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部分 動機理論 第六章 非動機的行為

第一部分 動機理論

第六章 非動機的行為

應對更容易被控制(更容易受壓抑、約束、阻止、文化移入的影響),表達則往往是不受控制甚至是不可控制的。
(3)外在與內在決定性因素
表達必須被看做是相對來說非動機、非目的的,有別於具有動機和目標的應對。有許多相對非動機行為的實例,現在我們就要簡單地討論其中的一些。應當看到,它們都是心理學中相對來說被忽略了的領域,到目前為止,我們依靠現存的無動機一詞的各種定義列舉了幾大類必須被視為或多或少無動機的現象。除此以外,還有其他許多這類現象。現在,我們對此要進行簡略的討論。應該注意到,這些現象都屬於心理學中相對被忽視的領域:對於科學的研究者來說,它們很好地說明了一個狹隘的生活觀是怎樣創造一個狹隘的世界的。在木匠看來,全世界是由木頭構成的。
行為的表達性部分(非工具性)和應對性部分(工具性、適應性、機能性、目的性)之間的區別一直沒有被當作價值心理學的根據而加以適當的利用。通過探索和付諸實用表達性和應對性之間的區別——這同時也是「無用行為」和「有用行為」的區別——我們可以幫助心理學朝著這些合乎需要的方向擴大管轄權。
8.意識性與非意識性行為
6.對環境的作用
神秘、敬畏、愉快、驚異、讚賞等體驗也都屬於這一類被動的豐富的主觀審美體驗,這些體驗湧向機體,像音樂的效果一樣,使機體沉浸其中。它們是終極體驗,是最終的,而不是手段性的,完全不改變外部世界。如果我們對悠閑安逸解釋得當,那麼這一點對它也適合(Pieper,1964)。
從認識的角度說,甚至審美的感知與普通的認識相比也可以被看做是相對無動機的。道家風範,即對一個現象的多面性的非功利性感知(特別是涉及產生標的體驗的效率而非實用性時),是審美感知的一個特點。
當藝術是在尋求交流、力圖激起感情、表現和影響他人時,藝術創造就是相對有動機的,藝術還可以是相對無動機的,這時,它是表達性的(expressive)而不是交流性的,是個人內部的而不是人與人之間的。
(4)習得或非習得
下面是一些推論:(1)可以肯定,如果有人希望了解性格結構,可供研究的最好行為是表達性行為,而不是應對性行為。目前對於投射(表達性)測驗的廣泛經驗證實了這一點。(2)說到什麼是心理學以及什麼是心理學的最好方法的長期爭論,很明顯,適應性的、有目的的、有動機的應對性行為並不是唯一存在的一種行為。(3)我們的這種區分也許同心理學與read.99csw.com其他科學的連續性或間斷性這一問題有關係。原則上,對自然界的研究應該有助於我們理解應對性行為,但是,對表達性行為卻可能並非如此。後者似乎屬於更為純粹的心理學範疇,它可能有自己的法則和規律,因此最好直接研究,而不需要以自然科學為橋樑。
3.欣賞
應對性行為比表達性行為更多地受相對來說較外在的決定因素的控制。它往往是一個對於緊急情況、問題或需要的機能反應,這些問題和需要的解決與滿足來自於物質世界或者文化世界。歸根到底,正如我們看到的,它是以外界的滿足物來補償內在匱乏的一種努力。
5.控制的可能性

一、應對與表達

(2)嘗試不去嘗試的悖論
許多舞蹈者不需訓練就能跳得很好。不過教育在這裏也能有所幫助,但那必須是一種不同類型的教育,是對自發性和熱切的縱情,和對道家風格的自然、無意、非批判性以及被動性的教育,不要去試圖什麼。為此,舞蹈者必須學會拋棄禁錮、自我意識、文化適應和尊嚴。——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七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應對需要作出努力,而表達在大多數情況下都無須費力。藝術表達當然是一個特殊的、處於兩者之間的例子,因為在此,人通過學習而變得具有表達力(如果成功了的話)。人可以嘗試放鬆。
5.智力表現
當人們是自在的自己時,往往會出現表達性行為:發展、成長、成熟,不是要達到什麼目的(例如,在沿著社會等級向上爬的意義上),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努力與嘗試以達到一個新的狀態。作為一個僅僅思考存在的出發點,等待這一概念是有用的。陽光中的貓不等待什麼,就像一棵樹不等待什麼一樣。等待意味著浪費掉不適宜的時間,這段時間對機體來說沒有什麼意義,是太絕對化了的把生活看做手段的態度的副產品。它最可能是一種愚蠢的、無效的、浪費的反應,因為(1)甚至於從效率的角度來說,急躁通常也是無益的,並且(2)甚至對手段的體驗和手段性的行為本身也可以被享用、品味、欣賞,而——這樣說吧——無須任何額外的付出。旅遊就是絕好的一個例子:一段時間或者是被作為最終體驗而享受它,或者是被完全地浪費掉。教育是另一個例子。普通意義上的人際關係也是這樣。
以上儘管是事實,但一個乍看起來似乎是自相矛盾的概念,即有動機的自我表達(motivated self-expression)的概念,提出了一個特殊的問題。性格複雜的人能夠設法做得誠實、優雅、仁慈甚至天真質樸。搞過心理分析和處於最高級動機水平的人了解這種情況的來龍去脈。的確,這是他們唯一最根本的問題。自我接納和自發性屬於最容易獲得的成就(例如,在健康的孩子那裡就是這樣),自我接納和自發性也屬於最難獲得的成就(例如,處於自我懷疑、自我改進中的成年人,特別是表現在曾經是或現在仍舊是神經質的人的身上)。的確,對於某些類型的神經症患者來說,這是不可能達到的目的。這類患者就像個演員,根本沒有一般意義上的自我,只有一堆可以挑選的角色。
(1)目的或非目的
3.內在與外在的決定因素
在這一章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努力(即應對、取得成就、嘗試、有目的)和存在一成為(being-becoming)(即存在、表現、成長、自我實現)之間的具有科學實用性的區別。當然,在東方文化和宗教中,例如在道家中,這一區別是常見的。在我們的文化里,一些哲學家、神學家、美學家、神秘體驗研究者和越來越多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存在主義心理學家等也這樣認為。然而,據我所知,迄今考慮過「存在」(或某些類似的東西)這一重要甚至是基本的範疇的僅有的幾個心理學家:M.韋特海默、K.戈爾茨坦、H.A.默里以及一般像G.奧爾波特、W.沃爾夫、G.墨菲等這樣的人格研究者。
這裏提及兩種這類的極限快樂或許恰如其分:(1)機能快樂;(2)生活本身的快樂(生物性快樂,有滋味的體驗)。特別是,我們能在剛剛熟練地掌握了一種技能的孩子身上看到這一點:出於技能嫻熟所帶來的純粹的快樂,他們反覆地把玩著新近完善起來的技能。跳舞或許也是一個好例子。至於基本生活的快樂,任何病痛纏身或者心懷厭惡的人都可以證實這種終極的生物快樂的實際存在——健康地活著所自動帶九*九*藏*書來的、並非主動追尋的無動機的副產品。
心理學家迄今所討論的表達行為的類型雖然是有起因的,但一般都是無動機的(即雖然表達性行為有許多決定因素,但需要的滿足不必是其中之一)。表達性行為只不過表現、反映或者表達了機體的某種狀態。的確,它往往就是那種狀態的一部分,例如,低能者的愚笨、健康者的笑容和輕快的步態、和善者的儀錶、美女的嬌柔,頹喪者絕望的表情、委靡的姿態、鬆弛的肌肉,以及書法、行走、舉止、跳舞、笑的風格等,這些都不是有目的的,它們沒有目標。它們不是為滿足需要而做出來的。它們只是一種從屬現象。
當代心理學因為過於實用主義,所以放棄了一些本來對它關係重大的領域。眾所周知,由於心理學專註于實用效果、技術和方法,而對於美、藝術、娛樂、嬉戲、驚異、敬畏、高興、愛、愉快以及其他「無用的」反應和終極體驗很少有發言權,因而,對於藝術家、音樂家、詩人、小說家、人道主義者、鑒賞家、價值論者、神學研究者,或其他追求樂趣或終極目的(end-or enjoyment oriented)的人來說,心理學絕少有用,或者根本無用。這等於指責心理學對現代人貢獻甚少,現代人最迫切需要的就是一個自然主義或人本主義的目的或價值體系。
應對性行為總是工具性的,始終是一個達到動機目標的手段。反之,任何手段一目的性行為(上面討論的有意拋棄應對的例子除外)一定是應對性行為。
理想的應對性行為是學習的結果,而理想的表達性行為則是天然的。感到絕望、氣色好、愚笨或者發怒是不必經過學習的,但是做書架、騎車、穿衣則一般必須經過學習。在對成就測驗和對羅夏測驗的反應的決定因素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對比。另外,如果沒有獎勵,應對性行為就會趨向于消失,但表達性行為的延續不一定需要獎勵或強化來維持。前者為滿足所驅使,後者則不然。
應對在特性上是手段性行為,其目的是滿足需要或消除威脅。表達則往往本身就是目的。
在應對行為的決定性衝動中,總是包括需要、目標、意圖、功能或目的。這種行為的出現是為了完成某件事情,例如,走向某個目的地、採購食物、寄信、做書架或者為薪水而工作。應對這個詞本身就意味著努力去解決或至少應付一個問題(Maslow and Mittelman,1951)。因此,它涉及與自身之外的某種東西的一種聯繫;它不是自足的。它或與直接需要有聯繫,或與基本需要有聯繫,它既與手段也與目的相聯繫,既與挫折引發的行為相關聯,也與追求目標的行為相關聯。
在這裏需要有一點警惕性。在這個問題上,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以為自發性和表達性總是有益的,而任何一種控制總是有害的和不可取的。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確實,在大部分時間里,表達同自我控制相比,給人的感覺更好、更有意思、更為實在、無須任何努力等,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無論是就對本人而言,還是在同他人的關係上,都是可取的,正如喬哈德(Jourard,1968)所證明的那樣。然而,自我控制(或抑制)有好幾種意義,其中有的意義其本身就非常健康、非常理想,即使在同外部世界打交道所必需的因素之外也是這樣。控制並不一定意味著阻撓或放棄對基本需要的滿足。有一種控制被我稱為「協調化的控制」(apollonizing control),它根本就與對需要的滿足不相矛盾,它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使人們享受到更大而不是較小的滿足,例如,通過適當的延遲(如在性活動中)、動作的優雅(如在跳舞和游泳時)、審美的趣味(如在選擇食物、飲料時)、獨特的風格(如在商籟詩中),通過儀式化、神聖感和莊嚴感,以及通過把事情辦得完美無瑕而不是辦完了事等。
典型的情況下,行為中的應對成分是有意識的(雖然它可能變得無意識),表達則更可能是無意識的。
這樣他就是在有意識地、有目的地尋求自發性。因此,在人發展的最高的水平上,像其他許多心理學上的二元對立一樣,應對性與表達性的對立被解決了、超越了,努力變成了通向非努力的道路https://read.99csw.com
4.遊戲
(6)對環境的影響
表達可以有意想不到的人際效果這一點(即附帶的收穫)不屬於我們的討論範圍。
內在和外在決定因素不同的決定作用,也在對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控制(禁止、壓抑、抑制)的不同敏感性中表現出來。對於自發的表現很難駕馭、改變、隱藏、控制或者以任何方式加以影響。實際上,控制和表現在定義上就是對立的。這種情況甚至包括上面討論的有動機的自我表現。因為那正是學習怎樣不去控制的一系列努力的最終結果。對於書法、跳舞、唱歌、講話、情感反應的風格的控制,最多只可能維持一個短時期。對一個人的反應的監視和校正不可能持續不斷地進行。這種控制或早或遲會由於疲勞、分心、注意力轉移或者注意集中的減弱等而停止,更深層次、意識性更弱、更機械和更性格化的決定性因素會取而代之(Allport,1961)。在完整的意義上,表達不是自願的行為。表達與應對的區別還體現為前者不需要費力,而後者在原則上需要作出努力(藝術家仍是特例)。
應對性行為在特性上是作為改變世界的一種努力而出現的,並且在這方面多少會取得些成功。相反,表達性行為通常對環境是沒有影響的。即使它確實產生了這種影響,那也並不是預謀、主觀意願的或有目的的,而是無意的。
另一方面,各種形式的表達性行為(例如書法的風格),或者與手段及目的無關,或者自身就是近似於目的的行為(如歌唱、閑逛、繪畫、在鋼琴上即興演奏等)。
對於自我實現的本質的檢驗提出了更為棘手的問題。處於動機的這個發展水平的人的行為和創造可以說具有高度的自發性、開放性,無所掩飾,不行修飾,自我暴露,因而也具有很高程度的表達性(我們可以像阿斯銳納那樣,將其稱為「自如狀態」)。並且,它們的動機在質量上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與安全、愛或自尊的一般需要如此不同,我們甚至不應該同樣用需要來稱呼這些動機。——我已建議用「超越性動機」來描述自我實現者的動機。
7.手段和目的
(7)手段與目的
以下是應對性行為和表達性行為的差別的要點概述。
應對通常是後天學習的結果,而表達通常不會是學習、釋放、解除抑制的結果。
表達性行為更多地受性格因素的制約,這一點與應對性行為形成對比(見下文)。可以說,應對性行為本質上是性格與非精神世界的相互作用,它們靠共同努力相互適應,表達性實質上是性格結構本質的附帶現象。因此,在前者中可以發現物質世界和內在性格二者的規律同時起作用,而在後者中,人們主要發現的是心理學或性格學的規律。表現派和非表現派藝術的對比就是一個例子。
2.藝術
如果把對愛的渴望稱為一種需要,那麼自我實現的內驅力就不應該也叫做需要,因為它有許多不同的特點。其中與我們目前的討論最為貼切的一個主要區別就是,愛和尊重等可以看成是機體因缺乏而需要的外在的特性,自我實現並沒有這個意義上的缺乏或缺陷。它不是機體為自身健康而需要的外界的某些東西,例如像樹需要水一樣。自我實現是機體內原有存在物的一種內在的增長,或者更確切地說,就是機體本身的增長。正如樹向外界環境索取養料、陽光和水,人也向社會環境索取安全、愛和地位。但無論是對樹還是對人,這隻是真正的發展(即個性發展)的開始。樹都需要陽光,人都需要愛,並且一旦這些基本要素得到滿足,讓這些普遍性的要素服務於自己的目的,每一棵樹、每一個人就開始按自已獨一無二的風格發展了。一句話,發展是從內部而不是從外部進行的。似非而可能成立的是,最高級的動機就是達到非動機,即純粹的表達性行為。換言之,自我實現的動機是成長性的動機,而不是匱乏性的動機。它是「第二次天真」、聰明的單純、「適意的狀態」。一個人可以通過滿足層次更低的優先的動機努力向自我實現接近。
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和一個複雜的例子來展示包含在有動機、有目的的自發性這一概念中(明顯)的矛盾,即道家式的無為而治、順其自然。至少對於業餘愛https://read.99csw•com好者來說,最適宜的舞蹈方式莫過於自發地、流暢地、自動地合著音樂的節拍,應和著舞伴無意識的願望。優秀的舞者能夠恣意忘情地跳舞,成為被音樂所塑造和支配的工具。他不需要有願望、批評、指導和意願。從非常真實和實用的意義上說,他變得被動,甚至在精疲力竭時也是這樣,這種被動的自發性或者由衷的放棄能夠產生一種生活中最大的快樂,就像在岸邊任浪花拍打自己,就像任人細心地溫柔地照料自己,讓自己承受愛的撫慰,或者就像一位母親,任孩子吸奶、嬉戲,在自己身上爬來爬去。然而,很少有人能把舞跳得這樣好。大多數人會做出嘗試,會執行指導,會自我控制地、有目的地去跳,他們會仔細地傾聽音樂的節奏,有意識地跟上節拍。旁觀者會認為,他們自己也會感到,他們永遠也不會把跳舞作為對忘我境界和自發性的深刻體驗來享受,除非他們最終能超越努力,達到自發的狀態。
4.習得性行為與非習得性行為
(8)有意識與無意識
對於高級而複雜的人,審美體驗的問題也同樣重要。許多人的審美體驗非常豐富,非常有價值,因此,他們會蔑視或者嘲笑任何一種否認或者忽視審美體驗的心理學理論,無論這種忽視可能具有什麼科學根據。科學必須解釋所有的現實,而不僅只是現實中貧乏、蒼白的部分。審美反應的無實用性和無目標性,我們對它的動機一無所知的現狀(假如在一般意義上說它真具有什麼動機的話),這些事實只應該向我們顯示了我們的正統心理學的貧乏。
一般來說,西方文化是立足於猶太一基督教神學之上的。特別是美國文化,更為清教徒和實用主義的精神所主導。這種精神強調工作、努力、奮鬥、冷靜、認真,特別是強調使命感。就像其他社會活動一樣,一般來說,科學,特別是心理學,會不可避免地受到社會文化氛圍的影響。美國心理學由於受到美國文化的影響,過分實用化,過分清教化,具有太多的目的性。這一點不僅明確地體現於美國心理學的影響和公開宣稱的目的中,也體現在它的研究視野的疏漏和取捨之中。在教科書中,沒有什麼章節是涉及嬉戲和歡樂、閑暇和沉思、閑逛和遊盪以及非目標、非用處、非目的的活動,也涉及不到對美的創造與體驗或非動機性活動。這就是說,美國心理學忙於從事僅僅是生活的其中一半的研究,卻忽視了生活的其他領域——也許是更重要的一半的領域!從價值觀的角度來看,這也許可以被描述為是專註于手段而不顧目的。這種哲學,幾乎包含于整個美國心理學中(包括正統的和修正的心理分析)。美國心理學一貫根本忽視能動性以及終極體驗(這種體驗是無為的),而關心那些能完成某些有用的事情的應對、改變、有效、有目的的活動。在約翰·杜威的《評價的理論》(John Dewey,1939)中,這種哲學表現得非常明確,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在那裡,目的的可能性實際上被否定了。目的本身只是其他手段的手段,而後者又是其他手段的手段……(雖然在他的其他著作中,他確實是接受了目的這一概念。)
1.存在
表達在其最純粹的形式上是無意識的,或至少不是充分有意識的。我們通常意識不到自己走路、站立、微笑或者大笑的風格,的確,電影、唱片、漫畫或者模仿可以使我們意識到它們,但是,這往往只是特例或者至少並不典型。有意識的表達性動作——如選擇衣服、傢具、髮型——被認為是特殊、異常或者居間的例子。但是,應對可以是而且其特點就是充分有意識的。一旦它成為無意識的,也會被看作例外或者被看作是一種異常的情況。
從漫步、划獨木舟、打高爾夫球等活動中,可以很好地看出,我們的文化不能很好地顧及終極體驗。一般來說,這些行為受到讚美是因為,它們使人們走向田野、貼近大自然,去沐浴陽光、去欣賞美景。實質上,為了取悅西方人的良知,這些本來應當是非動機性的活動和體驗變成了有目的、可read.99csw.com以達到、事務性的活動形式了。
2.似非而是的「試圖無試圖」
1.目的性或非目的性行為
遊戲可以是應對性的,也可以是表達性的,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參考本書第三章的有關部分)。有關遊戲療法和遊戲診斷的文獻很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這個一般性的結論很可能將取代過去提出的關於遊戲的各種機能性、目的性、動機性的理論。既然沒有任何東西阻礙我們對動物使用「應對一表達」兩分法,我們也有理由期待對動物遊戲的更有價值、更接近實際的解釋。為了開闢這一研究的新領域,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承認遊戲可能是無實用價值和無動機的,是一種存在(being)而非奮鬥的現象,是目的而非手段。大笑、歡鬧、娛樂、嬉戲、歡快等或許也是如此。
我們可以舉一個正在進行談話的人為例。談話是有目的的。例如,一個推銷員正在試圖爭取一份訂貨,談話就是為此而進行的,大家彼此都很清楚。但是,推銷員講話的風格也許無意識地表現出敵意、勢利或傲慢,他可能因此而失去這個訂貨機會。這樣,他的行為的表達性方面就可能具有環境效果了。然而,應該注意的是,講話者並不希望有這些效果,他並非有意識地表現出傲慢、敵意,他甚至沒有意識到他會給人以這種印象。表達性的環境效果,如果存在的話,也是非動機性的、無目的的,屬於從屬的現象。
然而,切中要害的問題是,「有一種對表達的需要嗎?」如果有,那麼藝術表現以及宣洩和釋放現象就如尋求食物或愛情一樣是有動機的。前幾章中,我在許多不同場合指出過,我認為證據不久將迫使我們承認這樣一種需要:在行動中表達機體內已經被喚起的任何衝動。但下面的事實很清楚地告訴我們這一點會製造出反論:任何需要或者任何能力都是一種衝動,因而都會尋求表現。那麼,應該將它看做是一個獨立的需要或衝動呢?還是應相反,把它視為所有衝動的一個普遍的特點呢?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必在這些選擇中舍此取彼,因為我們唯一的目的是要表明它們全都被忽視了。無論哪一個結果被證明是最富有成效的,都會迫使人們承認:(1)無動機範疇的存在,或者(2)對於整個動機理論的巨大改造。

二、表達性行為

智力表現——意識形態、哲學、神學、認識也是一個正統心理學工具一直難以對付的領域。我認為,情況之所以這樣,部分地是由於自從達爾文和杜威以來,思維總的來說一直是被自動地被看成是用以解決問題的,即機能性和有動機的。在健康人的健全生活中,思維,如同感知一樣,可以是自發的和被動的接受或者生產,它們是機體的本性和存在的無動機、不費力、快樂的表現,是讓事情自然發生而不是人為地致使它們發生,就如同花香或者樹上的蘋果的存在一樣。
應對更多地是由外界環境和文化變數決定的,表達則主要取決於機體本身的狀態。由此可以推出,在表達和深層性格結構之間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所謂的投射試驗可以被更確切地稱為「表達性」試驗。
機體被動地接受和享受的不僅是審美體驗,還有許多其他體驗。幾乎不能說這種享受本身是有動機的。如果一定要說點什麼,它只是有動機活動的終極或者目標,是需要的滿足所產生的附帶現象。
而且還有——需要反覆強調的是,一個健康的人並不是只會表達。他必須在想進行表達時能夠進行表達。他必須能夠使自己無拘無束。當他認為必要時,必須有能力拋開一切控制、抑制和防禦。但他同樣也必須有控制自己的能力,有延遲享樂、彬彬有禮、絨默不語的能力,有駕馭自己的衝動、避免傷害別人的能力。他必須既有能力表現出酒神的狂歡,也有能力表現出日神的莊重。他既能耐得住斯多葛式的禁慾,又能沉溺於伊壁鳩魯式的享樂。他既能表達,又能應對。他既能克制,又能放任。他既能自我暴露,又能自我隱瞞。他既能尋歡作樂,又能放棄歡樂。他既能考慮現在,也能考慮未來。健康的人或自我實現的人在本質上是多才多藝的,他所喪失的人類聰明才智比常人少得多。他們的反應更加豐富完整,並且趨向于達到完備人性的極限。也就是說,他具備人類所有的聰明才智。
根據定義,應對是有目的、有動機的,而表達則常常是沒有目的和動機的。
(5)控制的可能性
這一章的前一部分討論表現和應對之間的差別。后一部分分析幾個表現性而非應對性行為的例子,它們可被看作非動機性行為。
這裏,還有浪費掉的時間這一概念的另一個版本。對於實用性指向、有目的、縮減需要的一類人來說,那段時間是被浪費掉了:沒完成任何事情、沒達到任何目的。雖然完全可以這樣利用時間,我們或許還可以提出,一個同等合理的利用方法或許就是,認定那段時間是被浪費掉了,它不含有終極體驗,即它最終沒有得到享用。「在荒廢中得到了享受的時間並不是浪費掉的時間」。「不是必需品的東西可能反而是基本的東西」。
應對通常是意在改變環境,並且常常能如願,表達則沒有任何目的,假如它引起了環境變化,那是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