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餌之屬 膨糖

餌之屬

膨糖

除了小蘇打粉,膨糖幾乎就是砂糖了。甘蔗種植連接著殖民時代、奴隸制度,從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歐洲人把非洲黑人運到加勒比海、巴西、美國南部等地當奴隸,估計超過一千萬人。被運送到環加勒比海地區的黑奴,在那「砂糖殖民地」從事砂糖生產,讓原本夢想不到的大量砂糖運往歐洲,史稱「砂糖革命」。
那種變化帶著遊戲性質和愉悅感。若是自己動手做,糖漿離火后,加小蘇打粉之前,須稍微降溫,以免膨脹了又塌陷。即使做失敗了也不要緊,當成一般的糖使用就是。
這道甜點製作的道具、步驟都很簡單;成功的關鍵在準確拿read.99csw•com捏時間點,火候,離火的時間,糖漿濃稠度,攪拌小蘇打粉的時機和速度等,都是膨糖能否漂亮隆起的要素。
糖剛從藥房走進日常生活,索價不菲,法國作家德拉克洛瓦(Delacroix)有一天在凡爾賽宮抱怨糖價太高,一磅要五法郎,他說:「如果糖價能降到三十蘇(sous),我將一輩子只吃糖水。」德拉克洛瓦大概做夢也夢不到,沒多久糖價就便宜得要命,不知他後來有沒有遵守諾言?
那物質匱乏的年代,甜品難得,膨糖堪稱是窮小孩的高檔享受。如果還太燙,就用報紙包著吃;蓬https://read•99csw•com鬆的糖餅表面張力般拱起,咬開來,裏面如蜂巢有許多小洞,口感酥脆細密。如今追憶,覺得它加入一點肉桂粉,也許風味更佳。
甜味能瞬間予人快|感,令人產生愉悅,故很多人吃到摻了糖的菜肴就直說美味。中古世紀以降,歐洲的王公貴族常用砂糖製作宴會上的飾品,流傳至今,演變成婚宴上的蛋糕。
十七世紀中葉以前,砂糖的產量還稀少,昂貴,帶著神秘性,是部分上流社會炫耀權勢和財力的象徵,是少數餐桌上的調味品,或藥品。那是多數人處於慢性營養不良的時代,熱量高的砂糖才會被視為實時性藥品。早https://read•99csw•com在十一世紀,醫學家阿維森納[Avicenna,即伊本·西拿(Ibn Sina)]就斷言:「唯有糖果才是萬能之葯。」十二世紀,拜占庭帝國的皇家御醫有一帖用砂糖腌制玫瑰花的退燒處方,這道處方沿用很久,一直是西歐地區的退燒藥,用以治療結核病所引發的高燒。後來,人們對束手無策的狀態,總是喻為「像是沒有砂糖的藥房」。
就讀小學一二年級時寄居在大姨家,高雄中學旁的皇賓旅社,放學后我步出三民小學,取道三鳳中街回家,路上有幾攤在賣膨糖,每一攤都蹲聚著小學生在等待。膨糖得一次一個製作:一把大湯九-九-藏-書匙,裏面置半湯匙的黑糖和砂糖,加水,放在小火爐上煮溶解,用一支筷子不斷攪拌至濃稠,離火,筷子蘸小蘇打粉,攪拌;這時候匙內的深褐色的糖漿變淡,慢慢拉出筷子,只見匙內的糖漿迅速凝固,膨脹,成圓拱形;再略烤鐵匙以融化邊緣,即可取出膨糖。
膨糖魔術般,為我展示了人生第一堂化學課。我轉學到鼓山小學后,已半個世紀不曾再嘗膨糖味。如今我越來越覺得人生像一場魔術,明明昨天還是小學生,怎麼忽然變成了一個糟老頭?眨眼間,就告別香甜氣息的青春歲月。
膨糖和彩色糖球、李仔糖都是我生命中早期的甜品體驗,在我的記憶中,年復一年地read.99csw.com修改,美化;它們同時帶著自然秉性和社會秉性。
砂糖大量流入歐洲后,消費意義自然產生了急遽的變化。砂糖和小蘇打粉是製作膨糖最重要的原料。小蘇打是制酸劑,學名是碳酸氫鈉,化學式是NaHCO3,受熱分解會產生二氧化碳,故可做為培粉,使食物脹大。膨糖已經式微,轉而成為小學生的科學遊戲,實驗小蘇打粉如何產生二氧化碳,膨脹食物的原理,其化學反應式為:2NaHCO3→CO2+H2O+Na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