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九章 治與亂 11、理想社會

第九章 治與亂

11、理想社會

人世沒有機械就沒有機事,沒有機事人們就不用機心,不用機心就會重回從前的純樸真誠。大家都無欲無求,不管吃什麼都覺得香甜,不管穿什麼都認為漂亮,不管住什麼都感到滿足,不管在什麼地方都身心快樂。
在大道未虧的黃金時代,山無路徑,河無橋樑,舟車不行於水陸,即使有了車船也沒有地方行駛;有力者不欺凌弱小,大國不侵伐小國,即使有了劍戟戈矛也無用武之地;大家生活都樸素簡單,所需也非常有限,即使有各種器具也派不上用場;人心是那樣淳樸單純,即使有了語言文字,也還是選擇方便簡易的手段結繩記事。
要想社會由混亂歸於安寧,人類由墮落返回淳樸,不是要恢復周王朝的禮樂文明,而是應回到歷史天真未鑿的起點,回到人類原初的無為至治之世。read.99csw.com後世之所以出現父子相互利用,兄弟相互爭鬥,朋友相互猜忌,夫妻相互欺騙,不正是因為理性使人們變得奸詐、禮義使人們變得虛偽、財貨使人們變得貪婪的緣故嗎?複雜的社會結構必定導致人們精神躁動不安,微妙的人際關係必定教會人們世故圓滑。
據《莊子·胠篋》篇中所描繪的情景,從前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廬氏、祝融氏、伏羲氏、神農氏那些世道里,鄰國之間可以相互看見,雞鳴犬吠之聲能夠彼此聽清,家與家田埂相接,村與村溪徑相連,可人人既無求於世,個個又自足於內。足於己便不求于外,所以人們從生到死都不相往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用自己的汗水換來豐衣足食,read.99csw.com所以人們想不到要去相互利用。等到知識勃興、智巧日熾之後,人們就喪失了純真,德性就完全虧損,人與人因而就顯出了賢愚,家與家就分出了貧富,百姓就伸長脖子踮起腳跟盼望「某某地方有賢能的人」,於是就背著糧食歸附他;人民相互打聽哪些地方特別富庶,於是就紛紛捲起行李背井離鄉。這樣對內遺棄了父母,拋棄了妻子,對外耽誤了大好農時,荒蕪了大片田地。
(參見原第80章)
《莊子·天地》篇中記載說:子貢一次南遊楚國返回晉國的途中,在漢陰這個地方看見菜園子中一位老農正挖地至井中,用瓮來取水澆灌園子,用力很多而功效很小,子貢便好心地對他說:「現在已有一種灌溉九*九*藏*書用的機械,一天可澆灌田地一百多畝,既省力氣又有成效,先生不願意試一試嗎?」灌園老漢仰頭看看他說:「灌溉機械是怎樣的呢?」子貢耐心地給他解釋說:「這種木做的機械前輕后重,提水好像抽引,快得如同沸湯涌溢,它的名字叫桔槔。」灌園老漢面有怒容地笑道:「我曾聽我的老師說過,用機械者必定有機事,有機事者必定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精神便不能純潔澄明,精神不能純潔澄明便心神不定,心神不定便不能抱一守道。對於澆灌等各種日常機械,我不是不知道,而是羞而不用它。」子貢聽到這番話后滿面羞愧地低下了頭。
為了追逐財富,人們越洋過海,足跡遍及世界各地,車軌延伸到萬里之外。如今不僅機器將地球弄得百孔千瘡,甚至火箭把太空也攪得不得安寧,https://read•99csw•com國與國之間只有永久的利益而無長久的友誼,人與人之間只有長期利用並無半點真誠。
什麼時候才還地球以碧水藍天?什麼時候才使人們返樸還淳?什麼時候才能重現黃金之世?
如果機械只給人們帶來機心與功利,那機械對人類又有何用?如果知識只讓人們外表博學而骨子裡缺德,那知識帶給人類的就是災難。
如果世上只有機巧奸詐,那社會處處都將是陷阱;如果人們都虛偽刁猾,那人世還有什麼真情?
在這樣的社會裡,人人各安其生,萬物各遂其性——這兒「日光隨意落,河水任情流」,這兒「潛虯媚幽姿,飛鴻響遠音」,這兒「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兒「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這兒國土既狹,人民又少,智不欺愚便無愚智之分,強不凌弱便無強弱之別,人不貪求聚斂便無read.99csw.com貧富之殊;這兒老少不識兵戈,安寧的生活帶來平和的心境,誰也沒有體驗過煩躁焦慮,誰也不知道盤剝、征役是怎麼回事。
孔子把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歸結為「禮崩樂壞」。世風的澆薄和社會的動亂甚至還激起了他對周文王時期禮樂文明的神往:「鬱郁乎文哉!吾從周。」他一生棲棲惶惶、東奔西趕,為的就是「克己復禮」,他似乎沒有想到過社會的墮落、混亂是否是禮樂文明的必然結果?
史有明文的夏、商、周三代,每個朝代無一例外地由大一統走向了大混亂,文明並沒有保證人類的秩序,知識也沒有給人類帶來穩定,禮義更沒有使人們更加淳樸善良。從周文王到周幽王這一歷史時期,隨著文化不斷積累和理性日益覺醒,社會非但沒有變得越來越安定和諧,越來越道德文明,反而越來越動蕩混亂,越來越墮落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