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藏書

搜尋標籤明清小說,結果共29筆

  • 七俠五義

    七俠五義

    《七俠五義》原名《忠烈俠義傳》,是一部長篇俠義公案小說。由清代無名氏根據說書藝人石玉昆說唱的《龍圖公案》及其筆錄本《龍圖耳錄》編寫而成。小說以北宋仁宗時龍圖閣大學士包公斷案為背景,集中描寫了「南俠」展昭、「錦毛鼠」白玉堂等一批劫富濟貧、扶危濟困、忠心為國的豪傑義士。全書情節曲折,結構緊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被魯迅譽為「正接宋人話本正脈,固平民文學之歷七百余年而再興者也」。

  • 七劍十三俠

    七劍十三俠

    《七劍十三俠》一名《七子十三生》,是晚清俠義小說的代表性作品,在當時即被譽為「誠集歷來劍俠之大觀,稗官之翹楚」(江文蒲「初集」序)。作者唐芸洲,號桃花館主,姑蘇人,生平不詳。此書分三集陸續刊行,各六十回,共一百八十回。初集六十回刊于光緒二十二年(1896)。江文蒲在為初集作的序言中說:「吾知是書一出,其不脛而走也必矣。」誠如斯言,書刊行后「風行海內,幾至家置一編」(月湖漁隱「二集」序)。光緒辛丑(1901)正月,二集六十四刊行,與初集一樣,其「膾炙人口,甚至有手不釋卷者」(月湖漁隱「三集」序)。同年六月,三集六十回問世,讀者得見金豹,月湖漁隱贊其「筆墨之奇妙,驚人之怪事,尤較之初、續兩集有過之...

  • 三俠五義

    三俠五義

    《三俠五義》原名《忠烈俠義傳》,120回,首刊于光緒五年(1879),署石玉昆述。卷首有問竹主人(石玉昆)序及退思主人、入迷道人二序。清光緒年間,問竹主人(石玉昆)又加以修改潤色,更名為《忠烈俠義傳》,又名《三俠五義》,均為 120回。

    近代學者俞樾認為本書第一回「狸貓換太子」事,「殊涉不經」,遂「援據史傳,訂正俗說」,重撰第1回。又以三俠即南俠御貓展昭展熊飛、北俠紫髯伯歐陽春、雙俠丁兆蘭、丁兆蕙合為一俠。實為四俠,增以小俠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諸葛沈仲元共為七俠;原五鼠即鑽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仍為五義士,改書名為《七俠五義》,于光緒十五年作序刊行。但此改...

  • 二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奇

    該書是中國白話短篇小說「三言」「二拍」的最後一部,是凌濛初繼《初刻拍案驚奇》之後創作的第二部小說集。《二刻拍案驚奇》的思想內容和創作旨趣與《初刻拍案驚奇》是一脈相承的,都全方位地反映了明代後期市民階層的社會生活,但範圍更廣泛了。凡是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階層、人倫道德的各個主題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同時,明末社會動蕩,內憂外患紛起,社會矛盾更加複雜尖銳,這一狀況,《二刻拍案驚奇》表現得也比《初刻拍案驚奇》更為充分。可以說,《二刻拍案驚奇》勾勒出一幅晚明社會日薄西山的慘淡圖畫。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是繼《官場現形記》之後,清末又一著名的譴責小說。小說描寫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清王朝統治下的中國社會的種種黑暗現實。這一時期的中國,已墜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改良主義的希望已破滅,新的社會革命即將到來。封建專制制度已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命在旦夕,其統治更加腐朽,社會矛盾,民族矛盾乃至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都十分尖銳。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是吳趼人的代表作。它最初連載於1903年~1905年《新小說》雜誌上面,1906年起由上海廣智書局出版分冊的單行本(每本12回,直到1910年才出齊,共108回)。全書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經歷為主要線索,從...

  • 今古奇觀

    今古奇觀

    《今古奇觀》成書于明朝末年,是明末抱瓮老人從「三言」「二拍」里選出來的一部話本選集,三百多年來,這部白話短篇小說選集在社會上非常流行,傳布很廣。在「三言」「二拍」不太容易看到的時期,人們還可以從《今古奇觀》中窺見宋元明話本和擬話本面貌的一斑。

    這部選集,共選了四十篇。其中選自馮夢龍編撰的《喻世明言(古今小說一刻)》中的共八篇,《警世通言》中的共十篇,《醒世恆言》中的共十一篇。選自凌濛初編著的《拍案驚奇初刻》中的共八篇,《拍案驚奇二刻》中的共三篇,刊行於世。

    這四十篇,大體上體現了「三言」「二拍」的主要精神,包括了其中許多較優秀的作品。編選者抱瓮老人除了精心選擇以外,對於文字內容,也分別作了一些...

  • 八仙得道傳

    八仙得道傳

    《八仙得道傳》又名《八仙全書》、《八仙全傳》,是八仙題材的小說中,敘述八仙故事最全,情節最為豐富的一種。該書作者清代無垢道人自幼流落成都,師從清雲觀志元法師長達二十八年,熟讀道教典籍,深通玄理。同治七年(1868年)無垢道人自序于京西白雲觀。咸豐二年(1852年),遵從師命,遊覽江山之勝,歷南北十余省。后至京師,落腳白雲觀,著書講道。無垢道人有感於道統失緒,「故就老祖以來,迄于近代諸仙祖得道始末,與夫修道情形,著為《八仙得道傳》一書」。

    該書從平和夫婦二龍修道大鬧天宮,玉帝思慮招攬賢人起,詳細敘述了李鐵拐、張果老、鍾離權、呂洞賓、藍采和、韓湘子、何仙姑、曹國舅八仙得道過程始末。因作者深通玄理,...

  • 初刻拍案驚奇

    初刻拍案驚奇

    《初刻拍案驚奇》是明朝末年凌濛初編著的擬話本小說集。成書于明朝天啟七年,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書的內容很複雜,思想傾向也不盡相同,主要有描寫商人思想行徑、命運遭際的作品和描寫婚戀的作品。故事題材雖多出自前代著述,但經過凌氏的再創作,卻表現著晚明的社會現實和時代氣息,浸含著凌氏本人的思想觀念和憤世俗的不平之氣。

    《初刻拍案驚奇》與《二刻拍案驚奇》兩部膾炙人口的奇書,共有短篇小說七十八篇,雜劇一個,它以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擬話本」形式,描寫了眾多引人入勝的故事,如商人由厄運而致富,讀書人由貧寒而成名;清官們斷案如神,貪吏們枉法如虎;惡棍們姦淫攬訟,騙子們爾虞我詐;青年們怎樣追求忠貞不貳的...

  • 古本水滸傳

    古本水滸傳

    梅氏藏本《水滸傳》,又稱《古本水滸傳》或《古本水滸》,初由江蘇常熟醫生、藏書家、小說家梅寄鶴髮現,被一部分研究者認為是《水滸傳》的一個古老但長期被埋沒的、甚至《水滸傳》作者最初的版本。但是此說也被另一部分研究者認為並不屬實,這一觀點認為此書實為清朝或民國時所作。雙方各有理據,此書成書年代和作者目前仍有爭議。

    梅氏藏本《水滸傳》共一百二十回,前七十回與金聖嘆評點的貫華堂本《水滸傳》基本一致,后五十回則與現存任何其他《水滸傳》版本不同。在沒有特別註明的情況下,一般所稱「梅氏水滸」或「古本水滸傳」等,即指此書後五十回部分。

    據當時資料記載,江蘇常熟人梅寄鶴(1899-1969)是此書的收藏和發現者。...

  • 后西遊記

    后西遊記

    《后西遊記》是一部譏佛諷儒、妙趣橫生的神魔小說,基背景為唐憲宗和穆宗之時,比《西遊記》的唐太宗年間,晚了年兩百年。唐玄奘和孫悟空把佛經從西天取回后,天下大肆講解,但未得真詮,將佛經萬善法門,度世慈悲,俱流人講經說法,果報小因,厲民害道。

  • 大八義

    大八義

    《大八義》編創于清末,是為評書藝人口傳的「道兒活」。據觚屑《評書續談稱:始說《大八義》者為楊德茂。其纂弄者「乃為一日偶見八卦,因以其乾、坎、亘、震、巽、離、坤、兌加以支配」,塑造了「寶刀豪俠」宋士公、「神偷照不肖」趙華陽、「草上飛」苗雲光、「水上漂」白勝公、「重瞳秀士」張文遠、「震八方鬼剃頭」陶玉春、「鑽天猴」阮洪芳、「徹地鼠」阮若芳八個主要人物,八人各佔一卦,而八義的師父左雲鵬即為八卦當中的黑白陰陽魚,故稱「金針八卦道長」。

    故事講述了北宋哲宗年間,三月三日揚州召開群雄會,宋士公攜師弟獻藝賀號重振八卦門,趙華陽「酒雨箭」打張賀巧得「戒淫花」;奸相蔡京的叔父、山東青風寨寨主蔡嘯天赴揚州殺官奪印...

  • 好逑傳

    好逑傳

    《好逑傳》又名《俠義風月傳》,坊本亦名《第二才子好逑傳》,全書十八回,不署撰人,題「名教中人編次」。

    據康熙、乾隆間人夏二銘《野叟曝言》載:《好逑傳》「版清紙白,前首繡像十分工緻」,可知該書早在清初已刊行於世。是書創作時間當更早,學者多認為作于明代。夏二銘所見本久已失傳。今天見者,有獨處軒藏版大字本、萃芳樓藏版本、凌雲閣梓本、三讓堂刊小字本、煥文堂刊本等。

    該書十八世紀傳歐洲,譯為多國文字,歌德等文學家閱后頗為稱頌。

    在十八世經、十九世紀的歐洲,如果你問一位學者或作家,他所了解的中國最優秀的小說是哪一部,那麼,他一定會告訴你,是《好逑傳》。

    《好逑傳》的書名取自《詩經》第一篇《國風·關雎》中「...

  • 官場現形記

    官場現形記

    《官場現形記》,晚清作家李伯元著,是我國第一部在報刊上連載、直面社會而取得轟動效應的長篇章回小說,也是譴責小說的代表作,為四大譴責小說之一,首開近代小說批判社會現實的風氣。共60回,結構安排與《儒林外史》相仿,演述一人後即轉入下一人,如此蟬聯而下。作品以晚清官場為表現對象,集中描寫封建社會崩潰時期舊官場的種種腐敗、黑暗和醜惡的情形。這裏既有軍機大臣、總督巡撫、提督道台,也有知縣典吏、管帶佐雜,他們或齷齪卑鄙或昏聵糊塗或腐敗墮落,構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圖。

    《官場現形記》從中舉捐官的下層士子趙溫和佐雜小官錢典史寫起,聯綴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長史、省級藩台、欽差大臣以至軍機、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

  • 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全書共一百回。《封神演義》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紂白話文》,可能還參考了《商周演義》、《崑崙八仙東遊記》,全書以武王伐紂、商周易代的歷史為框架,敘寫天上的神仙分成兩派捲入這場鬥爭,支持武王的闡教,幫助紂王的為截教。雙方祭寶鬥法,幾經較量,最後紂王失敗自焚,姜子牙將雙方戰死的要人一一封神。

    《封神演義》一百回,今存最早的刊本為明末金閭舒載陽刻本,但其成書時代是在明隆慶、萬曆年間。它的作者是誰,歷來多有爭論。在舒載陽刊本的卷二上,題「鐘山逸叟許仲琳編輯」,而其他各卷都不題撰人。據此,魯迅、傅惜華先生認為作者...

  • 小五義

    小五義

    《小五義》為全稱《忠烈小五義傳》,又稱《續忠烈俠義傳》。作為俠義小說的代表作之一,它深受民眾的喜愛,流傳極為廣泛。

    《小五義》的中心人物已由《三俠五義》中的包公轉為包公門生顏查散,而重要的俠義人物,除了前輩「七俠五義」之外,增加了幾個晚輩義士,即鑽天鼠盧方之子粉面子都盧珍、徹地鼠韓彰義子霹靂鬼韓天錦、穿山鼠徐慶之子山西雁徐良、錦毛鼠白玉堂之侄玉面專諸白芸苼,這四個小義士加上《三俠五義》中原有的人物小義士艾虎,便是「小五義」。《小五義》並不是緊接著《三俠五義》的結尾續寫的,它實際上是從《三俠五義》一百回后開始寫起,部分內容與前書重出。小說以襄陽王趙珏圖謀叛亂為線索,歷敘顏查散奉旨巡按襄陽,大印被...

  • 小八義

    小八義

    《小八義》,又名《英雄小八義》、《梁山後代》,是部在民間流傳較久的長篇鼓詞,講述的是水滸梁山英雄後代的傳奇故事。

    《小八義》敘宋徽宗時,落難公子周順與表兄徐文彪、江湖好漢尉遲霄、唐鐵牛、梁山好漢後代孔生、時常青、花雲萍、阮英結為小八義,為國除奸,為民除害的故事。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