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餌之屬 胡椒餅

餌之屬

胡椒餅

胡椒餅都顯得厚實,厚墩墩鼓著內餡。此餅源自福州「蔥肉餅」,這種豬肉餡烤餅早期在台灣叫「福州餅」,因制餅加了大量的胡椒;福州又與閩南語的胡椒諧音,遂漸漸稱為胡椒餅。其餅皮酥脆結實,肉餡豐富,飽滿著油汁。製作時,麵皮先擀開成一大張長方形,表面刷油,再等分成若干小麵糰。麵糰包裹著腌過胡椒粉和香料的蔥肉餡,中央較厚,周圍稍薄。
胡椒可能是使用最頻繁也最早的辛香料,能增添香味,刺|激食慾,印度人在遠古時代就曉得利用它;曾經,更是阿拉伯人常用的催情劑。中古世紀,胡椒猶是最昂貴的辛香料,法文有諺語「像胡椒一樣貴」;在貨幣稀有、不流九九藏書通的年代,胡椒一度是交易媒介;有錢人的富裕程度,取決於他收藏的胡椒數量。大仲馬說:「一磅胡椒作為禮物,不論送什麼人都拿得出手。」他在書里記載,十二世紀貝齊埃爾伯爵在暴亂中被殺,他兒子平息暴亂后,報復殺父之仇的辦法是,每個暴民家庭每年須奉獻三磅胡椒。
芝麻燒餅原產西域,大約在今天的敦煌西北區。當時芝麻叫「胡麻」,胡餅即芝麻燒餅,又叫爐餅;特點是色澤黃亮、酥脆油香。白居易詩「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與飢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輔興,乃唐代古都長安城的「輔興坊」,白居易顯然很懷念輔興坊九九藏書又脆又香的胡餅。胡餅之得名有兩說:其一是製作方法源於「胡人」,其二指黏敷胡麻。
這種福州小吃在台灣街頭流行開來,它傳播著一種庶民風情,敘述唐山過台灣的故事。現在制餅技術已開枝散葉,各地都頗有一些美味的胡椒餅,以台北為例,「福元」「南港老張」「福州元祖」「福州」胡椒餅,皆是吾人信賴的好滋味。
胡椒餅表現一種樸素美和炭火氣息,須趁熱吃才美;最好咬開餅皮時被溢濺的肉汁燙到嘴舌,感受那輕度的疼,那不可思議的香。吃胡椒餅不可能風捲殘雲,總是緩慢品嘗才得要領。吃的最佳地點是爐邊,邊走邊吃亦妙。剛出爐的餅燙手,左手換到右read.99csw.com手,右手再換到左手,一小口一小口地咬,咬開外皮,迎接白煙衝上來的香氣,辛味、鹹味、甜味愉悅地融合在一起,周遭的空氣為之激蕩,溫暖了起來。尤其在冬日,寒風料峭中等候它出爐,會有一種心情,想要擁抱,想偎依。
下著雨,平日都排隊買餅的人少了,也較好停車。專程來這餅攤,沒有招牌,基隆人都喚「鐵支路邊的胡椒餅」,在西岸碼頭,廁身於平交道管制站旁,僅用簡陋的帆布遮雨蔽日,兩個汽油桶般的烤爐,烘烤著不斷出爐的胡椒餅、甜餅、蔥餅。簡陋的工作台上有包好的餅,腌過的肉餡,一塑料袋的蔥花。老闆和面揉麵糰,不時用手電筒探照爐內的餅,九九藏書或添加木炭;老闆娘和女兒在一旁持續包餅。我歡喜看一家人忙碌營生,非常動人的畫面。
燒餅到處都有,到處不太一樣,以厚薄而言,宜蘭牛舌餅、靈丘黃燒餅都是薄餅,薄而脆;蟹殼黃、胡椒餅則是厚餅。胡椒餅的肉餡尤其緊實,能予人飽足感。一個城市的街頭有了燒餅鋪、烤地瓜攤,街景會更美麗,來往的行人會顯得和善,有禮,快樂。
胡椒產在南洋,卻是歐美人偏愛胡椒,亞洲人顯得較冷淡。各國每人年消費胡椒量以美國居首,其次是瑞典、加拿大,中國人的消耗量只有美國人的百分之一。胡椒餅可視為豪華版的芝麻燒餅。
鐵支路邊的胡椒餅比我家對面的「大學口」胡椒餅個頭小,肉https://read.99csw.com餡飽含肉汁,鮮美,皮酥而有嚼勁,肉香,蔥香和結合得恰到好處的胡椒,遠非一般等閑胡椒餅所能企及。
那圓柱形烤桶、長火鉗,都是很有魄力的器具;烤餅要用炭火烤才香,烤箱沒有那味道。好吃的胡椒餅會照顧每一項細節:豬肉須新鮮,胡椒等香料要講究,腌制要透徹;餅皮有點硬、有點焦,又不真的焦,而是香酥具嚼勁。除了豬肉餡,商家也製作牛肉、咖喱雞肉、起司、紅豆、芋頭等;我仍偏愛豬肉和牛肉,它們才是胡椒的良伴。
包妥后,為了成品的層次感,餅皮抹油酥;再刷麥芽糖水,敷芝麻,黏貼在大圓桶的內壁上烤制。烤爐底下燃著炭火,烤熟時持火鉗取出。這種貼鍋烤餅烘焙法,常見於中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