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譯後記

譯後記

這些來自拉丁美洲本土的第一手材料,特別是出自作家本人之口的材料,可能跟一些文學評論家所持的觀點不盡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但卻是極其重要的,原因很簡單:對於自己的作品,作家比評論家更了解箇中滋味。讀這些背景材料有助於我們深入了解和研究這位拉丁美洲文學巨匠的創作初衷、他對文學素材的發現和擷取、他感知現實的角度、他的社會責任感、他成功的經驗,甚至他作品中對某些人物或事件的影射或隱喻。
本書據西班牙布魯格拉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一月第二版(一九八二年四月初版)譯出。
博爾赫斯曾經說過「一切可能犯下的文學錯誤我都犯過,而這一點也使得我有時候獲得了正確。」read•99csw.com
《番石榴飄香》一書是我在一九八六年譯畢、一九八七年首次出版的。由於當時資料匱乏,信息不暢,理解不透,我對書中頻頻出現的一些西班牙文詞語曾錯譯誤譯;特別是對於加西亞·馬爾克斯家人的稱謂,如tía一詞,不問長幼,統統譯為「姨媽」,在已經充分掌握相關材料的今天看來,煞是荒唐可笑,也十分對不住讀者。加西亞·馬爾克斯從小住在外祖父母家,在母系親屬裏面,他有不少tía(主要釋義確是「姨媽」)。如la tía Francisca,原譯弗蘭西斯卡姨媽,錯了,應譯弗蘭西斯卡表姑姥姥,因為她是作家外祖父的表姐,作家母親的表姑;la tía Petra原譯佩特拉姨九_九_藏_書媽,也錯了,應譯佩特拉姨姥姥,因為她是作家外祖母的同父異母姐妹,也是作家母親的姨媽;還有la tía Margarita,原譯瑪加麗塔姨媽,這倒譯對了,她是作家母親的親姐姐,故可維持原譯不變,la tía Elvira原譯埃爾維拉姨媽,這也譯對了,她是作家母親的同父異母姐姐,也可維持原譯不動,等等。據西方習俗,他們是不大講究區分輩分的,不管是姨媽、姑媽、姨姥姥、姨奶奶、姑姥姥、姑奶奶,還是舅母、伯母、嬸母……一概稱作tía。釐清了彼此的關係,我總算舒了口氣,修訂后的譯文可以放心呈獻讀者了,也許也可以獲得讀者的原諒了。謝謝多年來一直關注加西亞·馬爾克斯作品的讀者諸君。
作為一名文學翻譯工作者,我套用博爾赫斯的這句話,一切可能犯下的翻譯錯誤read.99csw•com我都犯過,而這一點也常常使得我去尋找和糾正自己的錯誤。
本書是加西亞·馬爾克斯與另一位哥倫比亞作家兼記者P.A.門多薩的談話錄。這部談話錄共十四章(其中第一、第四、第七和第十章系門多薩撰寫),具體、生動、詳盡地敘述了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生平、文學修養、創作實踐和社會活動。這位蜚聲世界文壇的傑出作家,通過侃侃而談的對話,向讀者介紹了他最初的文學訓練、所受的文學影響,分享了對自己作品的剖析以及對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解讀。作家還闡述了自己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如何博採眾長,在藝術上不斷探索和創新,如何以提醒拉丁美洲公眾牢記歷史為職責,著意反映拉丁美洲的歷史嬗變、社會現實及澆漓世風。
P.A.門多薩是哥倫比亞著名作家兼記者,與加西亞·馬爾克斯曾為同事,私交頗深。他曾在委內瑞拉的《埃利特》周刊及《現代》周刊、哥倫比亞的《自由行動》及《文匯》雜誌、法國的《自由》雜誌擔任領導職務。著有短篇小說集《逃兵》(1974)、長篇小說《逃亡歲月》(1979,獲哥倫比亞小說獎),傳記文學作品《火與冰》(1984)等。還曾出任哥倫比亞駐義大利、葡萄牙大使。九*九*藏*書
加西亞·馬爾克斯不僅是一位深孚眾望的傑出作家,還是一位積極活躍、頗得民心的社會活動家。他始終在為拉丁美洲實現和平安定而四處奔波。他充分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歷史責任。他曾經不止一次說過,作家的職責在於提醒公眾牢記容易被遺忘的歷史。他認為,這就是作家的革命責任。因此,他那在社會實踐中飽經磨鍊的筆鋒一向緊緊圍繞九九藏書重大的歷史和現實題材。同時,他也努力探索從各個角度嘗試運用並革新各種流派的藝術手法,多層次地創作具有鮮明民族特色、藝術技巧日趨圓熟的文學作品。
2013年4月12日,北京太陽宮
林一安
這本談話錄題名為《番石榴飄香》,亦頗具匠心。作家在談話錄中說,精選素材有可能加工提煉出番石榴的香味。這是一個極富拉丁美洲特色的比喻:番石榴是拉丁美洲的一種常綠灌木,其果實呈球形或卵形,外皮黃綠色,大小若核桃或西紅柿或甜瓜,香味濃郁,可供鮮食或制果汁、果凍、果醬。文學作品亦然,只有經過提煉加工,文學素材才能成為藝術品;文學家只有經過刻苦的、鍥而不捨的實踐,才有希望登上藝術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