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九章 註釋

第九章 註釋

[550]這裏,斯蒂芬回憶起他曾站在門廊前的台階上看鳥的飛翔,試試鳥占(古羅馬時期開始的一種占卜辦法。通過觀察鳥的飛翔情況以判斷神的旨意)的往事。參看《藝術家年輕時的寫照》第5章。
[373]原文為拉丁文「尿」字的四種變格,與英語「摻合」一詞拼法相近。
[484]梅努斯是愛爾蘭基爾代爾郡一鎮,位於都柏林東北十五英里。當地的聖帕特里克學院是不列顛諸島中最大的天主教神學院。斯蒂芬這句話套自《梅努斯教義問答集》(都柏林,1882)。
[59]斯蒂芬・馬拉梅(1842――1898),法國象徵派詩人、理論家。他認為完美形式的真諦在於虛無之中,詩人的任務就是去感知那些真諦並加以凝聚、再現。
[402]「人」,原文為愛爾蘭語。這裏把大馬吉(即埃格林頓之父,參看本章注[397])比作華茲華斯早期詩歌里的人物馬修,一個頭髮花白的鄉村教師。
[233]蕭伯納在喜劇《十四行詩和「黑夫人」》(1910)中描述了莎士比亞和「黑夫人」之間不幸的關係。戲里把「黑夫人」寫成是瑪利・菲頓,序言中卻又駁斥了這一觀點。瑪利・菲頓(1578-約1647)自一五九五年起, 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侍從宮女。有人認為她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的神秘人物「黑夫人」的原型。
[283]康納里是「船記」酒館老闆。
[1]公誼會(參看本章注[436]),基督教的一個教派。不設神職,沒有教會組織或聖事儀式,所辦學校著重科學教育。 這裏的公誼會教徒指愛爾蘭國立圖書館館長托馬斯・威廉・利斯特(1855一1920)。他譯過鄧斯特爾所著《歌德傳》(1883)。
[103]生命原理是亞理斯多德的術語,表示使純系潛在之物變為現實。靈魂(或生命機能)是亞理斯多德在其《論靈魂》中所說的有生命機體的生命原理。 關於形態,參看第二章注[24]。
[427]「大自……的」一詩出自埃格林頓的《小河中的卵石》(都柏林,1901)一書。
[448]原文為拉丁文,引自鄉人考斯塔德對侍童毛子說的話。見《愛的徒勞》第5幕第l場。
[374]都柏林大學學院院長約瑟・達林頓(1850一1939)在《莎士比亞戲劇中的天主教信條》(見1897一1898年度《新愛爾蘭評論》)一文中曾說莎士比亞是個天主教徒。
[251]「雙背禽獸」,見第七章注[187]。
[135]「好比是美妙的開場白」是麥克白的一句獨白,見《麥克白》第一幕第3場。
[174)傑姆斯・斯蒂芬斯(1882-1950),拉塞爾所發現的愛爾蘭詩人・小說家。
[292]在《亨利四世》下篇第3幕第2場中,鄉村法官夏祿提到一個未出場的人物――在牛津讀書的威廉・賽倫斯。愛爾蘭高等法院審判官道奇森・漢密爾頓・馬登(1840-1928)在《威廉・賽倫斯少爺日記――莎士比亞與伊麗莎白時代戲劇研究》中認為,莎士比亞有著豐富的野外運動的知識,對拉特蘭伯爵(1576-1612)和夏祿的家鄉了如指掌,從而揣測拉特蘭伯爵曾替莎士比亞代筆。
[391]這是拉塞爾的《小路上唱的歌》(《詩集》,倫敦,1926)一詩的頭兩句。
[73]事實上,《哈姆菜特》一劇中先後共死掉八個人。
[223]西德尼・李(1859-1926),英國莎士比亞專家,著有《威廉・莎士比亞傳》(倫敦,1898)等。
[371]英國作家弗朗西斯・梅爾斯(1565一1647)在所著文摘《帕拉迪斯・塔米亞》(1598;現代版本1938)一書中稱譽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組詩為「馨美的十四行組詩」。
[309]「封建主義藝術」,見美國詩人沃爾特・惠特曼(1819-1892)為詩集(十一月的枝椏)(1888)所寫的前言《回顧曾經走過的道路》。
[139]見《皆大歡喜》第5幕第3場的歌詞第2段。
[l18]公元前三九九年蘇格拉底被控為「不敬神」。蘇格拉底不服,進行申辯,然而法庭仍以微弱的多數票判處他死刑。友人勸他逃跑,但他說,判處雖違背事實,但這是合法法庭的判決,遂服下獄卒交給他的毒藥死去。
[319]以東拉德・梅西(1828-1907)為代表的幾位英國十九世紀學者認為潘奈洛佩・里奇(見第七章注[259])乃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的「黑夫人」的原型。
[239]米莉亞姆是希伯來語中的瑪利。這裏指瑪利・菲頓。
[490]摩爾大指奧瑟羅。
[474]這裏把理直三世的一句台詞略加改動。原話是:「用我的王位換一匹馬!」見《理查三世》第5幕第4場。
[33O]「朱諾……紫羅蘭」,引自西西里國王里昂提斯的女兒潘狄塔對波希米亞王子弗羅利澤所說的話,見《冬天的故事》第4幕第8場。
[43]庫珀・奧克利夫人(1854一?)的教名是伊莎貝爾。不論在印度(1884年起)還是倫敦(1890年起),均為海倫娜的得力助手。
[257]「各遂所願」是《第十二夜》的副標題。
[80]這是鬼魂接上一句所說的話,全句是:「要是你曾經愛過你親愛的父親――」
[333]「不敢說出口的愛」,指同性戀。
[322]加那利(Canary)是一種白葡萄酒,產於大西洋北部的加那利群島。此字與「金絲雀」拼法相同。
[184]「狐入鵝群」是一種棋戲,由十五隻鵝對付一隻狐狸。鵝不得後退,狐狸卻可以任意活動。
[141]高個子指拉塞爾(A・E・)他是《愛爾蘭家園報》的主編。
[76]《哈姆萊待》第5幕以埋葬奧菲利婭開頭,以哈姆萊特等眾人慘死告終。
[5]、[6]五步舞,見《第十二夜》第1幕第3場中托出對安健魯所說的話。
[405]布襪子,見《亨利四世上篇》第2幕第4場。
[385]神老爹是布萊克在同名的詩中所塑造的兇惡的神明形象。
[517]見本章注[179]。下文中的弗萊德琳是指弗雷德・瑞安咬字不清,把自己的姓名念成那個音調。
[503]當晚斯蒂芬反用了「從自我內部穿行」一語,參看第十五章注[408]。下文中的「戀愛中的弟兄們」,原文作brothers一in一love,與brother一in一law(姻兄弟)拼法相近。這是文字遊戲。
[491]「咕咕!咕咕!啊,可怕的聲音!」是《愛的徒勞》第5幕第2場末尾《春之歌》中的一行。下一行是「害得做丈夫的肉跳心驚」。咕咕在英文中既是布谷鳥,又指布谷鳥的啼聲。Cuckold(姦婦的本夫)一詞便是由cuckoo引伸而來,而cuckoo也含有「傻子」或「做了王八的丈夫」意。
[480]這裏反用《馬太福音》第26章第ll節的話。原話是:「常常會有窮人跟你們在一起。」意思是莎士比亞的劇本中很少寫窮人。
[426]莎士比亞的喜劇《錯誤的喜劇》中有兩對同名的孿生兄弟,所以鬧出一連串誤會和笑話。
[429]「他……父親」,參看第一章注[116]。
[470]這裏套用約翰・弗萊徹(1579一1625)所寫《兩位高貴的親族》一劇的題目。有些學者認為,莎士比亞也多少參与了該劇的寫作。
[179]辛格,見本章注[23]。《達娜――獨立思考雜誌》是由約翰・埃格林頓和愛爾蘭經濟學家、新聞記者、編輯弗雷德・瑞安(1876-1913)合編的一份小雜誌(1904-1905)。達娜見本章注[201]。
[301]美|臀,原文為希臘文。 美|臀維納斯是從羅馬的尼祿金殿遺址發掘出來的一尊大理石雕像,收藏於那不勒斯國立美術館。
[522]、[523]原文為法語。
[24l]「年輕時的願望,到了中年就會變為現實」是歌德的自傳著作《詩與真》(1811-1814)第二卷開頭部分的話。
[331]語出自關於老夫少妻的一個笑話。牛津某學究對朋友說,他的年輕妻子告訴他,自己懷孕了。朋友說:「天哪,你猜疑誰呢?」參看第十三章注[545]。
[358]多頓在《莎士比亞》(1877)一文中寫道:「十六世紀末葉,英國的生活中充滿了欣喜歡樂。」
[2O]在葉芝的劇本《豁才子凱思林》(1902)中,凱思林這個貧窮的老姻象徵著失去自由的愛爾蘭。她說她那四片美麗的綠野(指愛爾蘭的四省,阿爾斯特、倫斯特、芒斯特、康諾特)都被奪走了。「家裡的陌生人」,指英國入侵者。
[168]蘇姍・米切爾(1866-1926)是受拉塞爾影響的女詩人,《新詩集》里收有她的詩作。愛德華・馬丁(1859-1923)是愛爾蘭戲劇家。蘇姍在《喬冶・穆爾》(紐約,1916)一書中寫道,穆爾是個「天生的文學強盜」,「對愛德華・馬丁進行掠奪」(第103頁),將其劇本《一個鎮子的故事》(1902)改寫,易名《彎枝》。葉芝在《自傳》(紐約,1958)中說穆爾是個「農民罪犯」,馬丁是個「農民聖人」。這裏的浪蕩兒,原文作wild oats。Sow one's wild oats指年輕時生活放蕩,尤其指婚前性關係混亂。蘇姍使用這個譬喻則指馬丁與穆爾交往會吃大虧。
[90]理查德・伯比奇(約1567-1619),英國演員,莎士比亞戲劇主要角色扮演者,善於飾演悲劇角色(尤其是哈姆萊特)。莎士比亞在倫敦時間他交往密切,並在遺囑中給他留下了一件紀念品。
[508]原文為希臘文。古希臘理論力學創始人阿基米德(約公元前287一約前212)奉命測定王冠含金的純度,他洗澡時看到澡水溢出,從而發現了阿基米德浮力定理。這句是他當時所說的話。
[498]「大」、「小」,原文為法語。
[446]岡特・歐・約翰(1340一1399)是英格蘭親王,蘭開斯特公爵。在《理查二世》第2幕第1場中,年老多病的他念念不忘自已的姓氏,說了不少俏皮話。
[56]竊賊指英國人。
[339]威倫是威廉的愛稱,指莎士比亞(死於1616),其妻安死於一六二三年。
[213]英國詩人、思想家塞繆爾・泰勒・柯爾律治(1772-1834)稱讚莎士比亞始終走在「人類感情的康庄大道上」(《柯爾律治的莎士比亞評論》,托馬斯・米德爾頓・雷遜編,1930)。
[515]原文為希臘文。
[207]這裏的「痣」是指品性上的污點,或缺點的烙印,參看《哈姆萊特》第1幕第4場開頭部分哈姆萊特的獨白。
[332]參看本章注[242]。
[297]艾克依・摩西是十九世紀末葉愛爾蘭人對試圖擠進中產階級的猶太人的蔑稱。
[294]見本章注[5]。
[220]這裏把A・E・和馬吉比作朝香者。
[321]威廉・戴夫南特爵士(1606-1668),英國詩人、劇作家和劇院經理。 其母在牛津經營皇冠客棧。莎士比亞在往返倫敦途中總在這裏下塌。有人認為她是「黑夫人」的原型。戴夫南特是莎士比亞的教子,也可能是他的兒子。他曾於一六六七年與批評家、劇作家德萊頓(1631-1700)一道改編莎劇《暴風雨》
[36]威廉・Q・賈奇(1851一1896),愛爾蘭裔美國通神論者,曾協助海・佩・勃拉瓦茨基建立通神學會。
[91]這是鬼魂對哈姆萊特王子所說的話,見《哈姆萊特》第1幕第5場。
[38]原指古羅馬的祭司團阿爾瓦爾弟兄會。其職責是每年主持獻祭以祈禱土地肥沃。成員共十二人,從最高階層選出。從事通神論者運動的也有十二人, 並起名密教派或阿爾瓦爾。
[252]「貧乏、寒傖的英語」,見本章注[54]及有關正文。
[403]蓬頭亂髮的莊稼漢,見《理查二世》第2幕第1場。
[l57]原文作「Hesouls,shesouls,shoalsofsouls」。讀音與下面這首民歌相近:She sells seashells by the seashore。意思是:「她在海濱賣海貝。」
[342]蘇姍是蘇珊娜的愛稱,莎士比亞的大女兒。她死於一六四九年,她丈夫約翰・霍爾死於一六三五年。
[460]參看《出埃及記》第13章第22節。原典作「白天有雲柱,夜間有火柱」。
[543]「九個……舞」,見《仲夏夜之夢》第2幕第l場這是英國鄉村的一種由九個男人組成的民間舞蹈,通常在五朔節時表演。此詞源於「莫里斯科」(morisco),意力「摩爾人」的。
[525]這裏把《哈姆萊特》第5幕第l場中哈姆萊特對掘墓工甲所說的話略作了改動。原話是:「莊稼漢的腳趾頭和朝廷貴人的腳後跟挨得那麼近,足以磨破那上面的凍瘡了。」原文作「gall his kibe」,轉義為:觸及他的痛處。
[400]安特里姆是北愛爾蘭東北部一郡。
[182]英國基督教公誼會創始人喬治・福克斯(1624-1691)把得自上帝的「內心之光」(靈感)置於教條和《聖經》之上。利斯特是公誼會教徒,所以才把他和福克斯扯在一起。
[418]原文為拉丁文。參看第二章注[38]。
[417]卡拉特林是《十日談》第九天第三個故事中的主人公。他的兩個朋友串通大夫哄騙他說,他懷了孕,他竟信以為真。
[74]《天主經》首句為:「我們在天上的父親」,這裏把「天上」改成了「煉獄」。在《哈姆萊特》第1幕第5場中,哈姆萊特父王的鬼魂曾向他描述自已在煉獄中所受火焰燒灼的情景。
[230]《做爺爺的藝術》(1877)是法國詩人、小說家維克托・雨果(1802-1885)所著的一部兒童詩集。變得偉大的藝術,原文為法語。法語中,爺爺是「grandpere」。貝斯特只說到「grandp」,聽上去就跟「grand"(偉大)同音了。
[l75]考狄利亞是李爾王最小的女兒。她是唯一孝順老王的,卻被她那黑心的姐姐害死。見《李爾王》。「李爾那最孤獨的女兒」出自托馬斯・穆爾的《菲奧紐婭拉之歌》。穆爾詩中的李爾指愛爾蘭海神麥克李爾(見第三章注[31]),其女菲奧紐婭拉被後母用妖術變成一隻天鵝。所以這是雙關語。考德利奧是義大利語,發音與考狄利亞相近,含意為「深重的悲哀」。
[13]克蘭利,參看第一章注[29]。據艾爾曼的《詹姆斯・喬伊斯》(第118頁),下面的詩引自戈加蒂(見本書第一章注[1])的一首未發表的淫詩《醫科學生迪克 和醫科學生戴維》。
[392]「那蒙面皇后」是劇中劇里伶甲的台詞,皇后指伶后,見《哈姆萊特》第2幕第2場。
[8Z]原文為拉丁文。據天主教的神學,指《舊約》中的長老和先知的靈魂被幽禁的地方。作為伊麗莎白時代的俚語,則指牢獄。見莎士比亞的歷史劇《亨利八世》第5幕第4場。
[89]蠟布是裹在遺體上防腐用的。「隔著……蠟布」指幽靈在冥界。
[l50]原文為梵語。在通神學中,指進入涅磐(佛教所指的最高境界。後世也稱僧人逝世為「涅磐」)境界。
[119]羅拉德派是英人對威克里夫一派人的謔稱,意為喃喃祈禱者。威克里夫(約1330-1384)是英國神學家, 他倡導的非正統教義和社會理論是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的先聲。一二八0年左右, 威克里夫與牛津大學的一些同事成立了最早的羅拉德派。 一三九九年曾被當作異端分子鎮壓。這裏指托馬斯・威廉・利斯特(見本章注[l])。他是個羅拉德派和公誼會教徒,不信天主教,因而公眾對他存著戒心。
[397]參看《羅密歐與朱麗葉》第2幕第2場中,朱麗葉的話:「 否認你的父親,拋棄你的姓名吧。」這裏指約翰・埃格林九-九-藏-書頓放棄自己原來的姓(馬吉),並背叛新教,參加神秘主義者的團體。參看本章注[l0]。
[489]荷西是法國小說家普羅斯柏・梅里美(1803一1870)的中篇小說《嘉爾曼》(1845)中的一個純真的青年。他為了愛吉卜賽女郎嘉爾曼而墮落成為強盜, 最後將嘉爾曼殺死,自己也被處絞刑。法國作曲家喬治・比才(1838一1875) 據此改編的同名歌劇,一直膾炙人口。
[143]原文作Piper。當時美國波士頓有個女通神學家,名利奧諾拉・派珀夫人。但據阿爾夫・麥克洛赫萊因考證,這裏的PiPer系指威廉・J・斯坦頓・派珀(Pyper,1868-1941)。他熱衷於復興愛爾蘭語,並對通神學有興趣。
[531)「沒……林唐」,套用《藝妓》(見第六章注[62])中的歌詞,略作改動。
[69]「豪華……兇殺劇」一語,出自《哈姆萊特與福廷布拉》(見本章注[62]。
[94]參看第七章注[187]。
[386]「笑眯眯的鄰居」出自里昂提斯的獨白,見《冬天的故事》第l幕第2場。
[124]指莎士比亞在家鄉與安・哈撒韋談情說愛的事。
[300]「他」指布盧姆。加利利位於古代巴勒斯坦最北部地區(相當於今以色列北部)。「淡色的加利利」出自斯溫伯恩的《普羅瑟派恩賦》(1866)。
[507]這一段套用哈姆萊特對奧菲利婭所說的話(「再不要結什麼婚了」。見《哈姆萊特》第3幕第l場)和耶穌的一段訓話(「他們要跟天上的天使一樣,也不娶也不嫁」,見,《馬太福音》第22章第30節)。
[464]原文作lapwing,又名田鳧。在《哈姆萊特》第5幕第2場中,霍拉旭說:「這一隻風頭麥雞頂著殼兒逃走了。」從語源上來看,這是由lap(跳躍的過去式)和wing(飛行)組成的複合詞。wing又作「翼」解,故聯繫到下文中伊卡洛斯的蠟翼。
[468]貝斯特弟兄是本世紀初在都柏林開業的兩個著名的愛爾蘭律師。貝斯特和「最好」(best),拼法相同。
[189]阿戲留是荷馬史詩《伊里昂紀》中的英雄人物。他小時,母親聽了預言家的話,怕他死在未來的特洛伊戰爭中,故把他裝扮成女孩子。「當阿戲留……名字呢?」這裏套用英國醫生、作家托馬斯・布朗爵士(1605-1682)於一六五八年所寫的一篇論文中的句子,並將原文中的「藏」改成了「生活」。
[49]升降流和伊涌均為諾斯替教(融合多種信仰的通神學和哲學的宗教,盛行於2世紀)用語。諾斯替教義主要講人和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升降流指宇宙行星的運行,伊涌指至高神所溢出的一批精靈。下文中的「神:街上的喊叫」,參看第二章注[78]及有關正文。
[394]《信徒長褲上的鉤子和扣眼》(倫敦,約1650)是清教徒的一個論慈善事業的小冊子;後者則是根據清教徒的另一個小冊子《 使靈魂虔誠地打噴嚏的神聖的鼻煙盒》(倫敦,1653)的題目略作改動。
[9]德・拉帕利斯(1400一1452),法國著名將軍,原名傑克・德・查邦尼斯。他是騎士團首領,精力非常充沛,受重傷后,一直活躍到咽氣前一刻鐘。部下為了紀念他,作了一首通俗歌曲。其中有「直到死前一刻鐘還活躍」句,後來訛傳為「還活著」,因此,「德・拉柏利斯的真理」便成了廢話的代用語。
[416]神秘的遺產指天才。
[5Z7]這裏,穆利根把談興正濃的利斯特比作《仲夏夜之夢》中那個戴著驢頭和仙后提泰妮婭談情說愛的織工波頓。
[64]以上四行的原文為法語。
[455]「求愛」和「佔有」,摘引自薩福克的旁白,原話是:「她既美如天仙,就該向她求愛;她既是個女人,就能將她佔有。」見《亨利六世》第5幕第3場。 此處反過來,改成男人被女人求愛和佔有。
[255]「梅花形的痣」,見莎士比亞的戲劇《辛白林》(1609)第2幕第2場末尾。伊摩琴是英國國王辛白林的女兒,紳士波塞摩斯之妻。波塞摩斯的朋友阿埃基摩用卑鄙手段瞥見了伊摩琴胸脯上的痣,事後向波塞摩斯謊稱伊摩琴曾委身於他。
[60]靈性貧乏者,見《馬太福音》第5章第3節。下文中的腓依基人,見《奧德修紀》卷6中廟西卡公主的故事。腓依基人的島上四季都有水果,男人擅長駕船,女人善於紡織,王侯十分富有。
[463]紐黑文是英格生東薩塞克斯郡的港口城鎮。瀕臨英吉利海峽,與巴黎西北的海港迪耶普遙遙相望。
[171]托馬斯・奧尼爾・拉塞爾(1828-1908),語言學家,曾致力於復興凱爾特語。
[219]長生不老國(原文為愛爾蘭語)是愛爾蘭神話中的國度,由安古斯神(掌管青春、美和詩的神)所統治。據愛爾蘭傳說,英雄、說唱詩人莪相曾旅居此地。後來他違反禁令,踏上故鄉的土地,遂變成白髮蒼蒼的老人,再也不能返回長生不老國了。
[164]帕德里克・科拉姆(1881-1972),愛爾蘭詩人、劇作家、評論家。他的抒情詩保持了愛爾蘭民間文學傳統。其回憶錄《我們的朋友喬伊斯》(1959)是與妻子瑪麗(1887?-l957)合著的。他的詩《牲畜商》被收入《新詩集》。詹姆斯・斯塔基(1879-1958),后易名修馬斯・奧沙利文,愛爾蘭抒情詩人、編輯。《新詩集》里收有他的五首詩。
[188]參看第二章注[17]。
[147]巴利語起源於北印度,公元前一世紀,成為標準的國際佛教語言。海・佩・勃拉瓦茨基的很多活動是和奧爾科特(參看第七章注[197])共同開展的,所以這裏用複數(「他們」)。「我們」則指喬伊斯和戈加蒂(見艾爾曼著《詹姆斯・喬伊斯》第174頁)。
[23]這裏,斯蒂芬轉念想到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另一領導人,詩劇家約翰・米林頓・辛格(1871一1909)的獨幕劇《狹谷的陰影》(1903年首演)。 女主角諾拉嫌丈夫對她太冷淡,丈夫連聲「祝你一路平安」都沒說,就把她趕出家門。諾拉和她所愛的一個好獵手一道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中,尋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去了。
[138]見《皆大歡喜》第5幕第3場的歌第1段:「一對情人並著肩,走邊了青青麥田。」
[419]「母愛……東西」,是克蘭利對斯蒂芬所說的話,參看《藝術家年輕時的寫照》第5章。
[340]瓊(1558-1646)是莎士比亞的姐姐。除了莎士比亞,她還有三個弟弟:愛德蒙(1569-1607)、理查德(1584-1613)、吉爾伯特(1566-?)。吉爾伯特也和瓊一樣長壽,只比她死得略早一點。
[278]「青春的華服」見《十四行詩》第2首第3行;「五種機智」見第9行,意指所有的機智。
[305]潘奈洛佩,見第七章注[255]。
[46]理查德・歐文・貝斯特(1872一1959),愛爾蘭國立圖書館副館長,曾把法國教授瑪利・亨利・達勃阿・德・朱班維爾(1827一1910)的 《愛爾蘭神話始末與凱爾特神話》譯成英文,一九0三年在都柏林出版。
[68]「優秀的民族」指法國民族、含有挖苦意味。指《哈姆萊特》本來是一出包含深邃哲理的戲,馬拉梅卻把哈姆萊特王子看作是「心神恍惚的男子」。
[272]鬼魂消失后,哈姆萊特曾對霍拉旭說:「不,憑著聖帕特里克的名義……」見《哈姆萊特》第1幕第5場。 [273]王爾德在《威・休・先生的肖像》(倫敦,1889)中提出,《十四行詩》是獻給一個叫作威利・休斯(Wil1ieHughes)的少年演員的(見《十四行詩》第20頁第 7行:「充滿美色的男子,駕御著一切美色」)。最初這是由英國學者托馬斯・蒂里特(1730-1786)提出來的。
[315]閹雞指妻子跟別人私通的丈夫。
[264]約翰・莫斯特(1846-1906),德裔美國裝訂工人,無政府主義者。因主張對鳳凰公園凶殺案的參加者處理從寬而深得愛爾蘭人心。
[191]「聽見那位埃及祭司長的聲音」,見第七章「即席演說」一節的結尾處。
[186]維新太,參看第七章注[233]。
[393]尿盆的原文作jordan(俚語),與《聖經》里經常提到的約旦河拼法相同,而water既指水,又暗指尿。有些清教徒把約旦河的水視為聖水,裝瓶帶走,用於施行洗禮時。
[483]西德尼・李在《威廉・莎士比亞傳》(第266一267頁)中寫道,莎士比亞曾支持自己的女兒蘇珊娜於一六一三年向宗教法庭控告萊恩以誹謗罪,因為萊恩首先控告已婚的蘇珊娜與一個叫作拉爾夫・霍爾的人通姦。屆時萊恩未出庭,因而被教會開除。
[350]原文作Mr・Secondbest Best。貝斯特(Best)這個姓,與「最好的」拼法相同。
[140]帕里斯(參看第二章注[69])與巴黎拼法相同,故與第三章注[100]有關正文形成雙關語。
[478]莎士比亞的《冬天的故事》(1610)一劇直接取材於英國散文家羅伯特・格林(1558?一1592)的田園詩《潘多斯托》(1588),「把波希尼亞搬到海邊」 這個錯誤即由此而來。
[521]這裏,斯蒂芬想起了當天早晨離開圓形炮塔之前穆利根對他說的那番話。參看第一章。
[128]伊麗莎白時代的舞台上,女角概由男童扮演。莎士比亞死後四十四年(1660),英國舞台上才初次由女演員扮演(奧瑟羅)中的苔絲狄蒙娜。
[125]凱瑟麗娜是莎士比亞的喜劇《馴悍記》中的女主人公,霍坦西奧是她的妹妹比恩卡的求婚者。
[8]「踩著『科生多'舞步」,見《第十二夜》第l幕第3場中托比對安德所說的話。
[154]據通神學的說法,松果體(亦稱松果腺,一種內分泌腺)原是人的「第三隻眼睛」,能夠透視心靈,後來退化為松果體。
[222]布蘭代斯,見本章注[l3O]。莎士比亞晚期的五個劇本為:《泰爾親王佩里克利斯》(1608)、《辛白林》(1609)、《冬天的故事》(1610)、《暴風雨》(1611)、《亨利八世》(1612)。
[407]「手執野生蘋果木杖」,出自華茲華斯的《四月里的兩個早晨》(1799、1800)的末段。這是以馬修為主人公的詩中的一首。
[245]「少女時代聲名狼藉」:哈里斯(第213頁)寫道,瑪利・菲頓早在十六歲上就結婚,並和私通的男人生過三個孩子。
[52]套用聖奧古斯丁(353一430)所著《論靈魂之不朽》中的「行動的意志屬於現在,未來經由這裏湧入過去」一語。
[286]這裏,斯蒂芬在回憶他和辛格在巴黎相聚的情景,並把辛格的臉比作哥特式古典建築檐口的怪獸形排水裝置。
[435]克瑞西達是《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中的女主人公,系向希臘投降的特洛亞祭司之女。
[494]「男人……喜悅」是哈姆萊特王子對朝臣所說的話。見《哈姆萊特》第2幕第2場。兩個「他」,原劇中均作「我」,是哈姆菜特自指。引用時改為「他」,以指莎士比亞。
[84]「埃文河的天鵝」即指莎士比亞。這是本・瓊森在《莎士比亞戲劇全集》(1623)的序詩中,對莎士比亞的稱譽。
[173]杜爾西尼姬是堂吉訶德幻想的意中人。
[364]一五九四年二月,女王侍醫、猶太人洛德利格・洛佩斯被控接受了西班牙間諜的賄賂,企圖毒死女王和西班牙叛教者安東尼奧・佩雷斯。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他就當眾被處以絞刑,因雙腳著地,被肢解時尚未咽氣。三年後,莎士比亞寫成《威尼斯商人》
[3]「挺身反抗人世無邊的苦難」,見《哈姆萊特》第3幕第1場中哈姆萊特的獨白。在《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第4部第13章末尾,威廉說:「莎士比亞要描寫的正是:一件偉大的事業擔負在一個不能勝任者身上。……他是怎樣的徘徊、輾轉、恐懼、進退維谷……最後幾乎失卻他當前的目標……」
[404]短褲,見《亨利五世》第3幕第7場。
[l22]莎士比亞最早的長詩《維納斯與阿都尼》(1593)第一0四六至一0四八行有關於地震的描繪。一五八0年英國發生過大地震,當時莎士比亞年十六歲。
[193]此語模仿哈姆萊特王子咽氣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此外僅余沉默而已。」見《哈姆萊特》第5幕第2場。
[384)「用鋼圈……上」,這裏套用波洛涅斯對雷歐提斯所說的話。原話是:「用鋼圈箍在你的靈魂上」。見《哈姆萊特》第l幕第3場。
[238]海雀是北極的潛鳥,每逢產卵季節,只下一顆布滿大理石彩紋的卵,一般視為罕物。這裡是指利斯特的頭所產生的思想像海雀卵一樣斑斕多彩。
[327]「干吧,干吧。」套用《麥克白》第1幕第3場中女巫甲的話。
[29]古斯塔夫・莫羅(1826――1898),法國象徵主義畫家,被認為是抽象表現主義的先驅。
[277]貝斯特和斯蒂芬在同一座學校教書,這一天他們都從迪希校長手裡領了薪水。
[21]原文為拉丁文。這是猶大出賣耶穌后,為了讓他帶來的人逮捕耶穌而對耶穌所說的話。見《馬太福音》第26章第49節。拉比是猶太教中對老師的尊稱。也指猶太教教士,猶太法學家。
[45]原文為德語。
[44]「哼!哼!。和「呸!呸!」分別套用《哈姆菜特》第1幕第2場和第2幕第2場中哈姆萊特的獨白。
[473]據《創世記》第25至27章,以掃和雅各是雙胞胎。以掃生就渾身是毛,雅各用一碗紅豆湯從以掃那裡換來了長子的權利。他們的父親以撒雙目失明后,雅備冒充哥哥去接受祝福。以撤覺得那聲音像是雅各的,但因雅各用山羊毛裹住雙手和脖子,以撒摸了摸,以為站在自己面前的真是長子,就祝福了他,讓他統治所有的弟兄。
[348]參看本章注[139]及有關正文。
[268]葉芝曾稱譽當時的愛爾蘭戲劇家辛格為埃斯庫羅期(古希臘三大悲劇家之一)再世,這裏穆利根故意說得比葉芝更加誇大,把辛格比作莎士比亞。
[370)「我們的美國堂弟」,參看第七章注[179]。凱列班為《暴風雨》中野性而丑怪的奴隸。為了紀念十九世紀愛爾蘭移民扮演這個角色, 人們在凱列班前加上帕齊(愛爾蘭人常用的帕特里克一名的別稱)這個教名。
[79]「聽著,聽著,啊,聽著!」一語出自《哈姆菜特》第1幕第5場里鬼魂對哈姆萊特王子所說的台詞。
[299]「生命的……火焰」,見雪萊的詩劇《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完成於1820,出版於1839)。
[366]無敵艦隊(見第三章注[63]),原文作Almada。《愛的徒勞》(1594)中有個名叫亞馬多的西班牙怪人。西德尼・李在《威廉・莎士比亞傳》一書中認為,作者寫此劇時顯然聯想到了無敵艦隊的潰敗。劇名中的lost一詞,亦作「潰敗」解。
[354]愛德華・多頓(1843一1913),愛爾蘭評論家、傳記作者、詩人。他的《莎士比亞:關於他的思想和藝術的評論研究》(倫敦,1875) 是第一部全面和系統地研究和介紹莎士比亞的英語專著。
[218]彼得「克里斯琴」阿斯布瓊遜所編、由G・W・達桑譯成英文(1859)的一部北歐民間故事集(1842-1845),以其中的一篇《太陽之東・月亮之西》為書名。
[5Ol]美國作曲家斯蒂芬・福斯特(1826一1864)所作歌曲《內德大叔》中有「好黑人註定去的地方」之句,這裏把「好」改成了「壞」。
[110]指蘇格拉底的方法和目的https://read.99csw.com就是要通過爭辯來發現真理。
[lO5]這裏,「她」指莎士比亞的妻子安・哈撒韋。莎士比亞是十八歲時緒婚的,安生於一五五六年,比他大八歲。莎士比亞死於一六一六年,而安一直活到一六二三年。
[197]「原諒我」一語出自安東尼在愷撒的遺體前發表的演說,見《尤利烏斯・愷撒》第3幕第2場。
[104]斯蒂芬小時在克朗戈伍斯森林公學讀書期間,曾因打碎了眼鏡,未能寫作文,因而被教導主任多蘭神父用戒尺打了手心。他向校長康米神父提出申訴,才得以免除進一步的懲罰。參看《藝術家年輕時的寫照》一書第1章。下文中的A・E・I・O・U・是英文中的五個母音字母。英大打借條常用IOU(即Ioweyou)。這裏,就含有「A・E・我欠你」之意。
[208]歐內斯特・勒南(1823-1892),法國哲學家及歷史學家。他稱讚莎士比亞晚年的戲劇(尤其是《暴風雨》)是「成熟的哲學劇」。
[236]威廉・赫伯特(約1506-1570)是第一代彭布羅克伯爵。他自一五六八年起任王室事務總管。
[98]按斯蒂芬欠了拉塞爾一英鎊,迄未償還。
[459]原文為義大利語。傑林多是男子名。文中最後的S・D,是雙關語。既是斯蒂芬、迪達靳斯的首字,又是義大利語「suadonna」(「他的情婦」)的縮寫。
[363]約翰・奧布里(1626一1697),英國文物研究者、作家,以替同時代人撰寫傳記小品而聞名。
[228]這是配力克里斯對瑪麗娜所說的話。見《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第5幕第1場。
[520]安古斯・奧格神是愛爾蘭神話中掌管青春、美和詩的神。他發現經常出現在夢境中的理想伴侶原來是一隻白天鵝,自已便也變成白天鵝,與她比翼騰空而去。
[215]十九世紀中葉有些學者認為莎劇藝術水平之高,非培根莫屬。但莎劇是由莎士比亞劇團的兩位演員收集成書的,同時代劇作家本・瓊森還為這部全集寫了獻詩,因此懷疑派的觀點不能成立。
[535]這句話與本章注[359]的「你不能既吃了點心又還拿在手裡」相互呼應。
[359]博士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一1939),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既吃了……手裡」:英國諺語,指凡事不能兩頭都佔著。
[77]斯溫伯恩(見第一章注[12])曾寫過一首十四行詩《哀悼本森上尉》(1901)向死在布爾俘虜營中的本森上尉致哀,並讚揚英軍為包括婦孺在內的布爾市民建立了集中營。有人立即撰文批評了他。他反駁說,既然布爾人虐待了英國戰俘,把他們關入集中營也是應該的。
[441)()內的音樂術語均為義大利文,下同。
[204]雪萊在長篇論文《詩之辯護》(寫於1821年,1840年出版)中寫道:「從事創作的精神猶如即將燃盡的煤……」
[178]指《愛爾蘭家園報》(見第二章注[83])。前文中提到的哈里・費利克斯・諾曼(1868-1947)是該報主編(1899?-1905)。
[281]參看斯蒂芬關於夏娃的冥想(第三章注[19]、[2O]和有關正文),以及《創世記》第3章第1至6節中蛇怎樣引誘夏娃吃果子的故事。
[536]見《十四行詩》第126首第9行:「可是你得怕她,你,她的小乖乘!」
[320]這是喬伊斯在巴黎王后大道(塞納河右岸的鬧市)所聽到的娼婦拉客套話。原文為法語。蘇是法國舊銅幣,二十蘇合一法郎。
[75]這裏把《哈姆萊特》一劇末尾的流血慘劇比作南非戰爭中的殺戮。當時英國士兵均穿土黃色制服。一八八七年在科克郡的一場騷亂 (參看第十三章注[265])中,有個叫普倫基特的上尉喊出「毫不遲疑地開槍」的口令。從那以後,這便成為愛爾蘭人反對英國高壓政策的口號。
[280]「天神……吧」是福斯塔夫對福德大娘所說的話。作者引用時,把「我」改成了「他們」。見《溫莎的風流娘兒們》第5幕第5場開頭部分。
[55l]參看第三章注[158]及有關正文。
[35]丹尼爾・尼科爾・鄧洛普,愛爾蘭通神論者。曾主編《愛爾蘭通神論者》(約1896一1915),並用阿雷塔斯這一筆名發表文章。
[28]「無形的精神真髓」是愛爾蘭詩人(筆名A・E・)拉塞爾喜用的語彙。例如在《宗教與愛》(1904)中,他就用此詞來稱讚葉芝寫詩的才華。
[387)「不可貪……公驢」,套用《摩西十誡》,原話作:「不可貪圖別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愛別人的妻子、奴婢、牛驢,或其他東西。」見《出埃及記》第20章第17節。
[72]原文作「wieldingthesleddedpoleaxe」。《哈姆萊特》第1幕第1場中,霍拉旭曾說他臉上的那副怒容,活像有一次在談判決裂后他把那些乘雪橇的波蘭人擊潰在冰上時的神情。這是雙關語。Poleaxe是宰牛斧,而Pole則為波蘭人;sledded原為「乘雪橇」,這裏解作「磨得鋥亮」。
[381]原文為愛爾蘭語。
[467]格林指德國民間文學研究者雅科布(1785一1863)和威廉(1786一1859)。他們合編的童話集里有以弟兄為題材的故事,但以睡美人為女主人公的《白雪公主》里,並沒有這樣的情節。
[206]《哈姆萊特》第5幕第1場中,掘基人(小丑甲)說他是「小哈姆萊特出世的那一天……開始干這營生」的,接著又說,他已幹了三十年。所以哈姆萊特那時已三十歲了。
[511]這裏,把Eglinton改為Eclecticon,以表示約翰・埃格林頓的觀點是把當時流行的觀點加以折衷(eclectic)彙集而成。
[313]迪克是理查德的簡稱。見本章注[90]。
[224]配力克里斯之女瑪麗娜是在風暴中誕生在海船上的。
[lO)約翰・埃格林頓,原名威廉・柯克柏特里克・馬吉(1868一1961),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中敏銳的批評家,是神秘派作家之一。
[314]原文為「without more ado About Nothing」。莎士比亞的早期喜劇《Much Ado About Nothing)(中譯為《無事生非》)這裡是反過來說的。
[265]據外典(見本章注[212]),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后,一度前往地獄,解救被囚在那裡的善人的靈魂。
[39]指西藏人庫特・胡米大聖。他是海・佩・勃拉瓦茨基的兩位大師之一。
[534]原文為法語。巴爾扎克有一部小說也題名為《三十歲的女人》(1831)。
[71]屠夫的兒子指莎士比亞。他父親約翰(?一1601)做過鞣皮手套工匠。英國文物家約翰・奧布里(1629一1697)是頭一個提出他當過屠夫的。
[130]據丹麥文學史家、文學批評家喬治・布蘭代斯(1842-1927)的《威廉・莎士比亞》(倫敦,1898)第10頁,安未婚先孕,所以女方急於成婚。她與莎士比亞結婚後不足六個月就生了大女兒蘇姍。
[306]戈爾吉亞(紀元前約488-前約375),希臘哲學家。安提西尼,見第七章注
[177]「天老爺符勞你」出自小丑試金石之口,見《皆大歡喜》第5幕第4場。
[325]「附近……女友」一語出自草地・丁尼生(見第三章注[2O4])的《公主,雜錄》(1847)一詩的序。
[530]這裏把羅伯特・彭斯的《約翰・安德森,我的乖》(1789一1790)一詩中的「安德森」改成了「埃格林頓」。安德森和埃格林頓都是禿頭。
[108]「犯了錯誤」指莎士比亞與安結婚;「脫了身」指莎士比亞於一五八六年左右把妻兒留在家鄉,隻身出走倫敦。
[512]愛德華・多頓(見本章注[345])在《莎士比亞:關於他的思想和藝術的評論研究》一書(第126頁)中寫道:莎士比亞把哈姆萊特塑造得很神秘, 「永遠不可能完全解釋清楚。」
[81]莎士比亞的故鄉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鎮位於倫敦西北,展沃里克郡。
[452]仙后座內的五顆亮星,如以線聯接,形似拉丁字母W。那是「威廉」的第一個字母。
[456]見《馴悍記》第2幕第l場中彼特魯喬的台詞。
[430]在希臘宗教里,雅典娜是城市的保護女神和明智女神。她沒有母親,是從宙斯的前額中跳出來的。品達羅斯還說,是赫菲斯托斯用斧頭劈開宙斯的頭,便她出生的。
[414]在《哈姆萊特》第1幕第5場中,父王的幽靈對哈姆萊特王子說,他的「靈魂……被判在夜晚到處徘徊……」
[48]指柏拉圖。亞理斯多德的《詩學》被視力對詩人的肯定。柏拉圖在《理想國》第10卷「詩人的罪狀」中,借蘇格拉底之口說「從荷馬起, 一切詩人都只是摹仿者」,並在後面提及「為什麼要把詩從理想國驅逐出去」。 這些話被視力譏諷,但人們常認為那直接表達了柏拉圖的想法。
[32]原文為希臘語,即耶穌・基督。
[420]原文為拉下文。
[341]朱迪斯是莎士比亞的二女兒。
[526]原文作「aII amort」,是伊麗莎白時代的用語,見《馴悍記》第4幕第3場中彼特魯喬對凱瑟麗娜所說的話:「不要這樣垂頭喪氣的……」
[166]歐內斯特・維克托・朗沃思(1874-1935),《快郵報》編輯(1901-1904)。
[408]這裏,斯蒂芬回憶起穆利根所說的話。見本章注[300]及有關正文。
[159]「萬物……女魂棲」是路易斯・H・維克托里(見本章注[151])所作《震撼靈魂的模仿》(收入其詩集《塵埃中的想象》)一詩的頭兩句,是悼念一個四歲上夭折的娃娃的,作者引用時把「四年」改為「經年」。
[304]克麗雪達是義大利作家喬瓦尼・卜伽丘(1313-1375)的《十日談》中的一個逆來順受的女子。英國詩人傑弗里・喬叟(約1343-1400)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引用過她的故事。
[433]伏倫妮姬是《科利奧蘭納斯》(1607)的主人公科利奧蘭納斯的母親。
[240]公誼會教徒喜用老式字眼。
[123]「可憐的小兔」(第697行)、「鏤飾的韁繩」(第87行)、「藍色的窗戶」(指眼睛,第482行)均見《維納新與阿都尼》。
[5l]這裏套用但丁的《神曲・地獄》和威廉・布萊克的《彌爾頓》。在《地獄》第34篇末尾,維吉爾背著但丁,下降到惡魔的臀部,又掉轉來向上爬, 從地獄返回人間。威廉・布萊克的《彌爾頓》第1篇:「比人血中的紅血球還小的每個空間/通向永恆/這個植物世界僅只是其一抹陰影。」
[211]瑪麗娜是《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中的女主人公,配力克里斯親王的女兒。
[167]這是《新詩集》中的主詩《一幅肖像》(科拉姆作)中的一句;后易題為《四十年代的窮學者》(《荒漠》,都柏林,1907)。
[413]大學生指哈姆萊特王子。父王遇害時,他正在德國威登堡大學讀書。
[276]王爾德(Wilde)與粗獷(wild)諧音。他因同性戀問題栽跟頭(見第三章注[187])后不久,《笨拙》雜誌上刊載了一首題為《斯溫伯恩論王爾德》的諷刺詩,其中有「詩人名叫王爾德,但其詩是柔順的」之句。
[334]查倫頓是距巴黎東南五英里的一座小鎮。
[351]原文是拉丁文,指分居。根據一八五七年修訂的婚姻法,離婚之前必須經歷分居的過程。
[153]「蓮花……他們」一語套用愛諾巴勃斯對阿格立巴所作關於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初次見面的描述。參看《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第2幕第2場。
[472]在《皆大歡喜》第1幕第2場中,西莉婭曾說:「傻瓜的愚蠢往往是聰明人的礪石。」這裏,斯蒂芬把他弟弟斯坦尼斯勞斯、克蘭利和穆利根都當成是促使自己思考問題的人。
[425]拉特蘭指第五代拉特蘭伯爵羅傑・曼納斯(1576一1612)。有人認為莎劇是他或培根所寫(見本章注[214])。也有人認為是莎士比亞的保護人、南安普敦伯爵三世(1573一1624)所寫。這裏,原文把他們的名字連到一起。參看本章注[215]。
[555]「讓我們……鼻孔」,出自《辛白林》第5幕第5場末尾。
[528]「明契……如鏡」引自彌爾頓曲《利西達斯》一詩。明契烏斯河在義大利,流經羅馬詩人維吉爾的家鄉安第斯。
[296]《北方輝格》是貝爾法斯特的一家日報。《科克觀察報》是科克的一家日報。《恩尼斯科爾西衛報》是恩尼斯科爾西(威克斯福德的一個市鎮)的一家周報,每逢星期六齣版。
[221]這裏把一首兒歌中的巴比倫這一地名換成了都柏林。
[l9]克蘭利是以喬伊斯的朋友J・F・伯恩為原型而塑造的人物(參看第一章注[29])。克蘭利曾說,在威克洛(愛爾蘭倫斯特省一郡,東臨愛爾蘭海)找得到包括他本人在內的十二個有志之士,就足以拯救愛爾蘭。
[160]拉塞爾所編的這部《新詩集》出版於一九0四年五月。 拉塞爾在詩中漚歌愛爾蘭傳奇中的英雄和神,對其他同輩詩人影響頗大。詩集共收錄了喬治・羅伯茨、帕德里克・科拉姆等九個詩人的詩作,但並沒有選喬伊斯的作品。 見艾爾曼:《詹姆斯・喬伊斯》(第174頁)。
[18)原文為義大利文,出自《神曲・地獄》第21篇末句。
[41]按天主教的說法,修女在精神上已嫁給基督,故終生保持獨身。
[454]一五七四年三月以後,第谷新星不再能用肉眼看到。當時莎士比亞是九歲十個月。
[360]美的棕櫚枝,參看第七章注[255]、[258]及有關正文。這裏把藝術家(我們)比作美麗的海倫,把道德家比作貞節的潘奈洛佩。
[398]原文為蘇格蘭方言,套用彭斯的《致自命清高的人》一詩的標題。
[115]《靈魂的分身》(1821)是雪萊一首詩的題目,原文作Epipsychidion,系希臘文的複合詞。
[126]《熱情的香客》(1599)是一部詩集,共二十首(或二十一首詩),其中四、五首系莎士比業所寫。
[201]達娜,又名達努。從愛爾蘭到東歐,都崇敬它為大地之母,即陰性之元,諸神都曾受她哺育。
[87]「是國王,又不是國王」,見弗朗西斯・鮑蒙特(1584-1616)與約翰・弗萊徹(1579-1625)合寫的同名悲喜劇(1611)。
[337]指哈姆萊特王子的亡父的鬼魂。
[180]十九世紀後半葉, 愛爾蘭民族主義的崛起使人們重新對愛爾蘭的語言、文學、歷史和民間傳說發生興趣。 當時蓋爾語(愛爾蘭語)作為一種口語己經衰亡,僅在窮鄉僻壤使用。蓋爾語聯盟於一八九三年成立,為維護蓋爾語而進行鬥爭,直到一九二二年成立愛爾蘭自由邦,承認愛爾蘭語與英語同為官方語言為止。
[544]《出埃及記》第34章第29節有「摩西帶著十誡的法版從西奈山下來」之語,前文(見第一章注[lOl])中提到穆利根與先知同名,所以這裏把他手中的紙片說成是法版。
[172]當時有些愛爾蘭民族主義者認為桔黃色百褶短裙是古代愛爾蘭的標準衣著,然而近年來學者們認為,這並非愛爾蘭的傳統服裝,這個印象主要是小說中的描寫所造成的。
[317]菲頓,參看本章注[233]。
[226]潘狄塔是《冬天的故事》中西西里國王里昂提斯的女兒,在襁褓中就被遺棄,由牧人扶養大。
[162]「必然性……所以……帽子」一語套用《哈姆萊特》第5幕第1場中掘墓者中的口氣:「要是水來到read.99csw.com他的身上把他淹死了,那就不是他自己把自己淹死; 所以,對於他自己的死無罪責的人,並沒有縮短他自己的生命。」
[78]在狄更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1836一1837)第8章中,胖小子喬(沃德爾先生的僕人)向沃德爾太太報告他看見沃德爾小組怎樣和匹克威克派的一個成員愉情。他劈頭就說:「我想把你嚇得毛骨悚然。」
[506]參看本章注[487]。
[466]原文為拉丁文。在《藝術家年輕時的寫照》第五章末尾,斯蒂芬也曾以伊卡洛斯自況,呼籲道:「老父親,古老的巧匠,現在請盡量給我一切幫助吧。」
[271]鄧巴・普倫凱特・巴頓(1853-1937)自一九00年起曾任愛爾蘭最高法院審判官。當時正在查尋線索,最後出版了《愛爾蘭與莎士比亞的聯繫》(都柏林,1919)。儘管他並未說哈姆萊特是愛爾蘭人,卻在第五章中指出,哈姆萊特當王子的時候適值丹麥人統治愛爾蘭的時期(弦外之音是,哈姆萊特有可能是愛爾蘭的丹麥王子)。在序言中,他說自己曾受了審判官馬登(見本章注[292])的一篇文章的啟迪。
[395]原文為拉丁文。Chronolologos(史學家)是把一個希臘字加以拉丁化了。
[513]卡爾・勃萊布楚(1859一1928),德國詩人、評論家、戲劇家。他在《莎士比亞問題解答》(柏林,1907)中提出拉特蘭(見本章注[425]) 是真正的莎劇寫作者。比在他之前提出這一論點的馬登(參看本章注[292])較有說服力。「先生」,原文為德語。
[352]這裏,古人指迪奧傑尼斯・萊厄蒂尤斯(活動於公元前3世紀)。他在《哲學家傳記》一書中寫道,亞理斯多德在遺囑中曾提出與自已的妻子合葬,讓妾赫皮莉斯終生住在他的一幢房子里。亞理斯多德是斯塔基萊特人,頑童和異教賢人均指的是他。內爾・格溫・赫爾派利斯(1650一1687),英國女演員,是英王查理二世(1630一1685)的情婦。他的遺言是:「不要讓可憐的內爾餓肚子。」
[554]這是常見於中世紀城堡的一種結實的鐵格子吊門。下端有一排倒刺。門卡在兩邊的承溜當中,可以上下移動。
[343]莎士比亞的外孫女伊麗莎白於一六四七年居孀,后再嫁給鰥夫約翰・伯納德。這裏借用哈姆萊特王子指責他母親的話:「簡直就跟殺了一個國王再去嫁給他的兄弟一樣壞。」見《哈姆菜特》第1幕第4場。
[346]莎士比亞於一六一六年三月二十五日要求他的律師起草第二份遺囑,其中寫道:「我把我次好的床和全部傢具留給我妻子。」
[55]這是海恩斯在當天早晨前往海灣的路上對斯蒂芬所說的話。見第一章末尾。
[170]愁容騎士是堂吉訶德的別稱。
[375]原文為拉丁文。關於羅馬雄辯家哈帖里烏斯,古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公元前63一公元14)曾說:「他應該受到抑制。」英國評論家本・瓊森在其遺著、 評論文集《木材,又名關於人與物的發現》(1641)中,曾引用此語來評述莎士比亞。這裏,把「他」改成了「我」。
[263]佛提烏,見第一章注[113D。瑪拉基是紀元前五世紀的小先知,同時又是勃克・穆利根的第二個名字。這是雙關語,也可理解為「騙子瑪拉基」。
[481]普洛斯彼羅是《暴風雨》中的舊米蘭公爵,精通魔術。他的兄弟篡了位,並把他和他的女兒米蘭達一道放逐到海島上。杖指魔杖,書指魔術書。
[379]、[380]原文為拉丁文。
[129]男童指年輕時代的莎士比亞。
[421]希臘神話中的克里特統治者彌諾期觸怒了海神波寒冬。作為報復,波寒冬使彌諾斯之妻帕西淮愛上一頭白公牛,遂生下半人半牛怪物彌諾陶洛斯。
[267]這是天主教《榮福經》中的第一句,見《路加福音》第2章第14節。
[499]在英文中,富裕、興旺的(prosperous)與普洛斯彼羅(Prospero)拼音相近。
[336]「水性揚花的女子」指蘇格拉底之妻。「撕毀床頭盟」出自《十四行詩》第152首。
[324]哈利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1491-1547),他曾結過六次婚。他死後,接連由他的三個子女(愛德華六世、瑪麗一世、伊麗莎白一世)繼承王位。這裏指女王伊麗莎白一世(1533-1603)。
[27]指埃塞克斯伯爵三世(1591一1646),英國軍人,伊麗莎白一世的寵臣。
[134]「二十歲的甜姐兒」原出自小丑唱的歌詞。由於安與莎士比亞結婚時是二十六歲、這裏把原歌中的「二十」改成了「二十六」。見《第十二夜》第2幕第3場。
[496]據莎士比亞在「新地」大宅的庭園裡栽下一棵桑樹,以便讓後世知道他被埋葬在什麼地方。
[495]「從小到大」,見《哈姆萊特》第5幕第1場中掘墓者甲的台詞。
[17]「魔鬼痛哭」與「淌下了天使般的眼淚」,系模仿《失樂園》卷l中的詩句。
[14]根據希伯來、希臘、埃及和東方傳統,"七"被認為體現著完美與統一,而早期的基督教作家也把"七"當作完美的數字。威・巴・即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燦爛的七」見他的《搖籃曲》(1895年版)。
[258]「我的……了嗎?」見《舊約全書・列王紀上》,第21章第20節。
[357]多頓常說莎士比亞是人民的詩人,為人民而寫作的詩人。他住在都柏林郡拉思加爾海菲爾德路的海菲爾德寓所。
[149]超靈是由美國作家、十九世紀超驗主義文學運動領袖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1803-1882)創造的哲學用語。他認為真正的智慧是通過「自然」領會神旨,強調人可以通過道德本性和直覺認識真理,從而發展成為超驗主義觀點。
[95]「你在……人?」哈姆萊特正要求霍拉旭等人對見到先王鬼魂一事宣誓嚴加保密時,聽見鬼魂在地下幫腔說:「宣誓!」於是朝著地下說了這句話。見《哈姆萊特》第1幕第5場。
[461]原文作Stephanos,系希臘文,意思是王冠、花環。
[282]這句話引自英國詩人、小說家梅瑞狄斯(1828-1909)的《理查・弗維萊爾的苦難》(倫敦,1859年初版,喬伊斯引自1875年德國托奇尼茲版)。該書描寫弗維萊爾男爵按照貴族的傳統教育兒子,表現人的自然本性與社會要求之間的衝突。
[65]、[66]原文為法語。
[243]「花姑娘」,見《亨利四世》下部第3幕第2場中鄉村法官夏祿的台詞。
[423]撒伯里馬,參看第一章注[116]。
[246]「語言貴族」,見丁尼生的《致維吉爾》(1882)第2段。
[355]原文作Besteglinton。貝斯特和約翰・埃格林頓是兩個人。這裏把兩個人的姓連在一起。也可譯為貝斯特・埃格林頓。
[163]「聽著」:緊接著的一大段,是斯蒂芬所聽到的人們關於新籌辦的雜誌的對話。
[58]原文作auricegg,是通神學名詞,指卓絕的思想家。見波伊斯・霍爾特所編《通神論術語辭典》(倫敦,1910)。
[88]英國詩人、戲劇家尼古拉斯・羅(1674-1718)查明,莎士比亞曾扮演過《哈姆萊特》中的幽靈這一角色。
[318]這是波塞摩斯聽信阿埃基摩的謊言(參看本章注[255]),對白己的妻子伊摩琴所作的猜疑。見《辛白林》第2幕第5場。
[542]格雷戈里夫人(1852一1932),愛爾蘭劇作家。原名伊薩貝拉・奧古斯塔・佩爾斯。她於一八九二年喪失后,開始文學生涯,一九0四年任阿貝劇院經理。 喬伊斯寫過一篇批評其《詩人與夢想家》的文章,刊載在朗沃思主編的《每日快報》(1903年3月26日)上。葉芝曾稱讚格雷戈里夫人的書為「當代愛爾蘭首屈一指的」, 下文中的「令人想起荷馬」,系穆利根添加的。
[152]T・考爾菲爾德・艾爾溫(1823-1892),愛爾蘭詩人、作家。
[16]靠服侍院士們並做些雜務以取得免費待遇的學生。他們的標誌是頭戴紅色便帽。
[519]《反異教大全》是聖托馬斯・亞奎那的著作。
[533]關於一五八六年左右莎士比亞離開家鄉的原因,傳說最多的是他偷了附近的鄉紳托馬斯・路希的鹿,挨了一頓鞭子,因而逃往倫敦。
[310]沃爾特・雷利爵士(1554-1618),英國探險家。他曾兩度被捕,關入倫敦塔。
[307]在特洛伊戰爭中,尤利西斯等英雄藏在巨大的木馬中潛入伊利昂城。后從裏面跳出來,將該城攻陷。這裏把引起這場戰爭的海倫比作母木馬。
[439]吃香腸說明吉爾伯特拿到的是池座里的站票。參看本章注[83]。
[217]A・E・,見第三章注[109]。馬吉,見本章注[10]。
[30]這裏,斯蒂芬想起了當天中午傑・傑・奧莫洛伊告訴他的事。參看第七章「高風亮節之士」一節。
[181]「鞋跟有多麼厚,離天就靠近了多少」引自哈姆萊特對優伶所說的話,見《哈姆萊特》第2幕第2場。
[131]「從心所欲」,見《十四行詩》第143首末行。
[376]這是雙關語:一方面暗喻十九世紀末葉德國產品開始泛濫于歐洲市場,同時又諷刺德國學者喜用「我們的莎士比亞」一詞。
[514]「我信……我!」這原是求耶穌給自己的兒子治病的父親所說的話。見《馬可福音》第9章第24節。
[249]套用《維納斯與阿都尼》(第1052、1056行):「野豬在他的嫩腰上扎的那個大傷口……無不染上他的血,像他一樣把血流。」
[185]「新地」大宅指莎士比亞於一五九七年在斯特拉特福鎮買下的房產。他隱退後住在這裏。
[183]原作這段十分隱晦,作者在這裏把莎士比亞和喬治・福克斯聯繫起來了。基督狐:公誼會認為,基督作為「內心之光」存在於人的精神世界里,因而是一隻神秘不可思議的狐狸。福克斯與狐狸拼法相同,故語意雙關。福克斯喜歡穿愛爾蘭與蘇格蘭高原地區的那種鞣皮緊身褲。他和他的追隨者一向都不尊重官員,不起誓,不納稅,因而經常被捕。他本人曾八次入獄。為了逃避追捕者,有一次他曾藏在枯樹杈里。莎士比亞也曾逃離家鄉,去了倫敦。「沒同母狐狸打過交道」,福克斯直到四十五歲才結婚,莎士比亞在倫敦過的是單身生活,利斯特終身未娶。「A得了女人們的心」,福克斯擅長於使人們――尤其是婦女(包括幾個聲名狼藉者)皈依宗教。他稱那些嚴肅地為靈魂尋覓舊宿者為「溫柔的人們」。巴比倫的娼婦一典出自《啟示錄》第17章第5節,她額上寫著一個隱秘的名號:「大巴比倫―― 世上淫|婦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親!」「法官夫人」:福克斯與蘭開夏的法官費爾的遺婿瑪格麗特結婚(1669)。「酒館掌柜的娘兒們」: 風傳莎士比亞曾在約翰・達維楠所開的皇冠客棧下榻,愛上了老闆娘。她後來生下詩人、戲劇家威廉・達維楠爵士(1606-1668)。
[412]原文為義大利文。見《神曲・地獄》第1篇首句。當時認為人的平均壽命為七十歲。
[194]、[195]原文是愛爾蘭語。
[34]英國社會改革家貝贊特夫人(1847一1933),一度為費邊社會主義者, 后改信海・佩・勃拉瓦茨基的學說,成為神智學者。她曾在印度居住多年,在《古代智慧》(倫敦,1897)一書中對祭燔的戒律也做了研究。斯蒂芬在這裏套用了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第6篇《缽迦伏誅記》中的話。
[137]「比自己年輕的情人」,套用《第十二夜》第2幕第4場中公爵對薇奧拉所說的話。
[284]原文為愛爾蘭語。穆利根這幾段話模仿辛格劇本語言的特殊風格。威克洛郡(辛格的出生地)以及愛爾蘭西部的方言是把愛爾蘭句法和古英語結合而成。辛格根據它來創造了富於詩意的戲劇語言。
[144]一首兒童繞口令的頭一句。
[142]喬治・奧古斯塔斯・穆爾(1852-1933),愛爾蘭小說家,一九0一年遷居都柏林,為籌建阿貝劇院做出貢獻。
[192]「旁人經受我們的置疑」,出自馬修・阿諾德的關於莎士比亞的一首十四行詩(見於他1844年8月1日寫給簡・阿諾德的信)。
[209]尤利西斯是《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中的一個人物。布生代斯在 《威廉・莎士比亞》一書中說:「配力克里斯是個富於浪漫精神的尤利西斯」(見該書第585頁)。
[516]《達娜》第4期(1904年8月)上刊有喬伊斯的一首題名《歌》的詩,后收入《室內樂集》(倫敦,1907)。
[15]奧拉夫是基督教傳來之前,古愛爾蘭的博學大師兼詩人。這裏指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導人之一拉塞爾。
[502]比利時象徵主義詩人和劇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一1949)在《明智和命運》(巴黎,1899)中寫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 與我們的本性不相符的事是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倘若猶大今晚外出,他就會走向猶大,從而有了出賣的機會;然而倘若蘇格拉底打開自己的門,他會發現蘇格拉底睡在門口的台階上, 從而就有了變得聰明起來的機會。」喬伊斯引用時做了改動。
[431]「關鍵……戲!」是哈姆萊特的一句獨白,見《哈姆萊特》第2幕第2場。
[479]在《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1602)第2幕第2場中,赫克托(不是尤利西斯)曾說,「正像亞理斯多德所說的那種……」按亞理斯多德(公元前384一前322)的年代遲于赫克托(公元前十二、三世紀)將近一千年。
[121]指倫敦,參看第三章注[161]。
[415]「一小時……爛下去」,見《皆大歡喜》第2幕第7場中傑奎斯對公爵所說的話。引用時,將「我們」改成了「它」。
[31]通神學以「父、道、聖息」為三位一體。道和「萬靈之父」均指三位一體的第二位,即基督。見《約翰福音》第1章。天人指亞當。
[291]參看本章注[1]。
[216]美國小說家、社會改革家伊格內修斯・唐納利(1831-1901)在《大密碼》(1887,芝加哥、倫敦)和《莎士比亞戲劇中的密碼》(1900)二書中,曾試圖論證莎劇系培根所作。
[106]原文為拉丁文。
[476]莎士比亞在英國史學家拉雯爾・霍林希德(?一約1580)所著《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編年史》(1857年,第二版)中找到了一個史前世紀的故事(寫一個首領寵愛壞兒子,歧視好兒子),把它與菲利普・錫德尼的牧歌傳奇《阿卡迪亞》(1590)第2卷第10章中的一個境遇凄涼的國王的末路糅合在一起,寫成了《李爾王》(1606)。
[443]《李爾王》是一六0六年聖誕節期間在宮廷上演的;次年年底,愛德蒙・莎士比亞逝世,下葬于薩瑟克郡。
[97]這兩句詩出自拉塞爾的三幕詩劇《迪爾德麗》(1902年初次上演,1907年出版)。馬南南・麥克李爾,參看第三章注[31]。
[93]「身穿……的丹麥先王的服裝」,套用霍拉旭對鬼魂說的話,參看《哈姆萊特》第1幕第1場。
[312]示巴女王(活動時期公元前l0世紀)以富有著稱。傳說示巴王國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據《舊約・列王紀上》第10章記載,所羅門王在位期間,示巴女王曾親自率領駝隊,滿載金錢財寶香料前往拜見。
[234]弗蘭克・哈里斯(1856-1931),愛爾蘭新聞記者、文學家。他編過好幾種雜誌,主要的是《星期六評論》(1894-1898)。他在一八五五年創刊的政治、文藝、科學周刊上發表了一系列關於莎士比亞的https://read.99csw.com評論,后輯成一書: 《莎士比亞真人及其悲慘生涯》(倫敦,1898)。
[1Ol]拉塞爾生在位於愛爾蘭東北角上的阿爾斯特郡。
[50]逍遙學派即亞理斯多德學派。因古希臘哲學家亞理斯多德在學園內漫步講學而得名。
[411]莎士比亞是一五八二年結婚的。在一六0一年,他的兩個女兒蘇珊娜和珠迪絲分別為十八歲和十六歲。
[447]盾面的紋章上自右上至左下的右斜線。
[482]這裏把人生比作古希臘悲劇的四個階段。
[262]德國諺語,原文為德語。
[274]休依・威爾斯(HughieWills)、威廉先生本人(Mr.Wil1iamHimself)的首字均為W・H・W・H・即威廉・莎士比亞本人一說原是德國人巴倫斯特爾夫提出來的。
[25O]「毒……耳腔」,見第七章注[186]。
[365]偽哲學家指詹姆士一世(1566一1625),他曾在蘇格蘭發表論文《惡魔研究》(1597),表述對精神世界感到恐懼的想法。 一六0三年伊麗莎白一世逝世后,他繼承英國王位,在時間上與《哈姆萊特》(1601)和《麥克白》(1606)的寫作日期接近。
[102]這是哈姆萊特對波洛涅斯說的話,表示他向自己報告的消息已經陳舊了。見《哈姆萊特》第2幕第2場。
[537]柏拉圖在《菲多篇》中寫道,蘇格拉底撫摩著弟子菲多的頭髮說:「我想,菲多,當你明白過來,就會把這頭秀髮剪掉啦。」意思是說,菲多那套血氣方剛的爭辯也將隨之而去。
[120]《我撇下的姑娘》是愛爾蘭小說家、歌詞作家塞繆爾・洛弗(1797-1868)所作歌曲。
[524]原文作shakes,是雙關語。既可作莎士比亞的簡稱,又作「搖晃不定」解。
[202]「一天天地……身子」,套用英國評論家沃爾特・佩特(1889-1894)所著《文藝復興》(1873)中的「把我們不斷地編織起來再拆散」一語。
[111]據說蘇格拉底的母親是個產婆。蘇格拉底接二連三地向同他交談的人提問題,迫使對方承認自己的無知,然後引導對方認識真正的美德。換言之,幫助思想的產生(即「助產術」)。
[453]肖特利是安・哈撒韋的娘家所在的沃利克州一村莊。
[539)這首打油詩的文體模仿葉芝的《貝爾和艾琳》(19O3)一詩第1段。
[396]這裏套用《馬太福音》第10章第36節中耶穌的話:「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
[133]「的的確確,他們該受責難」是奧菲利亞發瘋后所唱的歌詞中的一句,這裏把原歌中的「他們」改成了「她」。見《哈姆萊特》第4幕第5場。
[199]原文為義大利文,引自拉蒂尼的《寶藏集》第1卷。
[146]伊希斯是古埃及神話中的重要女神。《揭去面紗的伊希斯――古今科學與通神學奧秘詮釋》(1876)一書系海・佩・勃拉瓦茨基所撰,被她的門徒們視力通神學的經典著作。
[401]埃格林頓在《關於碩果仔存者的兩篇短論》(1896)中,對華茲華斯給予了很高評價。這裏把來自農村的埃格林頓之父(一個新教牧師)比作華茲華斯。
[368]耶穌會士指英格蘭的耶穌會隱修院院長亨利・加尼特(1555一1606)。他因參加「火藥陰謀」(企圖在1605年國會開會時殺死信仰新教的英王詹姆斯一世,以報復當局對天主教徒施加酷刑),被捕處死。在法庭上, 他曾作一套暖昧含糊的理論替自己辯護。西德尼・李在《威廉・莎士比亞傳》(第239頁)中認為, 莎士比亞寫《麥克白》一劇中門房的下述獨白時,曾聯想到加尼特:「一定是什麼講起話來暖昧含糊的傢伙。……他那條暖昧含糊的舌頭卻不能把他送上天堂去。」(見第2幕第3場)
[112]據說默爾托(阿里斯泰得斯之女)是蘇格拉底的第一個妻子。
[11]《失樂園》(1667)是彌爾頓晚年雙目失明后,口授給女兒們完成的。
[235]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開頭寫詩人對一貴族青年的友誼的升沉變化,是獻給一位W・H・先生的(第1-126首),其次寫詩人對「黑夫人」的愛戀(第127-152首),最後兩首(第153-154首)收尾。
[409]鮑勃・肯尼是北都柏林濟貧法聯合醫院的一位外科大夫。斯蒂芬的母親生前曾在這裏接受施診。
[500]指莎士比亞的頭一個外孫女伊麗莎白・霍爾。她是蘇珊娜之女,生於一八0八年。
[382]「從今天起,……毀滅啦!」出自辛格(見本章注[23])的獨幕悲劇《騎馬下海的人》(1904年上演),寫老婦莫爾耶的丈夫和六個兒子全溺死在大海中。
[288]據愛爾蘭傳說,莪相(參看本章注[219])一直活到五世紀,曾與帕特里克相遇,並告以結束於三世紀的英雄時代的事。
[7]「充滿……塗地」是威廉・邁斯特對哈姆萊特的評論。
[117]這裏,新芬黨指判處蘇格拉底死刑的古希臘民主政體。
[475]「世界上的天使」,這裏指國王。語出自《辛白林》第4幕第2場中貴族培拉律斯袒護王子的台詞。
[361]長口袋指吝嗇的富人。
[96]維利耶・德利爾-阿達姆(1838-1883),法國詩人、劇作家、短篇小說家。「我們的僕人們可以替我們活下去」出自他的遺作《阿克塞爾《(1890)。 主人公阿克塞爾子爵與美人薩拉一見鍾情。他建議二人一道自殺,並且說了這句話。 葉芝在《秘密的玫瑰》(1897)中以此話作為引語,並獻給了拉塞爾。
[549]愛琳是愛爾蘭的古稱,參看第七章注[46]。
[290]「我在林……傻子」是傑奎斯對公爵說的話,見《皆大歡喜》第2幕第7場。
[187]在莎士比亞的《尤利烏斯・愷撒》第1幕第2場中,有個預言家警告愷撒要當心二月十五日。愷撒未加理睬,結果在這一天就遇刺身死(參看第二章注[16])。
[345]「天鵝之歌」見《魯克麗絲受辱記》(1593一1594)第1613行至1649行。作者把魯克麗絲比作天鵝。她受辱后,囑丈夫為自己報仇雪恨,並憤而舉刀自刎。
[269]女演員指班德曼・帕默夫人(見第五章注[24])。海報上說那是她在都柏林第四百零五(不是8)次演《哈姆萊特》
[449]見本章注[440]。
[113]原文是拉丁文。
[l2]《魔鬼之煩惱》(1897)是瑪利・科雷利(瑪利・麥凱的筆名,1855一1924)所著小說。這裏,約翰・埃格林頓是藉此來挖苦斯蒂芬竟然想重寫《失樂圓》, 並把魔鬼描繪成支持人類與耶和華開展鬥爭的浪漫主義英雄。
[369]西德尼・李(第252頁)認為,《暴風雨》(1611)的寫作受到了「海洋冒險」號船員們經歷的啟發。該船於一六0九年開往美國弗吉尼亞州。途中,在百慕大遇難。一六一0年,船員們歷盡風險始得生還,在英國引起轟動。勒南,見本章注[208]。
[538]在第十五章中,醉漢非利普說:「他不姓阿特金森。」(見該章注[515])那兒指阿貝劇院。
[198]小王是希臘神話中的一種怪物。據說它住在非洲沙漠上,憑藉日光和呼出的氣息就能使人喪命。它狀似蛇、蜥和龍。美洲熱帶地區江河、溪流附近的樹上至今還棲居著一種「王蜥」,因與小王相像而得名。
[107]「螢光」,參看第八章注[179]。
[85]「場子的構圖」一語出自依納爵・羅耀拉的《聖功》(1548)。
[176]「偏僻荒蠻」出自法國人波旁公爵之口,見莎士比亞的歷史劇《亨利五世》第3幕第5場,指的是英國式的粗俗與用法國磨光漆來象徵的法國式典雅相對照。
[465]伊卡洛斯是希臘神話中迪達勒斯之子。他藉助于蠟翼飛上天空,隨父逃離克瑞特。但因違背父囑,飛得過高,蠟翼為太陽融化,遂墜海而死。
[231]當天早晨斯蒂芬在海濱上曾問過自已:「大家都曉得的那個字眼是什麼來著?」參看第三章注[177],下文「愛乃……滿足」,原文為拉丁文。是摘錄托馬斯・阿奎那的《神學大全》第一卷第九十一章中的幾個句子而成。
[40]大白屋支部,參看第七章注[194],信奉神秘主義的拉塞爾等人均為其成員。
[316]布蘭代斯的《威廉・莎士比亞》(第19頁)一書全文引用了約翰・曼寧漢姆在一六0一年三月十三日的日記中對此所作的記載。曼寧漢姆聽愛德華・柯爾說,有個市民的妻子看了迪克・伯比奇扮演的理查三世,便邀他當夜到自已家來。莎士比亞卻搶先前往幽會,並按照那兩人約好的那樣,通報自己是「理查三世」。及至伯比奇來叫門,莎士比亞便派人這樣向伯比奇回話。征服者威廉指英格蘭第一位諾曼人國王威廉一世(約1028-1087)。他和莎士比亞同名。這裡是莎士比亞自況,並把伯比奇比作同名的理查三世。
[440]「姓名有什麼意義?」出自朱麗葉的獨白,見《羅密歐與朱麗葉》第2幕第2場。
[547]在英國大學里,托比和克雷布這兩個名字均含有猥褻意。
[169]喬治・西格爾遜博士(1838-1925),愛爾蘭學者,他所從事的愛爾蘭古代文學的翻譯介紹,成為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端倪。
[261]「沒有實質的脊椎動物」指方才斯蒂芬所談論的「與父同體的兒子」,即耶穌。
[302]「天神……躲藏」,見斯溫伯恩的長詩《阿塔蘭忒在卡呂冬》(1866)。
[256]「他的臉……來了」,見《哈姆萊特》第1幕第2場。在原劇中,霍拉旭對哈姆萊特王子講述自己所看到的哈姆萊特王的鬼魂的情況,這裏的「他」,則指莎士比亞。
[289]克拉瑪爾森林在巴黎西郊。辛格說他在那兒的森林里有個奇遇,可與莪相和帕特里克的邂逅相比擬。
[5lO]「己經……再結婚」引自哈姆萊特對奧菲利婭所說的一段話。見《哈姆萊特》第3幕第l場。
[42]原文作sophia。按照通神論的說法,系指人格化了的神之智慧。此外即指耶穌基督。
[26]詹姆斯一世(1568一1625),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第一代國王(1603一1625在位)。
[389]威爾(WiII)如作為人名,首字應大寫。小寫則可作願望、意志及遺囑解。
[83]巴黎園指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之間坐落於環球劇場附近的熊園。薩克遜大熊是該園的一頭著名的熊。參看《溫莎的風流娘兒們》 第1幕第1場末尾斯蘭德的台詞。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約1540-1596),英國航海家,一五八八年他曾率領艦隊擊潰西班牙無敵艦隊。按:當時池座里的觀眾都站著看戲,並向小販買各種零食。
[532]管子工會會館是機工協會會館的俗稱。一九0四年夏季, 該會館被改建成阿貝劇院。該劇院可以說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搖籃,以葉芝為首的愛爾蘭國民戲劇協會即設在這裏。「我……臭味」一語暗指僧侶們曾竭力制止在該劇院上演新劇作。
[388]本・瓊森在《莎士比亞戲劇全集》(1623)前面的序詩中,曾兩次用「溫和的莎士比亞」一詞。這裏把莎士比亞改為威爾(威廉的簡稱)。
[437]參看本章注[340]。
[438]伍爾(WulI)是威廉的俗稱。西德尼・李(參看本章注[223])在《威廉・莎士比亞傳》(第42頁)中轉述了莎士比亞在《皆大歡喜》一劇中扮演僕人亞當的故事。
[253]「既願意,又不願意」,套用澤莉娜的唱詞,見第四章注[51]、[52]及有關正文。
[279]「慾望……面貌」,見布萊克的小詩。頭一句是:「男人對女人有何要求?」
[362]托德是英國重量單位。一托德合二十八磅。
[203]此句模仿《辛白林》第2幕第2場中阿埃基摩的台詞:「在她的左胸還有一顆梅花形的痣……」
[237]指當時風行的一種說法,莎士比亞「熱戀」著威廉・赫伯特(見布生代斯:《威廉・莎士比亞》,第714頁)。
[287]原文為西班牙語。
[266]「自我……生死者」,此段系諧謔地模仿天主教《使徒信經》的文體,納入了瓦倫廷(見第一章注[115])、撒伯里烏(見第一章注[116])等人的非正統見解。
[457]原文為希臘語。
[308]他指莎士比亞。
[451]噴火龍見於北歐神。
[458]原文(BousStephanoumenos)為學生們所杜撰的希臘語。在《藝術家年輕時的寫照》第4章中,當立志做藝術家的斯蒂芬向海濱走去時,同學們一遍遍地這麼朝他喊叫。
[349]參看本章注[2O]、[23]。
[92]莎士比亞的妻子於一五八五年二月二日生下一對雙胞胎,兒子名叫哈姆奈特,一五九六年八月,十一歲上夭折,女兒名朱迪斯。
[485]莎士比亞的墓志銘中寫著:不得掘開這塊碑石,移動遺骨。因而,死在他後面的妻子安就無法與他合葬了。
[161]「必然……東西」一語模仿亞理斯多德所著《形而上學》中的論斷。
[326]這裏把莎士比亞的妻子比作潘奈洛佩。
[53]參看本章注[46]。
[356]《尤利西斯》初版本繫於一九二二年由西爾薇亞・畢奇(1887一1962)在巴黎所開的莎士比亞書店出版。
[422]原文為法語。本世紀初巴黎紅燈區的一條街。
[493]小仲馬(1824一1895)是大仲馬(1802一1870)的私生子。父子均名亞歷山大,並且都是法國作家。「小」和「大」,原文都是法語。
[232][]內的兩段系根據海德一九八九年版(第161頁第5至9行)補譯。
[285]辛格經常稱自己為流浪漢。他自一八九四年起留學德國、義大利和法國。以後又五次前往阿蘭群島,從島民的生活中汲取寫作素材。他和喬伊斯是一九O三年二月在巴黎結識的(見艾爾曼:《詹姆斯・喬伊斯》,第123頁)。
[61]斯蒂芬・麥克納(1872一1954),愛爾蘭新聞記者、語言學家、哲學研究者。
[410]莎士比亞的父親約翰・莎士比亞於一六0一年去世,《哈姆萊特》是在這之後數月內寫成並上演的。
[492]原文作「reverbed」。此詞曾出現於《李爾王》第1幕第l場肯特的台詞中:「那些聲音低沉的人,發不出空洞的迴響,然而並非無情無義。」
[4]「腳踏牛皮鞋」,見《尤里烏斯・愷撒》第1幕第l場中市民乙所說的話。
[63]原文為法語。《哈姆萊特》第2幕第2場有哈姆萊待王子邊讀著一本書上場的場面。詹姆斯・喬伊斯的「內心的獨白」的寫作技巧可以追溯到莎士比亞筆下的獨白。評論家斯圖爾特・吉爾伯特認為,就像馬拉梅對哈姆萊待所做的評述那樣,一部《尤利西斯》所記錄的就是布盧姆和斯蒂芬「邊讀著自己心靈的書邊漫步」的情景。馬拉梅暗示說,假裝發瘋的哈姆萊特所讀的正是「自己心靈的書」,這一點引起了貝斯特先生的興趣。
[25]指本・瓊森(約1572一1637),英國劇作家、詩人及評論家。他曾讚譽莎士比亞為「時代的靈魂」,但又批評他缺少「藝術」。
[148]海・佩・勃拉瓦茨基在《揭去面紗的伊希斯》一書中說, 墨西哥人與古代巴比倫及埃及人的傳統甚至所信仰的神明等都有共同之處。因此,阿茲特克族的邏各斯(參看本章注[33])是宇宙真理(「宇宙宗教」)的基礎。阿茲特克族系操納華特爾語的民族。十五世紀和十六世紀初,曾在今墨西哥中、南部延立帝國。
[190]透特是古埃及所奉的神,原是月神,后司計算及學問。據說他發明了語言和文字,併為諸神擔任文書、譯員及顧問。
[406]「十座樹林的泥污」,套用葉芝https://read.99csw.com的戲劇《凱瑟琳伯爵夫人》(1895)第l場中謝姆斯的妻子的台詞。
[57]這是約翰・菲爾波特・柯倫(1750――1817)所寫《我的心在跳動》一詩的第二句。綠寶石象徵愛爾蘭。首句是:「好愛琳,你的綠胸起伏,多麼誘人。」
[47]柏拉圖的《理想國》末尾,既有對現世勞苦的回顧,又有關於來世的冥想。而哈姆萊特在第3幕第1場的獨白中,表示既不願再肩負生活的重擔,對不可知的來世又顧慮重重。
[488]在《辛白林》中,阿埃基摩靠謊言促使伊摩琴的丈夫懷疑她與阿埃基摩私通。在《奧瑟羅》中,伊阿古欺騙奧瑟羅,說其妻子苔絲狄蒙娜與凱西奧私通。這裏把他們比作凌|辱婦女者。而伊阿古還毫無根據地猜疑自己的妻子與奧瑟羅和凱西奧私通。見《奧瑟羅》第l幕第3場和第2幕第l場。
[399]在《亨利四世上篇》第3幕第3場中,福斯塔夫抱怨說,「那些壞朋友」(指親王哈爾等人)害得他好久沒進教堂了,並控告他們「偷酒杯」。
[229]布蘭代斯說莎士比亞最寵愛蘇珊娜(見《威廉・莎士比亞》第677頁),所以使她當了「主要繼承人」(見第686頁)。這裏對此說予以反駁。
[445]指《十四行詩》第135、136首。
[541]這裏,勃克・穆利根在挖苦為亡母戴孝的斯蒂芬。
[338]瑪麗指莎士比亞的母親瑪麗・阿登(死於1608),約翰指莎士比亞的父親(死於1601)。
[428]這是文字遊戲。野薔薇(egIantine)和埃格林頓(Eglintone)拼音相近。「盤繞……薇」一詞,出自彌爾頓的短詩《快樂的人》(1632)。
[2l0]這句話是寫約翰・埃格林頓的,同時也影射船隻失事後的尤利西斯和配力克里斯。
[37]見《尤利烏斯・愷撒》第5幕第5場。這原是安東尼對勃魯托斯的評語。
[205]霍索恩登的威廉・德拉蒙德(1585-1649)是最早用英語寫作的蘇格蘭詩人。因定居於霍索恩登的莊園,故名。收入他的詩集《錫安山之花》(1630)里的散文《絲柏叢》中有一段關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反思。斯蒂芬關於「過去的我成為現在的我,還可能是未來的我」這段話,受其啟發,所以這裏說德拉蒙德幫助我度過了難關。
[225]米蘭達是《暴風雨》中的女主人公。那不勒斯王子腓迪南對她一見鍾情,說:「哦,你是個奇迹!」見第1幕第2場。
[70]羅伯特・格林(1558一1592),英國小說家、戲劇家、小冊子作者,也是散文作家之一。莎士比亞的《冬天的故事》(1610)直接取材於格林的田園詩《潘多斯托》(1588)。他在自傳性小冊子《百萬懺悔換取的四便士的智慧》(1592)里說,貪婪乃是「靈魂的劊子手」。這個小冊子附有致三個同時代戲劇家的信,其中攻擊莎士比亞是「一隻自命不凡的烏鴉,用我們的羽毛美化他自己」。
[540]「繼續嘲弄吧」,參看本章注[262]。「認識自己」是坐落於德爾斐的古希臘阿波羅神殿所標出的警句,另一句是「適可而止」。
[377)法國磨光漆,參看本章注[176]。
[546]原文為義大利語。
[136]「灰眼女神」指維納斯。在伊麗莎白時代,灰眼睛(grayeyes)的gray,指blue(藍)。《維納斯與阿都尼》第140行有「我兩眼灰亮,轉盼多風韻」之句。
[151]路易斯・H・維克托里是十九世紀末葉的愛爾蘭詩人,著有詩集《塵埃中的想象》(倫敦,1908)等。
[259]原文為法語。
[295]公誼會教徒喜戴寬邊黑帽,故有此綽號。
[165]喬治・羅伯茨(?-1952),愛爾蘭文人,後來任蒙塞爾出版公司總編輯。
[62]指馬拉梅的散文詩《哈姆萊特與福廷布拉》(1896)。
[372]仙女見於愛德蒙・斯賓塞的長詩《仙后》,影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她是紅頭髮,所以綽號叫「紅毛貝斯」。「胖處|女」指的也是她。英國評論家、劇作家約翰・丹尼斯(1657一1734)曾把莎士比亞的《溫莎的風流娘兒們》(1598)改寫一遍,易名《滑稽的情郎》。他在題辭中重述了莎士比亞當年是根據女王授意而寫《溫》劇的說法。女王想要看到福斯塔夫在一齣戲中墮入情網。在《溫》劇第3幕第3場中,福斯塔夫藏進一隻洗衣筐,被人連同臟衣服扔迸泰晤士河。
[116]閨訓,原文作caudlelectures。caudle是供病人飲用的滋養飲料。英國劇作家道格拉斯・傑羅爾德(1803-1857)的連載作品《幕訓》(1846)中的女主人公考德爾(Caudle)夫人整夜整夜地在閨房中教訓丈夫,喬伊斯便據此造了這個詞。
[335]「未被……的胎」,參看《十四行詩》第3首,梁宗岱譯為:「因為哪裡會有女人那麼淑貞――她那處|女的胎不願被你耕種?」
[505]原文為義大利語。
[86]伊麗莎白時代的舞台全靠日光照明,沒有燈光。靠近後台處有個頂棚,叫作暗處,便於上演幽靈出沒的場面。
[99]諾布爾是英國古金幣(用到1461年為止),一諾布爾相當於舊制六先令八便士。
[155]根據佛教傳說,佛陀是坐在菩提樹(並不是芭蕉樹)下修行,斷除煩惱而成佛的。
[504]據《創世記》第1章,天主在第一天創造了光,相隔兩天又創造了太陽。
[132]「安自有她的辦法」,原文作Annhathaway,與莎士比亞妻子的姓名安・哈撒韋(AnnHathaway)是雙關語。
[303]莎指莎士比亞。
[114]原文作Socratididion,為蘇格拉底的愛稱,也可譯為「親愛的蘇格拉底」。
[444]「可是誰……名聲」是旗官伊阿古在摩爾族貴胄奧瑟羅面前誹謗奧瑟羅的副將凱西奧而說的話。見《奧瑟羅》第3幕第3場。
[383]弗洛伊德(見本章注[359])和個體心理學理論的創始人艾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一1937)均為奧地利人,所以這裏稱之為新維也納學派。
[22]蒂那依利市在威洛克郡。
[260]斯蒂芬所打的電報,參看本章注[282]及有關正文。
[548]坎姆頓會堂原是卡姆登街的一座貨棧,愛爾蘭國民劇院協會遷入阿貝戲院之前曾設於此。
[242]小貴族指彭布羅克伯爵。哈里斯(見本意注[234])認為,莎士比亞愛上了瑪利・菲頓,並請彭布羅克給牽線。結果菲頓反倒和彭布羅克相好了。莎士比亞遂同時失去了意中人和朋友(見《莎士比亞其人及其悲慘生涯》第202頁)。
[487]「他是聖靈」,參看第十五章注[409],「他什麼都是」引自哈姆萊待對霍拉旭說的話。原指哈姆萊特的亡父。見《哈姆萊特》第l幕第2場。
[469]帕特里克・S・迪寧神父(1860一1934),愛爾蘭作家、翻譯家、編輯及語言學家。
[436]作者這裡是利用「公誼會」(音譯為貴格會)作文章。「貴格」(quake)原意為「震動」。 此會創始人喬治・福克斯於一六四八年在基督教內部鬧過一次革命,反對一系列教條,自稱「震動派」(Quaker,即造反之意), 因而備受迫害。此會反對一切戰爭,兩次大戰均拒服兵役。參看本章注[1]。
[509]這裏,他以與自己同名的先知瑪拉基自況,參看第一章注[l0l]。《瑪拉基書》第1章第1節有「上主交代瑪拉基轉告以色列人民的信息」語。
[353]語出自流氓奧托里古斯所唱的歌,見《冬天的故事》第4幕第2場。
[145]據喬伊斯的弟弟斯坦尼斯勞斯回憶說,「喻伽魔室」是戈加蒂對會議廳或公共設施的叫法。
[244]「人人行駛的海灣」,見《十四行詩》(第137首第6行)。
[462]參看第一章注[9]。
[344]自從安嫁給莎士比亞(1582),直到丈夫去世,關於安唯一的記載是她曾向過去替她父親牧過羊的托馬斯・惠廷頓借過四十先令。
[497]在《羅密歐與朱麗葉》第3幕第2場中,當朱麗葉誤以為羅密歐在決鬥中被提伯爾特殺死後,她巴望自己「趕快停止呼吸,……去和羅密歐同眠在一個墓穴里」。
[212)智者派見第七章注[254]。外典是不列入正典《聖經》的經籍。早期基督教會所稱外典指真偽未辨、不宜在公共場合誦讀的著作。本世紀初有些學者認為《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是莎士比亞的外典,即懷疑它不是莎士比亞所寫。見查爾斯・W・華萊士:《關於莎士比亞的新發現:人中之人莎士比亞》(1910)。
[432]莎士比亞的母親名叫瑪麗・亞登,而《皆大歡喜》一劇是以亞登森林為背景的。
[54]這是道格拉斯・海德(參看第三章注[169])的一首詩的第一節。第二行的「麻木」,原詩中作「有教養」。此詩收入其所著《早期蓋爾文學的故事》(倫敦,1894)中。海德於一八九三年創立蓋爾語聯盟,另外還著有《愛爾蘭文學史》(1899)。
[227]莎士比亞的大女兒蘇珊娜與約翰・霍爾結婚,於一六O八年生了個女孩,起名伊麗莎白,剛好相當於他寫作生涯末期的開始。
[545)意譯就是「睾丸的穆利根」。
[33]邏各斯是希臘哲學、神學用語。《約翰福音》第1章說,耶穌基督是道(邏各斯)成了肉身。指蘊藏在宇宙之中、支配宇宙並使宇宙具有形式和意義的絕對 的神聖之理。
[254]「藍紋……雙乳」,見莎士比亞的長詩《魯克麗絲受辱記》(1593-1594)第407行。
[214]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國經驗派哲學家,散文家。培根(Bacon)這個姓,與熏豬肉拼法一樣。同時,培根在《新學問》(1603)第1部中勸人照《耶利米書》第6章第16節(「你們要站在路上察看,探問古道,那是善道,便行在其間,」)行事,所以這裏說他思想舊得「已經發了霉」。
[248]唐璜是十四世紀左右西班牙傳說中的一個人物,是浪蕩子的典型。唐是西班牙語「先生」的譯音,或譯作堂。西班牙名字「璜」,相當於英語中的「約翰」。
[486]關於克莉奧佩特拉,愛諾巴勃斯曾說:「年齡不能使她衰老,習慣也腐蝕不了她那變幻無窮的伎倆……」見《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第2幕第3場。這裏套用時把「她」改成「它」,用以指原罪。
[367]馬弗京是南非開普省北部城鎮,英國要塞所在地。在布爾戰爭(英國為一方、布爾人的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共和國為另一方的戰爭)中,當被圍困七個多月的英軍於一九00年五月迫使布爾軍隊撤退後,英國曾舉國歡騰。「馬弗京的狂熱」指對令人難以首肯的事所表示的過度狂熱。
[247]「笑而躺下」是伊麗莎白時代的一種紙牌遊戲。
[196]小個子約翰是喬治・穆爾給約翰・埃格林頓起的綽號。
[442]這兩句詩出自奧利弗・聖約翰・戈加蒂(參看第一章注[l])的未出版的黃色小詩《醫學生迪克和醫學生戴維》。作者在都柏林三一學院學醫時, 與喬伊斯同學。畢業後行醫之餘寫了幾本書。
[100]在後文中,斯蒂芬對林奇提及喬治娜。參看第十五章注[689]。
[200]布魯涅托・拉蒂尼(l220-1294),義大利佛羅倫薩著名學者。但丁在《神曲》中對他十分推崇。他曾用法文撰寫過一部散文體百科全書《寶藏集》以及該書的義大利文簡編。
[67]《心神恍惚的乞丐》是英國小說家、詩人拉迪亞德・吉卜林(1865一1936)作詞、阿瑟・沙利文配曲的一首歌(「懇請你擲入我的小鈴鼓一先令,/為了奉調南方穿土黃軍服的先生們。」),在南非戰爭期間演唱,曾為英國士兵募集二萬五干英鎊。這裏,斯蒂芬是站在愛爾蘭人反對英國擴張主義的立場來引用此詞的。
[298]包皮的搜集者耶和華,見第一章注[61]。
[293]見第七章注[243]。
[378]塞繆爾・泰勒・柯爾律治(1772一1834),英國湖畔詩人、思想家。 他把莎士比亞看成是完美無缺的作家。「擁有萬眾之心的人」是他在《文學傳記》(1817)第15章中對莎士比亞的稱譽。
[328]約翰・傑勒德(1545-1612),英國植物學家。他在離倫敦霍爾本的住所不近的費特小巷(毗鄰艦隊街)擁有一座花園。
[156]吞入靈魂者,吞沒者指普在超靈(即神)。通神學家認為萬人靈魂與普在超靈本為一體,作為它的火花的每一靈魂反覆投生,又被其吞沒,輪迴不已。
[127]「男人的世界」一語出自羅伯特・布朗寧(1812-1889)的雙詩《相逢在夜間/分手在清晨》(1845)中的後者。
[552]指剛剛從二人當中穿過去的布盧姆。
[109]據說蘇格拉底的妻子贊蒂貝是個有名的潑婦。
[424]鬥犬阿奎那指托馬斯・阿奎那,參看第一章注[88]。
[329]「像……風信子」,引自阿維拉古斯所說的話,見《辛白林》第4幕第2場。引用時將「你」改成了「她」。
[275]休斯(Hughes)、砍伐(hews)、色彩(hues),在原文中都是諧音字。
[270]愛德華・佩森・維寧(1847-1920)在《哈姆萊持之謎――試圖解決一個老難題》(費城,1881)一書中說,哈姆萊特原是個女兒身,為了繼承丹麥國的王位而裝扮成男子。
[450]丹麥天文學家布拉赫・第谷(1546一1601)於一五七二年十一月十一日發現仙后座中出現了一顆比金星還亮的新星,起名第谷新星。按莎士比亞出生於一五六四年四月二十三日,當時是八歲半。
[471]據艾爾曼的《詹姆斯・喬伊斯》(第144頁),喬伊斯的胞弟斯坦尼斯勞斯曾一度在藥劑師的店裡當店員。
[529]迫克(Puck)是中世紀英格蘭民間傳說牛的頑皮小妖,系《仲夏夜之夢》的主角之一。勃克(Buck)也喜歡搞惡作劇,兩個名字拼音又相近,所以這麼稱呼他。
[434]埃及肉鍋的典故,見第三章注[81]。埃及女王克莉奧佩特拉秀色可餐,所以這裏把她比作肉鍋。
[24]這裏,斯蒂芬想起他給穆利根打電報事。電文參看本章注[282]及有關正文。
[518]這是奧利弗・聖約翰・戈加蒂(見本章注[442])所搜集的兩篇民間故事中的人物。其中「新手內莉」還曾出現在戈加蒂的《詩集》(紐約,1954)里。
[347)「要點」,原文為德語。從這一行到「喔啊!」可以用德國作曲家、音樂戲劇家理查德・瓦格納(18l3一1883)的《萊茵黃金》中少女合唱的曲調來唱。
[323]安尼科克的原文是Anycock。Any的意思是「任何」,cock原指公雞,與其他動物名連用時則指雄性。所以此詞就含有「只要是公的」之意。 法國有個聖女叫瑪格麗特・瑪麗・阿拉科克(1647-1690)。穆利根把她的姓略加改動,就成了俏皮話。
[256]。
[390]原文為拉丁文。
[2]「珍貴的篇章」指歌德的《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1824)第4部第l3章至第5部第12章,寫威廉怎樣翻譯、 改編並參加《哈姆萊特》的演出(他本人扮演哈姆萊特王子)。利斯特等人認為歌德是借威廉之口闡述自己對《哈姆萊特》一劇的見解。
[311)伊麗莎白(伊麗莎為昵稱)一世是英國都鋅王朝的最後一個君王。
[477]原文為法語。
[158]「他的幽魂……痛哭」使人聯想到《神曲・地獄》第5篇中的「把成群的幽魂飄蕩著,播弄著,顛之倒之……呼號痛哭……」之句。
[553]「我怕你,老水手」,出自柯爾律治的《老水手》(1798)一詩。