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訪美國 16 經濟的修正

初訪美國

16 經濟的修正

田納西河在美國相當於黃河之在中國。這是一條吃人的河流,位於美國的東南部,集五條支流的水量,流經七州,併入密西西比河中。這個區域是美國東部雨量最高的地方,水量大,水流急,可是出口卻極為狹小,所以每逢大雨的年份,這擁有450萬人口的流域就遭殃了。這裡是美國的貧民窟,我在前面所提到的百樂大道上上演紀錄最長的《煙草路》一劇,就是取材於這個區域里的實況。
私人企業並不一定是有違人民幸福的。可是因為以往的私人企業是以「謀利」為目的,所以有時可以違背人民幸福。所謂謀利是指投資者一定要有利息,利息愈高,企業愈順利。企業發展的路線也是依利息較高的方向走。投資者得不到利息時,企業也得停頓。謀利的利字既限於這狹小的定義,所以有時會和較遠或全社會的利益相左。舉一個例子說,為企業本身著想成本愈低利息愈大,工資上能低一些就能降低一些成本。在工業突起的早年,童工和女工成了最有利的勞力,因為兒童和女子並不是家庭的正常掙錢的人,他們可以在較低的工資中出賣他們的勞力。在企業本身說沒有理由反對這成本較低的勞力,可是為了社會的利益著想,沒有教育機會的兒童長大了,不但社會不能得到他們最大可能的貢獻,而且死亡率、犯罪率的高漲,增加了社會的費用。女工的利用可能影響她們的家庭生活,若是工作環境不良,她們過度勞作的結果,可以影響社會上第二代的健康和教育。這是極容易明白的道理,所以現在任何文明國家都已經禁止利用童工,以免預支和浪費社會的本錢,對於女工的利用也必須加以種種條件,使她們不成為便宜的勞工了。
先從農業說起,管理處負責研究土壤,和恢復地力的技術問題。試驗成功之後,就由當地的縣農業處召集農民,把這個道理講明,農民中有自願接受這新技術的可以成立「示範農場」。管理處於是派專家到這些「示範農場」去,和自願實驗的主人討論出一個程序。管理處最初送他肥田粉精,在這示範農場上逐漸地把新的農具輸入,可是一切都要由農民自動來採取,不許強制。凡是在當地表現了成績的「示範農場」自然不願再放棄,他的親戚、鄰居、朋友們也可以放膽跟著做。管理處並不津貼「示範農場」,因為唯有實在在經營中證明有利的才值得推廣。從「示範農場」擴充成為「示範區」,由幾十家人聯合試用新工具,試種新作物,管理處不過是一個技術顧問。農民自己組織「農場改進會」來合作自助。他們並沒有實行集體農場,更沒有把集體農場國有化。可是,在技術上他們得到現代科學所可以給他們的好處,生活程度提高了二十多倍。
私人企業對於資源的利用也會發生浪費的弊病。美國Ducktown的銅礦是一個例子,這個銅礦附近有極好的森林,煉銅廠就砍下來作燃料。同時,煉銅時所發生的硫磺從煙囪里散布到四周,把剩下的森林都熏死了。雨水接著九九藏書把土層沖洗,沙土淌在河裡,把魚趕跑了。下游的水電廠,因為水裡的泥沙太多,常常停電。結果,這地方的銅礦是開發了,可是其他的種種實業都受到了壞影響。若是這個銅礦的經營者心目中不只是煉銅,他們可以保存這森林,可以把硫磺作為副產,則這地方的漁業、農業以及電力都不會受損失。
田納西河流域管理處並不只是一個水利公司。它是從具體的、有效的動力供給起,使人民先改良他們的經濟生活,在改良生活中使他們對於科學技術有認識,發生對於改良生活的自信力。更在參預社會共同的目的中活動,使他們發覺生活的提高有賴和別人密切合作。於是他們不致再對一切公共事業不聞不問,對於政治發生消極的反感了。民主是要在參預中體悉到它的意義。經濟的民主必須實現在共同的經濟活動中。只有共同的經濟活動能把各個人的利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擺到眼前,人才會覺得經濟民主之可貴。經濟生活也許是最容易自覺的生活,貧困飢餓是一點不含糊的,所以從經濟民主的實際經驗中也最能訓練一個能和別人合作、尊重別人意見的精神,經濟民主可以充實和維持政治民主。從消極性的民主變成積極性的民主之間的橋樑就在這裏。
管理處對於工業和商業都是採取協助性質。譬如肥田粉精試驗成功了,管理處並不獨佔這商品,而獎勵私人公司去製造,使產量可以增加,受益的農田面積也可以擴大。有一個碼頭為了交通的便利,亟需有個輪船公司,可是這地方的人並不起勁。管理處寧可不方便,並不考慮自己去開辦個輪船公司。他們用各種方式去鼓勵私人出來經營。這原則是極重要的。一切計劃是否真正合理,真正對於人民有利,最好的判斷者不是計劃者,而是實行這計劃的人民。若是一種肥料確實會增加生產,增加生產是人民的要求時,這肥料自然會受人歡迎,也自然會有工廠肯製造的。若是需用權力來強迫的話,計劃本身大概頗有毛病。這是一個「計劃」的最好的試驗:信任人民。
這管理處雖是政府設立的機關,但是和普通的國營性質不完全相同,它等於一個公司,不是一個衙門,而且這許多發電水壩很可能由政府發行公司債,把所有權轉移到私人手上去。政府不過是墊一筆款,負興辦時的風險,一等這企業上了軌道,有了可靠的贏利之後,就可以脫手,歸於私人的資本去維持了。這是指水壩而言,至於其他因為有了電力而興辦的農、工、商業,則完全以私人企業來經營,管理處只處於協助和聯絡的地位。
在美國,除了極少例外,差不多沒有人在原則上反對私人企業的。在我們,電信、鐵路全是國有的,沒有人覺得這些社會公用事業應該由私人經營。可是在美國,若有人主張鐵路國有,一定會引起強烈反感。這是傳統。所以他們的問題不是國營和民營的問題,而是私人企業的發展怎樣能普遍地提高人民的幸福。
我在這裏所給予私人企九_九_藏_書業的責難卻不是從財富分配觀點上來立論的。私人企業的專為個別企業的利潤著眼,可以和社會整個的利益相左。它不容易實現科學所允許我們對於資源最有效地利用和開發。我在美國曾和不少朋友討論私人企業的問題,我覺得美國人並不根本否認私人企業的原則,而是想怎樣去避免私人企業可能發生的弊病。換一句話說,他們覺得以往個別的企業確是不足完成現代社會的經濟使命。可是補救的辦法並不在以其他原則來代替私人企業,而是要在私人企業之上加上一個社會的目的。他們認為缺乏社會目的的私人企業確是會發生有損於社會的結果,可是在社會目的之下,私人企業同樣地可以獲得利潤。社會目的和私人目的並不是矛盾的,因為他們並不在一個層次里。社會目的給私人目的一個範圍,在範圍之內,兩者是相合的。私人企業的繁榮最後是靠社會的繁榮。社會不繁榮而私人企業講繁榮會引導到擱淺私人企業的不景氣。社會繁榮所以是私人企業繁榮的前提。若是在短期間私人企業因要顧全社會目的而遇到限制,這並不是兩者的矛盾,而是私人企業軼出了軌道,會遭遇打擊的警告。
田納西河流域管理處不是一個國營的獨佔事業,而是無數小的私人企業的諮詢、提倡、協助、聯絡機關。因為有這種超于私人企業的服務機關,才能使各種企業在為本身求利潤的條件下不致損害社會的公共利益。而且在開發資源的整個觀點下,使各項私人企業能獲得互相依賴的好處,不致浪費資源。這種機關可以不限於當前的利益,看得遠些,作種種研究和試驗。所研究和試驗的也可以是直接可以實用的問題。田納西河流域管理處所發明的急速冷藏法和提煉水分法對於這次大戰的貢獻極大。戰後可以引起食料生產和運銷的大改革。
怎樣使電氣變成平民的收入的呢?我在這裏不能詳盡地介紹,只能舉一個例子。田納西河連年水患,土地已沖洗得很瘦,加上種植玉蜀黍和棉花,地力更是消耗得厲害,所以農業出產極低,這種瘠地需要從事培養。管理處一方面解決水患,有了蓄水庫,不致再有泛濫,另一方面利用電力製造大量的磷質肥田粉精。這種肥田粉精和石灰加入了土裡之後,可以培養一種豆類植物,豆類植物根上的微菌從空氣里吸收氮,製成氮化物,增加土地的肥料,1磅磷肥在這過程中可以產生3磅氮化物。地力恢復了,然後改變農作物。以前這流域多種玉蜀黍和棉花,現在他們可以因地制宜地改種經濟作物了。譬如有一個地方洋莓長得極好,以前無法保存所以不能多種。管理處請了專家發明急速冷藏法,建立公共的電氣冷藏庫,這問題就解決了。
以往私人企業的經濟的確有許多弊病,到了20世紀的中葉,各個國家都在設法矯正這些弊病了。同一的目的之下,可以發生種種不同的方法。每個國家有它不同的傳統和不同的處境。在某一傳統和某一處境中所試驗成功的方法,並不一https://read•99csw.com定能應用到另一傳統和另一處境之中。事實上世界各國怎樣去達到在社會的共同利益下最有效地發展它們的經濟,大概是不會採取同一方法的。我們自然應該去向各種方法一視同仁地去學習,但是若忘記了自己的傳統和處境,就不免會有畫虎成犬的結果。美國在試驗它們的方法,正如蘇聯在試驗蘇聯的方法。我們沒有理由有任何成見,為了美國的方法和蘇聯不同而分別我們的好惡。重要的是在從各國的傳統和處境中去了解它們為什麼採取某一種方法,更從領略各種方法的妙處中去為自己社會尋求一個適合於自己傳統和處境的方法。這就是我所謂「邦各有其道」的真諦。
羅斯福要求國會通過一個法案設立田納西河流域管理處。這管理處有權執行如何利用、保育和發展田納西河及兩岸的資源,用以促進國家的社會和經濟利益。這管理處是獨立的,直接向總統和國會負責。有一定的事做,有一定的責任要負。到1944年年底,21個大壩完成,一共費了4.75億元,除了少數公債外,全部是由國庫擔負的。10年裡動員了20萬勞工,挖掘了17.5萬英畝的地面,築成湖泊。搬動了1200英里的公路和140英里的鐵路。築壩所用的石料和洋灰比埃及7個金字塔還要多12倍。單以洋灰論,比巴拿馬運河所用的多2.5倍。這工程在歷史上是空前的。到1944年,這河上的水力發出了120億千瓦的電力,合美國在上次大戰時代全國所有電力的一半。每1千瓦電力相當人力工作10小時。所以這曾經帶來無窮災禍的田納西河,在這工程完成時,發生了1200億小時的人力,相當於我國全國人口去服務13天。在這區域里的人每人平均每年所用電力在這10年裡從400千瓦增加到2500千瓦(美國平均每人1530千瓦),換一句話,每一個人經常有七個工人每天做工10小時來服侍它。這個巨大的動力用來開發這流域的資源,真是非同小可。單以電力本身說,每年可以獲得純利1000萬到1500萬元,30年之後就能把投資總額回清;至於因為有了電力而增進的人民收入那是不容易算了。在沒有興辦這水利以前,每家每年平均收入只有150元。現在平均的收入至少已增加了10倍到20倍。舉一個實例來說,有個10年前每年收入200元的農家,去年,用了拖拉機來耕種的結果,一年得到了4600元,增加了22倍。
私人企業為了要求眼前的較高利潤,他們可以用種種方法維持他們所定的價格。這是發生獨佔的一個原因。可是在維持某一商品的高價時,可以減少能享受這商品的人的數目,同時也限制了其他商品的市場。電力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電力公司為了它本身的利益,不願降低電價。所以一直到現在,美國的農家中還有2/3不能使用電力。沒有電力的家庭,自然不能有電燈、電氣冰箱、電爐。在這種人家,做主婦的就得費很多的時間和勞https://read.99csw.com力去經管家務,限制了這社會的文化水準。同時,因為沒有電,電工材料自然也就不能銷售到這些人家去。沒有公共的電氣冰箱,很多的農產品不能種。比如洋莓,若是不能保存,就不值得種。為了電氣公司個別的利益,使社會整個生產力無從發展。
美國的一部分進步的人是在想,怎樣去給私人企業一個合於社會目的的範圍。社會目的並不是一個抽象的倫理觀念,而是在經濟組織中生活的人所能在生活中感覺到的利益的綜合。譬如上游銅礦公司去設計它的企業時,能顧慮到在同一社區中開發資源的人所具的利益,它就可以不會浪費森林里的木材和煉銅時所得的硫磺了。最理想的自然是在各種相關的企業之上有一個相互討論的機構。不但企業之間應有更合社會目的的配合,而且在從事於共同經濟活動中各種職務的人之間也得有這種討論的機構,使他們能共同完成大家的利益。換一句話說,只有共同的參預才能達到社會目的的確立。這是經濟民主的基本原則。
TVA是成功的。它描出了一個新的經濟模式。至少可能是美國將來經濟模式的一個模型。可惜我沒有在離美前幾天里去參觀一趟。這真是我初次訪美中的美中不足,令人遺憾的事!
有很多反對私人企業的人是站在財富分配不公平的倫理基礎上說話的。這自然是應當注意的。科學知識是社會的產業,從科學知識里得到的財富也應當歸之於社會大眾,可是很多答覆這攻擊的可以說,私人企業並不一定排斥財富的公平分配。假如公司的股票能分散在大多數人的手上,這問題不就解決了么?我有一次在紐約一條街上走,抬眼望著一座摩天樓,順口問和我一起走的朋友,誰是這高樓的主人,他笑著回答我:「你要不要也做個主人?」我驚異地望著他,還以為他是在說笑話。他接著說:「我是認真的。你有錢,就可以在股票交易所去買這座高樓的股票。」其他的工廠、鐵路都是如此的。現在,美國的趨勢確是在盡量地想做到資本家的大眾化。譬如,他們一方面獎勵儲蓄,指導投資,以及把勞工的獎金購買了本公司的股票發給工人;另一方面徵收累進財產稅和遺產稅,一揚一遏,逐漸可使財產分配趨於平均。這樣說來,私人企業和財富分配不平均可以是兩回事。
羅斯福的試驗是想用科學來改造這吃人的「黃河」,變成一條生財的大道。就是這些經常泛濫為患的水,若是納入正軌,可能發生巨大的電力。這電力用到生產事業上去就可以增加大量的財富。這財富分散到人民手中就變成了巨大的購買力。這購買力可以刺|激生產,維持工業的活動,獲得繁榮,克服不景氣。這些話說說是容易的,做的時候就不是那樣簡便了。要使泛濫的水變成推動發電機的力量,就要築壩,築壩不能零散、個別進行,必須把整個區域通盤籌算,測量水位,擇地分段興築。使水流在一定的速率中流動,在壩上需築巨大的蓄水庫,因之要把原有的村落、鐵路、農田改位變道。不但所九*九*藏*書需的資本宏大,而且在權力上也決非私人企業所能經營。電力產生了,怎樣去推動生產?誰去經營?怎樣使這自然動力所生財富能分散到人民手上變成購買力?這些問題更不是普通私人企業所能回答的了。
每一個公司追求它自身最高的利潤並不能保證社會經濟最大的發展,並不能保證對於資源的最大利用。純粹站在經濟的立場說,私人企業的方式並不能實現科學所允許人類的最大收穫。
美國在這方面試驗最有成績的是羅斯福最得意的傑作TVA。TVA是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的縮寫,譯出來是田納西河流域管理處。1933年羅斯福受命於美國的人民來征服當時的不景氣。這是美國傳統經濟弱點暴露得最明顯的時候。美國的人民下了改造的決心,擁護羅斯福所提出的新政。新政之中最永久和最具有基本改造美國經濟意義的設施就是TVA。我在將要離開美國的時候,文化聯絡處的朋友建議我們去參觀這會決定美國經濟出路的實驗。她更加了一句:「羅斯福太太曾說,一個到美國來觀光的客人,若沒有參觀TVA就回國,是一件最大的遺憾。」可是我就抱著這遺憾回國了。為了要減輕我的遺憾,在美國的朋友們陸續寄了不少關於TVA的書來。我愈看就愈覺得羅斯福太太的話是一點不錯的。我這本《初訪美國》的小書也不能不用我最後一個遺憾來作結了。
自由和平等不是消極的。在政治上,美國的平民已經逐漸覺悟,他們消極的厭惡權力並沒有保障他們所渴求的自由和平等。牽制和平衡的政治組織固然使要做事的總統們無從放手做事,但是在消極性的政治中培養出了強大的經濟權力,籠罩了全社會的活動,大多數的人民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在失業的威脅下戰慄。經了一個半世紀,平民的力量在政治上逐漸有所表現了,他們不再在選舉里棄權,他們要使用他們傳統精神所授予他們的權力來參預政治了。這是積極的民主,積極的民主在參預兩字。
平民若控制了政治,政治的力量是否會遏制經濟的發展?我們可以想象的是平民對於經濟權力的反感,這反感很可能轉變成私人企業發達的阻礙。在美國歷史上已經表現了好幾次。最著名的是傑克遜的反對國家銀行,我在上面說過國家銀行制度是漢密爾頓的傑作,他集合了私人資本,用國家的名義,得到特殊權利。這無疑是為財閥謀利益的設施,可是限制國家銀行的活動,固然可以使平民稱快一時,同時卻阻礙了美國經濟的發展,受損失的不只是財閥,平民也在其內。這其實又落了消極民主的窠臼。傑斐遜所希望的小農民主,在科學發達工業勃興的19世紀和20世紀是不可能實現的了。消極的經濟民主忽略了這事實,因之,在美國歷史上像曇花一般,一現再現,總是沒有結果的。用政治力量去限制私人企業的過分膨脹是可以的,但是若沒有其他的道路可以引導經濟的發展,一切的願望都會落空,像老羅斯福的反對托拉斯一般,全無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