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飲之屬 彈珠汽水

飲之屬

彈珠汽水

彈珠汽水產業大約一九七〇年代起每況愈下,甚至冬天沒收入,都是先跟人家借錢,到了夏天賺了錢再還人家。如今生產彈珠汽水者寥寥可數,苗栗銅鑼鄉的汽水工廠轉型為觀光工廠,應該可行。
彈珠汽水必須因應時代變化,重塑形象,強化新定位。為何不能像可口可樂那樣營銷天下?在墨西哥,可口可樂是午餐的一部分,它常跟其他食物一起販售,大家已經被灌輸了消費意識:沒有可口可樂的午餐是不完整的。
夏日陽光熾烈在湖面上,波光閃動著彈珠汽水般的色澤。那沐內喜滋滋冒著芳香氣泡。
台灣的產業多喜歡依賴懷舊,販賣懷舊。其實沒有人一天到晚在懷舊,我們可能隔了很久才偶然懷舊一下。彈珠汽水確實沒落了,它是我童年的渴望,然則它為何不九_九_藏_書能繼續召喚我的渴望?
童年的那沐內並非隨時就能喝得上,我未曾邊灌蟋蟀、玩尪仔標,邊喝彈珠汽水,在我貧窮的童年,必定是停止其他活動,謹慎享受的飲品;它並不廉價,通常是以獎賞的形式出現。那沐內,它陪伴我成長,以冰涼強勁的香氣沐浴五臟六腑。
喝汽水時彈珠就在玻璃瓶內滾動,音響助長香氣。我深信,瓶內那粒彈珠是彈珠王,能在彈珠遊戲中統領江湖。那顆彈珠在瓶內滾來滾去,身陷迷宮般,有一種無路可出的悲劇英雄感;然則我始終捨不得敲破玻璃瓶,取出彈珠。
它也缺少定位。可口可樂公司剛推出雪碧汽水時,沒有任何戰略或定位,只廣告:「這是雪碧,清澈的檸檬飲料。」消費者毫不關心它九九藏書是不是檸檬飲料,市場毫無起色。直到重新定位它是一種理念飲料:「跟著感覺走,服從你的渴望。」帶著反傳統、我行我素的個性,品牌從而快速成長。七喜汽水也是靠無咖啡因、無防腐劑打贏了飲料戰役。
所有碳酸飲料皆帶著娛樂性。壓下瓶口的彈珠,「啵」一響,二氧化碳帶著芳香味噴出,暢快無比的汽水落喉,舌尖剛領受麻冽的氣泡,胃裡立刻打了大嗝。那聲音提醒了汽水的氣味。我猜想,俚語「美得冒泡」若非形容螃蟹的美貌,大概出自彈珠汽水。
彈珠汽水是英國人所發明的檸檬水(lemonade),幕府末期傳入日本。聽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深受日本海軍歡迎,軍艦上甚至有生產彈珠汽水的設備。流行至今,日本仍可見彈珠汽水,https://read•99csw.com我在淺草寺外面看到有人在賣ラムネ。
我曾參觀美國可口可樂博物館,放映發展史紀錄片,陳列各式自動販賣機,可樂噴泉,無限暢飲各種口味的可樂。可口可樂一八八六年才發明,卻能實時回應市場需求,永遠體貼顧客,隨時注意市場變化,迅速調整方向。
有一次去大貝湖遠足,在富國島的涼亭休息時就喝到一瓶彈珠汽水,島上有一碑:「清風吹得遊人醉,莫把斯湖當西湖。」級任老師解釋說,大貝湖固然美,但西湖更美,將來到了大陸你們就知道了。
現在的彈珠汽水瓶多用塑料材質,可以旋開,裏面有一條橡膠圈,作為瓶塞以套住彈珠。我對塑料瓶彈珠汽水殊乏感情,總覺得用吸管喝汽水也很不上道。許多人喝彈珠汽水相當受挫,因為仰飲時,https://read.99csw.com彈珠又會卡住瓶口。最簡單的解決方法是用吸管喝;高段的飲者用舌尖頂住彈珠暢飲。玻璃彈珠並成為兒童間很普遍的收藏品。
寄養在大姨家那幾年,常去隔鄰的高雄中學玩,在操場旁灌蟋蟀,玩彈珠、尪仔標,直到外祖父來。外祖父每天騎腳踏車來旅館收集餿水,回古厝養豬,他離去的時候,總是給外孫們零錢買枝仔冰,或彈珠汽水。彈珠汽水的包裝方式很特殊,略呈葫蘆形的綠色玻璃瓶,以一粒彈珠塞住瓶頸,構造成另類瓶蓋,防止汽水外漏。老式雜貨店都提供一種香菇狀開瓶器,掛在雜貨店門口,飲用前先用以壓下彈珠,隨著輕微低沉的氣爆聲,香味噴泉般湧出。
日本對台灣進行殖民統治五十年,許多日語單詞遂內化為台灣人的日常用語。檸檬水引進日本后,日本英語念https://read.99csw.com成レモンネード(ramunedo),台灣人一直也沿用日本英語喚這種彈珠汽水為「那沐內」(ラムネ)。
「那沐內」是我的童年鄉愁,我喝的是本土那沐內,「榮泉」汽水。榮泉發跡于高雄市鹽埕區,我出生的區域。起初賣冬瓜茶、棒冰,後來第一代老闆薛朝福得自「黑松汽水」老師傅傳授配方:純糖、碳酸水、調味料,才開始販賣彈珠汽水,原創香蕉口味。那是台灣最早的本土那沐內品牌。當時流行一首歌《鹽埕區長》,曲用牛馬調民謠,描述政壇名人郭萬枝流連酒家,其中頗有隱喻酒客、酒女床笫情事。這是我接觸的第一部情|色作品。
其實那顆彈珠有節制汽水流量的功能,炎炎夏日,冰涼的汽水灌得太快,不免傷身。當我們仰頭喝汽水,沉落瓶底的彈珠又回到瓶口,制約流量,免得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