史迪威發現大多數國民黨軍的師只有五六千人,遠遠低於額定的一萬名戰士,裝備更是落後而且缺乏維護。
事實上,當時遠征軍在印度的部隊,裝備水平甚至超過美軍步兵師的平均標準。這是因為,為了裝備遠征軍在印度的部隊,史迪威曾按照美軍的裝備標準運送了三個師的武器彈藥到達印度。可是當時中國遠征軍在印度只有兩個師,結果孫立人的新38師和廖耀湘的新22師瓜分了這三個美軍師的武器。因為這個原因,遠征軍擁有上面提到的裝備並不奇怪,甚至在緬北作戰中,中印緬戰區還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直升機救護部隊!

但是,對裝甲兵團來說,戰鬥並沒有結束。1945年1月29日,掃蕩中印公路周圍日軍,向新維和臘戍(即今天緬甸的果敢特區)方向進攻的遠征軍裝甲兵團,意外地在新維門戶貴街(Kutkai)與日軍裝甲部隊遭遇,中日裝甲部隊的對決,居然在這個大劇已經落幕的時候發生了。
「不過,我這通盲目射擊顯然聲勢駭人(大多數中國坦克兵對彈藥比較節儉,也不會這樣外行地亂打長點射給日軍指明目標),以至於正在半空中L5飛機上擔任協調的布朗上校,在耳機里困惑地問道:『第一輛車的機槍手是哪個小子?』他後來對我在這次戰鬥中的評價不低,因為這通猛掃雖然多半什麼也沒打著,但對面的日本兵真沒有幾個敢在這種『準確』的彈雨中把腦袋伸出來。這段話讓我如釋重負,因為我實在不好意思告訴別人,自己後來乾脆就是閉著眼睛亂打……」
4月24日,裝甲兵團和新22師經過苦戰,終於攻剋日軍「三角山要塞」,與迂迴進攻的新38師在沙杜渣(Shadazup)會師,日軍在孟拱外圍的防線被打開了一個缺口。

遠征軍裝甲兵團坦克上的標語很值得一看,這裏寫的是——突擊。

前進中的遠征軍裝甲部隊M4A4戰車

坦克部隊出發,遠征軍步兵登戰車隨同出擊。
這場被稱作「西通截路之戰」的惡鬥打響了。面對日軍瘋狂的兩面夾攻,第112團團長陳鳴人率部死戰,利用險要的地形和日軍構築的防禦工事堅守西通。在激烈的戰鬥中第112團傷亡慘重,曾經找到並將杜聿明將軍和新22師殘部從野人山中救出的功臣周有良連長就陣亡在這裏。但是,這些出身寒微的中國農家子弟,以出人意料的頑強捍衛了自己的陣地,也捍衛了中國步兵忠誠堅毅的榮譽。他們扼守的西通,始終如一根釘子釘在兩路日軍之間。在史迪威親自調動下,盟軍飛機不斷為陳鳴人部投下糧彈藥品。日軍狂攻一個星期,內外兩軍間隔只有四英里,彼此射出的炮彈都能夠看到,但就是無法會合。包圍圈外的日軍最終彈儘力竭,帶著滿身的傷痕鎩羽而歸。在這個緬甸的無名小鎮,陳鳴人打出了自己軍人生涯中最精彩的一戰,在緬北戰場得到了「攔路虎」的綽號。
這裏,據說是清朝大將傅恆征緬時屯軍的重鎮銅壁關,也有人說諸葛亮南征時「深入不毛」中的「不毛」,就是今天「八莫」的諧音。在八莫之戰中,戰車部隊最初準備用於攻城,后發現八莫城中多參天老樹,在前面的炮戰中多被連根拔起,變成了路障,戰車行動不便。因此,裝甲部隊改為擔任從市區外的山坡上向城中炮擊的任務,以掩護步兵的進攻,並隨時截擊日軍機械化部隊的突圍行動。日軍稱,中國遠征軍在這一戰中動用了「自行火炮」。其實,所謂自行火炮就是裝甲兵團的坦克。
此時,日軍忽聞噩耗。3月8日,沉寂數日的裝甲兵團利用出色的機動能力突出奇兵,一舉攻佔日軍後方重要據點維蘇家(Wesu Ga),切斷了第18師團的主要補給線。聞訊的田中剛剛下達部隊全線後撤的緊急命令,在昆印的總部就突遭遠征軍裝甲兵團的猛攻,中國戰車直接衝進了日軍第18師團的總部!

日軍曾用來阻擊遠征軍的九七式裝甲車
英開塘的戰場地勢開闊,河面上被日軍破壞的橋樑隱約可見。這樣的戰鬥雙方意圖都很明確,無可隱瞞。隔河遙遙相對的兩軍,讓人想起古代戰爭中的軍陣。美軍參戰老兵貝克爾中士回憶,他們的謝爾曼坦克在前方安裝了一副很像推土機鏟刀的破障器,一輛輛遠征軍的坦克謹慎而小心地劈開堤坡上的植被,在河岸的幾處同時開始渡河。「從望遠鏡望出去,場面頗為壯觀。當我們爬上對岸的時候,多蘭中尉下令所有坦克調整位置,整個進攻陣線擺成了一個巨大的楔形。從坦克的潛望鏡中望去,對面綿延半英里的台地清晰可見,毫無遮掩。這裏原來顯然曾生長過茂密的樹叢,如今,卻只有不到膝蓋高的大象草,頂端一片被焚燒后的焦黑。台地盡頭,是暗青色的叢林,日軍,就在那裡等待著我們。炮擊一直在持續,配合作戰的轟炸機也頻頻對日軍投下炸彈。多蘭中尉下令,進攻開始了。」
這次戰鬥,中國官兵陣亡十三人,八人負傷;美軍參戰人員中,共有四人陣亡,五人負傷。裝甲兵團損失輕型坦克四輛,兩輛落入河中的中國坦克被打撈起來修復使用。
每一個犧牲都是不朽的,或許正是說的他們。
斯蒂威檢看了日軍被擊毀的戰車,取了一面日軍的膏藥旗,帶回去做紀念品。美國人沒有「膏藥」的概念,他們把這種旗幟叫做「肉丸子旗」。他的印象是日本坦克無論重量還是防禦,連M3A3的水平都達不到。這的確是事實,在各國主力戰車中,日軍的九五式輕型坦克的確屬於袖珍體型的,加上彈藥和人員,也只有7.7噸重。雖然這種坦克在中國戰場曾給裝備低劣的中國步兵部隊造成很大威脅,但在緬甸的戰鬥中,不但遠征軍的坦克它打不過,連卡車也可以「欺負」它。1944年12月,遠征軍的卡車駕駛員鄧中華就曾經用美製道奇大卡車,撞翻了一輛襲擊運輸部隊的日軍九五式坦克,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迹。

美國戰地記者理查德森
在整個裝甲兵團中,美軍有一個龐大的顧問團,總人數231人,其中包括九名軍官,中方人員總計約1800人。按照原第一營坦克手李九齡的回憶,當時能夠加入這支部隊的中國官兵,都堪稱精銳。他所在的第一營補給連,連長劉奎斗就是復旦大學畢業的(后證實為浙江大學)。
日軍這種戰術不能不說有一定的道理,在菲律賓不多的幾次坦克戰中,日軍就曾利用近距離的伏擊彌補火力的不足,取得過一定的戰績。不幸的是,在緬北戰場上的遠征軍裝甲部隊此時已經久經戰陣,反應極快,在發現日軍坦克的同時紛紛開始轉向迎戰。坦克手的耳機里一片紛亂,克勞福德在大聲報告日軍坦克方位,指揮官下令對日軍坦克開火,而在命令下達之前,謝爾曼坦克已經向日軍射出了第一排炮彈。
經過西通的戰鬥,包圍圈中的敵軍編製已經被打亂,傷兵滿營。無法打開西通,他們得不到一顆米和一粒子彈的補充,完全靠挖野菜吃野芭蕉根活命,許多日軍被餓得骨瘦如柴,連槍都拿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