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藏書

搜尋標籤現代文學,結果共14筆

  • 亞細亞的孤兒

    亞細亞的孤兒

    》、《亞細亞的

    孤兒》等書名在台灣發行。小說主人公胡太明(原名胡志明)活動於台灣、日本和祖國大陸,在日寇殘酷統治下走過了一條艱辛、坎坷的人生之路,經歷了從幻想到苦悶、到彷徨 、到覺醒、到反抗的思想歷程。作者以深沉悲憤、火一般的熱情譜寫了這部愛國篇章,十分清晰地描摹出台灣同胞淪為歷史孤兒達半個世紀之久的足跡,深刻揭示出日本殖民主義者統治下台灣知識分子受歧視、遭摧殘的悲慘境遇,展現了日據時代真實的社會歷史面貌,昭示出中華民族之魂不可征服的事實。作品人物性格鮮明,結構勻稱嚴謹,具有濃郁的台灣鄉土氣息。

  • 倪煥之

    倪煥之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時代震撼智慧的學論、啟迪民智的典籍、打動心靈的作品,是時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寶,均應功在當時、利在千秋、傳之久遠。中國文庫收集百余年來的名著分類出版,便是以新世紀的歷史視野和現實視角,對20世紀出版業績的宏觀回顧,對未來出版事業的積極開拓;為中國先進文化的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 十八春

    十八春

    世紀文存·摩登文本。

    《十八春》所著力表現的還是張愛玲最為得心應手的都市男女情感糾葛。小說從男主角沈世鈞的立場回憶往事,以沈世鈞與顧曼楨的悲歡離合為軸心,描寫幾對青年男女的愛情婚姻在亂世睽隔中陰差陽錯。世鈞的良善和軟弱,曼楨的痴情和不幸,還有曼璐的自私,祝鴻才的無恥,在小說中無不栩栩如生。書中的主要角色,體驗了亂世的甜酸苦辣,最後為擁護新政權、貢獻新國家在東北大團圓。雖然有情人都未成眷屬,令人惋惜,卻各有所配,從此走向新生。全書共十八章,男女主角和相關人物也離離合合了十八個春天,正暗合傳統京劇《汾河灣》的舊典。

    《十八春》表現的固然是兒女私情,卻也明顯糾纏著政權更替國家重建的大歷史敘述。因此,...

  •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

    這是一部中國現代長篇小說名著,是老舍先生正面描寫抗日戰爭,揭露、控訴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謳歌、弘揚中國人民偉大愛國精神的不朽之作。

    作品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輔以小學圈衚衕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真實地記述了北平淪陷后的畸形世態,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鐵蹄下廣大平民的悲慘遭遇,心靈震撼和反抗鬥爭,刻畫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史詩般地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人與與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偉大曆程及生活畫卷,可歌可泣,氣度恢弘讀來令人蕩氣迴腸,是一部感人的現實主主傑作。

  •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是我以農民、農村鬥爭為主體創作的長篇小說。我的農村生活基礎不厚,小說中的人物同我的關係也不算深。只是由於我同他們一起生活過,共同戰鬥過,我愛這群人,愛這段生活,我要把他們真實地留在紙上,留給讀我的書的人。我不願把張裕民寫成一無缺點的英雄,也不願把程仁寫成了不起的農會主席。他們可以逐漸成為了不起的人,他們不可能一眨眼就成為英雄。但他們的確是在土改初期走在最前邊的人,在那個時候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人。後來我又參加過兩次土改;近二十年來我絕大部分時間也是在農村,接觸過各種各樣的人,其中大多數是農民或農民出身的人;我遇見過比張裕民、程仁更進步的人,更了不得的人;但從豐富的現實生活來看,...

  • 張愛玲散文

    張愛玲散文

    她是一個善於將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享樂主義者,又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悲劇感的人;她是名門之後,貴府小姐,卻驕傲的宣稱自己是一個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就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能將才與情打成一片的異數作家——張愛玲!如果你想一睹她的才情,本書,你怎能錯過!

  • 悶與狂

    悶與狂

    《悶與狂》是王蒙暌違十年首部長篇小說,關於人生最美、最深情、最詩意盎然的漢語書寫,每一個中國人共同的心靈史詩。

    以強大、奔涌的語言能力駕馭歷史,審視走過的生命歷程,看那些生命里的傷痛和閃光的時刻,咀嚼心靈的奇遇,堪稱「中國版《童年·少年·青年》、《懺悔錄》、《追憶逝水年華》、《尤利西斯》,現代版《歸去來兮辭》、《小園賦》、《枯樹賦》、《哀江南賦》」。

    你未曾見過的王蒙小說,一生「受想行識」完全敞開的總結陳詞,打通任督二脈,氣象卓爾不群,無懼前衛奇葩。

    在故鄉的泥土上用童話栽花。

    用時間復現一條嘈嘈切切的生命河流。

    在這裏,時間是主宰。消解來龍去脈,隱去其人其事。將回憶品嘗與消化,鋪陳與重組,連...

  • 秧歌

    秧歌

    。《秧歌》一書以1950-1952年新中國剛成立後進行的土改運動為大背景,講述了江浙附近某村鎮的農民受飢餓的煎熬,終日以稀粥米湯野菜為食,吃不起一頓乾飯,也不敢吃一頓乾飯,不然就成了富人家,會招來借錢攤派的麻煩。小說的主人公金根,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終日勤勤懇懇的砍柴種田,依舊填不飽一家三口的肚子。妻子開始在上海一戶好人家幫傭,後來城市形勢轉壞,受了人人都說鄉下好的哄騙,回到農村。到了過年,家裡把可憐的一點米磨了做了年糕,去完成給軍屬家送年貨的任務。交貨的時候,村民們在堆滿了收上來的糧食的倉庫前要求借糧過年,結果發生暴動,民兵搬來槍,金根受了槍傷,五歲多的女兒被人群踩死了,夫妻倆突出重圍,卻被當作反革命追捕。

  • 老舍文集

    老舍文集

    本卷收入《無名高地有了名》、《正紅旗下》《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博》《蛻》《小坡的生日》《趙子曰》等幾部小說。

    《無名高地有了名》寫於1954年。發表在1955年的《解放軍文藝》上,原書初版於1955年。

    《正紅旗下》寫於1961年至1962年,未寫完。發表於1979年《人民文學》上,原書初版於1980年。

    《貓城記》寫於1932年,發表在1932年《現代》上,原書初版於1933年。

    以上三部作品,收入本卷時都根據初版本作了校勘。

  • 豐子愷散文

    豐子愷散文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漸;東京某晚的事;華瞻的日記;給我的孩子們;大賬簿;憶兒時;兒女;秋;伯豪之死;立達五周年紀念感想;我的苦學經驗;陋巷;兩個?;作父親;隨感十三則;學畫回憶;吃瓜子;作客者言;兩場鬧;熱天寫稿;勞者自歌(十三則);野外理髮處;肉腿;送考;送阿寶出黃金時代;談自己的畫;我與手頭字;楊柳;車廂社會;半篇莫干山遊記;《隨園詩話》;山中避雨;畫鬼;家;我的母親;還我緣緣堂;愛護同胞;告緣緣堂在天之靈;勞者自歌(十二則);佛無靈;中國就像棵大樹;辭緣緣堂;桐廬負暄;讀《讀緣緣堂隨筆》;[附]讀《緣緣堂隨筆》;藝術的逃難

    悼夏丐尊先生;白鵝;勝利還鄉記;口中剿匪記;我的漫畫;湖畔夜飲;我...

  • 赤地之戀

    赤地之戀

    我有時候告訴別人一個故事的輪廓,人家聽不出好處來,我總是辯護似地加上一句:這是真事。彷佛就立刻使它身價十信。其實一個故事的真假當然與它的好壞毫無關係。不過我確是愛好真實到了迷信的程度。我相信任何人的真實的經驗永遠是意味深長的,而且永遠是新鮮的,永不會成為濫調。

  • 送行

    送行

    袁哲生紀念文集,收錄早期絕版作品、未發表小說與私人手札。

    在《送行》中,我們得以見證一個經典作者的誕生。

    1995年,袁哲生出版首部作品《靜止在樹上的羊》,隱約展現日後的小說風格,本書「輯一」即來自於此作。在「輯二」文學評論里,我們則見證小說家與其他創作者的隱秘關聯。到了「輯三」「輯四」,袁哲生書寫出《溫泉浴池》《偏遠的哭聲》等成熟之作。

    從最初到最終,從袁哲生的小說到他的私人手札,我們得以見證一個經典作者的誕生。

  • 長河

    長河

    民國二十三年的冬天,我因事從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轉到家鄉鳳凰縣。去鄉已經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麼都不同了。表面上看來,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極大進步,試仔細注意注意,便見出在變化中那點墮落趨勢。最明顯的事,即農村社會所保有那點正直素樸人情美,几几乎快要消失無餘,代替而來的卻是近二十年實際社會培養民功的一種唯實利庸俗人生觀。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經被常識所摧毀,然而做人時的義利取捨是非辨別也隨同泯沒了。

    長篇小說《長河》的文稿曾遭長時間審查扣留,經大量刪削后才得以發表。作品第一部的文稿大部分在1938年8月至11月間香港《星島日報・星座》副刊上連載。個別篇章留在其它刊物上發表。第二部末能...

  • 鼓書藝人

    鼓書藝人

    老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