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部分 動機理論 第四章 重新考察本能理論

第一部分 動機理論

第四章 重新考察本能理論

4.必要性
當代的研究者們都強有力地主張:我們的機體遠比一般所認可的更值得信賴,有更強的自我保護、自我指導、自我控制的能力(坎農,1932;戈爾茨坦,1939;列維,1951;羅傑斯,1954;等等)。此外,我們還可以補充一點,各種新近的發展已表明,有必要從理論上假定機體內存在某種積極生成或自我實現的傾向。這種傾向不同於機體內自我保存、自我平衡或體內平衡等傾向,也不同於適應外界刺|激的傾向。這種生長或自我實現的傾向,曾經由亞里士多德、柏格森和其他許多哲學家以一個又一個的模糊形式所假定過。在精神病學家、心理分析家以及心理學家中,戈爾茨坦、蘭克、榮格、霍妮、弗洛姆、羅傑斯,也都感到有必要提出這種假設。
這些經驗不可避免地提醒我們應考慮到種群的特性,考慮到素質、遺傳,而不是膚淺的易於操控的習慣。只要是必須在這兩難抉擇中作出任何一種選擇,治療者總是寧願選擇本能來作為基石,而不是選擇條件反射或習慣。這當然很不幸,因為我們將看到,有另外一些居間的、更恰當的可供選擇的對象,從中我們可以作出更令人滿意的選擇。這就是說並非只有兩種可能的選擇。
在將本能解釋為惡的動物本能的同時,人們認為,在精神錯亂者、神經症患者、罪犯、低能者或孤注一擲者身上,這些惡的動物本能會表現得最為明顯。這種情況很自然地產生於這樣的學說:良心、理性以及道德觀不過是一種後天的虛飾,與被掩蓋的內容在性質上截然不同。前者於後者,恰如手銬之於罪犯。這個誤解使文明及其所有機構,包括學校、教堂、法庭、立法機關等都被說成是抑制惡的獸|性的力量。這個錯誤十分嚴重,它釀成種種悲劇。也許,從歷史的重要性來看,可以將它與這樣一些錯誤相比:崇信王權神聖、迷信某一宗教的唯一合法性、否認進化論或者相信地球是平面的。任何一種使人們不信任自己、不信任他人的想法,任何不現實地對人類各種可能性抱悲觀態度的想法,都必須對每一場戰爭、每一次種族對抗、每一次宗教衝突負部分責任。
1.簡化論
本能論者和他們的反對者的嚴重錯誤都在於用非此即彼的兩分法而不是按程度的差異來考慮問題。一整套複雜的反應,怎麼能夠說要麼完全是由遺傳決定的,要麼完全不是由遺傳決定的呢?任何一個結構,無論怎樣簡單,不可能是只具有基因的決定因素,更不用說任何完整的反應了。在另一極端,同樣明顯的是,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完全脫離遺傳的影響,因為人也是一個生物族類。
不管是哪一個學派,大多數心理治療學家都認為,當透過心理病症深入到那個從來都是存在的,但被病態的表面所覆蓋、掩藏和抑制的核心的時候,他們是在揭露或釋放某種更基本的、更真實的、更實在的人格。當霍妮談到透過虛假自我深入到「真實自我」這一問題時,她的這一論述很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Horney,1950)。關於自我實現的論述也強調使一個人已有的狀態變得真實或實際,雖然是以一種潛在的形式。對認同的追求與「成為自己真正是的那個人」一樣,也是同樣的意思。使自己成為「機能健全的人」、「充分的人」、獨一無二的人或真實的自己,其含義也是這樣(Grof,1975)。
心理治療的效果對我們的目的相當有利。在筆者看來,似乎所有主要的心理治療方式都培育、促進、鞏固了我們稱為基本的、類本能的需要,同時削弱或徹底消除所謂神經症的需要,直到它們認為自己獲得了成功。
特別對那些直截了當地宣稱使患者復歸自己內在本質的療法,例如羅傑斯、弗洛姆、霍妮(Horney)等人的療法,這是重要的事實。因為,這意味著,人格本身具有某種固有的本質,它不是由治療師新創造的,而是由他解放出來,以便按它自己的風格成長、發展。如果頓悟和壓抑的解除會使反應消失,那麼就有理由認為這個反應是異質的,不是內在固有的。反之,如果頓悟使反應更強烈,我們就可以認為它是本質的。同樣如霍妮所推論的,九九藏書假如解除焦慮使患者變得更富有感情,而更少敵意,這難道不表明對於人的本性來說,愛是基本的,而敵意則不是基本的?
這一站不住腳的兩分法所形成的一個混亂的後果是出現了一種傾向,只要有任何習得的跡象顯露時,就斷言這是非本能的,或者相反,假如有一丁點遺傳影響的證據,就判定這是本能的。既然對於大多數甚至全部衝動、能力或情感來說,證實這兩種看法都是容易的,這樣的爭論必然永遠不可能解決。

二、對傳統本能理論的批判

但是,這就等於是對客觀性的主觀發現,即對族類所特有的人性特徵的發現。它還等於是對普遍性和全體性的東西的個人的發現,是對非個性化的或超越個人的(甚至超越人類)的東西的個人的發現。一句話,我們可以通過「靈魂探索」,通過科學家的更為常用的外部觀察去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研究類本能。生物學不僅是一門客觀的科學,也可以是一門主觀的科學。
在學術界,有太多的作者不加區別地使用本能這個詞代表需要、目的、能力、行為、知覺,表達、價值以及感情的伴隨物,有時取其中單獨一項的含義,有時代表幾項的結合,其結果就形成了不精確用法的大雜燴,正如馬莫爾(J.Mafmor,1942)和伯納德(Bernard,1924)指出的那樣,幾乎每一種已知的人類反應,都被這個或那個作者描述為本能。
在論及基本需要的滿足問題的章節里已經概述過這些心理上和身體上的結果,這裏沒有必要再進一步考察,只是仍需要指出,這一評判標準並無奧秘或非科學之處。可以很容易地以實驗甚至工程為根據來驗證這個標準,我們只需記住,這與為一輛汽車選擇合適的汽油並無多大差異。假如一輛汽車使用了某種汽油發動得更好,這種汽油對於這輛汽車就比別的汽油更適用。普遍的臨床發現是,當安全、愛以及尊重得到滿足時,機體就發揮得更好,感覺更敏銳,智力的使用更充分,思維更能得出正確的結論,更能有效地消化食物,更少患各種疾病,等等。
我們主要的假設是,人的慾望或基本需要至少在某種可以察覺的程度上是先天給定的。那些與此有關的行為或能力、認知或感情則不一定是先天的,而可能是(按我們的觀點)經過學習或引導而獲得的,或者是表達性的(當然,人的許多能力或智能強有力地為遺傳所決定或由遺傳提供可能,例如色覺,但它們與我們這裏所討論的問題無關)。這就是說,可以把基本需要的遺傳成分看成是簡單的意動性缺乏,與任何固有的達到目標的行為無關,就像弗洛伊德的本我(id)的盲目、無定向的衝動一樣(我們將在下面看到,滿足這些基本需要的因素,似乎也可以由某種方式確定為內在固有的)。必須學習的是追蹤目標(應對性)的行為。
在一般的本能一理性的兩分法或對比中,相互對抗是被錯誤定義的本能和理性。如果按照現代知識來正確地劃分,它們就不會被看成是相互對立或對抗的,甚至也沒有那麼大的差別。作為今天來定義的健康的理性與健康的類本能的衝動,在健康人那裡並不互相排斥,而是指向同一個方向(雖然對不健康的人而言,它們可能是互相對立的)。當前已獲得的所有科學資料指出,保護、寬容、愛、尊重兒童,在精神病學上是合乎需要的。這也正是兒童(本能地)所希望的。正是在這種非常明確的、在科學上可檢驗的意義上,我們斷言類本能的需要和理性是合作的而非敵對的。它們表面的對抗是只注意病人而產生的假象。假如這一論點成立,我們因此就將解決一個古老的難題:本能與理性,誰應該是主人?其實這就像另一個問題一樣陳腐:在一個良好的婚姻關係中,應該為主人的是丈夫還是妻子?
5.本能一理性兩分法
以下我們儘可能搜集並提出一些可以利用的資料和理論上的研究來支持基本需要是類本能的假設。
前述的所有考慮促使我們提出這樣的假設:從某種意義上說,基本需要在某種可以察覺到的程度上是由體質或遺傳決定的。目前,不可能九九藏書直接證明這個假設,因為所需要的遺傳或神經學的技術尚未出現。
還有相當數量的其他理論、臨床和實驗的研究,它們都一致指出,有必要重新估價本能理論,或者以某種形式恢復它。這些都使我們不得不懷疑當前心理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對於人的可塑性、靈活性、適應性以及他們學習能力的過分強調。人似乎有遠比現代心理學所估計的更強的自主和自我調節的能力。
顯而易見,這裏的一個中心任務就是要意識到,作為一個特定的族類在生物上、氣質上和素質上是什麼。這正是各種各樣的心理分析所要做的事,即幫助人們意識到自己的需要、衝動、情感、快樂和痛苦。但這是一種個人自己內在的生物性、動物性和人類性的現象學,它通過體驗生物性而去發現生物性,我們可以把這種生物性稱為主觀生物性、內省生物性、體驗到的生物性等。
假如社會創造出所有的價值觀念,並使人接受它們,那麼,為什麼只有某些價值觀念在受到挫折時會導致精神疾病?我們學會一日三餐,學會道謝,學會使用餐具、桌椅;我們穿著衣服、鞋子,夜晚睡在床上,說英語;我們吃牛肉、羊肉,而不吃狗肉、貓肉;我們保持清潔,為等級競爭,渴望金錢。然而,這一切強大的習慣在受到挫折時可以沒有痛苦,甚至間或還有積極的結果。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在泛舟或野營時,我們輕舒一口氣拋開這一切,承認它們的非本質性質。但對於愛、安全或尊重,卻絕不可能如此。
基本需要滿足物的必需性使它們自身與其他需要的滿足物區別開。出於本性,機體自己指明了滿足因素的固有範圍,這是不能由其他物替換的,而這對於習慣性需要,甚至神經症需要卻是可能的。

一、重新考察本能理論的重要性

他本來就是如此這般。
3.得到滿足是一種健康
20年代及30年代的大多數反本能論者,如伯納德(Bernard)、華生(Watson)、郭任遠(Kuo)等,批評本能論的根據是,本能不能根據特定的刺|激一反應概念來描述。簡言之,就是指責本能不符合簡單的行為主義理論。這是真的,本能的確如此。然而,動力心理學家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現在並不看重這種非難。他們一致認為,僅僅用刺|激一反應概念是不能解釋任何重要的人類完整的品質或完整的活動的。這樣一種企圖只能引起混淆。把反射與標準的低等動物本能混淆起來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前者是純粹運動肌(motor)的動作,後者除此以外還有更多的特點,例如,先定的衝動、表達性行為、應對性行為(coping behavior)、對目的物的追求以及情感色彩。
基本需要的滿足會導致各種各樣的後果,產生有益的、良好的、健康的、自我實現的效應。「有益的」與「良好的」這兩個詞是從生物學的意義而不是從先定的(priori)意義來說的,它們符合可操作性的定義。只要條件允許,健康的機體本身就傾向於選擇併為獲取這些結果而努力。
我們認為,基本需要有著可以察覺的遺傳基礎,但假如我們僅用肉眼去尋找本能,並且只有當一種本質顯然而且確實獨立於環境,並且比全部環境力量更強有力時,才認為它是本能,那麼,我們就很可能犯大錯誤。為什麼就不會有雖然是類本能但仍然較容易受壓抑或控制的需要呢?為什麼就不會有容易為習慣、暗示、文化壓力、內疚等掩飾、更改甚至抑制的需要呢(例如,愛的需要似乎就是如此)?也就是說,為什麼就不會有弱本能呢?
如果我把麥克利什(Archibaeb Macleish)的那首詩略加詮釋,我們可以說:
這就說明動物的自然性為何在自我實現者那裡可以看得最清楚,而在神經症患者或「一般病人」那裡則表現得最不清楚。我甚至可以說,疾病經常意味著一個人的動物本性的喪失。這樣,就出現了下面這一似乎是矛盾的情況:在那些最具有靈性的人、最具有智慧的聖人、最具有理性的人身上,我們可以同時見到最清楚的人類性和動物性read.99csw.com
而且,從同一考慮中還出現了一個乍看起來似乎是顛倒黑白的反論。教育、文明、理性、宗教、法律、政府統統被大多數人解釋為本質上約束本能的壓制力量;但是,假如本能懼怕文明比文明懼怕本能更嚴重這一論點是正確的,假如我們仍希望產生更完善的人、更美好的社會,我們就應從相反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教育、法律、宗教等至少應起保護、促進、鼓勵安全、愛、自尊、自我實現等類本能需要的表達和滿足。
7.兩分矛盾的解決
然而,根據一般的動力論要求來看,本能理論,特別是麥獨孤和弗洛伊德提出的本能理論,具有某些當時並未被充分理解的價值。它們未被充分理解,這大概也是由於它們的錯誤太明顯。本能論承認以下事實:人是自我促動的,人自己的本性和他所處的環境都有助於決定他的行為;人自己的本性給他提供先決的目的、目標或價值體系;在良好的條件下,為了避免疾病,他所意欲的常常就是他所需要的(對他是有益的東西),全人類形成一個獨一無二的生物族類;除非理解行為的動機和目標,否則行為就是無意義的;並且總的說來,依賴於自身資源的機體經常顯示出一種有待于解釋的生物學上的高效能性。
我們的論點是:認識或理解的衝動也許與歸屬感和友愛的需要一樣,是意動的。
認為本能需要在本質上是類本能的另一個原因是,對本能需要的挫折會導致心理疾患,這是所有的臨床醫生都認同的。而對於神經質、習慣、上癮或性別偏好來說,則不是這麼回事。
6.鼓勵本能
本能理論家所使用的範例是動物的本能。這導致各種錯誤。例如,不去尋找人類獨有的本能。然而,從低等動物研究中得出的最有害的經驗釀成了這樣一個原理:本能是強大的、牢固的、不可更改的、不可控制的、不可壓抑的。但是,這對鮭魚、蛙、北極旅鼠來說也許是真實的,對人類卻並非如此。
只注意動物的本能還導致另一個更嚴重的錯誤。由於某些或許只有清醒的歷史學家才能解釋的不可思議的原因,西方文明已普遍相信,我們身上的動物性,是一種惡的動物性,我們大多數的原始衝動是邪惡的、貪婪的、自私的、敵意的。
2.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
一個人並不想要成為什麼。
僅舉一例:對孩子的培養將會帶來一場革命,在培養他們時甚至用不著說一句含有教訓意味的惡語。當我們轉而承認合理的動物性需要時,會促使我們去滿足這些需要,而不是使它們得到挫折。
假如一個人在成長時並不考慮基本需要的這一結構,他的確不會立即折斷骨頭,也不會出現立即或明顯的病態。然而,得到大家一致公認的是,或遲或早,或隱或顯,病態將會出現。可以引用普通成年人的神經症作為說明早期對機體內在的(雖然是很微弱的)需求進行蹂躪所造成有害後果的例子,這並非很不確切。
也許,推動文化論者攻擊本能論的力量主要來自這樣的誤解,即把本能等同於不可抗拒的力量。任何一個人種學家的經驗都同這種看法相抵觸,所以攻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假如我們對文化和生物兩種因素都有恰當的尊重,並且,假如我們進一步考慮文化是比類本能的需要更強的力量,那麼,下述主張就不是謬論而是理所當然的了,如果我們要使柔弱、微薄的類本能的需要不被更強的、更有力的文化所吞沒的話,就應該保護它們,而不是相反。它們很可能被吞沒,儘管這些類本能的需要在另一種意義上說是強大的,即它們頑強地堅持要求獲得滿足,一旦受挫,九_九_藏_書就會產生嚴重的病態後果。
即使僅僅因為有必要在更基本和不太基本、更健康和不太健康,更自然和不太自然的需要之間做出區分,也致使前面幾章概述的關於基本需要的理論提示甚至要求我們重新考察本能理論。
確認類本能的需要並不是惡的,而是中性的,或者是好的,那麼許多似是而非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3.壓倒性的力量
對於動機、自我實現、價值、學習、一般認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文化適應與反文化適應等理論來說,從原則上講這裡有一批寶貴的資料可供開發利用。
然而,也許贊同重新考察本能理論的最重要的影響還是來自於心理治療師的經驗,特別是心理分析學家的經驗。在這一領域,儘管看起來各種事實有些模糊不清,但事實的必然聯繫是準確無誤的。治療師不得不把更基本的願望同不太基本的願望(或需要,或衝動)區別開來。問題很簡單:某些需要遭受挫折會產生病態,而另一些卻不會。某些需要的滿足會產生健康,另一些卻不會。這些更為基本的需要不可思議地非常「頑固」,難以對付。它們反對所有的誘惑、替代和賄賂,沒有任何通融的餘地,它們只要求適當的內部滿足,人們總是有意無意地尋求滿足這種需要。這些需要表現得恰如頑固、不可削弱、不能再分析的終極事實,只能作為既定的事實或不可懷疑的基點。幾乎精神病學、心理分析、臨床心理學、社會工作或兒童治療等每一學派,無論它們相互間有怎樣的分歧,都假定了某種有關類本能需要的學說,這一印象是難以磨滅的。
這種世界觀的表述方式之一,就是把我們的動物性看成與狼、老虎、豬、禿鴛或蛇的本性一樣,而不是用稍好些或至少溫順些的動物,如鹿、象、狗或猩猩來比擬。這種表達方式,是「將我們的內在本性解釋為惡的動物性」。但應指出,如果必須從動物類推到人的話,我們最好選擇那些與我們最接近的動物,如類人猿。

三、類本能理論中的基本需要

因此,很明顯,基本需要佔有一個特殊的心理學和生物學的重要地位。它們有與眾不同的地方。基本需要必須得到滿足,否則我們就要得病。
我們沒有理由一定在完全的本能(各部分都充分發展的本能)與非本能之間進行取捨。為什麼不能有殘存的本能、不能有類本能的某種尚屬行為的東西、不能有程度的不同、不能有不完全的本能呢?
神學家把它叫做原罪或魔鬼。弗洛伊德主義者把它叫做本我。哲學家、經濟學家以及教育家,也用各種各樣的名稱來稱呼它。達爾文是如此贊同這種觀點,以致他只看到了動物界的競爭,完全忽視了同樣普遍存在的合作,沒有注意到克魯泡特金曾輕而易舉地觀察到了這一點。
這就忽視了一個明顯的事實:任何一個需要的滿足,隨著它的逐漸平息,其他曾經被擠到一旁的較弱的需要就登上突出的地位,力陳自己的要求。需求永不停息。一個需要的滿足產生另一個需要。
1.獨特的人類本能
我們的看法是,本能理論家的許多錯誤,儘管根深蒂固,需要被拋棄,但絕不是本質上的或不可避免的。而且,不少錯誤是本能論者和他們的批評者共同具有的。
2.挫折是致病的
然而,如果我們逐漸將這些對承諾、愛以及讚許的懇求視為合理的要求或權利,就像孩子對待飢、渴、寒冷或疼痛的抱怨一樣,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成為滿足者而不是挫傷者。這樣做的唯一後果就是給孩子和父母都增添了樂趣,在一起時更愉快,因而也就必然增進相互的愛。
我們已經看到,本能與對新事物靈活適應和認知適應的能力,在種系的階梯上往往是相互排斥的。我們對其中一個發現得越多,對另一個可以期待的就越少。這樣一來,一個致命的甚至是悲劇性的錯誤(考慮到歷史後果)很早以前就釀成了,這種錯誤把人類的本能性衝動與理解力截然分開。很少有人想到,對於人類來說,本能性衝動和理解力可能都是類本能的。更重要的是,它們的結果或者隱含的目標可能是同一的、合作的,而不是對抗性的。
5.心理治療
弱勢的類本能需要一個仁慈的文化來孕育它們,read•99csw.com使它們出現,得到表達和滿足。它們很容易被惡劣的文化環境所摧殘。例如在我們的社會中,必須有相當大的改進,柔弱的遺傳性的需要才能指望得到滿足。認為本能和社會之間、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之間存在著固有的對抗,是一個可怕的未經證明的論證前提。它的主要借口是,對於病態的社會和個人來說,實際上就是傾向於這些對抗。但事情並非只能如此。在良好的社會中,這不可能是真實的。健康社會狀況下的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是合作的而不是對抗的。是由於在惡劣的個人條件和社會條件下存在著的對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錯誤看法,不正確的兩分法才依然存在。
有一個似是而非的觀點有助於確立這一論點。我們認為,揭露、頓悟和深度治療——這種治療方法實際上包括除催眠治療和行為治療之外的所有治療——從某種意義來說是要揭露、恢復和加強我們那些被削弱了的和失去了的類本能傾向和本能殘餘,恢復和加強我們那些被遮蓋了的動物性的自我,恢復和加強我們的主觀生物學。這一終極目的在所謂的個人成長訓練班裡表露得最為明顯。所有這些——心理治療和實習班——都需要人們付出高昂的、痛苦的、長時間的努力,這種努力需要人一生的鬥爭、耐心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即使這樣,最終還有可能歸於失敗。但是,到底有多少貓、狗或者鳥需要幫助才能知道怎樣去做一隻貓、一條狗或一隻鳥呢?它們由於衝動而發出的聲音十分響亮、清晰和不容懷疑,而我們的聲音卻是微弱的、混淆不清的和容易被忽略的,這樣我們就需要幫助才能聽到它們。
7.分離的本能
那麼,人出於保護自己的完整性和內在本質而對抗文化習俗就是,或者應該是心理學以及社會學中一個值得尊重的研究領域。急切地屈服於自己文化中的摧殘力量的人,即適應性強的人在某種意義上也許還不如那些違法者、罪犯、神經症患者健康,這些人也許正是以自身的反應顯示了他們有足夠的膽量反抗折斷自己精神脊樑的文化。
4.原始衝動
正如大多數動力理論一樣,本能理論的缺陷還在於,它沒有認識到各種衝動是在一個強度有差異的層級序列里能動地互相聯繫的。如果孤立地對待每一個衝動,形形色|色的問題一定得不到解決,許多似是而非的問題就會產生。例如,動機生命在本質上的一元性或整體性被抹殺,形成了羅列動機這一無法解決的問題。此外,價值或者選擇原則也被忽略了,而它們恰是使我們決定一個需要比另一個需要更高級、更重要或者更基本的重要尺度。孤立地看待需要,那麼所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迫切地要求滿足,這就是說,要求它自身的湮滅。這給本能敞開了通向涅槃、死亡、靜寂、體內平衡、自滿、穩定的大門。
基本需要的類本能性質這一觀點有助於解決和超越哲學中的許多古老矛盾,包括生物性與文化、天生與習得、主觀與客觀、獨特性與普遍性之間的矛盾。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揭露治療、自我尋求治療、個人成長、「靈魂尋求」技術等都是發現自己的客觀的生物本性、動物性和人類性,即自己的存在。
在我們的文化里,一個喪失了部分天真,但尚未被徹底同化的兒童,即那些健康的動物性需要尚未被完全剝奪的兒童,總是以他所能創造出的每一種方式,不斷地要求讚許,要求安全、自主、愛等。對此,久經世故的成年人的一般反應卻是:「喔,他不過是在賣弄、炫耀」,或者說,「他只是想引人注意」。於是,就把孩子從成年人跟前轟走,也就是說,這個診斷通常被理解為一道禁令:不要滿足孩子的追求,不要評論,不要讚許,不要喝彩。
對本能理論的完全的理解,要求我們確認人類與動物界之間的連續性以及人類和其他物種之間深刻的差異。雖然在人類和所有其他動物身上所發現的任何衝動或需要(如進食或呼吸)確實被證明是本能性的,但這不能夠否認這樣一種可能,即有些本能性的衝動只能在人類身上被發現。黑猩猩、家鴿、魚、貓,每一物種都有其獨特的本能。那麼為什麼人類不能夠也具有自己獨特的本能呢?
8.對本能的抑制
6.本能與社會的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