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中國文學,結果共408筆
靈魂是用來流浪的
「靈魂是用來歌唱的,還是用來流浪的?……」我國唯一兩度榮獲茅盾文學獎的著名女作家張潔,以其新作繼續進行著跨文化,且頗具哲學內涵的生命追問。其風格與《無字》迥異,展現了女作家孜孜不倦的藝術追求。
小說主人公墨非,原本對現實頗為不恭,被有錢的姐姐打發到地中海去「晒晒太陽」,不想偶得一根奇異的羽毛,這讓對數字極為敏感的他由此開始了對古瑪雅文明,尤其是對一個有關世界末日計算公式的苦苦追尋。其間牽涉到五百年前陌生的異域文化,觸目驚心:又邂逅一神秘女子,不料這女子在滿世界地追殺繼父……最終二人各有所得,卻令人慨嘆不已。
小說視野閎闊,故事跌宕,文筆簡約,人物獨特;亦詠亦嘆中表述著作家誠摯的人文情懷,傳達出...
青蛇
橋是斷腸橋,塔是傷心塔。
作者李碧華用周星馳式的無厘頭語言作為開篇,將我引到纏綿悱惻的故事中。白蛇與青蛇因誤吃了七情六慾丸,開始懂得了人類的感情,相繼愛上了美少年許仙。其實這本書是寫了兩種人在路口的徘徊與抉擇,許仙是平凡男人群體的縮影。小青被成功地塑造為覺醒的女子典範。
書中描寫白蛇的語氣是冷的,象她又涼又滑的蛇皮,恰似金庸筆下的小龍女。當她遇到了愛情,義無返顧地捨棄了千年道行時,她如一隻自焚的鳳凰。在仙人分界的路口,她被迷離的春雨蒙昏了頭。為一個平凡的男人奉獻了自己的一切。她以為平凡的愛和關心,噓寒問暖,眉目傳情,會使這個男人永遠的感動,結果多情反被無情誤,她成了雷峰塔底的囚徒,千年與孤獨為...
音響炎
風月三篇
風箏飄帶
風聲鶴唳
本書是林語堂《京華煙雲》續篇,《紐約時報》譽為中國的《飄》!
戰爭就像大風暴,掃著千百萬落葉般的男女和小孩,把他們颳得四處飄散,讓他們在某一個安全的角落躺一會兒,直到新的風暴又把他們捲入另一旋風裡。因為暴風不能馬上吹遍每一個角落,通常會有些落葉安定下來,停在太陽照得到的地方,那就是暫時的安息所。
這段中國抗戰史和所有偉大運動的歷史一樣,銘刻在這一代的腦海和心裏。五十年或一百年後,茶樓閑話和老太太聊天時一定會把幾千個風飄弱絮的故事流傳下來。風中的每一片葉子都是有心靈、有感情、有熱望、有夢想的個人,每個人都一樣重要。我們此處的任務是追溯戰爭對一個女人的影響,她也是千百萬落葉之一。
《風聲鶴唳》的主...
風雨中憶蕭紅
食指是有用的
食草家族
《食草家族》是莫言1987至1989年創作的一部肆意揮灑奇崛想象的作品,被譽為當代漢語文學中將荒誕與魔幻發展到極致的長篇力作,同時也是一部充分表達莫言「食草哲學」、對大自然的敬畏與膜拜、對性愛與暴力的看法的作品。小說以高密東北鄉為背景,描寫生活在貧瘠而富饒的土地上的世世代代人們與大自然的關係。歷史與現實,人文與自然,視覺、味覺、觸覺與魔幻荒誕的想象,濃墨重彩的細節與天馬行空的抒寫,在這部奇特的作品中達到渾然一體的融合。小說由五個中篇長度的故事和一個短篇故事組成,每個故事在形式上各自獨立,但是內在精神上卻互為一體。
餘生
《餘生》講的是于揚,一個商界女強人。為了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實現自我價值,她逐漸在殘酷的商業遊戲中迷失自我,甚至為了達成目的不擇手段,最終在情感上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她追悔莫及,在良心的不安與譴責中度過餘生。 視線可以割斷,人可以遠離,而那段帶血的記憶將永伴餘生……
馴子記
駱駝祥子
老舍筆下的祥子來自鄉間,帶著中國農村破敗凋敝的大背景,也帶著農民的質樸和固執。當他認準了拉車這一行,他就成了車迷,一心想買上自己的車。憑著勤勞和堅韌,他用三年的時間省吃儉用,終於實現了這個理想,成為自食其力的上等車夫。但當時中國軍閥混戰的社會環境,不容他有絲毫的個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馬亂中被逃兵擄走,失去了洋車,只牽回三匹駱駝。祥子沒有灰心,他依然倔強地從頭開始,更加克己地拉車攢錢。可這次還沒有等他再買上車,所有的積蓄又被偵探敲詐洗劫一空,買車的夢想再次成為泡影。當他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車,是以與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為代價的。但好景不長,虎妞死於難產,祥子人車兩空。生活捉弄了他,他也開始遊戲...
高原的風
高興
賈平凹歷時3年寫成的長篇小說《高興》,又一部關注土地變遷后農民生存狀態的長篇小說。該書描寫一個名叫劉高興兒子叫劉熱鬧的家民工進城打工的故事,父子在城市給人送煤兼收破爛。日子清苦卻精神充足,讀來對經濟富裕卻精神貧窮的准城裡人頗有啟示意義。
正當百事瓦裂、浮華猖獗的社會變改之際,農民劉高興先是將自己的一顆腎賣給了城裡人,隨後又與同鄉五富來到城裡拾破爛……妓女孟夷純的出現不但引來了城市萬象之態,還帶給了他門支離紛崩、始料不及的命運……
賈平凹以其一貫的慈悲連綿,一貫的繼往開來,一貫的淡定筆致打開了一幅令人綴亂或戰慄的城市生活畫卷,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密布著衝突、錯位、荒謬、傷痛、病象重重而又情切至深的當...
魂魄收集者
據說魂是吱吱有聲的,只是一般耳朵根本無法聽到——它的歡叫或哭泣只有採摘老手才能知道。一般的人以為魂在那一刻必要哭泣悲傷的,其實不然。魂離開了軀體就等於一個客人離開了常住的寓所,其高興與否完全要看它住得舒服不舒服。有的剛一離開即歡叫不止,有的則戀戀不捨。魂其實是純稚如兒童的,它天真極了,只是和骯髒的皮囊合在一處才變得形形色色。
——《魂魄收集者》
《魂魄收集者》是著名作家、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張煒的一部中短篇小說精品選,收錄了張煒的短篇小說代表作《植物的印象》《在族長與海神之間》《阿雅的故事》《草樓鋪之歌》等十一篇,以及兩部中篇小說《葡萄園》《狐狸老婆》。故事精彩好看,文字充滿神韻,思想耐人尋味。
鳥,看見我了
一個夜晚,一個外地人為何突然出現鎮上,僅以一把小刀,連殺六人?卻能無罪釋放?到底他為何殺人,並在一個夜晚兩個小時內殺掉六個人?而這六個人到底有何關係? 他從不與人多說一句話,唯一一次醉酒時,說鳥看見我了,鳥看見我了?鳥看見他什麼了?這句話背後到底藏何秘密? 一輛公交車發生爆炸,死亡20餘人,肢體殘骸四處散落,慘不忍睹。沒有任何線索,公交車上的人互不認識,甚至連屍體都沒有一個完整,殺手到底是誰?活著還是死了?如果活著,他為何要爆炸一輛公交車,如果死了,一個死人如何來對他定罪?只有一個模糊看見的面孔,表情扭曲,似乎極極害怕,爆炸是一瞬間的事情,為何他會有如此表情?他到底是誰?剩下的兩個無人認領的屍...
- 上一頁122223242526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