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進一步閱讀建議

進一步閱讀建議

近期有關現代法國的知識分子狀況問題的討論中,下述文獻值得關注:弗朗索瓦·布里科,《操弄意識形態:論知識分子與民主熱情》[Fran.ois Bourricaud, Le Bricolage idéologique: Essai sur les intellectuels et les passions démocratiques(Paris, 1980)];讓·貝爾基爾,《知識分子與權力》[Jean Belkhir, Les Intellectuels et le pouvoir(Paris, 1982)];讓-保羅·阿隆,《現代人》[Jean-Paul Aron, Les Modernes(Paris, 1984)];路易·加諾維爾,《朝向歷史的知識分子》[Louis Janover, Les Intellectuels face à l'histoire(Paris, 1980)];埃爾維·哈蒙與帕特里克·羅特曼,《知識分子權力:高級知識分子考察》[Hervé Hamon and Patrick Rotman, Les Intellocrates: Expédition en haute intelligentsia(Paris, 1981)];皮埃爾·布迪厄,《學院人》[Pierre Bourdieu, Homo Academicus(Cambridge, 1988;orig. Paris, 1984)];以及雷吉斯·德布雷,《教師、文人、名人:現代法國知識分子》[Régis Debray, Teachers, Writers, Celebrities: The Intellectuals of Modern France(London, 1981;orig. Paris, 1979)]。《爭鳴》雜誌在第50期(1988年5—6月)的時候,發表了一份題為「我們的歷史:法國知識分子史史料,1953—1987」的詳盡的戰後法國知識分子和文化史的年表。需要特別提到的是兩個更早一些的不同性質的研究:路易·博丹,《知識分子》[Louis Bodin, Les Intellectuels(Paris, 1964)],這是研究知識分子在法國社會中的地位的職業歷史學家的首批嚴肅研究成果之一;喬治·李希特海姆,《現代法國的馬克思主義》[George Lichtheim, Marxism in Modern France(New York, 1966)],在很短的篇幅內涵蓋了令人驚訝的廣度,並且在初版的30年之後,它仍然是有關這一主題的最有價值的研究。
對於標識著法國知識分子同1945—1989年間受到蘇聯控制的國家之間關係的複雜的互動、懷疑與誤解,尚未有綜合性的研究。但可參閱,皮特·德里,《從布達佩斯到布拉格:法國左派的重生》[Peter Deli, De Budapest à Prague: Les Sursauts de la Gauche française(Paris, 1981)],以及皮埃爾·格雷米翁,《巴黎—布拉格:面對復興與受鎮壓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左派》[Pierre Grémion, Paris-Prague: La Gauche face au renouveau et à la répression tchécoslovaques, 1968—1978(Paris, 1985)],兩者都涵蓋了1956年之後的時期,以及伊夫琳·皮西耶- 庫施內所編的,《解讀斯大林主義》[Evelyne Pisier-Kouchner, ed., Les Interprétations du Stalinisme(Paris, 1983)]。對法國進步思想中的東歐併發症的簡要討論,參見托尼·朱特,「重新發現東歐」,收錄於斯蒂芬·格勞巴德所編的,《東歐……中歐……歐洲》[Tony Judt, 「The Rediscovery of Central Europe,」in Stephen Graubard, ed., Eastern Europe...Central Europe...Europe(Boulder,Co., 1991)]。有關20世紀40年代的審判秀和政治肅清運動,參見喬治·霍多什,《審判秀:東歐的斯大林主義肅清運動,1948—1954》[George Hodos, Show Trials: Stalinist Purges in Eastern Europe, 1948—1954(New York, 1987)]。其中一個捷克犧牲者的回憶錄對「法國關聯」進行了探討,阿圖爾·倫多寧,《告解》 [Artur Londonin, The Confession(New York, 1970)];另請參閱弗朗索瓦·費伊特的《回憶錄:從布達佩斯到巴黎》[Memoires: De Budapest à Paris(Paris, 1986)],其中廣泛敘述了那一時期法國媒體眼中的東歐事態進展。

30年代

戰後法國的哲學與政治

在下文中,我列出了一些有關本書所討論的那個時期的法國知識分子的更為重要的或有用的學術著作。圍繞這一主題有大量的文獻,不僅由於其內在的價值,還因為知識分子對其自身以及他人的吸引力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我並沒有試圖對二手資料進行一個全面的整理,也沒有過多地討論我所使用的一手文獻,這兩者本身就需要一整本書的篇幅。相反,我將自己限定在與本研究直接相關的法文與英文的材料。那些想要就有關主題進一步加深閱讀的讀者,可以參考本書的註解以及帕斯卡爾·奧里與讓-弗朗索瓦·西里內利的《法國知識分子,自德雷福斯事件至今》[Pascal Ory and Jean-François Sirinelli, Les Intellectuels en France, de Ɩ'affaire Dreyfus à nos jours(Paris, 1986)]的「文獻說明」。有關本書並未涉及的1956年至今的左派知識分子的詳盡的研究成果目錄,參見托尼·朱特《馬克思主義和法國左派》[Tony Judt, Marxism and the French Left(New York, 1986)]以及蘇尼爾·基爾納尼《法國左派知識分子的衰落,1945—1985》[Sunil Khilnani, The Decline of the Intellectual Left in France, 1945—1985(Cambridge, Mass., forthcoming)]的參考文獻。

抵抗與合作

極權主義兩難

知識分子與共產主義

在第一類文獻中,參見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多卷本自傳,尤其是有關戰時與戰後時期的那兩卷:《青壯年》[The Prime of Life(Cleveland, 1962)]以及《情勢所迫》[Force of Circumstance(New York, 1965)]。儘管有時它們缺乏心理學洞見,並不時表現出令人驚訝的幼稚,卻仍然是真誠的且有益的高質量敘述。有著類似多變的經歷卻具有更高的自我剖析性與誠實度的作品,參見克洛德·羅阿的三卷本:《經驗的我,先驗的我》[Moi, Je(Paris, 1969)];《我們》[Nous(Paris, 1972)];以及《總而言之》[Somme tout(Paris, 1976)]。最好的也許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前共產黨知識分子的自傳,當屬埃德加·莫蘭1958年初版于巴黎的《自我批判》(Autocritique)。更具分析性的自傳,參見共產主義哲學家亨利·勒菲弗,《總數與餘數》[Henri Lefebvre: La Somme et le reste(Paris, 1959)]。這類作品的極致,即幾乎對個人生活隻字不提,將其軌跡敘述成為作知識分子的一系列職業生涯,參見雷蒙·阿隆的《回憶錄:五十年的政治反思》[Mémoires: 50 Ans de réflexion politiqu(Paris, 1983)]。儘管它們缺乏人情味,或許正因為此,它們才能成為理解30年代以來知識分子生活的具有啟發性的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指南。以完全不同的角度敘述的同類作品,可參見弗朗索瓦·莫里亞克的《政治回憶錄》[Mémoires politiques(Paris, 1967)],輔之以其多卷本的《日誌》[Journal(Paris, 1937—1953)]。
就穆尼埃及其圈子的議題,有越來越多的文獻,大多數都是富有爭議的。米歇爾·維諾克的《「精神」雜誌的政治史,1930—1950》[Michel Winockʼs Histoire politique de la revue「Esprit,」1930——1950(Paris, 1975)]內容豐富,但卻由於作者對其研究主題的同情而常常忽視了對穆尼埃作品的含義與不連貫性的關注。約翰·赫爾曼的客觀的研究《埃馬紐埃爾·穆尼埃與新天主教左派,1930—1950》[Emmanuel Mounier and the New Catholic Left, 1930——1950(Toronto, 1981)],缺乏維諾克作品的複雜性,但卻保持了一種合適的批判立場。貝爾納·亨利·列維對20世紀法國天主教思想的激進詮釋,把後者貶為被美化了的新法西斯主義,對大眾偶像夏爾·佩吉、埃馬紐埃爾·穆尼埃持一種輕蔑的態度,因而這種知識分子史的寫法是不可靠的、過於簡單的;但它尚待來自穆尼埃捍衛者令人滿意的回應。奇怪的是,戰後那些年穆尼埃的親共產主義立場卻部分證實了列維的詮釋。參見貝爾納·亨利·列維,《法蘭西意識形態》[L'Idéologie française(Paris, 1981)]。有關在抵抗運動時期對於戰時出現的天主教張力的研究,參見勒內·貝達里達,《「基督教見證」,1941—1944》[Renée Bedarida, 「Témoignage Chrétien」1941—19read.99csw.com44(Paris, 1977)];戰後最有影響力的且受到社會天主教主義思潮深刻影響的日報《世界報》的關注點與特殊風格,在雅克·朱利亞爾與讓-諾埃爾·讓納內的《伯夫-梅里的「世界報」,或達爾西斯特的職業》書中得到了詳述[Jacques Julliard and Jean-Noel Jeanneney, 「Le Monde」de Beuve-Méry, ou le métier d'Alceste(Paris, 1979)]。
有關薩特生平最全面性的研究,參見安妮·科昂-索拉爾,《薩特,1905—1980》[Annie Cohen-Solal, Sartre, 1905——1980(Paris, 1985)]。科昂-索拉爾女士通過能量與信息量彌補了所欠缺的哲學敏銳。另請參閱,羅納德·海曼《薩特傳》[Ronald Hayman, Sartre: A Biography(New York, 1987)]。有關西蒙娜·德·波伏瓦,參見戴爾德麗·貝爾,《西蒙娜·德·波伏瓦》[Deirdre Bair, Simone de Beauvoir(New York 1990)]。赫伯特·洛特曼的《加繆》[Herbert Lottmanʼs Camus(Garden City, N.Y., 1979)]對加繆做了詳盡的敘述。有關莫里斯·梅洛-龐蒂與雷蒙·阿隆,尚未有令人滿意的傳記。這或許也反映了他們作品的嚴謹性,以及私生活的次要性——對他們並不適合進行非正式的以及事無巨細的談論。有關梅洛-龐蒂,參見安德烈·羅比內,《梅洛-龐蒂:他的生活與作品》[André Robinet, Merleau-Ponty: Sa Vie, son oeuvre(Paris, 1970)];至於雷蒙·阿隆,我們必須等待阿麗亞娜·舍貝爾·達波洛尼亞,她曾承諾要對此進行研究。埃馬紐埃爾·穆尼埃在讓-瑪利·多梅納克那裡得到了近乎聖徒般的對待[Jean-Marie Domenach, Emmanuel Mounier(Paris, 1972)];對埃馬紐埃爾·穆尼埃的更加客觀的但僅限於其思想與作品的分析,參見傑拉爾·魯若,《穆尼埃,卷一,個體的產生》[Gérard Lurol,, Mounier 1. Genèse de la personne((Paris, 1990)]。弗朗索瓦·莫里亞克是讓·拉庫蒂爾傳記的主角[Jean Lacouture: François Mauriac(Paris, 1980)];也是他自己的兒子克洛德所寫傳記的對象[François Mauriac(Paris, 1985)];有關其戰時歲月的解讀,參見讓·圖佐,《德佔時期的莫里亞克》[Jean Touzot, Mauriac sous l'Occupation(Paris, 1990)]。有關路易·阿拉貢動蕩不安的一生,參見皮埃爾·戴,《阿拉貢:尚待轉變的一生》[Pierre Daix, Aragon: Une Vie à changer(Paris, 1975)]。
有關戰敗之後法國及法國知識分子的情緒的最好闡釋,參見如下所列的回憶錄與自傳。有關現代的評論,最好的文獻是馬克·布洛赫的《奇怪的戰敗》[Marc Bloch, Strange Defeat(London, 1949)],不管在這一方面還是在其他方面,其價值都是無可估量的。關於道德革新者組成的依泉圈子,參見皮埃爾·比通,《依泉的人們》[Pierre Bitoun, Les Hommes d'Uriage(Paris, 1988)],以及安托萬·德萊斯特,《依泉:風暴中的共同體與學校,1940—1945》[Antoine Delestre, Uriage: Une Communauté et une école dans la tourmente, 1940—1945(Nancy, 1989)],還有下述所引用的赫爾曼和維諾克的著作。有關知識分子抵抗運動,參見上述已引的詹姆斯·威爾金森的綜合性研究(「知識分子與政治」條目下);羅德里克·凱德沃德,《維希法國的抵抗運動》[Roderick Kedward, Resistance in Vichy France(Oxford, 1978)];凱德沃德與羅傑·奧斯汀所編的,《維希法國與抵抗運動》[Kedward and Roger Austin, eds., Vichy France and the Resistance(London, 1985)];以及雅克·德布 -布里代爾,《知識分子抵抗運動》[Jacques Deb.-Bridel, La Résistance intellectuelle(Paris, 1970)],鑒於作者的戴高樂主義的先入之見,以及對大眾反貝當主義的過分樂觀的解釋,讀者必須帶著一種審慎的態度對其進行閱讀。亨利·米歇爾的早年著作,《抵抗運動思潮》[ Henri Michel, Les Courants de pensée de la Résistance(Paris, 1962)],仍然是具有啟發性和值得信賴的。

法國知識分子(總論)

有關對蘇聯的態度,參見M·卡多,《法國知識分子生活中的俄國》[M. Cadot, La Russie dans la vie intellectuelle fran.aise(Paris, 1967)];莉莉·馬爾庫所編的,《左派眼中的蘇聯》[Lily Marcou, ed., L'URSS vue de gauche(Paris, 1982)];弗雷德·庫普弗曼,《蘇聯國家》[ Fred Kupferman, Au pays des Soviets(Paris, 1979)];克里斯蒂安·熱朗,《盲:社會主義者與蘇維埃神話的誕生》[Christian Jelen, L'Aveuglement: Les Socialistes et la naissance du mythe soviétique(Paris, 1984)];以及本書開篇所提到的各類綜述性文獻。有關本書所涉及的事件,下述的文獻也同樣值得關注:紀堯姆·馬洛里,《克拉夫琴科事件》[Guillaume Malaurie, L'Affaire Kravchenko(Paris, 1982)];多米尼克·勒古,《無產階級科學?李森科案》[Dominique Lecourt, Proletarian Science? The Case of Lyssenko(London 1977; orig. Paris, 1976)];德尼·布伊坎,《李森科與李森科主義》[Denis Buican, Lyssenko et le Lyssenkism(Paris, 1988)];以及戴維·魯塞、傑拉爾·羅桑塔爾與泰奧·貝爾納所著的《為了集中營的真相(一樁巴黎的反斯大林主義案)》[ David Rousset, Gérard Rosenthal, and Théo Bernard, Pour la vérité sur les camps concentrationnaires(un procès antistatinien à Paris)(1951;revised edition Paris, 1990)]。黨內知識分子信奉並提出共產黨路線的例證,參見多米尼克 ·德桑蒂,《鐵托及其圈子的面具與面目》[Dominique Desanti, Masques et visages de Tito et des siens(Paris, 1949)];以及皮埃爾·戴,《為何戴維·魯塞要捏造蘇聯的集中營?》[Pierre Daix, Pourquoi David Rousset a inventé les camps soviétiques(Paris, 1949)]。
關於知識分子的通敵,參見帕斯卡爾·奧里,《通敵者》[Pascal Ory, Les Collaborateurs(Paris, 1977)];克洛德·列維,《「新時代」與「通敵意識形態」》[Claude Lévy, 「Les Nouveaux Temps」et Ɩ'idéologie de la collaboration(Paris, 1974)];以及格哈德·賀希菲爾德與帕特里克·馬什,《法國的通敵:納粹佔領時期的政治與文化,1940—1944》[Gerhard Hirschfeld and Patrick Marsh, Collaboration in France: Politics and Culture during the Nazi Occupation, 1940—1944(Oxford, 1989)]。儘管近期有關維希時期不乏眾多有趣的研究,但對德佔時期法國的知識分子生活這一主題仍然沒有特別出色的通論型成果。但仍可參閱克里斯蒂安·富爾,《維希的文化事業》[Christian Faure, Le Projet culturel de Vichy(Lyon, 1989)];傑拉爾·盧瓦索,《戰敗與通敵的文學作品》[Gérard Loiseaux, La Littérature de la défaite et de la collaboration(Paris, 1984)];以及讓 -米歇爾·吉羅所做的有趣的案例研究,《維希與德佔時期的馬賽的知識分子與藝術家的生活,1940—1944》[Jean-Michel Guiraud, La Vie intellectuelle et artistique à Marseille à .『époque de Vichy et sous .』occupation,1940—1944(Marseille, 1987)]。有關法西斯知識分子,參見讓-瑪麗·迪烏多納,《我無處不在,1930—1944》[Pierre-Marie Dioudonnat, Je suis partout, 1https://read.99csw.com930—1944(Paris, 1973)];以及W·R·塔克,《法西斯的自我:羅貝爾·巴西拉奇的政治檔案》[W. R. Tucker, The Fascist Ego: A Political Biography of Robert Brasillach(Berkeley, 1975)]。
對大革命之後的法國政治思想的梳理,參見雅克·德羅,《法國政治學說史》[Jacques Droz, Histoire des doctrines politiques en France(Paris, 1971)],或者阿爾貝·蒂博代的年代久遠但卻仍具啟發性的著作,《法國的政治觀念》[Albert Thibaudet, Les idées politiques en France(Paris, 1927)]。羅伊·皮爾斯的《當代法國政治思想》[Roy Pierce, Contemporary French Political Thought(Oxford, 1966)],有些過時但卻不無裨益。帕斯卡爾·奧里所編的短文集,《政治觀念新史》[Nouvelle Histoire des idées politiques(Paris, 1987)]的文章質量層次不齊。有關法國的共和主義歷史,參見克洛德·尼科萊,《法國的共和理念:論批判的歷史》[Claude Nicollet, L'Idée républicaine en France: Essai d'histoire critique(Paris, 1982)];以及呂克·費里以及阿蘭·雷諾, 《政治哲學》卷三,《從人權到共和理念》[Luc Ferry and Alain Renaut, Philosophie politique(Paris, 1985), vol. 3, Des droits de I'homme à l'idée républicaine]。在阿歇特(Hachette)出版社新出版的《法國史》中,330弗朗索瓦·傅勒所寫的那一卷《革命:從杜爾哥到朱爾·費里,1770—1880》 [La Révolution: De Turgot à Jules Ferry, 1770—1880(Paris, 1988)]就該主題提出了許多敏銳的見解,克洛德·勒福爾的《民主的發明》[Claude Lefort in L'Invention démocratique(Paris, 1981)]亦如是。有關權利主題以及它們在早先法國共和語彙中的使用,參見馬塞爾·戈謝,《人權革命》[La Révolution des Droits de .'Homme(Paris, 1989)];以及弗朗索瓦·傅勒及莫納·奧佐夫所編的《法國大革命的批判詞典》[Fran.ois Furet and Mona Ozouf, eds., Critical Dictionary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Cambridge, Mass. 1989; orig. Paris, 1988)]里的文章,尤其是第四章。有關法國憲政思想中的權利的地位問題,從一個相當尊重法律的視角提供的一個最容易理解的縱覽,是讓里韋羅的著作,《人 ·《政治自由》卷一,權》[ Jean Rivero, Les Libertés publiques(Paris, 1974), vol. 1, Les Droits de l'homme]。
讓 -路易·盧貝·德爾·培爾研究並界定了30年代的「不服從的」知識分子,《30年代的不服從主義者》[Jean-Louis Loubet del Bayle, Les Non-conformistes des années 30(Paris, 1969)]。另請參閱澤夫·施特恩赫爾的野心勃勃但又帶有傾向性的綜述,《非左非右:法國的法西斯意識形態》[Zeev Sternhell, Neither Right nor Left: Fascist Ideology in France(Berkeley, 1986)]。關於案例研究基礎上的,對於那些年的知識分子的政治承諾的闡釋,參見戴維·沙爾克,《政治介入的光譜》[David Schalk, The Spectrum of Political Engagement(Princeton, 1979)];324有關那個年代的哲學氛圍,參見邁克爾·羅斯,《認知與歷史:20世紀法蘭西人對黑格爾的擅用》[Michael Roth, Knowing and History: Appropriations of Hegel in Twentieth-century France(Ithaca, N.Y., 1988)],本書也涉及了對戰後思想的討論。有關喬治·巴塔耶及其圈子,參見讓 -米歇爾·貝尼耶,《不可能的政治:介於反抗與介入之間的知識分子》[ Jean-Michel Besnier, La Politique de l'impossible: L'Intellectuel entre révolte et engagement(Paris, 1972)];以及丹尼斯·奧利耶,《社會學學院》[ Denis Hollier, The College of Sociology(1979;reprint Minneapolis, 1988)]。有關大背景的研究,另請參閱莫里斯·納多,《超現實主義史》[Maurice Nadeau, Histoire du surréalisme(Paris, 1970)]。有關人民陣線時期官方或者非官方的左派小團體,參見傑拉爾迪·勒魯瓦與安娜·羅什,《作家與人民陣線》[Géraldi Leroy and Anne Roche, Les écrivains et le Front populaire(Paris, 1986)];以及D·波諾 -拉莫特與J-L·里斯帕爾所編的,《30年代的知識分子》[D. Bonnaud-Lamotte and J-L Rispail, eds., Intellectuel(s)des années trente(Paris, 1990)]。有關共產黨人,參見讓 -皮埃爾·貝爾納,《法國共產黨與文學問題,1921—1939》[Jean-Pierre Bernard, Le Parti Communiste fran.ais et la question littéraire, 1921—1939(Grenoble, 1972)]。
研究戰後事件的學者成果卓著。有關「肅清運動」的整體性描述,參見彼得·諾維克,《抵抗運動對抗維希政權:光復的法國對通敵者的肅清》[Peter Novick, The Resistance versus Vichy: The Purge of Collaborators in Liberated France(New York, 1968)]。更流行但研究廣度毫不遜色的作品有赫伯特·洛特曼,《肅清運動》[Herbert Lottman, The Purge(New York, 1986)]。羅貝爾·阿隆的宏大著作,《肅清運動史》,三卷本[Robert Aron's massive work, Histoire de l'épuration, 3 vols.(Paris, 1967—1975)],同他的《維希史》[Histoire de Vichy(Paris, 1954)]一樣被認為帶有偏見,因而需要有所鑒別地閱讀。有關文人與藝術家的處境,參見皮埃爾·阿蘇利納,《知識分子肅清,1944—1945》[Pierre Assouline,L'Épuration des intellectuels, 1944——1945(Brussels, 1985)];以及部分地,菲利普·布德雷爾,《野蠻肅清:1944—1945》[Philippe Bourdrel,L'Épuration sauvage: 1944——1945(Paris, 1988)]。讓·波揚(Jean Paulhan)具有警示意義的文章《致抵抗運動領袖的信》[Lettre aux directeurs de la Résistance(1951;reprint Paris, 1987)]讀來仍不無裨益。有關這些事件的背景研究,參見喬治·馬加里昂,《光復時期的鬥爭、權力和社會》[Georges Madjarian,Conflits, pouvoirs, et société à la Libération((Paris, 1980)];以及弗雷德·庫普弗曼,《好日子伊始,1944—1946》[Fred Kupferman,Les Premiers Beaux Jours, 1944——1946(Paris, 1985)]。
有關法國對美國的態度這一令人困惑的主題,最好的導論性的文獻329為德尼·拉科納、雅克·魯普尼克以及瑪麗 -弗朗斯·托瓦內所編的《頭腦中的美國》[Denis Lacorne, Jacques Rupnik, and Marie-France Toinet, eds., L'Amérique dans les têtes(Paris, 1986)],可與戴維·斯特勞斯的 《西方的威脅:現代法國反美主義的興起》[David Strauss, Menace in the West: The Rise of French Anti-Americanism in Modern Times(Westport, Conn., 1978)]互為補充。當代法國對美國的態度的討論,還可參閱卡爾·多伊奇所編的,《法國、德國以及西方聯盟:有關精英對歐洲一體化與世界政治的態度的研究》[Karl Deutsch, ed., France, Germany, and the Western Alliance: A Study of Elite Attitudes on read•99csw.com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World Politics(New York, 1967)]。有關歷史縱覽,參見讓 -巴普蒂斯特·迪羅塞勒,《法國與美國,從緣起到今日》[Jean-Baptiste Duroselle, La France et les états-Unis des origines à nos jours(Paris, 1976)]。這一主題在上述有關30年代的文獻以及考特與霍蘭德的著作中亦有涉及。因為反美主義不僅意味著對美國的厭惡,同時,還時而被等同於反現代主義、反猶主義、仇外以及集體不安全感等一攬子的隱喻與代名詞。這些書籍可與如下文獻互為補充,拉爾夫·塑爾,《法國觀點與外國人,1919—1939》[Ralph Schor, L'Opinion fran.aise et les étrangers, 1919—1939(Paris, 1985)];勒內·吉羅爾以及羅貝爾·弗蘭克所編的 《存疑的法國實力,1945—1949》[René Girault and Robert Frank, eds., La Puissance fran.aise en question, 1945—1949(Paris, 1988)];以及米歇爾·維諾克,《法國的民族主義、反猶主義和法西斯主義》[Nationalisme, antisémitisme et fascisme en France(Paris, 1982)]。有關法國的反猶主義,另請參閱《法國與猶太人問題》[La France et la question Juive(Paris, 1981)];傑弗里·梅爾曼,《法國的反猶主義遺產》[Jeffrey Mehlman, Legacies of Anti-Semitism in France(Minneapolis, 1983)];以及皮埃爾·伯恩鮑姆,《一個政治神話:「猶太共和國」》[Pierre Birnbaum, Un Mythe politique: La「République Juive」(Paris, 1988)]。
對於任何試圖理解戰後法國紛亂的知識分子同共產主義之間的關係的人,戴維·考特的《共產主義與法國知識分子,1914—1960》 [David Caute, Communism and the French Intellectuals, 1914—1960(London, 1964)]總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出發點,儘管它已經開始顯得有些過時了。對於知識分子同法國共產黨的關係的標準敘述,參見讓尼娜·韋爾代- 勒魯,《為黨派服務:共產黨、知識分子與文化(1944—1956)》[Au service du parti: Le Parti Communiste, les intellectuels et la culture,1944—1956(Paris, 1983)],以及《夢遊者的蘇醒:共產黨、知識分子與文化(1956—1985)》[Le Réveil des somnambules: Le Parti Communiste, les intellectuels, et la culture,1956—1985(Paris, 1987)],儘管它們的討論對象僅限於黨員。對遠遠超出預期的自謙的描述,參見貝爾納·勒讓德爾,《法國的斯大林主義者:誰說了什麼,1944—1956》[Bernard Legendre, Le Stalinisme français: Qui a dit quoi, 1944—1956(Paris, 1980)];對它的分析,參見娜塔莎·迪歐傑瓦與弗朗索瓦·喬治,《斯大林在巴黎》[Natacha Dioujeva and François George, Staline à Paris(Paris, 1982)]。想要了解薩特及其同代人在對何事做出回應,可參見洛朗·卡薩諾瓦,《共產黨、知識分子與國家》[Laurent Casanova, Le Parti Communiste, les intellectuels, et la nation(Paris, 1949)]。有關親共知識分子的動機與矛盾情緒的描述,最好的文獻是回憶錄和自傳(如下所述);有關現代的論爭與評述,仍然有意義的研究有,皮埃爾·納維爾,《共產黨知識分子》[ Pierre Naville, L'Intellectuel communiste(Paris, 1956)],其中也談到了薩特的問題;德尼·馬斯科洛,進一步閱讀建議435 《關於法國知識分子苦難的波蘭信札》[Denys Mascolo, Lettre polonaise sur la misère intellectuelle en France(Paris, 1957)];以及朱爾·莫內羅,《共產主義社會學》[Jules Monnerot, La Sociologie du communisme(Paris, 1949)]。這個時期,也產生了有關知識分子開始接受並擁抱共產主義時的情感與智性轉變過程的兩個經典分析,參見切斯瓦夫·米沃什,《被禁錮的頭腦》[The Captive Mind(New York, 1953)];以及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雷蒙·阿隆,《知識分子的鴉片》[The Opium of the Intellectuals(London, 1957;orig. Paris, 1955)]。另請參閱喬治·李希特海姆(上述已引),《現代法國的馬克思主義》,以及同一個作者的文集《從馬克思到黑格爾》[From Marx to Hegel(New York, 1971)]。
有關「存在主義與政治」的文獻卷帙浩繁,但是其中的大多數都是沒有價值的。許多法國作品表現出一種對於該主題的贊成或反對的先入之見,而英國與北美的尤其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學者,對戰後法國知識分子的主張採取了一種過於認真的態度,多少有些斷章取義的嫌疑。出於這個原因,比如馬克·波斯特的《戰後法國的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Mark Poster, Existentialist Marxism in Postwar France(Princeton, 1975)],儘管有理由認為它是理解這一思想的可靠索引,卻很少體現出與法國特殊時代背景的相關性,或者衍生出戰後哲學論辯的這種歷史演變。邁克爾·凱利的《現代法國的馬克思主義》[Michael Kelly, Modern French Marxism(Oxford, 1982)]更好地處理了哲學議題,但卻更少關注產生前者的時代背景。正因如此,我們建議讀者參考上文已引的邁克爾·羅斯的著作(類目「30年代」下),或者文森特·德孔布,《現代法國哲學》[Vincent Descombes, Modern French Philosophy(Cambridge, 1980;orig. Paris, 1979, Le Même et Ɩ'autre)]。關於梅洛-龐蒂的作品,參見凱麗·懷特賽德,《梅洛-龐蒂與存在主義政治基礎》[Kerry Whiteside, Merleau-Ponty and the Foundation of an Existentialist Politics(Princeton, 1988)]。有關薩特的研究過於龐雜,在此不一一引述,推薦讀者參閱薩特的傳記作者安妮·科昂-索拉爾(Annie CohenSolal)提供的參考書目(如下所引),以及朱特,《馬克思主義與法國左派》(Marxism and the French Left)。以及最有所幫助的綜述,安娜·波斯凱蒂,《薩特與「摩登時代」》[Anna Boschetti, Sartre et「Les Temps modernes」(Paris, 1985)];以及米歇爾-安托萬·布爾尼耶,《存在主義者與政治》[Michel-Antoine Burnier, Les Existentialistes et la politique(Paris, 1966)],儘管前者由於過度迷戀皮埃爾·布迪厄的「文化力場」(cultural force-fields)模型,使其作品本身得到了削弱。布爾尼耶同時還出版了一本壞脾氣的小書,《薩特的遺囑》[Le Testament de Sartre(Paris, 1983)],在其中,他歡快地列舉了許多這個偉大人物的自相矛盾與政治失態。有關加繆與薩特決裂的問題,參見埃里克·維爾納,《從暴力到極權主義:論加繆與薩特的思想》[Eric Werner in De la violence au totalitarisme: Essai sur la pensée de Camus et Sartre((Paris, 1972)],作者顯然贊同前者及其觀點。讓-伊夫·介朗所編的《加繆與政治》[Jean-Yves Guérin, ed., Camus et la politique(Paris, 1986)]對加繆做了很好的討論。
許多歷史學家如今正致力於研究阿爾及利亞戰爭對法國知識分子共同體造成的影響。與此同時,讓 -皮埃爾·里烏與讓 -弗朗索瓦·西里內利所編的《阿爾及利亞戰爭與法國知識分子》[Jean-Pierre Rioux and Jean-Fran.ois Sirinelli, eds., La Guerre d'Algérie et les intellectuels fran.ais(Brussels, 1991)]以及里烏所編的《阿爾及利亞戰爭與法國人民》[ La Guerre d'Algérie et les fran.ais(Paris, 1990)]極好地涵蓋了方方面面的文章。有關站在阿爾及利亞民族主義者那一邊,並積極介入的那些人的動機,參見埃爾韋 ·哈蒙與帕特里克·羅特曼,《馱箱子的人:阿爾及利亞戰爭中的法國抵抗運動》[Herve Hamon and Patrick Rotman, L九-九-藏-書es Porteurs de valises: La Résistance fran.aise à la Guerre d'Algérie(Paris, 1982)]。另請參閱安德烈·雷茨勒《與歐洲對抗的知識分子》[André Rezler, L'Intellectuel contre l'Europe(Paris, 1976)]。關於那些年各種請331願書上的簽名(也同樣包含了自德雷福斯以來的整個時段),參見讓 -弗朗索瓦·西里內利,《知識分子與法蘭西激|情:20世紀的聲明和請願書》 [Intellectuels et passions fran.aises: Manifestes et pétitions au XXe siècle(Paris, 1990)]。有關這整個時期的較以史為據的通論,參見保羅·C·索勒姆,《法國的知識分子與去殖民化》[Paul C. Sorum, Intellectuals and Decolonization in France(Chapel Hill, N.C., 1977)]。
第三類文獻涉及的是同一段或者與之相鄰的知識分子生活,卻出自一些當時處於本書所描述的事件邊緣的人之手。儘管如此,對於那些想要更加廣泛地理解時代文化與人物背景的讀者而言,它們仍然具有一定價值。在這當中,不無裨益的有:羅貝爾·阿隆,《一生的片段》[Robert Aron, Fragments d'une vie(Paris, 1981)];讓·達夫雷,《燙痕》[Jean Davray, La Brûlure(Paris, 1983)],如作者所認為的那樣,涉及的是主要的法國天主教與新教作家的反猶主義,包括莫里亞克與紀德在內;克拉拉·馬爾羅,《我們步伐的聲響》,第6卷,《不管怎樣,我曾是自由的》[Clara Malraux, Le Bruit de nos pas. Vol. 6: Et pourtant j'étais libre(Paris, 1979)];亨利·馬西斯,《一生之中》[Henri Massis, Au long d'unevie(Paris, 1967)],這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一個著名的右派知識分子的自傳;雅克·洛朗,《自私史》[Jacques Laurent, Histoire égoïste(Paris, 1976)];菲利普·維雅內,《法國的正確使用方法》[Philippe Viannay, Du bon usage de la France(Paris, 1988)];以及西蒙娜·西尼奧雷,《懷舊已變了樣》[Simone Signoret, Nostalgia Isn't What It Used to Be(New York, 1978)],這是一本具有可讀性的為法國人所鍾愛的女演員的自傳,它同時也敏銳分析了「信鴿」心理,後者是東歐對來自西方的「文化尋訪者」的稱呼。

肅清運動

反美主義

在第二類作品當中,如下的也是恰如其分的:有關共產黨的同路人,參見朱利安·班達,《學者備忘錄,1936—1949》[Les Cahiers d'un clerc, 1936—1949(Paris, 1950)];讓·加素,《小型回憶錄》[Jean Cassou, La Mémoire courte(Paris, 1953)],以及《為自由傾其一生》[Une Vie pour la liberté(Paris, 1981)];以及韋科爾(原名讓·布魯勒),《眼下》 [Vercors, For the Time Being(London, 1960; orig. Paris, 1957, 《去度假》 Pour prendre congé)]。與其說克洛德·布爾代是共產黨的同路人,不如說他是個「中立主義者」,儘管那個時期,作為新聞從業者,他花了不少精力為斯大林主義的行徑正名。有關那些年他的說辭的選擇,參見《不確定的歷險》[Claude Bourdet, L'Aventure incertaine(Paris, 1975)]。從另一方面來看,貝特朗·德·茹弗內爾的回憶錄,《世紀行者》[Bertrand de Jouvenel, Un Voyageur dans le siècle(Paris, 1979)],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在為其在20世紀30年代的矛盾立場辯解。同樣困擾于其在維希政權時期的不愉快經歷的,還有皮埃爾·安得勒,參見《紅與白》[Pierre Andreu, Le Rouge et le blanc, 1928—1944(Paris, 1977)]。然而,大多數來自前共產黨人的最有趣的作品,都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例如參見,皮埃爾·戴,《我相信黎明》[J'ai cru au matin(Paris, 1976)];阿蘭·貝桑松,《一代人》[Alain Besançon, Une Génération(Paris, 1987)];埃馬紐埃爾·勒華·拉杜里,《巴黎—蒙彼利埃:法國共產黨—統一社會黨,1945—1963》[Paris-Montpellier: P.C.-P.S.U., 1945—1963(Paris, 1982)];維克托·勒迪克,《一個空想家的磨難》[Victor Leduc, Les Tribulations d'un idéologue(Paris, 1985)];安妮·克里格爾(原名安妮·貝斯),《我曾以為我理解的那些事》[Annie Kriegel, Ce que j'ai cru comprendre(Paris, 1991)];以及多米尼克·德桑蒂,《斯大林主義者:一段政治經歷,1944—1956》[Dominique Desanti, Les Staliniens: Une Expérience politique,1944—1956(Paris, 1975)]。以各自的方式,他們都真誠地努力去處理斯大林主義的難題。如果他們在各個程度上都未能成功地迎接挑戰,也不能將這歸咎於他們的言而無信:似乎有理由認為,那些在戰後10年間身陷極權主義語彙和思想的男人與女人們,在30年或者40年之後,很難回憶和理解他們當時的想法以及為何如此行事。

傳記、自傳和回憶錄

有關我們的時代知識分子公共角色以及由文人和藝術家參与社會和政治運動所引起的道德困境問題的綜述,參見菲利普·里夫所編的《論知識分子》[Philip Rieff, ed., On Intellectuals(New York, 1969)],尤其是內特爾的文章,《觀念、知識分子和異議的結構》(J. P. Nettl, 「Ideas, Intellectuals, and Structures of Dissent」);布魯斯·梅茲利什,《革命苦行者》[Bruce Mazlish, The Revolutionary Ascetic(New York, 1976)];劉易斯·科塞,《觀念的人:一種社會學的視角》[Lewis Coser, Men of Ideas: A Sociologist's View(New York, 1965)];以及愛德華·希爾斯,《知識分子與權力》[Edward Shils, 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Powers and Other Essays(Chicago, 1972)]。有關知識分子的觀點與行為的不無裨益的研究,參見保羅·霍蘭德,《政治朝聖者:西歐知識分子的蘇聯、中國、古巴之行,1928—1978》[Paul Hollander, Political Pilgrims: Travels of Western Intellectuals to the Soviet Union, China, and Cuba, 1928——1978(Oxford, 1981)];詹姆斯·威爾金森,《歐洲的知識分子抵抗運動》[James Wilkinson, The Intellectual Resistance in Europe(Cambridge, Mass., 1981)];戴維·考特,《共產黨的同路人:啟蒙附言》[David Caute, The Fellow Travellers: A Postscript to the Enlightenment(New York, 1973)];斯坦利·溫特勞布,《最後的大業:知識分子與西班牙內戰》[Stanley Weintraub, The Last Great Cause: 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Spanish Civil War(London, 1968)];以及阿利斯泰爾·漢密爾頓,《法西斯主義的誘惑:知識分子與法西斯主義研究,1919—1945》[Alistair Hamilton, The Appeal of Fascism: A Study of Intellectuals and Fascism, 1919—1945(New York, 1971)]。對於一大批經歷過「一戰」的歐洲知識分子的廣泛討論,參見羅伯特·沃爾,《1914年的一代》[Robert Wohl, The Generation of 1914(Cambridge, Mass., 1979)]。
在法國動蕩的自由主義及自由主義思想史方面,出現了越來越多高質量的文獻,這一點同近期法國政治和知識分子氛圍的轉變相關。以法國的視角提供的一個綜覽,參見皮埃爾 ·馬南,《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史:十講》[Pierre Manent, Histoire intellectuelle du libéralisme: Dix Le.ons(Paris, 1987)];以及安德烈·雅爾丹,《政治自由主義史:從絕對主義危機到1875年憲法》[André Jardin, Histoire du libéralisme politique: De la crise de l'absolread.99csw•comutisme à la Constitution de 1875(Paris, 1985)]。有關法國自由思想早期,有一系列的專門研究:喬治·格斯多夫,《人文科學與西方思想》,卷八,《革命意識:意識形態》[Georges Gusdorf, Les Sciences humaines et la pensée occidentale(Paris, 1966—1985), vol. 8, La Conscience révolutionnaire: Les Idéologues];斯蒂芬·霍姆斯,《本傑明·貢斯當與現代自由主義的基礎》[Stephen Holmes, Benjamin Constant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Liberalism(New Haven, Conn., 1984)];皮埃爾·羅桑瓦龍,《基佐時刻》[Pierre Rosenvallon, Le Moment Guizot(Paris, 1985)]。與此相關的,還有讓 -克洛德·蘭貝蒂,《托克維爾與兩種民主》[Jean-Claude Lamberti, Tocqueville et les deux démocraties(Paris, 1983)]。

知識分子與政治

第五共和國時期對於法國知識分子共同體沒有什麼概要式的歷史作品。有關20世紀60年代及之後的新左派,參見阿瑟·赫什,《法國新左派:從薩特到高茲的知識分子史》[Arthur Hirsh, The French New Left: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from Sartre to Gorz(Boston, 1981)],或者基思·里德,《1968年以來法國的知識分子與左派》[Keith Reader, Intellectuals and the Left in France since 1968(London, 1987)],這兩本都僅供參考。謝里·特克爾的工作更加出色,但他研究的主題更為狹窄,參見《精神分析政治學:弗洛伊德的法國大革命》[Sherry Turkle, Psychoanalytic Politics: Freud's French Revolution(London, 1979)]。法國人文章中的態度傾向於不屑,比如塞爾日·卡德呂帕尼的《1968年以來預判的法國名人錄》[Serge Quadruppani, Catalogue du prêt-à-penser français depuis 1968(Paris, 1983)],就是比較啰嗦,帕斯卡爾·奧里,《在兩個5月之間:法國文化史,1968年5月至1981年5月》[L'EntreDeux-Mai: Histoire culturelle de la France, mai '68-mai '81(Paris, 1983)]。但也有例外,比如呂克·費里以及阿蘭·雷諾,參見其《1968—1988:個體的軌跡》[68——88: Itinéraire de Ɩ'individu(Paris, 1987)]以及《1968年思想》[La Pensée 68(Paris, 1985)],儘管他們的研究都依照同一種死板的解釋框架,並且在極大程度上限於哲學領域。那些對福柯、德里達及其思想感興趣的人,可進一步閱讀艾倫·梅吉爾,《絕境先知:尼采、海德格爾、福柯、德里達》[Allan Megill, Prophets of Extremity: Nietzsche, Heidegger, Foucault, Derrida(Berkeley, 1985)],以及馬克·波斯特,《福柯、馬克思主義與歷史:生產模式對抗信息模式》[Mark Poster, Foucault, Marxism and History: Mode of Production versus Mode of Information(Cambridge, 1984)];若想從中得到某種啟發,推薦閱讀約翰·斯特羅克的《結構主義及之後:從列維-斯特勞斯到德里達》[John Sturrock, Structuralism and Since: From Lévi-Strauss to Derrida(Oxford, 1979)],若澤·吉萊姆·梅吉奧,《福柯》[José Guillherme Merquior, Foucault(Berkeley, 1985)],以及同一作者在《從布拉格到巴黎》[From Prague to Paris(London, 1986)]中對此及其他問題的出色地探討。
在法國,傳記並不十分發達,但是情況在最近幾年有所變化。然而,自我剖析——以回憶錄、日記或者自傳形式出現的——是確定的且受歡迎的分析、解讀或辯解的形式。事實上,每一個在本書中提到的人都有關於他或者她一生的著述,著述里還會特別提到他們曾說過或者做過某些令人尷尬的事的那些年。不是所有這類作品都是有意義的,其中的一些明顯不可靠。我們所要作的工作就是篩選,將它們分為三大類:本質上是文學的、哲學的或者政治類的;直接與主題相關的;切題的或者有相關性的。
在1968年以來標志著法國思想的文章與爭論當中,下述著作是具有代表性的:讓-皮埃爾·費伊,《極權語言》[Jean-Pierre Faye, Langages totalitaires(Paris, 1972)];安德烈·格魯克斯曼,《思想大師》[André Glucksmann, The Master Thinkers(Brighton, 1981; orig. Paris, 1977)];貝爾納 -亨利·列維,《人面獸行》[Bernard-Henri Lévy, La Barbarie à visage humain(Paris, 1977)];雅克·朱利亞爾,《錯在盧梭》[Jacques Julliard, La Faute à Rousseau(Paris, 1985)]。上述作者,按照各自的方式,都試圖將極權主義以及極權主義思想的產生歸咎於啟蒙運動晚期擁有宏大敘事的思想大家(盧梭、黑格爾及其他)及其繼承者的原罪。有關使知識分子通達更多的受眾並獲得一種新的道統的雜誌媒介之一的簡介,參見路易 ·《智慧在行動:》 平托,「新觀察家」[Louis Pinto, L'Intelligence en action: 「Le Nouvel Observateur.」(Paris, 1984)]。

自由主義、共和主義與權利

阿爾及利亞及其後

除了上述奧里與西里內利的概要式的以及相當引人入勝的研究以外,還可參見斯圖爾特·休斯,《意識與社會:歐洲社會思想的重新定位,1890—1930》[H. Stuart Hughes,Consciousness and Society: The Re-orientation of European Social Thought, 1890——1930(New York, 1958)],與《阻塞的道路:絕望淚水中的法國社會思想,1930—1960》[The Obstructed Path: French Social Thought in the Tears of Desperation, 1930——1960(New York, 1968)]。遺憾的是,兩部中的后一部作品,儘管是法國研究的專著,卻不如上一部出色。有關戰後法國知識分子與政治,目前最好的綜合性研究,是阿麗亞娜·舍貝爾·達波洛尼亞的《法國知識分子政治史,1944—1954》[Ariane Chebel dʼAppollonia, Histoire politique des intellectuels en France, 1944——1954, 2 vols.(Brussels, 1991)]。與文學相關的研究,參見約翰·洛,《法國的作家與公眾:從中世紀到當代》[John Lough, Writer and Public in France: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Present Day(Oxford, 1978)]。一種生動但卻總體上可靠的關於巴黎知識分子世界的闡述,可參見赫伯特·洛特曼,《左岸》[Herbert Lottman, The Left Bank(London, 1982)]。對法國現代知識分子共同體早年歲月的更加學院派的分析,參見克里斯托弗·夏爾,《「知識分子」的誕生:1880—1900》[Christophe Charle, Naissance des「intellectuels」: 1880——1900(Paris, 1990)];以及安托萬·孔帕尼翁,《文人的第三共和國》[Antoine Compagnon, 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 des lettres(Paris, 1985)];並且,保羅·貝納通的更為細緻的研究也值得關注,《詞的歷史:「文化」和「文明」》[Paul Beneton, Histoire des mots: 「Culture」et「civilisation」(Paris, 1975)]。有關精英培育機構與孵化他們的知識分子共同體之間的緊密關係,參見羅伯特·J·史密斯,《巴黎高師與第三共和國》[Robert J. Smith, The 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and the Third Republic(Albany, 1982)];以及讓-弗朗索瓦·西里內利,《一代知識分子:兩次大戰間高師的文科預備班學生與師範生》[JeanFrançoi s Si rine l li, Gén éra tion in te l le c tue l le: K hâ g neu x e t no r ma lien s dan s Ɩ'entre-deux-guerres(Paris, 1988)],儘管後者困擾于對這一稱呼的組織理念的過度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