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部分 動機理論 第三章 基本需要的滿足

第一部分 動機理論

第三章 基本需要的滿足

三、需要滿足和性格形成

(17)抱負水平的改變。

二、學習和需要的滿足

3.人格的分類
由滿足引起的病態還可能部分地表現為可稱為「超越性病態」(metapathology)的東西,這是指生活中缺乏價值感、意義感和充實感。許多人本主義和存在主義心理學家確信——雖然他們沒有充足的依據——全部基本需要的滿足並不能自動地解決歸屬感、價值體系、生活目的、人生意義等問題。至少對某些人,特別是年輕人,這是在基本需要滿足以外需要解決的問題。
(8)對挫折的更大的忍受力。
(5)依靠自己,自尊、信心,信任自己。
我在這裏不打算進行任何詳細的討論,而只是試圖提出一些可稱為性格學習或內在學習的概念,它們是以性格結構而不是以行為為中心的,其主要內容是:(1)獨特的(非重複性的)和深刻的體驗的教育作用;(2)由重複的體驗引起的感情的變化;(3)由滿足一挫折的體驗引起的認知的變化;(4)某幾類早年體驗引起的顯著的態度、希望甚至人生觀的轉變(Levy,1938);(5)在機體對任何體驗的選擇性同化中,不同的同化結構所起的決定性作用。

五、滿足和病態

(五)其他各類
(1)更好的公民、鄰居、父母、朋友、愛人。
(1)改變了關於天堂、地獄、烏托邦、美好生活、成功與失敗等的圖景。
作為一種推論,我們可以認為,雖然絕大多數人註定要希求他們自己還不具有的東西,為大眾的更大的滿足而工作也還是有益的。這樣,我們同時又學會不指望任何單一的社會改革,例如婦女選舉權、免費教育、無記名投票、工會、良好的居住條件、直接選舉等會產生奇迹,但又不會低估緩慢發展的現實。
這種考慮指向一個在學習的概念和性格形成之間更為和睦的關係。筆者相信,最終將典型的、模範的學習解釋為性格發展和性格結構上的變化,即走向自我實現及其超越的運動,對於心理學家來說可能是富有成效的(Maslow,1969a,1969b,1969c)。
(7)好奇心的滿足,更多地學習和了解的感覺。
甚至在獲得洞察和理解(格式塔式的學習)這種更值得捍衛的意義上,性格特徵也不能被認為是學習的結果。這種廣泛的學習方法在某種程度上由於對心理分析家的發現所表現的冷靜而顯得較為中肯。但是,由於它理性地強調認識外部世界的本質結構而仍嫌太狹隘。我們需要在人體內的認知和意動過程間建立強有力的關聯,比聯想學習或格式塔式學習所能提供的關聯要更強[參見K.勒溫的著作(1935),它們無疑有助於解決這一問題]。
由於長期以來哲學家、藝術家、詩人的議論,整個這一行為領域一直奇怪地被科學心理學家所忽視。這可能是由於「所有的行為都有動機」這一廣泛公認的教條在作怪。筆者認為這是一個錯誤,但在這裏不希望進行爭論。下面的觀察結果是鐵的事實,即一經滿足,機體立即放棄壓迫、緊張、緊迫、危急的感覺,允許自己變得懶散、鬆弛,變得被動起來,允許自己享受陽光、玩耍嬉戲,或者裝飾擦洗盆盆罐罐,允許自己觀察微不足道的事物,遇事漫不經心,往往無意中習得而不是有意識地追求,一句話,變得相對地無動機了。需要的滿足導致了非動機行為的出現(詳細討論見第六章)。
(8)擺脫了患得患失的生活方式。
(5)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改進(指變得更真實、更現實,對自己和他人更少危害性,更加全面,更加整合和具有整體性等)。
(8)對於理解的滿足,這種滿足越來越哲理化,向著範圍越來越廣、包容性越來越大、越來越單一的哲學或宗教靠近,對於聯繫和關係的理解更加圓滿成熟,敬畏,價值信奉。
(一)意欲一感情
(7)更少的刻板得像機器人一般的習慣,更少陳規和舊框框,更少強迫性的標籤化(categorizing)(詳見本書第十七章「陳規化的認知與真正的認知」);通過人為的範疇和陳規更好地感知個體的獨特性;更少非黑即白的二分法。
上面列舉了需要的滿足和挫折決定興趣的幾種方式。對此可再參看麥爾的著作(Maier,1949)。對這個問題的更深入的研究是可能的,最終必然包括對於道德、價值、倫理的討論,當然,其範圍必須超越禮儀、禮貌以及其他社會風俗。目前的做法是將態度、趣味、興趣甚至還有各種價值觀看作是與當地文化相聯繫的學習的結果,似乎除此之外再無其他的決定因素,即彷彿它們完全是由機體外的任意環境力量所決定的。然而,我們已經看出,內在的需要和滿足機體需要的效果也在起作用。
在談到對孩子的寬容或者讓孩子自由選擇的實驗時,心理學的教師們常常把性格品質說成是訓練的結果。「如果孩子從夢中醒來后,你就把他抱起來,那麼,他不是就學會了在想要人抱他的時候就哭喊嗎(既然你鼓勵了這種哭喊)?」「假如孩子要吃什麼你就給什麼,難道他不會被寵壞嗎?」「如果你注意孩子的滑稽舉動,他不是就學會裝憨弄傻來吸引你的注意了嗎?」「如果你遷就孩子,他不就會一味地任性了嗎?」僅僅用學習理論是不能回答這些問題的。我們還必須求助於滿足理論和機能自主理論來得到圓滿的答案。
探討需要滿足意義的一個首要結果,是對於過分誇大聯想學習作用的做法越來越不滿。
(9)容忍不同意見,對不同意見感興趣,接受個人差異,從而不再有成見和一般性的敵意(但仍然留有判斷力),更崇高的兄弟、同志感情以及兄弟般的愛https://read.99csw.com,對他人的尊敬。
下面簡單地列舉了滿足理論提出的較為重要的假設中的幾個。其餘的列在下一節中。
其他基本的情感需要,如歸屬、愛、尊重和自尊的需要,也是如此。這些需要的滿足引發了諸如深情、自尊、自信、可靠等特性。從需要得到滿足后產生的這些直接的性格方面的結果再進一步,就是這樣一些普遍性的特徵:仁慈、慷慨、無私、寬宏大量(與偏狹相對),沉著平靜、愉快滿意以及其他諸如此類的品質。這些品質似乎是一般需要滿足的間接後果,即不斷改善的心理生活狀況的間接後果。顯然,不論以狹義還是廣義的形式,學習對於這些以及其他性格品質的出現也起了重要作用。現有的資料不允許我們斷言它是不是更強有力的決定因素,而且這通常被當作徒勞無益的問題而被忽視。然而,褊重強調兩方中任何一方所產生的後果的對比是相當鮮明的,我們至少必須意識到這個問題。性格教育是否能在課堂里進行?書本、演講、問答式教育以及勸誡是不是可以使用的最好工具?講道、周末學校是否能造就出好人?或者相反,是否好的生活造就出好人?是否愛、溫暖、友誼、尊重以及善待兒童對於兒童後來的性格結構有更重大的影響?——這些都是由於堅持兩種不同的性格形成和教育理論而提出的兩種不同的問題和觀點。
(10)更大的無意學習和潛伏學習的可能性。
後面的部分中列舉了滿足似乎產生了良好社會作用的各種方式。我們提出的有待將來調查研究的論點是,滿足人的基本需要(以所有情況平等為前提,拋開一些費解的例外,以及暫時略去匱乏和約束的有益效果),不僅改善了人的性格結構,而且改善了他作為國內和國際環境中的公民與周圍的關係。這一點在政治、經濟、教育、歷史以及社會學上的意義可能是巨大的、明顯的(Aronoff,1967;Davies,1963;Myerson,1925;Wootton,1967)。
這類實驗包括小雞的啄食行為、嬰兒的吸吮行為以及各類動物的活動。在所有的實驗中都發現,一個得到了充分滿足的需要遵循自己特定的發展過程,然後根據其特性,或者是全然消失,如吸吮行為,或者是在實驗對象的以後生活中維持適度的低水平,如活動性。在那些某種需要受到挫折的動物身上出現了各種半病理現象,其中與我們的討論最有關係的是,第一,在超過了正常情況下它應該消失的時刻后,這種需要仍繼續存在;第二,這種需要的活躍程度大大增強了。
(2)政治、經濟、宗教、教育方面的進步和開放。
(6)安全、寧靜感、無危險感。
(四)人際關係
當然,雖然這種問題的答案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但即使對這樣一種假設的簡單的陳述,也會使我們的視線轉向被忽視了的事實,使我們重新提出古老的、懸而未決的問題。
(3)健康的慷慨。
(14)價值觀的改進,趣味的提高,更好的選擇。

四、滿足和健康

那麼,似乎是很清楚了,不可能只用聯想學習規律來解釋第五章中所列出的行為和主觀變化。的確,它很可能只是扮演第二位的角色。假如一位母親經常吻自己的孩子,那麼相應的內驅力本身就會消失,孩子不再渴望親吻(Levy,1944)。大多數涉及人格、特質、態度、品味的當代作家把它們稱為習慣積累(habit aggregations),認為它們是由於聯想學習規律而獲得的,但似乎現在應該重新思考和矯正這一用法了。
(14)更加誠實、真誠、正直,更少假話,更少虛假。
行為的心理因素與主觀生活、性格結構組成一個複雜的網,這一章只想探索貫穿在其中的一條線索。在這當中,我們不是描繪一幅更完美的圖畫,而是任意假定除了基本需要的滿足之外還有其他決定因素,假定滿足與匱乏各自都有合意與不合意的後果,假定在重要方面的基本需要的滿足與神經症需要的滿足不同。
(6)夢幻生活、幻想生活、早期記憶的變化。
(7)基於性格之上的道德、倫理、價值觀的變化。
假如人一定要感覺挫折或者焦慮,那麼為戰爭的結束而焦慮,與擔心感冒或挨餓相比,前者對社會更有好處。明確地提高挫折的層次(如果我們可以談論高級挫折和低級挫折),不僅具有個人意義,而且還具有社會意義。對於犯罪和羞恥心的層次,也可以說大約是這樣的。
下面列出了主要是取決於基本需要滿足的一些現象。
如果要儘可能明確地、直截了當地描述這種理論上的反對意見,可以這麼說:充分熱愛孩子的母親在孩子身上(以獎勵、強化、重複等方式)培養出了一種在以後的生活中對愛的需要的強度減弱的傾向,例如,較少親吻、更少依戀母親等。教會孩子從各個方面尋求感情,並且對感情懷有永不熄滅的渴望的最好途徑是,在一定程度上拒絕給他們愛(levy,1944)。這是機能自主性原理的又一個例證,它曾使奧爾波特懷疑當代學習理論。
舉例來說,甲在一個危險的叢林中已經生活了幾個星期,依靠偶然發現的食物和水勉強維持生存。在同樣的環境中,乙除了能維持生存外還有一支槍、一個入口可以關閉的秘密山洞。丙除了有以上條件外,身邊還有兩個人。丁比起上述幾個人來,身邊還多一個最親愛的朋友。戊身處同一個叢林,除擁有上述所有條件外,他還是那個小群體里很受尊重的領導者。簡而言之,我們可以依次稱這些人為:勉強維持生存者、安全需要得到滿足者、歸屬需要得到滿足者、愛的需要得到滿足者、尊重需要得https://read•99csw.com到滿足者。
(三)性格特質
這種理論還向我們提出利己這樣一個敏感的問題,正如韋特海默和他的學生們提出的一樣。他們將所有需要都看成事實上是利己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的確,戈爾茨坦以及本書都是在以高度個人主義的方式解釋自我實現這個最終需要的,但是,對於非常健康的人的經驗研究表明,他們既是極有個性的,同時又與社會融洽一致。我們將在本書第十一章更詳細地討論這一點。
(6)自我實現、自我發揮和自我發展的感覺,越來越徹底地發展和享用自己的資源、潛力的感覺,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成長、成熟、健康以及意志自由的感覺。
因此,似乎需要滿足的程度與心理健康的程度有確定的聯繫。我們是否能夠進一步證實這種聯繫的極限,即證實完全的滿足等於理想的健康呢?滿足理論至少可以暗示這樣一種可能(參見Maslow,1969b)。
除去過分滿足以外,究竟什麼是厭煩?在這裏,我們又可以發現尚未解決和覺察的問題。為什麼與某一幅繪畫、某一首樂曲、某一位朋友的屢次接觸會產生厭煩?為什麼與另一幅繪畫、另一首樂曲、另一位朋友的同樣次數的接觸卻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和更大的快樂呢?
同類的臨床觀察清楚地顯示了安全需要得到滿足后的相應效果(對此,我們也缺乏恰當的詞語),如焦慮及緊張的消失,具有安全感,對未來有信心、有把握,感到安全,等等。無論使用什麼詞語,感覺安全的人與終日覺得彷彿是在敵國做間謀者之間有著性格上的區別。
1.心理治療
(12)更加深刻的民主(對值得尊敬者無畏和真切的尊敬)。
2.態度、興趣、趣味、價值觀
滿足理論明顯地是一個特殊的、有限的或不完整的理論。它不能單獨存在,不具有獨立的合理性。至少,只有與下列理論結合,它才可能是合理的:(1)挫折理論,(2)學習理論,(3)神經症理論,(4)心理健康理論,(5)價值理論,(6)約束理論,等等。
因為,如果我們假定一個典型的健康的機體的需要已得到滿足,從而擺脫了束縛而追求自我實現,那麼我們就等於假設這個機體是根據內在的發展傾向從內部發展的,是柏格森意義上的發展,而不是行為主義環境決定論意義上的外部發展。患神經症的機體是一種缺乏某些滿足的機體,那些滿足只能來自環境。因此,它更多地依賴環境而更少具有自主性和自決性,也就是說,它在更大的程度上是由環境的性質而不是由自身的內在本質塑造的。在健康人身上發現的對於環境的相對獨立性當然不意味著與環境缺乏來往,它只意味著在這些關係中,人的目的和天性是根本性的決定因素,環境不過是達到自我實現目的的手段。這真正是心理上的自由(Riesman,1950)。
誠然,我們對這些新現象知道得不多,當然更談不上有任何的科學研究了。我們所根據的是強烈的懷疑、普遍的臨床印象以及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逐漸形成的觀點:單純的基本需要滿足是不夠的,對於兒童來說,他們還必須去體驗堅強、隱忍、挫折、約束、限制等感受。或者換一種說法,基本需要的滿足最好能被仔細地重新定義,否則它很容易被誤解為無限度的溺愛、自我放棄、無條件的應允、過分的保護以及奉承等。對兒童的愛和尊重必須至少與對自己作為家長或普通意義上的成年人應得到的愛與尊重協調起來。兒童當然是人,但他們不是有經驗的人。必須將他們看成是對許多事情不了解、對有些事情一無所知的人。
4.厭煩與興趣
當我們設立「滿足健康」(gratification health),或者幸福健康(happiness health)這一概念時,我們無疑是在與戈爾茨坦、榮格、阿德勒、安吉亞爾、霍妮、弗洛姆、梅、羅傑斯等人走在一起了。而且,那些假定機體內有一種向更全面的方向發展的積極傾向的人,也會不斷地加入我們的行列。
(7)更吸引人,更加美麗,更好的人。
在滿足的能夠直接觀察到的臨床效果中,可以獲得另一類支持有關需要滿足與性格形成之間存在關係的論點的資料。任何與人直接打交道的人都能獲得這類資料,並且可以確信,它們幾乎在每次治療接觸中都會出現。
(4)更加民主化,更少權威主義。
(2)慈善、友愛、同情、無私(與殘忍相對)。
(3)對於婦女、兒童、僱員以及其他權力較小的少數派或者團體的尊重。
要認識到這一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檢查一下基本需要滿足所產生的立竿見影的效果,從最具有優勢的基本需要開始。就生理需要而言,在我們的文化中,我們不會把對食物或水的基本需要的滿足視為性格品質,雖然在其他的文化中,我們的態度有可能不同。然而,即使在這種生理需要的層次上,我們也遇到了對於我們的論點來說是難以決定的兩種可能。如果我們可以談論休息和睡眠的需要,當然也就可以談論它們的挫折以及挫折的效果(睏乏、疲勞、精力不濟、萎靡不振甚至可能是懶惰、嗜睡等)和滿足及其效果(敏銳、有活力、有熱情等)。這就是簡單需要得到滿足后的直接後果。它們如果不是公認的性格品質,至少對於人格的研究者有明確的意義。雖然我們尚未習慣於這樣考慮問題,但這個觀點也適合於性的需要,例如性壓抑,以及作為其對照的性滿足的範疇。不過對此我們還沒有相應的詞語來描述。
近幾年來的生活無疑使我們認識到了由於物質生活的富裕所導致的疾病,其癥狀包括厭倦感、自私自利、自以為是、「理所當然」的優越感、對一種不成熟的低水平的固read.99csw.com戀、對社區感的破壞等。很顯然,在任何一段時間里物質生活或低級需要的生活本身並不能給人們帶來滿足。
(13)厭倦和興趣。
也許可以認為,基本需要的滿足在實際治療或改進的動力中起根本作用。由於它迄今為止一直被忽視,我們確實必須承認它至少是這類因素中的一個,並且是特別重要的一個。我們將在本書第九章「作為良好人際關係的心理治療」中更充分地討論這個論點。
7.挫折水平
(18)挫折水平的改變。
5.愉快、高興、滿意、歡欣、狂喜需要的滿足在積極、健康情緒的產生中起了什麼作用?情緒的研究者們太多地局限於研究挫折在感情上的效果。
(5)除了這些一般後果外,特定需要的滿足和過分滿足還有一些特殊的後果。例如,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安全需要的滿足會特別產生一種主觀上的安全感、更安穩的睡眠、危險感消失、更大胆、勇敢等。
(15)愉快的興奮,高興、歡樂、幸福、滿意、平靜、安詳、狂喜,它們的強度更大,出現的可能性更大,感情生活更加豐富、健康。
(12)厭惡和愛好。
6.社會效果
如果易於把對基本需要的挫折接受為敵意的一個決定性因素,那麼也就很容易把挫折的反面(即基本需要的滿足)接受為敵意的反面(即友善)的一個前提性決定因素。兩者都顯著地可以從心理分析的發現中引申出來。而且,儘管我們還沒有明確的理論體系,但心理治療的實踐卻以它對於毫無保留的保證、支持、允許、贊同、許可的強調,即對於患者的安全、愛、保護、自尊、價值等需要的絕對滿足的強調,承認了我們的假設。對於兒童的愛、獨立、安全等的匱乏常常立即給予直接的替代治療或滿足治療,即——給予愛、獨立或安全的滿足,其效果尤為明顯。
(2)改進了的直覺能力,更成功的預感。
(5)充滿希望,關注未來(與心情不佳、冷漠、無精打采相對應)
儘管就一般規律來說,我們在低級需要滿足之後才能轉向高級需要的滿足,但值得觀察的現象是,人們在滿足了高級需要,並獲得了價值和體驗之後,高級需要會變得具有自治能力,不再依賴於低級需要的滿足。人們甚至會蔑視與摒棄使他們得以過上「高級生活」的低級需要的滿足,這就像第三代的富人為第一代的富人感到羞恥,受良好教育的移民的後代會對他們的未受過教育的父母感到羞恥一樣。
也許看起來荒謬,但在一定意義上,需要的滿足是需要的挫折的決定因素。這是因為甚至要到較低的優勢需要滿足之後,較高的需要才會出現在意識里。從某種意義上看,在需要尚未出現之前,是無所謂挫折的。一個勉強維持生存的人不會為生活中的高級事物而費心。幾何學的研究、選舉權、自己城市的好名聲、尊重、價值等都不會成為他焦慮的中心,他所主要關心的是更基本的物質。只有當一定量的低級需要的滿足使他自己開化達到一定程度,這樣他才會在個人、社會和智力的更廣闊範圍內感受到挫折。
(9)對於美的需要的滿足,使人顫抖的激動,對於美的震驚、高興、狂喜,對稱感、適合感、條理感或完善感。
(11)心理健康以及它的所有產物,遠離神經症、精神變態人格,也許還有精神病(psychosis)。
(8)更好的心理治療師。
(3)這些新的興趣、新的滿足物和新的需要不僅新,而且在某些意義上更高級(參見本書第七章)。當安全需要得到滿足后,機體被解放出來去尋求愛、獨立、尊重、自尊等。將機體從較低級和自私的需要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的最容易的辦法,就是滿足這些需要(當然,還有其他方法)。
(11)更少需要簡單事物,更以複雜為樂。
(4)任何需要的滿足,只要是真正的滿足,也就是對基本需要而不是對神經症需要或虛假需要的滿足,都有助於性格的形成(見下面)。不僅如此,任何真正的需要的滿足都有助於個性的改進、鞏固和健康發展。這就是說,任何基本需要的滿足(只要我們能夠孤立地談論這個滿足),都是背離神經症的方向而向健康的方向邁進了一步。毫無疑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戈爾茨坦把任何特定需要的滿足都看作是在長遠意義上向自我實現前進了一步。
(二)認知
(16)狂喜、高峰體驗、極度興奮的情緒、意氣風發以及神秘體驗的更頻繁的出現。
現在我們還面臨一種新的、由心理富裕導致病態的可能。也就是說,病的起因是由於患者得到無微不至的愛護、關懷,被寵愛、崇拜、歡迎所包圍,被膜拜到忘情的地步,被推到舞台的中心位置,擁有忠誠的追隨者,各種慾望隨時隨地都能得到滿足,甚至成為人們為之自我犧牲和自我克制的對象。
(13)鬆弛,更少緊張。
(1)各類更加敏銳、有效、現實的認知,能更好地體味現實。
然而,這不僅是基本需要越來越多地得到滿足,也是心理健康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很明顯,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條件下,一個安全、歸屬、愛的需要得到滿足的人,比安全和歸屬需要得到滿足,但在愛的感情上遭受拒絕、挫九*九*藏*書折的人更健康(根據任何合理的定義)。假如除此之外,他又獲得了尊重和讚賞,並且進而發展了自尊心,那麼他就會更進一步地健康、更加自我實現,成為更加豐|滿的人。
(5)更少無緣無故的敵意,更多的善意,對他人更有興趣,更容易與他人趨同。
對聯想學習、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這一批評的實質,是它完全把機體的目的(意圖、目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作為對照,這裏提出了基本需要理論關於機體終極目的和價值的看法。這些目的存在於機體內部,對於機體具有內在價值。因此,為了達到這些目的,機體將會做任何必要的事,甚至去學習一些任意的、不相干的、瑣碎的和愚蠢的步驟,只要實驗者把這些步驟設置成是達到這些目標的唯一方式。當然,可以隨時犧牲這些詭計,當它們不再帶來內在的滿足(或內在的強化)時,它們就會被拋棄(熄滅)。
列維所做的關於愛的研究特別地顯示出了幼年時期所得到的滿足與成年性格形成之間的全面聯繫(levy,1943,1944)。似乎很明顯,健康成年人的許多典型品質是童年時期對愛的需要得到滿足的積極後果,例如,這些品質包括給予被愛者以獨立自主的能力、忍受愛的匱乏的能力、愛但又不放棄自主性的能力,等等。

七、滿足的影響

(5)自我信賴,自尊、自敬、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就、潛力、成功、自我力量、值得尊重、威信、領導、獨立感。
9.高級需要的功能自主
(3)伴隨靈感和頓悟的神秘體驗。
(2)感到安全、平靜、有保障,沒有危險和威脅。
(4)更多地以現實一對象一問題為中心,更少地投射和以自我為中心,更多超越個人和超越人類的認知。
(2)以此為前提,認識能力發生變化。由於機體有了新的興趣和價值觀,注意力、感知、學習、記憶、遺忘、思維——這一切同樣在一個可被粗略預計的範圍內被改變了。
例如,我們必須承認一定還有其他通往健康的途徑。然而,當我們為自己的孩子選擇人生之路時,我們有理由去問:放棄基本需要的滿足,通過苦行、約束、挫折、悲劇和經受不幸之火鍛煉而獲得健康的實例究竟有多少?也就是說,以滿足或幸福為基礎的健康,以及以苦行主義或者挫折、不幸為基礎的健康,它們出現的頻率是怎樣的?
(2)走向高級價值,走向高級的「精神生活」。
無論如何,當談論安全需要時,我們要有根據得多。擔心、恐懼、害怕、焦慮、緊張、不安和極度不安,都是安全需要受到挫折的後果。
(10)高級需要的出現。
(4)活力的更替、倦怠、睡眠、安靜、休息、清醒。
(3)有歸屬感,感到是集體的一員,認同集體的目標和勝利,有被接納和位置感,有家園感。

一、滿足一個基本需要所產生的一些後果

前面的一些考慮只是將需要的滿足與一些(甚至可能許多)性格品質的發展牢固地聯繫在一起。這種理論不過是早已公認的挫折與心理病理之間關係在邏輯上的對立物。
(3)所有表達性行為的變化,如微笑、大笑、面部表情、風度、步態、筆跡、趨向于更富有表達性的更少做作的和模仿的行為。
(8)許多更基本、更深刻的態度(民主、對全人類的基本尊重、對他人的愛,對不同年齡、性別、種族的人的愛和尊重)。
(6)選擇朋友、愛人(sweethearts)、領導等時有更高的趣味,對人們有更好的判斷力,成為更好的選擇者。
(19)趨向超越性動機和存在價值的運動(Maslow,1964)。
任何需要的滿足所產生的最根本的後果是這個需要被平息,一個更高級的需要出現。其他後果是這一基本事實的附帶現象。這些從屬的後果有:
令人遺憾的是實驗資料太少了。不過現有的資料已經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例如列維的實驗(Levy,1934a,1934b,1937,1938,1944,1951)。這種實驗的一般方式是取一組剛出生的動物,例如幼犬,使它們的某種需要(如吸吮需要)得到滿足,或讓它們遭受一定程度的挫折。
(1)肉體充分滿足和厭膩的感覺,包括食物、性、睡眠等方面,以及一些附帶後果,如幸福、健康、精力充沛、歡欣、身體愜意感。
上一章我們對人類動機進行了探討,這一章我們考察這一探討的部分理論結果,並以此作為對當前片面強調挫折和病理狀態的情況的一個積極的或健康的平衡。
(15)更強的意志,更能從責任中得到享受。
一般而言,滿足后的現象,例如,在飽餐后所有食慾的消失,在滿足安全需要後防御的類型和數量的改變等,都說明了:(1)增長的練習(或重複、使用、實踐)的消失,(2)增長的報償(或滿足、讚揚、強化)的消失,此外,不僅諸如列在本章末尾的表中的那些滿足現象蔑視聯想的規律(儘管它們自身是在適應過程中獲得的變化),而且檢驗也證實了除了以第二位的方式外,任意聯想是不包括在內的。所以,如果學習的定義只強調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變化,那是不夠的。
(7)友好(與基於性格的敵意相對)。
(1)沉著、鎮定、平靜、內心安寧(與緊張、不安、不愉快、心緒惡劣相對)。
需要滿足的影響幾乎完全限制在內在地欣賞滿足物之內。長期來看,除了對於非基本需要外,可能沒有其他偶然的和任意的選擇。對於愛的渴求,可能只有一種真實的長久的滿足物,即誠實以及令人滿意的read.99csw.com感情。對於處於性飢餓、食物飢餓或極度乾渴的人,只有性、食物或水才將最終起作用。在這裏,沒有什麼偶然的搭配或意外的、任意的並置。也沒有什麼信號、前兆或與滿足物有關的東西起作用。
如果我們將基本的感情需要層次的滿足看做是一個直線型的連續體,那麼我們就有了一個進行人格分類的有用(雖然不完美)的工具。假如大多數人都有類似的機體需要,那麼在這些需要得到滿足的程度上每個人都能與任何其他人進行比較。這是整體性的或有機的原則,因為它依據一個單一的連續體來對完整的人進行分類,而不是根據大量的、互不相關的連續體來將人的各個部分或各個方面歸類。

六、需求滿足理論的應用

(4)愛和被愛的感覺,值得愛的感覺,愛的趨同作用的感覺。
(9)更少選擇和需要已熟悉的事物,特別是在重要的事情上;更少懼怕新奇和陌生的事物。
(1)對於舊的滿足物和目的物的相對獨立,對於舊的滿足物和目的物的一定程度的輕視,同時,又依賴於迄今一直被忽視、不被需要或只是偶然被需要的新的滿足物和目的物。這種新舊交替的現象又包含許多第三級的後果。這樣,在興趣方面就有了變化:一些現象首次變得有趣,而舊有的現象則變得乏味,甚至令人厭惡。這等於說人的價值觀發生了變化。一般而言,往往有這些情況:(a)過高評估尚未滿足的需要中力量最強的那種需要的滿足物;(b)輕視其中力量較弱的需要的滿足物(並且輕視這些需要的力量);(c)輕視甚至貶低已經得到滿足的需要的滿足物(同時貶低這些需要的力量)。這種價值觀的改變伴隨一個從屬的現象:在一個可以粗略預測的範圍內重新建立關於未來、烏托邦、天堂和地獄、美好生活,以及個人無意識願望的滿足狀態的人生觀。一句話,我們傾向於把已有的看成是理所當然的,特別是如果我們不必為它們而努力或奮鬥的話。食物、安全、愛、讚賞、自由這些一直存在著的、沒有缺乏過或被渴望過的東西,傾向於不僅不會被注意到,而且甚至於會被貶低、嘲笑甚至詆毀。這種不把自己已有的東西當回事的現象當然是非現實主義的,因而可以被看成是一種病態的表現。在大多數的情況中它很容易被治愈:只需經歷一下適度的剝奪或匱乏(如痛苦、飢餓、貧困、孤獨、遺棄、歧視)就可以了。這種相對來說是被忽視了的滿足遺忘和貶低的現象具有非常巨大的潛在重要性和力量。在筆者的《優心態管理筆記》(Eupsychian Management:A Journal)一書的「論低級牢騷、高級牢騷和超級牢騷」一章中對此有進一步的探討(Maslow,1965b)。沒有其他方法能使我們理解這種令人迷惑的方式:通過它,經濟和心理上的寬裕能使人性向更高層次的成長成為可能,也是通過它,我們剛剛暗示過的、並且出現在近年來的報紙中的價值病理學的各種形式也成為可能。多年前,阿德勒等(Alder,1939,1964;Ansbacher and Ansbacher,1956)在許多著作中談論到了「生活的奢侈形式」,或許我們應該用這個詞彙把致病的滿足同健康、必要的滿足區分開來。
(6)更具有創造性,更多的藝術性、詩意、音樂、智慧、科學。
(10)更具有勇氣,更少有畏懼。
最後,我再次提到很少被人理解的事實,人類似乎從來就沒有長久地感到過心滿意足——與此密切相關的是,人類容易對自己的幸福熟視無睹,忘記幸福或視之為理所當然,甚至不再認為它有價值。對於許多人來說——我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即使是最強烈的快樂也會變得索然無味,失去新鮮之感(Wilson,1969)。為了能夠再一次體驗幸福快樂,也許有必要先去體驗一下失去他們理所當然地擁有的東西以後的感受。只有體驗了喪失、困擾、威脅甚至是悲劇的經歷之後,才能重新認識其價值。對於這類人,特別是那些對實踐沒有熱情,死氣沉沉、意志薄弱、無法體驗神秘感情,對享受人生、追求快樂有強烈抵觸情緒的人,讓他們去體驗失去幸福的滋味,從而能重新認識身邊的幸福,這是十分必要的。
我們已經看到,人類動機生活組織的主要原理是基本需要按優勢(priority)或力量的強弱排成等級。給這個組織以生命的主要動力原則是:健康人的優勢需要一經滿足,相對弱勢的需要便會出現。生理需要在尚未得到滿足時會主宰機體,迫使所有能力為滿足自己服務,並組織它們,以使其達到最高效率。相對的滿足平息了這些需要,使下一個層次的需要得以出現,成為優勢需要,繼而主宰、組織這個人。結果,這樣的人剛從飢餓的困境中跳出來,現在又為安全需要所攪擾。這個原理同樣適用於等級集團中其他層次的需要(即愛、自尊和自我實現)。還可能有這樣的情況:高級需要也許不是在低級基本需要的滿足后出現,而是在強迫、有意剝奪、放棄或壓抑低級基本需要及其滿足后出現(如禁欲主義、理想化、排斥、約束、迫害、孤立等的強化作用)。據說這些情況在東方文化中是普遍的,但我們對其性質以及發生的頻率了解甚少。然而,這類現象與本書的論點並不矛盾,因為我們並未宣稱滿足是力量或者其他心理急需物(psychological desiderata)的唯一源泉。
(4)寬宏大度(與狹隘、卑鄙、渺小相對)。
(11)暫時或長久地依賴和獨立於各種滿足物,對於低級需要和低級滿足物的不斷增強的輕視和獨立性。
8.娛樂性、無目的性和隨意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