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講道錄 第五十九講

講道錄

第五十九講


對此,有一位異教的大師說道:自然界中沒有什麼東西比天更加快的了;它在運轉時超過了萬物。然而,說實在的,人的心靈在思慮萬千之時卻還更勝過它呢。假定人的心靈保持有它的能力,不被一些低級粗俗的事物所貶低和分心,那麼,它就會去超越那最高的天,猛追不懈,直到進入到那至高之處,獲得那至善之善的撫養。
同樣,如果你想要找到這個高貴的生養,那麼,你確實就應該離開所有的「人群」並回歸到你由以而來的那個發源地和根基那裡去。所有靈魂的力量以及所有你所做的事:這一切,都是「人群」;記憶、理性和意志,這一切,只是使你無所適從。因而,你必須把一切都撇下:感官活動和想象活動,以及一切你自己存身於中的和眼中看到的東西。只有這樣,你才能夠找到這個生養,除此就沒有可能了,這是千真萬確的。在朋友和「親戚熟人」中間是找不到他的;倒是會完全丟失他。
因而,我們會產生下面這樣一個問題。通過一些特定的事物,這些事物雖然也是屬神的,但卻是經過感官從外面被引入的,例如關於上帝的一些觀念,諸如上帝是善良的,有智慧的,有憐憫心的,或者其他由理性可以想象出來的確實是十分屬神的東西,那麼,通過這樣一些事物,人是不是能夠去得到這個生養呢?說實在的,不能!因為,儘管這一切會是多麼的善美和屬神,但它們畢竟是通過感官從外面被引入進來的;如果要使得這個生養真正得以照亮,那這一切就必須僅僅由內心向上而從上帝裏面發源出來,而你整個的行為都必須服從於此,你所有的力量都必須去服務於上帝的事,而不是去服務於你自己的事。要想使這事得以完滿成就,就必須由上帝單獨去做,而你應該只是去領受而已。當你真正從你自己的意志和你自己的知識中走了出來的時候,上帝就也真正欣然地帶著他的知識走進來,他一進來,就光芒四射了。在上帝要這樣去認識他自己的地方,你的知識就經受不住了,對此也毫無用處了。你不要以為你的理性也會增長到使你可以去認識上帝。恰恰相反,如果上帝想要在你裏面發出屬神的光,那麼,你那出乎本性的光對此就毫無用處了,它應當徹徹底底地變成純粹的虛無,應當完全擺脫開自己;只有這樣,上帝才能夠帶著他的光進入,而且,他進來的同時又把你放棄掉的一切帶了回來,並且還加上了一千倍,還具有了嶄新的形態。
大師們寫道,當孩子的材質在母腹之中準備完畢的時候,就在這同一時刻,上帝就將那活的靈心,也即成為肉體之形態的那個靈魂,注入到肉體之中去。準備完九-九-藏-書畢與注入,這二者是在同一時刻。當本性達到其最高點時,上帝才賜給恩典;一旦靈心準備完畢,上帝就立即進入,一刻也不會延誤。在那部充滿著神秘的書中寫道,我們的主對眾人召喚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裏面去,與他一同坐席」(《啟示錄》,3章,20節)。你不用這裏那裡地去尋找他,他就近在你的心的門口;他站在那裡等候著,看誰已經準備好了,可以為他開門請他進去。你也不用從遠處去呼叫他;他早就焦急地在等著你開門。他到你那裡,比起你到他那裡,要快上一千倍:開門和進來,這二者是發生在同一個時間點。
現在你又會說:那麼,先生,你們總是主張要讓這個生養在我裏面發生,讓子在我裏面被生養。好吧!那我怎麼能夠得到一個徵兆,讓我可以認識到這事真的發生了呢?是的,確實是有三個可以信賴的徵兆!我只想舉出其中的一個。經常有人問我,人是不是有可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以至於人不會再受到諸如時間以及數量和物質的妨礙。是的,事實如此!如果這個生養真的發生了,那就沒有任何被造物可以再來阻礙你了;它們全都把你引向上帝和這個生養。為此,我們可以以閃電來作譬喻。如果給閃電碰上了,不管是樹木還是動物或者人,它都立地使之轉向它;假如有一個人背對著它,它也會一下子使他轉過身來。假如一棵樹有好幾千片樹葉,它們也會在同一時刻各自轉向它。看,跟這個生養有關的人們,也是如此:他們迅速地被引向這個生養,他們將他們遇到的任何事物,即使是很粗淺的事物,都去轉向這個生養。是的,以前妨礙過你的東西,現在卻在促進你。你完全去面對著這個生養。在你看到和聽到的一切事物之中,不管是什麼,你惟一接受得到的,就是這個生養了。是的,在你看來,萬物都成了上帝,因為,在萬物之中,你眼中看到的惟獨只有上帝。的確,就像人在長時間觀看太陽時一樣:這以後他看到的東西,裏面都會有太陽的影像。如果你做不到在萬物之中和在每一樣事物之中都去尋找上帝並在眼中看到上帝,那麼,你也就得不到這個生養了。
我們在《福音書》里有一個譬喻。當我們的主在井邊跟一位異教的婦人友好地談話時(《約翰福音》,4章,5節起),她把她的水罐子留了下來,往城裡去,對眾人說,那真正的彌賽亞來了。眾人不相信她的話,他們跟她一起來親自看他。他們對她說:「我們信,不是因為你的話,我們信,是因為我們親自看到了他」(《約翰福音》,4章,42節)九*九*藏*書。同樣,說實在的,所有被造物的知識,還有你自己的智慧以及你全部的知識,都不能使你以屬神的方式去認識上帝。如果你想要以屬神的方式去認識上帝,那麼,你自己的知識就必須變成純粹的無知,變成對你自己以及所有被造物的忘卻。
「當耶穌十二歲的時候。」(《路加福音》,2章,42節)
你現在會問:已經有了很大長進的人,是不是還應該去作懺悔?如果他不作的話,是不是會有所損失?聽著!之所以要創立各樣的懺悔,包括禁食,守夜、祈禱、跪求、苦修、穿粗衣、睡硬地等等,之所以要設想出這一些來,就是因為肉體總是會跟靈心相對立。相對於靈心,肉體往往太強大了;它們二者之間始終有著鬥爭,永遠在爭鬥著。在塵世間,肉體又勇敢又強大,因為,這裡是它的家鄉;世界在幫助著它,大地是它的祖國,它的所有的親族都在這裏幫助它:吃喝玩樂,無一不是在對抗著靈心。在這裏,靈心卻是異居客地;它的所有的親族和它整個的種族都是在天上:在那裡,如果靈心確是一心想望到那裡安居,那它就在那裡得到了友好的待遇。為了在靈心客居之處給予其幫助,在這種爭鬥之中設法去削弱肉體,使肉體不至於去打敗靈心,所以人們就通過懺悔活動設法對肉體加以約束,加以壓制,以便使靈心得以去抵制它。如果人們這樣去做是為了對肉體加以管束,如果你想要較此好上千百倍地去對之加以束縛和壓制,那麼,你就應當是用愛去約束它。用愛,你就可以最迅速地去克服它,用愛,你就可以最強有力地去壓制它。所以,上帝最最要我們去做到的,就是愛。因為,用愛,就好比是用漁夫的釣魚竿:漁夫只有靠釣魚竿才能夠捕捉到魚。魚上了鉤,漁夫就穩穩捕到了魚;這時,不管魚再如何掙扎,漁夫都不會放在心上。對於愛,我也這麼說:誰被愛抓住了,他就給戴上了最牢固的鐐銬,然而這同時卻又畢竟是一份甜美的負荷。誰將這個甜美的負荷放到了自己的身上,那麼,即使所有的人加在一起所能夠做到的各種懺悔和修行,也沒有他所能達到的多。而且,他可以輕鬆愉快地去承受他所遭遇到的和上帝所加給他的一切,也能夠大度地去原諒人們對他所行的惡事。沒有什麼東西能像由愛所產生的這個甜美的鐐銬這樣使你靠近和擁有上帝。誰尋找到了這一條路,那他就不會再去找別的路了。誰上了這個鉤,那誰也就牢牢地被抓住了,手和腳,口和眼,心和人身上的所有一切,就都為上帝所有了。這樣,你就不可能比用愛更好地去制勝敵人,使敵人不至於傷害你了。因而經文中有寫道:「愛如同死之堅強,又如同地獄之冷酷」(《雅歌》,8章,6節)。死亡將靈魂從肉體中隔離開來,而愛則是將萬物從靈魂中隔離開來;愛絕不容忍任何非上帝所是的和非屬神的東西。誰進入了這個套索之中並且走上了這一條路,那麼,不管他做了什麼事情或者沒有做什麼事情,就都是一樣的了;他做了什麼或者沒有去做什麼,這已經無關緊要了。一個這樣的人所做的最微不足道的事情,無論是對他自己還是對所有的人來說,都勝過那些雖然不犯有死罪但也少有愛心的人所做的,比他們更為有益,更有成果,更討得上帝的喜悅。他的悠閑,反而勝過別人的忙碌。所以,你應該耐心等待著那個魚鉤,讓你愉快地去上鉤,而且,越是鉤住,反而越是獲得了解放。https://read•99csw.com
現在你會說:這怎麼能呢?我對他毫無察覺。注意!這種察覺,不是取決於你,而是取決於他。如果他覺得合適,他就顯明他自己;而如果他願意,他也可以使自己隱蔽起來。基督對尼哥底母說:「靈隨心所欲地在漂游著;你聽見它的聲音,卻不曉得從哪裡來和往哪裡去」(《約翰福音》,3章,8節)。那是一個矛盾:「你聽見了,但卻不曉得。」聽見了,就變成曉得了!基督是認為:聽見了,人們就接受到這靈了,或者說,將它吸收到自己裏面來了,他似乎是要說:你接受了這個靈,但你關於它卻什麼也不曉得。你應該知道!上帝是不會讓任何東西空著的;上帝和自然界都不能容忍讓任何東西空著。因此:如果你以為你對他什麼也察覺不到,覺得他變成完全空了,那麼,其實並不是這樣。因為,假如在天之下存在有某種空的東西的話,不管是什麼樣的,不管是大是小,那麼,或者是天將它向上吸入進去,不然的話,天就只能降下來,用自己去充滿它。上帝,自然界之大師,根本就不會容忍讓任何東西空著。所以,你應該靜靜地站著,不要對這個空再有什麼猶豫;因為,你錯過了這個時刻,你就再也回不來了。
Et cum factus esset Jesus annorum duodecim etc.(Luc. 2,42)
願本身就是愛所是的那一位,願他扶助我們,使我們得以如此地被鉤住和獲得解放。阿門。
在厄登巴赫(øtenbach)多明我會女修道院中寫成的埃克哈特大師的手稿。
https://read•99csw•com現在你會說:先生,如果我的理性只能無所事事地這樣閑著,那它還要做什麼事呢?我是不是要把我的內心提高到一種實際上簡直不可能的不去認知任何東西的認知之中去才是最好的方式了呢?因為,如果我去認知什麼東西,那麼,那就不是什麼非認知了,也不是什麼超脫了。那麼,難道我應該完全居於黑暗之中嗎?是的,當然如此!你最好就是使你自己完全置身於黑暗之中和無知之中。——啊,先生,如果什麼都沒有了,還能夠再返回來嗎?不,絕不會,不會有什麼實在的返回。——可是,這種黑暗是什麼呢,它叫什麼,它的名字是什麼呢?——它的名字所說明的,不外就是一種領受能力,這種領受能力,完全不需要什麼存在,它是使你得以完滿成就的領受能力。因此,根本就沒有什麼返回。但是,如果你想要返回,那麼,其動機就不會是某種真理,而只是某個別的東西,如感官、今世世界或者魔鬼。如果你去信賴這種返回,那麼,你必定會陷入到罪孽之中,你就會誤入歧途,就此垮下去了。所以說,是沒有什麼返回可言的,只有一直往前,去達到和成全那種領受。在沒有以全部的存在得以成全之前,是絕不停頓下來的。正像物質不會停頓,它會以所有它可能的形式去求得成全一樣,理性也不會停頓下來,它將以它所具備的一切去求得成全。
你現在會說:啊,先生,如果人們必須像在曠野中那樣地不管是在內和在外都要將萬物摒棄掉,要將各種力量以及它們所做的事情都摒棄掉,如果這一切都必須去除掉,那麼,這樣一來,如果人得不到上帝的支持,就像先知所說的:「我是多麼的痛苦啊!我遭受的苦難太久了」(《詩篇》,119篇,5節),如果上帝讓我長久地這樣孤苦無援,他既不照亮我,也不對我說話,也不在我裏面行事,完全不像你在這裏教導我們和讓我們去理解的那個樣子,那該如何呢?如果人如此而居於一種純粹的虛無之中,那麼,他是不是應該設法去驅除這個黑暗和孤苦,是不是應該去祈禱,去讀經或去聆聽講道,或者去做些別的有德之事,以此來救助自己呢?不!你要知道該做的是:平靜而儘可能長久地等待著,這才是你該做的最好的事情。不遭受些損失,你就不可能專心致志,這是確定無疑的。你也許希望由你自己去準備一部分,再由他去準備另外一部分,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是上帝事先就為你準備好,那你是絕對不可能如此快地去想到該如何準read.99csw.com備。但是,假定事情分了開來:準備之事由你去做,而實施之事由他去做,那同樣也是不可能的,你應該知道,上帝一發現你已準備好,他就必須立即加以實施。你不可錯以為上帝也像地上的一個木匠那樣,做不做可以隨心所欲。在上帝,可就不是如此了,他必須行事,必須將自己注入到你裏面去;這好有一比,當空氣清凈之時,太陽就必須將自己注入到空氣裏面去,是非得如此的。當然,如果上帝竟然不在你裏面成就大事,不將巨大的財富注入給你,讓你一直這樣孤苦無助,那就也許是他的一大欠缺了。
《福音書》里寫道:「當我們的主十二歲的時候,他同馬利亞和約瑟一起到耶路撒冷,走進殿里,而當他們兩人離開時,耶穌卻留在殿里;但他們並不知道。當他們回家發現找不到他時,他們就在親戚熟人以及人群中去找他,但也找不到;他們將他丟失了。因此他們只得又回到他們來的地方去,而當他們又回到了殿的出口的地方時,他們就找到了他」(《路加福音》,2章,42/46節)。
(你會問,)那麼,做到這樣,使自己保持超脫和純真,一心只去追求這個黑暗和這個無知而絕不回頭,這是不是有好處呢?——:這樣有可能贏得的,就是總括萬物於一己的那一位了!而你越是將自己撇開,你越是對萬物一無所知,你也就越是靠近那一位了。關於這個曠野,《何西阿書》中寫道:「我將領我的朋友到曠野,將對著她的心說話」(《何西阿書》,2章,14節)。那永恆之真道,只有在孤獨之中,也即只有當人像在曠野之中一樣與自己以及與所有雜七雜八的事物都隔絕開來時,才得以被說出來。先知則嚮往這種在曠野之中的與世隔絕,他說:「啊,誰能給我翅膀像鴿子,讓我飛去,得享安息呢?」(《詩篇》,54篇,7節)。人們在什麼地方得享安息呢?確實是只有在遭人遺棄之時,在居於曠野之時,在與一切被造物隔絕之時。關於這,大衛說道:「我寧可在上帝的殿中遭受遺棄和鄙視,也不願雖然擁有巨大的榮耀和財富但卻住在罪人的帳棚里」(《詩篇》,83篇,1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