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水族之屬 蝦猴

水族之屬

蝦猴

黃月亮承襲了父母的好手藝,又研發出許多副產品,諸如蝦猴XO醬、蝦猴酒等十幾種,我愛吃她做的蝦猴XO醬:抱卵的母蝦猴去頭尾,加入櫻花蝦、蝦仁拌炒而成。有時煮好麵條,拌一點進去,再擱些蔥花,立即而強烈地召喚飢餓感。
這是鹿港的地標小吃,別的地方罕見。主要產地在線西、伸港的大肚溪口區域,生活于潮間帶泥灘下。每年冬末春初產卵,是最佳賞味期,也因此漁民得冒著料峭的海風捕捉,相當辛苦。傳統的捕捉方式很特別:將水管插入泥沙中,用馬達將強勁水柱沖毀蝦猴的洞穴,逼迫它們爬到泥灘上。一般的蝦行動敏捷,善於跳躍;蝦猴的游泳能力弱九九藏書,行動又遲緩,手到擒來。
油炸蝦猴炸兩次才香脆,店家都先油炸一次,擺在門前招徠,顧客點食才二次油炸。我則偏愛鹽滷蝦猴,尤其欣賞「黃月亮」蝦猴專賣攤,攤名即經營者的姓名。唯有抱卵的母蝦猴堪作鹽滷蝦猴,此物相當咸,非常下飯、下酒,鹿港俗語:「一隻蝦猴三碗糜」,意思是一隻蝦猴可以配三碗粥。雖則很咸,卻是一種特殊的咸,咸后回甘。
我吃漬蝦猴,為免太咸,多除去鬢腳頭殼,卵香與肉鮮更清楚、更完美地表現出來。
十幾年前,李昂曾贈我一罐漬蝦猴,那時候的蝦猴猶個頭碩大,蝦卵油黃,飽滿而結實,咀嚼間滿嘴都是卵九*九*藏*書香和鮮香;這種美味很適合下酒,那一小罐蝦猴引我飲了好幾瓶高粱酒,吃的時候好像都帶著一種心情。清代江浴禮《江城子·詠蝦》下闕唱道:「夕陽紅上江邊樓,酒新篘,小勾留,一笑登盤,巧配內黃侯。任鬚髮張似戟,難洗盡,折腰羞。」在江邊酒樓吃蝦,飲新釀的酒,夕陽西下,誰都會有心情。
成天躲在地道里,靠著漲潮帶來的浮游生物生存下去,蝦猴的命運和環境,令人聯想到安部公房的中篇小說《砂女》,被迫生活在暗無天日的沙洞里,即使有一天離開,終究又選擇回到沙洞。彷彿寓言。
鹿港天后宮前中山路和民生路上,有多家店賣蝦猴九九藏書,如「臻巧味」「阿南師民俗小吃」,賣的大多是蝦猴酥和一口蟹、螳螂蝦、溪蝦等,擺在店門前,頗為壯觀。店家又將上述油炸海產合併一盤,這種綜合酥炸海產,彼此的口感固然存在著些微差異,卻又差不多,厚重的胡椒鹽已統馭了一切海味。
撈起蝦猴后的滷汁謂之新露,若和舊露一起鹽滷,其滋味當出現更豐富的層次。
蝦猴是正宗的鹿港地標小吃,現今遊客來到鹿港多不免一嘗為快。然則大量而密集地捕捉,加上環境丕變,現在的蝦猴產量銳減,也越來越小隻,個個貌似發育不良,不免興竭澤而漁之嘆。然則保護措施不能訴諸消費者的警覺,必須公權力有作為地介入,規九_九_藏_書範捕捉方式,令蝦猴能休養生息,我們才能重返美味的年代。
我曾經在黃月亮家裡看她腌漬蝦猴,採鹽鹵工序,並不繁複,卻需要耐心。首先要清洗蝦猴:蝦猴泡在清水中瞬即污濁,須勤于更換清水,一遍又一遍地滌除蝦猴身上的泥沙,直到水清澈。燒一鍋水,鼓猛火,加入調過味的粗鹽,滾沸時傾入剛泡好澡的蝦猴,閉緊鍋蓋。不久白煙團團冒起,飄散一股蝦腥,濃厚的海洋氣息。大約過了五分鐘,那氣味逐漸變化,海腥味淡了,消失了,代之而升的是一種甲殼類蒸煮后的氣味,由淡漸濃,漸漸清楚的是誘人饞涎的香氣,熄火。
抱卵的母蝦猴用鹽滷制,公蝦猴和產後的母蝦猴則採油九*九*藏*書炸。這種食物亦源自清貧年代,線西地區沙質海岸每逢大退潮,潮間帶寬達數百公尺,早年物質條件差,土地也貧瘠,婦女及老人往往在退潮時蹲在沙地上挖捕蝦猴、赤嘴(國盛蛤),不僅可以貼補家用,也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日久形成當地特產。
蝦猴又稱蝦蛄、螻蛄蝦,英文叫「Mud shrimp」,可見生活的環境不是很舒適。它的甲殼軟薄,頭胸甲具短三角形額角,下緣有刺,尾柄呈方形;有六隻腳和二隻大前螯,身體呈半透明青綠色,挖洞而居,是挖掘地道高手,彷彿個性害羞而內向,平常生活在自己挖的洞穴中,所挖的洞穴深達半米,漲潮時,爬出洞口覓食;退潮時,躲在洞穴內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