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飲之屬 枝仔冰

飲之屬

枝仔冰

台東鹿野「春一枝」的水果棒冰,標榜天然新鮮果肉絕無添加任何人工香料,每一口都吃得到果肉。其經營方式特別,半開放的空間里,無人看管,由消費者自行投錢取用。
更久的童年,引頸企盼賣枝仔冰的單車搖鈴鐺漸行漸近。謝汝銓(一八七一—一九五三)的七言律詩《賣冰》,描寫業者搖銅鈴街頭喚賣,顧客買冰時,才拿棒冰沾水以脫離容器。賣冰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台灣社會流行的行業,跟當時發展出的冷凍技術有關,台灣俗諺「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足見引擔賣冰利潤之豐厚。
玉壺涼氣晚風清,簾影鈴聲動客情。
我們騎單車去吃冰那年,糖價剛開始滑落,台灣文壇點燃了鄉土文學論戰https://read.99csw.com,林懷民創辦了雲門舞集。好吃的枝仔冰都呈現質樸的風味,單純,質地實在,天然,低糖,低脂,嚼得到綠豆、紅豆、花生等餡料,或果肉;要之,絕不摻防腐劑、乳化劑、色素、香精、糖精等,像個性憨厚的人,值得交往。生活已經不容易了,何必自甘墮落吞下一堆化學添加物?

水裡「二坪冰店」即明潭發電廠的職工福利社所生產,二坪枝仔冰出了名,仿名號者眾,有一次我和家人參觀水裡蛇窯,在旁邊買的枝仔冰即標榜二坪。發電廠賣棒冰賣到瘋狂排隊堪稱奇觀,常見顧客一箱一箱地買,鬧飢荒般用搶的。
老同事都記得我和《飲食》雜誌姜洋、呂彥慶去王功採訪,結束「巷仔內」蚵仔炸工作,順便在九-九-藏-書巷口「泉芳枝仔冰」買一箱棒冰,飛車帶回台北給大家分享。泉芳枝仔冰透露一種傳統味,口味甚多。如今枝仔冰已趨式微,口味卻愈趨多元:花生、洛神花、牛奶、米糕、紅豆、芋頭、綠豆、檸檬、菠蘿、百香果、釋迦、芒果、紅心番石榴、桑葚、烏梅……
栽培甘蔗需要龐大的勞動力,而且會急速流失地力,因此蔗糖連接著殖民時代,十七世紀英國的工業發展就依賴加勒比海黑奴的砂糖生產。台灣砂糖生產亦源於日本的殖民統治。橋頭鄰近甘蔗產區,又有鐵路銜接打狗港,製糖株式會社於一九〇〇年創建橋頭糖廠,乃台灣首座糖廠,台灣糖業的發祥地。一九七〇年代起國際糖價低迷,糖廠逐漸衰頹,一九九九年停產。台灣光復后,各地糖廠就使用自產砂糖製作枝仔https://read.99csw.com冰,起初是供應廠區宿舍的員工及眷屬,糖實在,料實在,予人信賴感,對外營業后遠近馳名。
知我詩腸枯燥甚,應呼調進數杯傾。

四十幾年後,偕國珍重訪舊地,略顯陌生的橋頭糖廠已變身成糖業博物館,供休閑徜徉的文化景觀,規劃有冰品休憩區與藝術創作區,日式木屋,五分仔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防空洞,紅磚水塔,製糖機具。鐵道旁植有雨豆樹,散步在綠蔭清幽的廠區,道路兩側是大葉桉,大王椰子,鳳凰樹,鐵刀木,坐下來吃枝仔冰,覺得那是純正的甜,洋溢著怡人的熱帶想象。那是生命中值得流連的驛站。四十年一夢枝仔冰,幸虧夢醒后還能追憶。
從前台灣頗有https://read.99csw•com詩人描述賣冰風情,福建晉江人歐陽朝煌(一八六九—一九三四)渡台(一九〇四)后寓居艋舺,他的《賣冰聲》:「街西巷北喚呼忙,一擔春冰勸客嘗。漫道夏蟲不可語,炎威端賴此消涼。」鹿港人丁寶濂(一八六七—一九二九)是台灣代表性書法家,他有一首詩《賣冰》:
很有趣的是台電棒冰,大約在一九九〇年代出現江湖,起初只允許台電員工購買,每根五元,一度停止制售。制售枝仔冰原非發電廠專業,乃因電廠需要製冰以冷卻發電機,後來用不到了,老機器轉而製作枝仔冰,以增加員工收入和福利;由於價格親民,東西厚實,遂大受歡迎。諸如新店桂山發電廠、林口發電廠、石門發電廠、大觀發電廠、明潭發電廠、大甲溪發電廠,乃至澎湖的尖山發電廠。
高中時和同學相約騎單九*九*藏*書車到橋頭吃枝仔冰,當時橋頭還屬高雄縣,公路上汽車不多,我們並排騎車聊天說笑,未感覺腳酸已經抵達目的地吃冰,空氣中流動著蔗糖氣味,日頭顯得涼爽。為了一根枝仔冰,從我家到橋頭來回約三十公里,用情不可謂不深。
棒冰在台灣叫枝仔冰,廣東人喚雪條,客家人稱雪支,北方人謂冰棍兒,做法相當簡單:調製砂糖、水和配料,置諸製冰模型中,再一一插入木棒,冷凍結冰即成。
吃枝仔冰總是緩慢的,悠閑適意,吸,吮,舔,較少用到牙齒,它冒著一縷冷煙,帶領我們進入清涼世界。
丁寶濂是進士丁壽泉之侄,我曾參觀過鹿港丁家大宅,佔地甚廣,建築相當尊貴宏偉,乃丁壽泉中進士后修葺。丁氏家族為阿拉伯人後裔,自泉州渡海來台,經商致富,開始重視後代的培養與教育,轉變為讀書致仕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