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自然環境

第一章 自然環境

華南現在是該國絕大部分人口的家園,食物生產所佔百分比甚至更大。這裏的地形是,不平整的丘陵高地與沖積成的河谷相間,其中最大的沖積河谷是江淮平原(西江流域及其更南端的支流遠遠落在第二位)。在高原,如雲貴高原,多丘陵的盆地,最重要的是溫暖多霧的四川紅色盆地,也都是重要的食物生產基地。惟有紅色盆地向作為食物生產中心的沿江與沿海平原發起挑戰。該區域夏季高溫多雨、降水量總是充沛,而在西部山區則嫌過多——華南的西南部離印度東部與緬甸西部的丘陵這些地球上雨水最多的地區不遠。該區域的天然植被大多是常青樹或亞熱帶雨林。完整的熱帶森林出現在更南面,而令人難以置信的茂密森林出現在西部。與華北相比,華南仍有大量森林地帶。雖然它們大多已退化,並遭到亂砍濫伐,但重新植樹造林及恢複原貌的工作現正在進行之中。土壤屬於溫暖、潮濕、林木覆蓋地區的那類,亦即通氣透水性強的紅色與黃色酸性土壤,水從中汲取到大部分養料,以及肥沃的沖積河谷土壤,其中的養分被反覆沉澱。在少數富含母岩的地區,特別是紅色盆地,丘陵的土壤不太貧瘠,但大體而言,河谷要比丘陵更豐饒,而且最近幾世紀中越發如此,因為農耕與砍伐森林造成了斜坡的侵蝕。於是人們就集中到沖積地上來了。
華北,在考古和歷史方面是中國最著名的地區,也是中國文化的搖籃所在,包括最早的農業遺址。這裡是少雨地區,差不多全在氣候溫暖的半年內降雨。冬天寒風凜冽,乾旱多塵。華北的中心是廣闊的黃河沖積平原,黃河蜿蜒流過,被稱作「中國之憂」,由於取道沙漠與半乾旱地區,所以這條長河挾帶的泥沙太多而水量太少。黃河經常改道,每每是由於人為的活動:堤岸被墊高,河床淤積至高出地面,要不就是由於洪水或者頻繁的蓄意軍事行動摧垮堤岸。由此產生的大水不僅沖毀耕地,還在下游流域里造成大片鹽鹼地,直到現在才加以改造(有些位於被部分隔離的海灣,因此鹽鹼格外嚴重)。在這塊大平原周圍,先前顯然存在著高高的、崎嶇不平的丘陵。這些丘陵通常都覆有一層薄土,但在西北即甘肅、陝西、山西及接壤地區,卻被黃土——由風帶來的廣袤沙土沉積物所掩蓋。這種黃土大多在更新世的寒冷乾旱時期從蒙古乾草原刮來,當時這片丘陵甚至比今日還要荒涼。被風吹來的塵土仍在繼續大量飄移。這種黃土很厚(在一些地方達數百英尺) ,非常肥沃,而且蓄水性強。黃土地受垂直衝刷而易於侵蝕,所以其特徵為陡峭的溝壑、平坦的斜坡與山谷,這是形成梯田的基礎,梯田現已成為這一地區的主要景觀。黃土及其衍生的沖積層呈淡黃read•99csw•com色,黃河因此得名,黃色也成為中國文獻中的重要色彩。「天玄地黃」,中國王朝統治時期普通學校的啟蒙課本就從這一句開始;褐色在過去或現在都被看成是深淺不同的黃色,而非一種單獨的顏色。
直到近代以前,東北主要還是由說通古斯語的民族及其他非漢民族所居住。它大部分是山區,林中長著雲杉、冷杉、白樺、落葉松、松樹以及別的耐寒樹木。中部由河網交織的廣闊平原、草地與沼澤組成。如今這些都已被開墾,玉米和高粱屬於主要農作物;它們可與馬尼托巴及達科塔的平原相比擬。在中國的大部分歷史中,東北是一個邊緣地區。
很少有哪個民族能比中國人更徹底地改造國家的自然景觀。在這裡是人定勝天,而不是相反。為了太平盛世的到來,毛澤東敦促人民「向自然挑戰」,中國人開溝挖渠、排澇引水、修造梯田、砍樹造林、改良土壤並從事其他工程,來創造他們的世界。中國的大部分地方現在與荷蘭的圍堤一樣(關於這一點,有一句諺語說道,「上帝創造了世界,荷蘭人創造了荷蘭」) ,純屬人類的創造。甚至在中國人這樣大規模地重塑河山以前,自然環境就已提供了一個便利而非限制的條件。豐富的植物容許(並非強迫)人們培育各種各樣的食物。肥沃的窪地和平原被山嶽與沙漠分隔,並得到防護,允許(並非強制)一個物產豐富的文明崛起。眾多屏障讓這一文明得以保持完整和獨立,但它們並未堅不可摧地擋住外來影響,或制止人們把中國國土分成如此多的小邦。中國有過幾個世紀的分裂,但與歐洲不同的是,從未持久分裂為諸多獨特的小國。這個事實同樣不是由地理單一決定的;中國內部的屏障肯定與歐洲的一樣險峻。
中亞的中國部分,包括由於太乾旱而不適於主要依賴雨水澆灌農業的地區(在新疆西北部和內蒙古有很少一點依賴降雨的農業)。這裏的土地主要是沙漠或乾旱的草原,與一望無際的牧草、寸草不長的戈壁相映襯。山中的森林只出現在氣候適宜的地帶,諸如新疆北部的中央高地這類地方。世界上最乾旱、最荒涼的一些地區,經查明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之中,那裡實際上終年無雨。大河水源來自新疆沙漠盆地四周的群山中,黃河也流經該區域的一些地方:這裏實施集約化的灌溉農業。然而在中國歷史的大部分時期,動蕩的局勢導致了這種農業的崩潰。中亞的中國部分(以及現在屬於蒙古與蘇聯的毗鄰地區) ,是蒙古族、突厥語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大本營,遊牧民揚鞭策馬,四處征戰,曾佔領了中國的全部或部分,但最終都放棄並撤走,或者被漢人同化。這些民族現在仍然人口眾多,在該區域各九*九*藏*書大城市的外圍大部分地區及東南部的主要農業區形成了多數。偉大的絲綢之路穿越中亞,從蘭州和玉門經由塔里木盆地(沿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邊緣向北或向南) ,隨後翻過高山到達費爾干納、撒馬爾罕,接著向西延伸(布爾諾伊斯,1963年;謝弗,1963年)。這條路,與別的平行或匯合的路線一起,在中國大部分的歷史中,構成了中國與外部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與南方的貿易從來不很重要。與印度的往來大多取道阿富汗,並在巴爾赫附近併入絲綢之路。直到最近幾個世紀之前,海路一直沒有陸路重要。好幾千年來——自史前時代初起——中國所受的外部影響主要通過這塊散布綠洲的廣袤乾旱之地傳入,或者通過更偏北的西伯利亞乾草原和森林-乾草原傳入。中亞充當了一個龐大的過濾器:只有能順利通過沙漠之路及乾草原的事物,才有希望進入「中央之國」。
西藏(Tibet) ,從廣義地理學的角度(除西藏自治區外,還包括青海省大部、四川和雲南的小塊地方) ,它指中國西南部遼闊荒涼的高原及山脈。這個地區的大部分地方寒冷乾旱,以至於完全不適合居住。
華北(North China) ,包括旱地耕作區在內,這是中國文明的心臟地帶:黃河平原及其周圍的丘陵。
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中國是一個災難之地(可靠敘述見馬洛里,1926年)。華南在這方面得天獨厚,對它影響最大的也無非是水災和沿海颱風,而支撐它的水稻體系卻非凡地穩定高產。華南很少發生大飢荒,除非由戰爭和政治動亂(它們頻頻發生,一點不假)所致。中國其餘地區則飽受乾旱、洪澇、地震和其他災難的困擾,食品生產受破壞,經濟遭瓦解。世界上最可怕的自然災害都發生在中國:明代陝西地震死亡830,000人; 1976年唐山地震傷亡人數大概有600,000人;華北地區的飢荒實際上年年都有記載,可以說水旱頻仍;東北和中亞的嚴冬經常將牧民的畜群全部凍死。中國的災變主要由於兩個因素。首先是季風。如果雨水比通常向北擴展,並且很大,洪澇就會出現;如果推進得不夠遠或來得太稀少,乾旱就會使土地歉收。其次是來自印度次大陸的持續不斷的壓力。受地殼運動的影響,印度次大陸被不由自主地向北拖曳,並被塞在亞洲大岩層下面。結果使得喜馬拉雅山表面奇形怪狀,地面在這裏褶皺密布,就像一塊被推向牆根的毛毯;其後是高原與山區;中亞巨大的斷層、裂縫和峽谷向東延伸到華北,當印度和這一北至西伯利亞的堅硬多山的古老地塊之間的地表受到擠壓翹起裂開時,就發生地震。另外,中國的許多地區都正在https://read.99csw•com活躍地造山:一架鏡頭連接為100萬年周期的靜止裝置照相機,將會拍到有點像北方河流里冰塊大量破裂時的那種畫面。華北和華中低地是地槽,很可能在下沉——河流帶來數百萬噸沖積土肯定使之下沉。這些地殼構造力量並不始終緩慢,西藏的喜馬拉雅諸山在過去幾百萬年間大多在隆起,許多山麓的移位發生在大地震時。河口淤塞得那麼快,以至天津在近代歷史上從港口變成了內地城市,而上海能繼續作為一個港口,也只是仰仗了人工疏浚河道。所有的農業區域都穩定增加,因為沼澤或開闊的臨海地都被泥沙淤積堵塞,直到它們可以被開闢成島嶼或新的海岸延伸部分為止。除了海水倒灌並蒸發成鹽鹼的地方外,由河泥淤積的地面格外肥沃。即使是鹽鹼地,現在也正在改造之中。
中國有五大區域: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之一,其變動範圍從世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也稱埃佛勒斯峰,通常標高29,141英尺)到最低的地表凹地之一(吐魯番盆地,低於海平面約900英尺) ,從南方的熱帶雨林至喜馬拉雅高山上的冰河期冰帽。這種跨度無他國能及。中國得天獨厚的動植物種類也同樣蔚為壯觀。中國西南部山區擁有不同於地球上任何一個溫帶地區的最高級植物。東南亞諸森林——北延至中國,儘管並未在這裏顯示出其最大的豐富性——就更多種多樣了;只有南美洲熱帶地區才擁有遠為不同的植物。當冰河在更新世向南侵襲時,北美洲與歐洲的森林被迫退到加勒比海和地中海,而亞洲與北美洲西部的森林則被趕入荒涼的山區。惟獨在中國,它們才找到了一條寬闊的走廊,得以在此棲身至氣候好轉;而且就連中國北方的許多有利地區也保持了相對的溫暖。於是,在世界其餘地方曾一度廣泛分佈的大部分植物,如今僅在中國生存:這類植物包括銀杏和水杉。此外,中國的多山地形也導致了地理上的差異,有助於物種的形成。氣候變化及其後果造成了植被反覆遷徙與斷裂的複雜歷史,賦予中國豐厚的植物遺產。在有人煙的溫帶,任何別的地方都沒有這樣一系列可供利用的潛在食物。中國人極少失去對新食物的興趣,而且他們的位置處於東南亞豐富的珍稀植物與近東古代農業發源地之間,也屬世界上借用模仿的最佳位置〔有關中國地理的全面敘述,見布坎南,1970年;布坎南、菲茨傑拉德與羅南,1981年; T.R.特里吉爾,1980年;段義夫(音譯) ,1969年〕。
中國人過去與現在都擅長使土地服務於自身的目標,而不讓其來束縛自己。土地提供了通常抓得住的機會,也同樣形成了終將被克服的障礙。無人會在西藏高https://read•99csw•com原耕作,或在滿洲栽培香蕉,因此在每一個地方,人類對氣候、土壤、地形的適應是顯而易見的,可在此限度之內,中國證明文化生態學是一門人類利用自然環境作為手段來回應自身需求及慾望的學問,而非由地理決定文化。自然環境提供了機會和發展力量,但在那種自然環境中,人的實際命運由人的選擇所決定,而這種選擇受社會和歷史因素的制約要比受自然因素的制約更多。
華南是產稻大區。而在陡峭的山坡以及其他不適於種稻的地區,則栽培玉米和塊根作物。地勢最高的地區生產小麥和大麥,在這一區域較為涼爽的地方——尤其是江淮平原,這兩種作物也與稻子交替輪種。小麥和大麥在冬季栽培,到春季成熟;然後再栽種稻穀。降雨規則利於稻麥輪作——冬干夏濕,適用農作物的各自需要。再往南去,稻子一年兩熟,而在更偏東南的地方甚至一年三熟。華南也有足可引以為豪的多種多樣小宗作物以及格外有效的耕作管理制度,後者建立在有水栽培基礎之上,不僅有水稻,還有從水芹到塘魚的其他水生產品。
東北(滿洲) (Northeast China) ,這是一個有亞極帶森林、冬季寒冷的地區,但也是一個有豐饒河谷的地區。
華南(South China) ,從秦嶺山脈及其連接部(在長江流域的北側)逶迤向南,包括長江和多丘陵、多山地區,稻米是這裏的主食。
因此從整體觀之,中國是由華北和華南那些居民眾多、農業發達的富裕地區組成,而人煙稀少的荒野地帶則環繞四周,後者直到不久前還主要由非漢人口居住。自漢朝以後,講漢語者把自己叫做「漢人」。在中國還查明有50多種其他語言;說這些語言的人都不是漢人(此外尚有說漢語的穆斯林,通常叫做回民而不是漢人)。非漢民族包括回民在內,主要居住在東北、中亞和西藏地區,以及南方的熱帶及亞熱帶山區。人口密集地區包括在中國傳統的18個省份之內;邊緣地帶組成了9個以上的省(加上台灣)。在中國大部分歷史中,只有這18個省和中亞的中國部分赫赫留名,但即使在它們中間,也還有很多邊緣地區。的確,在中國的大部分歷史中,最西南面的3個省,雲南、貴州和廣西,比西藏和中亞更為生疏,更不出名。因此,人口稠密、長期穩定的18個省與中國的其他地區,長期形成鮮明的對照。
中亞的中國部分(Central Asian China) ,是內蒙古、新疆及鄰近地區的沙漠和半沙漠,乾旱少雨,不能進行灌溉農業,代之以牧民放牧或在綠洲集約灌溉。
華北的絕大多數人住在沖積平原及其周圍的丘陵、特別是西北的黃土高原和山東的多石丘陵。西部高地有較為高大https://read•99csw•com的山嶽以及起伏不平的乾旱地區。大山和丘陵曾經長滿樹木,但無人知曉黃土地上的森林有多大範圍;對此的估計從幾乎完整的森林到幾乎完整的乾草原都有。前一種推測讓人難以置信,因為該地區乾旱、容易著火,在氣候與地理方面其實非常近似於美國中部大草原和平原,那裡的樹木沿小溪邊長大成林,並散布在岩石較多的較高山地。這種情形在中國肯定也是同樣的。早期的歷史記載告訴我們,沖積平原曾被喜水樹木組成的河畔大森林、沼澤與濕地覆蓋。但我們仍舊不知道範圍有多大。華北現在沒有一平方英寸的天然植被;大部分土地處於集約耕作之下,除了一些雜草外,再沒有「野生」植物。天然森林在幾個世紀以前就被砍光,而樹木只是在寺廟和神殿周圍或作為防風林和種植園才生存下來,因此要重現過去的植被很困難。分析古代花粉將為此提供一個立足點。
華北是中國許多基本食用作物的原產地,包括粟、大豆、白菜(還有油菜籽)和桃在內。這些作物仍在以野生或像雜草般蔓生的形式繁衍著。綿羊是當地產的,並且可能就在這裏被馴化,與它們在近東的早期馴養沒有關係。然而在今日華北的農業中,引進的植物包括小麥、玉米、高粱、稻子、棉花和芝麻,已佔據了支配地位。
西藏是一個遼闊的高原,地球上人跡罕至的最高山脈是其屏障並環繞四周。該高原大部分地區在海拔16,000英尺以上。整個高原又高又冷,而且大多數地區都高得不適於農業生產,並完全不宜居住。地勢較低、氣候較暖的南部與東部生產大麥、蕎麥、蘿蔔、洋蔥和別的一些作物——在最東南端甚至還生產一些稻米,這些地區的大部分居民以農業為生。大多數不宜耕作的土地則由牧民流動放牧綿羊、氂牛以及別的牲畜。西藏本地品種的氂牛是一種特別的賜福;若沒有它,西藏有人煙的地方大半將不適於居住,或者近乎這樣。氂牛提供奶、肉及勞力。即使如此,中國的整個西藏高原地區也只有數百萬居民——比低地的一些單個城市的居民還少(埃克瓦爾,1968年;斯內爾格羅夫與理查森,1968年;塔西,1967年)。
與地道的北極和赤道氣候相區別,中國同時也缺少對大農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種氣候類型,即地中海氣候。農業雖然最早在地中海地區出現,但世界上很多早期主要食用作物卻從未在中國有過重要地位。中國地處亞洲的東海岸和內陸,大部分雨水由太平洋往東北刮來的夏季季風帶來。地處中亞的中國最西部地區,季風難以到達,降雨量逐漸減少,雨水大體在冬天降臨。而中國的其餘地區則完全是夏季降雨,別的季節雨水在較潮濕的區域雖然也很可觀,但總雨量中只有一小部分出現於較涼爽的半年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