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部分 動機理論 第一章 動機理論引言

第一部分 動機理論

第一章 動機理論引言

七、促動狀態

我們可以用意象來近似地說明本我,我們稱它為一種混亂的狀況,就像一口充滿了沸騰著興奮物(excitations)的大鍋……這些本能給本我以能量。但本我沒有組織,沒有統一的意志,只有遵循快樂原則的追求本能需要的滿足的衝動。邏輯規律——首先是矛盾律——不適合本我的進程。相互矛盾的衝動並列存在,並不相互抵消或者分離,最多它們只是在強大的經濟法則下折中地聯合起來,釋放它們的能量。絕不能將本我比作虛無,並且我們驚異地發現,本我還違背了哲學家們的斷言,即,時間和空間是我們心理活動的必要形式……
如果我們仔細審察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慾望,就會發現它們至少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即它們通常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我們需要錢,目的是買一輛汽車。因為鄰居有汽車而我們又不願意感到低人一等,所以我們也需要一輛,這樣我們就可以維護自尊心並且得到別人的愛和尊重。當分析一個人有意識的慾望時,我們往往發現可以追溯其根源,即追溯該人其他更基本的目的。換句話說,我們面臨一個與心理病理學中的癥狀的作用十分相似的狀況,這些癥狀的重要性並不在於它們本身,而在於它們最終意味的是什麼,也就是說,在於它們最終的目標或結果是什麼,在於它們要幹什麼,或者,在於它們的作用可能是什麼。研究癥狀本身價值不大,但是研究癥狀的動力意義是重要的,因為這樣做成效甚多。例如,它使心理治療成為可能。至於一天中數十次地在我們的意識中閃過的特定的慾望,比它們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們所代表的東西、它們所導致的後果,以及我們通過更深入的分析所了解到的它們的最終意義。
作為本我的代表,自我為本我控制了通向自動力(motility)的道路,它在慾望和行動之間插入了思考這個延遲因素,在思考過程中,自我利用了儲存在記憶中的點滴經驗。就這樣,自我廢除了對本我的進程有著無可置疑的影響的快樂原則,並且代之以現實原則。現實原則提供了更大的保障和成功的可能性。(弗洛伊德:《新心理分析引論》,1933,106頁)
我們的第一個命題聲明:個人是一個一體化的、有組織的整體。一些心理學家常常非常虔誠地同意這個理論上的聲明,然後又平靜地開始在實際的實驗中忽視它。只有認識到它是實驗上和理論上的現實,合理的實驗和動機理論才會成為可能。在動機理論中,這個命題包含許多具體的要點。例如,受到促動的是一個完整的個人而不是個人的某個部分。在有效的理論中,不存在諸如肚子、嘴或生殖器的需要,而只有這個人的需要。是「約翰·史密斯」而不是他的肚子要吃東西。並且,感到滿足的是整個人,而不僅僅是他的一部分,食物平息了約翰·史密斯的飢餓感,而不是他的肚子的飢餓感。
並非所有行為或者反應都是有動機的,至少並非都是一般意義上的對需要滿足的追求,即尋求需要的東西或匱乏的東西。成熟、表現、成長以及自我實現等現象都違背了普遍的動機理論的法則。最好將這些現象看成是表達性的而不是應對性的。我們將在後面,特別是第六章中詳細討論這些現象。

十六、現實和無意識

三、手段和目的

十、按照基本目標為動機分類

十五、達到目的的可能性

僅僅從患者那裡我們永遠不會取得這種認識。我們還必須將注意力轉向健康人。動機理論必須具有更積極的研究方向。
我們看到,問題不在於弗洛伊德描述的本我衝動是否存在。任何一個心理分析學家都會證明,不顧現實、常識、邏輯,甚至不顧個人利益的幻想衝動都可能出現。問題在於,這些幻想衝動究竟是疾病或退化的證據,還是健康人最內在的精髓的顯現?在生命的歷程中,初期的幻想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被對現實的感知所塑造?這個時間對於神經症患者和健康人是否都一樣?功能健全的人是否能完全避免這種影響而保持其動機生活的某一個隱秘的角落?或者假如大家的確都具有這類完全源於機體內部的衝動,那麼我們就必須問:它們何時出現?在什麼條件下出現?它們一定會像弗洛伊德設想的那樣製造麻煩嗎?它們一定與現實對立嗎?
任何動機理論都必須考慮到:機體通常表現為一個整體,但有時則不然。這是因為,還有一些值得重視的特殊的孤立的條件作用和習慣,以及各種局部的反應、我們所了解的分裂和欠整合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正如我們有時同時做好幾件事情,機體甚至也可能以非一元化的方式做出反應。
而且,所有已公布的內驅力的一覽表似乎都顯示出各種內驅力之間的相互排斥。然而事實上不但沒有相互的排斥,它們的相互重疊甚至使我們幾乎不可能完全清楚和嚴格地把一種內驅力同九九藏書其他內驅力分開。在對內驅力理論的任何評論中也都應指出,內驅力概念本身多半出自對生理需要的過分關注。在對待這些需要時,區別刺|激物(instigation)、有動機的行為和目的物是非常容易的。但是,當我們談到愛的慾望時,要區分內驅力和目的物卻不容易。在這裏,內驅力、慾望、目的、主動性似乎都是一回事。

四、無意識動機

一個有意識的慾望或者一個有動機的行為(motivated behavior)具有與我們剛才討論的特性同出一源的另一個特性,即這個慾望或行為可能起到一種渠道的作用,通過這個渠道,其他意欲(purpose)得以表現自己。可以從幾個方面證明這一點。例如,眾所周知,性行為與有意識的性|欲所暗含的無意識的目的可能是極為複雜的。甲的性|欲可能實際上是確立自己男子自信的慾望的表現,而其他人的性|欲則可能根本上代表了吸引注意力的慾望,或者對於親密感、友誼、安全、愛的慾望,或者這些慾望的任何一種組合。在意識里,所有這些人的性|欲可能有著相同的內容,而且他們可能都會錯誤地認為自己追求的僅僅是性滿足。但是我們現在知道這並不正確。我們也懂得,認真對待這個性|欲和性行為從根本上所代表的東西、而不是該人在意識中認為它們所代表的東西,對於理解這些人是有益的(這既適用於預備性的行為也適用於完成性的行為)。
第一,它們意味著表內各種內驅力的均等,即在力量的強度以及出現的可能性上的均等。然而這並不正確,因為,任何一種慾望浮現於意識中的或然性,取決於其他更具優勢的慾望的滿足或者不滿足狀態。各種特定的內驅力出現的或然性有極大的區別。

五、慾望與文化(commonality of human desire)

十七、健康人的動機

二、作為動機狀態典型的飢餓

一旦承認了這一點,也應繼續告誡理論家,要防備過分注重外部、文化、環境或情景。我們的中心研究對象畢竟是機體或性格結構。情境理論很容易走這樣的極端,使機體僅僅成為情境中的一個附屬物,大概等同於一個障礙物,或這個機體試圖獲得的某個對象。我們必須記住,個人在一定程度上創造了他的障礙物和有價值的對象。這些障礙物和對象必須部分地由情境中的機體所規定的方式來界定。我不曾領略過任何一種方法,可以在泛泛地確定或者描述一個情境時拋開在其中活動的特定的機體。事實是,當一個孩子試圖得到於他有價值的對象但卻受到某種阻力時,他不僅決定了這個對象有價值,而且決定了這個障礙成其為障礙。在心理學中沒有障礙這種東西,只有試圖達到某種目的的具體的人的障礙。
另一類同樣可以證明這一點的證據是,人們發現,一個單一的精神病理學癥狀可以同時代表幾種不同的甚至是相對立的慾望。一隻患癔症麻痹的胳膊(a hysterically paralyzed arm)可能象徵著同時存在的報復、憐憫、愛和尊重等願望的滿足。單純根據行為方式來考慮第一例中的有意識願望或第二例中的表面癥狀,意味著我們武斷地拒絕了完整地理解個人行為和動機狀態的可能性。讓我們這樣強調:如果一個行動或者有意識的願望只有一個動機,那麼它就是不同尋常的,而不是普遍性的。
這一章介紹關於動機的17個命題,任何一個合理的動機理論都應該把它們包括進去。在這些命題中,有一些真實得近乎平庸,但我感到有必要重新強調它們。還有一些也許會被認為不易接受、爭議較多。
重視達到目的的可能性這個因素,對於理解我們文化中各個階級等級之間的動機差別,理解不同的國家和文化在動機上的不同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充足的人類學證據表明,全人類的基本或最終慾望並不完全像他們有意識的日常慾望那樣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在於,兩種不同的文化可能提供兩種完全不同的方法來滿足某一特定的慾望。讓我們以自尊心為例。在一個社會裡,一個人靠成為好獵手來滿足自尊心,而在另一個社會中,卻要靠當一個偉大的醫生、勇猛的武士或者一個十足鐵石心腸的人等來滿足。因此,如果我們從根本上考慮問題,或許可以這樣認為,這個人想要成為好獵手的慾望與那個人想要成為好醫生的慾望有著同樣的原動力和根本目的。這樣我們就可以斷定,把這兩個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有意識慾望歸於同一範疇而不是以單純的行為為根據將它們分為不同的範疇將會有益於心理學家。很明顯,目標本身遠比通向這些目標的條條道路更具有普遍性,因為這些道路是由特定的局部性文化所決定的。
如果我們說一個人失戀了(feel rejected),這是指什麼呢?靜態心理學會滿足於在這句話後面加個句號。但動力心理學會以豐富的經驗論證,通過這句話九-九-藏-書來表達多得多的含義。這種感情會在整個機體的肉體和精神兩方面都引起反應。例如,它還意味著緊張、疲憊和不愉快。而且,除了當時與機體其餘部分的關係之外,這樣的狀態自然地、不可避免地導致許多其他情況的發生:重新贏得感情的強烈慾望,各種形式的自衛努力,以及故意的增長等。那麼很明顯,我們要想解釋「此人失戀了」這句話所暗含的狀態,就必須加上許許多多的描述來說明此人由於失戀而遭遇了什麼事情。換句話說,失戀的感情本身是一個促動狀態。目前流行的關於動機的概念一般是或至少似乎是出自於這樣的假設:動機狀態是一個特殊的與眾不同的狀態,與機體內發生的其他情況界線分明。相反,合理的動機理論應該這樣設想:動機是連續不斷的、無休止的、起伏的和複雜的。實際上這幾乎是一切機體狀態的普遍特點。
一個強調恆定的基本需要的理論證明,這些需要是相對長久的,並且獨立於機體所處的特殊情境。因為,以最有效的可行的方式並且帶有極大的變動性,需要不僅組織自己的活動前景,而且組織甚至創造外界現實。換言之,理解一個地理環境怎樣變成一個心理環境的唯一令人滿意的方法就是:去理解這個心理環境的組織原則就是處於這個特殊環境中的機體的現有目標。
現在已有的證據似乎大都表明,任何動機生活分類所能依據的唯一可靠和根本性的基礎是基本的目標或需要,而不是任何一般的刺|激物意義上的內驅力羅列(是「吸引」而不是「推動」)。動力原則在心理學的理論建設中強調不斷變化,而只有基本的目的才在這種不斷變化中保持不變。 既然我們已經看到有動機的行為可以表示很多東西,它自然就不是分類的一個良好基礎。同理,特殊的目的物也不是分類的良好基礎。一個對食物有慾望的人,以適當方式來獲取食物,然後吃和咀嚼食物,這實際上可能是在尋求安全而不是食物。一個正在經歷性|欲、求愛、完成性行為的全部過程的人,也許實際上是在尋求尊重,而不是性的滿足。內省地出現在意識中的內驅力,動機行為,甚至被明確追求的目的物或結果,它們沒有一個可作為人類動機生活的動力分類的堅實基礎。僅靠邏輯的排除過程,最後就給我們留下主要為無意識的基本目的或需要,以作為動機理論分類的堅實基礎。
可以說,自我是本我的某一部分,它由於接近外部世界並受外部世界的影響而減弱。它接納外界刺|激並保護機體不受其傷害,猶如包住微小的生命物質的外皮層。與外界的這種關係決定了本我。它擔負著為本我傳達外部世界,從而保護本我的作用。因為只有這樣,全然不顧外界的強大力量而盲目追求本能滿足的本我,才可能逃避毀滅的命運。在執行這一職能的過程中,自我必須觀察外部世界並在感知所留下的記憶痕迹中保留一幅外界的真實圖畫,它必須通過現實檢驗來排除這幅外界圖畫中來自興奮的內部源泉的因素。
人是一種不斷需求的動物,除短暫的時間外,極少達到完全滿足的狀態。一個慾望滿足后,另一個迅速出現並取代它的位置,當這個被滿足了,又會有一個站到突出位置上來。人總是在希望著什麼,這是貫穿他整個一生的特點。這樣,我們就有必要研究所有動機彼此之間的關係,同時,如果我們要使研究取得廣泛的成果,就必須放棄孤立的動機單位。內驅力或慾望的出現、它激起的行動以及因目的物的獲得而引起的滿足,統統加在一起,僅僅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擷自動機構成單位的總體複合物的人為的、孤立的、單一的例子。這種動機的出現實際上總是取決於整個機體所可能具有的其他所有動機的滿足或非滿足狀態,即取決於這樣或那樣的優勢慾望已經達到相對滿足的狀態。對於某種東西的需求本身就意味著已經有其他需要的滿足。假如大部分時間我們都飢腸轆轆,假如我們不斷地為乾渴所困擾,假如我們連續地受到一個始終迫在眉睫的災難的威脅,或者,假如所有人都恨我們,我們就不會有去作曲、發明數學方法、裝飾房間或者打扮自己的慾望。動機理論的創立者們對於以下兩個事實從未給予過適當的尊重:第一,人類只能以相對或者遞進(one-step-along-the-path-fashion)的方式得到滿足;第二,需求似乎按某種優勢等級、層次自動排列。
很自然,本我不懂得價值、善惡、道德。與快樂原則非常緊密相連的經濟或數量的因素控制了本我的全部進程。本能的精力投入尋求發泄——按我們的觀點,這就是本我的全部內涵。(弗洛伊德:《新心理分析引論》,1933,103~105頁)
九九藏書個人的收入增加后,他發現自己的希望活躍起來,並且積極地為獲得幾年前從未夢想過的東西而奮鬥。一般的美國人希望有汽車、冰箱、電視機,因為獲得這些東西的確是可能的事情,他們暫時沒有獲得快艇或飛機的奢望,因為這些東西實際上距普通的美國人還較遠,而且很可能他們在無意識中也不存在有這樣的希望。
另外,N.邁爾(Maier,1949)強有力地喚起了人們對一種差別的注意。弗洛伊德派經常提及這個差別,但從未能使其清晰明白。大多數神經症或傾向都是基本需要滿足的扭曲。這些衝動不知因何緣故,或受到阻礙,或找錯了出口,或用錯了手段,或與其他需要混淆。其他的癥狀則相反,它們不再尋求滿足,而僅僅是保護性的或防禦性的。它們的目的就是防止進一步的傷害、威脅或者挫折。兩類癥狀的區別猶如兩個鬥士,其中一個仍舊希望獲得最後勝利,另一個不抱絲毫獲勝的希望,只是儘可能使自己不至於失敗得太慘。
當我們沿著種系階梯上升時,口味變得越來越重要,飢餓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例如,對於食物的選擇,在白鼠那裡的變異性比在猴子那裡的變異性小得多,而在猴子那裡又比在人那裡小得多(Maslow,1935)。
我們關於人類動機的大部分知識並非來自心理學家,而是來自治療病人的心理治療師。這些病人既是有用資料的來源也是引起誤解的來源,因為他們顯然代表了人口中質量較低的部分。甚至在原則上,也應該拒絕讓神經症患者的動機生活成為健康動機的範例。健康並不僅僅是沒有疾病。任何值得關注的動機理論,除討論有缺陷者的防禦手段外,還必須討論健康、強健的人的最高能力。同時,還必須解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最傑出人物全部最重要的考慮。
我們應該徹底放棄為內驅力或需要製作分解式表格的企圖。由於種種不同的原因,這樣的表格在理論上是不合理的。
在一定意義上,幾乎機體的任何一個事態(state of affairs)本身都是一個促動狀態。動機現在的定義似乎是在假設促動狀態是一種特殊的、與眾不同的狀態,顯著地有別於其他機體事件。與此相反,好的動機理論應該假設動機是持續的、永不終結的、變動的、複雜的,並且,它幾乎實際上就是各種機體事件狀態的普遍性特徵。
儘管沒有經驗上的解決方法,我在這裏仍然特別提到這個矛盾,因為這是一個至關重要、針鋒相對的矛盾。
很明顯,當機體成功地面臨一次極大的歡樂、一個創造性的時刻或一個重大的問題、一個威脅或一個緊急情況時,它在整合作用方面是最為步調一致的。但是,當威脅具有壓倒優勢而機體太虛弱或孤立無助、不能控制這個威脅時,機體就會趨於分裂。總的說來,當生活輕鬆順利時,機體可以同時做許多事情,向許多方向發展。

十三、整合作用

選擇飢餓作為所有其他動機狀態的典型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是不明智、不合理的。通過更嚴密的分析可以看到,飢餓驅力是特殊的而不是一般的動機的實例。它比其他動機更孤立(以格式塔學派和戈爾茨坦學派的心理學家的方式使用「孤立」這個詞);其他動機比它更常見;最後,它與其他動機的不同還在於它有一個已知的軀體基礎,這對於動機狀態來說是少有的。那麼,更直接、更常見的動機有哪些呢?通過對日常生活過程的反省,我們能夠很容易地發現它們。掠過意識的往往是對衣服、汽車、友誼、交際、讚揚、名譽以及類似事物的慾望。習慣上,這些慾望被稱為次級的或文化的驅力,並且被視為與那些真正「值得重視的」或原始的驅力(即生理需要)各屬不同等級。實際上,對於我們來說,它們更重要,也更常見。因此,用它們其中之一而不是飢餓衝動來做典型才更恰當。

十二、環境

至今,我們只說到機體本身的性質。現在有必要至少簡單討論一下機體所處的情境或環境。我們必須立即承認,如果不與環境和他人發生聯繫,人類動機幾乎不會在行為中得以實現。任何動機理論當然必須重視這一事實,也就是說,它不僅包括機體本身,而且應包括環境,包括文化的決定作用。

九、不可能列出內驅力一覽表

學院派的心理學家在動機領域的研究里主要依靠動物實驗。不言而喻,白鼠不是人,然而,不幸還需將此再強調一遍,因為動物實驗的結果經常被我們作為人性的理論研究所必須依據的基本材料。動物資九九藏書料當然是可以大有用處的,但必須要用得謹慎和明智。

一、作為一個整體的個人

一般的設想一直是:所有驅力都會效仿生理驅力。現在可以公正地斷言,這將永遠不會成為事實。絕大多數驅力不是孤立的,不能把它們部位化,也不能將其看成是當時機體內所發生的唯一的事情。典型的驅力、需要或慾望不會並且可能永遠也不會與一個具體的、孤立的、部位化的軀體基礎有關係。典型的慾望更加明顯地是整個人的需要。選擇這類衝動作為研究的範例會好得多,例如,選擇對金錢的慾望,或者選擇更基本的,像對愛的慾望;而不是選擇單純的飢餓驅力,或更具體的局部目標。從我們掌握的全部證據來看,也許可以說,不管我們對於飢餓衝動有多麼多的知識都不能幫助我們全面理解愛的需要。的確,一個更強有力的斷言有可能成立,即透徹研究飢餓衝動與全面了解愛的需要相比,我們能夠通過後者更多地了解普遍的人類動機(包括飢餓驅力本身)。
在這一點上我們聯想起格式塔心理學家經常對單一性這個概念進行的批判性分析。比愛的驅力似乎要簡單的飢餓驅力長遠來看其實並不那麼簡單(Goldstein,1939)。通過選擇相對獨立於機體整體的孤立的事例活動,可以獲得單一性的顯現,也可以輕而易舉地證明,一個重要的活動幾乎與個人身上所有其他重要的方面都有動力關係。那麼,為什麼要選擇在這個意義上根本不具有普遍性的活動呢?僅僅是因為用通常的(但不一定是正確的)分離、還原的實驗技術更容易對付它,或者它獨立於其他活動,我們就選出這種活動並加以特別注意嗎?假如我們面臨這樣的選擇:(1)解決實驗上簡單然而價值甚微或者意義不大的問題,(2)解決實驗上極為困難但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當然應該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
杜威(Dewey,1939)和桑代克(Thorndike,1940)強調了動機的一個重要方面,即可能性。大多數心理學家完全忽視了這個方面。總的說來,我們有意識地渴望一切實際可能獲得的東西。

八、滿足產生新的動機

然而杜威的論點是,成年人的所有衝動,至少是特有的衝動,是與現實結合,並且受現實影響的。一句話,這就等於主張根本沒有本我衝動。言外之意就是,假如有本我衝動,那麼它們在本質上是病態的,而不是健康的。

十四、無動機的行為

與這個問題相關聯的,是現實對於無意識衝動的影響。在弗洛伊德看來,一個本我衝動(id impulse)是一種分離的存在,與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都沒有內在的聯繫,甚至與其他本我衝動也沒有聯繫。
這些事實意味著合理的動機理論的又一個必要性。既然這些目的在意識中不易直接見到,我們就不得不立即解決無意識動機的問題。僅僅仔細研究有意識動機的生活常常會遺漏許多與意識中看到的東西同等重要或更重要的方面。心理分析學反覆論證過,一個有意識的慾望與它下面潛藏的最終的無意識目標之間的關係完全不必是直接的。的確,就像在反應形成(reaction formations)中所表現的,這種關係實際上可能是否定的(negative)。那麼,我們可以斷言,合理的動機理論不能夠忽視無意識生活。
因此,合理的動機理論必須考慮情境,但絕不可成為純粹的情境理論。除非我們為了理解機體所生活的世界,明確願意放棄探索機體恆常的性質。為了避免無謂的爭執,我要強調我們現在關心的是動機理論,而不是行為理論。行為由幾類因素決定,動機是其中一種,環境力量是另一種。動機的研究並不取消或否定對情境決定因素的研究,相反,前者是對後者的補充。在一個更大的結構中,它們各有自己的位置。
我相信,相當一部分看來特殊、孤立的現象,實際上並非如此。通過更深入的研究往往有可能證實,這些現象在整個結構中佔據一個有意義的位置,轉變性歇斯底里症就是一例。我們眼中的表面的欠整合,有時也許僅僅反映了我們對此並不了解。不過,我們現在已經掌握了足夠的知識,可以肯定孤立的、局部的、分裂的反應在一定的情況下是可能的。並且,我們越來越清楚,這類現象不一定是虛弱的、病態的或者不好的,相反,它們經常被看作是機體的一個最重要的能力的證明,即機體是以部分的、特定的或者分散的方式對付不重要的、熟悉的事情或易於解決的問題,這樣,機體的主要能力就可以用於解決更重要或者更具挑戰性的問題(Goldstein,1939)。

六、複雜多樣的動機

只要現實條件控制、減弱了這些衝動,或者阻止了它們的發泄,它們就成為自我(ego)而不是本我的一部分了。
把約翰·史密斯的飢餓感僅僅當作他的腸胃系統的功能來對待,使實驗者們忽視了這樣的事實read.99csw.com:當一個人感到飢餓時,他不僅在腸胃功能方面有所變化,而且在許多方面,或許甚至在他所具有的大部分功能方面都有所變化。他的感知改變了(他會比其他時候更容易發現食物),他的記憶改變了(他會比其他時候更容易回憶起一頓美餐),他的情緒改變了(他比其他時候更緊張、激動),他思想活動的內容改變了(他更傾向於考慮獲得食物,而不是解一道代數題)。這些現象可以擴展到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所有其他的官能(faculty)、能力(capacity)和功能(function)。換句話說,當約翰·史密斯感到飢餓時,他被飢餓所主宰,他是一個不同於其他時刻的人。
這種更深入的分析有個特點,它最終總是會導致一些我們不能再追究的目標或者需要,這些需要的滿足似乎本身就是目的,不必再進一步地證明或者辨析。在一般人身上,這些需要有個特點:通常不能直接看到,但通常是繁雜的有意識的特定慾望的一種概念的引申。也就是說,動機的研究在某種程度上必須是人類的終極目的、慾望或需要的研究。
最後,當我們沿種系的階梯上升,本能逐漸減退,對作為適應工具的文化的依賴將越來越大。那麼,假如我們不得不使用動物資料,讓我們認清這些事實。例如,拋開別的原因不談,僅僅由於我們人類更像猴子而不是白鼠,就讓我們寧願選擇猴子而不是白鼠作為動機實驗的對象,就像哈洛(Harlow,1952)和許多其他靈長目研究者(Howells and Vine,1940)所做的那樣。依賴動物資料會使我們從動機理論中武斷地排除掉目的或者目標概念(Young,1941)。因為我們無法問白鼠有什麼目的,還有必要指出我們可以問人的目的是什麼嗎?但是,與其因為無法問白鼠就排除目標和目的的概念,還不如排除用白鼠來做實驗。
由於認輸和絕望肯定與治療中的預后、學習的前景甚至可能與長壽有相當的聯繫,任何明確的動機理論都必須討論這種區分。
第二,這樣的列表意味著這些內驅力中的每一種都與其餘的內驅力不相干。而事實上它們並不是以任何一種這類的形式相互孤立的。第三,既然這樣的一覽表通常是以行為為基礎制定的,它就完全忽視了我們所了解的內驅力的全部動力性質。例如,它們的意識和無意識兩方面可能是不同的;一種特定的內驅力實際上可能是其他幾種慾望表達自己的途徑,等等。這樣列表的荒謬還在於,表中內驅力並非以孤立分散的數字的算術之和這樣的形式排列的,相反,它們是按具體特徵排列的。這就是說,一個人在表內列上多少個內驅力完全取決於他對這些內驅力進行分析的具體性程度。實際的圖景並非很多木棒依次排列,而猶如一套木箱,一個大木箱內裝3個小木箱,這3個木箱子又各自裝有10個木箱,這10箱子又分別裝有50個更小的木箱,如此類推。或者可以再作一個比喻,彷彿是對一塊組織的剖面進行各種倍數的放大。這樣我們可以談到某種要求滿足或平衡的需要,可以明確地說,它是吃的需要,再具體些,填滿肚子的需要,直至對蛋白質的需要,以致對某種特定蛋白質的需要,等等。我們現在掌握的一覽表,大都不加區別地包括進了在不同放大倍數上的需要。由於這種混淆,可以理解,一些一覽表可能包括三種或四種需要,另一些則包括數百種需要。如果我們願意,我們可以有這樣一種內驅力一覽表,它包括從1到1000000的任何一個數量的內驅力,其多少完全取決於分析的具體性程度。應當認識到,如果我們試圖討論基本的慾望,就應該將它們清楚地理解為分屬不同系列、不同的基本類型或者基本範疇。換言之,這樣一種基本目標的列舉應是抽象的分類而不是編成目錄的一覽表(Angyal,1965)。
我的論點主張動機理論必須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動物為中心。下面一些進一步的考慮與這個論點相關聯。首先讓我們討論本能的概念。本能可以確定地解釋為一個動機單位,在這個動機單位里,內驅力、有動機的行為以及目的物、目標效果,都明顯地由遺傳所決定。當我們沿種系的階梯上升,我們所解釋的本能有一種逐步消失的傾向。例如,對於白鼠,按照我們的定義,可以公正地說,它們有飢餓本能、性本能、母性本能。至於猴子,性本能已肯定消失,飢餓本能明顯地在各方面已減弱,僅有母性本能還肯定存在。在人類那裡,按照我們的定義,這三種本能都已消失,在它們的位置上只留下遺傳反射、遺傳內驅力、自發學習(autogenous learning)、有動機行為中的文化學習以及目的物選擇中的文化學習等的混合物(見本書第四章)。因此,如果我們細察人類的性生活,就會發現,純粹的內驅力本身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對象的選擇以及行為的選擇卻一定是在生活的歷史過程中獲得或通過學習取得的。

十一、動物資料不足以說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