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講道錄 第五十八講

講道錄

第五十八講

所以,有一位大師說道:如果人要去從事內在的事情,那他就必須聚集他所有的力量,就好比把它們都放到他靈魂的一個角落上,然後讓自己在所有的影像和形式面前隱蔽起來,這樣,他才得以去從事那內在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他必須進入到一種忘記和不去求知的境界。為了使這個道能夠被聽得到,就應當保持處於平靜和安寧之中。只有保持處於平靜和安寧,才能夠使得這道起到作用;只有這樣,人們才能夠聽得到並且正確地理解:就是處在那種無知之中。在人們什麼也不知道的情況下,這道就得以顯明了。
這樣一來,就又產生出了一個問題。你們會說:先生,你們將我們全部的得救都去置放在一種無知之中了。這聽起來總是有缺陷的。上帝造人,是為了要他有知識;就像先知所說的:「主啊,求你使他們成為有知識的人」(《托比傳》,13章,4節)。變成無知了,那就意味著缺陷和空虛;一個無知的人,就是一個動物式的人,是個大笨蛋了!——而如果他一直就這樣的無知,那也確實如此了。然而,在這裏,人們務必進入到一種經過脫胎換骨的知識之中去,而且,應該說這種無知並不可以來自於無知,而是:人們務必是由知識而進入到這種無知。這樣,我們就將由於屬神的知識而成為富有知識,這樣,我們的無知就將由於超乎本性的知識而大大地得到拔高。並且,我們在此處於受動,反而比我們自己行動更使我們成為善美。所以,有一位大師說道,聽的力量,遠遠要比看的力量更為寶貴,因為,人們通過聽所獲得的知識,勝於通過看所獲得的,通過聽,人們更加得以生活在智慧之中。據說,有一位異教的大師躺在床上死去了,這時,他的幾個學生在他床前談論著一門很高深的藝術;他竟然抬起他的頭來,仔細地聽著,然後說道:「啊,讓我也再來學這門藝術,這我就得以永遠以此而自娛了。」去聽,更多的是向內,而看,則更多的是向外,至少就看這個活動原本的含義是這樣。因此,在永生之中,我們的福樂,依靠聽,遠勝過依靠看。因為,聽那永恆的道,那是在我裏面,而看,卻是離我而去的;在聽的時候,我是在接受,而在看的時候,我卻是在做事。
我們祈求那位為了使我們成為上帝的孩子而曾經做過人的孩子的聖子,扶助我們,讓我們越過這一切,將這位被生養出來的君王所不喜歡的東西統統撇下。阿門。
每一個被造物都為了某一個最終目標而在奮鬥。這最終目標,就意願而言,總是居於第一位的,而就實現而言,卻又是居於最末一位。同樣,上帝在他全部的作為之中也都在追求著一個賜給以福樂的最終目標,這就是:為了他自己,並且,也為了要將靈魂及其所有的各種力量都引往這個最終目標,那就是,引到他自己那裡去。上帝的全部的所作所為都是為此目標,父在靈魂中生養他的子,也是為此目標:為的是使靈魂的所有的力量都得以達到這個目標。他跟蹤著靈魂之中的任何東西,並且邀請它們全部去參加這個盛大的慶典。然而,靈魂連同那些力量已經向外部分散了開來,各行其是:看的力量到眼睛里去,聽的力量到耳朵里去,辨味的力量到舌頭裡去,而這樣一來,靈魂的在內里起作用的行為就減弱了。因為,每一個被分散了的力量都是不完備的。所以,如果靈魂想要強有力地在內里行事,那它就必須把所有它的力量又重新召集回來,把它們從那些被分散開來了的事物中集中到內里的行為中來。聖奧古斯丁說道:靈魂存在於它在愛著的地方,勝過它給予肉體以生命的地方。有一個很好的譬喻!曾經有一位異教的大師,他醉心於研究計算術。他將整個的精力都投入進去,坐在滿是灰塵的屋中,悉心鑽研。一天來了一個手持寶劍的人,但他不知道他是位大師。他問這位大師:「快說,你叫什麼名字,否則我就殺了你!」大師實在太專心致志了,他根本就沒有看到和聽到這個敵人,也沒有能夠去注意到他想要做些什麼,也沒有想到他該如何說,只是胡亂說了聲:「我就叫這名字。」敵人大聲又叫了幾遍,他還是不做回答,最後就把他給殺掉了。這還只是為了鑽研一門自然的藝術。而為了去觀察和認識那合而為一的、不可度量的、非被造的、永恆的真理,我們理應更加千萬倍地去擺脫掉萬物和集中我們所有的精力!你應該為此集中你全部的感情,你全部的力量,你整個的理性以及你全部的記憶:你應該在存放這個寶藏的那個根基之中去駕御這一切。而要做到如此,你就要知道,如果你想要得到這個,你就必須拋棄掉所有其他的事情,必須進入到一種無知的境界之中去。九*九*藏*書
再來看第二個問題。因為這生養之事是在靈魂之存在和根基之中發生九_九_藏_書的,所以,在善良人那裡發生的事,同樣也在一個有罪的人那裡發生:那我又得到了什麼恩典或者好處了呢?難道本性之根基在他們兩種人那裡是同樣的,難道連地獄里的那些人也永恆地保持有本性之高貴嗎?
聖者在上帝裏面只看到一個影像,就是在這一個影像裏面他們認識到萬物;確實,連上帝自己也是這樣在自己裏面觀察和認識萬物的。他沒有必要也像我那樣逐個地去加以觀察和認識。假如說在今世生活中我們總是要有一面鏡子放在我們面前,使我們可以一下子見到所有的事物,在一個影像之中認識到所有的事物,那麼,對我們來說,去做什麼事情或者去認識什麼事情,都不成其為什麼阻礙。然而,因為我們必須逐個地去做和去認識,因此,在我們去做和認識某一件事時就難免會形成對另一件事的阻礙。因為,靈魂是緊緊地給拴在那些力量上面,它們流向哪裡,它也跟它們一起流向那裡;因為,在它們所做的一切事情之中,靈魂都必須到場,而且還必須有所貢獻,否則,它們就會什麼也做不了了。這樣,在它作出貢獻之時,它就分散到那些外在的事情之中去了,如此一來,它在它內在的事情之中就必定有所減弱了。因為,為了這個生養,上帝希望和需要有的,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單獨而自由的靈魂,在這樣的靈魂裏面,除了他之外什麼也沒有,這樣的靈魂,除了守望著他之外,再也不會去守望別的什麼東西和別的什麼人。基督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愛父母和愛許多別的東西勝過愛我的,是不配跟從我的。我到地上來,不是叫地上太平,而是叫地上動刀兵,是要叫兄弟姐妹,母親孩子,那實在是你的敵人的朋友,都隔絕開來。因為,你所信任的,其實是你的敵人」(《馬太福音》,10章,34/36節)。如果你的眼睛想要看見萬物,你的耳朵想要聽見萬物,你的心想要思考萬物,那麼,說實在的,你的靈魂就必須被分散到這萬物之中去了。
你們注意看,這個生養是在哪裡發生的。「他在哪裡生下?」可是,正像我已經多次說過的那樣,我要說,這個在靈魂之中的永恆的生養,是跟它在永恆之中所發生的情況完全一樣的,不多也不少;因為,這是同一個生養,這個生養是發生在靈魂之存在和根基之中的。
Ubi est,qui natus est rex Judaeorum?(Matth. 2,2)
聖狄奧尼西的門徒問他,為什麼提摩太比他們所有的人都更為完善?九_九_藏_書狄奧尼西說:提摩太是一個完全只知道從上帝那裡去領受的人。能夠很好地去理解這個的人,就可以勝過所有的人。
這卻又產生出一個問題。如果每一個力量都能夠保持住自己的行為,互不妨礙,也不妨礙上帝的行事,那不是更好嗎?難道在我裏面就不能有這樣一種出乎本性的認知,它不會對此有所妨礙,就像上帝通曉萬物但未有任何妨礙,也像聖者所做的那樣嗎?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請注意下面的教導!

現在又產生出了一個問題。因為上帝父神只在靈魂的存在和靈魂的根基之中而不是在那些力量之中生養,那麼,這跟那些力量又有什麼關係呢?這樣說來,難道它們盡可以袖手旁觀、無所事事了嗎?既然在那些力量之中什麼也不發生,那又何必要它們呢?這問題提得很好。現在請注意以下的教導!
上帝存在於萬物之中,在萬物之中行事,有權執掌萬物。但是,他只在靈魂之中才成為有所生養;因為,所有的被造物都是上帝的一個腳印,而靈魂卻從本性上來說是按照上帝的樣子來成形的。這樣的影像,必定會通過這個生養而得以完成,得以煥然一新。除了靈魂之外,沒有其他任何的被造物能夠接受上帝所做的這個事情,能夠接受這樣的生養。確實,不管什麼樣的善美,是那種純一的屬神的光,還是恩典和福樂,這一切,都必須隨同這個生養一起進入到靈魂之中,再也沒有別的什麼方式了。你只要去等待著在你裏面的這個生養,那你也就會得到所有的善和所有的安慰,所有的歡樂,所有的存在和所有的真理。如果你錯過了這個,那你也就錯過了所有的善和所有的福樂。你在這裏面所能得到的,將帶給你純真的存在和恆定;而凡是你在這之外再去尋求或者熱愛的,那你就是在墮落,如果你還一意孤行,那就什麼都給毀掉了。惟獨這個才賦予存在,所有其他的,都是在毀壞。然而,在這個生養之中,你卻將分享有屬神的流入和他的所有的恩賜。而既然上帝的影像並不存在於被造物之中,就無法接受到這個,因為,靈魂之影像特殊地屬於這個永恆的生養,這個生養,實實在在地專門在靈魂之中發生,由父在靈魂之根基和最內里加以完成,那裡,是從來沒有一個影像曾經掃視到過的,從來沒有一種力量曾經窺視到過的。
「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馬太福音》,2章,2節)。
現在請注意下面的教導:這個生養特有的性質,就在於它總是連同新的光一起發生的。它將經久不滅的強光帶入到靈魂之中來九*九*藏*書,因為,善性就是無論在哪裡都必定向外傾注。在這個生養之中,上帝帶著光注入到靈魂裏面去,這光,在靈魂之存在和根基之中變得如此的充盈,以致它得以溢滿而出,流到那些力量之中去,也流到外在的人之中去。保羅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上帝在路途上用他的光照射他,對他說話;這光的反光則清晰可見,他同行的人看到了,看見這光包住了保羅,如同當年的聖者一般(《使徒行傳》,9章,3節)。光在靈魂的根基之中溢滿而出,流到身體之中,這身體就變得通體發亮。然而,有罪之人於此卻什麼也接受不到,他也不配去接受,因為他內心充滿著罪孽和邪惡,就是被稱為「黑暗」的那些東西。所以說:「黑暗卻不接受光」(《約翰福音》,1章,5節)。這就要歸咎於這光得以行進的路途由於虛假和黑暗而受到堵塞;光與黑暗不能相容,上帝與被造物也不能相容:如要上帝進來,被造物就必須立即退出。人是確實能夠覺察到這光的。人只要投靠上帝,立刻就在他裏面有一個光閃耀著,這光使他認識他該做什麼和該撇下什麼,給予他許多他先前從來不知道和不理解的善美的指示。「那麼,你是從哪裡和如何知道這個的呢?」你注意看!你的心經常為世俗之事所擾。如果不是通過這光的照亮,這又怎能成功呢?這事乃是如此的精美和歡快,使得你對於所有非上帝所是的和非屬神的東西都深感厭惡。它將你引導到上帝那裡去,你將聽到許多良好的忠告,但卻不知道它們從何而來。這種內在的嚮往,絕對不是來自於被造物,也不是來自於出於被造物的什麼指示,因為,被造物所作的指示或所做的事情,總是從外面來的。然而,那個根基卻惟獨只有被上面所講到的那樣的事才觸及得到,而且,你超脫得越好,你就能得到越是多的光和真理以及觀察力。所以,這樣說來,人除非剛脫離這個根基就甘願過於依戀那些外在的東西,不然就不會誤入歧途。聖奧古斯丁說道:他們中有好多人,他們尋找過光和真理,但他們一直只是在外面去尋找,而那裡是根本沒有的。他們最後竟然更加走到外面去,使得他們再也回不來了。他們因此就得不到真理;因為,真理是在根基之內,而不是在其外。可見,誰想要得到這個光以及對真理的洞察力,那他就應該守望著,在自己裏面和在根基裏面注意著這個生養:這樣一來,所有的力量都將得到照亮,連那外在的人也如此。因為,一旦上帝用真理去觸及到那個在內里的根基,光就照入到那些力量裏面去,人就此的得益往往勝九-九-藏-書過受某某人的教導所得的收穫。這樣,有先知說:「我已經獲得的知識,超過所有曾經教過我的人」(《傳道書》,1章,16節)。你們看:由於這個光不能夠在有罪之人裏面出現和照亮,因此,這個生養也不可能會在他之中發生。這個生養是不能跟罪孽之黑暗共存的,雖然它不是發生在那些力量之中,而是發生在靈魂的存在之中和靈魂的根基之中。
你們看,現在會產生出好幾個問題。先來看第一個問題。因為上帝是以靈的方式存在於萬物之中,而且,他之居於這些事物之中,比它們存在於自身之中時還要更為深入到其內里和更為貼近其本性,而上帝無論在什麼地方,他都必須行事,必須認識他自己,必須說出他的道,所以就有了這樣一個問題:相對於其他的也有上帝存在於其中的富有理性的被造物,靈魂又有什麼樣的特性使它居於優先呢?請注意下面的教導!
這樣一來,你的無知就不是什麼缺陷了,而是你最高的完善,你的領受也就成為你最高的行為了。同樣,如果你真的希望這個生養在你裏面得以成就,那麼,你就應該拋棄掉你所有的活動,讓你所有的力量都歸於停息。如果你想要找到那位被生養出來的君王,那麼,你就必須越過一切你能夠找得到的其他東西並將其拋棄掉。
可是,我們的福樂卻並不有賴於我們所做的事,而在於我們從上帝那裡的領受。因為,上帝比被造物高貴出多少,上帝所做的事就比我們所做的事也要高貴出那麼多。是的,上帝出於不可度量的愛而將我們的福樂置於我們對此的領受之中;因為,我們的領受勝過我們的行事,我們所領受到的之超過我們所給予的,是無可比擬的。而每一次給予,都促使去領受到新的更大的恩賜;每一次屬神的恩賜,都推動了對於更高和更大的恩賜的可領受性和嚮往。因而,有好幾位大師都說,就此而言,靈魂是可以跟上帝並列的。因為,就像上帝在給予方面是無限的一樣,靈魂在獲取或者說領受方面同樣也是無限的。上帝在行事方面是全能的,而靈魂在領受方面也同樣是深不可測的;因此,靈魂靠了上帝和在上帝裏面得以脫胎換骨。上帝應該行事,而靈魂應該領受;上帝應該在靈魂裏面認識和愛他自己,而靈魂則應該用對上帝的認識去認識,應該用對上帝的愛去愛。所以,靈魂之要獲得福樂,藉助於上帝遠遠勝過藉助於自身,同樣,靈魂之要獲得福樂,取決於上帝的行事遠遠勝過它自己去行事。
「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馬太福音》,2章,2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